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9454B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9454B
CN113099454B CN202110354300.XA CN202110354300A CN113099454B CN 113099454 B CN113099454 B CN 113099454B CN 202110354300 A CN202110354300 A CN 202110354300A CN 113099454 B CN113099454 B CN 113099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module
network
wireless network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43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9454A (zh
Inventor
万腊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Kangs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Kangs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Kangs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Kangs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43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9454B/zh
Priority to CN202210420337.2A priority patent/CN114828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9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9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9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8Authentication using credential vaults, e.g. password manager applications or one time password [OTP]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所述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包括第一接入判断模块、密码分享生成模块和第二接入判断模块,所述第一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某个移动终端是否接入某个无线网络,在某个移动终端接入某个无线网络时,设该移动终端为第一移动终端,该无线网络为待连接网络,所述密码分享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所述第二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在第二移动终端扫取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时,采集待连接网络和第一移动终端的信息判断是否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其中,第二移动终端为从未接入过待连接网络的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是指无需布线就能实现各种通信设备互联的网络。无线网络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及射频技术。根据网络覆盖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无线网络划分为无线广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和无线个人局域网。
现有技术中,一种是通过直接输入无线密码接入无线网,另一种是扫取已经接入无线网的终端的密码分享页面的二维码接入无线网,但是这种无线网络接入方式十分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所述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包括第一接入判断模块、密码分享生成模块和第二接入判断模块,所述第一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某个移动终端是否接入某个无线网络,在某个移动终端接入某个无线网络时,设该移动终端为第一移动终端,该无线网络为待连接网络,所述密码分享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所述第二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在第二移动终端扫取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时,采集待连接网络和第一移动终端的信息判断是否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其中,第二移动终端为从未接入过待连接网络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网络接入系统还包括接入方式判断模块、第一标记添加模块和第二标记添加模块。所述接入方式判断模块获取某个移动终端接入某一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当接入方式为输入密码接入时,令第一标记添加模块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一标记,在接入方式为扫取其他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接入时,令第二标记添加模块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二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入判断模块包括标记判断模块、第二标记处理模块、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和连接允许模块,所述标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移动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上的标记的类型,如果标记为第一标记,直接令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工作,所述第二终端验证模块用于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如果标记为第二标记,令第二标记处理模块工作,所述第二标记处理模块包括使用时长获取模块、使用时长比较模块、个数占比获取模块和个数占比比较模块,所述使用时长获取模块用于采集在预设时间段内各个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后的使用时长,所述使用时长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使用时长与除第一移动终端以外的终端的使用时长的平均值的大小关系,在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使用时长大于平均值时,令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工作,在小于等平均值时,令个数占比获取模块获取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z以及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0,并据此得到个数占比P=N0/Nz,所述个数占比比较模块将个数占比与个数占比阈值进行比较,在个数占比小于个数占比阈值时,令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工作;在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对第二终端验证通过之后,连接允许模块令第二移动终端直接接入待连接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包括共享次数获取模块、共享次数比较模块、综合参考值比较模块;所述共享次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之间无线网络密码信息的共享次数,所述共享次数比较模块将共享次数与共享次数阈值进行比较,在共享次数大于共享次数阈值时,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在共享次数小于共享次数阈值时,令综合参考值比较模块工作;所述综合参考值比较模块包括第一参考值获取模块、第二参考值获取模块和综合参考值计算模块,所述第一参考值获取模块采集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共同使用同一个网络信号的时间长度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为第一参考值a,所述第二参考值获取模块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二移动终端使用过的无线网络信号的种类个数b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无线网络的最长时间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c,并采集c/b为第二参考值,所述综合参考值计算模块根据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计算综合参考值X=0.72*a+0.28*c/b,并将综合参考值与综合参考阈值进行比较,在综合参考值大于综合参考阈值时,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网络接入系统还包括分享验证模块,所述分享验证模块包括时间间隔验证模块和身份验证模块,所述时间间隔验证模块用于采集第一移动终端最近一次操作应用程序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在第一时间间隔时长小于等于间隔时长阈值时,直接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在第一时间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时令身份验证模块对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之后,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方法,所述无线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当第一移动终端接入某个无线网络时,设该无线网络为待连接网络,
当第二移动终端扫取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时,其中,第二移动终端为从未接入过待连接网络的移动终端,
采集待连接网络和第一移动终端的信息判断是否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获取某个移动终端接入某一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当接入方式为输入密码接入时,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一标记,
当接入方式为扫取其他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接入时,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二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待连接网络和第一移动终端信息判断是否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包括:
如果第一移动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有第一标记,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
如果无线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有第二标记,采集在预设时间段内各个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后的使用时长,如果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使用时长大于除第一移动终端以外的终端的使用时长的平均值,那么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
否则,获取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z以及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0,那么个数占比P=N0/Nz,
如果个数占比小于个数占比阈值,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
否则,拒绝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
其中,当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后,第二移动终端直接接入待连接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包括:
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之间无线网络密码信息的共享次数,
如果共享次数大于等于共享次数阈值,那么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
如果共享次数小于共享次数阈值,
采集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共同使用同一个网络信号的时间长度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为第一参考值a,
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二移动终端使用过的无线网络信号的种类个数b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无线网络的最长时间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c,采集c/b为第二参考值;
那么综合参考值X=0.72*a+0.28*c/b;
如果综合参考值大于综合参考阈值,那么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
否则,拒绝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从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两方面来分析,即从分享端和接受段两方面来进行分析,提高了接入无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本身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扫取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之前还包括:
采集第一移动终端最近一次操作应用程序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如果第一时间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第一移动终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之后,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某个已连接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是通过扫描其他移动终端的方式连接上无线网络时,对该已连接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的时长和其分享的无线网络密码情况、以及想要通过已连接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的历史无线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允许移动终端通过已连接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从而提高了无线网络本身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接入无线网络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所述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包括第一接入判断模块、密码分享生成模块和第二接入判断模块,所述第一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某个移动终端是否接入某个无线网络,在某个移动终端接入某个无线网络时,设该移动终端为第一移动终端,该无线网络为待连接网络,所述密码分享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所述第二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在第二移动终端扫取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时,采集待连接网络和第一移动终端的信息判断是否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其中,第二移动终端为从未接入过待连接网络的移动终端。
所述无线网络接入系统还包括接入方式判断模块、第一标记添加模块和第二标记添加模块。所述接入方式判断模块获取某个移动终端接入某一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当接入方式为输入密码接入时,令第一标记添加模块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一标记,在接入方式为扫取其他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接入时,令第二标记添加模块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二标记。
所述第二接入判断模块包括标记判断模块、第二标记处理模块、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和连接允许模块,所述标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移动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上的标记的类型,如果标记为第一标记,直接令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工作,所述第二终端验证模块用于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如果标记为第二标记,令第二标记处理模块工作,所述第二标记处理模块包括使用时长获取模块、使用时长比较模块、个数占比获取模块和个数占比比较模块,所述使用时长获取模块用于采集在预设时间段内各个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后的使用时长,所述使用时长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使用时长与除第一移动终端以外的终端的使用时长的平均值的大小关系,在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使用时长大于平均值时,令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工作,在小于等平均值时,令个数占比获取模块获取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z以及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0,并据此得到个数占比P=N0/Nz,所述个数占比比较模块将个数占比与个数占比阈值进行比较,在个数占比小于个数占比阈值时,令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工作;在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对第二终端验证通过之后,连接允许模块令第二移动终端直接接入待连接网络。
所述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包括共享次数获取模块、共享次数比较模块、综合参考值比较模块;所述共享次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之间无线网络密码信息的共享次数,所述共享次数比较模块将共享次数与共享次数阈值进行比较,在共享次数大于共享次数阈值时,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在共享次数小于共享次数阈值时,令综合参考值比较模块工作;所述综合参考值比较模块包括第一参考值获取模块、第二参考值获取模块和综合参考值计算模块,所述第一参考值获取模块采集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共同使用同一个网络信号的时间长度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为第一参考值a,所述第二参考值获取模块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二移动终端使用过的无线网络信号的种类个数b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无线网络的最长时间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c,并采集c/b为第二参考值,所述综合参考值计算模块根据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计算综合参考值X=0.72*a+0.28*c/b,并将综合参考值与综合参考阈值进行比较,在综合参考值大于综合参考阈值时,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
所述无线网络接入系统还包括分享验证模块,所述分享验证模块包括时间间隔验证模块和身份验证模块,所述时间间隔验证模块用于采集第一移动终端最近一次操作应用程序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在第一时间间隔时长小于等于间隔时长阈值时,直接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在第一时间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时令身份验证模块对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之后,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方法,所述无线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当第一移动终端接入某个无线网络时,设该无线网络为待连接网络,
当第二移动终端扫取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时,其中,第二移动终端为从未接入过待连接网络的移动终端,扫取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即扫取待连接网络的连接密码的二维码信息;
采集待连接网络和第一移动终端的信息判断是否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
所述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获取某个移动终端接入某一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当接入方式为输入密码接入时,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一标记,
当接入方式为扫取其他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接入时,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二标记,如果第一移动终端也是通过扫描其他移动终端分享信息的方式接入待连接网络,那么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有第二标记;
所述采集待连接网络和第一移动终端信息判断是否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包括:
如果第一移动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有第一标记,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
如果无线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有第二标记,采集在预设时间段内各个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后的使用时长,如果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使用时长大于除第一移动终端以外的终端的使用时长的平均值,那么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
否则,获取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z以及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0,那么个数占比P=N0/Nz,
如果个数占比小于个数占比阈值,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
否则,拒绝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
其中,当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后,第二移动终端直接接入待连接网络;用于对第一移动终端进行验证,防止第一移动终端恶意分享待连接网络的密码信息;当第一移动终端使用待连接网络的时长比较短,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会威胁待连接网络的不确定性较高,并且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比较多后,无线网络容易出现拥堵,影响其他终端使用无线网络;
所述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包括:
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之间无线网络密码信息的共享次数,这个共享次数是指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扫描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接入无线网络的次数与第二移动终端通过扫描第一移动终端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接入无线网络的次数之和;
如果共享次数大于等于共享次数阈值,那么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
如果共享次数小于共享次数阈值,
采集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共同使用同一个网络信号的时间长度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为第一参考值a,其中,a等于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共同使用同一个网络信号的时间长度除以最近该段时间长度;
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二移动终端使用过的无线网络信号的种类个数b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无线网络的最长时间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c,采集c/b为第二参考值;获取第二移动终端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使用过的无线网络的使用时长,将各个无线网络的使用时长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选取排序第一的使用时长除以最近该段时间长度得到占比c,将占比c乘以1/b得到第二参考值;当第二移动终端在某个时间段内使用的无线网络种类很多,即切换无线网络的频率较高,并且所使用的无线网络时长都很短时,第二移动终端对于无线网络的威胁性较高;
那么综合参考值X=0.72*a+0.28*c/b;
如果综合参考值大于综合参考阈值,那么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防止第二终端恶意连入无线网络;
否则,拒绝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
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扫取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之前还包括:
采集第一移动终端最近一次操作应用程序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如果第一时间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第一移动终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之后,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如果第一时间间隔时长小于等于间隔时长阈值,直接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第一移动终端最近一次操作应用程序可以是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回复别人发送过来的信息,也可以是用户在移动终端的网页上进行搜搜,也可以是用户在电商网站进行浏览,身份验证可以是密码验证、指纹验证、人脸识别验证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包括第一接入判断模块、密码分享生成模块和第二接入判断模块,所述第一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某个移动终端是否接入某个无线网络,在某个移动终端接入某个无线网络时,设该移动终端为第一移动终端,该无线网络为待连接网络,所述密码分享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所述第二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在第二移动终端扫取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时,采集待连接网络和第一移动终端的信息判断是否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其中,第二移动终端为从未接入过待连接网络的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接入系统还包括接入方式判断模块、第一标记添加模块和第二标记添加模块。所述接入方式判断模块获取某个移动终端接入某一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当接入方式为输入密码接入时,令第一标记添加模块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一标记,在接入方式为扫取其他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接入时,令第二标记添加模块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二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判断模块包括标记判断模块、第二标记处理模块、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和连接允许模块,所述标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移动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上的标记的类型,如果标记为第一标记,直接令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工作,所述第二终端验证模块用于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如果标记为第二标记,令第二标记处理模块工作,所述第二标记处理模块包括使用时长获取模块、使用时长比较模块、个数占比获取模块和个数占比比较模块,所述使用时长获取模块用于采集在预设时间段内各个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后的使用时长,所述使用时长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使用时长与除第一移动终端以外的终端的使用时长的平均值的大小关系,在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使用时长大于平均值时,令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工作,在小于等平均值时,令个数占比获取模块获取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z以及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0,并据此得到个数占比P=N0/Nz,所述个数占比比较模块将个数占比与个数占比阈值进行比较,在个数占比小于个数占比阈值时,令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工作;在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对第二终端验证通过之后,连接允许模块令第二移动终端直接接入待连接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验证模块包括共享次数获取模块、共享次数比较模块、综合参考值比较模块;所述共享次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之间无线网络密码信息的共享次数,所述共享次数比较模块将共享次数与共享次数阈值进行比较,在共享次数大于共享次数阈值时,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在共享次数小于共享次数阈值时,令综合参考值比较模块工作;所述综合参考值比较模块包括第一参考值获取模块、第二参考值获取模块和综合参考值计算模块,所述第一参考值获取模块采集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共同使用同一个网络信号的时间长度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为第一参考值a,所述第二参考值获取模块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二移动终端使用过的无线网络信号的种类个数b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无线网络的最长时间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c,并采集c/b为第二参考值,所述综合参考值计算模块根据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计算综合参考值X=0.72*a+0.28*c/b,并将综合参考值与综合参考阈值进行比较,在综合参考值大于综合参考阈值时,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接入系统还包括分享验证模块,所述分享验证模块包括时间间隔验证模块和身份验证模块,所述时间间隔验证模块用于采集第一移动终端最近一次操作应用程序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在第一时间间隔时长小于等于间隔时长阈值时,直接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在第一时间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时令身份验证模块对第一移动终端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之后,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
6.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当第一移动终端接入某个无线网络时,设该无线网络为待连接网络,
当第二移动终端扫取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时,其中,第二移动终端为从未接入过待连接网络的移动终端,
采集待连接网络和第一移动终端的信息判断是否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还包括:
获取某个移动终端接入某一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当接入方式为输入密码接入时,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一标记,
当接入方式为扫取其他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接入时,给该移动终端的相应的无线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第二标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待连接网络和第一移动终端信息判断是否允许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包括:
如果第一移动终端的无线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有第一标记,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
如果无线密码分享信息上添加有第二标记,采集在预设时间段内各个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后的使用时长,如果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使用时长大于除第一移动终端以外的终端的使用时长的平均值,那么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
否则,获取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z以及通过第一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的个数N0,那么个数占比P=N0/Nz,
如果个数占比小于个数占比阈值,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
否则,拒绝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
其中,当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后,第二移动终端直接接入待连接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验证包括:
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之间无线网络密码信息的共享次数,
如果共享次数大于等于共享次数阈值,那么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
如果共享次数小于共享次数阈值,
采集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共同使用同一个网络信号的时间长度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为第一参考值a,
获取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二移动终端使用过的无线网络信号的种类个数b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无线网络的最长时间占最近该段时间长度的占比c,采集c/b为第二参考值;
那么综合参考值X=0.72*a+0.28*c/b;
如果综合参考值大于综合参考阈值,那么第二移动终端验证通过;
否则,拒绝第二移动终端接入待连接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扫取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之前还包括:
采集第一移动终端最近一次操作应用程序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如果第一时间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第一移动终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之后,显示第一移动终端的待连接网络密码分享信息。
CN202110354300.XA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099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4300.XA CN113099454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
CN202210420337.2A CN114828003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4300.XA CN113099454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0337.2A Division CN114828003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9454A CN113099454A (zh) 2021-07-09
CN113099454B true CN113099454B (zh) 2022-06-03

Family

ID=766726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4300.XA Active CN113099454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
CN202210420337.2A Active CN114828003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0337.2A Active CN114828003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09945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250A (zh) * 2019-04-24 2019-08-09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分享无线接入点的方法
CN111010663A (zh) * 2018-10-08 2020-04-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9247B2 (en) * 2011-11-08 2014-12-09 At&T Mobility Ii Llc Location based sharing of a network access credential
CN104519020B (zh) * 2013-09-29 2017-10-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管理无线网络登录密码分享功能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7295519A (zh) * 2017-08-21 2017-10-24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0663A (zh) * 2018-10-08 2020-04-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0113250A (zh) * 2019-04-24 2019-08-09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分享无线接入点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8003B (zh) 2024-02-13
CN113099454A (zh) 2021-07-09
CN114828003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47174A (en) Cellular telephone anti-fraud system
CN11060269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移动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0536463C (zh) 用于匿名识别通信系统用户的特征的方法及对应模块
EP1580641A2 (en)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based secure access
EP3197213B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20060023651A1 (en) Client terminal, access point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nnection system
CN105472703A (zh) 无线网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6961683B (zh) 一种检测非法ap的方法、系统及发现者ap
CN111552932A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29723B (zh) 垃圾短信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09340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027121A (zh) 一种WiFi网络安全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6507298A (zh) 一种wifi共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6713522A (zh) 一种无线保真Wi‑Fi连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72229A (zh) 一种4g基站获取终端识别码的系统和装置
CN113099454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
CN109348477A (zh) 基于服务网络的无线物联网物理层认证方法
CN101860588A (zh)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的通讯录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271230B (zh) 一种获取移动管理信息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264070B (zh) 一种提供业务数据及执行访问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07454557B (zh) 一种路由器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12235317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第三方应用的登录系统及方法
CN113099456B (zh) 伪基站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30488B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CN105472616B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1

Address after: 530000 floor 5, production workshop 2, No. 27, yingkai Road, Nanni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after: Guangxi kangshiyua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81 middle Changjiang Road,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 Lame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