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2059B - 一种服务处理系统、方法及云原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处理系统、方法及云原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2059B
CN113312059B CN202110662704.5A CN202110662704A CN113312059B CN 113312059 B CN113312059 B CN 113312059B CN 202110662704 A CN202110662704 A CN 202110662704A CN 113312059 B CN113312059 B CN 113312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target service
cloud
control module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27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2059A (zh
Inventor
许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627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2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2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2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2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2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72Grid compu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服务处理系统、方法及云原生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云计算技术中的云原生应用技术领域,包括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目标服务代理模块及目标服务模块;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将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代理模块;目标服务代理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将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模块;目标服务模块用于接收并响应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满足云原生系统对目标服务类型的部署需求,从而完善云原生系统的云服务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处理系统、方法及云原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云计算技术中的云原生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云原生架构是基于云原生(CloudNative)技术的一组架构原则和设计模式的集合,旨在将云应用中的非服务代码部分进行最大化的剥离,从而让云设施接管应用中原有的大量非功能特性(如弹性、韧性、安全、可观测性、灰度等),使服务不再有非功能性服务中断困扰的同时,具备轻量、敏捷、高度自动化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处理系统、方法及云原生系统,能够满足云原生系统对目标服务类型的部署需求,从而完善云原生系统的云服务功能。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处理系统,包括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目标服务代理模块以及目标服务模块;其中:
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
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模块;
所述目标服务模块用于接收并响应所述目标服务控制指令,以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
通过目标服务代理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模块;
通过目标服务模块接收并响应于所述目标服务控制指令,以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原生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服务处理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目标服务代理模块以及目标服务模块构成一种服务处理系统,以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并将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代理模块。相应的,目标服务代理模块可以根据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并将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模块。相应的,目标服务模块可以接收并响应于目标服务控制指令,以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解决现有云原生系统难以满足对目标服务类型的部署需求的问题,能够满足云原生系统对目标服务类型的部署需求,从而完善云原生系统的云服务功能。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TCD服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TCD服务处理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现有的编程语言中一般都具有文件、网络及线程等元素,这些元素为充分利用单机资源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提升了分布式编程的复杂性。因此大量框架和产品开始涌现来解决分布式环境中的网络调用问题、高可用问题、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Processor,中央处理器)争用问题以及分布式存储问题。
云原生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原生为云而设计,在云上以最佳状态运行,充分利用和发挥云平台的弹性和分布式优势。云原生架构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让开发人员的编程模型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K8s(kubernetes)提供的StatefulSet(有状态服务)方案提供了云原生系统有状态服务部署的可能性,有状态应用云原生化相比传统部署方式还未大规模应用,在时效性以及功能性方面还欠缺整体性方案,相比与无状态服务,有状态服务的特点如下:(1)每个节点都有固定的身份ID,通过ID可以使集群内成员相互发现并通信;(2)集群规模,大小比较固定;(3)集群内每个节点有状态,一般会持久化数据到永久存储中。一般的,有状态服务应用包括zookeeper(分布式系统的可靠协调系统)、mysql(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ETCD(高可用的键值存储系统)等服务中间件。
然而,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云原生系统由于功能不够完善,不能够有效支持部分服务的部署需求。如现有基于K8S方案下实现的Operator(特定应用程序的控制器controller)方案,在现有技术方案中不满足生产环境ETCD完备的部署诉求:内存、机房偏好、监控报警以及APIserver(网关服务)打包服务部署等。同时,现有基于K8S的方案仅适用于公有云类型,针对私有云类型需要额外的特定方案,因此兼容性较差。由此可见,现有的云原生系统难以充分满足对部分目标服务类型的部署需求。
在一个示例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云原生系统中充分部署目标服务类型的情况。相应的,如图1所示,服务处理系统可以包括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以及目标服务模块130;其中: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与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通信连接,用于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并将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与目标服务模块130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并将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模块130;目标服务模块130用于接收并响应目标服务控制指令,以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
其中,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可以实现目标服务的基本运维操作,可以称为Operator。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基于控制器模式,允许应用开发者通过扩展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对象的方式,将复杂的分布式应用集群抽象为一个自定义的 API 对象,通过对自定义 API 模型的请求可以实现基本的运维操作。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可以接收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发送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对目标服务模块130进行控制,如控制目标服务模块130的初始化或启用等,可以称为agent。如图1所示,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与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之间可以通过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超文本传输协议)连接保持通信连接,目标服务模块130则可以提供目标服务的存储服务,可以称为server。标服务代理模块120与目标服务模块130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进行通信。可选的,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和目标服务模块1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个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可以对一个对应的目标服务模块130进行控制。各目标服务模块130之间也可以相互保持通信,以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由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以及目标服务模块130构成一种轻量级的、具有普遍兼容性的服务处理系统。服务处理系统可以为云原生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可以用于在云平台中部署目标服务。其中,服务处理系统可以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与云平台中的云端服务控制模块保持通信连接,以响应云平台下发的操作指令,实现与云平台的融合。云平台可以是公有云,也可以是私有云,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云平台的类型进行限定。也即,服务处理系统可以集成在任意类型的云原生系统中,具有极强的兼容性。
其中,目标服务类型可以是服务处理系统所能够部署实现的服务类型,如ETCD服务等。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可以是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能够直接处理的服务操作信息。可选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升级信息、服务监控信息、服务扩缩容信息、服务备份信息以及服务恢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可以是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根据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的操作指令,用于对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进行处理。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可以是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根据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的控制指令,可以对目标服务模块130进行相关的服务控制,从而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
在服务处理系统中,用户或者云原生系统中的其他模块可以向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发送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示例性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可以是目标服务类型的服务升级信息、服务监控信息、服务扩缩容信息、服务备份信息以及服务恢复信息等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可以直接处理的信息。可选的,服务处理系统可以提供web需求接口,以通过web需求接口的友好界面提示用户进行操作。用户可以通过友好界面主动向web需求接口输入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或者,集成服务处理系统的云原生系统可以对服务处理系统下发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相应的,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并将生成的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则可以根据接收的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对应的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并将生成的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模块130。最终,目标服务模块130可以对接收的目标服务控制指令进行响应,从而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为服务升级信息,则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可以根据服务升级信息生成服务升级操作指令,并将服务升级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接收到服务升级操作指令后,可以生成对应的服务升级控制指令,以对目标服务模块130进行服务升级的控制操作。进一步的,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将生成的服务升级控制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模块130。目标服务模块130接收到服务升级控制指令之后,可以对服务升级控制指令进行响应,如存储服务升级版本数据等,从而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升级处理过程。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目标服务类型可以包括ETCD服务;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可以包括ETCD云端控制模块,也可称为Etcd-Operator,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可以包括ETCD代理模块,也可称为Etcd-Agent,目标服务模块130可以包括ETCD服务模块,也可称为Etcd-server。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TCD服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以ETCD作为目标服务类型具体说明。如图2所示,Etcd-Operator获取ETCD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并将生成的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Etcd-Agent。Etcd-Agent则可以根据接收的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对应的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并将生成的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Etcd-Agent。最终,Etcd-Agent可以对接收的目标服务控制指令进行响应,从而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
由此可见,通过目标服务代理模块以及目标服务模块可以构成一种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从而满足多种不同目标服务(如APIserver和ETCD)的共同部署要求。同时,服务处理系统不限于云原生系统类型的限制,可以满足所有类型云原生系统对目标服务的部署需求,提高了服务处理系统的兼容性和通用性。由于服务处理系统可以集成在云原生系统中,与云原生系统的云端服务控制模块进行交互,因此可以满足目标服务生产环境的所有服务部署类型,从而更全面地覆盖服务诉求场景。由此可见,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服务处理系统能够满足云原生系统对目标服务类型的部署需求,从而完善云原生系统的云服务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目标服务代理模块以及目标服务模块构成一种服务处理系统,以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并将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代理模块。相应的,目标服务代理模块可以根据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并将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模块。相应的,目标服务模块可以接收并响应于目标服务控制指令,以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解决现有云原生系统难以满足对目标服务类型的部署需求的问题,能够满足云原生系统对目标服务类型的部署需求,从而完善云原生系统的云服务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对服务处理系统包括的其他功能模块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服务处理系统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的多种具体可选的具体实现方式。相应的,如图3所示,该服务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云端服务模块140和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其中:云端服务模块140与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通信连接,用于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和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并将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与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基于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
其中,云端服务模块140可以是云原生系统中的服务模块,可以对云原生系统的底层服务进行管控,可以称为PaaS-server。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可以实现云原生系统中各种服务的基本运维操作,可以称为PaaS-Operator。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可以是目标服务的服务操作信息,具体可以是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不能够之间处理的服务操作信息。可选的,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服务销毁操作信息以及服务更新操作信息等。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可以对云原生系统底层的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操作控制。目标服务容器可以是目标服务对应的底层容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可以用于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执行相应的目标服务操作。可以理解为一种由云原生系统向服务处理系统下发的一种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可以是云端服务模块根据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操作的结果,如创建、销毁或更新目标服务容器等。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处理系统如果以及在云原生系统中构建完成,则可以直接处理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如果服务处理系统需要处理的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需要对云原生系统底层容器进行相关操作,则需要结合云原生系统共同处理。具体的,同样可以由服务处理系统提供web需求接口,以通过web需求接口的友好界面提示用户进行操作。用户可以通过友好界面主动向web需求接口输入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此时,由云原生系统中的云端服务模块140承接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并根据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和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进一步的,云端服务模块140可以根据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同时,云端服务模块140还可以将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相应的,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可以根据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以使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基于云原生系统底层的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继续处理上层的目标服务。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承接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并通过云端服务模块承接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可以满足目标服务的全部类型的服务处理需求。同时,服务处理系统通过提供web化操作可以简化用户对目标服务的部署诉求,降低用户部署目标服务的学习成本,从而简化目标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可以包括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云端服务模块140具体用于根据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和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初始化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操作结果,并将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具体用于根据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基于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初始化和启动服务操作。
其中,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可以为对目标服务进行初始化的操作信息。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可以用于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初始化配置。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操作结果可以是根据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初始化配置的操作结果。
可选的,如果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为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则云端服务模块140获取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之后,可以根据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并根据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在云原生系统的底层容器中初始化建立目标服务容器,得到一个初始化的目标服务容器。云端服务模块140确定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完成后,可以生成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并将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接收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后,可以根据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以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基于初始化建立的目标服务容器继续处理目标服务初始化和启动服务,如对初始化的目标服务容器进行上层应用的初始化配置,最终完成初始化配置后,可以对目标服务容器执行启动服务。其中,启动服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服务监控、报警以及备份部署逻辑等启动内容。可以理解的是,目标服务的初始化流程可以是针对一个新增用户的服务初始化流程。由此可见,服务处理系统可以有效支撑目标服务的初始化流程的部署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云端服务模块140还可以用于校验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在确定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将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进行打回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部分用户所提供的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可能并不合理或满足云原生系统的部署要求。因此,云端服务模块140获取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之后,可以对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进行合理性和合法性校验。如果确定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不满足校验要求,则可以打回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保证云原生系统能够有效承接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保证能够根据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完成目标服务的初始化流程。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可以包括服务销毁操作信息;云端服务模块140具体用于根据服务销毁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和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销毁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操作结果,并将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具体用于根据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基于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销毁操作。
其中,服务销毁操作信息可以为对目标服务进行销毁的操作信息。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可以用于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销毁操作。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操作结果可以是根据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销毁的操作结果。
可选的,如果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为服务销毁操作信息,则云端服务模块140获取到服务销毁操作信息之后,可以根据服务销毁操作信息针对目标服务容器生成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并根据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在云原生系统的底层容器中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销毁处理,得到目标服务容器的销毁处理结果。云端服务模块140确定目标服务容器销毁完成后,可以生成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并将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接收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后,可以根据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以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基于销毁的目标服务容器继续处理目标服务销毁操作,如对目标服务容器对应的目标服务代理模块和目标服务模块进行注销操作等。可以理解的是,目标服务的销毁流程可以是针对一个已有用户的服务销毁流程。由此可见,服务处理系统可以有效支撑目标服务的销毁流程的部署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可以包括服务更新操作信息;云端服务模块140具体用于根据服务更新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和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更新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操作结果,并将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具体用于根据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基于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更新服务。
其中,服务更新信息可以为对目标服务进行更新的操作信息。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可以用于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更新操作。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操作结果可以是根据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更新的操作结果。
可选的,如果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为服务更新操作信息,则云端服务模块140获取到服务更新操作信息之后,可以根据服务更新操作信息针对目标服务容器生成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并根据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在云原生系统的底层容器中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更新处理,得到目标服务容器的更新处理结果。其中,更新处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对目标服务容器的扩容处理或缩容处理等。云端服务模块140确定目标服务容器更新完成后,可以生成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并将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接收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后,可以根据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以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基于更新的目标服务容器继续处理目标服务更新操作,如对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和更新后的目标服务容器对应的目标服务代理模块120和目标服务模块130进行数据更新操作等。由此可见,服务处理系统可以有效支撑目标服务的主动更新流程的部署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云端服务模块140或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还用于检测系统资源情况,并在根据系统资源情况确定需要启动服务更新操作的情况下,通过云端服务模块140生成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并通过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将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还用于根据服务更新操作指令进行服务拓扑描述,并根据服务拓扑描述结果对各目标服务实例进行更新操作;其中,更新操作包括实例扩容操作或实例缩容操作。
其中,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可以是由云端服务模块140被动生成的更新指令,用于对目标服务进行更新。服务拓扑描述可以是对目标服务的相关节点构成的网络架构进行拓扑描述。目标服务实例可以是目标服务在云原生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实例扩容操作可以是对目标服务实例进行扩容更新处理。实例缩容操作可以是对目标服务实例进行缩容更新处理。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服务处理系统的服务更新操作还可以通过被动的方式实现。具体的,可以由云端服务模块140或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检测云原生系统的系统资源情况,如果确定系统资源出现利用率低或不满足需求的情况,表明需要对目标服务进行更新,以实现对云原生系统资源的动态调整。进一步的,可以由云端服务模块140生成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将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并通过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将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接收到服务更新操作指令之后,可以进行服务拓扑描述,获取目标服务的服务拓扑描述结果,以根据服务拓扑描述结果对各目标服务实例进行更新操作。示例性的,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可以获取每个目标服务实例允许更新的最大尺度和最小尺度,以根据最大尺度和最小尺度对各目标服务实例逐一或批量进行实例扩容操作或实例缩容操作。可选的,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可以按照先扩后缩的策略对各目标服务实例进行升级或退场等更新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云端服务模块或云端服务控制模块实现服务处理系统的被动式的服务更新操作,可以达到对服务处理系统的整体更新逻辑。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还用于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的服务拓扑信息,根据服务拓扑信息确定节点健康状态,并在确定节点健康状态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执行节点更新操作;其中,节点更新操作可以包括节点扩容操作或节点缩容操作。
其中,节点健康状态可以是目标服务相关节点的监控状态。相关节点可以是目标服务代理模块和目标服务模块对应的节点。节点扩容操作可以是新增节点的更新操作,节点缩容操作可以是删除节点的更新操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目标服务实例出现故障时,服务处理系统还可以执行服务故障处理流程。具体的,可以由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的服务拓扑信息,以根据调用的服务拓扑信息查看分析每个节点的节点健康状态,如果云端服务控制模块150确定某一个或多个节点存在问题,则可以调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执行节点扩容操作或节点缩容操作。相应的,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可以获取每个目标服务实例允许更新的最大尺度和最小尺度,以根据最大尺度和最小尺度对各目标服务实例逐一或批量进行节点扩容操作或节点缩容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云端服务控制模块调用服务拓扑信息以排查实例故障问题,从而对出现故障的实例进行节点更新操作,可以有效支撑实例故障迁移的部署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服务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发现模块160、数据备份模块170和监控模块180;服务发现模块160与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发送的服务发现指令,根据服务发现指令执行服务发现操作;数据备份模块170与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发送的备份数据获取指令,根据备份数据获取指令向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反馈备份数据;监控模块180与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通信连接,用于对服务处理系统进行监控。
其中,服务发现指令用于对服务处理系统可支持的其他服务类型执行服务发现操作。备份数据获取指令可以用于服务处理系统获取备份数据。可选的,备份数据可以是服务处理系统的备份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服务处理系统还可以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向服务发现模块160发送服务发现指令,服务发现模块160可以根据服务发现指令执行服务发现操作。示例性的,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可以将ETCD集群的别名通过GetHostPortList的方式(如将Etcd-agent的IP地址和端口等信息)发送至服务发现模块160,以使服务发现模块160发现ETCD服务。同时,服务处理系统还可以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向数据备份模块170发送备份数据获取指令,数据备份模块170可以根据备份数据获取指令获取相应的备份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反馈给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110。同时,服务处理系统还可以通过监控模块180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除此之外,监控模块180还可以对服务处理系统所在的整个云原生系统进行监控。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服务处理系统部署服务发现模块、数据备份模块和监控模块,可以进一步完备服务处理系统的功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目标服务代理模块、目标服务模块、云端服务模块、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服务发现模块、数据备份模块和监控模块等各种功能模块构成一种有状态服务类的服务处理系统,满足轻量,敏捷,高度自动化等服务部署需求。
在一个示例中,以ETCD服务作为目标服务示例性说明。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TCD服务处理流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用户对ETCD服务的部署需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初始化、销毁、服务升级、服务监控、报警、服务扩缩容、服务备份以及服务恢复等。ETCD服务处理系统可以通过web界面提示用户进行操作,用户通过web界面形成对应的需求表单。如果用户提供的需求属于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如服务升级信息、服务监控信息、服务扩缩容信息、服务备份信息以及服务恢复信息等,则可以直接由ETCD-Operator承接信息并直接处理。如果用户提供的需求属于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如服务初始化(创建)、服务销毁以及服务更新(Resize)等信息,则可以由PaaS-Server承接信息,并PaaS-Operator调用ETCD-Operator处理承接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服务初始化流程可以包括:
(1)、由PaaS服务端PaaS-Server承接ETCD创建需求信息,并创建ETCD容器。此时ETCD容器只是初始化建立,但并未启动。
需要说明的是,PaaS-Server承接ETCD创建需求信息之后,可以由PaaS Operator自行判断需求是否合理与合法,确定需求不合理和/或不合法进行打回。
(2)、由PaaS调用底层容器化能力与服务编排能力,结合服务发现能力形成ETCD服务初始化部署。
(3)、由PaaS-Operator或用户调用ETCD-Operator进行服务启动,在此过程中进行服务监控,报警,备份部署逻辑启动。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服务销毁流程可以包括:
(1)、用户进行业务侧Operator进行服务销毁标记确认。
(2)、PaaS-Operator调用ETCD-Operator进行确认,进行容器、服务发现、监控报警以及定时任务等相关服务销毁工作,相关工作完成后进行通知操作。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服务被动式的Resize操作流程可以包括:
(1)、PaaS-server或PaaS-Operator发现系统资源利用率低或者不满足需求,可以自动进行Resize,通过调用ETCD-Operator获取最大最小限度,以对各ETCD实例逐一或批量进行Resize处理。
(2)、通过ETCD-Operator进行服务拓扑描述,可以按照服务先扩后缩的策略进行升级和退场操作,达到ETCD服务整体进行Resize逻辑。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服务故障处理操作流程可以包括:
(1)、PAAS-Operator调用ETCD-Operator 的拓扑信息,通过拓扑信息查看每个节点健康状态。或者,也还可以由ETCD-Operator主动对拓扑信息进行排产,以确认节点健康状态。
(2)、如果PAAS-Operator确定节点健康状态存在问题,则调用ETCD-Operator扩容新节点或缩容已有节点。
由此可见,ETCD服务处理系统通过Web需求工单可以简化需求提供操作,减少申请人员熟悉成本,可以实现完成ETCD服务集群的部署,包括但不限于服务部署、销毁、Resize、升级、备份还原以及监控报警等。ETCD服务处理系统针对异常处理机制覆盖更全,兼容生成环境过程中所遇到问题,且服务更具有弹性,韧性,减少ETCD操作的人力成本。同时,ETCD服务处理系统可以满足APIserver的同步部署需求,适用于公有云或私有云,其兼容性和通用性更强。
在一个示例中,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云原生系统中充分部署目标服务类型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服务处理系统来执行,该系统可集成在云原生系统中。相应的,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S510、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
S520、通过目标服务代理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模块。
S530、通过目标服务模块接收并响应所述目标服务控制指令,以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
可选的,服务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云端服务模块获取所述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和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
通过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
可选的,所述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包括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
所述通过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包括: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模块根据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和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初始化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初始化和启动服务操作;
其中,所述云端服务模块还用于校验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在确定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将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进行打回处理。
可选的,所述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包括服务销毁操作信息;
所述通过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包括: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模块根据所述服务销毁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和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销毁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销毁服务。
可选的,所述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包括服务更新操作信息;
所述通过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包括: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模块根据所述服务更新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和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更新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更新服务。
可选的,服务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模块或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检测系统资源情况,并在根据所述系统资源情况确定需要启动服务更新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模块生成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并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将所述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
通过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服务更新操作指令进行服务拓扑描述,并根据服务拓扑描述结果对各目标服务实例进行更新操作;
其中,所述更新操作包括实例扩容操作或实例缩容操作。
可选的,服务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的服务拓扑信息,根据所述服务拓扑信息确定节点健康状态,并在确定所述节点健康状态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执行节点更新操作;
其中,所述节点更新操作包括节点扩容操作或节点缩容操作。
可选的,服务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所述服务发现模块接收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发送的服务发现指令,根据所述服务发现指令执行服务发现操作;
通过所述数据备份模块接收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发送的备份数据获取指令,根据所述备份数据获取指令向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反馈备份数据;
通过所述监控模块对所述服务处理系统进行监控。
可选的,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包括服务升级信息、服务监控信息、服务扩缩容信息、服务备份信息以及服务恢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目标服务类型包括ETCD服务;
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包括ETCD云端控制模块,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包括ETCD代理模块,所述目标服务模块包括ETCD服务模块。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目标服务代理模块以及目标服务模块构成一种服务处理系统,以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并将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代理模块。相应的,目标服务代理模块可以根据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并将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模块。相应的,目标服务模块可以接收并响应于目标服务控制指令,以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解决现有云原生系统难以满足对目标服务类型的部署需求的问题,能够满足云原生系统对目标服务类型的部署需求,从而完善云原生系统的云服务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中各技术特征之间的任意排列组合也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一个示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云原生系统,包括本公开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服务处理系统。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服务处理系统,包括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目标服务代理模块以及目标服务模块;其中:
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包括服务升级信息、服务监控信息、服务扩缩容信息、服务备份信息以及服务恢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模块;
所述目标服务模块用于接收并响应所述目标服务控制指令,以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云端服务模块和云端服务控制模块;
所述云端服务模块与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和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包括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服务销毁操作信息、服务更新操作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端服务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和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初始化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
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初始化和启动服务操作;
其中,所述云端服务模块还用于校验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在确定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将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进行打回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端服务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服务销毁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和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销毁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
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销毁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端服务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服务更新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和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更新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
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更新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端服务模块或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还用于检测系统资源情况,并在根据所述系统资源情况确定需要启动服务更新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模块生成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并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将所述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
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服务更新操作指令进行服务拓扑描述,并根据服务拓扑描述结果对各目标服务实例进行更新操作;
其中,所述更新操作包括实例扩容操作或实例缩容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还用于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的服务拓扑信息,根据所述服务拓扑信息确定节点健康状态,并在确定所述节点健康状态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执行节点更新操作;
其中,所述节点更新操作包括节点扩容操作或节点缩容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服务发现模块、数据备份模块和监控模块;
所述服务发现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发送的服务发现指令,根据所述服务发现指令执行服务发现操作;
所述数据备份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发送的备份数据获取指令,根据所述备份数据获取指令向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反馈备份数据;
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服务处理系统进行监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目标服务类型包括ETCD服务;
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包括ETCD云端控制模块,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包括ETCD代理模块,所述目标服务模块包括ETCD服务模块。
10.一种服务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获取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代理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包括服务升级信息、服务监控信息、服务扩缩容信息、服务备份信息以及服务恢复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操作指令生成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模块;
通过所述目标服务模块接收并响应所述目标服务控制指令,以实现目标服务的服务处理过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云端服务模块获取所述目标服务类型的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和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云端服务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待处理服务操作信息包括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服务销毁操作信息、服务更新操作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包括: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模块根据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和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初始化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初始化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初始化和启动服务操作;
其中,所述云端服务模块还用于校验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在确定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将所述服务初始化操作信息进行打回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包括: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模块根据所述服务销毁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和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销毁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销毁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销毁服务。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包括: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模块根据所述服务更新操作信息生成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和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指令对目标服务容器进行更新操作,得到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操作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调用指令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容器更新操作结果继续处理目标服务更新服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模块或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检测系统资源情况,并在根据所述系统资源情况确定需要启动服务更新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模块生成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并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将所述服务更新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
通过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服务更新操作指令进行服务拓扑描述,并根据服务拓扑描述结果对各目标服务实例进行更新操作;
其中,所述更新操作包括实例扩容操作或实例缩容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云端服务控制模块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的服务拓扑信息,根据所述服务拓扑信息确定节点健康状态,并在确定所述节点健康状态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调用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执行节点更新操作;
其中,所述节点更新操作包括节点扩容操作或节点缩容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任一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服务发现模块接收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发送的服务发现指令,根据所述服务发现指令执行服务发现操作;
通过数据备份模块接收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发送的备份数据获取指令,根据所述备份数据获取指令向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反馈备份数据;
通过监控模块对服务处理系统进行监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服务类型包括ETCD服务;
所述目标服务云端控制模块包括ETCD云端控制模块,所述目标服务代理模块包括ETCD代理模块,所述目标服务模块包括ETCD服务模块。
19.一种云原生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服务处理系统。
CN202110662704.5A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服务处理系统、方法及云原生系统 Active CN113312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2704.5A CN113312059B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服务处理系统、方法及云原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2704.5A CN113312059B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服务处理系统、方法及云原生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2059A CN113312059A (zh) 2021-08-27
CN113312059B true CN113312059B (zh) 2023-08-04

Family

ID=77378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2704.5A Active CN113312059B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服务处理系统、方法及云原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20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6398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 云服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5189998B (zh) * 2022-07-11 2024-05-17 北京蔚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aaS平台进行服务器维护的方法与系统以及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1831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可信第三方的大数据试验场安全初始化方法
WO2020013677A1 (ko) * 2018-07-13 2020-01-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엣지 컴퓨팅 서비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그의 전자 장치
CN111404757A (zh) * 2020-03-26 2020-07-10 成都云巢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的跨网络应用集成系统
CN112087522A (zh) * 2020-09-18 2020-12-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面向工业机器人数据处理的边云协同流程编排系统
CN112565416A (zh) * 2020-12-03 2021-03-26 杭州谐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原生的大规模边缘安卓设备纳管系统及其纳管方法
CN112866333A (zh) * 2020-12-28 2021-05-28 上海领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云原生的微服务场景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3781B2 (en) * 2009-01-28 2013-11-12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implified service network architecture
US20130173285A1 (en) * 2011-12-30 2013-07-04 Elwha Llc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tocols
US10325109B2 (en) * 2017-09-14 2019-06-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d dynamic selection of cryptographic modules for different security contexts within a computer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1831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可信第三方的大数据试验场安全初始化方法
WO2020013677A1 (ko) * 2018-07-13 2020-01-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엣지 컴퓨팅 서비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그의 전자 장치
CN111404757A (zh) * 2020-03-26 2020-07-10 成都云巢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的跨网络应用集成系统
CN112087522A (zh) * 2020-09-18 2020-12-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面向工业机器人数据处理的边云协同流程编排系统
CN112565416A (zh) * 2020-12-03 2021-03-26 杭州谐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原生的大规模边缘安卓设备纳管系统及其纳管方法
CN112866333A (zh) * 2020-12-28 2021-05-28 上海领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云原生的微服务场景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云服务可靠性优化方法研究;梁员宁;陈建良;叶笠;;计算机科学(第0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2059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99789B (zh) 一种节点集群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047155B2 (en) Message-based installation management using message bus
CN113312059B (zh) 一种服务处理系统、方法及云原生系统
CN106911648B (zh) 一种环境隔离方法及设备
CN101777020B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程序的容错方法和系统
CN105429839A (zh) 虚拟化网络功能vnf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103217B1 (en) Monitoring system and monitoring method for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CN107786350B (zh) 一种恢复网络设备的出厂配置的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KR102181660B1 (ko) 다중 엣지 서버 원격제어 시스템
CN108600156A (zh) 一种服务器及安全认证方法
CN102819455B (zh) 一种在应用层对进程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管理系统
CN112130889A (zh) 资源的管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TWI224912B (en) Monitoring method of the remotely accessible resources to provide the persistent and consistent resource states
CN114615268B (zh) 基于Kubernetes集群的服务网络、监控节点、容器节点及设备
CN11062069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346834A (zh) 一种会话同步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2121492A1 (zh)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5343A (zh) 基于双活系统的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34215B (zh) 一种网关的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59378B (zh) 区块链系统的运行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394620B2 (ja) サーバ管理システム、サーバ、サーバ管理方法およびサービスプロセッサ
CN113448595B (zh) 应用部署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TWI717457B (zh) 環境隔離方法及設備
CN103001798A (zh) 管理应用服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599979B (zh) 非ha模式向ha模式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