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4383B - 一种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4383B
CN112394383B CN202011147182.7A CN202011147182A CN112394383B CN 112394383 B CN112394383 B CN 112394383B CN 202011147182 A CN202011147182 A CN 202011147182A CN 112394383 B CN112394383 B CN 112394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ase station
weight matrix
pseudo
measurement e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71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4383A (zh
Inventor
邓中亮
苏文举
胡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0111471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4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4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4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4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4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01S19/45Determining position by combining measurements of signals fro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with a supplementary measurement
    • G01S19/46Determining position by combining measurements of signals fro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with a supplementary measurement the supplementary measurement being of a radio-wave signal typ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06F17/12Simultaneous equations, e.g. systems of linear equ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6Matrix or vector computation, e.g. matrix-matrix or 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 matrix factoriz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根据伪距和方向信息,以及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得到接收机的定位结果。在卫星定位系统基础上,联合5G基站定位源共同对接收机定位,弥补了卫星构型差的缺点,提高定位精度,此外,根据方差分量估计,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进而确定各个定位源最终观测权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全球全天候定位,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复杂城市环境中,卫星几何构型差、道路两侧建筑物遮挡导致信号连续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卫星定位系统的性能,导致定位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提高定位精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定位源发送的定位信号,基于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伪距,以及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定位源包括卫星定位源和5G基站定位源;
根据所述伪距和所述方向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并根据解算结果确定第一伪距残差以及第二伪距残差,所述第一伪距残差为卫星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为5G基站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
根据所述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并根据预设系数确定所述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所述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所述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根据所述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并返回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步骤,直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
根据当前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并根据当前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当前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所述权值比,确定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矩阵;
根据所述伪距和所述方向信息,以及所述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得到接收机的定位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权重,从而获得第一观测权重矩阵:
其中,P1表示第一观测权重矩阵,θ(1)表示第一个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
可选的,所述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所述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所述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步骤,包括: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N=N1+N2
其中,表示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表示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V1表示第一伪距残差,V2表示第二伪距残差,P1表示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表示第二观测权重矩阵,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n2表示5G基站定位源的数目,H1表示所述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H2表示所述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N1表示第一构造矩阵,N2表示第二构造矩阵,tr(·)表示矩阵的迹。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根据所述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的步骤,包括:
基于如下公式对所述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和所述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
其中,k表示迭代次数,c表示预设常数,P1(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接收多个定位源发送的定位信号,基于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伪距,以及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定位源包括卫星定位源和5G基站定位源;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伪距和所述方向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并根据解算结果确定第一伪距残差以及第二伪距残差,所述第一伪距残差为卫星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为5G基站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并根据预设系数确定所述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所述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所述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根据所述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并返回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步骤,直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并根据当前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当前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所述权值比,确定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矩阵;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伪距和所述方向信息,以及所述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得到接收机的定位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权重,从而获得第一观测权重矩阵:
其中,P1表示第一观测权重矩阵,θ(1)表示第一个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
可选的,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N=N1+N2
其中,表示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表示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V1表示第一伪距残差,V2表示第二伪距残差,P1表示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表示第二观测权重矩阵,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n2表示5G基站定位源的数目,H1表示所述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H2表示所述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N1表示第一构造矩阵,N2表示第二构造矩阵,tr(·)表示矩阵的迹。
可选的,所述第五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对所述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和所述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
其中,k表示迭代次数,c表示预设常数,P1(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与5G基站组合的定位方法及装置,在卫星定位系统基础上,联合5G基站定位源共同对接收机定位,弥补了卫星构型差的缺点,提高定位精度,此外,根据方差分量估计,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进而确定各个定位源最终观测权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精度。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的卫星定位系统中卫星构型差导致定位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多个定位源发送的定位信号,基于定位信号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伪距,以及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定位源包括卫星定位源和5G基站定位源。
为了降低卫星构型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合卫星与5G基站对接收机进行定位。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卫星可以为北斗卫星。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定位源包括多个卫星定位源和多个5G基站定位源,各个定位源向接收机发送定位信号,接收机接收定位信号,根据所接收的定位信号对自身进行定位。
定位信号可以由载波、伪码和数据码三个信号层次构成,接收机可以根据定位信号,采用现有的定位技术确定自身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伪距以及相对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
接收机根据定位信号确定自身相对于定位源的伪距和相对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相关技术,在此不赘述。
S102:根据伪距和方向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并根据解算结果确定第一伪距残差以及第二伪距残差,第一伪距残差为卫星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为5G基站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机可以根据自身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伪距,以及自身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自身位置。
具体的,由于定位源和接收机之间存在时钟偏差,因此伪距观测方程可以表示为:
其中,n表示定位源的序号,表示第n个定位源到接收机的伪距,r(n)为第n个定位源到接收机的真实距离,/>表示卫星定位源与接收机的时钟偏差,/>表示5G基站定位源与接收机的时钟偏差,/>表示第n个定位源的伪距测量误差。容易理解的,上述公式中,/>和/>二者选择其一生效,当定位源为卫星定位源时,不存在/>这一项,当定位源为5G基站定位源时,不存在/>这一项。
为了求解上式,可以将上式线性化,得到观测方程组,其矩阵形式为:
HΔx=b+ερ
其中,H为雅可比矩阵,表示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表示第n个定位源到接收机的单位观测矢量的x轴分量,/>表示第n个定位源到接收机的单位观测矢量的y轴分量,/>表示第n个定位源到接收机的单位观测矢量的z轴分量,k(n)表示第n个定位源的卫星选择系数,当第n个定位源为卫星定位源时,其值为1,反之为0;l(n)表示第n个定位源的5G基站选择系数,当第n个定位源为5G基站定位源时,其值为1,反之为0。
Δx表示目标向量,解算位置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求取目标向量Δx的过程。(Δxu,Δyu,Δzu)表示接收机真实位置(xu,yu,zu)与估计位置之间的偏差,/>表示卫星定位源时钟偏差,/>表示5G基站定位源时钟偏差,ερ表示伪距测量误差,此外,为了便于表述,向量b记为预设构造向量,其本身不具备物理含义。
根据最小二乘法,求解上述方程,即可对接收机进行定位,但是上述最小二乘法没有考虑各个定位源的权重,也就是说,每个定位源的观测权重都是相同的,这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定位精度不高。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计算了每个卫星定位源的观测权重,以及每个5G基站定位源的观测权重,具体参加下文。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根据最小二乘法解算出接收机位置后,即可确定Δx、H以及b。其中,H表示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H可以拆分为H1和H2,H1表示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H2表示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b也可以拆分为b1和b2,为了便于表述,b1记为第一构造向量,b2记为第二构造向量。
进一步的,可以根据残差方程计算卫星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和5G基站系统的伪距残差。残差方程如下:
V1=H1Δx-b1
V2=H2Δx-b2
V1表示第一伪距残差,即卫星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V2表示第二伪距残差,即5G基站系统的伪距残差。
S103:根据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并根据预设系数确定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卫星的观测误差与高度有关,因此可以根据卫星高度角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卫星高度角表示水平面与卫星方向线的夹角,卫星的高度角越小,电离层、对流层和多径误差越大,因此可以设置较小的观测权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可以用高度角的正弦值作为观测权重,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P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θ(n)表示第n个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
此外,由于不用考虑5G基站定位源的高度因素,可以根据预设系数直接确定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例如预设系数为1,则所确定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中对角线元素均为1。
上述第一观测权重和第二观测权重均为初始权重,在后续步骤中,需要对第一观测权重和第二观测权重进行修正,具体参见下文。
S104: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第一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卫星定位源和5G基站定位源的测量误差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最小二乘法解算结果分别估计卫星定位系统的测量误差和5G基站定位系统的测量误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N=N1+N2
其中,表示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表示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V1表示第一伪距残差,V2表示第二伪距残差,P1表示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表示第二观测权重矩阵,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n2表示5G基站定位源的数目,H1表示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H2表示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N1表示第一构造矩阵,N2表示第二构造矩阵,tr(·)表示矩阵的迹。
具体的,可以根据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算法计算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严密的公式为:
N=N1+N2
由于严密的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计算量较大,为了降低计算复杂性,以在更多的接收机系统中兼容,故可采用简化形式,即:
S105:根据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根据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并返回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第一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步骤,直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后,可以根据所确定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分别对卫星定位源的观测权重和5G基站定位源的观测权重进行修正。
容易理解的,系统的测量误差方差越大,则对应的系统的观测权重应该越小。举例来讲,如果步骤S104计算得到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大于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表明卫星定位系统的误差较大,则可以将卫星定位源的观测权重设置的较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第一观测权重和第二观测权重进行修正后,可以根据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和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返回步骤S104,重新计算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即修正过程是一个迭代的过程,直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迭代结束。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如下公式对第一观测权重和第二观测权重进行修正:
其中,k表示迭代次数,c表示预设常数,P1(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举例来讲,以第k轮迭代为例,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第k轮迭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P1(k)和第二观测权重P2(k),返回步骤S104,重新计算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判断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不小于,则进入第k+1轮迭代,按照上式计算第k+1轮迭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P1(k+1)和第二观测权重P2(k+1),并再次返回步骤S104。直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
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一种实施方式中,设定预设阈值为0.01。
S106:根据当前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并根据当前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当前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权值比,确定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迭代结束。可以根据当前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
容易理解的,测量误差方差越大,则权值应设置的越小,即测量误差方差和权值是反比关系。例如,最终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比值为1:1.2,则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可以为1.2:1。
此外,可以结合当前的第一观测权重和第二观测权重,计算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
举例来讲,若卫星定位源数目为3,5G基站定位源数目为4,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分别为0.8、0.9、1.1,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分别为1、1、1和1,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为1.2:1,则卫星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依次分别为:0.8×1.2、0.9×1.2和1.1×1.2,5G基站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依次分别为1×1、1×1、1×1和1×1。
S107:根据伪距和方向信息,以及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矩阵,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得到接收机的定位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各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后,可以在S101获取的伪距和方向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再次解算接收机位置。与步骤S102中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的过程相比,增加了各个定位源的权重信息,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即可得到接收机的定位结果。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与5G基站组合的定位方法,接收多个定位源发送的定位信号,基于定位信号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伪距,以及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定位源包括卫星定位源和5G基站定位源;根据伪距和方向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并根据解算结果确定第一伪距残差以及第二伪距残差,第一伪距残差为卫星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为5G基站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根据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并根据预设系数确定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第一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根据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根据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并返回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第一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步骤,直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根据当前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并根据当前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当前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权值比,确定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矩阵;根据伪距和方向信息,以及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矩阵,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得到接收机的定位结果。可见,在卫星定位系统基础上,联合5G基站定位源共同对接收机定位,弥补了卫星构型差的缺点,提高定位精度,此外,根据方差分量估计,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进而确定各个定位源最终观测权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精度。
相应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装置,参见图3,装置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确定模块301,用于接收多个定位源发送的定位信号,基于定位信号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伪距,以及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定位源包括卫星定位源和5G基站定位源;
第二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伪距和方向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并根据解算结果确定第一伪距残差以及第二伪距残差,第一伪距残差为卫星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为5G基站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
第三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并根据预设系数确定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第四确定模块304,用于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第一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第五确定模块305,用于根据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根据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并返回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第一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步骤,直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
第六确定模块306,用于根据当前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并根据当前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当前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权值比,确定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矩阵;
定位模块307,用于根据伪距和方向信息,以及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得到接收机的定位结果。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与5G基站组合的定位装置,在卫星定位系统基础上,联合5G基站定位源共同对接收机定位,弥补了卫星构型差的缺点,提高定位精度,此外,根据方差分量估计,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进而确定各个定位源最终观测权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精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确定模块303,具体可以用于: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权重,从而获得第一观测权重矩阵:
其中,P1表示第一观测权重矩阵,θ(1)表示第一个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四确定模块304,具体可以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
N=N1+N2
其中,表示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表示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V1表示第一伪距残差,V2表示第二伪距残差,P1表示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表示第二观测权重矩阵,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n2表示5G基站定位源的数目,H1表示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H2表示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N1表示第一构造矩阵,N2表示第二构造矩阵,tr(·)表示矩阵的迹。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五确定模块305,具体可以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对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和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
其中,k表示迭代次数,c表示预设常数,P1(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根据上述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存储器403和通信总线404,其中,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存储器403通过通信总线4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4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多个定位源发送的定位信号,基于定位信号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伪距,以及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定位源包括卫星定位源和5G基站定位源;
根据伪距和方向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并根据解算结果确定第一伪距残差以及第二伪距残差,第一伪距残差为卫星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为5G基站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
根据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并根据预设系数确定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第一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根据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根据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并返回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第一伪距残差、第二伪距残差、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步骤,直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
根据当前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并根据当前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当前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权值比,确定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矩阵;
根据伪距和方向信息,以及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得到接收机的定位结果。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卫星定位系统基础上,联合5G基站定位源共同对接收机定位,弥补了卫星构型差的缺点,提高定位精度,此外,根据方差分量估计,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进而确定各个定位源最终观测权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精度。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定位源发送的定位信号,基于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伪距,以及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定位源包括卫星定位源和5G基站定位源;
根据所述伪距和所述方向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并根据解算结果确定第一伪距残差以及第二伪距残差,所述第一伪距残差为卫星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为5G基站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
根据所述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并根据预设系数确定所述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所述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所述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根据所述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并返回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步骤,直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
根据当前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并根据当前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当前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所述权值比,确定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矩阵;
根据所述伪距和所述方向信息,以及所述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得到接收机的定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权重,从而获得第一观测权重矩阵:
其中,P1表示第一观测权重矩阵,θ(1)表示第一个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所述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所述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步骤,包括: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N=N1+N2
其中,表示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表示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V1表示第一伪距残差,V2表示第二伪距残差,P1表示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表示第二观测权重矩阵,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n2表示5G基站定位源的数目,H1表示所述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H2表示所述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N1表示第一构造矩阵,N2表示第二构造矩阵,tr(·)表示矩阵的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根据所述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的步骤,包括:
基于如下公式对所述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和所述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
其中,k表示迭代次数,c表示预设常数,P1(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5.一种卫星和5G基站组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接收多个定位源发送的定位信号,基于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伪距,以及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定位源包括卫星定位源和5G基站定位源;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伪距和所述方向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并根据解算结果确定第一伪距残差以及第二伪距残差,所述第一伪距残差为卫星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为5G基站定位系统的伪距残差;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并根据预设系数确定所述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所述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所述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卫星定位源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根据所述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对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并返回根据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一伪距残差、所述第二伪距残差、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以及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确定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以及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步骤,直到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确定卫星定位系统与5G基站定位系统的权值比,并根据当前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当前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以及所述权值比,确定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矩阵;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伪距和所述方向信息,以及所述每个定位源的最终观测权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接收机位置,得到接收机的定位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权重,从而获得第一观测权重矩阵:
其中,P1表示第一观测权重矩阵,θ(1)表示第一个卫星定位源的高度角,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和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
N=N1+N2
其中,表示所述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表示所述5G基站定位系统的第二测量误差方差的估计值,V1表示第一伪距残差,V2表示第二伪距残差,P1表示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表示第二观测权重矩阵,n1表示卫星定位源的数目,n2表示5G基站定位源的数目,H1表示所述接收机相对于各个卫星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H2表示所述接收机相对于各个5G基站定位源的方向信息矩阵,N1表示第一构造矩阵,N2表示第二构造矩阵,tr(·)表示矩阵的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如下公式对所述第一观测权重矩阵和所述第二观测权重矩阵进行修正:
其中,k表示迭代次数,c表示预设常数,P1(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一观测权重矩阵,P2(k)表示第k次迭代修正后的第二观测权重矩阵。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011147182.7A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394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7182.7A CN112394383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7182.7A CN112394383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4383A CN112394383A (zh) 2021-02-23
CN112394383B true CN112394383B (zh) 2023-09-15

Family

ID=74595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7182.7A Active CN112394383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4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04445A1 (de) * 2021-02-24 2022-08-25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r GNSS-basierten Lokalisierung eines Fahrzeugs mit 5G-Signalen
CN113050142B (zh) * 2021-05-31 2021-08-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38757B (zh) * 2023-05-30 2023-10-24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71428A1 (en) * 2003-04-23 2004-10-27 Comptel Corporation Event Mediation
CN102834732A (zh) * 2010-02-14 2012-12-19 天宝导航有限公司 使用区域增强网络的gnss信号处理
CN108287907A (zh) * 2018-01-31 2018-07-17 吉林大学 卫星数据查询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102017203543A1 (de) * 2017-03-03 2018-09-06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Verfahren zum Empfangen und Überwachen eines Signals sowie eine Vorrichtung zum Empfangen und Überwachen von Signalen
WO2018222224A1 (en) * 2017-05-29 2018-12-06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ncoding a wireless transmission
WO2019066714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ANTENNA PROCESSING FOR REFERENCE SIGNAL
WO2020125310A1 (zh) * 2018-12-19 2020-06-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和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64854B1 (ko) * 2012-12-04 2020-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항법위성시스템 수신기 및 그것의 의사거리 및 위치 계산 방법
US10591606B2 (en) * 2017-08-17 2020-03-17 Novate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phase scintillation map utilized for de-weighting observations from GNSS satellit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71428A1 (en) * 2003-04-23 2004-10-27 Comptel Corporation Event Mediation
CN102834732A (zh) * 2010-02-14 2012-12-19 天宝导航有限公司 使用区域增强网络的gnss信号处理
DE102017203543A1 (de) * 2017-03-03 2018-09-06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Verfahren zum Empfangen und Überwachen eines Signals sowie eine Vorrichtung zum Empfangen und Überwachen von Signalen
WO2018222224A1 (en) * 2017-05-29 2018-12-06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ncoding a wireless transmission
WO2019066714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ANTENNA PROCESSING FOR REFERENCE SIGNAL
CN108287907A (zh) * 2018-01-31 2018-07-17 吉林大学 卫星数据查询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25310A1 (zh) * 2018-12-19 2020-06-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和相关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城市空间无线定位信号传播模型校正方法研究";邓中亮 等;《导航定位定位与授时》;第第4卷卷(第第3期期);全文 *
"高动态GNSS/INS标量深组合跟踪技术研究";班亚龙;《CNKI博士电子期刊》;全文 *
彭友志."5G/GNSS融合系统定位精度仿真分析".《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20,第59卷(第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4383A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4383B (zh) 一种卫星与5g基站组合定位方法及装置
Zhong Robust estimation and optimal selection of polynomial parameters for the interpolation of GPS geoid heights
CN111505685B (zh) 一种基于改正系统间偏差的多系统组合rtk模型的定位方法
JP2010528320A (ja) リアルタイムキネマティック(rtk)測位における距離依存性誤差の軽減
CN104215977A (zh) 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633703B (zh) 一种应对遮挡场景的北斗导航无源定位方法
CN111913197A (zh) Gps_bds双模授时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方法
CN111913201A (zh) 一种gnss差分定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93624A (zh) 一种基于半紧组合的uwbtoa-gnss组合导航系统及方法
US2011018146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with GNSS Using Multiple Integer Candidates
CN108279007B (zh) 一种基于随机信号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20107434A1 (zh) Rtk基准站的坐标标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59334A (zh) 一种顾及系统间偏差的gps/bds双系统单钟差定位方法
CN115792979A (zh) 一种基于pdop贡献度的卫星分步选星方法
CN113189541B (zh)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167469A (zh) 一种基于5g/gnss组合的车辆导航信息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10045634B (zh) 一种gnss基准站的非差误差建模方法
CN114527500A (zh) 一种室内外一体化定位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0941002B (zh) 一种自适应抗差的序贯最小二乘精密单点定位方法
CN116953746B (zh) 基于单台相位失真的卫星导航天线的定向方法及装置
KR100264977B1 (ko) 위치정보제공시스템의 사용자 위치 실시간 측정 방법
CN112782741A (zh) 基于rtk定位的模糊度固定方法及定位终端
CN111323801A (zh) 卫星定位模块及其定位方法
CN111435168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JP2020180857A (ja) 測位システム、測位装置及び測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