CN113988797A - 处理请求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处理请求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8797A
CN113988797A CN202111254608.3A CN202111254608A CN113988797A CN 113988797 A CN113988797 A CN 113988797A CN 202111254608 A CN202111254608 A CN 202111254608A CN 113988797 A CN113988797 A CN 113988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request
processing
approval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46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冬杰
郭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46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87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8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8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处理请求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从第一客户端接收到的审批请求,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向第二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与处理请求对应的审批结果,以将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客户端。该方法能够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连接以主动推送申请和审批消息,进而实现项目快速及时高效的申请和审批处理。

Description

处理请求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请求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项目流程审批中,项目的申请请求和项目的审批请求的时效性很重要,需要服务器及时将请求传递至相应用户处。
相关技术中,常使用Ajax轮询和Flash Socket技术将请求传递至相应用户处。其中,(1)对于Ajax轮询技术,由于比较浪费宽带,故效率低下;(2)对于Flash Socket技术,在互联网终端上的使用效果不佳,且当浏览器禁用插件时,该方式失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请求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高效快速传递请求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处理请求的方法,包括:
响应于从第一客户端接收到的审批请求,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向第二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与处理请求对应的审批结果,以将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客户端。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审批请求之前,还包括: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数据连接;其中,数据连接请求是第一客户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生成的;审批请求是根据第一用户在第一客户端上以申请人身份选择的项目生成的。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包括:调取项目审批流程表,以根据项目审批流程表查找项目的申请人集合;判断第一用户是否存在于申请人集合中;若存在,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以及,若不存在,向第一客户端返回请求错误信息。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包括:基于项目审批流程表,根据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与项目的项目信息,确定具有审批权限的第二用户;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查找出与第二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以作为第二客户端。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提供的处理请求的方法还包括:当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不存在与第二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时,将处理请求存储于服务端处理队列;以及;在检测到与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建立了数据连接后,将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作为第二客户端,进而向第二客户端推送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将处理请求存储于服务端处理队列,包括:确定项目的项目类型;将处理请求存储于与项目类型对应的服务端处理队列中。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向第二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之后,或者,在向第二客户端推送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之后,还包括:控制第二客户端将处理请求存储于第二客户端本地的客户端处理队列,以用于第二用户通过第二客户端根据处理请求生成审批结果;以及,当检测到与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的数据连接断开,获取第二客户端本地的客户端处理队列中的未完成处理请求,以将未完成处理请求存储至服务端处理队列。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客户端之前,还包括: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查找出与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以作为第一客户端;以及,当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不存在与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时,将审批结果存储于服务端结果队列,并在检测到与第一用户登陆的客户端建立了数据连接后,将服务端结果队列中的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用户登陆的客户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处理请求的装置,包括:接收请求模块,用于响应于从第一客户端接收到的审批请求,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审批处理模块,用于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向第二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返回结果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与处理请求对应的审批结果,以将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客户端。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请求模块在获取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审批请求之前,还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数据连接;其中,数据连接请求是第一客户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生成的;审批请求是根据第一用户在第一客户端上以申请人身份选择的项目生成的。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请求模块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包括:调取项目审批流程表,以根据项目审批流程表查找项目的申请人集合;判断第一用户是否存在于申请人集合中;若存在,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以及,若不存在,向第一客户端返回请求错误信息。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审批处理模块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包括:基于项目审批流程表,根据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与项目的项目信息,确定具有审批权限的第二用户;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查找出与第二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以作为第二客户端。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审批处理模块还用于:当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不存在与第二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时,将处理请求存储于服务端处理队列;以及;在检测到与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建立了数据连接后,将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作为第二客户端,进而向第二客户端推送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审批处理模块将处理请求存储于服务端处理队列,包括:确定项目的项目类型;将处理请求存储于与项目类型对应的服务端处理队列中。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审批处理模块在向第二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之后,或者,审批处理模块在向第二客户端推送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之后,还用于:控制第二客户端将处理请求存储于第二客户端本地的客户端处理队列,以用于第二用户通过第二客户端根据处理请求生成审批结果;以及,当检测到与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的数据连接断开,获取第二客户端本地的客户端处理队列中的未完成处理请求,以将未完成处理请求存储至服务端处理队列。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返回结果模块在将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客户端之前,还用于: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查找出与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以作为第一客户端;以及,当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不存在与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时,将审批结果存储于服务端结果队列,并在检测到与第一用户登陆的客户端建立了数据连接后,将服务端结果队列中的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用户登陆的客户端。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处理请求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处理请求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请求的方法,能够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连接以主动推送申请和审批消息,进而实现项目快速及时高效的申请和审批。
进一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请求的方法还可以在用户未登录客户端时将相应请求先存储至服务端处理队列中,当检测到用户登录客户端后及时向用户推送相应请求。
进一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请求的方法还可以在待审批用户处理的请求过多时将处理请求先存储至客户端处理队列中,以使审批用户可以有序处理。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中生成审批请求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中生成审批结果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装置的框图;和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处理请求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请求的方法,以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全部。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服务器101、网络102和客户端103。网络102用以在客户端103和服务器101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2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服务器101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提供与客户端103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数据连接的功能、接收申请人通过客户端103发送的审批请求的功能、根据审批请求生成处理请求的功能、查找是否已与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建立数据连接的功能、在已与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建立数据连接的情况下将处理请求发送至相应客户端的功能、在未与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建立数据连接的情况下将处理请求存储至处理队列的功能、并当与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建立数据连接后将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发送至相应客户端的功能、接收审批人通过客户端103发送的审批结果的功能、将审批结果发送至申请人登录的客户端的功能的服务器。
客户端103可以是手机、游戏主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智能眼镜、智能家居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等移动终端,或者,客户端103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比如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在本申请的方法中,客户端103可以分为申请人客户端和审批人客户端,并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功能。客户端103也可以通过用户在登录成功并选择相应身份后,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功能。举例说明客户端103所能提供的功能:
在用户登录客户端103成功并选择申请人身份后,客户端103可以为用户提供申请人身份下的操作功能,如:供用户选择待审批项目以生成审批请求,并将审批请求发送至服务器101的功能,以及为用户提供在用户以申请人身份登录客户端103后向其推送审批结果的功能。在用户登录客户端103成功并选择审批人身份后,客户端103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审批人身份下的操作功能,如:为用户接收服务器101推送的处理请求,以用于用户通过客户端103根据处理请求生成审批结果,并将审批结果发送至服务器101的功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用户登录客户端103成功后(其中,可以是通过账号密码实现登录,也可以是通过检测用户的登录IP实现登录),可以由客户端103生成与服务器101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服务器101在接收到建立数据连接的请求后可以基于websocket协议与客户端103建立数据连接,建立数据连接后服务器101可以确定客户端103是在线状态;当检测到未与客户端103建立数据连接,可以确定客户端103是不在线状态。
服务器101可以在接收到申请人登录的客户端103发送的审批请求后,生成与所述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并判断与处理请求对应的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103是否在线;当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103在线时,及时向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103推送处理请求;当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103不在线时,先将处理请求存储至服务器101的服务端处理队列,而在检测到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103在线后,再将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推送至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103;审批人可以在自身登录的客户端103上根据处理请求生成审批结果,并由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103及时将审批结果返回至服务器101。服务器101在接收到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103发送的审批结果后,判断相应的申请人登录的客户端103是否在线;当申请人登录的客户端103在线时,及时向申请人登录的客户端103推送处理请求;当申请人登录的客户端103不在线时,先将审批结果存储至服务器101的服务端结果队列,而在检测到申请人登录的客户端103在线后,再将服务端结果队列中的审批结果推送至申请人登录的客户端103,以完成项目审批的处理流程。
应该理解,图1中的客户端、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服务器101可以是一个实体的服务器,还可以为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还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客户端、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处理请求的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2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或客户端中执行,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
在下面的举例说明中,以服务器集群101为执行主体进行示例说明。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请求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响应于从第一客户端接收到的审批请求,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项目的审批请求可以是该项目的申请人在登录申请人客户端(即第一客户端)之后,通过在申请人客户端上选择项目而发起的。也可以是申请人在登录客户端后先选择申请人身份,再选择项目而发起的。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处理请求与审批请求可以是同一个,处理请求也可以是根据审批请求生成的。
步骤S203,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向第二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当项目的审批人登录客户端后,可以建立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即第二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连接,当检测到服务器已与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建立数据连接后,可以确定审批人在线,则可以及时向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以使审批人在其登录的客户端上根据处理请求进行审批操作,在客户端上生成相应的审批结果。其中,可以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连接,实现请求在服务器于客户端之间的实时推送,使审批人能够及时处理。
步骤S205,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与处理请求对应的审批结果,以将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客户端。当审批人在客户端上处理完处理请求生成审批结果后,可以及时将审批结果返回至服务器。其中,审批结果可以是“审批通过”或“审批未通过”的结果,也可以是指示了审批状态的结果。进一步地,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服务器可以先检测是否与申请人登录的客户端建立数据连接,若已建立,则可以及时向申请人登录的客户端推送审批结果;若未建立,可以先将审批结果存储至
通过本申请中的方法,能够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连接以主动推送申请和审批消息,进而实现项目快速及时高效的申请和审批。
图3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处理请求的方法中包括申请人客户端301、服务端302和审批人客户端303;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301,申请人登录申请人客户端301后,建立申请人客户端301与服务端302之间的websocket协议连接;
步骤S303,申请人通过申请人客户端301向服务端302发送申请请求;
步骤S305,审批人登录审批人客户端303后,建立审批人客户端303与服务端302之间的websocket协议连接;
步骤S307,服务端302基于websocket协议向审批人客户端303发送与申请请求对应的审核消息(即处理请求);
步骤S309,审批人客户端303向服务端302返回审核结果(即审批结果);
步骤S311,服务端302基于websocket协议向申请人客户端301发送审核结果。
应注意的是,上述方法中步骤S301、步骤S303、步骤S307、步骤S309、步骤S311的执行顺序是有序的,并不限定步骤S305在其中的执行顺序,只需保证步骤S305在步骤S307之前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审批请求之前,还包括: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数据连接;其中,数据连接请求是第一客户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生成的;审批请求是根据第一用户在第一客户端上以申请人身份选择的项目生成的。
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数据连接,可以实现服务器的主动推送,使得请求可以高效快速地传递至相应客户端。
项目的审批请求可以是该项目的申请人在登录申请人客户端(即第一客户端)之后,通过在申请人客户端上选择项目而发起的。项目的审批请求也可以是申请人在登录客户端后先选择申请人身份,再选择项目而发起的。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处理请求可以与审批请求是同一个,处理请求也可以是根据审批请求生成的。
图4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中生成审批请求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401,第一用户在第一客户端上登陆成功;其中,可以是通过用户输入账号密码实现登录,也可以是通过检测用户的登录IP实现登录。
步骤S403,第一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步骤S405,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与第一客户端的数据连接;
步骤S401,第一用户在第一客户端上以申请人身份选择项目,生成审批请求。
上述过程也可以是:第一用户也在第一客户端上以申请人身份登陆成功后,建立第一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连接,进而使第一用户在第一客户端上选择项目,生成审批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包括:调取项目审批流程表,以根据项目审批流程表查找项目的申请人集合;判断第一用户是否存在于申请人集合中;若存在,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以及,若不存在,向第一客户端返回请求错误信息。
项目审批流程表中可以记载项目、项目的申请人信息、项目的审批人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于描述一个项目可以由哪些用户以申请人身份发起审批请求,以及可以由哪些用户以审批人身份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审批结果。具体地,项目审批流程表中可以保存项目标识、申请人的用户标识、审批人的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包括:基于项目审批流程表,根据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与项目的项目信息,确定具有审批权限的第二用户;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查找出与第二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以作为第二客户端。
当用户登录客户端并选择审批人身份后,或者用户登录审批人客户端后,可以确定该客户端为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进而可以建立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连接,并且可以记录该数据连接与用户的对应关系,以确定该用户的在线状态。当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查找出与审批人(即第二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时,可以认为此时审批人在线,则可以在后续步骤中及时向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推送请求,以保证项目审批处理的时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提供的处理请求的方法还包括:当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不存在与第二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时,将处理请求存储于服务端处理队列;以及;在检测到与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建立了数据连接后,将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作为第二客户端,进而向第二客户端推送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
服务端处理队列可以是消息队列。服务器中可以设置服务端处理队列,用于当审批人不在线时先将处理请求存储于服务端处理队列,当审批人登录客户端、并使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好数据连接后,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可以被服务器检测出,进而可以及时将队列中的请求发送至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及时通知审批人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处理请求存储于服务端处理队列,包括:确定项目的项目类型;将处理请求存储于与项目类型对应的服务端处理队列中。
可以在服务器中设置不同种类的队列用于将请求按需分类。如:可以为项目设置优先级种类,进而可以将不同处理请求根据相应项目的优先级分类存储,可以避免优先级高的请求由于申请时间晚而不能及时被审批人处理。也可以根据不同业务场景需求为项目设置不同类型,如对于不同地区的项目设置不同的消息队列,或者对于不同领域的业务项目设置不同的消息队列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向第二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之后,或者,在向第二客户端推送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之后,还包括:控制第二客户端将处理请求存储于第二客户端本地的客户端处理队列,以用于第二用户通过第二客户端根据处理请求生成审批结果;以及,当检测到与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的数据连接断开,获取第二客户端本地的客户端处理队列中的未完成处理请求,以将未完成处理请求存储至服务端处理队列。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中也可以设置存储处理请求的消息队列,用于存储多个处理请求,以供审批人有序处理。
可以在将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推送至客户端处理队列后删除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以节省服务端的存储空间;而当审批人退出客户端登录后再将客户端处理队列中未完成的请求回收至服务端处理队列,以在审批人下次登录时再推送。
图5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中生成审批结果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S501,第二用户在第二客户端上以审批人身份登陆成功;其中,可以是通过用户输入账号密码实现登录,也可以是通过检测用户的登录IP实现登录。
步骤S503,第二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连接请求;
步骤S505,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与第二客户端的数据连接;
步骤S507,服务器将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推送至第二客户端;
步骤S509,第二用户在第二客户端上根据处理请求进行审批操作,生成审批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客户端之前,还包括: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查找出与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以作为第一客户端;以及,当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不存在与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时,将审批结果存储于服务端结果队列,并在检测到与第一用户登陆的客户端建立了数据连接后,将服务端结果队列中的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用户登陆的客户端。
可以在服务器中为审批结果设置服务端结果队列,以用于当检测到申请人(第一用户)不在线时限存储审批结果,由此可以使得申请人(第一用户)在发送完审批请求后不必在线等待,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为申请人或审批人设置其他的线下通知功能;如可以绑定用户的手机或邮箱地址,当有消息需要推送给用户而检测到用户不在线时,可以利用线下通知功能向用户发送消息,进而提醒用户可以登录客户端以尽快完成项目审批处理的相关环节。
图6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请求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S601,接收申请人的审批请求;
步骤S603,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
步骤S605,判断与处理请求对应的审批人是否在线;若是,则执行步骤S607;若否,则执行步骤S611;
步骤S607,向审批人登录的第二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
步骤S609,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审批结果;
步骤S611,将处理请求存储于处理队列;
步骤S613,当审批人上线,向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
步骤S615,判断申请人是否在线;若是,则执行步骤S617;若否,则执行步骤S619;
步骤S617,向申请人登录的第一客户端推送审批结果;
步骤S619,将处理请求存储于结果队列;
步骤S601,当申请人上线,向申请人登录的客户端推送审批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方案可以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可以对外提供申请和审核的接口,服务端启动后即可提供相应接口的功能。客户端为PC客户端,可以有多个;当用户成功登录客户端后,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数据连接。项目的申请人发出申请(审批请求)后,服务端可以直接向审批人登录的客户端发送审核请求,具体地:如果此时有审批人用户登录的客户端已经与服务端建立websocket连接,则可以通知审批人有审批消息,从而更新审批人用户登录的客户端中的消息列表;而如果此时没有审批人用户登录的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websocket连接,则消息不会被发送,而是在审批人下次登录时发送,以使审批人及时看到最新的消息,进行进行审批处理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图7示出本公开第五实施例中一种处理请求的装置700的框图;如图7所示,包括:
接收请求模块701,用于响应于从第一客户端接收到的审批请求,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
审批处理模块702,用于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向第二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
返回结果模块703,用于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与处理请求对应的审批结果,以将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客户端。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处理请求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下面参照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800。图8显示的电子设备8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8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8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8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820和处理单元810)的总线8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处理单元810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S201,响应于从第一客户端接收到的审批请求,生成与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步骤S203,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向第二客户端推送处理请求;步骤S205,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与处理请求对应的审批结果,以将审批结果推送至第一客户端。
存储单元8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8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8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8203。
存储单元8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8205的程序/实用工具8204,这样的程序模块8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8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8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9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8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8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8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8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8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860通过总线830与电子设备8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8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1)

1.一种处理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从第一客户端接收到的审批请求,生成与所述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
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所述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向所述第二客户端推送所述处理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处理请求对应的审批结果,以将所述审批结果推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审批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连接请求;
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与所述第一客户端的数据连接;
其中,所述数据连接请求是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生成的;所述审批请求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客户端上以申请人身份选择的项目生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与所述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包括:
调取项目审批流程表,以根据所述项目审批流程表查找所述项目的申请人集合;
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是否存在于所述申请人集合中;若存在,生成与所述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以及,
若不存在,向所述第一客户端返回请求错误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所述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包括:
基于所述项目审批流程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与所述项目的项目信息,确定具有审批权限的第二用户;
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二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以作为所述第二客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二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时,将所述处理请求存储于服务端处理队列;以及;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建立了数据连接后,将所述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作为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而向所述第二客户端推送所述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处理请求存储于服务端处理队列,包括:
确定所述项目的项目类型;
将所述处理请求存储于与所述项目类型对应的服务端处理队列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客户端推送所述处理请求之后,或者,在向所述第二客户端推送所述服务端处理队列中的处理请求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客户端将所述处理请求存储于所述第二客户端本地的客户端处理队列,以用于所述第二用户通过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处理请求生成所述审批结果;以及,
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用户登陆的客户端的数据连接断开,获取所述第二客户端本地的客户端处理队列中的未完成处理请求,以将所述未完成处理请求存储至所述服务端处理队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审批结果推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之前,还包括:
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查找出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以作为所述第一客户端;以及,
当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登陆成功信息对应的客户端时,将所述审批结果存储于服务端结果队列,并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用户登陆的客户端建立了数据连接后,将所述服务端结果队列中的审批结果推送至所述第一用户登陆的客户端。
9.一种处理请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请求模块,用于响应于从第一客户端接收到的审批请求,生成与所述审批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
审批处理模块,用于从已建立数据连接的客户端中确定与所述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二客户端,以向所述第二客户端推送所述处理请求;
返回结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处理请求对应的审批结果,以将所述审批结果推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请求的方法。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请求的方法。
CN202111254608.3A 2021-10-27 2021-10-27 处理请求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9887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4608.3A CN113988797A (zh) 2021-10-27 2021-10-27 处理请求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4608.3A CN113988797A (zh) 2021-10-27 2021-10-27 处理请求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8797A true CN113988797A (zh) 2022-01-28

Family

ID=79742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4608.3A Pending CN113988797A (zh) 2021-10-27 2021-10-27 处理请求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87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5400B (zh) 跨游戏的聊天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0142425B2 (en) Session reliability for a redirected USB device
JP4144897B2 (ja) 共通作業キュー環境における最適格サーバ
US20150371327A1 (en) System for dynamically 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s fabric
CN107817962B (zh)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控制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295086B (zh) 集群会话防丢失方法及系统
CN112769876B (zh) 一种设备通道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620806B (zh) 信息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4296953A (zh) 一种多云异构系统及任务处理方法
CN111800511B (zh) 同步登录态的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85488A (zh) 用于创建供远程计算机使用的虚拟磁盘镜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11555894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5961471B2 (ja) 複数の情報システムおける出力比較方法
CN113988797A (zh) 处理请求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546370A (zh) 一种数据对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220640A (zh)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511636A (zh)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4932A (zh)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1338642A (zh) 确定应用下载途径的方法、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11593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webhook通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58661A (zh) 系统接口对接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114737B (zh) 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737760B (zh) 一种基于管道通信技术进行双工数据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13572809B (zh) 单请求源多目标源数据通讯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11767B (zh) 用于tcp连接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