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3299B -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配置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配置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3299B
CN112333299B CN202110001108.2A CN202110001108A CN112333299B CN 112333299 B CN112333299 B CN 112333299B CN 202110001108 A CN202110001108 A CN 202110001108A CN 112333299 B CN112333299 B CN 1123332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domain name
load balancing
server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11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3299A (zh
Inventor
王燕
莫力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mai Interactive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ma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ma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mai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11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3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3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3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3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3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属于网路通信领域,特别是域名解析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网络服务,其中域名解析方法包括步骤: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第一域名解析请求,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所述第一网址集合中至少包括分别指向第一域和第二域的地址;所述第一域是不同于第二域的域。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同时按需将网络访问请求解析到第一域或第二域,从而通过组合2个域的方式使用服务,达到最优的性价比。

Description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配置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领域,特别属于域名解析领域。
背景技术
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CDN是构建在现有网络基础之上的智能虚拟网络,依靠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CDN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内容存储和分发技术。
现有的CDN用户在使用CDN缓存技术时需要保证在使用CDN服务时,通常会购买至少2个不同CDN产商的服务,避免因为服务商的网络或者设备故障(例如遭到攻击或者因为网络配置出错)而导致网络访问在CDN故障时体验变差。
但由于CDN缓存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跟地域、运营商、网络延时、折扣等相关,CDN用户在选择CDN是常常遇到耗费长时间比价和测试。
发明内容
为此,第一方面需要提供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第一域名解析请求,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
所述第一网址集合中至少包括分别指向第一域和第二域的地址;
所述第一域是不同于第二域的域。
可选的,所述域为CDN域;
所述“所述第一网址集合中至少包括分别指向第一域和第二域的地址”指的是,所述第一网址集合中至少包括分别属于2个不同CDN运营商的子域名。
可选的,所述“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包括:
根据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IP地址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中基于位置的负载策略获得第二网址集合,从第二网址集合中选择一网址作为返回地址;
所述第二网址集合由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与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IP地址之间的网络距离符合距离阈值的网址组成。
可选的,“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包括:
根据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运营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中基于运营商的负载策略获得第三网址集合,从第三网址集合中选择一网址作为返回地址;
所述第三网址集合由第一网址集合中与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运营商信息匹配的网址组成。
可选的“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包括:
分别获取域的负载信息;
根据域的负载信息,计算负载均衡参数;
根据负载均衡参数,生成第四网址集合,第四网址集合中选择一网址作为返回地址。
可选的,“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包括:
分别获取域的负载信息;
根据域的负载信息,计算负载均衡参数;
根据负载均衡参数,第四网址集合中根据负载顺序选择一网址作为返回地址。
可选的,所述第一域的地址是二级域名的子域名(亦称为三级域名),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是一个DNS集群中的一台DNS服务器,
所述DNS集群是区别于所述CDN运营商的DNS集群;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之间通过Anycast或LVS方式组建集群;
在第一负载服务器接收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之前,还包括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配置信息;
在所述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之前,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通过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的解析后向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发送第一域名解析请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置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配置模板中包含以下一个或几个属性的参数构成负载策略:地理区域、运营商、域、负载量;;
第一地址属于第一域;
第二地址属于第二域;
解析模板获得设置指令;
根据设置指令的指示设置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使其根据配置模板对应的负载策略将域名解析请求指向第一地址或第二地址。
可选的,所述配置模板还包括第一域的处理策略。
所述步骤“解析模板获得设置指令”之后还包括,根据设置指令设置第一域中的服务器执行第一域的处理策略。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负载均衡服务器,包括存储设备;及
数字处理器,所述数字处理器经配置以在其上运行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经配置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置服务器,包括存储设备;及
数字处理器,所述数字处理器经配置以在其上运行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经配置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8-9任一所述的方法。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同时按需将网络访问请求解析到第一域或第二域,从而通过组合2个域的方式使用服务,达到最优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网络通信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模板的结构;
图3、本发明的一个配置模板界面。
附图标记说明:
101、用户终端;
111、根域名解析服务器;
112、二级域名解析服务器;
131、负载均衡服务器;
15、域1;
151-153、边缘节点/边缘服务器;
16、域2;
161-163、边缘节点/边缘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域名解析系统,包括用户终端101、第三服务器(图中未示出)、至少2个域 (域1、域2相互独立)、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141、根域名解析服务器111、二级域名解析服务器112、负载均衡服务器131。
域也称为网域,具有一定范围,它通过域名系统进行区分。例如:“.com(商业机构)”、“.edu(教育机构)”、“.gov(政府部门)”是不同的域;A.com与B.com是不同的域。
用户终端用于发起网络访问请求,可以是手机、电脑等。域名解析器可能是本地的域名解析器或运营商的域名解析器或者是由第三方机构或公司搭建的域名解析服务器,例如Google Public DNS、Open DNS、 Norton DNS等的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全球13台,一级域名解析服务器是域名供应商的域名解析服务器,由域名供应商搭建;负载均衡服务器(即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是网站授权的DNS服务器,是用于实现本发明方法的DNS服务器;域1、域2是由第三方网络服务提供商搭建的,包括域名解析服务器(图中未示出)、边缘节点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包括: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第一域名解析请求,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
所述第一网址集合中至少包括分别指向第一域和第二域的地址;
所述第一域是不同于第二域的域。
上述地址可以是IP地址也可以是域名。
域1与域2分别由多个边缘节点构成,由于商业策略、区域政策以及公司实力的不同,域1与域2的边缘节点的地理分布、服务价格、为不同运营商提供的访问速度、流量价格是不同的。通过上述方法,用户可以同时按需将网络访问请求解析到第一域或第二域,从而通过组合2个域的方式使用服务,达到最优的性价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详具体为:
用户终端发起网络访问请求Q0(访问1.A.com/sss.html),
本地请求端将域名查询请求(查询A.com的DNS查询请求)发送至本地DNS服务器,若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查询不包含此主机,则向根域名服务器111发送查询Q1;
根域名服务器111返回顶级域名(TLD)的顶级域名服务器(.com域名服务器)的IP列表(即.com的A记录);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向二级域名服务器112的IP列表中的一个主机发送DNS查询Q2(查询1.A.com的DNS查询请求,DNS查询请求的问题字段包括三级域名1.A.com,即请求三级级域名的地址解析);
二级域名解析服务器返回三级域名(1.A.com)的主机对应的权威DNS地址(即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131的地址);
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再向该地址(即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131)发送DNS查询报文Q3,根据对应的CNAME记录,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重复递归查询步骤,直到获得CNAME对应的边缘服务器的IP地址列表。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中,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上运行负载均衡程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中有多个CNAME记录,这些CNAME记录的将一个域名指向多个域名。“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包括: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CNAME记录以及配置的负载均衡策略将域名解析指向多个域名中的其中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可以是根据CNAME记录及其负载均衡比例生成域名列表,负载均衡程序通过随机命中其中一个域名,从而实现负载均衡。例如a.A.com的CNAME记录有2条,其中一条为将域名a.A.com指向为1.B.com,另一条将a.A.com指向2.C.com;根据该CNAME记录,生成网址集合(即第一网址集合),该网址集合中包括1.B.com、2.C.com,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一域与第二域分别是两个域名不同的二级域B.com、C.com,1.B.com是指向/属于 域B.com空间的地址,2.C.com是指向/属于域B.com空间的地址。其中1.B.com和2.c.com的负载比例分别为1:2;则将根据该比例生成域名列表:1.b.com、2.c.com、2.c.com,其中1.b.com在域名列表中的占比为1/(1+2);2.c.com在域名列表中的占比为2/(1+2),负载均衡程序通过随机算法命中域名列表中的一个域名作为DNS访问请求的应答返回,从而实现负载均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本地DNS服务器在首次DNS解析之后会缓存域名解析结果,而在缓存期间,用户的域名解析请求将通过读取缓存的DNS解析记录解析为之前的IP,而导致负载均衡服务中虽然按比例配置负载均衡比例,但由于用户的域名解析请求并非全部经过负载均衡服务器分配解析地址,因此最终的实际负载比例与负载均衡服务器中配置的负载比例是不同。
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包括步骤:
分别获取域的负载信息;
根据域的负载信息,计算负载均衡参数;
根据负载均衡参数,生成第四网址集合,第四网址集合中选择一网址作为返回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具体为: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中的负载均衡应用程序访问CNAME对应域的管理服务器,以获取CNAME记录指向的域名所对应的负载量;根据CNAME记录指向的域名所对应的负载信息,计算负载均衡差值,根据差值之间的比例,生成域名列表。负载信息可以是访问次数,也可以是带宽峰值、流量、下行流量、月流量等方式中的一个。负载均衡程序通过随机命中其中一个域名,从而实现负载均衡。负载均衡应用程序还用于接收。例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例如a.A.com的CNAME记录有2条,其中一条为将域名a.A.com指向为1.B.com,另一条将a.A.com指向2.C.com;其中1.B.com和2.c.com的负载比例分别为F1:F2;访问CNAME记录所指向的域名1.B.com、2.c.com的管理服务器,以获取CNAME记录指向的域名所对应的负载量;在某一时刻获取到的信息为1.B.com的负载量为T1,2.c.com负载量为T2,则生成域名列表:1.b.com、2.c.com。。。,其中1.b.com在域名列表中的数量占总列表中域名数量的比例为(F1-T1)/(F1+F2-T1-T2);2.c.com在域名列表中的占比为(F2-T2)/(F1+F2-T1-T2),负载均衡程序通过随机算法命中域名列表中的一个域名作为返回地址。从而实现负载均衡。在上述实施例中(F1-T1)/(F1+F2-T1-T2)、(F2-T2)/(F1+F2-T1-T2)为负载参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负载均衡差值是通过将(F1-T1)/(F1+F2-T1-T2)与(F2-T2)/(F1+F2-T1-T2)按大小排序获得负载顺序,若(F1-T1)/(F1+F2-T1-T2)在第一顺位,则将(F1-T1)/(F1+F2-T1-T2)对应的CNAME1.B.COM作为返回值,若(F2-T2)/(F1+F2-T1-T2)在第一顺位,则将对应将2.C.COM作为返回地址。虽然本文中介绍了多种计算返回地址的方式,但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基于上述实施例中得到的启示而改变上述的公式,或改变计算方式,但其使用的原理依然是使用域的实际负载量校正负载均衡策略,因此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配置CNAME记录的负载均衡时,配置的可能是是每条CNAME记录对应参数(参数可以是访问次数,也可以是带宽峰值、流量、下行流量、月流量等方式中的一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将同一域名的多条CNAME记录所对应的参数可以转换为本发明中所示的负载比例的方式,并应用本发明相同的相似的方法以达到实际的负载均衡。因此类似的变体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中的负载均衡是通过访问CNAME记录所指向的域名1.B.com、2.c.com的管理服务器,以获取CNAME记录指向的域名所对应的负载量,可以依据实际的场景配置所述的访问的频次以及访问的间隔。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1.B.com中的负载量达到配置时,再将DNS解析指向分配2.C.com。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责均衡服务器根据CNAME记录获得对应边缘服务器的IP而不是由本地域名服务器获得CNAME对应的边缘服务器的IP地址列表。即首先由负责均衡服务器根据网络访问请求确定CNAME列表从而确定域名列表;根据域名列表中的域名向授权DNS发起DNS递归查询,并通过连续多次递归同一个DNS域名,获得一个域名尽量多的IP地址信息,并对获得的多个IP地址信息按照负载均衡策略随机选择一个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
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域的地址是三级域名,
所述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是一个DNS集群中的一台DNS服务器,
所述DNS集群是区别于所述CDN运营商的DNS集群;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之间通过Anycast或LVS方式组建集群;
在所述第一负载服务器接收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配置信息;
在所述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之前,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通过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的解析后向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发送第一域名解析请求;
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载均衡服务器中配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由运营商(电信、联通、移动、铁通)地区(城市1、城市2…)负载占比、缓存规则、CNAME记录等属性中的一个或几个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载策略分为3个维度,3个维度以树状方式组织形成总体的负载策略。在一个实施例中,3个维度的一种组织方式是:运营商-地区-(负载量/负载占比、CNAME记录),另一种组织方式是:地区-运营商-(负载占比/负载量、CNAME记录),即该组织方式用于定义负载均衡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策略。可以理解的是,负载均衡策略中可以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属性也是可以的。如图2所示的一种3维结构的负载策略,根节点为入口,根据此负载策略程序代码执行的步骤为:
判断第一域名解析请求的来自于哪个运营商,若第一域名解析请求来源于运营商1,则判断流量来源的地区,若来源于地区1则根据地区1分支对应的子负载均衡策略实现负载均衡。子负载均衡策略中包含负载占比/负载量、CNAME记录等属性定义的负载均衡策略。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载占比/负载量、CNAME记录等属性定义的负载均衡策略为a.A.com的CNAME记录有2条,其中一条为将域名a.A.com指向为1.B.com,另一条将a.A.com指向2.C.com;其中1.B.com和2.c.com的负载比例分别为F1:F2(即负载占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百分比或负载量转化表示负载占比)。可以理解的是虽然仅绘制了运营商1的负载策略,但可以理解的是运营2、3页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组织形式的负载策略。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负载均衡策略虽然是如图2方式组织的,但可以理解的下述实施方式A1、实施例方式A2实际也是上述负载策略程序代码执行时的子部分。即从另一个方面程来说,本发明中的实施例A1和实施例A2是可以结合实施的,其结合实施后的实施方式可以入上述负载策略的程序代码执行的步骤相似或相同。
实施例A1: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负载均衡策略中也包括根据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IP地址信息,以及根据配置信息(负载)中基于位置负载策略获得第二网址集合,根据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IP地址信息,以及根据配置信息中基于位置负载策略获得第二网址集合,从第二网址集合中选择一网址作为返回地址;
所述第二网址集合由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与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IP地址之间的网络距离符合距离阈值的网址组成。
在实施例A1中,通过IP地址与目标访问地址的网络距离优选距离访问请求方更近的边缘节点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网络访问的体验。
实施方式A2: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包括:
根据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运营商信息,以及根据配置信息中基于运营商的负载策略获得第三网址集合,从第三网址集合中选择一网址作为返回地址;
所述第三网址集合由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与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运营商信息匹配的网址组成。在实施例A2中,根据访问请求的运营商线路在可选的网址集合中选择通信状况与该线路适配性较好的网络,从而提高网络访问的体验。发明人发现,即使通过负载均衡服务器实现了组合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但是企业用户在使用上述服务时仍然是困难的,企业用户需要使用的第三方服务是通常需要比对质量和价格、地域差异、运营商支持、网络延时、折扣等,因此企业用户在选择第三方服务时常常遇到耗费长时间比价和测试。
为此,本发明中,还提供生成模板及负载均衡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网站A的二级域(A.com)直接由域名注册商完成注册和备案的配置,并将一级域名的解析NS指向域名注册商自域名解析有服务器。可以理解本文1、A、a根据语境应该理解为是一个替代符号,用于代表域名中的字段,可以被任何字符串替代,A.COM也是一个替代符号,用于代表二级域,可以被任何二级域名替代,在本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发明人提供的方法,而不是限制为只能是域名A或只能是.com域,以此类推。
2、配置三域名i(i即子域名,i可以是a.A.com,同理这里的a也仅作为指代三级域,其可以被任何字符替代)的权威解析服务器指向在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
3、根据模板生成配置指令,配置指令中包括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CNAMEi(可以是二级域名或三级域名),以及指示负载均衡服务器上增加对应的CNAME记录,以及该配置CNAME记录对应的负载策略等,从而根据该负载策略和该CNAME记录将三级域名i的解析指向CNAMEi。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文中负载均衡服务器是用于实现本文所述方案的服务器,本文中描述的负载均衡服务器可以是一个全局负载均衡服务器,其即可以是硬件的服务器实体,也可以是Nginx,HAProxy,LVS 等软件方式实现的软件服务器。全局负载均衡服务器是由多个区域的服务器站点构成分布式网络,需要结合上下文,将负载均衡服务器解释为这个分布式网络中的一个站点或整个分布式网络本身。
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模板可以以页面的形式展示,也可以是以配置文件的方式展示。模板中的信息记载以下信息:运营商(电信、联通、移动、铁通)地区(城市1、城市2…)负载占比、缓存规则、CNAME记录等,且这些信息是由下列三维组成,其组成树状结构的负载策略,其组织形式可以是:运营商-地区-(负载量/负载占比、CNAME记录),或者地区-运营商-(负载占比/负载量、CNAME记录),即该组织方式用于定义负载均衡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策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维度还包括缓存规则,其中缓存规则指的是哪些资源会被缓存,通常HTML文件、 图片、 css、 xml、 js、 音频、 流媒体等静态资源会被缓存,而动态地址、 asp、 aspx、 py、 jsp、 php等动态资源不被缓存。
所述负载均衡策略根据树状结构中节点的顺序分为3个维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个维度是按运营商划分负载均衡,即根据访问请求的流量来自于哪个运营商,则适配对应的负载均衡策略;第二维度是按照地区,若访问流量来自于对应的地址,则采用该地区对应的负载均衡策略;第三维度是负载占比/负载量、缓存规则、CNAME;即在满足前两个维度的情况,应用第三维度的负载均衡策略。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按上述方式虽然将模板包含上述3个维度的信息,但模板的内容呈现方式,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网页A1填写/选择CNAME记录,再通过网页A2确认和修改运营商、地域、占比等信息,再通过网页3确认和/或修改配置缓存规则。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通过网页B1确认或修改缓存规则,以及确认或修改配置给负载均衡服务器的CNAME记录,再通过网页B2中的确认或修改配置运营商、地域、占比等信息。如图3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确认及修改运营商、地域、占比等负载均衡策略的网页。其中,CMCC、CNC、TEL、deFaUIT指代运营,金山云、网宿、亚马逊等指代CNAME对应的域,百分比为可修改字段,若选中CMCC、然后在金山云与北京对应的输入框中填写百分比,则指示负载均衡服务器将来自CMCC、北京地区的流量按照填入的百分比分配给金山云。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运营商、价格、网络访问分布等生成模板;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可以设置和生成多个模板根据用户需求选择最接近的模板,从而减少用户独立配置和测试的时间。通过自动生成模板,并根据模板自动配置各CDN服务商的缓存策略,从而减少用户自主购买和选择第三方服务所需要的时间、人力的投入,并通过自动配置第三方服务器的组合使用的方式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在本文还提供计费系统,计费系统通过网络接口获取域的计费、带宽、流量等信息,并实时分析用户使用的带宽和流量等信息,从而根据用户的实际的计费统计和使用量数据,从而为用户根据实际的网络使用情况,判断如何组合购买是更优的方案。
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CNAME管理,用户管理、模板管理、域管理以及负载均衡服务器配置下发、负载均衡服务器任务管理等功能。
在本文的一个实施例中,选择应用的模板后,根据模板中记载的参数,生成配置文件,根据配置文件的指示,设置负载均衡服务器,以及通过对应第三方提供的API配置缓存规则以及访问授权等。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文件可以是内存中的数据,其并未保存于磁盘中。
本文还提供负载均衡服务器,包括存储设备;及
数字处理器,所述数字处理器经配置以在其上运行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经配置以用于实现本文所记载的方法。
本文配置服务器,包括存储设备;及
数字处理器,所述数字处理器经配置以在其上运行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经配置以用于实现本文所记载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第一域名解析请求,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
所述第一网址集合中至少包括分别指向第一域和第二域的地址;
所述第一域是不同于第二域的域,所述域为CDN域,
所述第一域的地址是三级域名,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是一个DNS集群中的一台DNS服务器,
所述DNS集群是区别于所述CDN运营商的DNS集群;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之间通过Anycast或LVS方式组建集群;
在第一负载服务器接收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之前,还包括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配置信息;
在所述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之前,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通过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的解析后向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发送第一域名解析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网址集合中至少包括分别指向第一域和第二域的地址”指的是,所述第一网址集合中至少包括分别属于2个不同CDN运营商的子域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包括:
根据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IP地址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中基于位置的负载策略获得第二网址集合,从第二网址集合中选择一网址作为返回地址;
所述第二网址集合由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与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IP地址之间的网络距离符合距离阈值的网址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包括:
根据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运营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中基于运营商的负载策略获得第三网址集合,从第三网址集合中选择一网址作为返回地址;
所述第三网址集合由第一网址集合中与第一域名解析请求中的运营商信息匹配的网址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包括:
分别获取域的负载信息;
根据域的负载信息,计算负载均衡参数;
根据负载均衡参数,生成第四网址集合,第四网址集合中选择一网址作为返回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第一域名解析请求返回第一网址集合中的一个地址”包括:
分别获取域的负载信息;
根据域的负载信息,计算负载均衡参数;
根据负载均衡参数,第四网址集合中根据负载顺序选择一网址作为返回地址。
7.一种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配置模板中包含以下一个或几个属性的参数构成负载策略:地理区域、运营商、域、负载量;
第一地址属于第一域;
第二地址属于第二域;
解析模板获得设置指令;
根据设置指令的指示设置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使其根据配置模板对应的负载策略将域名解析请求指向第一地址或第二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域和第二域均为CDN域,所述第一域的地址是三级域名,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是一个DNS集群中的一台DNS服务器,
所述DNS集群是区别于所述CDN运营商的DNS集群;
第一负载均衡服务器之间通过Anycast或LVS方式组建集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模板还包括第一域的处理策略,
所述步骤“解析模板获得设置指令”之后还包括,根据设置指令设置第一域中的服务器执行第一域的处理策略。
9.负载均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设备;及
数字处理器,所述数字处理器经配置以在其上运行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经配置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
10.配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设备;及
数字处理器,所述数字处理器经配置以在其上运行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经配置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7-8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0001108.2A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配置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2333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1108.2A CN112333299B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配置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1108.2A CN112333299B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配置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3299A CN112333299A (zh) 2021-02-05
CN112333299B true CN112333299B (zh) 2021-12-28

Family

ID=74302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1108.2A Active CN112333299B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配置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32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7468B (zh) * 2022-06-09 2024-01-16 药小鹿(成都)数字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基于Nginx对网站各二级域名实际流量统计的方法
CN115333927B (zh) * 2022-07-29 2023-10-27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域名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01731B (zh) * 2023-02-08 2023-06-23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2433A (zh) * 2007-03-09 2008-09-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访问网络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WO2016184349A1 (zh) * 2015-05-21 2016-11-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74744A (zh) * 2017-07-28 2018-09-25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64821A (zh) * 2019-12-23 2020-04-24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边缘节点的ip地址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107171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ns服务器的安全防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介质
CN111541799A (zh) * 2020-05-11 2020-08-14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970262A (zh) * 2020-08-07 2020-11-20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的第三方服务启用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2433A (zh) * 2007-03-09 2008-09-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访问网络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WO2016184349A1 (zh) * 2015-05-21 2016-11-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74744A (zh) * 2017-07-28 2018-09-25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07171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ns服务器的安全防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介质
CN111064821A (zh) * 2019-12-23 2020-04-24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边缘节点的ip地址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541799A (zh) * 2020-05-11 2020-08-14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970262A (zh) * 2020-08-07 2020-11-20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的第三方服务启用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3299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33299B (zh)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配置方法及设备
US11811657B2 (en) Updating rout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client location
US20200195753A1 (en) Request routing utilizing cli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US9444759B2 (en) Service provider registration by a content broker
WO2021120969A1 (zh) 域名解析方法、域名解析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EP3567881B1 (en) Request routing and updating routing information utilizing cli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JP5788497B2 (ja) 動作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4024997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dynamic domain name system for inbound route control
CN107342913B (zh) 一种cdn节点的探测方法和装置
CN108494891A (zh)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9151009B (zh) 一种基于mec的cdn节点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03428302A (zh)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域名解析服务器及域名解析系统
CN106067890A (zh)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610930A (zh) 一种基于dns的数据优选方法
CN103873604A (zh) 一种基于分析cdn网络数据的网络访问方法
CN109818821B (zh) 一种网站cdn架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1057369A1 (zh) HttpDNS调度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US11303606B1 (en) Hashing name resolution requests according to an identified routing policy
CN107071091B (zh) 一种优化dns域名解析的实现方法
CN114500456A (zh) 基于全网嗅探的dns调度优化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4268605B (zh) 一种智能dns实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0

Address after: 226004 Room 1201, Building 13A, Zil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No. 60 Chongzhou Avenue, Xiaohai Street,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mai Interactive Technology (Nant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7, 4 / F, building 2, No.1 and 3, Qinglong Hutong,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Guanmai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