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0921B - 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0921B
CN112330921B CN202011218759.9A CN202011218759A CN112330921B CN 112330921 B CN112330921 B CN 112330921B CN 202011218759 A CN202011218759 A CN 202011218759A CN 112330921 B CN112330921 B CN 112330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alloon
cavity
sleeve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87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0921A (zh
Inventor
钟沙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2187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0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0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0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0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0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69System arrangements wherein the object is to detect the exact location of child or item using a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e.g. GP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72System arrangements wherein the object is to detect exact location of child or item using triangulation other than GP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88Attachment of child unit to child/articl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辅助医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S1:可穿戴设备穿戴在使用者身上;可穿戴设备具有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气球弹出模块;S2:通过定位模块统计出使用者的经常活动范围,通讯模块实时联网;S3:当使用者离开经常活动范围后,通讯模块给监护人发出预报警;S4:由监护人判断是否解除预报警,不解除则将使用者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解除则可穿戴设备继续工作;S5:当使用者走到没有通讯网络的地方时,则触发气球弹出装置,放出气球,气球上具有个人求助信息且气球上设有信号接收模块;S6:联网后,第一时间将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本发明通过气球弹出模块来保证走失者在郊区等人烟稀少的地方能快速的被人们找到。

Description

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
背景技术
老人走失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了解,走失的老人以老年痴呆症患者居多。曾有媒体分析,老人的频频走失除了与自身疾病有关外,城市建设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也是让他们容易迷失的原因。而且现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日常生活中成员单一、乏人照顾,走失了一时很难知道。相对于城市而言,郊区存在着信号不好,活动人口少等问题,走失的老人更加不好寻找,所以生活在郊区的老人更加需要特殊关照,防止走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其提供了一种防止老人走失,并且走失后便于寻找老年人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穿戴设备穿戴在使用者身上;可穿戴设备具有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气球弹出模块;
S2:通过定位模块统计出使用者的经常活动范围,通讯模块实时联网;
S3:当使用者离开经常活动范围后,通讯模块给监护人发出预报警;
S4:由监护人判断是否解除预报警,不解除则将使用者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解除则可穿戴设备继续工作;
S5:当使用者走到没有通讯网络的地方时,则触发气球弹出装置,放出气球,气球上具有个人求助信息且气球上设有信号接收模块;
S6:联网后,第一时间将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
进一步的,S4步骤和S6步骤中,个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患病史、家庭信息和个人全身影像,通过将以上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利用图像对比的方式查找使用者。
进一步的,气球弹出模块包括:壳体,壳体设有气球出口;隔板,隔板设置于壳体内部且一端部伸出气球出口;气球,气球设置于隔板上,且气球内部设有气体发生件;压碎辊,压碎辊设置于壳体内部,压碎辊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用以压碎气体发生件;转杆,转杆的一端通过绕线连接气球,绕线穿过压碎辊且绕线绕出气球出口,在转杆的绕自身旋转轴旋转下会带动气球从压碎辊中穿过。
进一步的,转杆包括轴杆、套筒、固定件、滑动套和电机,电机固定连接轴杆的一端且驱动轴杆旋转;轴杆的中端设有外螺纹,套筒设置有内螺纹且内螺纹和外螺纹啮合,固定件固定连接壳体且固定件穿过套筒,滑动套套设于轴杆的另一端且滑动套沿轴杆滑动,滑动套通过连接杆与套筒固定连接,轴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绕线。
进一步的,可穿戴设备上设有至少三个腔体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每个腔体内都设有气球弹出模块;腔体内设有发条组件,发条组件包括旋转套筒、发条盘和发条,发条盘与旋转套筒固定连接,发条设置于发条盘内,发条盘的外侧设有外齿轮;腔体内还设有拨动按钮,拨动按钮用以限制旋转套筒的旋转;转杆上设有第一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上设有外齿轮啮合发条盘;转杆上还设有第一斜齿轮;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齿轮且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组成齿轮传动;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为丝杆且设置于第二腔体内,第二腔体内设有限位杆和主滑套,主滑套、限位杆和丝杆组成丝杆传动系统;第二腔体内设有弹性限位件,弹性限位件与主滑套固定连接,弹性限位件用以限制第二腔体内的旋转套筒的旋转;第二腔体内还设有第二传动杆;第二腔体内的转杆的斜齿轮与第二传动杆一端的斜齿轮不啮合设置,在主滑套的推动下,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设有斜齿轮且与第二腔体内的转杆的斜齿轮啮合形成齿轮转动,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为丝杆设置在第三腔体内;第三腔体内也设有副限位杆和副滑套,副限位杆、副滑套和第二传动杆的丝杆部分组成丝杆传动,且副滑套上设有副弹性限位件,副弹性限位件用以限制第二腔体内的旋转套筒的旋转;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内的旋转套筒上设有第二拨动按钮和第三拨动按钮,第二拨动按钮和第三拨动按钮用以限制该腔体内的旋转套筒的旋转。
进一步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内的旋转套筒同轴设置且贯通连接。
进一步的,信号接收模块设置于气球出口且位于隔板的下方,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电池、信号接收模组,外壳上设有定位孔和牵引孔,定位孔内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与定位孔滑动摩擦,外壳的两侧与气球出口等宽;还设有设置于壳体上的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轮和第二旋转轮,第一旋转轮和第二旋转轮传动连接,第一旋转轮与转杆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轮定轴旋转且第二旋转轮上设有啮合部,啮合部与螺纹杆啮合,且在第一旋转轮的旋转下,螺纹杆从定位孔内脱落;还设有固定套,固定套包括弹性件和橡胶套,弹性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绕线,橡胶套套设于弹性套的另一端且在橡胶套的作用下,弹性件向内压紧;橡胶套的环径大于牵引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信号接收模块设置于绕线上,且信号接收模块与气体发生件的绕线长度小于信号接收模块与转杆之间的绕线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可穿戴设备上设置气球弹出模块提供一个警示装置,以此来保证走失者在郊区等人烟稀少的地方能快速的被人们找到,另一方面,巧妙利用气球的高度来携带信号接收器以此来避免信号不好的情况,进而能将走失者的个人信息出传输给互联网,便于人们找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的气球弹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的气球弹出模块中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3提供的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的气球弹出模块中信号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3提供的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的气球弹出模块中信号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的气球弹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第一腔体,2-第二腔体,3-第三腔体,100-壳体,200-隔板,300-气球,400-气体发生件,500-压碎辊,600-转杆,700-气球出口,610-电机,620-固定件,630-套筒,640-滑动套,650-轴杆,810-第一旋转轮,820-第二旋转轮,830-信号接收模块,831-牵引孔,832-定位孔,833-螺纹杆,310-绕线,311-弹性件,312-橡胶套,910-旋转套筒,920-发条盘,930-拨动按钮,940-第一传动杆,950-主滑套,960-限位杆,610-第一配合部,970-弹性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穿戴设备穿戴在使用者身上;所述可穿戴设备具有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气球300弹出模块;
S2:通过定位模块统计出使用者的经常活动范围,通讯模块实时联网;
S3:当使用者离开经常活动范围后,通讯模块给监护人发出预报警;
S4:由监护人判断是否解除预报警,不解除则将使用者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解除则可穿戴设备继续工作;
S5:当使用者走到没有通讯网络的地方时,则触发气球300弹出装置,放出气球300,所述气球300上具有个人求助信息且气球300上设有信号接收模块830;
S6:联网后,第一时间将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
其中,S4步骤和S6步骤中,个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患病史、家庭信息和个人全身影像,通过将以上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利用图像对比的方式查找使用者。
为了便于郊区等人烟稀少和信号较弱的地方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气球300弹出模块包括:壳体100,隔板200,气球300,压碎辊500和转杆600;壳体100设有气球出口700便于气球300从其中放出;隔板200设置于壳体100内部且一端部伸出气球出口700,隔板200用以限制气球300的走向;气球300设置于隔板200上,且气球300内部设有气体发生件400;压碎辊500设置于壳体100内部,压碎辊500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用以压碎气体发生件400,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气体发生件400采用市面常见的气体发生剂,如采用固固的气体发生剂或者固液的气体发生剂,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固固还是固液的气体发生剂,通过化学反应的到气体,可能伴随着发热等现象,为了保证气球300不被破坏,所述在气体发生剂的外围还应设有防护罩,避免化学反应与气球300直接接触,当然,以上所述未公开的结构都采用现有技术来实施,在这里就不做出详细说明。
转杆600的一端通过绕线310连接气球300,绕线310穿过压碎辊500且绕线310绕出气球出口700,在转杆600的绕自身旋转轴旋转下会带动气球300从压碎辊500中穿过,利用压碎辊500对气体发生剂做出碾压动作,使两个试剂接触产生气体,从而使气球300增大,具有上升动力,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气体发生剂被压碎辊500挤压后才会产生气体,且为了避免气体向为通过压碎辊500一侧的气球300中散发,所以,气体发生件400,可以设置在气球300的末端,不过由于反应需要时间,所以在气体完全释放完之前,通过转杆600也是可以将气球300牵引出压碎辊500,牵引出压碎辊500之后,由于隔板200的限制,气球300会坠落在壳体100的外侧,待气体完全释放,气球300就能顺利上升。
在本实施例中,转杆600包括螺纹杆833,所述螺纹杆833的一端设有伺服电机610,所述螺纹杆833的另一端通过绕线310连接所述气球300,所述绕线310穿过所述压碎辊500且绕线310绕出所述气球出口700,这里采用伺服电机610的目的在于控制伺服电机610的圈数和正反转来控制转杆600来牵引气球300,一般来说,伺服电机610正转几圈后将气球300从压碎辊500中牵引至气球300坠在壳体100的外侧,然后停顿一段时间待气体发生件400完全释放气体后,再进行反转,一点点的给气球300提供绕线310,便于其升高。
气球300上设有警醒标志,从而便于更远的人能观察到,从而寻找到走失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野外信号不好的情况,所以还设有信号接收模块830,信号接收模块830采用市面常见的模块即可,自带纽扣电池电源;信号接收模块830固定设置在绕线310上,且设置于压碎辊500的另一侧,跟随气球300一起升空,便于接受信号,待联网后,第一时间将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具体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患病史、家庭信息和个人全身影像,通过将以上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利用图像对比的方式查找使用者。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结构和方法如实施例一一致,区别点在于,为了减少成本和体积,采用更小体积的普通电机610机组来实现气球300的释放,具体如下。
如图3-5所示,转杆600包括轴杆650、套筒630、固定件620、滑动套640和电机610,电机610固定连接轴杆650的一端且驱动轴杆650旋转;轴杆650的中端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形成丝杆,套筒630设置有内螺纹且内螺纹和外螺纹啮合,固定件620固定连接壳体100且固定件620穿过套筒630,滑动套640套设于轴杆650的另一端且滑动套640沿轴杆650滑动,滑动套640通过连接杆与套筒630固定连接,轴杆65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绕线310,电机610带动轴杆650一个方向转动,然后由于丝杆传动,套筒630向外滑动,同时绕线310在轴杆650上缠绕、缩短,牵引出气球300,然后滑动套640将缠绕在轴杆650上的绕线310推下轴杆650,此时绕线310全部从轴杆650上释放出来,气球300求能顺利上升,起到便于寻找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接收模块830设置于气球出口700且位于隔板200的下方,信号接收模块830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电池、信号接收模组,外壳上设有定位孔832和牵引孔831,定位孔832内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与定位孔832滑动摩擦,外壳的两侧与气球出口700等宽;
还设有设置于壳体100上的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轮810和第二旋转轮820,第一旋转轮810和第二旋转轮820传动连接,第一旋转轮810与轴杆650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轮820定轴旋转且第二旋转轮上设有啮合部,啮合部与螺纹杆啮合,且在第一旋转轮810的旋转下,螺纹杆833从定位孔832内脱落;也就是说,当轴杆650旋转时,带动第一旋转轮810转动,然后带动第二旋转轮820转动,从而通过齿轮传动将螺纹杆833拔出,此时信号接收模块830就会从气球出口700内脱落,便于跟随气球300上升,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为了保证绕线310传动的可靠性,所以绕线310不会固定,如果采用实施例一那样设置的话,那么设置在绕线310上的信号接收模块830就会摆动撞击壳体100,极大概率脱落或者损坏,所以采用螺纹杆833固定。
为了保证,绕线310能牵引信号接收模块830上升,还设有固定套,固定套包括弹性件311和橡胶套312,弹性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绕线310,橡胶套312套设于弹性件311的另一端且在橡胶套312的作用下,弹性件311向内压紧;橡胶套312的环径大于牵引孔831的直径,当绕线310带着弹性件311从牵引孔831内穿过时,利用牵引孔831来将橡胶套312从弹性件311上去除,然后弹性件311张开,反向卡住牵引口,此时气球300上升的话,那么就会带着信号接收模块830一起上升。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结构和方法如实施例二一致,区别点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了发条来取代电机610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再没有电的情况下也能驱动气球300放出,同时设置了三组气球300,避免了,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气球300破碎不能释放上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可穿戴设备上设有至少三个腔体包括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和第三腔体3,每个腔体内都设有气球300弹出模块。
腔体内设有发条组件,发条组件包括旋转套筒910、发条盘920和发条,发条盘920与旋转套筒910固定连接,发条设置于发条盘920内,发条盘920的外侧设有外齿轮;腔体内还设有拨动按钮930,拨动按钮930用以限制旋转套筒910的旋转。
转杆600上设有第一配合部610,第一配合部610上设有外齿轮啮合发条盘920,两者形成齿轮传动;转杆600上还设有第一斜齿轮。
第一腔体1内设有第一传动杆940,第一传动杆940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齿轮且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组成齿轮传动;第一传动杆940的另一端为丝杆且设置于第二腔体2内,第二腔体2内设有限位杆960和滑套,滑套、限位杆960和丝杆组成丝杆传动系统;第二腔体2内设有弹性限位件970,弹性限位件970与滑套固定连接,弹性限位件970用以限制第二腔体2内的旋转套筒910的旋转。
第二腔体2内还设有第二传动杆;第二腔体2内的转杆600的斜齿轮与第二传动杆一端的斜齿轮不啮合设置,在主滑套的推动下,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设有斜齿轮且与第二腔体2内的转杆600的斜齿轮啮合形成齿轮转动,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为丝杆设置在第三腔体3内。第三腔体3内也设有副限位杆960和副滑套,副限位杆960、副滑套和第二传动杆的丝杆部分组成丝杆传动,且副滑套上设有副弹性限位件970,副弹性限位件970用以限制第二腔体2内的旋转套筒910的旋转。
第二腔体2、第三腔体3内的旋转套筒910上设有第二拨动按钮930和第三拨动按钮930,第二拨动按钮930和第三拨动按钮930用以限制该腔体内的旋转套筒910的旋转。
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和第三腔体3内的旋转套筒910同轴设置且贯通连接。
整个工作过程如下: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就不能通过互联网和信号接收器来寻找走失者了,所以需要完全靠人工的方式寻找,此时气球300的高度就显得更尤为必要了;首先将发条上紧条穿过贯通设置的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和第三腔体3内的旋转套筒910,来同时上紧全部发条,通过按下第一腔体1内的拨动按钮930来释放第一腔体1内的发条,从而驱动转杆600转动,转动的转杆600,如同实施例二一致的方式释放气球300,此时,第一腔体1内的第一传动杆940会转动,通过丝杆传动机构驱动主滑套950滑动,将位于第二腔体2内的第二传动杆推动,使其与第二腔室内的转杆600啮合,同时将第二腔室内的弹性限位件970推动,解锁;如果发现第一腔室内的气球300损坏,那么就按下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波动按钮,来释放第二腔室内的发条,驱动第二腔室内的转杆600转动,同样的,如实施例二中的方式一样,释放气球300,如果第二腔体2内的球依旧损坏,那么就以同样的方式释放第三腔体3内的气球300;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腔体1内的气球300没有释放时,第二腔体2内的气球300是不会释放的,同样的第二腔体2内的气球300不释放的话,第三腔体3内的气球300是不会释放的,这样的话,就避免了操作不当引起的气球300浪费,毕竟气球300是一次性物品,需要重新填装,再没有确定气球300是否能顺利释放出来的话,就以下造成了三个腔体内的气球300释放的话,那么会导致需要释放时得不到,适当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为具体详述的机械结构或者零部件均采用市面上常见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技术,如拨动按钮。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穿戴设备穿戴在使用者身上;所述可穿戴设备具有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气球弹出模块;
S2:通过定位模块统计出使用者的经常活动范围,通讯模块实时联网;
S3:当使用者离开经常活动范围后,通讯模块给监护人发出预报警;
S4:由监护人判断是否解除预报警,不解除则将使用者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解除则可穿戴设备继续工作;
S5:当使用者走到没有通讯网络的地方时,则触发气球弹出装置,放出气球,所述气球上具有个人求助信息且气球上设有信号接收模块;
S6:联网后,第一时间将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
所述气球弹出模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气球出口;
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一端部伸出所述气球出口;
气球,所述气球设置于所述隔板上,且所述气球内部设有气体发生件;
压碎辊,所述压碎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压碎辊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用以压碎所述气体发生件;
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通过绕线连接所述气球,所述绕线穿过所述压碎辊且绕线绕出所述气球出口,在转杆的绕自身旋转轴旋转下会带动气球从压碎辊中穿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和S6步骤中,个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患病史、家庭信息和个人全身影像,通过将以上个人信息传送给公安系统,利用图像对比的方式查找使用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包括轴杆、套筒、固定件、滑动套和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轴杆的一端且驱动所述轴杆旋转;所述轴杆的中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啮合,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且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套筒,所述滑动套套设于所述轴杆的另一端且所述滑动套沿所述轴杆滑动,所述滑动套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轴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上设有至少三个腔体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每个所述腔体内都设有气球弹出模块;
所述腔体内设有发条组件,所述发条组件包括旋转套筒、发条盘和发条,所述发条盘与所述旋转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发条设置于所述发条盘内,所述发条盘的外侧设有外齿轮;所述腔体内还设有拨动按钮,所述拨动按钮用以限制所述旋转套筒的旋转;
所述转杆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上设有外齿轮啮合所述发条盘;
所述转杆上还设有第一斜齿轮;
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齿轮且所述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组成齿轮传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为丝杆且设置于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限位杆和主滑套,所述主滑套、限位杆和丝杆组成丝杆传动系统;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弹性限位件,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所述主滑套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限位件用以限制第二腔体内的旋转套筒的旋转;
所述第二腔体内还设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腔体内的转杆的斜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杆一端的斜齿轮不啮合设置,在所述主滑套的推动下,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设有斜齿轮且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转杆的斜齿轮啮合形成齿轮转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为丝杆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三腔体内也设有副限位杆和副滑套,所述副限位杆、副滑套和第二传动杆的丝杆部分组成丝杆传动,且所述副滑套上设有副弹性限位件,所述副弹性限位件用以限制第二腔体内的旋转套筒的旋转;
所述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内的旋转套筒上设有第二拨动按钮和第三拨动按钮,所述第二拨动按钮和第三拨动按钮用以限制该腔体内的旋转套筒的旋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老年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内的旋转套筒同轴设置且贯通连接。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老年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设置于所述气球出口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电池、信号接收模组,所述外壳上设有定位孔和牵引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定位孔滑动摩擦,所述外壳的两侧与所述气球出口等宽;
还设有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轮和第二旋转轮,所述第一旋转轮和第二旋转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轮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轮定轴旋转且所述第二旋转轮上设有啮合部,所述啮合部与所述螺纹杆啮合,且在所述第一旋转轮的旋转下,所述螺纹杆从所述定位孔内脱落;
还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包括弹性件和橡胶套,所述弹性套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绕线,所述橡胶套套设于所述弹性套的另一端且在橡胶套的作用下,所述弹性件向内压紧;所述橡胶套的环径大于所述牵引孔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防丢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设置于所述绕线上,且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气体发生件的绕线长度小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转杆之间的绕线长度。
CN202011218759.9A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 Active CN112330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8759.9A CN112330921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8759.9A CN112330921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0921A CN112330921A (zh) 2021-02-05
CN112330921B true CN112330921B (zh) 2021-11-23

Family

ID=74315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8759.9A Active CN112330921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092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7403B (zh) * 2009-06-30 2013-12-11 廖大中 带有应急气囊的可漂浮黑匣子
CN102103786A (zh) * 2011-03-03 2011-06-22 南昌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追踪监护的系统和方法
CN202042034U (zh) * 2011-04-14 2011-11-16 浙江大学 一种应急求救装置
CN203786869U (zh) * 2014-03-28 2014-08-20 徐伟成 一种事故定位装置
US9672725B2 (en) * 2015-03-25 2017-06-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oximity-based reminders
CN106710133A (zh) * 2016-12-30 2017-05-24 肇庆高新区黑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调节安全范围、距离的电子监护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0921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962145T3 (es) Un sistema para el tratamiento adaptativo de trastornos en el tracto gastrointestinal
US20040199212A1 (en) External patient alerting system for implantable devices
CN105193407A (zh) 全天候智能监控系统及腕表式智能监控仪
WO2006117788A2 (en) A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alzheimer patients
WO2022155014A2 (en) Wrist-wearable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device
CN112330921B (zh) 一种老年人防丢失方法
CN103462611A (zh) 穿戴式的癫痫监测装置和系统
CN107137227A (zh) 一种智能手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33654A (zh) 一种智能呼救手环
CN110021139A (zh) 可穿戴设备、服务器以及可穿戴监护系统
CN109222920B (zh) 适于医生做随访诊治计划的精神疾病病人远程监控系统
CN207568350U (zh)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安全门锁
Ahmed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smart wheelchair for the disabled people
CN205563177U (zh) 一种智能手铐及其远程管理系统
CN117079414A (zh) 医院风险预警监测管理平台
CN209391432U (zh) 医疗器械智能急救系统专用柜及医疗装置
CN106730197A (zh) 具有远程报警功能的呼吸机控制系统
CN109745030A (zh) 车载智能健康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5792723U (zh) 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
CN113974585A (zh) 一种基于老年急症形态特征识别快速救援智能系统
CN111899463A (zh) 智能项圈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WO2022002636A1 (en) Medical system comprising an 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the same
CN201219930Y (zh) 基于Zigbee技术的家庭无线远程监护装置
CN210043991U (zh) 适于医生做随访诊疗计划的精神疾病病人远程监控装置
CN107982051B (zh) 一种智能药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