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1581A - 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1581A
CN113651581A CN202111061554.9A CN202111061554A CN113651581A CN 113651581 A CN113651581 A CN 113651581A CN 202111061554 A CN202111061554 A CN 202111061554A CN 113651581 A CN113651581 A CN 113651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parts
powder
mineral
fly 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15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政刚
刁子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jie Commercial Concre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jie Commercial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jie Commercial Concre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jie Commercial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15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15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1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15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属于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所述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400~530份胶凝材料、840~1000份碎石、480~600份河砂、48~52份激发剂、52~62份膨胀剂、3~7份减水剂和80~96份水;其中,所述胶凝材料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粉和粉煤灰组成,所述矿渣粉占所述胶凝材料总质量的42~63%,所述粉煤灰质量为所述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5~20%。矿渣粉和粉煤灰掺入混凝土,可减少因水泥水化而产生的温差裂缝,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利用矿粉、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减少预拌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降低成本,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目前国内应用最普遍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整个建筑界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普通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较大的刚度,但存在胶凝硬化过程中易收缩开裂、抗折强度低、韧性差、极限延伸度小等缺点,且这些缺点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变得愈发明显。
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矿粉掺合料的大量应用,特别是在商品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组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以矿渣粉和粉煤灰取代水泥制备混凝土。在混凝土中以适当比例掺入矿渣粉和粉煤灰,可使二者性能发生互补,产生超叠加效应;矿渣粉在胶凝体系中可产生火山灰效应,改善混凝土中浆体和骨料的界面结构,同时其晶核作用可提高混凝土浆体的碱度,激发粉煤灰的活性,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矿渣粉与粉煤灰的掺加大量取代水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了由水化热而产生的温差裂缝,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的耐久性得以提高;矿渣粉和粉煤灰颗粒较之水泥颗粒较细,可填充水泥颗粒间的空隙,使空隙中的自由水得以释放,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的工作性得以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易实施、与环境有利的具有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功能的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70~200份水泥、170~250份矿渣粉、60~80份粉煤灰、840~1000份碎石、480~600份河砂、48~52份激发剂、52~62份膨胀剂、3~7份减水剂和80~96份水;
所述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粉和粉煤灰组成,矿渣粉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42~63%,粉煤灰质量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5~20%。
在本发明中,水泥、河砂、石子、及水作为混凝土的基础成分。在水泥中内掺矿粉,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同时对抑制碱骨料反应,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结构早期温度裂缝,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渗和抗侵蚀能力有明显效果。在水泥中内掺激发剂,对矿渣的水化起催化作用,使矿渣的水化反应速度加快。在水泥中内掺膨胀剂,可拌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的强度和密实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水能力。加入减水剂保证混凝土较好的施工性,获得高流动性能。加入掺合料,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用水,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激发剂,并结合合适的配比,制备得到高掺矿粉混凝土。
在本发明中,所述矿渣粉为粒径分布在1~13μm,D50:3~5μm,比表面积为800~1000m2/kg的S105级矿粉。
在本发明中,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粉煤灰为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2%,烧失量不大于5%的I级粉煤灰。
在本发明中,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所述聚羧酸减水剂是以马来酸酐为主链接枝不同侧链长度的聚醚。
在本发明中,所述碎石粒径为1-3cm连续级配碎石。
优选地,所述河砂为I级人工砂。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各组分混合并搅拌的步骤。将水泥、矿渣粉、粉煤灰、碎石、河砂加入搅拌机中,干拌30~40min直至均匀;向搅拌机内加入水、激发剂、掺合料和减水剂,搅拌10~15min,得到高掺矿粉混凝土。
将矿渣粉和粉煤灰复掺入混凝土中作为辅助胶凝材料,通过硫酸钠激发剂的激发作用,制备大掺量矿粉高性能混凝土,可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长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工业废弃物取代水泥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并加入减水剂,可在保证混凝土拌合水量的同时降低水胶比,提高辅助胶凝材料的用量;可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混凝土生产成本;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大量使用工业废弃物,可有效节约水泥用量,减少了因水泥生产而引起的自然资源消耗,同时解决了由钢渣等工业废弃物大量堆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土地占用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矿渣粉和粉煤灰掺入混凝土,可减少因水泥水化而产生的温差裂缝,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有效提升了混凝土长期强度,尤其是长期抗折强度,使之可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桥梁、道路、重载路面等对抗折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改善混凝土的泌水离析及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大量利用矿粉、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减少预拌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降低成本,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制备的混凝土光照老化实验后劈裂抗拉强度
图2示出了本发明制备的混凝土温差实验后的劈裂抗拉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说明、从上下文暗示或属于现有技术的惯例,否则本申请中所有的份数和百分比都基于重量,且所用的测试和表征方法都是与本申请的提交日期同步的。在适用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涉及的任何专利、专利申请或公开的内容全部结合于此作为参考,且其等价的同族专利也引入作为参考,特别这些文献所披露的关于本领域中的合成技术、产物和加工设计、聚合物、共聚单体、引发剂或催化剂等的定义。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
本申请中的数字范围是近似值,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其可包括范围以外的数值。数值范围包括以1个单位增加的从下限值到上限值的所有数值,条件是在任意较低值与任意较高值之间存在至少2个单位的间隔。例如,如果记载组分、物理或其它性质(如分子量,熔体指数等)是100至1000,意味着明确列举了所有的单个数值,例如100,101,102等,以及所有的子范围,例如100到166,155到170,198到200等。对于包含小于1的数值或者包含大于1的分数(例如1.1,1.5等)的范围,则适当地将1个单位看作0.0001,0.001,0.01或者0.1。对于包含小于10(例如1到5)的个位数的范围,通常将1个单位看作0.1。这些仅仅是想要表达的内容的具体示例,并且所列举的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被认为清楚记载在本申请中。
关于化学化合物使用时,除非明确地说明,否则单数包括所有的异构形式,反之亦然(例如,“己烷”单独地或共同地包括己烷的全部异构体)。另外,除非明确地说明,否则用“一个”,“一种”或“该”形容的名词也包括其复数形式。
术语“包含”,“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派生词不排除任何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的存在,且与这些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是否在本申请中披露无关。为消除任何疑问,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申请中所有使用术语“包含”,“包括”,或“具有”的组合物可以包含任何附加的添加剂、辅料或化合物。相反,出来对操作性能所必要的那些,术语“基本上由……组成”将任何其他组分、步骤或过程排除在任何该术语下文叙述的范围之外。术语“由……组成”不包括未具体描述或列出的任何组分、步骤或过程。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术语“或”指列出的单独成员或其任何组合。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以下例子在此用于示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会明白,下述例子中披露的技术代表发明人发现的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技术,因此可以视为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但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应该明白,这里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可以做很多修改,仍然能得到相同的或者类似的结果,而非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所有在此使用的技术和科学的术语,和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在此公开引用及他们引用的材料都将以引用的方式被并入。
那些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或者通过常规试验就能了解许多这里所描述的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的许多等同技术。这些等同将被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
下述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实施例1混凝土矿渣粉的制备
本发明凝土使用的矿渣粉为粒径分布在1~13μm,D50:3~5μm,比表面积为800~1000m2/kg的S105级矿粉。其制备方法如下:
用水淬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高细度,高活性粉料。
实施例2硅酸盐水泥的制备
本发明使用的混凝土硅酸盐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具体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实施例3粉煤灰的制备
本发明使用的混凝土粉煤灰为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2%,烧失量不大于5%的I级粉煤灰。
实施例4混凝土胶凝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凝土使用的胶凝材料由实施例1~3分别制备的硅酸盐水泥、矿渣粉和粉煤灰组成,矿渣粉占胶凝材料总质量的42~63%,粉煤灰质量为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5~20%。几种含量比例如下:
胶凝材料#1:
63%的矿渣粉、15%的粉煤灰、22%的硅酸盐水泥。
胶凝材料#2:
42%的矿渣粉、15%的粉煤灰、43%的硅酸盐水泥。
胶凝材料#3:
35%的矿渣粉、15%的粉煤灰、50%的硅酸盐水泥。
实施例5高掺矿粉混凝土的制备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胶凝材料制备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配方如下:
Figure BDA0003256803530000051
Figure BDA0003256803530000061
实施例6高掺矿粉混凝土的性能测试
每种混凝土取3个样本进行光照试验,在氙灯老化试验箱中照射12小时,然后放入黑暗中12小时,循环90天,然后进行劈裂抗拉强度测试,测试方法与GB/T50081 2019中的测试方法一致;
每种混凝土取3个样本进行温差实验,放置在20℃下12小时,然后放置在40℃下12小时,循环90天,然后进行劈裂抗拉强度测试,测试方法与GB/T 50081 2019中的测试方法一致。
结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256803530000062
结果可知,通过提高矿粉的添加量,抗拉强度性能得到的提高,但是可泵性效果变差,通过添加粉碳灰,克服了这一缺陷,使得高掺矿粉的混凝土能够同时具有抗拉强度和可泵性能。
将混凝土#1与混凝土#4、混凝土#7进行对比,可发现加入19.4%的凝胶材料,采用不同配比的凝胶材料,会造成混凝土各方面性能改变,其中使用的胶凝材料中矿渣粉含量最少的效果最差,并且,混凝土#1的防裂效果最好,混凝土#4的防裂效果有所降低,混凝土#7的防裂效果最差。
将混凝土#2与混凝土#5、混凝土#8进行对比,可发现加入22.3%的凝胶材料,采用不同配比的凝胶材料,会造成混凝土各方面性能改变,其中使用的胶凝材料中矿渣粉含量最少的效果最差,并且,混凝土#2的防裂效果最好,混凝土#5的防裂效果有所降低,混凝土#8的防裂效果最差。
将混凝土#3与混凝土#6、混凝土#9进行对比,可发现加入25.7%的凝胶材料,采用不同配比的凝胶材料,会造成混凝土各方面性能改变,其中使用的胶凝材料中矿渣粉含量最少的效果最差,并且,混凝土#3的防裂效果最好,混凝土#6的防裂效果有所降低,混凝土#9的防裂效果最差。
将混凝土#1与混凝土#10对比,可发现单纯提高矿粉掺量并不能提高混凝土性能,还需要配合使用激发剂,才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性能。
以上结果说明,本发明的凝胶材料中的矿渣粉含量越高,所得到的混凝土性能越好,高掺矿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裂性能。
由图1和图2同样可知,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凝胶材料,结合通过调整混凝土各原料的有效配比,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因温差、光照老化甚至水化热和干缩等非结构性原因造成的表面和内部开裂。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400~530份胶凝材料、840~1000份碎石、480~600份河砂、48~52份激发剂、52~62份膨胀剂、3~7份减水剂和80~96份水;
其中,所述胶凝材料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粉和粉煤灰组成,所述矿渣粉占所述胶凝材料总质量的42~63%,所述粉煤灰质量为所述胶凝材料总质量的1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粉为粒径分布在1~13μm,D50:3~5μm,比表面积为800~1000m2/kg的S105级矿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2%,烧失量不大于5%的I级粉煤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所述聚羧酸减水剂是以马来酸酐为主链接枝不同侧链长度的聚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粒径为1-3cm连续级配碎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砂为I级人工砂。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水泥、矿渣粉、粉煤灰、碎石、河砂加入搅拌机中,干拌30~40min直至均匀;向搅拌机内加入水、激发剂、掺合料和减水剂,搅拌10~15min,得到高掺矿粉混凝土。
CN202111061554.9A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6515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1554.9A CN113651581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1554.9A CN113651581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1581A true CN113651581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493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1554.9A Pending CN113651581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15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936A (zh) * 2021-12-10 2022-02-01 杭州华杰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防开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9424A (zh) * 2022-01-04 2022-04-15 山西利鑫泰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低收缩抗开裂混凝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4936A (zh) * 2015-10-29 2016-02-10 廊坊荣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粉煤灰复合矿渣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CN105645894A (zh) * 2015-12-29 2016-06-08 武汉武新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掺量矿粉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3308A (zh) * 2018-04-20 2018-09-07 北京易成混凝土有限公司 微膨胀混凝土拌合物
KR20200037174A (ko) * 2020-03-30 2020-04-08 정하익 기능성 재료, 자재, 제조, 공사, 정화, 장비, 시설, 건물, 구조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4936A (zh) * 2015-10-29 2016-02-10 廊坊荣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粉煤灰复合矿渣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CN105645894A (zh) * 2015-12-29 2016-06-08 武汉武新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掺量矿粉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3308A (zh) * 2018-04-20 2018-09-07 北京易成混凝土有限公司 微膨胀混凝土拌合物
KR20200037174A (ko) * 2020-03-30 2020-04-08 정하익 기능성 재료, 자재, 제조, 공사, 정화, 장비, 시설, 건물, 구조물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法礼等: "硫酸盐侵蚀环境下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组分研究", 《中国铁路》 *
齐静芳: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掺量研究",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936A (zh) * 2021-12-10 2022-02-01 杭州华杰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防开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9424A (zh) * 2022-01-04 2022-04-15 山西利鑫泰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低收缩抗开裂混凝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avakoli et 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s produced with waste ceramic tile aggregate
Popovics Concrete materials: Properties, specifications, and testing
Abubakar et 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using tanjung bin power plant coal bottom ash and fly ash
CN110734257A (zh) 一种高抗渗混凝土的配制方法
Abed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self-compacting high strength concrete utilizing waste fly ash, cellular concrete and perlite powders
CN111018437B (zh) 一种超高韧性废弃砖砼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51581A (zh) 一种高掺矿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8164B (zh) 一种防裂防沉降道路水稳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asr et al. Properties of cement mortar containing biomass bottom ash and sanitary ceramic wastes as a partial replacement of cement
Hakeem et al. Effect of using sugarcane leaf ash and granite dust as partial replacements for cement on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CN113860802A (zh) 一种环保型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19405A (zh) 一种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Younis et al. An overview of geo-polymer concrete including recycled aggregate
CN115073093A (zh) 一种低收缩高强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NL2027168B1 (en) Steel slag powder-ferromanganese ore slag powder composite admixture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Olutoge et al. Effect of waste glass powder (WGP)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CN102690069A (zh) 一种以建筑垃圾作为水泥原料的再生方法
CN115010428A (zh) 建筑3d打印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制品
Dawood et al. Properties of binary blended cement mortars containing glass powder and steel slag powder
CN113135696A (zh) 一种大掺量钢渣固废水工生态框混凝土及其配比确定方法
Al-Ameeri et al.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fine aggregate to produce high strength concrete
Ketkukah et al. Ground nut husk ash (GHA) as a partial replacement of cement in mortar
Oleng et al.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oncrete incorporated with Ceramic and Porcelain Clay Tile Powders as Partial Cement Substitutes
Arum et al. Strength evaluation of pozzolanic concrete containing calcined ceramic waste and glass waste powder
CN109369040A (zh) 一种新型复合水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