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5936A - 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5936A
CN113655936A CN202110912995.9A CN202110912995A CN113655936A CN 113655936 A CN113655936 A CN 113655936A CN 202110912995 A CN202110912995 A CN 202110912995A CN 113655936 A CN113655936 A CN 113655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user
transparency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29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宏伟
李春雨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daa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BV
Vidaa USA Inc
Original Assignee
Vidaa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BV
Vidaa US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daa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BV, Vidaa USA Inc filed Critical Vidaa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BV
Priority to CN2021109129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59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5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59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其中,显示器用于显示目标图像,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检测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窗口时,确定第一窗口的初始透明度。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用户界面的操作,则对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以使第一窗口的透明度小于初始透明度。当用户长时间没有操作时,显示设备可以降低第一窗口的透明度,使得放光材料老化的速度减慢,降低驱动材料的损耗。因此可以避免显示器出现残影现象,可以增加显示器的寿命,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性。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是指能够输出具体显示画面的终端设备,如智能电视、移动终端、智能广告屏、投影仪等。随着显示设备的快速发展,显示设备的功能将越来越丰富,性能也越来越强大,可实现双向人机交互功能,集影音、娱乐、数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用于满足用户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随着显示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显示设备所能提供的显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OLED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显示设备。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或有机发光半导体,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因此OLED屏幕相比于其他屏幕,在屏幕精细度、显色可用色域、画面色彩、暗处处理细节以及响应速度等方面均具有极大的优势,使得OLED屏幕的显示效果很高,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然而,在使用OLED屏幕的过程中,当屏幕中的图像长时间不变,并且画面对比度强烈时,在画面切换之后,原本明亮的部分便会有部分影子残留在画面里,出现残影现象,甚至会导致显示器的永久损伤,降低显示器的寿命,导致用户的体验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器出现残影现象,降低显示器的寿命,导致用户的体验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其中,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窗口时,确定所述第一窗口的初始透明度,所述第一窗口用于显示系统设置项;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则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以使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小于所述初始透明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执行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的步骤中,
将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设置为第一透明度,所述第一透明度小于所述初始透明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执行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的步骤中,
根据预设的保护速度逐渐降低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直至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为第二透明度,所述第二透明度小于所述初始透明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执行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的步骤后,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示取消所述屏幕保护处理的屏幕恢复指令,取消所述屏幕保护处理,并将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设置为所述初始透明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执行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的步骤后,
当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时,取消所述屏幕保护处理,并将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设置为所述初始透明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所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窗口时,确定所述第二窗口的第一初始透明度,所述第二窗口用于显示媒资画面;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不对所述第二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并保持所述第二窗口的透明度为所述第一初始透明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用户界面的初始亮度值;当检测到所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窗口时,检测所述第二窗口中的媒资画面的画面类型。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当检测到所述媒资画面为静态画面时,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则将所述用户界面的亮度值设置为第一亮度值,所述第一亮度值小于所述初始亮度值。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所述媒资画面为动态画面时,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则将所述第一窗口的亮度值设置为第一亮度值,以及,不对所述第二窗口的亮度值进行改变。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示查询所述用户界面的亮度值的查询指令,控制显示器显示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以使用户根据所述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设定所述第一窗口的亮度值以及第二窗口的亮度值;所述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中包括:所述第一窗口当前的亮度值和所述第二窗口当前的亮度值。
第二部分,本申请提供一种屏幕保护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窗口时,确定所述第一窗口的初始透明度,所述第一窗口用于显示系统设置项;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则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以使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小于所述初始透明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当检测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窗口时,确定第一窗口的初始透明度。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用户界面的操作,则对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以使第一窗口的透明度小于初始透明度。当用户长时间没有操作时,显示设备可以降低第一窗口的透明度,使得放光材料老化的速度减慢,降低驱动材料的损耗。因此可以避免显示器出现残影现象,可以增加显示器的寿命,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使用场景;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中软件配置图;
图5示出了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各部件的交互流程图;
图6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多窗口模式下显示器中的画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多窗口模式下显示器中的画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中显示屏幕保护模式确认信息的示意图;
图9a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9b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各部件的交互流程图;
图11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对显示器进行屏幕保护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各部件的交互流程图;
图13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屏幕保护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术语“模块”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使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至少一种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300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AR/VR设备等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摄像头应用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和显示设备进行数据的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300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装置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步骤执行主体执行的软件步骤可以随需求迁移到与之进行数据通信的另一步骤执行主体上进行执行。示例性的,服务器执行的软件步骤可以随需求迁移到与之数据通信的显示设备上执行,反之亦然。
图2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的配置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10、通信接口1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存储器、供电电源。控制装置100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且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起用用户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交互中介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接口130用于和外部通信,包含WIFI芯片,蓝牙模块,NFC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包含麦克风,触摸板,传感器,按键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用户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RAM,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60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控制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谐解调器2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EPG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22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有线以太网模块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芯片或近场通信协议芯片,以及红外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20与控制装置100或服务器400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例如,检测器230包括光接收器,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强度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图像采集器,如摄像头,可以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场景、用户的属性或用户交互手势,再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声音采集器,如麦克风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装置接口2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分量)、复合视频输入接口(CVBS)、USB输入接口(USB)、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的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6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象可以是可选对象中的任何一个,例如超链接、图标或其他可操作的控件。与所选择的对象有关操作有:显示连接到超链接页面、文档、图像等操作,或者执行与所述图标相对应程序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RAM Random AccessMemory,RAM),ROM(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
CPU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操作系统和摄像头应用指令,以及根据接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交互指令,来执行各种摄像头应用、数据和内容,以便最终显示和播放各种音视频内容。CPU处理器,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如,包括一个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子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形处理器,用于产生各种图形对象,如:图标、操作菜单、以及用户输入指令显示图形等中的至少一种。图形处理器包括运算器,通过接收用户输入各种交互指令进行运算,根据显示属性显示各种对象;还包括渲染器,对基于运算器得到的各种对象,进行渲染,上述渲染后的对象用于显示在显示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外部视频信号,根据输入信号的标准编解码协议,进行解压缩、解码、缩放、降噪、帧率转换、分辨率转换、图像合成等视频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可得到直接可显示设备200上显示或播放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包括解复用模块、视频解码模块、图像合成模块、帧率转换模块、显示格式化模块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解复用模块,用于对输入音视频数据流进行解复用处理。视频解码模块,用于对解复用后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包括解码和缩放处理等。图像合成模块,如图像合成器,其用于将图形生成器根据用户输入或自身生成的GUI信号,与缩放处理后视频图像进行叠加混合处理,以生成可供显示的图像信号。帧率转换模块,用于对转换输入视频帧率。显示格式化模块,用于将接收帧率转换后视频输出信号,改变信号以符合显示格式的信号,如输出RGB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处理器,用于接收外部的音频信号,根据输入信号的标准编解码协议,进行解压缩和解码,以及降噪、数模转换、和放大处理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得到可以在扬声器中播放的声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是摄像头应用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接口280,为可用于接收控制输入的接口(如:显示设备本体上的实体按键,或其他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系统可以包括内核(Kernel)、命令解析器(shell)、文件系统和摄像头应用。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一起组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它们让用户可以管理文件、运行程序并使用系统。上电后,内核启动,激活内核空间,抽象硬件、初始化硬件参数等,运行并维护虚拟内存、调度器、信号及进程间通信(IPC)。内核启动后,再加载Shell和用户摄像头应用。摄像头应用在启动后被编译成机器码,形成一个进程。
如图4所示,显示设备的系统可以包括内核(Kernel)、命令解析器(shell)、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一起组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它们让用户可以管理文件、运行程序并使用系统。上电后,内核启动,激活内核空间,抽象硬件、初始化硬件参数等,运行并维护虚拟内存、调度器、信号及进程间通信(IPC)。内核启动后,再加载Shell和用户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在启动后被编译成机器码,形成一个进程。
如图4所示,将显示设备的系统分为三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层、中间件层和硬件层。
应用层主要包含电视上的常用应用,以及应用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其中,常用应用主要是基于浏览器Browser开发的应用,例如:HTML5 APPs;以及原生应用(Native APPs);
应用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是一个完整的程序模型,具备标准应用软件所需的一切基本功能,例如:文件存取、资料交换...,以及这些功能的使用接口(工具栏、状态列、菜单、对话框)。
原生应用(Native APPs)可以支持在线或离线,消息推送或本地资源访问。
中间件层包括各种电视协议、多媒体协议以及系统组件等中间件。中间件可以使用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衔接网络上应用系统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应用,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
硬件层主要包括HAL接口、硬件以及驱动,其中,HAL接口为所有电视芯片对接的统一接口,具体逻辑由各个芯片来实现。驱动主要包含:音频驱动、显示驱动、蓝牙驱动、摄像头驱动、WIFI驱动、USB驱动、HDMI驱动、传感器驱动(如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及电源驱动等。
在使用OLED屏幕的过程中,当屏幕中的图像长时间不变,并且画面对比度强烈时,在画面切换之后,原本明亮的部分便会有部分影子残留在画面里,出现残影现象,甚至会导致显示器的永久损伤,降低显示器的寿命,导致用户的体验性较差。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其中,显示器用于显示用户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中包括第一窗口,第一窗口用于显示系统设置项。第一窗口可以是设置应用窗口,即系统设置界面,系统设置界面用于显示系统设置项。具体的,第一窗口中可以显示应用界面、应用菜单、工具栏等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具有分屏功能,可以将显示器中显示的用户界面划分为多个窗口,并且每个窗口可以展示不同的画面内容,即显示设备具有多窗口模式。在多窗口模式下,显示设备可以同时显示多个窗口,以使用户在一个显示设备中可以观看的不同的画面内容。
图5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各部件的交互流程图。当显示设备中显示用户界面,并且用户界面中仅有一个窗口时,用户可以向显示设备输入显示多个窗口的显示指令,即多窗口模式指令。控制器接收到多窗口模式指令时,可以控制显示器从显示一个窗口变为显示多个窗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遥控器的指定按键,向显示设备发送多窗口模式指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预先绑定多窗口模式指令与遥控器按键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在遥控器上设置一个多窗口模式按键,当用户触控该按键时,遥控器发送多窗口模式指令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显示设备进入多窗口模式,并控制显示器显示多个窗口。当用户再次触控该按键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显示设备退出多窗口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智能设备控制显示设备时,例如使用手机时,也可以向显示设备发送多窗口模式指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手机中设置一个分屏控件,可以通过分屏控件选择是否进入多窗口模式以及设置窗口的数量,从而发送多窗口模式指令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显示设备进入多窗口模式,并控制显示器显示多个窗口。
还可以在显示设备的UI界面中设置多窗口模式切换选项,当用户点击该切换选项时,可以控制显示设备进入或退出多窗口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窗口模式下显示两个窗口,也可以显示两个以上的窗口。图6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多窗口模式下显示器中的画面示意图,在显示设备进入到多窗口模式后,显示器中同时显示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其中,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分别可以显示不同的画面内容,第一窗口中显示系统设置项,在第二窗口中显示媒资资源的画面内容,即媒资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还可以采用全屏模式显示媒资资源,即显示设备可以全屏显示第二窗口。此时,第一窗口可以浮于第二窗口之上进行显示,以便用户调节系统设置项时,可以突出显示。图7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多窗口模式下显示器中的画面示意图。其中,第一窗口中显示系统设置项,即显示设备的屏幕菜单调节层(on-screen display,OSD)。第二窗口中显示媒资画面,即显示设备的视频层(Video)。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具有屏幕保护功能,可以对显示器进行屏幕保护。具体的,显示设备可以设置屏幕保护模式。在屏幕保护模式下,当检测到用户长时间未使用显示设备时,显示设备可以自动调节显示器的一些播放参数,从而实现屏幕保护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遥控器的指定按键,向显示设备发送屏幕保护模式指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预先绑定屏幕保护模式指令与遥控器按键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在遥控器上设置一个屏幕保护模式按键,当用户触控该按键时,遥控器发送屏幕保护模式指令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显示设备进入屏幕保护模式。当用户再次触控该按键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显示设备退出屏幕保护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预先绑定屏幕保护模式指令与多个遥控器按键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用户触控与屏幕保护模式指令绑定的多个按键时,遥控器发出屏幕保护模式指令。在一可行性实施例中,屏幕保护模式指令绑定的按键依次为方向键(左、下、左、下),即当用户在预设时间内连续触控按键(左、下、左、下)的情况下,遥控器才发送屏幕保护模式指令至控制器。采用上述绑定方法,可以避免屏幕保护模式指令由于用户的误操作而发出。本申请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提供几种屏幕保护模式指令与按键之间的绑定关系,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设定屏幕保护模式指令与按键之间的绑定关系,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使用显示设备的声音采集器,例如麦克风,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向显示设备发送屏幕保护模式指令,以控制显示设备进入屏幕保护模式。显示设备中可以设置有智能语音系统,智能语音系统可以对用户的语音进行识别,以提取用户输入的指令内容。用户可以通过麦克风输入预设的唤醒词,从而启动智能语音系统,从而控制器可以对用户输入的指令做出响应。并在一定时间内输入屏幕保护模式指令,使得显示设备进入屏幕保护模式。例如,用户可以输入“某某同学”,以启动智能语音系统。再输入“进入屏幕保护模式”,实现向显示设备发送屏幕保护模式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通过预设的手势向显示设备发送屏幕保护模式指令。显示设备可以通过图像采集器,例如摄像头,检测用户的行为。当用户做出预设的手势时,可以认为用户向显示设备发送了屏幕保护模式指令。例如,可以设置为:当检测到用户划出V字时,判定为用户向显示设备输入了屏幕保护模式指令。用户还可以通过预设的动作向显示设备发送屏幕保护模式指令。例如,可以设置为:当检测到用户同时抬起左脚和右手时,判定为用户向显示设备输入了屏幕保护模式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智能设备控制显示设备时,例如使用手机时,也可以向显示设备发送屏幕保护模式指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手机中设置一个控件,可以通过该控件选择是否进入屏幕保护模式,从而发送屏幕保护模式指令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显示设备进入屏幕保护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手机控制显示设备时,可以对手机发出连续点击指令。连续点击指令指的是:在预设的周期内,用户对手机触摸屏的同一区域进行点击的次数超过预设阈值。例如:当用户在1s内对手机触摸屏的某个区域连续点击3次,则视为一次连续点击指令。手机接收到连续点击指令后,可以向显示设备发送屏幕保护模式指令,以使控制器控制显示设备进入屏幕保护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手机控制显示设备时,也可以设置为:当检测到用户对手机触摸屏的某一区域的触控压力值超过预设的压力阈值时,手机可以向显示设备发送屏幕保护模式指令。
还可以在显示设备的UI界面中设置屏幕保护模式选项,当用户点击该选项时,可以控制显示设备进入或退出屏幕保护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防止用户误触发屏幕保护模式,当控制器接收到屏幕保护模式指令时,可以控制显示器显示屏幕保护模式确认信息,从而使得用户进行二次确认,是否要控制显示设备进入屏幕保护模式。图8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中显示屏幕保护模式确认信息的示意图。当显示设备进入屏幕保护模式时,显示设备可以自动对显示器进行屏幕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自动调节显示器的透明度参数。
当检测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窗口,即设置应用窗口时,并且显示设备处于屏幕保护模式下,控制器可以先确定第一窗口的透明度,即第一窗口的初始透明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默认所有窗口的初始透明度为100%,认为每个窗口都处于不透明的状态。图9a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的示意图,第一窗口浮于第二窗口之上进行显示,第一窗口中显示系统设置项,第二窗口中显示媒资资源。当第一窗口的透明度为100%时,第一窗口为不透明状态,此时,在第一窗口的区域内,用户只能观察到第一窗口中的内容。图9b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的示意图,当第一窗口的透明度小于100%时,例如第一窗口的透明度为50%,则第一窗口为透明状态,此时,在第一窗口的区域内,用户还可以观察到第二窗口中的内容。
图10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各部件的交互流程图。
为了对显示器进行屏幕保护,控制器可以实时检测用户是否长时间未操控显示设备。
显示设备可以预先设置一个保护周期,例如,保护周期可以设置为10分钟。当用户对显示设备进行了一次操控后,例如,用户使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进行了一次交互后,控制器可以开始计时,并开始检测用户是否对用户界面进行了操作。如果计时时长超过了保护周期,并且在计时时长对应的这段时间内,用户没有对用户界面进行任何操作,则可以认为用户已经长时间未操控显示设备。
当检测到用户长时间未操控显示设备时,可以认为用户去进行其他活动,而不再进行观看电视。此时,控制器可以对显示器进行屏幕保护。
具体的,控制器可以对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以降低第一窗口的透明度,使得第一窗口当前的透明度小于初始透明度,实现屏幕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时,控制器可以将第一窗口的透明度设置为第一透明度,控制显示器以第一透明度的参数显示第一窗口。其中,第一透明度小于初始透明度。例如,控制器可以直接将第一窗口的透明度设置为50%。此时,第一窗口的透明度从100%变更为50%,从而实现屏幕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时,可以根据预设的保护速度渐降低第一窗口的透明度,直至第一窗口的透明度为第二透明度。其中,第二透明度小于所述初始透明度。
具体的,显示设备可以预先设置一个保护速度,例如,保护速度可以为每秒降低0.16%。控制器可以按照该保护速度对第一窗口的透明度逐渐降低,直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达到预设的第二透明度,例如第二透明度可以为50%。此时,显示设备在约5分钟后,可以将第一窗口的透明度降至50%,完成屏幕保护功能。
当第一窗口的透明度降低至50%时,可以保持该透明度一直进行显示,从而实现屏幕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降低了第一窗口的透明度,对于OLED屏幕来说,相当于使屏幕内部的显示元器件降低了性能损耗,OLED屏幕内部使用到的放光材料就会降低对应亮度,OLED屏幕的驱动电流会减少,因此OLED屏幕内部元器件相比于正常展示的OLED屏幕来说,屏幕性能损耗会减少。
由于OLED屏幕出现残影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放光材料老化以及驱动材料损耗。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可以对显示器进行屏幕保护,从而降低第一窗口的透明度,可以使得放光材料老化的速度减慢。还可以降低减少驱动电流,从而降低了驱动材料损耗。因此可以避免显示器出现残影现象,可以增加显示器的寿命,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用户长时间未操控显示设备时,控制器可以对显示器进行屏幕保护。当用户想要再次操控显示设备时,还可以控制显示设备取消屏幕保护处理,从而使得显示器恢复到初始状态。
具体的,用户可以向显示设备发送屏幕恢复指令,屏幕恢复指令用于指示显示设备取消对显示器的屏幕保护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遥控器的指定按键,向显示设备发送屏幕恢复指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预先绑定屏幕恢复指令与遥控器按键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在遥控器上设置一个屏幕恢复按键,当用户触控该按键时,遥控器发送屏幕恢复指令至控制器,此时显示设备可以取消对第一窗口的屏幕保护处理。
还可以在显示设备的UI界面中设置屏幕恢复选项,当用户点击该恢复选项时,可以控制显示设备取消对第一窗口的屏幕保护处理。
当显示设备接收到屏幕恢复指令时,控制器可以取消对第一窗口的屏幕保护处理。此时,可以将第一窗口的透明度重新设置为初始透明度,即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性,当控制器对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后,还可以设置为:当检测到用户对用户界面的操作时,取消屏幕保护处理。
此时,用户对显示设备的任何操作,例如,用户点击遥控器的任意按键时,显示设备都可以取消对第一窗口的屏幕保护处理。同时,可以将第一窗口的透明度重新设置为初始透明度,即10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对显示器进行的屏幕保护,不需要用户的人为操作,可以自动实现屏幕保护功能,提高了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设备处于多窗口模式下,即用户界面中同时显示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时,显示设备也可以对显示器进行屏幕保护。
具体的,第一窗口中显示系统设置项,第二窗口中显示媒资画面。考虑到用户有可能正在观看媒资画面,例如电影或电视剧等。由于媒资的时长一般较长,因此用户可能长时间不会操控显示设备。
因此,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用户界面的操作,有可能是用户正在观看媒资画面。此时,控制器可以只对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而不对第二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从而保证用户观看的媒资画面的透明度不变,不会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显示设备可以默认所有窗口的初始透明度为100%,因此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的初始透明度均为100%。
此时,控制器可以对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并将第一窗口的透明度从100%降低至50%。同时,控制器不对第二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保持第二窗口的透明度为100%。
即显示设备可以对设置应用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但不会对媒资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以避免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处于屏幕保护模式下,显示设备可以自动调节显示器的亮度参数。
首先,控制器可以确定用户界面的初始亮度值。需要说明的是,初始状态下,用户界面中所有窗口的亮度值是相同的,均为初始亮度值。初始亮度值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例如将初始亮度值设定为100。
当显示设备处于多窗口模式下,即用户界面中同时显示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时,显示设备可以对显示器进行屏幕保护,并自动调节每个窗口的亮度值。
图11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对显示器进行屏幕保护的流程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检测第二窗口中的媒资画面的画面类型。媒资画面可以是静态画面,例如显示图片和文字等内容。也可以是动态画面,例如电影或电视剧等。
当检测到媒资画面为静态画面时,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用户界面的操作,即用户长时间未操控显示设备时,可以认为用户去进行其他活动,而不再进行观看电视,此时可以将用户界面的亮度值设置为第一亮度值,例如第一亮度值可以为50。其中,第一亮度值小于初始亮度值。
具体的,当检测到用户长时间未操控显示设备时,可以将显示器整体的亮度值调低,即将设置应用窗口和媒资窗口的亮度值全部调低,从初始亮度值调节至第一亮度值,从而实现对显示器的屏幕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媒资画面为动态画面时,考虑到用户有可能正在观看媒资画面,例如电影或电视剧等。由于媒资的时长一般较长,因此用户可能长时间不会操控显示设备。
此时,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用户界面的操作,即用户长时间未操控显示设备时,可以将第一窗口的亮度值调低,以及,不对第二窗口的亮度值进行改变。
具体的,可以将第一窗口的亮度值设置为第一亮度值,例如50。同时,不对第二窗口的亮度值进行改变,控制第二窗口的亮度值保持初始亮度值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将用户界面所有窗口的亮度值展示给用户。图12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各部件的交互流程图。
具体的,显示设备可以控制显示器显示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中包括:用户界面中的所有窗口,以及每个窗口当前的亮度值。图13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的示意图。
用户可以向显示设备发送指示查询用户界面的亮度值的查询指令。响应于该查询指令,显示设备可以控制显示器显示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用户可以知悉每个窗口当前的亮度值。
用户还可以自行设定每个窗口的亮度值。例如,用户可以将第一窗口的亮度值设置为50,将第二窗口的亮度值设为80。显示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亮度值参数,对每个窗口的亮度值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遥控器的指定按键,向显示设备发送查询指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预先绑定查询指令与遥控器按键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在遥控器上设置一个查询按键,当用户触控该按键时,遥控器发送查询指令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显示器显示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以使用户可以根据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自行设定每个窗口的亮度值。也可以是用户调取设置键UI菜单,控制器控制显示器显示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媒资画面为动态画面时。如果在第一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用户界面的操作,可以将第一窗口的亮度值调低,以及,不对第二窗口的亮度值进行改变。
此时,考虑到用户可能正在观看电影或电视剧,可以先将第一窗口,即设置应用窗口的亮度值调低,而保持第二窗口,即媒资窗口的亮度值不变,以免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同时,控制器可以继续计时,如果在第二周期内,仍然没有检测到用户对用户界面的操作,可以将第二窗口的亮度值调低。
其中,第一周期可以是较短的时间,例如10分钟。第二周期设定为较长的时间,例如1小时。从而实现对显示器的屏幕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保护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如图1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401、当检测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窗口时,确定所述第一窗口的初始透明度,所述第一窗口用于显示系统设置项。
S1402、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则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以使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小于所述初始透明度。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照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
控制器,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窗口时,确定所述第一窗口的初始透明度,所述第一窗口用于显示系统设置项;
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则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以使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小于所述初始透明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执行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的步骤中,
将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设置为第一透明度,所述第一透明度小于所述初始透明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执行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的步骤中,
根据预设的保护速度逐渐降低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直至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为第二透明度,所述第二透明度小于所述初始透明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执行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的步骤后,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示取消所述屏幕保护处理的屏幕恢复指令,取消所述屏幕保护处理,并将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设置为所述初始透明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执行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的步骤后,
当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时,取消所述屏幕保护处理,并将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设置为所述初始透明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所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窗口时,确定所述第二窗口的第一初始透明度,所述第二窗口用于显示媒资画面;
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不对所述第二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并保持所述第二窗口的透明度为所述第一初始透明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用户界面的初始亮度值;
当检测到所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窗口时,检测所述第二窗口中的媒资画面的画面类型;
当检测到所述媒资画面为静态画面时,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则将所述用户界面的亮度值设置为第一亮度值,所述第一亮度值小于所述初始亮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当检测到所述媒资画面为动态画面时,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则将所述第一窗口的亮度值设置为第一亮度值,以及,不对所述第二窗口的亮度值进行改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示查询所述用户界面的亮度值的查询指令,控制显示器显示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以使用户根据所述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设定所述第一窗口的亮度值以及第二窗口的亮度值;所述用户界面亮度值情况中包括:所述第一窗口当前的亮度值和所述第二窗口当前的亮度值。
10.一种屏幕保护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窗口时,确定所述第一窗口的初始透明度,所述第一窗口用于显示系统设置项;
如果在预设的保护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用户对所述用户界面的操作,则对所述第一窗口进行屏幕保护处理,以使所述第一窗口的透明度小于所述初始透明度。
CN202110912995.9A 2021-08-10 2021-08-10 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 Pending CN1136559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2995.9A CN113655936A (zh) 2021-08-10 2021-08-10 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2995.9A CN113655936A (zh) 2021-08-10 2021-08-10 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5936A true CN113655936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479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2995.9A Pending CN113655936A (zh) 2021-08-10 2021-08-10 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59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9709A (zh) * 2024-03-22 2024-04-26 深圳市乐易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界面优化方法及可视化界面优化系统
CN117919709B (zh) * 2024-03-22 2024-05-31 深圳市乐易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界面优化方法及可视化界面优化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588A (zh) * 2009-06-01 2010-12-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20160260413A1 (en) * 2015-03-05 2016-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urn-in
US20180074696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displaying soft ke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3096592A (zh) * 2019-12-23 2021-07-09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显示屏残影的方法、设备及显示设备
CN113110783A (zh) * 2021-04-16 2021-07-13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控件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63141A (zh) * 2021-05-13 2021-07-2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视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588A (zh) * 2009-06-01 2010-12-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20160260413A1 (en) * 2015-03-05 2016-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urn-in
US20180074696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displaying soft ke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3096592A (zh) * 2019-12-23 2021-07-09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显示屏残影的方法、设备及显示设备
CN113110783A (zh) * 2021-04-16 2021-07-13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控件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63141A (zh) * 2021-05-13 2021-07-2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视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9709A (zh) * 2024-03-22 2024-04-26 深圳市乐易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界面优化方法及可视化界面优化系统
CN117919709B (zh) * 2024-03-22 2024-05-31 深圳市乐易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界面优化方法及可视化界面优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2195A (zh) 遥控器按键设置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302201B (zh) 一种音箱模式下自动开关屏的方法及智能终端、显示设备
CN113014939A (zh) 显示设备及播放方法
CN111970549A (zh) 菜单显示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13268199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功能项设置方法
WO2021031598A1 (zh) 视频聊天窗口位置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087671A (zh) 一种输入法控件的操控提示信息的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781957A (zh) 防止显示设备烧屏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593488A (zh) 背光调整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490024A (zh) 控制装置按键设置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301405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虚拟键盘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12580625A (zh) 一种显示设备和图像内容识别方法
CN113064691B (zh) 一种开机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911371B (zh) 双路视频资源播放方法及显示设备
WO2021196432A1 (zh) 一种控件对应的内容的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935530B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13485614A (zh) 显示设备和颜色设置方法
CN114296664A (zh) 一种副屏亮度调节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573112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遥控器
CN113064534A (zh) 一种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655936A (zh) 显示设备和屏幕保护方法
CN114302070A (zh) 显示设备和音频输出方法
WO2020147507A1 (zh) 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CN112668546A (zh) 视频缩略图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302203A (zh) 图像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