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3850A - 移动支付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支付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3850A
CN112163850A CN201910566166.2A CN201910566166A CN112163850A CN 112163850 A CN112163850 A CN 112163850A CN 201910566166 A CN201910566166 A CN 201910566166A CN 112163850 A CN112163850 A CN 112163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payment
interaction
acc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61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立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5661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38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3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8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支付法,应用于资金交易和互联网领域,是以个人账户为载体,加载资金交易和个人信息后通过数字终端上具有交互和通话测距功能的接近传感组件和智能系统,经过线上线下信息交互对资金账户进行读写,它解决了二值码不够直观不够美观和射频交互设备不易普及的缺点,既能够使载体所指代的目标内容很容易地被公众所识别,又可以很安全快捷的完成交易,我们利用通话测距组件具有数据交互功能这一特性,应用点对点近场数据交互技术和数字加密技术结合声光电数字互转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支付系统,通过近场交互组件和智能系统将交易信息进行数据交换,用户通过系统读取载体后付款方使用支付密令完成资金的转账交易。

Description

移动支付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移动支付的方法,应用于资金交易和近场数据交互以及互联网领域,是以个人账户为载体,加载上资金交易和个人信息,以声光电设备发送和读取载体内容并通过声光电交互组件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做为支付手段进行交易的方法,这里我们称为移动支付法。
技术背景 目前的移动支付手段主要有近场交易系统和扫码支付系统,而目前的近场交易系统主要依托射频数字技术来得以实现,因其对硬件的要求度较高使其兼容和广泛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部分射频支付产品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未被授权的读取设备读取,使个人信息遭遇泄露,就连二维码或者条码支付技术也因其对网络的依存度较高而使其应用环境受到影响,再加上二维码或者条码等二值码不够直观和不够美观,其所指代的目标内容不易被公众直接识别且易藏毒和易被调换的缺点,给资金安全带来隐患,尽管有些二维码加入了一些标识或图案,但在信息传递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基于目前的点对点近场数据交互技术和数字加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作为人们日常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终端产品的智能手机也非常普及,而智能手机上通话测距组件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手机接近传感器也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这也为该发明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一直以来通话测距组件多是用来防止误触,更多功能一直未被发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利用数字终端上具有通话测距功能的接近传感组件所具备的发送和接收功能结合智能终端和移动网络组建一套完整的支付生态系统。我们所说的通话测距组件主要是红外或超声等应用在数字终端上用于通话测距并具有交互功能的组件,以及依托上述组件为基础为本系统专门配套的近场交互系统。这里我们将具有通话测距功能的接近传感组件称为交互组件。同时,为了增加用户的体验感,用户还可以为自己的个人账户加载上中意的能代表载体意义的素材来展示自己的个性,这些素材将在交易的相应环节呈现,这样既可以很直观的通过素材辨识出载体的含义,又可以通过声光电数字终端设备自动识读载体所加载的信息,并能安全快捷地完成支付交易过程。这里的载体是用户在系统中创建的系统账户或可用于加载交易信息的其他内容,可加载的素材除了相关交易信息外还可以自定义加载一定大小的任意图片、图形、动态图、文字或一定大小的任意音、视频,甚至黑屏,用户也可以选择不加载任何呈现内容,则系统显示默认呈现项。由于系统全程采用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交互,因而可实现真正的无二值码参与呈现的移动支付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交易双方需要在本系统中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账号,这里我们称为支付账号,在完成一系列必要的认证和授权后将自己的资金账户与该账号绑定在一起,并设定独立的系统密令与支付密令,这样支付账户建立完成。然后我们以支付账户或资金账户等个人账户作为载体,加载上资金交易信息和个人信息后,通过智能终端上具有通话测距功能的接近传感组件和智能系统,将交易信息经过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来对资金账户进行读写,这里的智能系统是由服务器、互联网、数据库及用于该支付系统的系统软件和供带有交互功能接近传感组件运行的智能客户端设备共同构成。由于通话测距组件的作用面均在智能手机的正面,所以需要采用近距离面对面的形式才能完成数据的交互,这种形式我们称为超近场数据交互。目前,智能终端上通话测距组件的作用面都集中在智能终端的正面,而主流的通话测距组件主要有红外和超声两种形式,为了方便我们的使用,我们采用在手机或平板等智能终端的反正两面分别添加某一种或这两种组件作用面的作法以方便我们的使用习惯。同时,为了保证资金交易的安全性,我们将近场数据交互的工作环境通过设定交互组件的工作功率和发送方向控制在安全的距离和范围内,通常设定在以交互组件为原点向发散方二十厘米四十五度角左右的范围内,对于全面屏设备可根据使用习惯进行适当调整。
下面我们就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对收付款过程进行介绍:当收付款双方都在线时,收款方通过登录自己的支付账户选择收款功能并设定好收款金额后,告知付款方,收款方系统进入搜索付款方状态或接收状态,此时付款方同样需要通过密令登录自己的支付账户,打开付款功能后设备启动交互组件与有效范围内的收款方建立连接,由于交互组件的有效发送和接收范围都设定在很小的范围内,所以只有在超近场范围内才能实现信息的互连互通,在双方连接成功后,收款方设备通过交互组件读取付款方发送的支付账户信息,读取完成后向付款方设备发送此次交易信息和关闭交互组件指令,付款方在收到信息和指令后向收款方回传确认收到信息,双方系统确认信息交互完毕后关闭交互组件。收款方为专用收款设备时可开启长期收款接收状态,此状态下设备始终处于收款模式并且只具有收款功能。此次交易信息包括收付款双方账户信息和此次交易的金额、时间和资金流向等信息,可以由收款方本地设备自动生成后线下通过交互组件发送给付款方,同时线上发送给系统数据中心,也可以由系统在收到收款方发送的付款方信息后自动生成再回传给收付款双方设备。付款方在确认资金流向和金额后通过密令确认支付,付款功能关闭,系统将资金从付款方账户转移到收款方账户,通知双方支付成功。另外付款方也可以在进入付款环节设定好付款金额并通过密令确认支付后线下通过交互组件与收款方建立交互,收款方读取付款信息后线上系统进行收款,收款成功后线上通知双方交易成功。前提是付款方账户中有可供完成此次交易的可用资金,若付款账户资金不足,交易被终止并给出相应提示。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和防止付款方交易信息被复制,每次交易付款方的交易信息都会附带随机算法得到的随机密令并进行实时更新,该密令与系统账户密令管理单元同步,另外,为保证资金安全,在启用交互组件进行资金交易时,系统还设定了付款交易间隔时间,保证了付款方不会同时向两个及以上收款方同时付款,特殊设定的情况除外,一般设定间隔时间为3 0秒,也可由用户自行设定。以上交互组件的信息交换都是以交互组件的最高速率完成的,信息读写过程均是在瞬间完成的。
文中提到的付款方账户和收款方账户是指注册者的支付账户或者资金账户,支付账户是本系统自建的属于注册者本人与支付账号绑定在一起用于管理自己资金的账户,而资金账户则是可以被支付账户绑定的其他具有线上支付功能的可被系统绑定的账户,如自身名下的银行账户,和其他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个人账户,系统以注册者设定的账户为准,系统默认为支付账户,因此,支付账户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和资金账户实现资金的互转。
由于数字终端采用的通话测距组件存在种类上的差异,有的是红外组件,有的是超声组件,根据这种情况,我们为专用收款设备配备超声和红外双套交互系统的方法来增加其兼容性,两套组件可同时待命工作,接收到哪种信号哪套系统启动工作。双组件智能终端设备在进行数据交互时首选红外组件启动工作。原有的单交互组件智能终端设备在遇到不匹配的情况检测不到交易信号时可切换为现有的支付手段进行交易,每次交易时系统也可以小窗给出诸如我是红外设备或我是超声设备等类似的提示以方便用户的选择。为了确保资金安全,登录支付账户和支付款项时都需要独立的密匙支持,这里的密匙可以是指纹、人脸、手势密码、字符密码等通用的密码解锁方式。此外用户可以选择关闭付款功能,则该账户只能用于收款。支付账户的付款功能只在付款功能打开后作短暂开放,交易完成或超时付款功能都会关闭,再次进入需重新通过密令打开。为了确保资金安全,付款信息只在有限的时长范围内按照特定频率重复发送,通常设定为十几秒时间,如果此时与收款方已完成数据交互或超出特定时长交易信息未成功交互,交互组件都会停止工作,此次交易过程未成功需重新启动连接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发明的总体工作框图,图1中左侧虚线框内为用户支付账户的创建过程,虚线框外为收付款双方都在线的情况下系统的一种工作框图。图2为用户端本地交互系统的工作框图。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在图1中,左侧虚线框内为用户支付账户的创建环节,首先我们需要在这套系统中建立一个用户注册模块,由系统数据中心为每一位新注册用户颁发一个本系统唯一的注册账号,
该账号是用于识别用户身份的专属账号,将作为用户用于资金交易信息的载体使用,另外用户也可以直接使用被系统承认的其他应用的账号作为支付账号并报系统备案和验证。作为资金交易系统,资金安全尤为重要,所以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将注册者信息进行身份验证,也就是当注册者是个人时需要对其进行实名认证,验证其身份信息,当注册主体为法人、组织或者团体时需对其组织身份进行审核验证,确保注册者的身份真实有效。接下来注册者还需提供一个自身名下具有收付款功能和可被系统绑定的资金账户,系统还要对该资金账户进行所属验证,保证注册者绑定的是自身名下的资金账户而非他人名下的资金账户,这里的资金账户是指诸如注册者的银行账户或者其他具有支付功能可被系统绑定的账户或专门用于收款账户绑定的收款码,收款账户的收款码绑定时可不做验证,只做添加,该收款码在实际运用中只在后台运行而不做呈现。在确认了注册的资金账户与注册者是所属关系后还需要获取资金账户的使用授权,授权本支付账号使用该资金账户,然后将资金账户与支付账号进行绑定。为了保证资金安全还需读取并绑定当前注册支付账号的设备识别码和注册者的手机号码,当该支付账号在其他设备登录时需重新进行一系列必要验证和授权方可登录使用。然后用户还可以为自己在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各个环节加载智能设备个性呈现信息,可以自行定义任意一种形式的素材作为使用移动支付各个环节智能设备呈现的素材,加载的素材包括一定大小的任意图片、动图、文字或音视频甚至黑屏,可加载素材的环节包括打开界面环节、开始收付款环节、建立连接环节、连接成功和失败环节、正在收付款环节、收付款成功和失败环节、余额不足环节等等,所加载的个性信息将保存在本地系统中,在系统运行时作相应提取呈现,也可上传至系统备份保存和作相应回传使用。然后注册者还需通过密令服务中心设置独立的用户密令和支付密令来用于对支付账户的管理和资金的支付。接下来我们将注册的支付账号、注册者信息还有注册者资金账户以及当前注册者注册支付账号时使用设备的识别码和独立的用户密码、支付密码、用户的手机号码这几项进行绑定,当这几项中任何一项所需信息不匹配时交易都无法继续,需对问题环节进行一系列安全验证,待所需信息完全匹配后系统方可接下来的环节。这样就完成了我们支付账户的创建,所有数据保存于系统数据中心。
图1虚线框外的部分为客户端一种实施例的交易过程,需收付款双方用户登录自己已注册的支付账号,也可以通过其他被系统承认的应用账号登录本系统进行操作。由于注册时用户都设置了登录密匙,所以只有合法用户才能通过密匙密码登录自己的支付账户进行操作。在进行交易时,资金的收、付款双方都处于登录在线状态,付款方进入付款环节输入应付金额后通过支付密令确认支付,此时付款方设备启动交互组件开始发起会话,与此同时收款方启动收款进入收款状态,交互组件的接收端被唤醒开始工作进入搜索或接收状态,收付款双方设备进入近场进行信息交互。发起会话和接收唤醒是启动交互组件搜索设备并与之建立连接,发起会话方会以较高的特定频率反复向外发送连接信息,当被对方搜寻到时开始接收连接信号并与之建立连接,当收付款双方连接搭建完成后,付款方设备线下通过交互组件向收款方设备发送此次交易信息,同时线上向系统发送此次交易信息,此次交易信息包括由付款方设备生成的带有双方账户信息的交易单号、交易金额、交易时间和采用随机算法得到的此次交易密令,该密令由付款方本地设备生成,与系统密令管理单元采用同一种算法得到的结果一致,该密令在交易超时或使用过一次后随即失效。付款方通过交互组件向收款方设备发送的交易信息中包含此次交易的随机密令但不包含付款方的支付密令信息,而付款方通过线上向系统发送的交易信息中夹带有付款方的支付密令和随机密令信息。收款方在进入信息接收状态后读取此次交易信息并通过交互组件向付款方设备发送已收到可以关闭交互组件指令,付款方收到指令后向收款方设备发送即将关闭组件信息,双方确认交互完成后交互组件关闭,连接被断开,收付款双方线下信息交互环节完成。收付款双方将收到的此次交易信息上传至系统,系统的密令管理单元首先会对收付款双方的信息、交易单号、时间、金额及此次交易的随机密令和资金流向等信息进行核对,同时对付款方发送的支付密令进行核对,当双方信息核对无误后通知数据中心进行转账,资金从付款方账户转移至收款方账户,在留存交易记录后分别将交易信息回传至收款方终端和付款方终端。若核对双方的信息不吻合时交易被终止并通知交易双方。交易的各个环节收付款双方设备会有相应的语音或屏显提示,提示内容为用户自定义内容,用户没有添加自定义内容的则采用系统默认的实时内容。
图2是用户端交互系统的工作框图。基于声电互转和光电互转数字技术,编码模块负责将信息按照本地交互系统所需的特定格式编制成可供交互组件发送的编码,然后提供给交互组件的发送端发送,当有符合特定格式的信息被交互组件的接收端接收后会被送往解码模块对拾取的信息进行解码读取然后提交本地系统。
每一位个体可以注册若干个支付账户,一个支付账户只能被一位个体注册,为了方便我们收款,一个支付账户还可以注册多个收款子账户,每一个收款子账户对应一台专用收款设备,同样,一个资金账户可以被同个体名下的多个支付账户绑定,也就是注册者只能绑定自己名下的资金账户,只要验证通过系统会首先使用默认账户进行交易。这里的个体指具有合法身份的自然人、法人、团体或组织等具有合法身份的个人或组织。
由于交互组件可实现近场通信功能,因而系统不但可以实现线上交易,还可实现在交易双方一方不在线的场景下完成资金的交易过程。当交易双方都在线时,线下通过交互组件进行双方设备系统的数据交互,线上与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当交易双方有一方不在线时,以在线方设备为通道,将交易过程和结果通过在线方设备读取不在线一方相应信息后与系统进行交互,并将结果通过交互组件写于参与交易的不在线一方的设备,在每次写入时都要先核实被写入方的设备身份,看是否与正在交易的账户身份吻合,写入成功还要有该设备此次写入成功的回传。这种交易双方有一方不在线进行交易的情况,我们称之为半线下交易,此种场景下需收付款双方中任意一方在线即可,交易信息通过在线方与系统进行交互,通过在线方终端读取不在线方信息发送给系统,系统对交易信息进行核实和相应操作。下面我们就不同场景的半线下交易过程进行简要地介绍:当付款方不在线用于付款时,需通过密令进入本应用的付款环节,输入并确认付款金额后通过密令进行支付,付款方设备通过交互组件向外发送交易信息,交易信息中包括有付款方账户信息、此次付款金额、时间和此次交易的随机密令信息,收付款双方设备进入近场进行交互,在线的收款方读取交易信息后生成交易单号并向付款方回传交易单号和读取成功信息,付款方收到信息后本地余额进行修改。当付款方余额不足时会提示给付款方,同时交易失败。在线的收款方把交易信息提交系统进行核实,由于系统采用了与付款方相同的一次一密随机算法,所以就会得到此次交易的随机密令并进行核实,在对此次交易信息核实无误后将资金从付款方账户转移至收款方账户并通知收款方收款成功。当收款方不在线时,可以由付款方通过密令确认好付款金额后只通过交互组件读取收款方支付账号后线上向该账户进行转账,待系统完成转账后通过双方交互组件在线方向不在线方回传转账成功信息。为防止信息复制,转账成功信息中还夹带了一个一次一密随机算法的密令,该密令由系统密令管理单元和收款方本地系统采用同一种随机算法得到,当收款方收到转账成功信息后对密令信息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呈现收款成功项。为保证付款安全付款信息仅发送有限时间,通常设定为几秒钟,若该时段信息已被读取或超时未被成功读取则停止发送,再次交易需重新进行付款操作。当付款方账户和身份核实有误时则交易终止。
本发明不但可以实现近场支付还可以实现远程支付和转账,其过程同其他现有远程支付和转账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和规则类似,主要是通过分享交易信息和授权来完成,这里不做过多表述。
该支付系统的启动除了通用的启动方式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快速启动项来得以实现,当用户成功开启了快速启动项后,用户设备进入接收休眠模式,无论用户设备处在什么状态,只要接收到交互信号后休眠被唤醒,随即在所有其他应用之上启动相应项,而无需进行解锁和选择应用等操作,实现了支付功能的快速启动。例如下面场景:当用户手机事先开启了支付功能的快速启动项在超市买完东西结账时,由于超市的收款设备也已经接入本系统,并且已将用户购买商品的金额统计完毕,用户只需掏出手机,哪怕在黑屏状态下,对准装有交互组件的扫描设备,即刻会读取到交易信息并进入到付款环节。为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开启快速启动项需设置指纹或人脸等生物密令作为支付密令。该快速启动方式只对该应用有效,退出该应用后回到锁屏状态。

Claims (10)

1.一种资金交易的移动支付方法,其特征是:以个人账户为载体,加载上资金交易信息和个人信息后通过智能终端上具有通话测距功能的接近传感组件和智能系统经过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来对资金账户进行读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话测距功能的接近传感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通话测距功能的接近传感组件主要是红外或超声等应用在数字终端上用于通话测距并具有交互功能的组件,以及依托上述组件为基础为本系统专门配套的近场交互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为本系统专门配套的近场交互系统,其特征是:主流的通话测距组件主要有红外和超声两种形式,我们采用在手机或平板等智能终端的反正两面分别添加某一种或这两种组件作用面的作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为本系统专门配套的近场交互系统,其特征是:对于专用收款设备采用超声和红外双套交互系统的方法来增加其兼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个人账户为载体,加载上资金交易信息,其特征是:所述的资金交易信息是包括收付款双方账户信息和此次交易的金额、时间和资金流向、随机密令、交易单号、支付密令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个人账户为载体,加载上资金交易信息和个人信息,其特征是:所述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用户可以为自己在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各个环节加载智能设备个性呈现信息,可自行定义任意一种形式的素材作为使用移动支付各个环节智能设备呈现的素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行定义任意一种形式的素材作为使用移动支付各个环节智能设备呈现的素材,其特征是:所述的素材是一定大小的任意图片、图形、动态图、文字或一定大小的任意音、视频,甚至黑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过线上线下信息交互对资金账户进行读写,其特征是:当交易双方都在线时,线下通过交互组件进行双方设备系统的数据交互,线上与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当交易双方有一方不在线时,以在线方设备为通道,将交易过程和结果通过在线方设备读取不在线一方相应信息后与系统进行交互,并将结果通过交互组件写于参与交易的不在线一方的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支付方法,其特征是:该支付系统的启动除了通用的启动方式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快速启动项来得以实现,当用户成功开启了快速启动项后,用户设备进入接收休眠模式,无论用户设备处在什么状态,只要接收到交互信号后休眠被唤醒,随即在所有其他应用之上启动相应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上具有通话测距功能的接近传感组件和智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的智能系统是由服务器、互联网、数据库及用于该支付系统的系统软件和供带有交互功能接近传感组件运行的智能客户端设备共同构成。
CN201910566166.2A 2019-06-16 2019-06-16 移动支付法 Pending CN1121638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6166.2A CN112163850A (zh) 2019-06-16 2019-06-16 移动支付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6166.2A CN112163850A (zh) 2019-06-16 2019-06-16 移动支付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850A true CN112163850A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59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6166.2A Pending CN112163850A (zh) 2019-06-16 2019-06-16 移动支付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38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0410A (zh) * 2021-05-12 2021-08-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网络侧设备、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0410A (zh) * 2021-05-12 2021-08-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网络侧设备、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40410B (zh) * 2021-05-12 2023-06-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网络侧设备、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8810B2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securely authenticating a person depending on context
US8332320B2 (en) Techniques for remote controlled physical transactions with dynamic key gener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US8249965B2 (en) Member-supported mobile payment system
US20130275309A1 (en) Electronic-payment authentication process with an eye-positioning method for unlocking a pattern lock
US20130006848A1 (en) Method of virtual transaction using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or fixed electronic devices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 for global commercial or noncommercial purposes
US20070255652A1 (en) Mobile Person-to-Person Payment System
CN111355776A (zh) 一种数字货币应用程序进行加密签名的服务提供方法、装置与移动终端
CN108667622A (zh) 电子签名认证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090049298A1 (en) System for remote electronic notarization and signatory ver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interface/ interlinked with an advanced steganographic cryptographic protocol
US8566203B1 (en) User identification using mobile device
US201200301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remote iden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a client's identity during the provision of financial services
CN101990676A (zh) 移动电话交易系统和方法
US9224113B2 (en) Preparing preliminary transaction work for a mobile banking customer
CN1435985A (zh) 动态密码安全系统及动态密码生成方法
US9508070B2 (en) Transaction preparation using mobile device
JP2017059128A (ja) 「見つめて決済」サーバ、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046540A (zh) 自动远程交易协助
CN104967553A (zh) 消息交互方法和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US20240073199A1 (en) Resource processing terminal device with enhanced secure resource transmissions based on image capture
CN112163850A (zh) 移动支付法
US11715087B1 (en) Transaction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ing payment functionality between mobile devices and token identifier devices
US20210326836A1 (en) Computerized payments for transaction authorization
TWI730282B (zh) 免讀卡交易系統及操作免讀卡交易系統的方法
KR20170141930A (ko) 금융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의 금융 거래 방법
US20190188692A1 (en) Order and purchase integ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