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0769B - 一种导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0769B
CN112270769B CN202011254365.9A CN202011254365A CN112270769B CN 112270769 B CN112270769 B CN 112270769B CN 202011254365 A CN202011254365 A CN 202011254365A CN 112270769 B CN112270769 B CN 1122707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ic spot
target scenic
augmented reality
point cloud
video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43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0769A (zh
Inventor
董玉华
秦子文
李照虎
刘赵梁
王志昊
王颢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543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0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0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0769A/zh
Priority to US17/498,204 priority patent/US11823335B2/en
Priority to JP2021168950A priority patent/JP2022077498A/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0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0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4Travel agenc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2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augmented reality sce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G06V20/41Higher-level, semantic clustering, classification or understanding of video scenes, e.g. detection, labelling or Markovian modelling of sport events or news i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60Type of objects
    • G06V20/64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1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operations for analysing video streams, e.g. detecting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3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requesting additional data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1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1/816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involving special video data, e.g 3D 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4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3D image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28Range image; Depth image; 3D point clou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增强现实和图像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方案为: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应用端设备,使得应用端设备将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从多个方位和多个角度触发服务,保证游客的视线和讲解的内容实时匹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游览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导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增强现实和图像技术,尤其是一种导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自助游的方式出行,以人文、建筑、历史等为主题的景点特别依赖导游的伴游,以便增长旅行的知识和乐趣。另外,有的景区也提供付费的语音讲解器给游客,游客可以按指定的游览路线点击按钮来倾听针对特定景点的讲解,或者基于蓝牙和行动热点Wi-Fi进行语音讲解。
语音导游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Wi-Fi/蓝牙定位的语音讲解产品,通过反复播放提前录制好的按景点切分好的语音素材来实现服务,仅可提供语音讲解,无法像导游员一样,在真实场景前,对指定的位置和细节进行讲解,使用上有一定局限,而且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当前播放的语音内容与目光所及看到的内容不匹配的问题;此外,基于识别图检索触发的服务,类似于语音讲解,触发内容也可能是图文版的景点介绍,无法结合实景边看边听。另外,基于2D图像识别和跟踪类型的AR信息增强适用场景有局限性,适用于包装、印刷等场景,不适用于景区、建筑物等大型场景,无法从多个角度识别触发,无法通过方位感知智能触发提升连续体验感受;而且在大型景点和复杂的景点中,还会有较多的小摆设和小物件摆在游客面前,此时游客很容易关注于这些小摆设和小物件,而无暇顾及语音讲解的内容,游客的视线和语音讲解的内容不能完美的实时匹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从多个方位和多个角度触发服务,保证游客的视线和讲解的内容实时匹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游览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基于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所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所述应用端设备,使得所述应用端设备将所述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将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端设备,使得所述服务端设备基于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所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接收所述应用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确定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所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所述应用端设备,使得所述应用端设备将所述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第二发送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端设备,使得所述服务端设备基于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所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导游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导游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导航方法中无法从多个角度识别触发,游客的视线和语音讲解的内容不能实时匹配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从多个方位和多个角度触发服务,保证游客的视线和讲解的内容实时匹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游览体验。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游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游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单个墙体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的录制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单个建筑物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的录制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院落类建筑物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的录制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游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游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游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导游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游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导游装置或者服务端设备来执行,该装置或者服务端设备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或者服务端设备可以集成在任何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中。如图1所示,导游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在本步骤中,服务端设备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具体地,用户可以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开启相机,本地实时采集视频流,进行连续的视觉定位检索。例如,用户在游览观光泰山时,假设用户从东门进入向西行走了100米,则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边走边采集视频流,将采集到视频流实时发送至服务端设备,此时,服务端设备可以接收到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S102、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在本步骤中,服务端设备可以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具体地,服务端设备可以先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采用轻量级的三维视觉地图生成模型确定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然后根据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具体地,服务端设备可以先在用户采集的视频流中提取出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然后将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若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可以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至少一个特征匹配成功,则服务端设备可以基于匹配成功的特征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这样可以使AR内容与实际场景更加贴合,更具真实感。
S103、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应用端设备,使得应用端设备将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服务端设备可以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应用端设备,使得应用端设备将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具体地,应用端设备可以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位置服务LBS,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或者,应用端设备还可以基于文字到语音TTS的语音播报服务,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
具体地,服务端设备在使用基于GPS的LBS地图定位服务时,可以结合百度已有的地图定位服务,进行户外GPS初定位,在POI点覆盖范围广地图数据量较大时,通过缩小检索范围提升视觉检索服务的效率。可替代方案是用户自己选择指定景区后进入体验,或者数据量较小可不使用。此外,服务端设备在使用TTS地语音播报服务时,可以结合百度已有TTS文字转语音服务,在景点AR交互内容制作和呈现时,提供交互式语音内容播报服务。可替代方案是使用录好的MP3语音进行内容播报。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导游方法,服务端设备先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然后服务端设备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服务端设备再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应用端设备,使得应用端设备将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也就是说,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无论游客在任何位置以及采用任何姿势采集视频流,都可以获取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可以实时地为用户进行导游。而在现有的导游方法中,无法从多个角度识别触发,游客的视线和语音讲解的内容不能实时匹配。因为本申请采用了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的技术手段,克服了现有的导航方法中无法从多个角度识别触发,游客的视线和语音讲解的内容不能实时匹配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从多个方位和多个角度触发服务,保证游客的视线和讲解的内容实时匹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游览体验;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二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游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导游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S202、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采用轻量级的三维视觉地图生成模型确定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
在本步骤中,服务端设备可以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采用轻量级的三维视觉地图生成模型确定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具体地,服务端设备可以先在用户采集到的视频流中提取出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然后将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若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可以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至少一个特征匹配成功,则服务端设备可以基于匹配成功的特征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
S203、根据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在本步骤中,服务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具体地,服务端设备可以在预先构建的视觉地图数据库中查找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若在视觉地图数据库中查找到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则在预先构建的视觉地图数据库中获取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
S204、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应用端设备,使得应用端设备将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在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之前,服务端设备还可以对采集到的视频流进行分类,得到采集到的视频流对应的视觉地图数据类别;然后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对应的视觉地图数据类别,在预先构建的视觉地图数据库中提取出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服务端设备还可以接收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然后基于针对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生成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将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保存至视觉地图数据库中。通过安装在生产端的采集工具App,录制所需采集景点全方位的完整视频资源,提供景点级别(例如:大型建筑、四合院等)的视觉信息录制采集的方法指导。此方法定义了用户在景点的最佳体验区,通过在体验区域内模仿体验者在不同方位的视角,移动的动态的采集数据,使得最终三维重建及实时应用中图像比对计算时,可以估计出实际应用时体验者所在的位置和观看的视角。较佳地,若目标景点为单个墙体,则服务端设备可以接收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景点采用单个墙体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录制的视频;若目标景点为单个建筑物,则服务端设备可以接收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景点采用单个建筑物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录制的视频;若目标景点为院落类建筑物,则服务端设备可以接收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目标景点采用院落类建筑物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录制的视频。
较佳地,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在基于针对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生成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之前,服务端设备还可以基于针对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到针对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若针对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的可行性分析结果为可行,则服务端设备可以执行基于针对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生成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操作;若针对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的可行性分析结果为不可行,则服务端设备可以将针对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丢弃掉。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单个墙体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的录制示意图。如图3所示,目标景点类似一面墙的场景,图3中的小箭头表示摄像头的朝向,需要用户横向移动采集设备,不可以原地旋转。在这种场景中,需要将摄像头朝向墙体。需要注意的是,录制视频时,需要采集设备朝向目标,手持生产端设备的用户可以进行“S”型移动,由远到近靠近目标。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单个建筑物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的录制示意图。如图4所示,目标景点类似一个独立的建筑物的场景,需要生产端设备对着目标,然后围着目标转动。注意不要跑动,匀速走动即可。在这种场景中,需要将摄像头朝向三个建筑物。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院落类建筑物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的录制示意图。如图5所示,目标景点类似四合院的场景,生产者设备的摄像头朝向四合院中间,手持生产端设备的用户沿着四合院的四周匀速走一圈,而不是原地旋转。在这种场景中,需要将摄像头分别朝向行进路线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导游方法,服务端设备先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然后服务端设备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服务端设备再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应用端设备,使得应用端设备将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也就是说,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无论游客在任何位置以及采用任何姿势采集视频流,都可以获取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可以实时地为用户进行导游。而在现有的导游方法中,无法从多个角度识别触发,游客的视线和语音讲解的内容不能实时匹配。因为本申请采用了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的技术手段,克服了现有的导航方法中无法从多个角度识别触发,游客的视线和语音讲解的内容不能实时匹配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从多个方位和多个角度触发服务,保证游客的视线和讲解的内容实时匹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游览体验;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三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游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导游装置或者应用端设备来执行,该装置或者应用端设备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或者应用端设备可以集成在任何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中。如图6所示,导游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01、获取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在本步骤中,应用端设备可以获取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具体地,用户可以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开启相机,本地实时采集视频流,进行连续的视觉定位检索。例如,用户在游览观光泰山时,假设用户从东门进入向西行走了100米,则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边走边采集视频流,将采集到视频流实时发送至服务端设备。
S602、将采集到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端设备,使得服务端设备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在本步骤中,应用端设备可以将采集到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端设备,使得服务端设备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较佳地,应用端设备可以先将采集的视频流保存至本地数据库中,然后基于本地数据库将采集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端设备,这样应用端设备可以在发送视频流的过程中继续采集,从而可以达到实时导游的目的。
S603、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
在本步骤中,应用端设备可以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具体地,智能手机等应用级App产品可以通过集成带有视觉定位服务接口,调用云端VPS视觉定位API服务、基于单目摄像头的客户端SLAM/VO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以及3D内容渲染引擎模块的SDK,可支持调起和呈现定制的景点AR增强现实内容资源包,提供面向智能终端设备用户的智能景区AR伴游应用服务。
本申请将大场景视觉地图检索和定位服务和基于图像的跟踪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景点智能导游场景,实现多个景点POI的视觉检索和AR增强现实内容触发服务;使用了用户与多个实景知识点之间距离和视角估算,来进行增强内容的推荐和顺序展现,提升了内容浏览体验;结合文字转语音的播报服务,降低开发成本并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景区所包含的知识点,提升交互操作体验;引入了基于GPS的LBS地图定位服务进行了初定位,提升了视觉地图检索效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覆盖市场上的全部智能手机设备,仅使用普通摄像头即可进行实时视觉定位和跟踪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导游方法,服务端设备先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然后服务端设备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服务端设备再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应用端设备,使得应用端设备将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也就是说,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无论游客在任何位置以及采用任何姿势采集视频流,都可以获取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可以实时地为用户进行导游。而在现有的导游方法中,无法从多个角度识别触发,游客的视线和语音讲解的内容不能实时匹配。因为本申请采用了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的技术手段,克服了现有的导航方法中无法从多个角度识别触发,游客的视线和语音讲解的内容不能实时匹配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从多个方位和多个角度触发服务,保证游客的视线和讲解的内容实时匹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游览体验;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四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游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700包括:第一接收模块701、确定模块702和第一发送模块703;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所述确定模块702,用于基于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所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703,用于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所述应用端设备,使得所述应用端设备将所述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700还包括:提取模块704(图中未示出),用于对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进行分类,得到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对应的视觉地图数据类别;基于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对应的视觉地图数据类别,在预先构建的视觉地图数据库中提取出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确定模块702包括:确定子模块7021和获取子模块7022;其中,
所述确定子模块7021,用于基于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和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采用轻量级的三维视觉地图生成模型确定所述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
所述获取子模块7022,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
上述导游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导游方法。
实施例五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游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900包括:获取模块901、第二发送模块902和第二接收模块903;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902,用于将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端设备,使得所述服务端设备基于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所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903,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上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导游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导游方法。
实施例六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10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导游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10中以一个处理器1001为例。
存储器10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导游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导游方法。
存储器10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游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7所示的第一接收模块701、确定模块702和第一发送模块703)。处理器10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导游方法。
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导游方法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导游方法的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导游方法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003和输出装置1004。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输入装置1003和输出装置10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10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10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导游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10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和区块链网络。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服务端设备先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然后服务端设备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服务端设备再将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应用端设备,使得应用端设备将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用户。也就是说,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无论游客在任何位置以及采用任何姿势采集视频流,都可以获取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可以实时地为用户进行导游。而在现有的导游方法中,无法从多个角度识别触发,游客的视线和语音讲解的内容不能实时匹配。因为本申请采用了基于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的技术手段,克服了现有的导航方法中无法从多个角度识别触发,游客的视线和语音讲解的内容不能实时匹配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从多个方位和多个角度触发服务,保证游客的视线和讲解的内容实时匹配,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游览体验;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导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在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中提取出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将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若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至少一个特征匹配成功,则基于匹配成功的特征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所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所述应用端设备,使得所述应用端设备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基于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和预先保存的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进行分类,得到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对应的视觉地图数据类别;
基于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对应的视觉地图数据类别,在预先构建的视觉地图数据库中提取出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
基于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生成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将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保存至所述视觉地图数据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包括:
若所述目标景点为单个墙体,则接收所述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景点采用单个墙体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录制的视频;若所述目标景点为单个建筑物,则接收所述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景点采用单个建筑物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录制的视频;若所述目标景点为院落类建筑物,则接收所述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景点采用院落类建筑物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录制的视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基于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生成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到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的可行性分析结果;
若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的可行性分析结果为可行,则执行基于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生成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操作。
6.一种导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将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端设备,使得所述服务端设备在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中提取出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将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若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至少一个特征匹配成功,则基于匹配成功的特征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所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接收所述应用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包括: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位置服务LBS,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或者,基于文字到语音TTS的语音播报服务,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8.一种导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确定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端设备发送的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中提取出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将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若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至少一个特征匹配成功,则基于匹配成功的特征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所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发送至所述应用端设备,使得所述应用端设备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提取模块, 用于对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进行分类,得到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对应的视觉地图数据类别;基于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对应的视觉地图数据类别,在预先构建的视觉地图数据库中提取出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接收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基于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生成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将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保存至所述视觉地图数据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所述存储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目标景点为单个墙体,则接收所述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景点采用单个墙体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录制的视频;若所述目标景点为单个建筑物,则接收所述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景点采用单个建筑物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录制的视频;若所述目标景点为院落类建筑物,则接收所述生产端设备发送的针对所述目标景点采用院落类建筑物对应的数据采集方法录制的视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基于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到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若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的可行性分析结果为可行,则执行基于针对所述目标景点录制的视频生成所述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操作。
13.一种导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第二发送模块和第二接收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目标景点的当前位置区域内采集到的视频流;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端设备,使得所述服务端设备在所述采集到的视频流中提取出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将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若该视频流的局部特征与目标景点的三维点云数据的至少一个特征匹配成功,则基于匹配成功的特征确定出所述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区域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其中,所述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中至少包括应用端设备的6自由度姿态数据;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位置服务LBS,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或者,基于文字到语音TTS的语音播报服务,将所述当前位置区域对应的基于增强现实的内容资源包提供给所述用户。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5或者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或者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254365.9A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导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70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4365.9A CN112270769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导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7/498,204 US11823335B2 (en) 2020-11-11 2021-10-11 Tour guid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1168950A JP2022077498A (ja) 2020-11-11 2021-10-14 観光案内方法、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4365.9A CN112270769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导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0769A CN112270769A (zh) 2021-01-26
CN112270769B true CN112270769B (zh) 2023-11-10

Family

ID=74340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4365.9A Active CN112270769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导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23335B2 (zh)
JP (1) JP2022077498A (zh)
CN (1) CN1122707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5560A (zh) * 2021-08-05 2021-10-0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3207A (zh) * 2018-09-06 2019-01-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内参精度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163903A (zh) * 2019-05-27 2019-08-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的获取及图像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0011738A1 (en) * 2018-07-09 2020-01-1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udio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
CN110784705A (zh) * 2018-07-31 2020-02-11 英特尔公司 六自由度视频转码机制
CN110866977A (zh) * 2019-10-31 2020-03-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259755A (zh) * 2020-01-10 2020-06-0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关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82613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9178B2 (en) * 2007-06-29 2011-08-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gmenting images for panoramic display
US8331611B2 (en) * 2009-07-13 2012-12-11 Raytheon Company Overlay information over video
US9600933B2 (en) * 2011-07-01 2017-03-21 Intel Corporation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US9471954B2 (en) * 2015-03-16 2016-10-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deo sequence assembly
US10484643B2 (en) * 2016-11-10 2019-11-19 Avaya Inc. Intelligent contact recording in a virtual reality contact center
US10474227B2 (en) * 2017-05-09 2019-11-12 Google Llc Gener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with 6 degrees of freedom from limited viewer data
US20190149725A1 (en) * 2017-09-06 2019-05-16 Trax Technologies Solutions Pte Ltd.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for image capturing a retail unit
JP7097280B2 (ja) 2018-11-06 2022-07-0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配索体
US10902685B2 (en) * 2018-12-13 2021-01-26 John T. Daly Augmented reality remote authoring and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1738A1 (en) * 2018-07-09 2020-01-1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udio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
CN110784705A (zh) * 2018-07-31 2020-02-11 英特尔公司 六自由度视频转码机制
CN109143207A (zh) * 2018-09-06 2019-01-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内参精度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382613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163903A (zh) * 2019-05-27 2019-08-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三维图像的获取及图像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66977A (zh) * 2019-10-31 2020-03-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259755A (zh) * 2020-01-10 2020-06-0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关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智能终端导游系统;林栎;李剑;覃桢桢;郑煜;;软件工程(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0769A (zh) 2021-01-26
US20220028177A1 (en) 2022-01-27
US11823335B2 (en) 2023-11-21
JP2022077498A (ja) 202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4594B2 (en) Anchoring virtual images to real world surfaces in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US95585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amera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or camera pos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a global coordinate system
KR101867558B1 (ko) 뷰이미지의 적어도 하나의 피처에 주석을 달기 위한 컴퓨터화 방법 및 장치
US93175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compilation of media items
US101854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odel-centered rotation in a three-dimensional user interface
CN112101339B (zh) 地图兴趣点的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20031896A (ko) 레이저 투사 시스템을 갖는 웨어러블 멀티미디어 디바이스 및 클라우드 컴퓨팅 플랫폼
WO2019000880A1 (zh) 实景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70090582A1 (en) Facilitating dynamic and intelligent ge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expressions and gestures
US10846901B2 (en) Conversion of 2D diagrams to 3D rich immersive content
KR20230086782A (ko) 포지셔닝 방법 및 장치, 전자 기기, 저장 매체,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2270769B (zh) 一种导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32636B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10777A1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
CN113327309A (zh) 视频播放方法和装置
US95964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media capture request using camera pose information
CN113485560A (zh) 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