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7183B - 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7183B
CN112257183B CN202011164526.5A CN202011164526A CN112257183B CN 112257183 B CN112257183 B CN 112257183B CN 202011164526 A CN202011164526 A CN 202011164526A CN 112257183 B CN112257183 B CN 112257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parameter
grid mesh
mesh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45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57183A (zh
Inventor
黄太强
姜金元
孟繁思
黄发明
李伟
杨磊
孙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45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7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7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7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57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7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辆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格栅网孔,并设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导入格栅基础面,设置格栅基础面参数;设置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根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本申请对网孔以及格栅基础面的参数进行设定,利用三维可视化编程软件构建模型,通过改变关键参数获得不同形状的格栅特征,从而得到不同的汽车类格栅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车辆设计技术领域,针对汽车类格栅产品,通常是先做基础面,然后在基础面上画出有规则特征的轮廓,进而逐个用得到的轮廓沿着某一方向拔模,而后将基础面偏移一定距离作为特征厚度控制区面,再用厚度控制曲面修剪拔模曲面,最后倒角完成特征型面设计。
现阶段,汽车内外饰有很多产品上都存在类格栅特征,即便是一个产品在造型设计阶段也可能存在多个方案,例如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等,如果一个产品存在多套方案,那么就需要进行多次制作,故而,现有技术设计类格栅特征型面基本就是在不停做重复工作,费时费力。
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省时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技术,以满足当前技术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对网孔以及格栅基础面的参数进行设定,利用三维可视化编程软件构建模型,通过改变关键参数获得不同形状的格栅特征,从而得到不同的汽车类格栅产品,方便快捷,省时省工。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格栅网孔,并设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
导入格栅基础面,设置格栅基础面参数;
设置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
根据所述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所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所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
具体的,所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包括:
格栅网孔大小参数、格栅网孔渐变参数、格栅网孔形状参数、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深度参数。
具体的,所述格栅网孔渐变参数包括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其中,
所述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用于表示格栅网格对应的方向渐变形式;
所述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用于表示所述格栅网格对应的渐变位置形式。
具体的,当所述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为第一值时,则表示所述置格栅网孔为上下渐变形式;
当所述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的数值为第二值时,则表示所述置格栅网孔为左右渐变形式。
具体的,当所述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一值时,表示所述格栅网孔为左向右渐变式;
当所述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二值时,表示所述格栅网孔为右向左渐变式;
当所述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三值时,表示所述格栅网孔为中间向两边渐变式。
具体的,所述格栅网孔形状参数的数值与所述格栅网孔的侧边数量对应。
具体的,所述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用于表示所述格栅网孔沿各自中心在曲面上法线的旋转角度。
具体的,根据所述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所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所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所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所述格栅基础面参数,利用Dynamo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
具体的,所述格栅网孔数量参数包括格栅网孔第一方向数量参数以及格栅网孔第二方向数量参数;其中,
所述格栅网孔的数量为所述格栅网孔第一方向数量参数的数值以及格栅网孔第二方向数量参数的数值的乘积;
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格栅网孔配置模块,其用于创建格栅网孔,并设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以及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
基础面配置模块,其用于导入格栅基础面,设置格栅基础面参数;
参数化建模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所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所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对格栅网孔以及格栅基础面的参数进行设定,利用三维可视化编程软件构建模型,通过改变关键参数获得不同形状的格栅特征,从而得到不同的汽车类格栅产品,方便快捷,省时省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对网孔以及格栅基础面的参数进行设定,利用三维可视化编程软件构建模型,通过改变关键参数获得不同形状的格栅特征,从而得到不同的汽车类格栅产品,方便快捷,省时省工。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创建格栅网孔,并设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
S2、导入格栅基础面,设置格栅基础面参数;
S3、设置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
S4、根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创建格栅网孔,并设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
S2、导入格栅基础面,设置格栅基础面参数;
S3、设置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
S4、根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
本申请实施例,对网孔以及格栅基础面的参数进行设定,利用三维可视化编程软件构建模型,通过改变关键参数获得不同形状的格栅特征,从而得到不同的汽车类格栅产品,方便快捷,省时省工。
具体的,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包括:
格栅网孔大小参数、格栅网孔渐变参数、格栅网孔形状参数、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深度参数。
具体的,格栅网孔渐变参数包括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其中,
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用于表示格栅网格对应的方向渐变形式;
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用于表示格栅网格对应的渐变位置形式。
具体的,当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为第一值时,则表示置格栅网孔为上下渐变形式;
当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的数值为第二值时,则表示置格栅网孔为左右渐变形式。
具体的,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一值时,表示格栅网孔为左向右渐变式;
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二值时,表示格栅网孔为右向左渐变式;
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三值时,表示格栅网孔为中间向两边渐变式。
具体的,格栅网孔形状参数的数值与格栅网孔的侧边数量对应,即若格栅网孔形状参数为6时,格栅网孔则为六边形。
具体的,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用于表示格栅网孔沿各自中心在曲面上法线的旋转角度。
具体的,根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格栅基础面参数,利用Dynamo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
具体的,格栅网孔数量参数包括格栅网孔第一方向数量参数以及格栅网孔第二方向数量参数;其中,
格栅网孔的数量为格栅网孔第一方向数量参数的数值以及格栅网孔第二方向数量参数的数值的乘积;
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在实施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提取格栅网孔特征重要造型元素,对应特征重要造型元素配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格栅基础面参数以及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并设计建模变换逻辑,即建模计算顺序流程,例如,先确定格栅网孔数量,再确定格栅基础面,进而依次确定格栅网孔大小、格栅网孔渐变形式、格栅网孔渐变位置、格栅网孔形状、格栅网孔旋转角度、格栅网孔深度,最后在修剪建模得到对应的格栅,
其中,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包括格栅网孔大小参数、格栅网孔渐变参数、格栅网孔形状参数、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深度参数,
格栅网孔渐变参数包括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
第二步:创建格栅网孔,设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需要说明的是,格栅网孔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排列,设定第一方向是U向,第二方向是V向,那么格栅网孔数量参数包括格栅网孔第一方向数量参数以及格栅网孔第二方向数量参数,也可称为“格栅网孔数量控制参数_U向”、“格栅网孔数量控制参数_V向”,两个参数分别控制格栅网孔在U、V方向的数量,二者相乘的结果便是格栅网孔的总数量。
第三步:导入格栅基础面,设置格栅基础面参数,通过格栅基础面参数变换格栅基础面。
第四步:设置格栅网孔大小参数,通过格栅网孔大小参数变换格栅网孔的大小,并且使相邻网孔之间预留一定距离。
第五步:设置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通过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控制格栅网孔渐变形式,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为第一值,例如“1”时,格栅网孔渐变形式则为上下渐变形式,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为第二值,例如“0”时,格栅网孔渐变形式则为左右渐变形式;
通过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控制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可为0-1之间任意值,代表从左到右的渐变位置;
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一值时,例如第一值为0,表示格栅网孔为左向右渐变式;
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二值时,例如第二值为1,表示格栅网孔为右向左渐变式;
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三值时,例如第三值为0.5,表示格栅网孔为中间向两边渐变式。
第六步:设置格栅网孔形状参数,通过格栅网孔形状参数控制格栅网孔形状,参数为“3”是三角形,参数为“4”是四边形,参数为“5”是五边形,依次类推。
第七步:设置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通过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控制每个网孔沿各自中心在曲面上法线的旋转角度。
第八步:设置格栅网孔深度参数,通过格栅网孔深度参数控制格栅网孔的深度,可以根据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需求进行更改。
第九步:利用获得的格栅网孔,修剪格栅基础面得到最终的汽车类格栅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取造型特征的关键元素,然后对这些元素进行参数化控制;
与传统技术在软件中一步一步构建点线面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只需设计者输入零件关键参数,此参数会按照一定的逻辑计算,快速创建想要的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关键技术点在于提取类格栅关键控制因素,然后把这些因素转换成结点,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形成程序流的过程,以及过程中对关键结点的参数化控制。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实施例一中提及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该装置包括:
格栅网孔配置模块,其用于创建格栅网孔,并设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以及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
基础面配置模块,其用于导入格栅基础面,设置格栅基础面参数;
参数化建模模块,其用于根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
本申请实施例,对网孔以及格栅基础面的参数进行设定,利用三维可视化编程软件构建模型,通过改变关键参数获得不同形状的格栅特征,从而得到不同的汽车类格栅产品,方便快捷,省时省工。
具体的,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包括:
格栅网孔大小参数、格栅网孔渐变参数、格栅网孔形状参数、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深度参数。
具体的,格栅网孔渐变参数包括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其中,
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用于表示格栅网格对应的方向渐变形式;
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用于表示格栅网格对应的渐变位置形式。
具体的,当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为第一值时,则表示置格栅网孔为上下渐变形式;
当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的数值为第二值时,则表示置格栅网孔为左右渐变形式。
具体的,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一值时,表示格栅网孔为左向右渐变式;
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二值时,表示格栅网孔为右向左渐变式;
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三值时,表示格栅网孔为中间向两边渐变式。
具体的,格栅网孔形状参数的数值与格栅网孔的侧边数量对应,即若格栅网孔形状参数为6时,格栅网孔则为六边形。
具体的,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用于表示格栅网孔沿各自中心在曲面上法线的旋转角度。
具体的,根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格栅基础面参数,利用Dynamo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
具体的,格栅网孔数量参数包括格栅网孔第一方向数量参数以及格栅网孔第二方向数量参数;其中,
格栅网孔的数量为格栅网孔第一方向数量参数的数值以及格栅网孔第二方向数量参数的数值的乘积;
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在实施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提取格栅网孔特征重要造型元素,对应特征重要造型元素配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格栅基础面参数以及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并设计建模变换逻辑,即建模计算顺序流程,例如,先确定格栅网孔数量,再确定格栅基础面,进而依次确定格栅网孔大小、格栅网孔渐变形式、格栅网孔渐变位置、格栅网孔形状、格栅网孔旋转角度、格栅网孔深度,最后在修剪建模得到对应的格栅,
其中,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包括格栅网孔大小参数、格栅网孔渐变参数、格栅网孔形状参数、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深度参数,
格栅网孔渐变参数包括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
第二步:创建格栅网孔,设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需要说明的是,格栅网孔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排列,设定第一方向是U向,第二方向是V向,那么格栅网孔数量参数包括格栅网孔第一方向数量参数以及格栅网孔第二方向数量参数,也可称为“格栅网孔数量控制参数_U向”、“格栅网孔数量控制参数_V向”,两个参数分别控制格栅网孔在U、V方向的数量,二者相乘的结果便是格栅网孔的总数量。
第三步:导入格栅基础面,设置格栅基础面参数,通过格栅基础面参数变换格栅基础面。
第四步:设置格栅网孔大小参数,通过格栅网孔大小参数变换格栅网孔的大小,并且使相邻网孔之间预留一定距离。
第五步:设置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通过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控制格栅网孔渐变形式,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为第一值,例如“1”时,格栅网孔渐变形式则为上下渐变形式,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为第二值,例如“0”时,格栅网孔渐变形式则为左右渐变形式;
通过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控制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可为0-1之间任意值,代表从左到右的渐变位置;
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一值时,例如第一值为0,表示格栅网孔为左向右渐变式;
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二值时,例如第二值为1,表示格栅网孔为右向左渐变式;
当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三值时,例如第三值为0.5,表示格栅网孔为中间向两边渐变式。
第六步:设置格栅网孔形状参数,通过格栅网孔形状参数控制格栅网孔形状,参数为“3”是三角形,参数为“4”是四边形,参数为“5”是五边形,依次类推。
第七步:设置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通过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控制每个网孔沿各自中心在曲面上法线的旋转角度。
第八步:设置格栅网孔深度参数,通过格栅网孔深度参数控制格栅网孔的深度,可以根据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需求进行更改。
第九步:利用获得的格栅网孔,修剪格栅基础面得到最终的汽车类格栅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取造型特征的关键元素,然后对这些元素进行参数化控制;
与传统技术在软件中一步一步构建点线面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只需设计者输入零件关键参数,此参数会按照一定的逻辑计算,快速创建想要的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关键技术点在于提取类格栅关键控制因素,然后把这些因素转换成结点,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形成程序流的过程,以及过程中对关键结点的参数化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格栅网孔,并设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
导入格栅基础面,设置格栅基础面参数;
设置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
根据所述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所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所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包括:
格栅网孔大小参数、格栅网孔渐变参数、格栅网孔形状参数、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深度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网孔渐变参数包括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以及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其中,
所述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用于表示格栅网格对应的方向渐变形式;
所述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用于表示所述格栅网格对应的渐变位置形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为第一值时,则表示所述置格栅网孔为上下渐变形式;
当所述格栅网孔渐变方向参数的数值为第二值时,则表示所述置格栅网孔为左右渐变形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一值时,表示所述格栅网孔为左向右渐变式;
当所述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二值时,表示所述格栅网孔为右向左渐变式;
当所述格栅网孔渐变位置参数的数值为第三值时,表示所述格栅网孔为中间向两边渐变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网孔形状参数的数值与所述格栅网孔的侧边数量对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网孔旋转角度参数用于表示所述格栅网孔沿各自中心在曲面上法线的旋转角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所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所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所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所述格栅基础面参数,利用Dynamo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网孔数量参数包括格栅网孔第一方向数量参数以及格栅网孔第二方向数量参数;其中,
所述格栅网孔的数量为所述格栅网孔第一方向数量参数的数值以及格栅网孔第二方向数量参数的数值的乘积;
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0.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格栅网孔配置模块,其用于创建格栅网孔,并设置格栅网孔数量参数以及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
基础面配置模块,其用于导入格栅基础面,设置格栅基础面参数;
参数化建模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格栅网孔数量参数、所述格栅网孔形态变化参数、所述格栅基础面参数,进行三维可视化格栅建模。
CN202011164526.5A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257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526.5A CN112257183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526.5A CN112257183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7183A CN112257183A (zh) 2021-01-22
CN112257183B true CN112257183B (zh) 2022-12-06

Family

ID=7426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4526.5A Active CN112257183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718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1616A (zh) * 2017-08-24 2017-12-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格栅构型舵面的结构有限元参数化建模方法
CN108407746A (zh) * 2018-02-06 2018-08-1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格栅结构优化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1158B2 (en) * 2001-07-26 2010-12-28 Irise System and process for gathering, recording and validating requirements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1616A (zh) * 2017-08-24 2017-12-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格栅构型舵面的结构有限元参数化建模方法
CN108407746A (zh) * 2018-02-06 2018-08-17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格栅结构优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7183A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2253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reating geometry-compliant lattice structures
CN110674548A (zh)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及系统
EP1741012B1 (de) Bestimmung von prozess-operationen zur beschreibung von umformprozessen an einem umformteil
WO2010020701A1 (es) Método asistido por ordenador para el diseño avanzado de piezas dobladas de material compuesto.
CN105374068B (zh) 自由曲面网格结构的网格划分方法
CN106599463A (zh) 一种基于自由曲面的空间网格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
CN112257183B (zh) 一种汽车类格栅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6326563A (zh) 一种汽车内外饰件高效设计方法
CN110704907A (zh) 基于bim的装配式楼板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4504227A (zh) 锻造液压机多维虚拟样机协同仿真方法及系统
US20080100619A1 (en) Mesh gener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article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CN111310368B (zh) 一种吸能模块有限元模型开孔参数化变形方法、介质和系统
CN109871632A (zh) 一种胎面花纹节距自动生成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2182717B (zh) 基于bim的假山模型深化设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47587A (zh) 用虚拟模型逻辑模块智能化生成整体模具的方法
CN112069565A (zh) 一种塑石假山的设计方法
CN116415358A (zh) 一种汽车格栅进气面积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7272420B (zh) 基于规范化参数域的裁剪曲面表示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818487B (zh) 扬声器出声孔的孔位结构生成方法
CN116933442B (zh) 一种冲压工艺仿真模型建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334423B (zh) 一种孔芯轴向应变快速计算方法
CN112948962B (zh) 一种车辆外观快速搭建方法及装置
CN116663187A (zh) 多节距轮胎花纹的参数化变形方法
CN110334413B (zh) 一种改进变矩器性能的设计方法
JPH06106261A (ja) 工具データ作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