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4806B - 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4806B
CN113364806B CN202110730545.8A CN202110730545A CN113364806B CN 113364806 B CN113364806 B CN 113364806B CN 202110730545 A CN202110730545 A CN 202110730545A CN 113364806 B CN113364806 B CN 1133648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esponse message
verification
response
ver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05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4806A (zh
Inventor
邹普
夏柱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05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48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4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4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4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4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及装置,包括:第一系统获取第二系统中待迁移服务的请求报文,其中,待迁移服务是由第二系统待迁移至第一系统的服务;根据请求报文确定待校验任务;针对任一待校验任务,根据报文映射字典从第一系统获取第一响应报文并从第二系统获取第二响应报文;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从而确定待迁移服务是否可从第二系统的第二接口迁移至第一系统的第一接口;报文映射字典中包括在第一系统中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及在第二系统中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实现检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此在保证服务迁移对业务无损且对外吐出去的数据完全一致时,提升校验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科技(Fintech)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例如:区块链、云计算或大数据)应用在金融领域,传统金融业正在逐步向金融科技转变,大数据技术也不例外,但由于金融、支付行业的安全性、实时性要求,也对大数据技术中服务迁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云计算和大规模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类型的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使得项目的更新迭代周期加快和业务、系统需求变化。因此会造成软件架构发生变化,对于一些存量的生产线上业务,那么就会涉及相关的架构切换和相应的服务迁移,但是不管是服务变更迁移或者框架切换,站在平台的角度,都需要保证服务迁移对业务无损且对外吐出去的数据应该完全一致。
为了保证服务迁移对业务无损且对外吐出去的数据应该完全一致,需要在迁移前对迁移前后的两个系统接口的响应报文进行验证,如字段、字段值等。但现有技术中的验证方法并无法做到自动化、智能化的校验,无法通过自定义校验规则对两个系统接口的响应报文进行验证,校验的灵活性低。
因此,现需要一种报文校验方法,以在确定服务迁移对业务无损且对外吐出去的数据完全一致时,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校验,提升校验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及装置,用于自动化、智能化的校验基于同一请求报文不同系统的响应报文,以确定服务迁移对服务无损且对外吐出去的数据完全一致,提升校验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包括:
第一系统获取第二系统中待迁移服务的请求报文;所述待迁移服务是由所述第二系统待迁移至所述第一系统的服务;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所述请求报文确定待校验任务;
针对任一待校验任务,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报文映射字典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第一响应报文并从所述第二系统获取第二响应报文;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从而确定所述待迁移服务是否可从所述第二系统的第二接口迁移至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一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输出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二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的;所述报文映射字典中包括在所述第一系统中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及在所述第二系统中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为报文映射字典包括第一系统中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及在所述第二系统中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因此可以得到待校验的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实现检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再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通过确定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是否一致来确定待迁移服务是否可从第二系统的第二接口迁移至第一系统的第一接口,以此实现在保证服务迁移对业务无损且对外吐出去的数据完全一致时,提升校验的灵活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报文映射字典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第一响应报文并从所述第二系统获取第二响应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所述报文映射字典,确定所述待校验任务在所述第一系统中的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待校验任务在所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响应报文;
所述第一系统分别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确定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
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对各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分别进行校验,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校验。
目前,任一请求报文包括最少一页的响应报文,如请求报文对应的响应报文为7页,为了防止在校验时不乱序,提升校验的准确性,通过从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中确定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进一步对各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分别进行校验,从而实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校验,以此提升校验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系统分别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确定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包括:
针对任一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所述第一系统若确定所述第一系统的分页模式为游标查询,则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首页开始查询,直至查询到所述响应页面;
所述第一系统若确定所述第二系统的分页模式为页码查询,则根据页码从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查询出所述响应页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针对游标查询,该方式无法直接确定具体的页码,即无法根据得到具体页码的响应页面,因此,通过从首页开始确定,查询到响应页面,以保证与根据页码查询得到的响应页面相对应,保证校验时不乱序,提升了校验的准确率。
可选的,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引擎忽略字典,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需要忽略校验的字段;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校验链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对应层级的字段值进行校验;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字段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待校验字段进行校验。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引擎忽略字典确定需要忽略的字段,以减少冗余的校验字段,因为响应报文一般是根据层级结构返回的,因此通过校验链字典确定需要校验的报文层级,进一步确定出需要校验的字段值,以提升校验通过率,通过字段校验字典对待校验字段进行校验,以提升检验准确率,实现了智能化,自适应的对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以分钟为单位确定待校验任务的未处理数量,并判断所述未处理数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若是,则增加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
否则,减少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或所述第一系统若确定所述第一系统的处理性能满足性能条件时,增加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否则减少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
所述第一系统在确定所述流速为预设流速范围阈值的上限或下限时,发出告警;所述流速在所述预设流速范围阈值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系统基于待校验任务的未处理数量、处理中数量和第一系统自身的性能自动化、自适应的调节待校验任务的校验流速,以提升校验的灵活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所述请求报文确定待校验任务,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解析所述请求报文,得到所述请求报文在所述第一系统中执行的请求参数和所述请求报文的请求内容;
所述第一系统配置所述请求报文的报文校验状态、校验结果和校验重试阈值;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所述请求参数、所述请求内容、所述报文校验状态、所述校验结果和所述校验重试阈值,构建所述待校验任务。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配置的报文校验状态,可以实时的确定待校验任务的状态情况,根据校验结果可以得知待校验任务是否校验成功及失败原因等,根据校验重试阈值,可以自动化的实现待校验任务的重复校验,并设定停止条件,减少重复校验的压力。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在确定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时,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处理中;
所述第一系统在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校验失败时,进行校验重试,并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重试中;
所述第一系统若确定校验重试次数大于所述校验重试阈值,则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校验失败;
针对任一报文校验状态,确定所述校验结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报文校验状态和校验结果,实时的反馈待校验任务的状态情况,保证待校验任务的实时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系统中待迁移服务的请求报文;所述待迁移服务是由所述第二系统待迁移至所述第一系统的服务;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报文确定待校验任务;
针对任一待校验任务,根据报文映射字典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第一响应报文并从所述第二系统获取第二响应报文;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从而确定所述待迁移服务是否可从所述第二系统的第二接口迁移至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一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输出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二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的;所述报文映射字典中包括在所述第一系统中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及在所述第二系统中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报文映射字典,确定所述待校验任务在所述第一系统中的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待校验任务在所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响应报文;
所述第一系统分别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确定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各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分别进行校验,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校验。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若确定所述第一系统的分页模式为游标查询,则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首页开始查询,直至查询到所述响应页面;
若确定所述第二系统的分页模式为页码查询,则根据页码从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查询出所述响应页面。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引擎忽略字典,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需要忽略校验的字段;
根据校验链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对应层级的字段值进行校验;
根据字段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待校验字段进行校验。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以分钟为单位确定待校验任务的未处理数量,并判断所述未处理数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若是,则增加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
否则,减少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或若确定所述第一系统的处理性能满足性能条件时,增加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否则减少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
在确定所述流速为预设流速范围阈值的上限或下限时,发出告警;所述流速在所述预设流速范围阈值内。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解析所述请求报文,得到所述请求报文在所述第一系统中执行的请求参数和所述请求报文的请求内容;
配置所述请求报文的报文校验状态、校验结果和校验重试阈值;
根据所述请求参数、所述请求内容、所述报文校验状态、所述校验结果和所述校验重试阈值,构建所述待校验任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时,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处理中;
在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校验失败时,进行校验重试,并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重试中;
若确定校验重试次数大于所述校验重试阈值,则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校验失败;
针对任一报文校验状态,确定所述校验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上述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执行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随着软件架构发生变化,涉及相关的服务就会对应迁移,例如,A服务应用于TH-QS系统(相当于第二系统),现需要将A服务迁移至DE-QS系统(相当于第一系统)。
目前,为了提供消息生产者(producers)和消费者(consumers)之间的松耦合,一般是通过RMB(Reliable Message Bus,可靠消息总线)或者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实现服务与系统间的通讯。
其中,RMB是建立银行层次化、松耦合、分布式IT系统架构的基础技术平台。其具有下述优点:
a、建立高效、稳定、易维护、可扩展的企业级总线,满足在分布式架构下系统间的调用和同系统跨DCN的调用。
b、建立系统间联机交易访问的技术规范标准,以规范自主研发系统、外购系统的管理,实现松耦合架构。
c、建立银行服务(事件)的规范标准,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和成本。
d、实现系统间联机调用的集中监控和管理,更好的防范和控制技术风险。
也就是说,TH-QS系统包括相应的RMB服务接口,DE-QS系统包括相应的RMB服务接口,为了保证服务迁移的服务透明、对应用无损,需要保证迁移前系统的服务接口响应报文与迁移后系统的服务接口响应报文保持一致,而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迁移前后的两个系统服务接口响应报文进行自适应的校验。
因此,现需要一种服务接口的响应报文校验方法,自动化、智能化的对响应报文进行校验,提升校验灵活性,以保证迁移前系统的服务接口响应报文与迁移后系统的服务接口响应报文保持一致。
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包括服务器100,该服务器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通信接口120和存储器130。
其中,通信接口120用于获取第二系统的请求报文和第二系统的第二响应报文。
处理器110是服务器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路线连接整个服务器1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0内的软件程序/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30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存储器13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3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业务处理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3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所示的结构仅是一种示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描述,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可由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装置执行。
如图2所示,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210,获取第二系统中待迁移服务的请求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中,待迁移服务是由所述第二系统待迁移至所述第一系统的服务。举例来说,服务A在第二系统上运行,现需要将服务A迁移至第一系统,则服务A为待迁移服务。
步骤220,第一系统根据所述请求报文确定待校验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待校验任务是基于请求报文进行配置预设参数构建的,配置参数包括报文校验状态、校验结果和校验重试阈值。
步骤230,针对任一待校验任务,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报文映射字典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第一响应报文并从所述第二系统获取第二响应报文;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从而确定所述待迁移服务是否可从所述第二系统的第二接口迁移至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一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输出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二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的;所述报文映射字典中包括在所述第一系统中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及在所述第二系统中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
步骤210中,在获取第二系统中待迁移服务的请求报文之后,根据所述请求报文确定待校验任务之前,对请求报文进行预处理。具体的,通过预设输入模型,将得到的请求报文标准化、规范化,以便于后续确定待校验任务,以及查询对应的响应报文。
以第二系统为TH-QS系统为例,其中,预设输入模型如下述表1所示,相当于将TH-QS系统的请求报文中的请求参数和请求内容进行区分,实现请求报文的规范化、标准化。
表1
名称 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RMB_TH_QS_NAME TH-QS系统RMB名字 String
RMB_TH_QS_SERVICEID TH-QS系统服务ID String
RMB_TH_QS_SYSID 请求TH-QS系统ID String
RMB_TH_QS_SYSNAME 请求TH-QS系统名称 String
REQ_DATE 请求日期 String
REQ_TIME 请求时间 String
REQ_PAYLOARD 请求报文 String
其中,“TH-QS系统RMB名字”、“TH-QS系统服务ID”、“请求TH-QS系统ID”、“请求TH-QS系统名称”和“请求时间”相当于请求报文中的请求参数,“请求报文”相当于请求报文中的请求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请求报文”包括具体的请求内容,如交易金额,交易类型等,再次没有做具体的举例和限定。
以第一系统为ED-QS系统为例,ED-QS系统在得到请求报文之后,会相应的反馈给TH-QS系统一个反馈报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反馈模型,如下述表2所示,在得到请求报文之后,根据反馈模型向TH-QS系统发送反馈报文,以告知TH-QS系统已接收请求报文。
表2
名称 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COMMENT String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反馈模型用于向TH-QS系统反馈是否已经接收请求报文。
在步骤220中,待校验任务是基于请求报文请求参数和请求内容,以及预设配置的报文校验状态、校验结果和校验重试阈值构建的。
具体的,所述第一系统解析所述请求报文,得到所述请求报文在所述第一系统中执行的请求参数和所述请求报文的请求内容;配置所述请求报文的报文校验状态、校验结果和校验重试阈值;所述请求参数、所述请求内容、所述报文校验状态、所述校验结果和所述校验重试阈值,构建所述待校验任务。
结合上述表1进行举例,根据上述预设输入模型得到的请求报文,结合配置参数得到待校验任务,具体的,配置参数包括报文校验状态、校验结果和校验重试阈值。也就是说,待校验任务与预处理后的请求报文相比,多出了配置参数,如下述表3所示的待校验任务。
表3
名称 中文描述 数据类型
RMB_TH_QS_NAME TH-QS系统RMB名字 String
RMB_TH_QS_SERVICEID TH-QS系统服务ID String
RMB_TH_QS_SYSID 请求TH-QS系统ID String
RMB_TH_QS_SYSNAME 请求TH-QS系统名称 String
REQ_DATE 请求日期 String
REQ_TIME 请求时间 String
PROCESS_STATUS 报文校验状态
PROCESS_RESULT 处理结果
REQ_PAYLOARD 请求报文 String
TRY_TIMES 校验重试阈值  
表3对应的代码如下:
CREATE TABLE`deposit_callback_payload_record`(
`rmb_biz_seq`varchar(100)COLLATE utf8_bin NOT NULL DEFAULT”COMMENT'系统调用业务流水号';
`rmb_th_qs_name`varchar(100)COLLATE utf8_bin DEFAULT NULL COMMENT'THQS子系统RMB名字(类型)';
`rmb_th_qs_serviceid`varchar(100)COLLATEutf8_bin DEFAULT NULLCOMMENT'TH QS子系统服务ID';
`rmb_source_sysid`varchar(100)COLLATE utf8_bin DEFAULT NULL COMMENT'请求子系统ID';
`rmb_source_sysname`varchar(100)COLLATE utf8_bin DEFAULT NULLCOMMENT'请求子系统名称';
`req_date`varchar(12)COLLATE utf8_bin NOT NULL DEFAULT”COMMENT'请求日期';
`req_time`varchar(100)COLLATE utf8_bin DEFAULT NULL COMMENT'请求时间';
`process_status`varchar(8)COLLATE utf8_bin DEFAULT NULL COMMENT'校对处理状态';
`req_payloard`varchar(1024)COLLATE utf8_bin DEFAULT NULL COMMENT'请求报文';
`create_time`varchar(21)COLLATE utf8_bin NOT NULL DEFAULT”COMMENT'创建时间',`update_time`varchar(100)COLLATE utf8_bin DEFAULT NULL COMMENT'修改时间';
`process_result`mediumtext COLLATE utf8_bin;
`try_times`varchar(5)COLLATE utf8_bin DEFAULT'0'COMMENT'校验重试阈值,最多重试3次';
PRIMARY KEY(`rmb_biz_seq`,`req_date`,`create_time`);
KEY`process_status`(`rmb_biz_seq`,`req_date`);
KEY`process_status_index`(`process_status`);
KEY`req_date_index`(`req_date`);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LLATE=utf8_bin ROW_FORMAT=DYNAMIC;
其中,PROCESS_STATUS命令用于标记当前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报文校验状态包括0:未处理,1:处理中,2:校对成功,3:无须处理(忽略报文),4:校对失败,5:重试中。
根据待校验任务的校验情况,确定报文校验状态,具体的,所述第一系统在确定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时,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处理中;在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校验失败时,进行校验重试,并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重试中;若确定校验重试次数大于所述校验重试阈值,则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校验失败;针对任一报文校验状态,确定所述校验结果。
在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若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为2:校验成功、3:忽略处理或4:校验失败,则确定处理结果,并反馈至管理人员,以实时上报校验任务的信息,若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为0:未处理或1:处理中,则不确定处理结果。
为了更好的阐述上述技术方案,图3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执行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流程包括:
步骤310,确定待校验任务。
根据接收的请求报文确定待校验任务,将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0:未处理。
在待校验任务被捞起时,将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1:处理中。
步骤320,确定是否需要检验。
根据预设校验字典,确定当前的待校验任务是否需要校验,若不需要,则将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3:忽略处理,否则执行步骤330。
步骤330,确定重试校验次数是否超过校验重试阈值。
确定当前待校验任务的重新校验次数是否超过3次(校验重试阈值),若是,则将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4:校验失败,否则执行步骤340。
步骤340,确定是否校验成功。
若确定待校验任务校验成功,则将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2:校验成功,若确定待校验任务未校验成功,则增加待校验任务的重新校验次数,返回步骤330,确定待校验任务增加后的重新校验次数是否超过阈值。
在步骤230中,获取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之前,需要根据待校验任务中的请求参数(如系统RMB名字、系统服务ID、请求系统ID等)以及字典库中的接口定义字典,确定待校验任务对应的第一系统,也就是待迁移服务的系统,然后再根据报文映射字典,得到第一系统中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第二系统中请求报文对应的第一响应报文。
其中,报文映射字典存储有各系统中,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举例来说,第一系统中,请求报文j与请求报文j1为相对应的映射关系,第二系统中,请求报文j与请求报文j2为相对应的映射关系,因此,根据对应的映射关系,得到基于请求报文的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
目前,任一请求报文包括最少一页的响应报文,如请求报文对应的响应报文为7页,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获取响应报文时,将两个系统(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中的所有页码的响应报文全部获得,然后进行检验。但容易发生校验页码顺序出错的问题,即乱序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系统查询得到响应报文时,是以“页”为基础单位请求的,也就是说,每次得到的响应报文只有一页,为了保证两个系统的响应报文页码一致,则需要根据两系统的报文查询方式来确定。
具体的,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所述报文映射字典,确定所述待校验任务在所述第一系统中的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待校验任务在所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响应报文;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确定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
进一步地,针对任一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所述第一系统若确定所述第一系统的分页模式为游标查询,则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首页开始查询,直至查询到所述响应页面;若确定所述第二系统的分页模式为页码查询,则根据页码从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查询出所述响应页面。
以第一系统为DE-QS系统,第二系统为TH-QS系统为例,其中,确定TH-QS系统的分页模式为页码查询,相当于DE-QS系统从TH-QS系统中查询并获取响应页面的方式为页码查询,即输入具体页码,直接从TH-QS系统中查询并获取对应页的响应页面。例如,在查询非首页(如第3页)的响应页面时,直接在输入条件中输入“3”即可从TH-QS系统中查询并获取第3页的响应页面。需要说明的是,页码查询指的是每一页响应页面都有唯一页码,类似于书本页码,因此可以通过输入具体页码得到对应页的响应页码。
页码查询方式对应的实现代码为:非首次查询输入的查询是STARTING_ROW,PER_RETURN_ROWS,FIRST_INQUIRY_FLG=0,以使TH-QS系统在计算分页的时候是取STARTING_ROW开始的PER_RETURN_ROWS页相应页面。其中,“PER_RETURN_ROWS”相当于输入条件。
确定DE-QS系统的分页模式为游标查询,相当于DE-QS系统从自身系统中查询并获取响应页面的方式为游标查询,即根据预设游标,标记首页面,根据预设游标的页面开始查询,查询至响应页面。例如,在查询非首页(如第5页)的响应页面时,在输入条件中输入“5”即可从DE-QS系统中,在首页查询到第5页的响应页面,然后截取第5页的响应页面。需要说明的是,游标查询,相当于查询请求报文时只包括“上一页”或“下一页”的形式,无法确定具体所需要校验的页面,因此,对查询DE-QS系统的查询方式进行了改进,以预设游标的页面为首页,一页一页的查询至响应页面。
具体的逻辑代码如下:
在得到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后,针对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进行校验,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校验。
在检验过程中,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其中,预设校验字典包括引擎忽略字典、校验链字典和字段校验字典。
具体的,所述第一系统根据引擎忽略字典,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需要忽略校验的字段;根据校验链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对应层级的字段值进行校验;根据字段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待校验字段进行校验。
其中,引擎忽略字典是指确定出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中并不是一定要进行校对的字段或者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已知的差异字段,即可以忽略校验的字段,则可通过该字段,进行忽略校对,从而提高校对通过率。
举例来说,忽略校验的字段为“交易金额小数点后有效位数”,则若第一响应报文的交易额为:¥5.00(交易金额小数点后有效位数”为两位)“,第二响应报文的交易额为:¥5.0(交易金额小数点后有效位数”为一位),则忽略校验该字段。
校验链字典是指在框架变更过程中,响应报文结构变迁,需要通过校验链指定需要校对的多级json路径,并且可以仅对响应报文中字段值进行比较。
举例来说,针对某一字段值,在第一响应报文的层级结构中为第二层,在第二响应报文的层级结构中为第三层,则通过校验链指定将第一响应报文的第二层级结构与第二响应报文的第三层级结构进行校验,以保证校验的准确率。
字段校验字典用于确定待校验的字段的存在性和字段值的一致性,如设置0则代表是存在性校验,而1则代表是值校验,需要保证的value一定要一致。
举例说明,针对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对于C字段,其设置为0,只要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存在C字段即可,无论C字段值是否正确。对于D字段,其设置为1,即必须保证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中D字段的字段值一致,否则属于校验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校验字典是根据认为预设的,同理,若实现不同的校验方式,可以通过改策略字段进行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基于预设流速,校验待校验任务,通过人为的控制预设流速。如预设流速为20个/分钟,即每分钟处理20个待校验任务,通过人为的控制,将预设流速更改为25个/分钟。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根据预设的流速条件,确定校验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的速率,相当于根据预设的流速条件来改变校验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的速率。
具体的,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系统以分钟为单位确定待校验任务的未处理数量,并判断所述未处理数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若是,则增加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否则,减少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
举例说明,假设预设校验流速20个/分钟,相当于说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为20,若此时确定任务池中的待校验任务的未处理数量大于20,则增加流速至21个/分钟,进一步地,流速的增加量可以与待校验任务的未处理数量成正比,即待校验任务的未处理数量越多,则流速的增加量越大,如2、3等。
例如,任务池中的待校验任务的未处理数量为流速的2倍,如预设校验流速20个/分钟,任务池中的待校验任务的未处理数量为40,此时流速的增加量可以为2,也就是说,将流速增加至22个/分钟。
同理,针对于减少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在此不做赘述。
在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系统若确定所述第一系统的处理性能满足性能条件时,增加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否则减少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
举例来说,针对第一系统的处理性能,性能条件可以包括服务器的CPU占用率和磁盘IO使用率等,也就是说,在服务器的CPU占用率小于预设阈值和/或磁盘IO使用率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第一系统的处理性能满足性能条件,此时证明第一系统的处理性能未有计算压力,则增加或不变校验流速,若第一系统的处理性能有计算压力,则减少预设校验流速,具体增加或减少的流速量可以是人为预设的,如1、2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还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校验流速还可以根据第一系统的处理性能直接确定,例如,将第一系统的处理性能设置为阶梯型,如服务器的CPU占用率为10%、20%、30等,任一阶梯性能值对应一个校验流速,例如,CPU占用率为10%时,校验流速为50个/分钟,CPU占用率为30%时,校验流速为30个/分钟,以此类推,具体确定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本发明不做过多赘述以及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系统在确定所述流速为预设流速范围阈值的上限或下限时,发出告警;所述流速在所述预设流速范围阈值内。
也就是说,对于校验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的速率,还可以设置流速范围阈值,以使速率不得超过或低于流速范围阈值如流速范围阈值为15-30个/分钟,其中30为流速范围阈值的上限,15为流速范围阈值的下限。
为了更好的解释上述技术方案,图4示例性的示出了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流程包括:
步骤410,请求报文回调。
第二系统上执行服务A,在服务A发送请求报文后,第一系统根据预设输入模型回调请求报文,并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请求报文a1。
步骤420,确定待校验任务。
第一系统基于请求报文a1的请求参数和请求内容,结合报文校验状态、校验结果和校验重试阈值确定待校验任务,并将确定的待校验任务添加至数据库中的任务池。
步骤430,校验。
在任务池中按照待校验任务添加的顺序捞取待校验任务,针对任一校验任务,包括:
步骤431,查询第二响应报文。
第一系统根据待校验任务中的请求参数和字典库中的接口定义字典,确定第二系统的待迁移服务,并根据待校验任务中的请求内容和字典库中的报文映射字典,针对于任一页码的第二响应页面,根据第二系统的响应报文分页模式查询并获取第二响应报文。
步骤432,查询第一响应报文。
第一系统根据待校验任务中的请求内容和字典库中的报文映射字典,针对于任一页码的第一响应页面,根据第一系统的响应报文分页模式查询并获取第一响应报文。
步骤433,异步校验。
针对多个页码的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进行异步校验,以增加校验效率。
在校验过程中,根据上述图3所述的确定校验流速的技术方案,确定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
步骤440,确定校验结果。
根据校验过程中的报文校验状态,确定待校验任务执行状况,得到对应的校验结果,反馈至管理人员。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图5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执行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
如图5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第二系统中待迁移服务的请求报文;所述待迁移服务是由所述第二系统待迁移至所述第一系统的服务;
处理模块520,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报文确定待校验任务;
针对任一待校验任务,根据报文映射字典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第一响应报文并从所述第二系统获取第二响应报文;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从而确定所述待迁移服务是否可从所述第二系统的第二接口迁移至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一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输出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二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的;所述报文映射字典中包括在所述第一系统中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及在所述第二系统中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52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报文映射字典,确定所述待校验任务在所述第一系统中的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待校验任务在所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响应报文;
所述第一系统分别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确定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
所述处理模块520具体用于:
对各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分别进行校验,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校验。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520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若确定所述第一系统的分页模式为游标查询,则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首页开始查询,直至查询到所述响应页面;
若确定所述第二系统的分页模式为页码查询,则根据页码从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查询出所述响应页面。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520具体用于:
根据引擎忽略字典,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需要忽略校验的字段;
根据校验链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对应层级的字段值进行校验;
根据字段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待校验字段进行校验。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520还用于:
以分钟为单位确定待校验任务的未处理数量,并判断所述未处理数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若是,则增加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
否则,减少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或若确定所述第一系统的处理性能满足性能条件时,增加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否则减少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
在确定所述流速为预设流速范围阈值的上限或下限时,发出告警;所述流速在所述预设流速范围阈值内。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520还用于:
解析所述请求报文,得到所述请求报文在所述第一系统中执行的请求参数和所述请求报文的请求内容;
配置所述请求报文的报文校验状态、校验结果和校验重试阈值;
根据所述请求参数、所述请求内容、所述报文校验状态、所述校验结果和所述校验重试阈值,构建所述待校验任务。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520还用于:
在确定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时,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处理中;
在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校验失败时,进行校验重试,并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重试中;
若确定校验重试次数大于所述校验重试阈值,则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校验失败;
针对任一报文校验状态,确定所述校验结果。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上述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系统获取第二系统中待迁移服务的请求报文;所述待迁移服务是由所述第二系统待迁移至所述第一系统的服务;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所述请求报文确定待校验任务;
针对任一待校验任务,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报文映射字典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第一响应报文并从所述第二系统获取第二响应报文;
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从而确定所述待迁移服务是否可从所述第二系统的第二接口迁移至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一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输出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二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的;所述报文映射字典中包括在所述第一系统中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及在所述第二系统中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报文映射字典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第一响应报文并从所述第二系统获取第二响应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所述报文映射字典,确定所述待校验任务在所述第一系统中的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待校验任务在所述第二系统中的第二响应报文;
所述第一系统分别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确定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
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对各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分别进行校验,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校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分别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确定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包括:
针对任一相同页码的响应页面,所述第一系统若确定所述第一系统的分页模式为游标查询,则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首页开始查询,直至查询到所述响应页面;
所述第一系统若确定所述第二系统的分页模式为页码查询,则根据页码从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查询出所述响应页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引擎忽略字典,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需要忽略校验的字段;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校验链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对应层级的字段值进行校验;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字段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中待校验字段进行校验。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以分钟为单位确定待校验任务的未处理数量,并判断所述未处理数量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若是,则增加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
否则,减少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或
所述第一系统若确定所述第一系统的处理性能满足性能条件时,增加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否则减少所述第一系统校验待校验任务的流速;
所述第一系统在确定所述流速为预设流速范围阈值的上限或下限时,发出告警;所述流速在所述预设流速范围阈值内。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所述请求报文确定待校验任务,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解析所述请求报文,得到所述请求报文在所述第一系统中执行的请求参数和所述请求报文的请求内容;
所述第一系统配置所述请求报文的报文校验状态、校验结果和校验重试阈值;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所述请求参数、所述请求内容、所述报文校验状态、所述校验结果和所述校验重试阈值,构建所述待校验任务。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在确定第一响应报文和第二响应报文时,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处理中;
所述第一系统在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校验失败时,进行校验重试,并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重试中;
所述第一系统若确定校验重试次数大于所述校验重试阈值,则将所述待校验任务的报文校验状态设置为校验失败;
针对任一报文校验状态,确定所述校验结果。
8.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系统中待迁移服务的请求报文;所述待迁移服务是由所述第二系统待迁移至第一系统的服务;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报文确定待校验任务;
针对任一待校验任务,根据报文映射字典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第一响应报文并从所述第二系统获取第二响应报文;根据预设校验字典对所述第一响应报文和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校验,从而确定所述待迁移服务是否可从所述第二系统的第二接口迁移至所述第一系统的第一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一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输出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为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第二系统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的;所述报文映射字典中包括在所述第一系统中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及在所述第二系统中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的映射关系。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30545.8A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3648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0545.8A CN113364806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0545.8A CN113364806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4806A CN113364806A (zh) 2021-09-07
CN113364806B true CN113364806B (zh) 2023-04-07

Family

ID=7753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0545.8A Active CN113364806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48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0503A (zh) * 2022-02-22 2022-06-17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系统的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7396A (zh) * 2013-11-25 2015-05-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5740411A (zh) * 2016-01-30 2016-07-06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SOA和WebService的数据迁移方法
CN106055670A (zh) * 2016-06-06 2016-10-26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间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6953893A (zh) * 2017-02-15 2017-07-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云存储系统间的数据迁移
CN107483210A (zh) * 2017-08-08 2017-12-1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9067823A (zh) * 2018-06-11 2018-12-2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19133A (zh) * 2017-12-21 2019-07-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在线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10532247A (zh) * 2019-08-28 2019-12-03 北京皮尔布莱尼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和数据迁移系统
CN111273870A (zh) * 2020-01-20 2020-06-12 深圳奥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云存储系统间海量数据迭代迁移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67886A (zh) * 2020-03-02 2020-07-0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中数据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US10740286B1 (en) * 2017-08-28 2020-08-1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igration task validation before data migration
CN112230853A (zh) * 2020-10-14 2021-01-15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容量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5391A (zh) * 2021-03-22 2021-04-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18949B2 (en) * 2011-12-30 2014-08-26 Bmc Softwar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grating database data
US11340938B2 (en) * 2019-09-25 2022-05-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creasing the performance of cross the frame live update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7396A (zh) * 2013-11-25 2015-05-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5740411A (zh) * 2016-01-30 2016-07-06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SOA和WebService的数据迁移方法
CN106055670A (zh) * 2016-06-06 2016-10-26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间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6953893A (zh) * 2017-02-15 2017-07-1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云存储系统间的数据迁移
CN107483210A (zh) * 2017-08-08 2017-12-1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验证方法及系统
US10740286B1 (en) * 2017-08-28 2020-08-1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igration task validation before data migration
CN110019133A (zh) * 2017-12-21 2019-07-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在线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9067823A (zh) * 2018-06-11 2018-12-2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32247A (zh) * 2019-08-28 2019-12-03 北京皮尔布莱尼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和数据迁移系统
CN111273870A (zh) * 2020-01-20 2020-06-12 深圳奥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云存储系统间海量数据迭代迁移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67886A (zh) * 2020-03-02 2020-07-0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中数据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30853A (zh) * 2020-10-14 2021-01-15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容量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5391A (zh) * 2021-03-22 2021-04-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型异构数据库数据迁移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熊华平等;《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0715(第07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4806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20860A1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系统的交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38182B (zh) 分表数据的完备性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11930489B (zh) 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3713A1 (en) Ml-based event handling
WO2021184995A1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标准管理系统
CN110210845B (zh) 用于区块链数据迁移的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3157710B (zh) 区块链数据并行写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00011A (zh) 一种实时任务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1707A (zh) 一种任务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64806B (zh) 一种服务接口迁移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5335143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02270A (zh) 动态业务建立、管理和处理方法及动态业务系统
CN114239060A (zh) 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62344A (zh) 一种隔离限流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58285B (zh) 区块链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737425A (zh) 一种计费平台系统的应用程序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685391B (zh) 一种服务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26500B (zh) 结合边缘计算和云边融合的信息验证方法及中心云平台
CN111522881B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914537A (zh) 一种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2024435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ecu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pplications
CN116957764A (zh) 一种账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53165A1 (zh) 调度方法、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37060B (zh) 用于区块链安全防护的支付业务处理方法及数字金融平台
CN114020446A (zh) 一种跨多引擎的路由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