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0332A - 海水淡化平台 - Google Patents

海水淡化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0332A
CN112390332A CN202011280212.1A CN202011280212A CN112390332A CN 112390332 A CN112390332 A CN 112390332A CN 202011280212 A CN202011280212 A CN 202011280212A CN 112390332 A CN112390332 A CN 112390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ultrafiltration
platform
seawater
seawater desal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02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0332B (zh
Inventor
董秀萍
王建中
傅强
孙玉海
王如壮
张健效
韩华伟
高西健
刘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tai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Longkou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tai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Longkou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tai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Longkou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02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0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0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0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0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0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50Anchoring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special vessels, e.g. for floating drilling platforms or dred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1/00Arrangements of installations for producing fresh water, e.g. by evaporation and condensation of sea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8Seawater, e.g. for desalin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6Pressure conditions
    • C02F2301/066Overpressure, high 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淡化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多个桩腿及设置于平台主体上的海水淡化系统,海水淡化系统用于对海水进行处理而得到淡水;平台主体与多个桩腿连接并能够沿桩腿的高度方向升降,平台主体为多层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超滤厂房和反渗透厂房;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取水机构,能够沿平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而下沉至海水中取水;超滤机构,设置于超滤厂房内,且超滤机构与取水机构连接而接收取水机构所取的海水,并将海水进行超滤处理得到超滤水;反渗透机构,设置于反渗透厂房内,且反渗透机构与超滤机构连接并将超滤水进行高压反渗透处理得到淡水;输送机构,与反渗透机构连接并将淡水向外输送。

Description

海水淡化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水淡化平台。
背景技术
海洋水约占全球总水量的96.5%,淡水资源只占到全球总水量的3.5%。而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层地下水的形式存在,河流湖泊等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仅占世界总淡水的0.3%。所以缺水已经是全世界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
随着现代的科技进步,人们开始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海水淡化,以解决人类淡水的需求。目前,常见的海水淡化形式主要包括陆上近岸大型海水淡化厂,在近海取水后通过淡化处理得到淡水。淡化处理所需配备的澄清沉淀池和清水池较大,使得占地较大。但是,沿海城市的海边用地比较稀少紧缺,限制了海水淡化处理的发展。
因此,近年来海水淡化工程已发展至海上,例如坐底式海水淡化平台。但是,坐底式海水淡化平台在实际作业水深超过设计最大水深后,由于水深变大,浮力增大,平台重量没变,使浮力大于重力,因此导致平台可能无法坐底,不能定位,使得坐底式海水淡化平台的作业水域受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水域较宽的海水淡化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海水淡化平台作业水域受限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水淡化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多个桩腿及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上的海水淡化系统,所述海水淡化系统用于对海水进行处理而得到淡水;所述平台主体与多个所述桩腿连接并能够沿所述桩腿的高度方向升降,所述平台主体为多层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超滤厂房和反渗透厂房;所述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取水机构,能够沿所述平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而下沉至海水中取水;超滤机构,设置于所述超滤厂房内,且所述超滤机构与所述取水机构连接而接收所述取水机构所取的海水,并将所述海水进行超滤处理得到超滤水;反渗透机构,设置于所述反渗透厂房内,且所述反渗透机构与所述超滤机构连接并将所述超滤水进行高压反渗透处理得到淡水;输送机构,与所述反渗透机构连接并将所述淡水向外输送。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水机构包括:取水管路,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外周,并沿竖向延伸;所述取水管路的顶端与所述超滤机构连接;取水泵,设置于所述取水管路的底端,并将海水泵至所述取水管路内;升降导轨,固定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外周,并沿竖向设置;升降滑轮,固定于所述取水管路的外周并与所述升降导轨滑动配合;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取水管路连接而驱动所述取水管路沿所述升降导轨升降。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驱动件为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上的甲板吊;所述取水管路的顶端设有一吊耳,以与所述甲板吊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取水管路位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同侧。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沿所述取水管路的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升降滑轮;沿所述取水管路的周向方向并位于同一高度方向上对称设有多个升降滑轮。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取水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基座,固定于所述平台主体的主甲板上;所述基座上设有水平延伸的滑轨;限位架,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而能够移动至位于所述升降导轨处或远离所述升降导轨;所述限位架的外端开口而能够移动至使所述限位架套设于所述取水管路的外周,且所述限位架与所述升降滑轮抵接而限制所述取水管路的移动。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轨的两侧均设有向外凸伸的支耳;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一一对应插入所述支耳中,而在所述限位架位于所述升降导轨处时,止档所述限位架沿远离所述升降导轨的方向移动。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上,并靠近所述升降导轨,以对所述限位架的移动导向。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超滤机构包括自清洗过滤器和超滤模组,所述自清洗过滤器与所述取水机构相连,用于预处理所述取水机构所输送的海水从而得到清洁海水,所述超滤模组位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下游,用于超滤净化所述清洁海水得到超滤水。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反渗透机构包括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模组;所述保安过滤器与所述超滤模组相连,对所述超滤水进行再次过滤;所述高压泵与所述保安过滤器相连,用于加压并泵至所述反渗透模组,所述反渗透模组用于净化从而得到淡水。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反渗透机构与所述超滤机构通过连接管路实现连接,所述连接管路呈环形并环设于所述反渗透厂房内。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海水淡化系统的排放机构用于排放浓盐水,所述排放机构与所述取水机构分列于所述平台主体的相对两侧。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台主体与岸边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输送机构为输送管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海水淡化平台包括多个桩腿,平台主体及设置于平台主体上的海水淡化系统。平台主体能够位于海域中,因此海水淡化系统的工作由陆地转移至海域中,减少了陆地上土地使用的面积,缩减了建造周期,节省了建造费用。且该海水淡化平台由于可调节与海平面之间的高度,因此,无需考虑海水浮力的影响,拓宽了该海水淡化平台在海上的作业水域。
海水淡化系统的超滤机构位于反渗透机构的上方,使超滤机构所处理的超滤水能够通过重力落至反渗透机构内,减少能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且平台主体由于可以升降,从而使反渗透机构的高度高于陆地,使淡水能够通过压力差输送至陆地上,减少能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海水淡化平台其中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海水淡化平台其中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取水机构的部分结构布置在平台主体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取水机构进行取水工作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取水机构进行收回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限位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限位组件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海水淡化平台;1、平台主体;11、主甲板;12、底甲板;13、超滤厂房;14、反渗透厂房;2、桩腿;311、取水管路;312、取水泵;313、升降滑轮;314、升降导轨;315、升降驱动件;316、限位组件;3161、基座;3162、限位架;3163、滑轨;3164、支耳;3165、导向件;3166、端部纵梁;3167、横梁;3168、拉手;3169、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水淡化平台,用于将海水淡化处理为淡水。该海水淡化平台将海水淡化工作由陆地延伸至海域中,无需占用海边土地。且该海水淡化平台能够调节高度,而使其无需考虑海水浮力的影响,拓宽了海水淡化平台的作业水域。
因该海水淡化平台位于海上,所以其取海上的清洁水源进行淡化,提高了取水的水质,降低了海水淡化平台的负荷。
参阅图1和图2,该海水淡化平台100包括平台主体1、多个桩腿2及设置于平台主体1上的海水淡化系统。
多个桩腿2沿平台主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桩腿2的底部设有桩靴,以固定于海床上,从而使平台主体1固定于海域中。在实际使用时,平台主体1可以选择海水水质较好的海域进行固定。
平台主体1通过提升机构调节平台主体1相对于桩腿2的高度位置,进而调节平台主体1与海平面之间的高度差,以及调节平台主体1与陆地之间的高度差。
具体地,平台主体1的底部位于海平面之上。平台主体1与海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可依据实际需要而设置。其中,平台主体1为多层结构。具体地,平台主体1具有主甲板11和位于主甲板11下方的底甲板12,主甲板11和底甲板12之间至少设有两层,由上至下依次为超滤厂房13和反渗透厂房14,本实施例中,超滤厂房13和反渗透厂房14均位于海平面之上。
海水淡化系统用于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而得到淡水,其具体包括取水机构、超滤机构、反渗透机构、输送机构、排放机构及供电机构。
取水机构用于泵取海水。具体地,取水机构包括取水管路311、取水泵312、升降导轨314、升降滑轮313、升降驱动件315以及限位组件316。
参阅图3,取水管路311设置于平台主体1的外周,并沿竖向设置。取水管路311位于平台主体1的其中一侧边。本实施例中,取水机构设置于平台主体1沿横向方向的一侧。
取水管路311的材质为硬质材料,例如不锈钢。
取水管路311的顶端设有一吊耳。
取水泵312与取水管路311的底端连接,从而将海水泵至取水管路311内。参阅图4,取水泵312在工作时,下降至海水中。参阅图5,取水泵312不工作处于收回状态时,上升至海平面之上。
升降滑轮313固定于取水管路311的外周。其中,升降滑轮313包括滑块本体及连接滑块本体与取水管路311外周的过渡板。该过渡板水平设置,且滑块本体凸伸出取水管路311的外周。
具体地,升降滑轮313的数量为多个,沿取水管路311的高度方向即沿竖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在同一高度方向上,沿取水管路311的周向,对称设有两个升降滑轮313。两升降滑轮313沿平台主体1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其他实施例中,两升降滑轮313还可以沿其他方向设置。
升降导轨314固定于平台主体1的外侧,对应取水管路311设置。具体地,升降导轨314凸伸出平台主体1的侧边。且升降导轨314的顶端向上超出主甲板11的顶部,升降导轨314的底端向下不超出底甲板12的底端。升降导轨314的高度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设置。
本实施例中,升降导轨314包括两轨道单元,分别对应两升降滑轮31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轨道单元可由工字型钢构成,具体包括两侧板及连接两侧板的腹板,其中一侧板贴合固定于平台主体1的侧边。另一侧板凸伸出平台主体1的外侧,用于与升降滑轮313配合。升降滑轮313包括分列于上述侧板两侧的滚轮,两滚轮沿侧板上下滑动,而实现升降滑轮313与轨道单元的滑动配合。
升降驱动件315驱动取水管路311升降。具体地,升降驱动件315为位于平台主体1上的甲板吊,与取水管路311顶端的吊耳连接,驱动取水管路311以及取水泵312升降,进而使取水泵312下降至海水中进行取水。
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315与取水机构位于平台主体1的同侧。即升降驱动件315也位于平台主体1横向方向的侧边,并与取水机构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
限位组件316用于限制取水管路311以及取水泵312的升降。参阅图6和图7,限位组件316包括基座3161、限位架3162、限位销3169以及导向件3165。
基座3161固定于平台主体1的主甲板11上。基座3161上设有滑轨3163,滑轨3163沿水平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取水管路311设置于平台本体横向方向的侧边,因此,滑轨3163沿横向延伸。
滑轨3163的两侧均设有支耳316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各支耳3164包括沿竖向方向间隔设置的两耳板,两耳板上均开设有销孔,该销孔的轴线竖向延伸。具体地,滑轨3163包括沿纵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两轨道单元,两支耳3164分别对应两轨道单元的外侧。其中,内和外是以滑轨3163的使用状态为参考,朝向两轨道单元所围合的区域为内,反正为外。本实施例中,支耳3164设置于轨道单元的外端处。
限位架3162与滑轨3163滑动配合而能够靠近升降导轨314或远离升降导轨314。本实施例中,限位架3162能够沿横向移动。且限位架3162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支耳3164的两耳板之间,两耳板不干涉限位架3162的移动。
具体地,限位架3162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横梁3167、垂直于两横梁3167的多个纵梁以及一拉手3168。
纵梁包括一端部纵梁3166和多个中间纵梁,端部纵梁3166位于两横梁3167的内端。其中,内和外是以平台主体1的状态为参照,朝向平台主体1内的即为内端,反之为外端。
端部纵梁3166的两端均超出两横梁3167,且端部纵梁3166的长度覆盖支耳3164。多个中间纵梁位于两横梁3167之间。拉手3168与端部纵梁3166固定,且拉手3168朝向内侧。拉手3168方便拉动进而带动限位架3162沿滑轨3163移动。
因此,限位架3162的外端开口,而能够移动至向外超出平台主体1。限位架3162的两横梁3167位于两轨道单元的内侧。限位架3162的两横梁3167之间的间距与取水管路311的外径相适配,从而能够移动至套设于取水管路311的外周。且限位架3162的两横梁3167之间的间距小于两升降滑轮313之间的间距,从而使限位架3162能够抵接于升降滑轮313的下方,从而限制取水管路311的移动。
限位销3169与支耳3164配合限制限位架3162的移动。即限位销3169插入支耳3164中,限位销3169与端部纵梁3166抵接,进而限制限位架3162的移动。具体地,限位销3169用于限制限位架3162沿横向相内侧移动,进而保证限位架3162的位置,使限位架3162与升降滑轮313抵接,保证取水管路311的稳定,保证取水泵312的工作安全。
导向件3165设置于滑轨3163的延伸方向上,并位于滑轨3163的外端,用于对限位架3162的移动起导向作用。具体地,导向件316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滑轨3163的两轨道单元设置。
导向件3165包括顶板、底板及连接顶板和底板的过渡板。顶板和底板均位于过渡板的内侧,且顶板、底板和过渡板围合形成一导向空间。
限位架3162在移动时,限位架3162位于导向空间内。
限位组件316对取水管路311的限位过程如下:在取水管路311升降时,限位架3162的外端位于平台主体1上,不干涉取水管路311以及升降滑轮313的升降。在取水管路311升降至预设位置后,将限位架3162沿滑轨3163推出,使限位架3162的外端伸出平台主体1外侧,并套设于取水管路311的外周。再将限位插销插入支耳3164中,通过限位插销止档限位架3162向平台主体1的内侧移动。此时,限位架3162位于其中一组升降滑轮313的下方,与升降滑轮313抵接,而限制取水管路311的移动。
超滤机构设置于超滤厂房13内,并位于取水机构的下游,接收取水机构所取的海水,并对海水进行处理得到超滤水。具体地,超滤机构包括自清洗过滤器和超滤模组。自清洗过滤器与取水机构的取水管路311相连,用于接收海水从而得到清洁海水。自清洗过滤器用于过滤颗粒较大的杂质以得到清洁海水,从而保证超滤模组的进水要求。
超滤模组位于自清洗过滤器的下游,用于超滤净化清洁海水得到超滤水。
其中,超滤模组包括多个超滤保安过滤器和多个超滤模块,多个超滤模块与多个超滤保安过滤器一一对应设置。超滤保安过滤器用于对清洁海水进行再次过滤,截留较大颗粒杂质,防止固体颗粒进入超滤模块,堵塞或划伤超滤模块内的超滤膜。
超滤模块具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超滤保安过滤器连接而接收清洁海水。超滤模块对清洁海水进行超滤处理,其中,超滤模块内设有超滤膜,以超滤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超滤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超滤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超滤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其中,通过超滤膜的透过液即超滤水。
超滤膜的孔径大约在0.002~0.1微米范围内。溶解物质和比膜孔径小的物质将能作为透过液透过膜滤,不能透过滤膜的物质被慢慢浓缩于排放液中。因此产水(透过液)将含有水、离子和小分子量物质,而胶体物质、颗粒、细菌、病菌和原生动物将被膜去除。超滤膜可反复使用并可用普通的清洗剂清洗。在超滤系统前加絮凝、丝网过滤,可增加超滤的生产率。
超滤模组直接与取水泵312连接,进而无需超滤泵组和超滤水仓的设计,减小了超滤厂房13的面积,减轻了整个海水淡化平台100的重量。
反渗透机构设置于反渗透厂房14内,并位于超滤机构的下游,用于将超滤水进行高压反渗透处理得到淡水。具体地,反渗透机构包括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模组。保安过滤器与超滤模组相连,对超滤水进行再次过滤。
高压泵与保安过滤器相连,用于加压并泵至反渗透模组。其中,高压泵包括一级高压泵和二级高压泵。
反渗透模组用于净化从而得到淡水。其中,反渗透模组包括一级反渗透模组和二级反渗透模组,一级反渗透模组设置于一级高压泵的下游,二级反渗透模组设置于二级高压泵的下游。
其中,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即反渗透模组的数量均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反渗透机构的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模组均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设备,本申请不对上述各设备进行改进。
反渗透机构与超滤机构通过连接管路实现连接,连接管路呈环形并环设于反渗透厂房14内。具体地,超滤机构的多个超滤模组均与连接管路相连,多个保安过滤器均与连接管路相连,即将超滤模组的超滤水均输送至连接管路内,再由连接管路输送至各保安过滤器内,因此,在其中任意的超滤模组或者任意的保安过滤器出现故障时,其他超滤模组以及其他保安过滤器均可以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超滤机构位于反渗透机构的上方,因此,超滤机构处理后的超滤水通过重力流入连接管路,再由连接管路输送至反渗透机构,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海水淡化平台100,减少了超滤泵组和超滤水舱的设计,减少能耗,节约能源,减小了海水淡化平台100的整体面积和重量。
输送机构与反渗透机构的出口相连,用于将淡水输送到陆地上的调水站,进入调水站后的淡水最终进入城市自来水管网。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平台主体1与岸边之间具有高度差,输送机构为输送管路,布置于平台主体1靠近岸边的一侧。海水淡化系统利用平台主体1与岸边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的压力差,从而将淡水直接通过管路输送上岸,避免了使用输送泵,因此能够减少能耗,节约能源,节约成本。
输送管路通过插入海底的圆柱形钢桩支撑固定,爬升到平台主体1高度后接入海水淡化平台100的反渗透机构而接收淡水。
排放机构设置于反渗透机构的下游,用于排放浓盐水。具体地,排放机构与取水机构分列于平台主体1的相对两侧,使取水和排水互不干扰。本实施例中,排水机构的排放口与取水机构的取水口具有高度差,进一步避免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
供电机构用于为海水淡化平台100的各功能电气设备供电。具体地,供电机构包括岸电供应机组。
岸电供应机组通过海底电缆输送至海水淡化平台100。海底电缆通过插入海底的圆柱形钢桩支撑固定,爬升到平台主体1高度后接入海水淡化平台100的平台电箱。该海水淡化平台100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的工艺如下:
S1、将升降驱动件315与取水管路311上的支耳3164连接。
S2、取出限位销3169,取消对限位架3162的限制,通过拉手3168拉动限位架3162向平台主体1的内侧移动,使限位架3162移动至平台主体1上,取消对取水管路311的限制。
S3、启动升降驱动件315,使取水管路311以及取水泵312下降,直至取水泵312下降至海水中,并到达预设的取水位置。
S4、移动限位架3162,使限位架3162向平台主体1外侧移动至限位架3162套设于取水管路311外周,并与某一高度方向上的两升降滑轮313抵接,限制取水管路311以及取水泵312的下降。
S5、启动取水泵312,启动超滤机构和反渗透机构,进行海水淡化。
具体地,取水泵312由于限位组件316的限位作用而稳定于海水中的取水位置,且限位组件316还限制了取水管路311水平方向的移动,避免了平台主体1的晃动对取水泵312取水工作的影响。
在取水泵312通过限位组件316进行限制后,可以取消升降驱动件315与取水管路311之间的连接,使升降驱动件315即甲板吊能够进行其他工作。
海水通过取水泵312泵至超滤机构时,首先经过自清洗过滤器,对海水进行处理,得到清洁海水。
清洁海水进入超滤模组内。超滤模组对清洁海水进行超滤处理而得到超滤水。
超滤水通过重力作用流至环形管路内,并通过环形管路进入保安过滤器进行再次过滤,然后依次进入一级高压泵、一级反渗透模组、二级高压泵和二级反渗透模组,得到淡水。
S6、将淡水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至陆地上。
具体地,平台主体1与陆地之间具有高低差,而使淡水通过压力差输送至陆地上。
在海水淡化平台100无需进行取水工作时,将升降驱动件315与取水管路311上的吊耳连接,取消限位架3162对取水管路311的限制,再通过升降驱动件315将取水管路311及取水泵312向上提升,使取水泵312上升至位于底甲板12之上;再通过限位架3162对取水管路311进行限制,使取水管路311及取水泵312无法升降,最后取消升降驱动件315与取水管路311之间的连接。
平台主体1上还设有生活区模块。生活区模块位于超滤厂房13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的海水淡化平台100能够安装于海域中,无需占用海边陆地,规避岸上数年的陆地用地审批周期,释放出来的土地供产业园或者居民居住用地。该海水淡化平台100位于海域中,所取海水离岸边较远,海水水质较好。
该海水淡化平台100通过桩腿2而使其具有可移动性,且由于可调节平台主体1与海平面之间的高度,因此,无需考虑海水浮力的影响,拓宽了该海水淡化平台100的作业水域,可以选取水质更好的海域进行取水,取消了混凝沉淀舱,简化了海水淡化系统的负荷、减小了海水淡化平台100面积,减轻了重量。
海水淡化系统的超滤机构位于反渗透机构的上方,使超滤机构所处理的超滤水能够通过重力落至反渗透机构内,减少能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且海水淡化系统由于可以升降,从而使反渗透机构的高度高于陆地,使淡水无需输送泵,能够通过压力差即可输送至陆地上,减少能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海水淡化平台包括多个桩腿,平台主体及设置于平台主体上的海水淡化系统。平台主体能够位于海域中,因此海水淡化系统的工作由陆地转移至海域中,减少了陆地上土地使用的面积,缩减了建造周期,节省了建造费用。且该海水淡化平台由于可调节与海平面之间的高度,因此,无需考虑海水浮力的影响,拓宽了该海水淡化平台在海上的作业水域。海水淡化系统的超滤机构位于反渗透机构的上方,使超滤机构所处理的超滤水能够通过重力落至反渗透机构内,减少能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且平台主体由于可以升降,从而使反渗透机构的高度高于陆地,使淡水能够通过压力差输送至陆地上,减少能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如: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多个桩腿及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上的海水淡化系统,所述海水淡化系统用于对海水进行处理而得到淡水;
所述平台主体与多个所述桩腿连接并能够沿所述桩腿的高度方向升降,所述平台主体为多层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超滤厂房和反渗透厂房;
所述海水淡化系统包括:
取水机构,能够沿所述平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而下沉至海水中取水;
超滤机构,设置于所述超滤厂房内,且所述超滤机构与所述取水机构连接而接收所述取水机构所取的海水,并将所述海水进行超滤处理得到超滤水;
反渗透机构,设置于所述反渗透厂房内,且所述反渗透机构与所述超滤机构连接并将所述超滤水进行高压反渗透处理得到淡水;
输送机构,与所述反渗透机构连接并将所述淡水向外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机构包括:
取水管路,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外周,并沿竖向延伸;所述取水管路的顶端与所述超滤机构连接;
取水泵,设置于所述取水管路的底端,并将海水泵至所述取水管路内;
升降导轨,固定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外周,并沿竖向设置;
升降滑轮,固定于所述取水管路的外周并与所述升降导轨滑动配合;
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取水管路连接而驱动所述取水管路沿所述升降导轨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为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上的甲板吊;
所述取水管路的顶端设有一吊耳,以与所述甲板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取水管路位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取水管路的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升降滑轮;
沿所述取水管路的周向方向并位于同一高度方向上对称设有多个升降滑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基座,固定于所述平台主体的主甲板上;所述基座上设有水平延伸的滑轨;
限位架,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而能够移动至位于所述升降导轨处或远离所述升降导轨;所述限位架的外端开口而能够移动至使所述限位架套设于所述取水管路的外周,且所述限位架与所述升降滑轮抵接而限制所述取水管路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两侧均设有向外凸伸的支耳;
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一一对应插入所述支耳中,而在所述限位架位于所述升降导轨处时,止档所述限位架沿远离所述升降导轨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上,并靠近所述升降导轨,以对所述限位架的移动导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机构包括自清洗过滤器和超滤模组,所述自清洗过滤器与所述取水机构相连,用于预处理所述取水机构所输送的海水从而得到清洁海水,所述超滤模组位于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下游,用于超滤净化所述清洁海水得到超滤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机构包括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和反渗透模组;所述保安过滤器与所述超滤模组相连,对所述超滤水进行再次过滤;所述高压泵与所述保安过滤器相连,用于加压并泵至所述反渗透模组,所述反渗透模组用于净化从而得到淡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机构与所述超滤机构通过连接管路实现连接,所述连接管路呈环形并环设于所述反渗透厂房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淡化系统的排放机构用于排放浓盐水,所述排放机构与所述取水机构分列于所述平台主体的相对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体与岸边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输送机构为输送管路。
CN202011280212.1A 2020-11-16 2020-11-16 海水淡化平台 Active CN112390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0212.1A CN112390332B (zh) 2020-11-16 2020-11-16 海水淡化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0212.1A CN112390332B (zh) 2020-11-16 2020-11-16 海水淡化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0332A true CN112390332A (zh) 2021-02-23
CN112390332B CN112390332B (zh) 2022-11-22

Family

ID=74600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0212.1A Active CN112390332B (zh) 2020-11-16 2020-11-16 海水淡化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033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6591A (zh) * 2014-09-12 2015-02-04 沈阳远大科技园有限公司 模块化可移式的反渗透海水淡化一体化设备及使用方法
KR20150022733A (ko) * 2014-09-16 2015-03-04 임운영 해수담수화 장치 및 해수담수화 방법
CN104649437A (zh) * 2013-11-25 2015-05-27 常州市江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系统
CN105731678A (zh) * 2016-04-20 2016-07-06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深海海水淡化、提升输送系统
CN206173148U (zh) * 2016-11-09 2017-05-17 江苏金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海水淡化设备
US20170349455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Gary P. Katz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salinating Water
CN107445322A (zh) * 2017-09-06 2017-12-08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小型化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
CN107938637A (zh) * 2017-11-17 2018-04-20 佛山市榕岸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多功能桩腿
CN109647206A (zh) * 2019-01-31 2019-04-19 上海交通大学 深海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及其方法
CN209383562U (zh) * 2018-12-25 2019-09-13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船
CN210418934U (zh) * 2019-07-22 2020-04-28 苏州友蓝能源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淡化的潜水泵升降系统
CN111732213A (zh) * 2020-06-10 2020-10-02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平台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9437A (zh) * 2013-11-25 2015-05-27 常州市江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系统
CN104326591A (zh) * 2014-09-12 2015-02-04 沈阳远大科技园有限公司 模块化可移式的反渗透海水淡化一体化设备及使用方法
KR20150022733A (ko) * 2014-09-16 2015-03-04 임운영 해수담수화 장치 및 해수담수화 방법
CN105731678A (zh) * 2016-04-20 2016-07-06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深海海水淡化、提升输送系统
US20170349455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Gary P. Katz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salinating Water
CN206173148U (zh) * 2016-11-09 2017-05-17 江苏金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海水淡化设备
CN107445322A (zh) * 2017-09-06 2017-12-08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小型化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
CN107938637A (zh) * 2017-11-17 2018-04-20 佛山市榕岸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多功能桩腿
CN209383562U (zh) * 2018-12-25 2019-09-13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船
CN109647206A (zh) * 2019-01-31 2019-04-19 上海交通大学 深海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及其方法
CN210418934U (zh) * 2019-07-22 2020-04-28 苏州友蓝能源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淡化的潜水泵升降系统
CN111732213A (zh) * 2020-06-10 2020-10-02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0332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9969B (zh) 乳化油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废水处理工艺
CN101811753B (zh) 一种波浪能海水淡化装置
EP2609977A1 (en) Up-flow filtration device characterized by method for stacking filter materials
KR101538477B1 (ko) 해수담수화를 위한 해수 전처리 장치 및 해수 전처리 방법
CA2796320A1 (en) Membrane separation apparatus with air bubble plates
JP2015077530A (ja) 造水方法および造水装置
CN204752404U (zh) 一种移动式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112390332B (zh) 海水淡化平台
CN103241863B (zh) 船载式水域净化系统及水域净化方法
JP2013017920A (ja) 固液分離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固液分離方法
CN105800736A (zh) 一种含油废水的高效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US10668433B2 (en) Membrane filtration system and membrane bioreactor including the same
US10668434B2 (en) Membrane filtration system and membrane bioreactor including the same
CN206538318U (zh) 一种处理工业高盐高有机物废水的装置
CN111732213A (zh) 海水淡化平台
CN106315982B (zh) 费托合成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2260008B (zh) 冷轧含油废水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212655601U (zh) 可移动的污水应急处理设备
US10639589B2 (en) Membrane filtration system and membrane bioreactor including the same
CN205442948U (zh) 一种气升式金属膜mbr装置
CN100537448C (zh) 具有自由端的梳状膜-生物反应器
CN110950457A (zh) 一种矿井水微污染物深度处理装置
JP5825807B2 (ja) 廃水処理装置及び廃水処理方法
KR102319878B1 (ko) 녹조 복합 처리장치
CN215828570U (zh) 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生化与电解双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