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0154B -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0154B
CN112530154B CN202011272464.XA CN202011272464A CN112530154B CN 112530154 B CN112530154 B CN 112530154B CN 202011272464 A CN202011272464 A CN 202011272464A CN 112530154 B CN112530154 B CN 112530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ultrasonic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lue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24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0154A (zh
Inventor
史润宇
卢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24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0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0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0154A/zh
Priority to US17/334,269 priority patent/US11832180B2/en
Priority to EP21176418.8A priority patent/EP400272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0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0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2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1/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sonic, ultra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电子设备以及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超声波发送设备,包括:发送蓝牙唤醒信号;基于待传输信息,得到超声传输信号;发送所述超声传输信号至超声波接收设备;其中,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用于唤醒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接收所述超声传输信号。在超声接收设备中,解码器、声波接收器等元件可以处于常闭状态,在需要通过超声波传输信息时,超声波发送设备先发送蓝牙唤醒信号,超声接收设备在接收到蓝牙唤醒信号后唤醒相关元件,以接收超声波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从而可以令超声波接收设备中的相关元件不必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减少超声波接收设备的功耗,提升体验感。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电子设备以及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短距离无线信息传输中,基于超声波进行传输是一种实现成本较低的方案。
在基于超声波进行信息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将待传输信息编码为超声波数据,再将超声波数据解码为待传输信息来实现。
为了能够及时接收超声波数据,需要将用于接收超声波的元件、用于数模转换的元件、用于解码的元件等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接收超声波的超声波接收设备将增加大量的功耗;或者,即使超声波接收设备未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也需要人工干预开启或关闭该超声波接收设备,这将给用户带来不佳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电子设备以及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超声波发送设备,所述信息传输方法包括:发送蓝牙唤醒信号;基于待传输信息,得到超声传输信号;发送所述超声传输信号至超声波接收设备;其中,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用于唤醒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接收所述超声传输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蓝牙唤醒信号携带有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的设备标识,用于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能够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蓝牙唤醒信号,包括:基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蓝牙唤醒信号,还包括:基于预设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持续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和/或,基于预设次数,周期性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待传输信息,得到超声传输信号,包括:将待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得到超声编码信号;将所述超声编码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得到超声传输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待传输信息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字符;所述将待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得到超声编码信号,包括:基于字符和频率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多个字符依次转换为多个频率值;基于多个所述频率值,得到与所述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依次对所述多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进行编码,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依次对所述多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进行编码,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包括:若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的频率相同,则所述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直接连接;若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的频率不同,则所述相邻的编码子信号通过移频方式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依次对所述多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进行编码,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还包括:在第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前添加淡入,在最后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后添加淡出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所述超声传输信号至超声波接收设备,包括:将所述超声传输信号按照预设间隔发射至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超声波接收设备,所述信息传输方法包括: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基于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生成唤醒指令;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接收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基于所述超声传输信号,得到对应的传输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包括:接收蓝牙信号;判断所述蓝牙信号中是否存在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若存在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蓝牙信号为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生成唤醒指令,包括:响应于所述蓝牙唤醒信号,检测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的信号强度;若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和/或,若所述信号强度的变化符合预设条件,则生成所述唤醒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接收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包括:通过唤醒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的超声波获取组件,接收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其中,所述超声波获取组件至少包括声波接收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超声传输信号,得到对应的传输信息,包括:将所述超声传输信号转换为传输数字信号;对所述传输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所述传输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数字信号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编码子信号;所述对所述传输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所述传输信息,包括:依次对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将所述多个字符按照所述依次排列的顺序组成所述传输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依次对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包括:对所述传输数字信号进行分帧加窗处理,得到与所述传输数字信号对应的分帧加窗数据;对所述分帧加窗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分帧加窗数据的频域信息;基于所述频域信息,计算所述分帧加窗数据在编码频点上的功率,其中,所述编码频点基于所述字符对应的频率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基于所述分帧加窗数据的编码频点的功率,依次确定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信息为数据或指令;所述信息传输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传输信息,存储所述数据或执行所述指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超声波发送设备,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蓝牙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蓝牙唤醒信号;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待传输信息,得到超声传输信号;超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超声传输信号至超声波接收设备;其中,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用于唤醒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接收所述超声传输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蓝牙唤醒信号携带有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的设备标识,用于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能够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蓝牙发送单元用于:基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蓝牙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预设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持续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和/或,基于预设次数,周期性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编码单元,用于将待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得到超声编码信号;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超声编码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得到超声传输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待传输信息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字符;所述编码单元用于:基于字符和频率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多个字符依次转换为多个频率值;基于多个所述频率值,得到与所述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依次对所述多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进行编码,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单元还用于:若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的频率相同,则所述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直接连接;若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的频率不同,则所述相邻的编码子信号通过移频方式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单元还用于:在第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前添加淡入,在最后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后添加淡出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超声传输信号按照预设间隔发射至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超声波接收设备,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蓝牙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唤醒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生成唤醒指令;超声接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接收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超声传输信号,得到对应的传输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蓝牙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蓝牙信号;判断所述蓝牙信号中是否存在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若存在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蓝牙信号为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唤醒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蓝牙唤醒信号,检测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的信号强度;若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和/或,若所述信号强度的变化符合预设条件,则生成所述唤醒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唤醒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的超声波获取组件,接收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其中,所述超声波获取组件至少包括声波接收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超声传输信号转换为传输数字信号;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传输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所述传输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数字信号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编码子信号;所述解码单元用于:依次对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将所述多个字符按照所述依次排列的顺序组成所述传输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解码单元还用于:对所述传输数字信号进行分帧加窗处理,得到与所述传输数字信号对应的分帧加窗数据;对所述分帧加窗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分帧加窗数据的频域信息;基于所述频域信息,计算所述分帧加窗数据在编码频点上的功率,其中,所述编码频点基于所述字符对应的频率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基于所述分帧加窗数据的编码频点的功率,依次确定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信息为数据或指令;所述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执行单元,基于所述传输信息,存储所述数据或执行所述指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调用指令执行本公开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本公开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调用指令执行本公开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本公开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超声接收设备中,解码器、声波接收器等元件可以处于常闭状态,在需要通过超声波传输信息时,超声波发送设备先发送蓝牙唤醒信号,超声接收设备在接收到蓝牙唤醒信号后唤醒相关元件,以接收超声波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从而在保证超声波接收设备能够及时获取、解码的前提下,可以令超声波接收设备中的相关元件不必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减少超声波接收设备的功耗,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超声波发送设备和超声波接收设备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得到超声传输信号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字符与编码子信号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超声编码信号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蓝牙唤醒信号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得到传输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短距离范围内,利用无线技术进行信息传输成为目前最常用的信息传输方式之一。对于无线数据的短距离传输,目前常利用红外辐射传输、无线电磁波传输和超声波传输。
利用红外辐射进行信息传输虽然可以物美价廉且易于便捷实现,但是基于红外辐射进行信息传输需要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必须一直存在可视通信才能实现。一旦通信中断,基于红外辐射进行的信息传输也将随之中断。
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虽然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度,但是该种传输方式在实现时具有较高的费用。并且,各个国家对于无线电波的规定也各不相同,因此,导致在世界范围内不能使用统一的传输方法或统一的频带进行信息传输。
而利用超声波传输在实现上难度较低且成本较少。并且,利用超声波进行信息传输的发射设备及接收设备的位置设置相对自由。进一步的,目前常用的终端设备上原本就带有喇叭、听筒、麦克风等超声波发送设备及超声波接收设备,在硬件成本上不会产生额外费用。因此,基于超声波进行短距离、少传输量的信息传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在基于超声波进行信息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将待传输信息编码为超声波数据,再将超声波数据解码为传输信息来实现。而通过超声波进行信息传输的相关技术中,需要将接收超声波的接收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功耗十分巨大。即使超声波接收设备未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也需要人工干预开启、或关闭该超声波接收设备,这将给用户带来不佳的用户体验。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10,在保证超声波接收设备能够及时获取解码的前提下,可以令超声波接收设备中的获取元件、解码装置等不必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减少超声波接收设备的功耗,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信息传输方法10可以应用于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其中,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可以如图2所示,包括编码器110,用于对信息进行编码;数模转换器120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声波发射器130可以是喇叭、扬声器等,用于发送超声波;蓝牙发射模块140可以发射蓝牙信号。相应的,超声波接收设备200可以包括有声波接收器230,例如麦克风等,用于接收超声波;超声模数转换器220,用于将超声波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解码器210,用于将数字信号转化为原始信息;唤醒模块240可以接收蓝牙唤醒信号,并进行响应,唤醒声波接收器230等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元件。
信息传输方法10至少包括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3。以下对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3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11中,发送蓝牙唤醒信号,蓝牙唤醒信号用于唤醒超声波接收设备接收超声传输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降低超声波接收设备的功耗,将超声波接收设备的获取超声波的元件等都处于常闭状态,而在需要进行超声波信息传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蓝牙唤醒信号对超声波接收设备的相关元件进行唤醒。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指令,或设备在需要发送信息时进行控制,使得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蓝牙唤醒信号。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方式,超声波接收设备可以仅保持蓝牙模块的开启,在接收到蓝牙唤醒信号时,或在接收到蓝牙唤醒信号并且满足一些条件时,即可唤醒相关元件,进行超声波数据传输。
在步骤S12中,基于待传输信息,得到超声传输信号。
待传输信息可以是需要传输的数据信息,也可以是需要传输的文字信息。待传输信息是由字符构成,进一步的,待传输信息是由依次排列的多个字符构成。例如,待传输信息可以是支付页面的支付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证标识号),可以是WIFI页面的WIFI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还可以是待执行的指令等。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指令,或设备在需要发送超声波信息时,将不同类型的待传输信息转化成超声波形式的模拟信号。
在步骤S13中,发送超声传输信号至超声波接收设备。
可以通过如喇叭、扬声器等元件,将需要传输的信息通过超声波的方式发送。实现了短距离的传输,并且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方式,可以通过蓝牙唤醒信号对超声波接收设备的用于接收超声波信号的声波接收器等元件进行唤醒,从而超声波接收设备200无需保持全部元件保持开启,节约了常态下的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蓝牙唤醒信号携带有超声波发送设备的设备标识,例如可以是设备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用于超声波接收设备能够基于设备标识确定超声波发送设备。通过本实施例的方式,超声波接收设备200可以识别接收到的蓝牙信号是否发自于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具体的,可以是实现进行设置,在超声波接收设备200中预先存储有超声波发送设备100的设备标识,在接收到蓝牙信号后,如果蓝牙信号中包括有设备标识,且设备标识与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对应,这可以进行唤醒或进入下一步判断。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1可以包括:基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蓝牙唤醒信号。本实施例中,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可以通过蓝牙发射模块140基于一个预设的信号强度进行发射蓝牙唤醒信号。在一些情况下,在判断是否唤醒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相应元件时,可以根据超声波接收设备200接收到的蓝牙唤醒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判断。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一般与距离成负相关,即,距离约小,在发射端(即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发送的信号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接收端(即超声波接收设备200)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越大。因此,可以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一强度阈值时,才进行唤醒,从而可以保证一些传输场景的传输稳定性,也可以保证在例如付款等场景下,作为接收端的手机需要靠近作为发送的收款设备,才能被唤醒超声波功能,通过超声波相应的信息传输,完成付款,从而保证了付款安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信号强度的变化来进行判断,从而能够让接收端在完成一些动作(例如靠近、远离、再靠近发送端)后,再进行唤醒,从而能够通过接收端的动作进行判断,在一些例如前述的付款场景中,可以要求作为接收端的手机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用户持有手机完成特定动作后,才能被唤醒超声波功能,通过超声波相应的信息传输,如传输支付需要的支付ID等,进而完成付款,保障了付款的安全性,通过动作能够完成付款前确认,从而实现了安全支付,无需扫码。因此,为了保证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判断的可靠性,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的强度需要保持稳定,可以基于预设的信号强度稳定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1还可以包括:基于预设时间,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发送蓝牙唤醒信号;和/或,基于预设次数,周期性发送蓝牙唤醒信号。本实施例中,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可以通过蓝牙发射模块140进行多种方式的发送。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基于一个预设时间,在预设时间内,持续的发送蓝牙唤醒信号。从而能够等待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唤醒,例如,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目前不在范围内,需要用户将超声波接收设备200靠近超声波发送设备100。比如在付费场景中,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可以开启付费模式,持续发送蓝牙唤醒信号,等待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靠近,在超声波接收设备200靠近后,超声波接收设备200接收到蓝牙唤醒信号,唤醒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相关元件,并接收如支付ID的超声波信息,完成支付。从而实现了安全支付,无需扫码。在预设时间后,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可以停止发送蓝牙唤醒信号,也可以同时停止发送超声波信号。
在另一些情况下,也可以基于一个预设次数,周期性的发送蓝牙唤醒信号。该种情况与前一种类似,通过周期性的发送,等待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唤醒,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超声波发送设备100的功耗。在发送预设次数后,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可以停止发送蓝牙唤醒信号,也可以同时停止发送超声波信号。
在又一些情况下,可以基于一个预设次数,周期性的发送蓝牙唤醒信号,并且,每次发送的时长为一个预设时间。该种情况与前两种原理上相近,均等待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唤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2可以包括:步骤S121,将待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得到超声编码信号;步骤S122,将超声编码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得到超声传输信号。通过本实施例的方式,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可以将待传输信息通过编码器110的编码转换为编码信号,再通过数模转换器120转换为模拟信号,从而可以通过声波发射器130进行发送。
本公开实施例中,超声传输信号可以通过15kHz~25kHz的超声波频率进行发送。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字符与编码子信号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待传输信息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字符。步骤S121可以包括:
基于字符和频率值的对应关系,将多个字符依次转换为多个频率值;
基于多个频率值,得到与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
依次对多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进行编码,构成超声编码信号。
为了将待传输信息转化为可以通过超声波形式传输的信号,需要将待传输信息转化为具有超声波形式的信号。由于待传输信息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字符,可以将待传输信息中的每个字符转化为具有特定频率的具有超声波形式的编码子信号;再将转化后的多个编码子信号依次排列组成超声编码信号。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字符和频率的对应关系,将多个字符依次转换为多个频率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基于字符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将多个字符依次转换为数字。
基于数字和频率值的对应关系,将多个数字依次转换为多个频率值。
由于待传输信息中的字符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或字母,可以预先确定字符与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将字符转化为相应的N进制数字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依据ASCII码表,将字符转化为相应的N进制数字信息。例如,可以将文字“a”转化为97(N=10)、61(N=16)、141(N=8)等数字信息。
进一步的,再将N进制数字信息根据事先确定的数字与频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数字对应至特定的编码频率,以得到对应的频率信息。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确定字符与频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字符频率对应表,直接将字符对应至特定的编码频率,以得到对应的频率信息。
例如,字符1对应特定的频率19kHz;字符2对应特定的频率20kHz;字符3对应特定的频率21kHz;字符4对应特定的频率22kHz;字符5对应特定的频率23kHz等。
又一种实施例中,字符a对应特定的频率29kHz;字符b对应特定的频率30kHz;字符c对应特定的频率31kHz等。
在本公开中,字符对应的频率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本公开中,不对字符与频率值的对应关系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基于正弦激励,将转化得到的频率信息生成对应的以超声波形式存在的声音信号,即编码子信号。进而实现了将字符转化为编码子信号,并依次将编码子信号排列组合得到编码信号。其中,编码信号对应由多个字符依次组成的待传输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对于对应于频率信息中的每一频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生成对应的以超声波形式存在的声音信号:
y=sin(2πωt)
其中,y为得到的声音信号,ω为对应频率信息中的一个频率,t为时长向量。
若超声波接收设备中的解码装置的帧长为L个采样点,则t的长度需要大于k*L,其中,k为抗噪系数,例如k可以为3。将t设置为大于k*L,可以保证避免由于声音信号太短,以致解码装置不能有效捕捉到该声音信号,进而出现遗漏待传输数据信息的情况出现。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将多个编码子信号按照依次排列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超声编码信号。其中,依次排列的顺序是指多个字符依次排列组成待传输信息中的排列顺序。
若排列时相邻编码子信号的频率相同,则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直接连接得到超声编码信号;若排列时相邻编码子信号的频率不同,则相邻的编码子信号通过移频方式连接得到超声编码信号。
通过移频的方式将不同的编码子信号进行连接形成超声编码信号,可以使得连接形成的超声编码信号在保证不会产生人耳可听的杂音的前提下,缩短了整个超声编码信号传输的时长,提高了信号传输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若通过移频方式进行连接的编码子信号对应的频率分别为f0、f1,移频时长为N个采样点,则移频的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实现:
y=sin(2π(f0+kt)t) t=0,1,…(N-1),或
Figure GDA0002883209120000111
其中,y为连接处的声音信号,k为移频速率,
Figure GDA0002883209120000112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依次对多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进行编码,构成超声编码信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第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前添加淡入,在最后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后添加淡出,以构成超声编码信号。
其中,添加淡入的方式可以是线性插值,也可以是对数插值等,在本公开中,不对添加淡入的方式作具体限定。
添加淡出的方式可以是线性插值,也可以是对数插值等,在本公开中,不对添加淡入的方式作具体限定。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超声编码信号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图5示出了一种经过移频的方式连接,以及分别在与第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前添加淡入,在与最后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后添加淡出构成的超声编码信号。
其中,A表示添加的淡入;B1表示将字符2经过编码处理处的编码子信号;B2表示将字符4经过编码处理处的编码子信号;C表示连接编码子信号B1和编码子信号B2的移频处理;D表示添加的淡出。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13可以包括:将超声传输信号按照预设间隔发射至超声波接收设备。
其中,预设间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本公开中,不对预设间隔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对于超声传输信号,均可以在没有外部下达停止发送指令前,可以对上述得到的超声传输信号进行重复发送。其中,在重复发送的两次超声传输信号之间需要添加一定的延时,延时的时长可以大于超声波接收设备中的解码装置的帧长的k倍,其中,k为抗噪系数。在一种实施例中,k可以为3。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保证避免由于超声传输信号太短,以致解码装置不能有效捕捉到该超声传输信号,进而出现遗漏待超声传输数据信息的情况出现。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20。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信息传输方法20可以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超声波接收设备200。信息传输方法20可以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21,步骤S22,步骤S23以及步骤S24。
在步骤S21中,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
在步骤S22中,基于蓝牙唤醒信号,生成唤醒指令。
在步骤S23中,响应于唤醒指令,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
在步骤S24中,基于超声传输信号,得到对应的传输信息。
超声波接收设备200唤醒模块240接收蓝牙信号,在接收到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后,可以生成唤醒指令,通过唤醒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超声波获取组件,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其中,超声波获取组件至少可以包括声波接收器230,也可以用于唤醒超声波接收设备200在常态下关闭的声波接收器230、超声模数转换器220、解码器210中的任一一种或多种。使得超声波接收设备200能够通过如麦克风等元件的声波接收器230接收超声波形式的超声传输信号。并进一步的基于超声传输信号能够得到对应的传输信息,例如相应的数据或相应指令等。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在保证超声波接收设备200及时接收超声波和解码的前提下,令超声波接收设备200中的一些元件不必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减少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功耗,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21可以包括:步骤S211,接收蓝牙信号;步骤S212,判断蓝牙信号中是否存在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若存在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则执行步骤S213,确定蓝牙信号为蓝牙唤醒信号。本实施例中,超声波接收设备200通过唤醒模块240接收蓝牙信号,在接收到蓝牙信号后,可以进行判断是否存在设备标识,以及存在的设备标识是否对应于预先匹配的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如果设备标识对应于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则可以进行唤醒,已完成超声波信息的传输。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进行身份验证,避免接收到不应接收的信息,或避免不必要的唤醒。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2可以包括:响应于蓝牙唤醒信号,检测蓝牙唤醒信号的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若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和/或,若信号强度的变化符合预设条件,则生成唤醒指令。如前所述,在一些情况下,在判断是否唤醒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相应元件时,可以根据超声波接收设备200接收到的蓝牙唤醒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判断。在发射端(即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发送的信号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接收端(即超声波接收设备200)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越大。因此,可以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一强度阈值时,才进行唤醒,从而可以保证一些传输场景的传输稳定性,也可以保证在例如付款等场景下,作为接收端的手机需要靠近作为发送的收款设备,才能被唤醒超声波功能,通过超声波相应的信息传输,完成付款,从而保证了付款安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信号强度的变化是否满足信号强度的变化符合预设条件来进行判断,从而能够让接收端在完成一些动作,例如信号强度的预设条件可以是: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接收端靠近发送端)、之后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接收端远离发送端)、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接收端再靠近发送端),其中第一阈值可以和第三阈值相等,并且第一阈值和第三阈值均大于第二阈值。通过满足一定的条件再进行唤醒,从而能够通过接收端的动作进行判断,在一些例如前述的付款场景中,可以要求作为接收端的手机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用户持有手机完成特定动作后,才能被唤醒超声波功能,通过超声波相应的信息传输,如传输支付需要的支付ID等,进而完成付款,保障了付款的安全性,通过动作能够完成付款前确认,从而实现了安全支付,无需扫码。而预设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传输内容设置不同的预设条件,满足对应预设条件的接收目标进行唤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步骤S24可以包括:步骤S241,将超声传输信号转换为传输数字信号;步骤S242,对传输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传输信息。本实施例中,步骤S241可以通过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超声模数转换器220将模拟信号的超声传输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模式的传输数字信号。超声模数转换器220可以预设的采样率,将超声传输信号转换为传输数字信号。预设的采用率可以为较高的采用率,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00000Hz的采用率。预设的采用率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为44100Hz、48000Hz或96000Hz等。在本公开中,预设的采样率需要高于超声编码信号的对应可能的最高频率值,以保证能够对超声编码信号进行准确完整的采样,不对预设的采样率的具体频率进行具体限定。并且,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超声模数转换器220在常态下可以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降低了功耗。步骤S242则可以通过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解码器210将数字信号转换为传输信息,该传输信息即为超声波发送设备100意图发送的信息。
由于超声模数转换器220使用较高的采样率,可以保证能够完整接收超声传输信号,而不会出现遗漏超声传输信号的情况出现,为后续对超声编码信号的完整解码,进而得到完整的传输信息处理打下基础。
另,由于超声模数转换器220使用较高的采样率,其消耗的功耗更大。因此,为了保证超声波接收设备续航时长,超声模数转换器220将不会处于一直开启状态,而是需要超声模数转换器220进行工作时,超声模数转换器220才会开启。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超声编码信号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编码子信号。步骤S242对传输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传输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依次对多个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
将多个字符按照依次排列的顺序组成传输信息。
由于对超声编码信号的解码顺序是由超声编码信号的第一个编码子信号开始,至超声编码信号的最后一个编码子信号终止。其中,第一个编码子信号对应传输信息中的第一个字符,最后一个编码子信号对应传输信息中的最后一个字符。因此,在应用中,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对多个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即可以将多个编码子依次解码为多个字符,并将解码后的多个字符,按照该解码的顺序排列组成传输信息。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依次对多个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对传输数字信号进行分帧加窗处理,得到与传输数字信号对应的分帧加窗数据;
对分帧加窗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分帧加窗数据的频域信息;
基于频域信息,计算分帧加窗数据在编码频点上的功率,其中,编码频点基于字符对应的频率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
基于分帧加窗数据的编码频点的功率,依次确定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
在一实施例中,依次对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设传输数字信号为y(n),其中,n为超声信号模数转换器采样后的输入信号的时间系列,采样率为FS。其中,FS可以为8000Hz或16000Hz。
通过分帧加窗处理,可以将y(n)按照帧长L分割为分帧加窗数据y1,y2...yk,其中,k为帧的序号。
对每一帧数据进行加窗操作,得到加窗后的帧数据,即分帧加窗数据yw1,yw2...ywk。分帧加窗数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ywi=window(xi) (i=1,2...k)
其中,window代表窗函数。
对分帧加窗处理后的分帧加窗数据ywi进行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简称:FT),以得到各帧数据信号的频域信息,即频域信息Y1,Y2...Yk。频域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Yi=FT(ywi) (i=1,2...k)
若傅里叶变换的点数为M,则每个Yi均可以分解为M个对应的频点。
进一步,基于频域信息,计算分帧加窗数据在编码频点上的功率。其中,编码频点b’为基于字符对应的频率f’(例如19kHz、20kHz、21kHz、22kHz或23kHz)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
其中,编码频点b’、和功率P’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GDA0002883209120000151
P’=mod(Yi(b’))
在一实施例中,选取字符频率对应表中的频率f’为19kHz,傅里叶变换的点数M为128,超声信号模数转换器的采样率FS为16000,则b’=round(19000*128/16000)=152。
再另Yi(152)的值为0.225+0.108i,则功率P’=mod(0.225+0.108i)=0.2493。
进一步的,基于分帧加窗数据的编码频点功率P’,依次确定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
判断上述计算得到的功率P’是否大于或等于功率阈值Q’。若功率P’大于或等于功率阈值Q’,且大于基于字符频率对应表中除该频率(19kHz)之外的其他频率(20kHz、21kHz、22kHz和23kHz)计算得到的功率,则表示超声传输信号中包括与该频率(19kHz)对应的编码子信号。
为了保证基于分帧加窗数据的功率P’,确定超声传输信号中包括与该频率对应的编码子信号的准确性,作为一种变形,还可以对连续k帧信号进行判断(其中,k为抗噪系数)。若连续k帧信号基于字符频率对应表中的某一频率计算出的功率P’均大于或等于功率阈值Q’,且大于基于字符频率对应表中除该频率之外的其他频率计算得到的功率,则表示超声传输信号中包括与该频率对应的编码子信号。
进一步的,根据解码得到的具有特定频率的编码子信号和字符频率对应表,得到与该特定频率对应的字符。
在一实施例中,在字符频率对应表中,字符1对应特定的频率19kHz;字符2对应特定的频率20kHz;字符3对应特定的频率21kHz;字符4对应特定的频率22kHz;字符5对应特定的频率23kHz。若根据解码得到的编码子信号的频率为19kHz,则与该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字符为1。
依次对多个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并将多个字符按照依次排列的顺序组成传输信息。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传输信息为数据或指令。信息传输方法还包括:基于解码得到的传输信息,存储数据或执行指令。
其中,数据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其他内容,超声波接收设备200通过上述方式接收并解码得到后,可以进行存储,如存储在本地或发送至云端存储。执行的指令可以是打开某一特定的软件或应用;或者为打开某一特定的页面;或者为打开支付界面并执行支付操作;或者为使用超声波的形式向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回传某一特定信息;或者为依据传送信息中包含的wifi或蓝牙的密码信息连接对应的wifi或蓝牙设备并进行下一步的信息传输工作等。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交互图。
如图9所示,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传输方法的交互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1中,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发送蓝牙唤醒信号,可以通过广播的形式将蓝牙唤醒信号发送;
在步骤S32中,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可以基于待传输信息,得到超声传输信号。
在步骤S33中,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可以以超声波的形式发送超声传输信号至超声波接收设备200。
在步骤S34中,超声波接收设备200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可以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200广播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
在步骤S35中,超声波接收设备200基于蓝牙唤醒信号,生成唤醒指令。
在步骤S36中,响应于唤醒指令,超声波接收设备200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超声波接收设备200通过唤醒相关元件,从而能够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100发出的超声波。
在步骤S37中,超声波接收设备200基于超声传输信号,得到对应的传输信息。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保证超声波接收设备200能够接收并解码超声波信号的前提下,令超声波接收设备200中的解码器210等元件不必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减少超声波接收设备200的功耗,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超声波发送设备的信息传输装置300、以及应用于超声波接收设备的信息传输装置400。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300、信息传输装置400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300的框图。
如图10所示,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传输装置300可以应用于超声波发送设备,信息传输装置300包括:蓝牙发送单元310,用于发送蓝牙唤醒信号;第一处理单元320,用于基于待传输信息,得到超声传输信号;超声发送单元330,用于发送超声传输信号至超声波接收设备;其中,蓝牙唤醒信号用于唤醒超声波接收设备接收超声传输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蓝牙唤醒信号携带有超声波发送设备的设备标识,用于超声波接收设备能够基于设备标识确定超声波发送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蓝牙发送单元310用于:基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蓝牙唤醒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蓝牙发送单元310还用于:基于预设时间,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发送蓝牙唤醒信号;和/或,基于预设次数,周期性发送蓝牙唤醒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处理单元320包括:编码单元321,用于将待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得到超声编码信号;第一转换单元322,用于将超声编码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得到超声传输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待传输信息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字符;编码单元321用于:基于字符和频率值的对应关系,将多个字符依次转换为多个频率值;基于多个频率值,得到与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依次对多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进行编码,构成超声编码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编码单元321还用于:若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的频率相同,则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直接连接;若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的频率不同,则相邻的编码子信号通过移频方式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编码单元321还用于:在第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前添加淡入,在最后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后添加淡出构成超声编码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超声发送单元330用于:将超声传输信号按照预设间隔发射至超声波接收设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装置300,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400。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400的框图。如图12所示,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信息传输装置400可以应用于超声波接收设备200,信息传输装置400可以包括:蓝牙接收单元410,用于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唤醒单元420,用于基于蓝牙唤醒信号,生成唤醒指令;超声接收单元430,用于响应于唤醒指令,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第二处理单元440,用于基于超声传输信号,得到对应的传输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蓝牙接收单元410用于:接收蓝牙信号;判断蓝牙信号中是否存在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若存在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则确定蓝牙信号为蓝牙唤醒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唤醒单元420用于:响应于蓝牙唤醒信号,检测蓝牙唤醒信号的信号强度;若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和/或,若信号强度的变化符合预设条件,则生成唤醒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超声接收单元430用于:通过唤醒超声波接收设备的超声波获取组件,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其中,超声波获取组件至少包括声波接收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二处理单元440包括:第二转换单元441,用于将超声传输信号转换为传输数字信号;解码单元442,用于对传输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传输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数字信号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编码子信号;解码单元442用于:依次对多个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将多个字符按照依次排列的顺序组成传输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解码单元442还用于:对传输数字信号进行分帧加窗处理,得到与传输数字信号对应的分帧加窗数据;对分帧加窗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分帧加窗数据的频域信息;基于频域信息,计算分帧加窗数据在编码频点上的功率,其中,编码频点基于字符对应的频率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基于分帧加窗数据的编码频点的功率,依次确定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信息为数据或指令;如图14所示,信息传输装置400还包括:执行单元450,基于传输信息,存储数据或执行指令。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装置400,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的框图。例如,信息传输的装置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5,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力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或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的框图。例如,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11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16,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1100包括处理组件11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1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1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1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1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信息传输方法。
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126被配置为执行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11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150被配置为将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11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158。用于信息传输的装置11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1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4)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超声波发送设备,所述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蓝牙唤醒信号;
基于待传输信息,得到超声传输信号;
发送所述超声传输信号至超声波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用于唤醒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接收所述超声传输信号,所述蓝牙唤醒信号携带有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的设备标识,用于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能够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蓝牙唤醒信号,包括:
基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蓝牙唤醒信号,还包括:
基于预设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持续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和/或,
基于预设次数,周期性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待传输信息,得到超声传输信号,包括:
将所述待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得到超声编码信号;
将所述超声编码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得到所述超声传输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信息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字符;
所述将所述待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得到超声编码信号,包括:
基于字符和频率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多个字符依次转换为多个频率值;
基于多个所述频率值,得到与所述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
依次对所述多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进行编码,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对所述多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进行编码,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包括:
若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的频率相同,则所述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直接连接;
若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的频率不同,则所述相邻的编码子信号通过移频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对所述多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进行编码,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还包括:
在第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前添加淡入,在最后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后添加淡出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超声传输信号至超声波接收设备,包括:
将所述超声传输信号按照预设间隔发射至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
9.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超声波接收设备,所述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
基于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生成唤醒指令;
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接收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
基于所述超声传输信号,得到对应的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包括:
接收蓝牙信号;
判断所述蓝牙信号中是否存在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
若存在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蓝牙信号为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生成唤醒指令,包括:
响应于所述蓝牙唤醒信号,检测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的信号强度;
若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和/或,若所述信号强度的变化符合预设条件,则生成所述唤醒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接收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包括:
通过唤醒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的超声波获取组件,接收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其中,所述超声波获取组件至少包括声波接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超声传输信号,得到对应的传输信息,包括:
将所述超声传输信号转换为传输数字信号;
对所述传输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所述传输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字信号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编码子信号;
所述对所述传输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所述传输信息,包括:
依次对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
将所述多个字符按照所述依次排列的顺序组成所述传输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对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包括:
对所述传输数字信号进行分帧加窗处理,得到与所述传输数字信号对应的分帧加窗数据;
对所述分帧加窗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分帧加窗数据的频域信息;
基于所述频域信息,计算所述分帧加窗数据在编码频点上的功率,其中,所述编码频点基于所述字符对应的频率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
基于所述分帧加窗数据的编码频点的功率,依次确定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信息为数据或指令;所述信息传输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信息,存储所述数据或执行所述指令。
16.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超声波发送设备,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蓝牙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蓝牙唤醒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待传输信息,得到超声传输信号;
超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超声传输信号至超声波接收设备;
其中,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用于唤醒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接收所述超声传输信号,所述蓝牙唤醒信号携带有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的设备标识,用于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能够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发送单元用于:
基于预设信号强度,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发送单元还用于:
基于预设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持续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和/或,
基于预设次数,周期性发送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
编码单元,用于将待传输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得到超声编码信号;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超声编码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得到超声传输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信息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字符;
所述编码单元用于:
基于字符和频率值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多个字符依次转换为多个频率值;
基于多个所述频率值,得到与所述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
依次对所述多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进行编码,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单元还用于:
若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的频率相同,则所述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直接连接;
若相邻的编码子信号的频率不同,则所述相邻的编码子信号通过移频方式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单元还用于:
在第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前添加淡入,在最后一个字符对应的编码子信号后添加淡出构成所述超声编码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发送单元用于:
将所述超声传输信号按照预设间隔发射至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
24.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超声波接收设备,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蓝牙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蓝牙唤醒信号;
唤醒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生成唤醒指令;
超声接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接收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超声传输信号,得到对应的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蓝牙接收单元用于:
接收蓝牙信号;
判断所述蓝牙信号中是否存在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
若存在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蓝牙信号为所述蓝牙唤醒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单元用于:
响应于所述蓝牙唤醒信号,检测所述蓝牙唤醒信号的信号强度;
若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强度阈值,和/或,若所述信号强度的变化符合预设条件,则生成所述唤醒指令。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接收单元用于:
通过唤醒所述超声波接收设备的超声波获取组件,接收所述超声波发送设备发送的超声传输信号;其中,所述超声波获取组件至少包括声波接收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超声传输信号转换为传输数字信号;
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传输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所述传输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字信号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编码子信号;
所述解码单元用于:
依次对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
将所述多个字符按照所述依次排列的顺序组成所述传输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单元还用于:
对所述传输数字信号进行分帧加窗处理,得到与所述传输数字信号对应的分帧加窗数据;
对所述分帧加窗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分帧加窗数据的频域信息;
基于所述频域信息,计算所述分帧加窗数据在编码频点上的功率,其中,所述编码频点基于所述字符对应的频率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
基于所述分帧加窗数据的编码频点的功率,依次确定所述多个编码子信号对应的多个字符。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信息为数据或指令;所述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
执行单元,基于所述传输信息,存储所述数据或执行所述指令。
3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调用所述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3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3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调用所述指令执行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3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CN202011272464.XA 2020-11-13 2020-11-13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530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2464.XA CN112530154B (zh) 2020-11-13 2020-11-13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7/334,269 US11832180B2 (en) 2020-11-13 2021-05-28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1176418.8A EP4002725A1 (en) 2020-11-13 2021-05-28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2464.XA CN112530154B (zh) 2020-11-13 2020-11-13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0154A CN112530154A (zh) 2021-03-19
CN112530154B true CN112530154B (zh) 2022-07-01

Family

ID=74982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2464.XA Active CN112530154B (zh) 2020-11-13 2020-11-13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2180B2 (zh)
EP (1) EP4002725A1 (zh)
CN (1) CN1125301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1796A (zh) * 2021-08-25 2021-11-30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通讯互动笔设备
CN114745812A (zh) * 2022-04-07 2022-07-12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225855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5950A (zh) * 2010-04-20 2010-09-2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 连续油管作业井底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CN105187282A (zh) * 2015-08-13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06095143A (zh) * 2016-06-28 2016-1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814457A (zh) * 2019-02-12 2019-05-28 珠海荣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1445649A (zh) * 2020-03-23 2020-07-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低功耗无线门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69885A (zh) * 2020-06-29 2020-10-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1782284A (zh) * 2020-06-29 2020-10-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功能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84728A (zh) * 2020-06-24 2020-11-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8114A (en) 1988-12-13 1991-05-2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Adjustable frequency diversity acoustic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763106B1 (en) 1998-11-19 2004-07-13 Legerity Inc. Signal detector with duration-based frame width
US7617731B2 (en) 2006-07-18 2009-11-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Ultrasonic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ultrasonic measuring method
CN101742619A (zh) 2008-11-06 2010-06-16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序列触发降低射频sim卡待机功耗的方法
US9361877B2 (en) 2010-04-30 2016-06-07 The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Ultras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through RF-impervious enclosures and abutted structures
DE102011000948A1 (de) 2011-02-25 2012-08-30 Atlas Elektronik Gmbh Schleppsonar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m Durchführen einer Sonarmission mittels einer derartigen Schleppsonaranlage
US9575544B2 (en) * 2011-11-07 2017-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sound based mobile receivers in idle mode
CN202406118U (zh) 2011-12-16 2012-08-29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密码钥匙及电子交易系统
KR101868041B1 (ko) 2012-04-16 2018-06-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초음파 무선전력 송수신장치 및 그 무선충전 방법
KR101520709B1 (ko) * 2012-05-07 2015-05-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명장치 및 조명장치의 제어방법
US20130315039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Kore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ake-up of sound wave-based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ing the same
KR102176193B1 (ko) 2012-08-10 2020-11-09 마우이 이미징,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다중 어퍼처 초음파 프로브들의 교정
WO2014028899A1 (en) 2012-08-16 2014-02-20 Alivecor, Inc. Ultrasonic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KR101597657B1 (ko) 2013-06-18 2016-02-25 (주)파워보이스 네트워크 접속 정보가 포함된 음파를 출력하는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CN103806902A (zh) 2013-10-12 2014-05-21 韩佳贝 一种超声波数据传输方法
KR20150073366A (ko) * 2013-12-23 2015-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간의 거리를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EP2950467B1 (en) 2014-05-26 2018-07-25 Pepperl + Fuchs GmbH Acoustic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EP3164954A4 (en) 2014-07-04 2018-01-10 Wizedsp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in a mobile device
US10176815B1 (en) * 2014-11-14 2019-01-0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US10396948B2 (en) 2015-01-07 2019-08-27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Ultrasonic multiplexing network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JP2016225749A (ja) 2015-05-28 2016-12-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CN104901779A (zh) 2015-06-12 2015-09-09 吴东辉 幅度编码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356948B (zh) 2015-09-30 2018-06-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00922A (zh) 2015-10-16 2017-04-26 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式双码发射电路
JP2017112567A (ja) * 2015-12-18 2017-06-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N105846911A (zh) 2016-05-23 2016-08-10 罗迎晓 基于声波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45343B (zh) 2016-07-20 2021-10-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声波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8075837B (zh) 2016-11-14 2021-04-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超声波通信的十六进制编码、解码方法及装置
JP7026328B2 (ja) 2016-12-15 2022-02-28 ダルハウジー ユニバーシティー コヒーレント複合フレネルフォーカシングを使用した超音波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0397287B2 (en) 2017-03-01 2019-08-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dio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WO2018165755A1 (en) 2017-03-16 2018-09-20 The Govern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rfid sensors
CN107197069B (zh) 2017-04-28 2020-06-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检测装置
KR102483328B1 (ko) * 2017-11-13 2022-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개의 전자 장치들 간의 거리 측정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전자 장치
CN109936670A (zh) 2017-12-18 2019-06-25 镇江智宸电子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控制系统、通信设备和控制方法
WO2019172671A1 (en) * 2018-03-09 2019-09-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GB2587509B (en) * 2018-03-21 2023-01-11 Bytemark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nds-free fare validation and gateless transit
CN109166593B (zh) 2018-08-17 2021-03-16 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64261B (zh) 2019-01-22 2021-07-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EP4221826A1 (en) * 2020-09-30 2023-08-09 Zoll Medical Corporation Remote monitoring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with audible aed signal listen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5950A (zh) * 2010-04-20 2010-09-2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 连续油管作业井底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CN105187282A (zh) * 2015-08-13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06095143A (zh) * 2016-06-28 2016-1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814457A (zh) * 2019-02-12 2019-05-28 珠海荣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1445649A (zh) * 2020-03-23 2020-07-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低功耗无线门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84728A (zh) * 2020-06-24 2020-11-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69885A (zh) * 2020-06-29 2020-10-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1782284A (zh) * 2020-06-29 2020-10-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功能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0154A (zh) 2021-03-19
US20220159573A1 (en) 2022-05-19
EP4002725A1 (en) 2022-05-25
US11832180B2 (en)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0154B (zh) 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884728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727928B2 (en) Responding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33717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CN107231682A (zh) 降低终端sar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US11570717B2 (en) Waking up a terminal to receive an ultrasonic signal in reponse to sensor data
CN106714126A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863710A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615071A (zh) 对讲机的组队方法及装置
CN105721656A (zh) 背景噪声生成方法及装置
US202104100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king up smart device, smart device and medium
CN107395467A (zh) 智能家居的初始化方法及装置
CN112019948B (zh) 一种对讲设备通信的方法、对讲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20224A (zh) 对话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TW201826776A (zh) 添加連絡人方法、電子設備及伺服器
CN112509596A (zh) 唤醒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105797A (zh) 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70597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ultrasonic waves
CN109243447A (zh) 语音发送触发方法及装置
US20210076386A1 (e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7026941A (zh) 未读消息的回复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119075A (zh) 语音识别场景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8366348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29466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65899A (zh) 语音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