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3175B - 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3175B
CN113453175B CN202110679699.9A CN202110679699A CN113453175B CN 113453175 B CN113453175 B CN 113453175B CN 202110679699 A CN202110679699 A CN 202110679699A CN 113453175 B CN113453175 B CN 1134531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application server
user
user terminal
transmission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96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3175A (zh
Inventor
王涵
张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dee Softwar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dee Softwar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dee Softwar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dee Softwar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96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3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3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3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接收发送端发送的5G消息;确定5G消息在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发送端和接收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按照与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按照与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接收端传输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采用本方法能够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5G消息业务,以用户终端的原生短信界面为入口,可以发送文本、图片、语音、视频、卡片、位置信息以及群聊等内容,具有高触达率、富媒体性、强互动性以及便捷服务能力等特点。
5G消息最大的应用场景是企业用户与个人用户之间(B2C)的消息交互,然而,目前的5G消息的网络架构,企业后台运维人员需要针对不同后台手动编写对应的代码,在前后台通过5G消息交互时,通过针对各后台对应编写的代码对前后台交互的5G消息处理,才能使得前后台顺利地进行5G消息交互。而一个企业客户通常有多项后台服务,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目前的网络架构的缺点是增加了后台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导致成本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的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5G消息处理方法,应用于消息中间件,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5G消息;确定所述5G消息在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
按照与所述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按照与所述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为用户终端;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为所述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所述5G消息,是在使用富媒体通信服务时,通过所述用户终端的原生短信界面输入的消息;所述接收端为应用服务端;
所述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包括:
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手机号码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账号;所述应用服务账号,是在所述应用服务端中注册的账号;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账号与所述手机号码用于表征同一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对应关系记录于映射表中;所述按照与所述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包括:
从所述映射表中,获取与查找到的应用服务账号对应的用户凭证;所述用户凭证,是所述用户终端在使用所述应用服务账号成功登录所述应用服务端后生成的、且由所述消息中间件存储至所述映射表中;所述用户凭证,是用于表征对所述应用服务端具有访问权限的凭证;
按照与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用户凭证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首次申请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将所述应用服务端的登录页面向所述用户终端转发;
在所述用户终端于所述登录页面中使用所述应用服务账号登录成功后,获取所述应用服务端针对所述应用服务账号下发的用户凭证;
在所述映射表中,将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手机号码、所述应用服务账号以及所述用户凭证进行对应存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为应用服务端;所述接收端为用户终端;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为所述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
所述按照与所述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包括:
接收到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的5G消息后,确定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
通过与所述目标数据格式相符的数据转换接口,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符合所述目标数据格式的5G消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为应用服务端;所述接收端为用户终端;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为所述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所述用户终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为加密传输协议;
所述按照与所述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包括:
判断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是否为所述加密传输协议;
若否,则将原始的传输协议替换为所述加密传输协议;所述原始的传输协议,是指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
按照所述加密传输协议,并基于所述手机号码向所述用户终端转发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中的任意一个为应用服务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预先针对所述应用服务端构建的数据处理通道;所述数据处理通道,是预先基于所述应用服务端在所述消息中间件上注册的信息创建的;注册的所述信息,包括所述应用服务端上注册的应用服务账号、所述应用服务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
基于所述数据处理通道,执行所述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及后续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到至少一个应用服务端注册的所述信息后,基于注册的所述信息创建应用服务清单列表;
根据所述应用服务清单列表,创建配置文件;
通过所述配置文件,构建各应用服务端对应的数据处理通道。
一种5G消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5G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5G消息在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查找模块,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
转换模块,用于按照与所述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与所述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5G消息;
确定所述5G消息在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
按照与所述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按照与所述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5G消息;
确定所述5G消息在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
按照与所述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按照与所述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上述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在5G通信的网络架构中,设置一个消息中间件,接收到5G消息后,先针对前后台使用的账号不一致的问题,由该消息中间件主动去查找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使得前后台的各自的5G消息能够向对方相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传输。消息中间件确定好接收5G消息的接收端后,按照接收端的适配的5G消息的数据格式,进行格式转换,并按照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将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转发至接收端。通过消息中间件,对5G消息处理,免去后台运维人员手动编写对应的代码来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后台运维人员的工作量,从而降低了5G消息交互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5G消息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5G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5G消息传输网络架构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消息中间件的内部模块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5G消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5G消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5G消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前台102通过5G电信运营商服务平台104,将5G消息转发至消息中间件106上,由消息中间件将5G消息发送至后台108上。后台108向前台102发送5G消息也同理。后台108的消息中间件,在接收到的发送端(比如前台102)发送的5G消息后,确定5G消息在发送端(比如前台102)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比如前台102)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比如后台108)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按照与接收端(比如后台108)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按照与接收端(比如后台108)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接收端(比如后台108)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接收端(比如后台108)传输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其中,前台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后台108可以但不限于是云、服务器和服务器集群。消息中间件106可以部署在后台108,也可以单独部署在非后台108的且支持自身的设备上。云可以是公有云也可以是企业私有云。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5G消息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部署消息中间件的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接收发送端发送的5G消息。
其中,5G消息是基于富媒体通信服务发送的、且不同于原生短信的短信消息。可以理解的是,5G (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消息,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所支持。富媒体通信服务,是提供富媒体通信的服务,包括5G消息业务。可以理解的是,基于富媒体通信服务,用户可以直接在用户终端的原生短息界面上,可以发送文本消息,也可以发送非文本消息类型的消息,比如,图片、语音、视频、卡片、位置信息以及群聊等,此处不做限定。
具体地,消息中间件通过5G基站,接收发送端发送的5G消息。其中,消息中间件,是能够实现前后台的5G消息对接的软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是前台,比如用户终端,也可以是后台,比如应用服务端。若用户终端是发送端,那么应用服务端则是接收端,若应用服务端是发送端,那么用户终端则是接收端。其中,应用服务端,是提供应用服务的设备。
图3示出了一个5G消息传输网络架构图,在图3中,假设,发送端是用户终端302,用户终端302可以通过5G网络、5G基站304、5G核心网306以及富媒体通信服务308,将5G消息发送至应用服务端314,在应用服务端314接收前,由云310部署的消息中间件312先对5G消息进行处理后,再发送至应用服务端314。
步骤204,确定5G消息在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其中,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唯一标识用户身份信息的标识。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可以是手机号码。由于用户终端的5G消息是在原生短信输入并发送的,可以理解,用户终端的原生短信通过电信运营商服务平台的5G网络发送,所需要的与电信运营商服务平台对接的用户身份标识,即为手机号码。应用服务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可以是应用服务端的应用服务账号或企业邮箱。
具体地,消息中间件在接收到5G消息后,可以根据5G消息所携带的信息中,确定5G消息在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也可以通过5G网络和5G基站,确定5G消息在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用户终端是发送端,消息中间件在接收到5G消息后,可以确认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若应用服务端是发送端,消息中间件在接收到5G消息后,可以确认应用服务端的应用服务账号或企业邮箱。
步骤206,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发送端和接收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
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以在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以发送短信的形式,将5G消息(比如图片或者视频),通过5G网络以及5G基站,发送至已登录和注册过的有使用权限的应用服务端,应用服务端通过5G网络以及5G基站接收被消息中间件处理后转发的5G消息。比如,用户可以在用户终端的原生短信界面中将拍摄的图片或者视频发送至有权限的应用服务端,应用服务端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图片或者视频,可以向公众进行展示,或者仅保存,在用户终端请求查看时再返回至用户终端。应用服务端也可以自发向用户终端发送5G消息,比如广告、警示以及通知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消息中间件在确定5G消息在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后,可以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中间件也可以在用户终端首次使用应用服务端时,触发应用服务端向用户终端推送登录界面,在用户终端完成注册登录后,将获取到的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应用服务端对应的应用服务账号、以及手机号码与应用服务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关联进行关联存储。比如,用户首次使用应用服务端时,在用户终端上,显示推送的登录页面,用户注册应用服务账号和密码,输入手机号码获取短信验证码,从而消息中间件可以获取到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应用服务端对应的应用服务账号、以及手机号码与应用服务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中间件存储了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应用服务端对应的应用服务账号、以及手机号码与应用服务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在用户终端再次向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则确定用户终端具有使用应用服务端的权限,则不再推送登录页面给用户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中间件可以预先将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以及标识对应关系存储在映射表,在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时,可以直接根据一个用户身份标识以及标识对应关系,在映射表中查找另一个用户身份标识。其中,映射表,是一一对应存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的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中间件可以预先将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以及标识对应关系存储在链表或者二叉树等数据结构中。在接受收到用户身份标识的增加、删除或查询时,消息中间件可以直接对数据结构中的节点进行增加、删除或查询。
步骤208,按照与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其中,目标数据格式,是待接收5G消息的接收端所使用的数据格式。可以理解的是,若接收端是使用运营商的5G网络的用户终端,那么,与该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就是短信相应的数据格式。若接收端是应用服务端,那么,与应用服务端对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则是在应用服务端使用的数据格式。可以理解,在应用服务端使用的具体的数据格式,与开发应用服务端使用的技术有关。
具体地,消息中间件,可以通过内部的数据转换接口,按照与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中间件,可以通过预先配置的内部的数据转换接口,对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也可以在检测没有对应的数据转换接口时,临时通过配置文件,构建对应的数据转换接口,对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可以理解的是,配置文件包含有构建对应的数据转换接口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步骤210,按照与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接收端传输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具体地,消息中间件,按照与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可以基于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接收端传输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也可以基于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将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发送至5G基站,由5G基站,传输至向接收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是用户终端,也可以是应用服务端。若应用服务端是接收端,消息中间件按照与应用服务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应用服务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应用服务端传输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若用户终端是接收端,也是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5G消息处理方法中,通过在5G通信的网络架构中,设置一个消息中间件,接收到5G消息后,先针对前后台使用的账号不一致的问题,由该消息中间件主动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使得前后台的各自的5G消息能够向对方相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传输。消息中间件确定好接收5G消息的接收端后,按照接收端的适配的5G消息的数据格式,进行格式转换,并按照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将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转发至接收端。通过消息中间件,对5G消息处理,免去后台运维人员手动编写对应的代码来进行处理,能够有减少后台运维人员的工作量,从而降低了5G消息交互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为用户终端;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为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5G消息,是在使用富媒体通信服务时,通过用户终端的原生短信界面输入的消息;接收端为应用服务端;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包括: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手机号码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账号;应用服务账号,是在应用服务端中注册的账号。
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预先在应用服务端注册应用服务账号。消息中间件,确定了5G消息对应的手机号码后,可以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手机号码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端的应用服务账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中间件也可以在用户终端首次使用应用服务端时,触发应用服务端向用户终端推送登录界面,在用户终端完成注册登录后,将获取到的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应用服务端对应的应用服务账号、以及手机号码与应用服务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关联进行关联存储。比如,用户首次使用应用服务端时,在用户终端上,显示推送的登录页面,用户注册应用服务账号和密码,输入手机号码获取短信验证码,从而消息中间件可以获取到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应用服务端对应的应用服务账号、以及手机号码与应用服务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中间件存储了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应用服务端对应的应用服务账号、以及手机号码与应用服务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在用户终端再次向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则确定用户终端具有使用应用服务端的权限,则不再推送登录页面给用户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服务端之间的类型可以有不同种,不同类型的应用服务端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不同,识别的用户身份标识不同,可以是应用服务账号、企业邮箱或个人邮箱等其中一种。用户终端采用手机号码作为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如图3,电信运营商基于消息即平台(MaaP,Message as a Platform,是由GSMA在2017年RCS UniversalProfile 2.0标准中引入的),将传统短信升级为5G消息,以提供富媒体通信服务。应用服务端在富媒体通信服务上开通聊天机器人(Chatbot)服务,应用服务端与用户终端之间,通过运营商提供的5G基站、5G网络以及消息即平台,进行5G消息通信。消息即平台采用ChatbotID作为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用户终端将5G消息发送至消息即平台,由消息即平台将5G消息发送至消息中间件,消息中间件可以在接收到5G消息后,确定了5G消息对应的手机号码后,可以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手机号码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端的应用服务账号,以将5G消息发送至在消息即平台上开通聊天机器人服务的相对应的应用服务端。其中,MaaP是由GSMA在2017年RCS Universal Profile 2.0标准中引入的,RCS,用于实现全球统一标准的富媒体通信解决方案,保证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业务互联互通。
本实施例中,针对传统方法中的 前后台账号系统不一致和鉴权方式的多样性导致前后台账号对接困难、管理繁琐,通过消息中间件,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手机号码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端的应用服务账号,便完成了前台的5G消息手机号码和后台的企业应用服务账号对接。而且,基于“RCS + MaaP + Chatbot”模式提供的5G消息业务,用户终端上无需下载APP,也无需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即可直接在用户终端的原生短信窗口内完成搜索、交互以及支付等业务,使得发送5G消息更加便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标识对应关系记录于映射表中;按照与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接收端传输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包括:从映射表中,获取与查找到的应用服务账号对应的用户凭证;用户凭证,是用户终端在使用应用服务账号成功登录应用服务端后生成的、且由消息中间件存储至映射表中;用户凭证,是用于表征对应用服务端具有访问权限的凭证;按照与应用服务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用户凭证向接收端传输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具体地,在已预先将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以及标识对应关系存储在映射表的情况下,消息中间件可以从映射表中,获取与查找到的应用服务账号对应的用户凭证。在查找与获取到用户凭证后,确定用户终端具有使用应用服务端的权限,使用适配于应用服务端的传输协议,将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传输至应用服务端。应用服务端可以接收有用户凭证的用户终端发送的与自身格式一致的5G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终端首次向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先通过应用服务端的登录页面进行鉴权,完成鉴权后获取用户凭证。在用户终端完成注册登录后,消息中间件可以将获取到的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应用服务端对应的应用服务账号、手机号码与应用服务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户凭证关联存储在映射表中。用户终端再次向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消息中间件先在映射表中查询用户终端是否具有对应于应用服务端的用户凭证,若有,则使用适配于应用服务端的传输协议,将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传输至应用服务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消息中间件的查询获取用户凭证,用户无需频繁手动登录鉴权便可随时访问应用服务端,节省了发送的5G消息的时间,使得发送5G消息更加便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在用户终端首次申请向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将应用服务端的登录页面向用户终端转发;在用户终端于登录页面中使用应用服务账号登录成功后,获取应用服务端针对应用服务账号下发的用户凭证;在映射表中,将用户终端对应的手机号码、应用服务账号以及用户凭证进行对应存储。
其中,登录页面,是登录应用服务端的页面,用于获取使用应用服务端的权限。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终端具有使用应用服务端的权限后,用户终端再次使用应用服务端,如发送5G消息时,则无需再次通过登录页面实现鉴权。
具体地,用户终端初次使用应用服务端时,应用服务端可以向用户终端推送登录页面。用户终端在登录页面完成注册后,比如录入注册信息,绑定手机号码,应用服务端可以给用户终端绑定一个有使用权限的应用服务账号,并针对该应用服务账号生成用户凭证。在用户终端完成应用服务端的鉴权后,消息中间件可以获取应用服务端针对应用服务账号下发的用户凭证,在映射表中,将用户终端对应的手机号码、应用服务账号以及用户凭证进行对应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服务端可以使用的鉴权方式包括但不限于Session-Cookie、Token、OAuth2以及SSO。其中,Session-Cookie,是一种识别用户身份标识以及用户身份标识的状态的机制。Token,即令牌。当用户终端第一次登录应用服务端,应用服务端生成一个Token便将此Token返回给用户终端,以后用户终端只需带上这个Token前来请求数据即可,无需再次带上应用服务账号和密码。OAuth2,是一种授权机制,主要用来颁发令牌(token)。SSO(Single Sign On),单点登录,用于实现用户终端一次性鉴别登录。当用户在应用服务端上登录一次以后,即可获得访问应用服务端的权限,减少了由登录产生的时间消耗,辅助用户身份标识的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映射表中,可以将手机号码存放于第一列,在获取到应用服务账号以及用户凭证后,可以将应用服务账号以及用户凭证一一与手机号码对应存放在第二列。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首次向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候,应用服务端主动向用户终端推送完成鉴权的登录页面,可以减少的用户查询登录页面过程,提升了用户终端的鉴权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为应用服务端;接收端为用户终端;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为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按照与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包括:接收到应用服务端发送的5G消息后,确定与用户终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通过与目标数据格式相符的数据转换接口,对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符合目标数据格式的5G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5G消息的数据格式遵循统一的GSMA RCS UP标准,采用JSON数据格式,应用服务端因不同的企业、团队在不同的时期用不同的技术开发,所以,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各异,比如XML、YAML、JSON或CSV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应用服务端向使用JSON数据格式的用户终端发送5G消息时,通过消息中间件使用与目标数据格式相符的数据转换接口,将应用服务端的5G消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JSON数据格式后,将JSON数据格式的5G消息发送至用户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转换接口,可以是云信息模型CIM(Cloud InformationModel)提供的数据转换接口。其中,云信息模型CIM是由Linux基金会提出的开源数据交换模型,提供了一个基于现有标准的开放规范,用于连接多种企业服务以保障其互操作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转换接口,也可以是Jackson数据解析工具,通过Jackson数据解析工具将应用服务端的5G消息的数据格式转为用户终端采用的JSON数据格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转换接口,可以通过消息中间件的控制台自动根据配置文件进行配置得到。在没有针对5G消息进行目标数据格式转换的数据转换接口,消息中间件的控制台可以自动的根据配置文件配置好数据转换接口后,再通过配置好的的数据转换接口对5G消息进行的目标数据格式转换。
本实施例中,针对应用服务端和用户终端数据格式转换,需要后台人员手动编写不同的数据转换接口,效率较低的问题,通过消息中间件存储的数据转换接口,直接对5G消息进行目标数据格式转换,可以使得数据转换接口得到复用。而且,在没有针对5G消息进行目标数据格式转换的数据转换接口,消息中间件的控制台可以自动的根据配置文件配置好数据转换接口,免去了后台人员手动编写不同的数据转换接口带来的繁琐流程,不仅减少了后台人员的工作量,还使得数据格式转换格式得到了提升,从而提升了应用服务端和用户终端5G消息交互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为应用服务端;接收端为用户终端;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为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用户终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为加密传输协议;按照与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接收端传输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包括:判断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是否为加密传输协议;若否,则将原始的传输协议替换为加密传输协议;原始的传输协议,是指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按照加密传输协议,并基于手机号码向用户终端转发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具体地,消息中间件接收到应用服务端发送的5G消息,判断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是否为加密传输协议。若否,消息中间件则在将5G消息发送至运营商提供的富媒体通信服务前,将原始的传输协议替换为富媒体通信服务到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上所使用的加密传输协议。消息中间件采用选择的加密传输协议,基于手机号码向用户终端转发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服务端由不同的企业、团队在不同的时期开发,所采用的数据传输协议不同,包括HTTP、HTTPS、WS以及WSS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HTTP,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Secure Socket Layer,是以安全为目标的 HTTP 通道,在HTTP的基础上通过传输加密和身份认证保证传输过程的安全性。WS,WebSocket ,是HTML5一种新的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能更好地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并达到实时通讯。WSS,是对应WS的加密传输协议。
本实施例中,针对应用服务端与用户终端安全传输标准不统一,5G消息传输安全性差的问题,消息中间件则在将5G消息发送至运营商提供的富媒体通信服务前,将原始的传输协议替换为富媒体通信服务到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上所使用的加密传输协议,进行加密传输,免去后台人员手动处理应用服务端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协议选择工作,不仅提高了5G消息的传输效率,还能有效提高5G消息传输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任意一个为应用服务端;方法还包括:确定预先针对应用服务端构建的数据处理通道;数据处理通道,是预先基于应用服务端在消息中间件上注册的信息创建的;注册的信息,包括应用服务端上注册的应用服务账号、应用服务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基于数据处理通道,执行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及后续步骤。
其中,数据处理通道,是对5G消息进行处理的通道。预先基于应用服务端在消息中间件上注册的信息创建的数据处理通道,用于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还用于进行的数据格式转换,选择加密传输协议,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数据处理通道实现的功能,需要应用服务端上注册的应用服务账号、应用服务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也需要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通道,可以只根据应用服务端上注册的应用服务账号、应用服务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创建,在确定了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后,可以结合数据处理通道,生成具有执行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及后续步骤的模块。比如,前后台账号对接单元、消息格式转换单元、以及消息加密单元。消息中间件,可以对前后台账号对接单元、消息格式转换单元、以及消息加密单元所占据的资源进行控制,在有前后台账号对接单元、消息格式转换单元、以及消息加密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模块数据处理完后,则释放对应的模块所占据的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应用服务端上注册的应用服务账号、应用服务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并且根据用户终端的手机号码、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进行创建,得到能够执行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及后续步骤的多个数据处理通道,即,数据处理通道,是用于实现应用服务端与用户终端之间5G消息传输的通道。比如,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的数据处理通道为前后台账号对接单元,进行数据格式转换的数据处理通道为消息格式转换单元,将5G消息进行加密传输的数据处理通道为消息加密单元。
具体地,消息中间件可以在确定预先针对应用服务端构建的数据处理通道后,基于数据处理通道,执行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及后续步骤。
本实施例中,通过消息中间件中预先创建的数据处理通道,使得应用服务端与用户终端之间的5G消息能够以目标数据格式,通过对应的传输协议,传输至对应的接收端,从接收到发送端的5G消息到将5G消息传输至接收端,无需后台运维人员一一编写相应的模块,提高了5G消息的传输效率、安全性、有利于企业5G消息服务的快速开发和5G消息业务的快速拓展。而且,通过消息中间件对,对前后台账号对接单元、消息格式转换单元、以及消息加密单元所占据的资源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协调各个模块的资源,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在获取到至少一个应用服务端注册的信息后,基于注册的信息创建应用服务清单列表;根据应用服务清单列表,创建配置文件;通过配置文件,构建各应用服务端对应的数据处理通道。
其中,应用服务清单列表,是包含有应用服务端的应用服务账号、应用服务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的列表。
具体地,消息中间件,可以在获取到至少一个应用服务端注册的信息后,基于注册的信息创建应用服务清单列表。消息中间件,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应用服务清单列表是否有数据更新,若有,则根据应用服务清单列表中更新的数据,创建配置文件,并通过配置文件,构建各应用服务端对应的数据处理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服务端可以在消息中间件上注册应用服务账号、应用服务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后,生成的应用服务清单列表。可以由后台运维人员将应用服务端的应用服务账号、应用服务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维护到一个列表中,得到应用服务清单列表并存储在消息中间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中间件,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应用服务清单列表有应用服务端的数据被删除,根据所删除的数据对应的应用服务端,清除对应的数据处理通道,释放数据处理通道占据的系统资源。
如图4示出了消息中间件的内部模块,如前后台账号对接单元、消息格式转换单元、消息加密单元、以及控制台单元。控制台单元通过根据应用服务清单列表,创建配置文件,通过配置文件,构建各应用服务端对应的数据处理通道。消息中间件,结合数据处理通道,生成具有执行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及后续步骤的模块。比如,前后台账号对接单元、消息格式转换单元、以及消息加密单元。
本实施例中,通过消息中间件创建数据处理通道、以及及时清除与应用服务清单列表的配置文件不对应的数据处理通道,释放数据处理通道占据的系统资源,提高了系统资源的控制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5G消息处理装置500,包括:接收模块502、确定模块504、查找模块506、转换模块508和传输模块510,其中:
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5G消息。
确定模块504,用于确定5G消息在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查找模块506,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发送端和接收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
转换模块508,用于按照与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传输模块510,用于按照与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接收端传输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为用户终端;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为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5G消息,是在使用富媒体通信服务时,通过用户终端的原生短信界面输入的消息;接收端为应用服务端;查找模块506,还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手机号码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账号;应用服务账号,是在应用服务端中注册的账号;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账号与手机号码用于表征同一用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标识对应关系记录于映射表中;转换模块508,还用于从映射表中,获取与查找到的应用服务账号对应的用户凭证;用户凭证,是用户终端在使用应用服务账号成功登录应用服务端后生成的、且由消息中间件存储至映射表中;用户凭证,是用于表征对应用服务端具有访问权限的凭证;按照与应用服务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用户凭证向接收端传输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登录页面推送模块512,用于在用户终端首次申请向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将应用服务端的登录页面向用户终端转发;在用户终端于登录页面中使用应用服务账号登录成功后,获取应用服务端针对应用服务账号下发的用户凭证;在映射表中,将用户终端对应的手机号码、应用服务账号以及用户凭证进行对应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为应用服务端;接收端为用户终端;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为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转换模块508,还用于接收到应用服务端发送的5G消息后,确定与用户终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通过与目标数据格式相符的数据转换接口,对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符合目标数据格式的5G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为应用服务端;接收端为用户终端;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为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用户终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为加密传输协议;传输模块510,用于判断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是否为加密传输协议;若否,则将原始的传输协议替换为加密传输协议;原始的传输协议,是指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按照加密传输协议,并基于手机号码向用户终端转发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任意一个为应用服务端;如图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登录页面推送模块512和创建模块514;
创建模块514,用于确定预先针对应用服务端构建的数据处理通道;数据处理通道,是预先基于应用服务端在消息中间件上注册的信息创建的;注册的信息,包括应用服务端上注册的应用服务账号、应用服务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基于数据处理通道,执行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及后续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创建模块514,还用于在获取到至少一个应用服务端注册的信息后,基于注册的信息创建应用服务清单列表;根据应用服务清单列表,通过配置文件,构建各应用服务端对应的数据处理通道。
关于5G消息处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5G消息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5G消息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5G消息处理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5G消息处理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运营商网络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5G消息处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5G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消息中间件,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5G消息;所述5G消息,是在使用富媒体通信服务时,通过所述用户终端的原生短信界面输入的消息;
确定所述5G消息在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为所述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
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手机号码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账号;所述应用服务账号,是在应用服务端中注册的账号;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账号与所述手机号码用于表征同一用户;
按照与所述应用服务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按照与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所述应用服务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对应关系记录于映射表中;所述按照与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所述应用服务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包括:
从所述映射表中,获取与查找到的应用服务账号对应的用户凭证;所述用户凭证,是所述用户终端在使用所述应用服务账号成功登录所述应用服务端后生成的、且由所述消息中间件存储至所述映射表中;所述用户凭证,是用于表征对所述应用服务端具有访问权限的凭证;
按照与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用户凭证向所述应用服务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首次申请向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将所述应用服务端的登录页面向所述用户终端转发;
在所述用户终端于所述登录页面中使用所述应用服务账号登录成功后,获取所述应用服务端针对所述应用服务账号下发的用户凭证;
在所述映射表中,将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手机号码、所述应用服务账号以及所述用户凭证进行对应存储。
4.一种5G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消息中间件,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服务端发送的5G消息;确定所述5G消息在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所述应用服务端和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所述在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为所述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
按照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判断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是否为加密传输协议;
若否,则将原始的传输协议替换为所述加密传输协议;所述原始的传输协议,是指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
按照所述加密传输协议,并基于所述手机号码向所述用户终端转发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包括:
接收到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的5G消息后,确定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
通过与所述目标数据格式相符的数据转换接口,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符合所述目标数据格式的5G消息。
6.一种5G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消息中间件,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5G消息;
确定所述5G消息在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确定预先针对应用服务端构建的数据处理通道;所述数据处理通道,是预先基于所述应用服务端在所述消息中间件上注册的信息创建的;注册的所述信息,包括所述应用服务端上注册的应用服务账号、所述应用服务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所述应用服务端为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任意一个;
通过所述数据处理通道,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
按照与所述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按照与所述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到至少一个应用服务端注册的所述信息后,基于注册的所述信息创建应用服务清单列表;
根据所述应用服务清单列表,创建配置文件;
通过所述配置文件,构建各应用服务端对应的数据处理通道。
8.一种5G消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5G消息;所述5G消息,是在使用富媒体通信服务时,通过所述用户终端的原生短信界面输入的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5G消息在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为所述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
查找模块,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手机号码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账号;所述应用服务账号,是在应用服务端中注册的账号;具有对应关系的应用服务账号与所述手机号码用于表征同一用户;
转换模块,用于按照与所述应用服务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与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所述应用服务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9.一种5G消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服务端发送的5G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5G消息在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查找模块,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应用服务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所述应用服务端和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所述在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为所述用户终端在短信业务中使用的手机号码;
转换模块,用于按照与所述用户终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传输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是否为加密传输协议;若否,则将原始的传输协议替换为所述加密传输协议;所述原始的传输协议,是指所述应用服务端发送5G消息时所使用的传输协议;按照所述加密传输协议,并基于所述手机号码向所述用户终端转发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10.一种5G消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5G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5G消息在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创建模块,用于确定预先针对应用服务端构建的数据处理通道;所述数据处理通道,是预先基于所述应用服务端在消息中间件上注册的信息创建的;注册的所述信息,包括所述应用服务端上注册的应用服务账号、所述应用服务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所述应用服务端为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任意一个;
查找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处理通道,基于预先建立的标识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具有对应关系的、且在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对应的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身份标识,是用于表征同一用户的不同标识;
转换模块,用于按照与所述接收端相应的目标数据格式,对所述5G消息进行格式转换,得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与所述接收端对应配置的传输协议,基于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格式转换后的5G消息。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79699.9A 2021-06-18 2021-06-18 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453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9699.9A CN113453175B (zh) 2021-06-18 2021-06-18 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9699.9A CN113453175B (zh) 2021-06-18 2021-06-18 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175A CN113453175A (zh) 2021-09-28
CN113453175B true CN113453175B (zh) 2022-12-06

Family

ID=77811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9699.9A Active CN113453175B (zh) 2021-06-18 2021-06-18 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31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7002B (zh) * 2020-11-23 2023-05-12 彩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cs消息的点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25734B (zh) * 2021-11-29 2023-04-25 杭州天翼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5g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4363836A (zh) * 2021-12-09 2022-04-15 四川未来智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消息的信息发布方法
CN114339629B (zh) * 2021-12-29 2023-08-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650142B (zh) * 2022-02-25 2024-01-30 深圳市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g消息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8000B (zh) * 2022-04-14 2023-07-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登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97167A (zh) * 2022-06-16 2022-11-04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电力系统监控的5g通信方法、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9221A (zh) * 2019-10-16 2020-01-21 北京蚂蜂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9395B2 (en) * 2011-05-13 2014-09-16 Cch Incorporated Single sign-on between applications
CN107786415B (zh) * 2016-08-24 2020-03-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与系统
CN108702318B (zh) * 2017-06-23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cs通信方法及设备
SE542433C2 (en) * 2018-05-16 2020-04-28 Telia Co Ab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ssociating us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o chatbot capable frameworks
US20190356617A1 (en) * 2018-05-16 2019-11-21 T-Mobile Usa, Inc. Business chat to 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terworking
CN110337077B (zh) * 2019-04-10 2021-08-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确定rcs终端业务消息下发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9221A (zh) * 2019-10-16 2020-01-21 北京蚂蜂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175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3175B (zh) 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228590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mobile application entrance and system
US20190037399A1 (en) Ap connec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server
EP2883340B1 (en) Authoriz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241339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861973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486388A (zh) 云存储文件的访问方法和装置
WO2016173199A1 (zh) 一种移动应用单点登录方法及装置
US20170371625A1 (en) Content delivery method
JP572403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装置、移行制御装置、移行制御方法及び移行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958206A (zh) 一种基于虚拟化的移动设备应用的数据保密方法
US20110196953A1 (en) Contact manager method and system
CN11801851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EP2974159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US9332405B2 (en) Short message backup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erver
CN112511892B (zh) 屏幕共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1502793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cross-domain remote command
CN109040331B (zh) 电子名片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87475B (zh) 一种云平台组件应用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消息服务器
CN116743850B (zh)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设备自发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778117B (zh) 网络存储处理方法、装置和无线终端
US2018001385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4125732A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6708027B (zh) 一种多端远程协同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4716B (zh) 切片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