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5478B - 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5478B
CN111865478B CN201910346067.3A CN201910346067A CN111865478B CN 111865478 B CN111865478 B CN 111865478B CN 201910346067 A CN201910346067 A CN 201910346067A CN 111865478 B CN111865478 B CN 1118654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information
type
sidelink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60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5478A (zh
Inventor
张兴炜
张莉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60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5478B/zh
Priority to EP20796244.0A priority patent/EP395548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86779 priority patent/WO202021634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5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5478A/zh
Priority to US17/511,217 priority patent/US2022007085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5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54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6Code rate detection or code typ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第二终端设备在获取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或者特征信息,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Rel-14、Rel-15和Rel-16版本中,车联网(vehicle toeverything,V2X)作为终端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顺利立项。V2X是针对侧行链路的通信。其中,侧行链路是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进行直连通信的通信链路。
在V2X通信系统中,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之间采用调度分配(schedulingassignment,SA)+数据(data)的机制进行通信。如:发送终端在向接收终端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终端会先向接收终端发送SA,其中,SA可以用来指示发送终端发出的数据的状态信息,SA包括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数据的时频资源信息、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接收终端接收到SA后,能够根据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的内容接收发送终端发送的数据。
其中,上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有一种或者多种类型,如: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下一代网络(如:新空口(new radio,NR)网络)中,除了沿用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网络中的一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还有可能引入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更多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以接收终端支持多种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一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为例,接收终端不清楚其需要接收哪种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因此需要在所有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可能发送的地方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盲检复杂度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接收终端可以确定其接收到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接收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或者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该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基于此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其中,物理控制信息包括在先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下行控制信息。基于此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在先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特征信息以及该特征信息与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基于此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特征信息以及该特征信息与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搜索空间信息以及传输资源信息。基于此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以及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与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搜索空间信息以及搜索空间信息与侧行链路信息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传输资源信息以及传输资源信息与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中的至少一种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基于此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变更其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基于此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上报其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基于此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为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资源和/或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二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基于此方案,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资源和/或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二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该第二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获取第一信息后,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包括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基于此方案,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确定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在先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基于此方案,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在先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确定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搜索空间信息以及控制资源信息。基于此方案,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获取特征信息后,根据特征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特征信息以及特征信息与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基于此方案,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变更其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基于此方案,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其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从而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其支持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一信息;或者,该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二终端设备确定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该第二终端设备根据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获取该第一信息。基于此方案,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或者根据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获取第一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基于此方案,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一信息中指示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可以为: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资源和/或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二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基于此方案,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资源和/或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二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该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或者,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基于此方案,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对于第一终端设备,其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对于第二终端设备,其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基于此方案,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向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下行控制信息。基于此方案,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下行控制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或者,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基于此方案,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变更其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基于此方案,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其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从而可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其支持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基于此方案,网络设备确定的第一信息中指示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可以为: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基于此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上报其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中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基于此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和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和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和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和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二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三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网络设备。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可以应用在通信装置中,该系统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可选的,该系统芯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可以应用在通信装置中,该系统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可选的,该系统芯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可以应用在通信装置中,该系统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可选的,该系统芯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可以应用在通信装置中,该系统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可选的,该系统芯片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应用在通信装置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涉及的程序指令运行时,以实现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应用在通信装置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涉及的程序指令运行时,以实现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应用在通信装置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涉及的程序指令运行时,以实现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应用在通信装置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涉及的程序指令运行时,以实现根据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程序指令,涉及的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以实现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第二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程序指令,涉及的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以实现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第二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程序指令,涉及的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以实现根据第三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第二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程序指令,涉及的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以实现根据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第二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如下任一种或几种:如第五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如第六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如第七方面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如第八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者如第九方面中的通信装置,或者如第十方面中的通信装置,或者如第十一方面中的通信装置,或者如第十二方面中的通信装置,或者如第十三方面中的系统芯片,或者如第十四方面中的系统芯片,或者如第十五方面中的系统芯片,或者如第十六方面中的系统芯片,或者如第十七方面中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者如第十八方面中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者如第十九方面中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者如第二十方面中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者如第二十一方面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如第二十二方面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如第二十三方面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如第二十四方面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可以理解的,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系统芯片、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等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六;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七;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八;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用于支持V2X通信的任一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又可以为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NR系统以及其他下一代通信系统,也可以为非3GPP通信系统,不予限制。下面仅以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100的架构示意图。图1中,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以及多个终端设备,如: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1和102,以及终端设备103-终端设备109。
在图1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具体来说,每个网络设备都对应一个服务覆盖区域,进入该区域的终端设备可通过Uu口与网络设备通信,以此来接收网络设备提供的无线接入服务。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可以通过Uu口链路通信。其中,Uu口链路可以根据其上传输的数据的方向分为上行链路(uplink,UL)、下行链路(downlink,DL),UL上可以传输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DL上可以传输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如:图1中,终端设备103位于网络设备101的覆盖区域内,网络设备101可以通过DL向终端设备103发送数据,终端设备103可通过UL向网络设备101发送数据。
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直连通信链路相互通信,如: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直连通信链路进行单播通信或者广播通信或者多播通信。其中,直连通信链路可以称之为边链路或者侧行链路(sidelink,SL)。如:以直连通信链路为侧行链路为例,图1中终端设备103与终端设备104可以通过侧行链路进行单播通信,终端设备105可以与终端设备106~终端设备109之间可以通过侧行链路进行多播通信。
图1中的网络设备,如:网络设备101或102可以是传输接收节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基站、中继站或接入点等。网络设备101或102可以是5G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网络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NB(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网络设备101或102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
图1中的终端设备,如:终端设备103-终端设备109可以为包含无线收发功能、且可以为用户提供通讯服务的设备。具体的,终端设备103-109可以是V2X系统中的设备、D2D系统中的设备、机器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系统中的设备等。例如,终端设备103-109可以指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终端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例如,终端设备103-109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或5G之后的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应注意,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仅用于举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同时也可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此外,图1中的各网元还可以通过其他接口进行连接,不予限制。
在图1所示通信系统中,以终端设备103与终端设备104进行侧行链路通信为例,当的终端设备103要向终端设备104发送数据时,终端设备103可以先向终端设备104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携带数据的相关信息(例如:时频资源等)。终端设备104不知道终端设备103是否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也不知道终端设备103在哪个资源上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因此,终端设备104在有可能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地方都需要盲检终端设备103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若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正确接收,并且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的标识与终端设备104的标识匹配,终端设备104可以根据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数据的相关信息接收数据。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多种控制信息,根据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的控制信息的不同,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调度数据的SCI(sidelinkcontrol information),或者,可以包括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或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侧行链路反馈控制信息(sidelink feedback control information,SFCI)等,不予限制。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以SCI为例进行介绍,其他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可以对应参考下述实施例中SCI的发送方法。
其中,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有多种类型,如:可以包括一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两级结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其他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如:两级以上结构的侧行链路的控制信息等等,不予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仅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一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为例进行说明,两级以上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不予赘述。
其中,一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1)可以指只通过解调一个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即可获得数据调度信息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与LTE网络中发送终端向接收终端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结构相同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2)可以指需要经过解调两个PSCCH才可以获得数据调度信息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2-1)和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二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2-2)。
其中,SCI2可以有多种结构,例如,一种结构的SCI2可以是SCI2-1调度SCI2-2,而SCI2-2调度数据。又例如,另一种结构的SCI2可以是SCI2-1调度SCI2-2和数据,而SCI2-2用于指示PSSCH的传输参数或者用于调度物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feedback channel,PSFCH)。对于该结构的SCI2。其中,SCI2-1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时延要求高的信息、公共信息、用于其他终端监听资源占用的信息、不限制接收终端的广播消息等。SCI2-2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终端专有的信息、单播消息、组播消息等。后续,对于处于监听状态的终端设备或者只需要接收公共信息的终端设备,可以接收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而不需要接收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二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需要确定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可以包括:一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SCI1和SCI2。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需要确定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也可以包括:一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SCI1和SCI2-1。
可选的,SCI1和SCI2是两种控制信令格式。例如,SCI1是控制信令格式1,SCI2是控制信令格式2。
可选的,SCI1和SCI2-1需要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盲检的方式得到,两级结构的SCI的第二级SCI(SCI2-2)不用第一终端设备盲检,而是通过SCI2-1指示得到。
可选的,SCI1和SCI2-1有相同的长度或者不同的长度。
可选的,SCI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资源和/或SCI2-2的资源。
示例性的,SCI1用于调度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channel,PSSCH)的资源,SCI2-1用于调度SCI2-2和/或PSSCH的资源,SCI2-2用于调度PSSCH的资源;或者,若SCI2-1中包括了PSSCH的资源,SCI2-2用于指示PSSCH的传输参数或者用于调度PSFCH。
示例性的,SCI1或SCI2-1中可以只包含一个频域资源分配字段和/或一个时域资源分配字段。例如,如果第二终端确定SCI的类型是SCI1,则该频域资源分配字段和/或该时域资源分配字段是给PSSCH分配的资源;如果第二终端确定SCI的类型是SCI2或SCI2-1,则该频域资源分配字段和/或该时域资源分配字段是给承载SCI2-2的PSCCH或承载数据的PSSCH分配的资源。
示例性的,SCI2-1中可以包含两个频域资源分配字段和/或两个时域资源分配字段,其中一个频域资源分配和/或一个时域资源分配字段是给承载SCI2-2的PSCCH分配的资源,另一个频域资源分配和/或另一个时域资源分配字段是给承载数据的PSSCH分配的资源。具体的,承载SCI2-2的PSCCH的资源和承载数据的PSSCH的资源可以按照PSCCH的资源在前,PSSCH的资源在后的顺序排列,或者,承载SCI2-2的PSCCH的资源和承载数据的PSSCH的资源可以按照PSSCH的资源在前,PSCCH的资源在后的顺序排列,以减少比特开销;SCI2-1中也可以用1比特指示在前的是哪个信道的资源,以增加灵活性。
其中,资源可以包括以下资源中的至少一个: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域资源、空域资源和功率域资源,传输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跳频信息、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调度信息、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信息、MCS信息、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信息和目的标识(例如:destination id)。其中,时域资源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位置(例如:起始符号位置、终止符号位置等)、符号数量、时隙位置(例如:起始时隙位置、终止时隙位置等)和时隙数量。频域资源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RB的索引、RB的数量、子信道索引和子信道中RB的标识。码域资源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根序列、掩码、扰码、循环移位和梳齿。空域资源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码字、流、层、天线数、天线端口编号和天线端口数。功率域资源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功率值、功率范围、功率偏移和功率门限。
例如,SCI1可以用于调度PSSCH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SCI2-1可以用于调度SCI2-2的码域资源和PSSCH的功率域资源。
例如,SCI1可以包括PSSCH的起始符号位置、终止符号位置、符号长度、RB的索引以及RB的数量等。SCI2-1可以包括SCI2-2的码字、流、层以及PSSCH的功率值等。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盲检SCI1通过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SCI1中指示的PSSCH的相关信息接收PSSCH。第一种设备盲检SCI2-1通过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SCI2-1中指示的SCI2-2的相关信息和/或PSSCH的相关信息接收SCI2-2和/或PSSCH。
若图1所示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既支持SCI1,又支持SCI2或SCI2-1,对于接收SCI的终端设备(或者称为接收终端)来说,不论其是否支持(或者发送终端指示接收终端是否需要检测)上述两种类型的SCI,该终端设备需要在有可能发送SCI1的地方和可能发送SCI2或SCI2-1的地方都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导致终端设备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较高。
例如,图1中的终端设备104支持SCI1,不支持SCI2或SCI2-1,但终端设备104需要在有可能发送SCI1的地方和可能发送SCI2或SCI2-1的地方都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终端设备104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较高。
为解决终端设备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该方法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图3所示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通过该方法,接收终端可以确定其接收到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仅在可能发送该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地方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不需要在所有类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对应的地方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从而降低了接收终端盲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为相对概念,发送终端可以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终端,接收终端可以指接收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终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图1中的各网元,例如网络设备102或终端设备107,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可以理解的是,该功能模块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例如手机中的通信芯片,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图1中的各网元均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设备200来实现。图2所示为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通信线路202,存储器2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4。
处理器2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2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例如总线。
通信接口2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接口,无线接入网接口(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接口(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2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2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通常可以具有非易失性。其中,存储器2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所涉及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2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201用于执行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2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2中的处理器201和处理器2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2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205和输入设备206。输出设备205和处理器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2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206和处理器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2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在具体实现中,通信设备2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2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200的类型。
下面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为SCI为例,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CI的发送方法,该SCI的发送方法包括步骤301-步骤303。
步骤301: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
其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发送SCI的任一终端设备,如:可以为图1中的终端设备103,或者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05。
其中,第一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SCI的类型。其中,SCI的类型可以如上所述,包括:SCI1和SCI2;或者,SCI的类型可以包括:SCI1和SCI2-1。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SCI的任一终端设备,如:当第二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103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终端设备104,或者,当第二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105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06-109。
可选的,SCI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资源和/或SCI2-2的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SCI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图1对应的通信系统100中的对应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1,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特征信息。
其中,特征信息可以是隐式关联SCI的类型的信息。具体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y,RNTI)信息、搜索空间信息以及传输资源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不予限制。
其中,RNTI信息可以包括RNTI,RNTI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对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SCI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进行加扰,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SCI,也可以用RNTI对该SCI的CRC进行解扰。
搜索空间信息可以包括搜索空间的类型和/或搜索空间的索引(index),搜索空间是接收终端搜索SCI的资源范围。
传输资源信息可以包括传输资源的索引,传输资源是传输PSCCH的时频资源。
可选的,上述特征信息与SCI的类型存在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可以由网络设备根据业务类型、传输时延、数据传输块大小等生成,并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或者,该关联关系由第二终端设备根据业务类型、传输时延、数据传输块大小等生成,并由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给第一终端设备。
例如,业务类型1是公共消息,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业务类型1对应的SCI的类型是SCI2-1,并将业务类型1对应的RNTI与SCI2-1关联。
例如,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传输时延较短的SCI的类型是SCI2-1,并将SCI2-1与时隙前面的搜索空间关联;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传输时延较短的SCI的类型是SCI2-1,并将SCI2-1与时隙中占较少符号的传输资源关联。
例如,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较小的数据传输块TB1的SCI的类型是SCI1,并将SCI1与包括较少的传输资源的传输资源索引关联;网络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较大的数据传输块TB2的SCI的类型为SCI2-1,并将SCI2-1与包括较多的传输资源的传输资源索引关联。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特征信息与SCI的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具体形式,特征信息与SCI的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为列表形式,也可以为数组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不予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仅以SCI的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列表形式的关联关系为例进行描述。
示例性的,以特征信息包括RNTI信息,RNTI信息包括RNTI为例,表1示出了RNTI与SCI的类型的关联关系。如表1所示:RNTI1对应的SCI的类型为SCI1,RNTI2对应的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RNTI3对应的SCI的类型为SCI1,RNTI4对应的SCI的类型为SCI1,RNTI5对应的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
表1
RNTI SCI的类型
RNTI1 SCI1
RNTI2 SCI2或SCI2-1
RNTI3 SCI1
RNTI4 SCI1
RNTI5 SCI2或SCI2-1
示例性的,以特征信息包括搜索空间信息,搜索空间信息包括搜索空间的类型为例,其中,搜索空间的类型可以包括公共搜索空间和专用搜索空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搜索空间的类型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搜索空间,不予限制。表2示出了搜索空间的类型与SCI的类型的关联关系。如表2所示,公共搜索空间对应的SCI的类型为SCI2-1,专用搜索空间对应的SCI的类型为SCI2-2。
表2
搜索空间的类型 SCI的类型
公共搜索空间 SCI2-1
专用搜索空间 SCI2-2
示例性的,以特征信息包括搜索空间信息,搜索空间信息包括搜索空间索引为例,表3示出了搜索空间索引与SCI的类型的关联关系。如表3所示:搜索空间1对应的SCI类型为SCI1,搜索空间2对应的SCI类型为SCI2或SCI2-1,搜索空间3对应的SCI类型为SCI2或SCI2-1,搜索空间4对应的SCI类型为SCI1,搜索空间5对应的SCI类型为SCI2或SCI2-1。
表3
搜索空间索引 SCI的类型
搜索空间1 SCI1
搜索空间2 SCI2或SCI2-1
搜索空间3 SCI2或SCI2-1
搜索空间4 SCI1
搜索空间5 SCI2或SCI2-1
示例性的,以特征信息包括传输资源信息,传输资源信息包括传输资源索引为例,表4示出了传输资源索引与SCI的类型的关联关系。如表4所示:传输资源1对应的SCI类型为SCI1,传输资源2对应的SCI类型为SCI1,传输资源3对应的SCI类型为SCI2或SCI2-1,传输资源4对应的SCI类型为SCI2或SCI2-1,传输资源5对应的SCI类型为SCI2或SCI2-1。
表4
Figure GDA0002055757150000131
Figure GDA0002055757150000141
示例2:第一信息包括参数信息。
其中,该参数信息可以是用于确定示例1中所述的特征信息的参数信息,例如:特征信息的取值范围、特征信息的生效时间、特征信息的生效周期、MCS、跳频信息、定时信息等。
可选的,该参数信息与SCI的类型存在关联关系。参数信息与SCI的类型的关联关系可以由网络设备根据业务类型、传输时延、数据传输块大小等生成,并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或者,该关联关系由第二终端设备根据业务类型、传输时延、数据传输块大小等生成,并由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给第一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以参数信息为例,表5示出了参数信息与SCI的类型的关联关系。如表5所示:参数信息1对应的SCI类型为SCI1,参数信息2对应的SCI类型为SCI2或SCI2-1,参数信息3对应的SCI类型为SCI1,参数信息4对应的SCI类型为SCI2或SCI2-1,参数信息5对应的SCI类型为SCI2或SCI2-1。
表5
参数信息 SCI的类型
参数信息1 SCI1
参数信息2 SCI2或SCI2-1
参数信息3 SCI1
参数信息4 SCI2或SCI2-1
参数信息5 SCI2或SCI2-1
需要说明的是,表1~表4仅是特征信息与SCI的类型的关联关系的示例,实际应用中,特征信息与SCI的类型的关联关系可以为上述表中的某一行、某些行、表中的全部、或者比表示出的更多的关联关系,本申请不进行具体限定。同理,表5仅是参数信息与SCI的类型的关联关系的示例,实际应用中,参数信息与SCI的类型的关联关系可以为上述表中的某一行、某些行、表中的全部、或者比表示出的更多的关联关系,本申请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确定SCI的类型,第二终端设备根据SCI的类型获取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待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的用途(例如,公共信息、用于其他终端设备监听资源占用、不限制接收终端的广播消息、第一终端设备的专有信息、单播消息或组播消息等)确定SCI的类型,并在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确定的SCI的类型以及特征信息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第一信息,或者,在第一信息包括参数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确定的SCI的类型以及参数信息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第一信息。
例如,若待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控制消息是公共信息或用于其他终端设备监听资源占用的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SCI的类型是SCI1,根据表1可以确定特征信息为RNTI1、RNTI3和RNTI4;根据表3可以确定特征信息为搜索空间1和搜索空间4;根据表4可以确定特征信息为传输资源1和传输资源2,根据表5可以确定参数信息为参数信息1和参数信息3。
又例如,若业务类型是第一终端设备的专有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SCI的类型是SCI2或SCI2-1,根据表1可以确定特征信息为RNTI2和RNTI5;根据表2可以确定特征信息为公共搜索空间,根据表3可以确定特征信息为搜索空间2、搜索空间3和搜索空间5;根据表4可以确定特征信息为传输资源3、传输资源4和传输资源5。根据表5可以确定参数信息为参数信息2、参数信息4和参数信息5。
步骤302: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
示例1: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
例如,若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特征信息包括RNTI1,第二终端设备通过RNTI1对该SCI加扰,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加扰后的SCI。
例如,若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特征信息包括搜索空间1,第二终端设备在搜索空间1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SCI。
例如,若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特征信息包括传输资源1,第二终端设备在传输资源1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SCI。
例如,若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特征信息包括RNTI1和搜索空间1,第二终端设备通过RNTI1对该SCI加扰,并在搜索空间1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加扰后的SCI。
例如,若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特征信息包括RNTI1和传输资源1,第二终端设备通过RNTI1对该SCI加扰,并在传输资源1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加扰后的SCI。
例如,若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特征信息包括RNTI1、搜索空间1和传输资源1,第二终端设备通过RNTI1对该SCI加扰,并在搜索空间1的传输资源1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加扰后的SCI。
示例2:第一信息包括参数信息。
例如,参数信息1为用于确定RNTI1的参数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参数信息1确定RNTI1,当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NTI1对SCI的CRC加扰,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加扰后的SCI。
例如,参数信息2为用于确定搜索空间1的参数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参数信息2确定搜索空间1,并在搜索空间1上发送SCI。
例如,参数信息3为用于确定传输资源1的参数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参数信息3确定传输资源1,并在传输资源1上发送SCI。
步骤303: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SCI,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CI的类型。
示例1,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特征信息以及该特征信息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SCI的类型。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接收SCI并对该SCI解扰,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RNTI1对该SCI解扰成功,根据RNTI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如表1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SCI的类型为SCI1。
例如,若第一终端设备在公共搜索空间接收该SCI,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搜索空间的类型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如表2所示),可以确定该SCI的类型为SCI2-1。
例如,若第一终端设备在搜索空间1接收该SCI,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搜索空间索引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如表3所示),可以确定该SCI的类型为SCI1。
例如,若第一终端设备在传输资源1接收该SCI,该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传输资源索引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如表4所示),可以确定该SCI的类型为SCI1。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公共搜索空间接收SCI并对该SCI解扰,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RNTI2对该SCI解扰成功,根据RNTI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如表1所示)和搜索空间的类型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如表2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SCI的类型为SCI2-1。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搜索空间1接收SCI并对该SCI解扰,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RNTI1对该SCI解扰成功,根据RNTI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如表1所示)和搜索空间索引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如表3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SCI的类型为SCI1。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传输资源1接收SCI并对该SCI解扰,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RNTI1对该SCI解扰成功,根据RNTI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如表1所示)和传输资源索引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如表4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SCI的类型为SCI1。
示例2、第一信息包括参数信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参数信息以及参数信息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SCI的类型。
例如,参数信息1为用于确定RNTI1的参数信息,当第一终端设备接收通过RNTI1加扰后的SCI时,可以通过参数信息1确定的RNTI1解扰该加扰后的SCI,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参数信息1以及参数信息1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SCI的类型。
例如,参数信息2为用于确定搜索空间1的参数信息,当第一终端设备接收SCI时,第一终端设备在参数信息2确定的搜索空间1上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SCI,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参数信息2以及参数信息2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SCI的类型。
例如,参数信息3为用于确定传输资源1的参数信息,当第一终端设备接收SCI时,第一终端设备在参数信息3确定的传输资源1上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SCI,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参数信息3以及参数信息3与SCI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SCI的类型。
进一步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SCI的类型后,若该类型是第一终端设备要检测的类型,则第一终端设备盲检该SCI,若该类型不是第一终端设备要检测的类型,则第一终端设备不盲检该SCI。
基于图3所示的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在获取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CI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SCI,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盲检SCI的复杂度。
进一步地,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要检测的SCI的类型,以通过第二终端设备调整第一终端设备要检测的SCI的类型。如图4所示,图3所示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304。
步骤304: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SCI的类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二进制比特,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SCI的类型为一种或两种类型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二进制比特;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SCI的类型为两种以上类型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多个二进制比特。
例如,若第一指示信息为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2-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和/或SCI2-2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1,第一终端设备不获取SCI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不检测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第一终端设备不获取SCI2-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和/或SCI2-2的信息。
例如,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0,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类型为SCI1的SCI,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第一终端设备不获取SCI2-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和/或SCI2-2的信息;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2-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和/或SCI2-2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1,第一终端设备不获取SCI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若第一指示信息为1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两种类型的SCI都要检测,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2-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和/或SCI2-2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步骤304的顺序,步骤304可以如图4所示,在步骤301之后、步骤302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301之前执行。
基于图4所示的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调整第一终端设备要检测的SCI的类型,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CI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SCI,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盲检SCI的复杂度。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上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该过程的具体描述可参照步骤305所述。其中,步骤305可以与图3所示方法结合,在图3所示步骤301前执行,也可以与图4所示方法结合,在图4所示步骤301之前执行。下面仅以步骤305与图4所示方法结合为例进行描述。
步骤305: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周期性的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二进制比特,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为一种或两种类型时,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二进制比特;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为两种以上类型时,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多个二进制比特。
例如,若第一指示信息为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不支持的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1的SCI。
例如,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0,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为SCI1,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1的SCI;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若第一指示信息为1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两种类型的SCI都支持,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1的SCI。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5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实施例来实施。
基于图5所示的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上报其支持的SCI的类型,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其支持的类型的SCI。
图3-图5所示方法,仅以第一信息为特征信息或者参数信息为例进行了描述,除特征信息或者参数信息之外,第一信息还可以为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即通过显式方式明确指示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具体的,可参照图6-图7所示方法。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SCI的发送方法,该SCI的发送方法包括步骤601-604。
步骤601: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
其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03,或者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05。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SCI的类型。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04,或者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06-109。SCI的类型可以包括:SCI1和SCI2;或者,SCI的类型可以包括:SCI1和SCI2-1。
可选的,第一信息包括SCI的类型的指示信息。
例如,该第一信息包括1比特指示信息,0用于指示SCI1,1用于指示SCI2或SCI2-1;或者,0用于指示SCI2或SCI2-1,1用于指示SCI1。
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或者,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确定SCI的类型,第二终端设备根据SCI的类型获取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0,表示SCI的类型是SCI1,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1,表示SCI的类型是SCI2或SCI2-1;或者,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0,表示SCI的类型是SCI2或SCI2-1,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1,表示SCI的类型是SCI1。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业务类型(例如,公共信息、用于其他终端设备监听资源占用或第一终端设备的专有信息等)确定SCI的类型,并根据SCI的类型获取第一信息。例如,若业务类型是公共信息或用于其他终端设备监听资源占用,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SCI的类型是SCI1,进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信息包括0;若业务类型是第一终端设备的专有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SCI的类型是SCI2或SCI2-1,进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信息包括1;若业务类型是公共信息或用于其他终端设备监听资源占用,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SCI的类型是SCI1,进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信息包括1;若业务类型是第一终端设备的专有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SCI的类型是SCI2或SCI2-1,进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信息包括0。
步骤602: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为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该物理控制信息包括在先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例如,以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为例,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指示信息。
步骤603: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
例如,第一信息包括0,若0用于指示SCI1,则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1的SCI;若0用于指示SCI2或SCI2-1,则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
例如,第一信息包括1,若1用于指示SCI2或SCI2-1,则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若1用于指示SCI1,则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1的SCI。
步骤604: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CI的类型。
例如,第一信息包括0,若0用于指示SCI1,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SCI的类型为SCI1;若0用于指示SCI2或SCI2-1,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
例如,第一信息包括1,若1用于指示SCI2或SCI2-1,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若1用于指示SCI1,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该SCI的类型为SCI1。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后,若该类型是第一终端设备要检测的类型,则第一终端设备盲检该SCI,若该类型不是第一终端设备要检测的类型,则第一终端设备不盲检该SCI。
基于图6所示的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在获取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CI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SCI,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盲检SCI的复杂度。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上报其支持的SCI的类型,以便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其支持的类型的SCI。如图7所示,图6所示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605。
步骤605: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步骤605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步骤305的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图7所示的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上报其支持的SCI的类型,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其支持的类型的SCI。
上述图6-图7所示方法,仅以第一信息为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明确指示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SCI的类型为例进行了描述。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以明确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SCI的类型,具体的,可参照图8-图10所示。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SCI的发送方法,该SCI的发送方法包括步骤801-804。
步骤801: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网络设备101,或者是图1中的网络设备102。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SCI的类型。
其中,第一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照步骤601中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业务类型、传输时延、数据传输块大小等,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SCI的类型,并根据确定的SCI的类型生成第一信息。
例如,以SCI1的指示信息为0,SCI2或SCI2-1的指示信息为1为例,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1的SCI,则网络设备确定该第一信息包括0,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则网络设备确定该第一信息包括1。
又例如,以SCI1的指示信息为1,SCI2或SCI2-1的指示信息为0为例,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1的SCI,则网络设备确定该第一信息包括1,若网络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则网络设备确定该第一信息包括0。
步骤802: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为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该物理控制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
例如,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便于第二终端设备将第一信息转发给第一终端设备,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或者,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特征信息,并根据该特征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便于该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SCI的类型。
步骤803: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将第一信息转发给第一终端设备,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例如,第一信息包括0,0用于指示SCI1,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第一信息转发给第一终端设备,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1的SCI。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特征信息,并根据该特征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
例如,第一信息包括1,1用于指示SCI2或SCI2-1,若特征信息包括RNTI,根据表1所示,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对应的RNTI有RNTI2和RNTI5,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用RNTI2或RNTI5加扰,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加扰后的SCI。
例如,第一信息包括0,0用于指示SCI2或SCI2-1,若特征信息包括搜索空间的类型,根据表2所示,类型为SCI2-1的SCI对应的搜索空间的类型为公共搜索空间,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公共搜索空间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类型为SCI2-1的SCI。
例如,第一信息包括0,0用于指示SCI2或SCI2-1,若特征信息包括搜索空间索引,根据表3所示,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对应的搜索空间索引有搜索空间2、搜索空间3和搜索空间5,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搜索空间2、搜索空间3或搜索空间5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
例如,第一信息包括1,1用于指示SCI1,若特征信息包括传输资源索引,根据表4所示,类型为SCI1的SCI对应的传输资源索引有传输资源1和传输资源2,则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传输资源1或传输资源2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类型为SCI1的SCI。
步骤804: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CI的类型。
步骤804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步骤604,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图8所示的方法,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信息后,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SCI,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CI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SCI,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盲检SCI的复杂度。
进一步地,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要检测的SCI的类型,以便网络调整第一终端设备要检测的SCI的类型。如图9所示,图8所示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805。
步骤805: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SCI的类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1比特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SCI的类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二进制比特,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SCI的类型为一种或两种类型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二进制比特;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SCI的类型为两种以上类型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多个二进制比特。
例如,若第一指示信息为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2-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和/或SCI2-2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1,第一终端设备不获取SCI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不检测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第一终端设备不获取SCI2-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和/或SCI2-2的信息。
例如,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0,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类型为SCI1的SCI,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第一终端设备不获取SCI2-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和/或SCI2-2的信息;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2-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和/或SCI2-2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1,第一终端设备不获取SCI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若第一指示信息为1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两种类型的SCI都要检测,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2-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和/或SCI2-2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SCI的类型为SCI1,第一终端设备获取SCI1中携带的数据信息。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步骤805的顺序,步骤805可以如图9所示,在步骤802之后、步骤803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801之前执行,还可以在步骤801之后,步骤802之前执行。
基于图9所示的方法,网络设备可以调整第一终端设备要检测的SCI的类型,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CI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SCI,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盲检SCI的复杂度。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其支持的SCI的类型,以便网络设备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类型的SCI,该过程的具体描述可参照步骤806所述。其中,步骤806可以与图8所示方法结合,在图8所示步骤801前执行,也可以与图9所示方法结合,在图9所示步骤801之前执行。下面仅以步骤806与图9所示方法结合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10所示,图9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806。
步骤806: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周期性的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通过1比特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
例如,若第一指示信息为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则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不支持的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则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1的SCI。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比特信息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
例如,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0,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为SCI1,则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1的SCI;若第一指示信息为0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SCI的类型为SCI2或SCI2-1,则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若第一指示信息为11,可以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两种类型的SCI都支持,则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2或SCI2-1的SCI,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类型为SCI1的SCI。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806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实施例来实施。
基于图10所示的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上报其支持的SCI的类型,而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其支持的类型的SCI。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操作,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1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1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能够执行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的功能模块或者芯片等。该通信装置110包括:接收模块1101和确定模块1102。其中,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确定模块1102,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可选的,接收模块1101,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或者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该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其中,物理控制信息包括在先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确定模块1102,具体用于根据该特征信息以及该特征信息与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可选的,该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搜索空间信息以及传输资源信息。
可选的,接收模块1101,还用于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可选的,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110还包括发送模块1103。发送模块1103,用于向该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可选的,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可选的,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资源和/或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二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操作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11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通信装置110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2中的处理器2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11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示例性的,图12中的接收模块1101、确定模块1102和发送模块11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2中的确定模块11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2中的接收模块1101和发送模块11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接口2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10可执行上述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3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3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能够执行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的功能模块或者芯片等。该通信装置130包括:获取模块1301和发送模块1302。获取模块1301,用于获取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发送模块1302,用于根据该第一信息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包括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发送模块1302,还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在先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搜索空间信息以及控制资源信息。
可选的,发送模块1302,还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可选的,如图14所示,通信装置130还包括:接收模块1303。接收模块1303,用于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可选的,获取模块13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一信息;或者,获取模块1301,具体用于确定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获取模块1301,还具体用于根据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获取该第一信息。
可选的,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可选的,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资源和/或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二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操作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13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终端设备130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2中的处理器2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终端设备13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示例性的,图14中的获取模块1301、发送模块1302和接收模块13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4中的获取模块13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4中的发送模块1302和接收模块13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接口2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130可执行上述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5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5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50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能够执行本申请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的功能模块或者芯片等。该通信装置150包括:确定模块1501和发送模块1502。确定模块1501,用于确定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发送模块1502,用于向该第二终端设备,或者,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发送模块1502,用于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可选的,如图16所示,通信装置150还包括:接收模块1503。接收模块1503,用于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可选的,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操作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15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通信装置150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2中的处理器2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15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示例性的,图16中的确定模块1501、发送模块1502和接收模块15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6中的确定模块15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01调用存储器2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6中的发送模块1502和接收模块15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接口2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50可执行上述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17示出了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701和终端设备1702。需要说明的是,图17仅为示例性附图,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图17所示通信系统包括的网元以及网元的个数。
其中,终端设备1701具有上述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的功能,可以用于用于接收终端设备1702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终端设备1702具有上述图13所示通信装置130的功能,用于获取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1702向终端设备1701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并根据该第一信息向该终端设备1701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该通信系统对应网元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图17所示的方法,终端设备1702在获取第一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向终端设备1701备发送SCI,而终端设备1701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CI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SCI,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盲检SCI的复杂度。
图18示出了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801、终端设备1802和网络设备1803。需要说明的是,图18仅为示例性附图,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图18所示通信系统包括的网元以及网元的个数。
其中,终端设备1801具有上述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的功能,可以用于用于接收终端设备1802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该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终端设备1802具有上述图13所示通信装置130的功能,用于获取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1802向终端设备1801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并根据该第一信息向终端设备1801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网络设备1803具有上述图15所示通信装置150的功能,用于确定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1802向终端设备1801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并向终端设备1802,或者,终端设备1801和终端设备1802发送该第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该通信系统对应网元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图18所示的方法,网络设备1803在确定第一信息后,可以向终端设备1802,或者,终端设备1801和终端设备1802发送该第一信息,而终端设备1802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向终端设备1801发送SCI,终端设备1801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SCI的类型,进而可以只盲检其需要检测的类型的SCI,从而降低了第一终端设备盲检SCI的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或“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本申请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等具有不同编号的指示信息,该编号仅为用于上下文行文方便,不同的次序编号本身不具有特定技术含义,比如,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等,可以理解为是一系列指示信息中的一个或者任一个。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和/或网络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操作,这些操作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操作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操作,“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6)

1.一种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搜索空间信息以及传输资源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资源和/或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二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
8.一种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搜索空间信息以及传输资源信息,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13.一种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16.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搜索空间信息以及传输资源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主信息块、系统信息块或物理控制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特征信息与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21.根据权利要求16-2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22.根据权利要求16-2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资源指示信息,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资源和/或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二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
23.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包括:获取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搜索空间信息以及传输资源信息,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27.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或者,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所述获取模块,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2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的指示信息,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或者所述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包括两级结构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级侧行链路控制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检测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类型。
31.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接口、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通信,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32.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接口、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通信,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33.一种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接口、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其他设备通信,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至少一个存储节点上运行时,所述至少一个存储节点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至少一个存储节点上运行时,所述至少一个存储节点执行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至少一个存储节点上运行时,所述至少一个存储节点执行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
CN201910346067.3A 2019-04-26 2019-04-26 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18654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6067.3A CN111865478B (zh) 2019-04-26 2019-04-26 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EP20796244.0A EP3955485A4 (en) 2019-04-26 2020-04-24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SIDE 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PCT/CN2020/086779 WO2020216340A1 (zh) 2019-04-26 2020-04-24 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US17/511,217 US20220070851A1 (en) 2019-04-26 2021-10-26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6067.3A CN111865478B (zh) 2019-04-26 2019-04-26 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5478A CN111865478A (zh) 2020-10-30
CN111865478B true CN111865478B (zh) 2022-02-11

Family

ID=7294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6067.3A Active CN111865478B (zh) 2019-04-26 2019-04-26 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70851A1 (zh)
EP (1) EP3955485A4 (zh)
CN (1) CN111865478B (zh)
WO (1) WO20202163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88104A1 (zh) * 2021-03-11 2022-09-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65324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侧行传输资源的指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56784A1 (en) * 2021-11-17 2023-05-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occupancy time resource reservation and selection for new radio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20230309103A1 (en) * 2022-02-07 2023-09-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reliability using sidelink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0384A (zh) * 2015-08-18 2017-03-0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的承载配置方法
CN106797635A (zh) * 2014-09-03 2017-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d2d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8923894A (zh) * 2017-03-23 2018-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4106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2d
US10644848B2 (en) * 2015-08-13 2020-05-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Oper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node support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network
KR102166380B1 (ko) * 2016-07-01 2020-10-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032049B2 (en) * 2017-01-20 2021-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hicle to everything (V2X) communications and a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equipment in V2X communication
WO2018175842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Intel Corporation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high order modulation in vehicle-to-vehicle (v2v) sidelink communication
EP3574694A4 (en) * 2017-03-24 2021-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SOURCE SELECTION PROCEDURE IN A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FOR IT
WO2019028847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Zte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US11412570B2 (en) * 2018-06-14 2022-08-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ast type by UE in NR V2X
US11432369B2 (en) * 2018-06-19 2022-08-30 Apple Inc. Reference signal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5G-NR wireless systems
CN112335311A (zh) * 2018-06-25 2021-02-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车辆通信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US20200037343A1 (en) * 2018-07-24 2020-0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ontroll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nr v2x
EP3833063A4 (en) * 2018-08-03 2021-07-2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OCESS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SET OF PARAMETERS
CN110896345B (zh) * 2018-09-13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以及装置
JP2022003715A (ja) * 2018-09-27 2022-01-1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MX2021003260A (es) * 2018-10-02 2021-05-12 Fg innovation co ltd Comunicaciones de enlace lateral de multiples tecnologias de acceso de radio (rat).
CN113039819A (zh) * 2018-10-31 2021-06-25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新无线电车辆侧行链路发现
CN111356234A (zh) * 2018-12-21 2020-06-30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US20220070881A1 (en) * 2019-01-04 2022-03-03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200086566A (ko) * 2019-01-09 2020-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전력을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1431674A (zh) * 2019-01-10 2020-07-17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KR102281974B1 (ko) * 2019-01-11 2021-07-27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자원 할당 모드 구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234241B2 (en) * 2019-01-11 2022-01-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ssist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peer to peer wireless network
JP7003245B2 (ja) * 2019-01-23 2022-01-2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Nr v2xのサイドリンク制御情報の送信
EP3928454A1 (en) * 2019-02-22 2021-12-29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nr sl multi-sub-channel pscch transmission
CN111757342A (zh) * 2019-03-28 2020-10-09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
US20220174655A1 (en) * 2019-03-28 2022-06-02 Convida Wireless, Llc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ulti-panel transmission for new radio vehicle to everyth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7635A (zh) * 2014-09-03 2017-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d2d资源分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6470384A (zh) * 2015-08-18 2017-03-0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中的承载配置方法
CN108923894A (zh) * 2017-03-23 2018-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5478A (zh) 2020-10-30
WO2020216340A1 (zh) 2020-10-29
US20220070851A1 (en) 2022-03-03
EP3955485A4 (en) 2022-06-22
EP3955485A1 (en) 202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4654B2 (en) Defining sub-subchannel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separately provided frequency and time resource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network nodes
CN111865478B (zh) 侧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EP4017088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645680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erforming proximity discovery
JP2020145715A (ja)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伝達構成
US1102619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1911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EP3589048B1 (en)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09264A1 (en) Frequency hopp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EP4040877A1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0164116A1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220104236A1 (en) Respons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067644A1 (en) Data feedback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WO2020135444A1 (zh) Dci检测方法和装置
US10278206B2 (en) Method for scheduling radio resourc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reof
US11076423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843488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0612684B (zh) 一种应答反馈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18201850A1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0037488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866944B (zh) 拥塞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2006353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ed harq operation
CN113892246A (zh) 用于侧链路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KR20210138757A (ko) 통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KR20200118455A (ko) Harq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기억 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