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7026A - 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7026A
CN111787026A CN202010729975.3A CN202010729975A CN111787026A CN 111787026 A CN111787026 A CN 111787026A CN 202010729975 A CN202010729975 A CN 202010729975A CN 111787026 A CN111787026 A CN 111787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kebox
media data
sending
demand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99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7026B (zh
Inventor
王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eix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eix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eix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eix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99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7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7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7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7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7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0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requesting content on demand, e.g. video on dem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获取到点播请求时,解析点播请求;向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以协商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后,获取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向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以使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二协商请求,以协商发送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后,将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点播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不同标准协议之间的媒体数据互通,同时,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协商请求,保证了较差的网络通信状态下,会话初始协议设备与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的有效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网络数据传输中,成为了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途径。
现有的流媒体技术,例如,在线直播和视频会议等业务中都使用标准的协议进行媒体数据的协商,例如,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和RTSP(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但不同的标准协议之间无法进行媒体数据的互通,这就造成不同协议的终端设备之间无法实现媒体数据的复用,造成媒体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不同标准协议之间的媒体数据复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当获取到点播请求时,解析所述点播请求;其中,所述点播请求包括点播者和被点播者;所述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被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点播者和所述被点播者的协议类型不同;
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以协商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后,获取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
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二协商请求,以协商发送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装置,包括:
点播请求获取模块,用于当获取到点播请求时,解析所述点播请求;其中,所述点播请求包括点播者和被点播者;所述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被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点播者和所述被点播者的协议类型不同;
接收端口协商模块,用于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以协商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后,获取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
发送端口协商模块,用于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二协商请求,以协商发送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令网关设备,所述信令网关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解析点播请求后,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与被点播者和点播者分别进行端口协商,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和媒体数据发送端口,进而将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点播者,实现了不同标准协议之间的媒体数据互通,同时,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协商请求,保证了较差的网络通信状态下,RTSP设备与SIP设备的有效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信令网关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基于SIP的终端设备和基于RTSP的终端设备之间的媒体数据传输,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媒体数据的传输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集成在信令网关设备上,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当获取到点播请求时,解析所述点播请求;其中,所述点播请求包括点播者和被点播者;所述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被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点播者和所述被点播者的协议类型不同。
信令网关(Signaling Gateway,SG)用于在No.7信令网与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网之间中继信令消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令网关连接多个媒体设备,用于在多个媒体设备间传输媒体流信息,媒体设备的类型包括基于SIP的终端设备和/或基于RTSP的终端设备;其中,SIP是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SIP设备集成有SIP客户端,基于SIP进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SIP设备的点播请求,以Invite请求的方式发出;RTSP是TCP/IP协议体系中的应用层协议,定义了一对一或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设备集成有RTSP客户端,基于RTSP进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RTSP设备的点播请求,以xml格式的消息的形式发出。点播者和被点播者的协议类型不同,也即当点播者为RTSP设备时,被点播者为SIP设备;当点播者为SIP设备时,被点播者为RTSP设备。特别的,点播请求还可以包括媒体数据类型,也即点播请求想要获取的媒体流类型,例如,音频、视频或音视频等。
S120、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以协商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后,获取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无需建立连接就可以发送封装的IP数据包。信令网关通过UDP数据包的形式向被点播者发起第一协商请求,也即媒体数据接收端口请求,来确定接收被点播者发出的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
媒体数据接收端口的协商需要经过多次的往复通信才能确定,因此,在向点播者发送一次第一协商请求后,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获取到了点播者发送的响应消息,则继续向点播者发送第二次第一协商请求(两次协商请求的通信内容不同),直到多次往复协商后,确定了对应的端口信息为止;其中,第一预设时间,是信令网关与被点播者之间,前后两次消息发送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根据网络通信状态设定第一预设时间,当网络通信延迟大于等于第一通信延迟阈值时,网络通信延迟较高,将第一预设时间设定为较高值,以适应网络通信的延迟现象,避免由于网络延迟造成通信异常;当网络通信延迟小于第一通信延迟阈值时,网络通信延迟较低,将第一预设时间设定为较低值,以提高网络通信速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后,还包括: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与所述第一协商请求对应的响应消息,则每间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所述第一协商请求,直至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响应消息。在发送一次第一协商请求后,如果未获取到被点播者发送的响应消息,可能是由于通信延迟等原因导致的,因此,为了避免将通信延迟误认为通信故障,进而断开与被点播者通信连接的现象发生,信令网关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向被点播者重复发送该第一协商请求(重复发送的第一协商请求的通信内容是相同的),以保持与被点播者的通信;同时,被点播者在向信令网关发送响应消息后,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下一次第一协商请求(与之前获取到的第一协商请求的通信内容不同),且确定未完成媒体数据接收端口的协商,则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继续向信令网关发送上一个响应消息(也即与最近获取到的第一协商请求对应的响应消息),以保持与信令网关的通信。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间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所述第一协商请求后,还包括: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协商失败;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是信令网关与被点播者之间的,最大允许通信时间,可以根据网络通信状态设定,当网络通信延迟大于等于第二通信延迟阈值时,将第二预设时间设定为较高值;当网络通信延迟小于第二通信延迟阈值时,将第二预设时间设定为较低值。在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协商失败后,不能获取到被点播者发送的媒体数据,因此,拒绝本次点播请求。
S130、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二协商请求,以协商发送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
媒体数据发送端口的协商同样需要经过多次的往复通信才能确定,因此,在向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后,若在第三预设时间内,获取到了点播者通过UDP数据包的形式发送的第二协商请求,则向点播者发送对应的匹配响应消息,并继续获取下一个第二协商请求,直到多次往复协商后,确定了对应的端口信息;其中,第三预设时间,是信令网关与点播者之间,前后两次消息发送的间隔时间,也可以根据网络通信状态设定,当网络通信延迟大于等于第三通信延迟阈值时,将第三预设时间设定为较高值;当网络通信延迟小于第三通信延迟阈值时,将第三预设时间设定为较低值;特别的,信令网关与点播者和被点播者通过不同的网络分别通信,网络状态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第三预设时间可以与第一预设时间相同,也可以与第一预设时间不同。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后,还包括:若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点播者发送的所述第二协商请求,则每间隔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默认响应消息,直至获取到所述点播者发送的所述第二协商请求时,向所述点播者发送对应的匹配响应消息。默认响应消息是与上一个第二协商请求匹配的响应消息,在根据获取到的第二协商请求,发送一次响应消息后,如果未获取到点播者发送的下一个第二协商请求(与之前获取到的第二协商请求的通信内容不同),且确定未完成通信端口的协商,则每间隔第三预设时间向点播者重复发送该响应消息(重复发送的响应消息的通信内容是相同的),以保持与点播者的通信;特别的,如果不存在上一个第二协商请求匹配的响应消息,也即信令网关未曾获取到任何由点播者发送的第二协商请求,默认响应消息则为预设初始响应消息;同时,点播者在向信令网关发送一次第二协商请求后,如果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信令网关发送的响应消息,则继续向信令网关重复发送该第二协商请求(重复发送的第二协商请求的通信内容是相同的),以保持与信令网关的通信。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间隔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默认响应消息后,还包括:若在第四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点播者发送的所述第二协商请求,则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协商失败;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第四预设时间,是信令网关与点播者之间的,最大允许通信时间,同样可以根据网络通信状态设定,当网络通信延迟大于等于第四通信延迟阈值时,将第四预设时间设定为较高值;当网络通信延迟小于第四通信延迟阈值时,将第四预设时间设定为较低值。在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协商失败后,不能将获取到的目标媒体数据发送给点播者,因此,拒绝本次点播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解析点播请求后,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与被点播者和点播者分别进行端口协商,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和媒体数据发送端口,进而将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点播者,实现了不同标准协议之间的媒体数据互通,同时,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协商请求,保证了较差的网络通信状态下,RTSP设备与SIP设备的有效通信。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在本实施例中,信令网关协商点播者和被点播者之间媒体流的编解码格式,该方法具体包括:
S210、当获取到点播请求时,解析所述点播请求;其中,所述点播请求包括点播者和被点播者;所述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被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点播者和所述被点播者的协议类型不同。
S220、根据所述点播请求确定第一编解码格式;其中,所述第一编解码格式为所述点播者支持的编解码格式。
不同的协议类型之间,媒体数据的格式往往并不相同,因此,当SIP设备想要获取RTSP设备中的媒体数据,或者RTSP设备想要获取SIP设备中的媒体数据时,不能直接进行媒体数据的传输,需要确认点播者和被点播者支持的媒体数据格式。
S230、获取所述被点播者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编解码格式,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第一会话描述协议信息。
被点播者的地址信息,可以通过应用服务器或本地存储的映射关系表获取。应用服务器连接信令网关,用于通过各种协议(例如,SDP)把商业逻辑曝露给媒体设备,以提供访问商业逻辑的途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用于管理点播者及被点播者的地址信息;映射关系表包括了点播者与被点播者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预先存储RTSP设备的地址和SIP设备的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获取到的点播者的地址信息,获取匹配的被点播者的地址信息;预先存储RTSP设备的点播请求中的关键字与SIP设备的地址的映射关系,根据获取到的RTSP设备中点播请求的关键字,确定被点播的SIP设备的地址。
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SDP),用于会话实体之间的媒体协商,确定媒体传输参数;点播者支持的编解码格式可以通过点播请求获取,但是被点播者的编解码格式无法直接获取,因此,需要通过SDP信息进行协商。
S240、当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反馈的与所述第一会话描述协议信息匹配的第二会话描述协议信息时,解析所述第二会话描述协议信息,以获取第二编解码格式;其中,所述第二编解码格式为所述被点播者支持的编解码格式。
通过对被点播者返回的SDP信息解析,获取被点播者的编解码格式。
S250、判断所述第一编解码格式和所述第二编解码格式中,是否存在相同的目标编解码格式。
S260、若存在,则将所述目标编解码格式发送给所述被点播者,以使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媒体数据为所述目标编解码格式。
通过目标编解码格式的协商,使得被点播者提供的媒体数据的媒体格式与点播者支持的编解码格式相匹配。
S270、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以协商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后,获取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
S280、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二协商请求,以协商发送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判断所述第一编解码格式和所述第二编解码格式中,是否存在相同的目标编解码格式后,还包括:若不存在,则在所述第二编解码中确定指定编解码格式,并将所述指定编解码格式发送给所述被点播者,以使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媒体数据为所述指定编解码格式;所述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包括:当获取到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转化为与所述第一编解码信息匹配的指定媒体数据,并将所述指定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根据信令网关自身的转化能力,在被点播者支持的编解码格式中指定一种编解码格式,进而在获取到被点播者发送的指定编解码格式的目标媒体数据时,可以通过自身的转化能力,将指定编解码格式的媒体数据转化为点播者支持的编辑码格式的媒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解析点播请求后,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与被点播者和点播者分别进行端口协商,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和媒体数据发送端口,进而将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点播者,实现了不同标准协议之间的媒体数据互通,避免了媒体资源浪费,提高了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具体包括:点播请求获取模块310、接收端口协商模块320和发送端口协商模块330。
点播请求获取模块310,用于当获取到点播请求时,解析所述点播请求;其中,所述点播请求包括点播者和被点播者;所述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被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点播者和所述被点播者的协议类型不同;
接收端口协商模块320,用于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以协商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后,获取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
发送端口协商模块330,用于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二协商请求,以协商发送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解析点播请求后,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与被点播者和点播者分别进行端口协商,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和媒体数据发送端口,进而将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点播者,实现了不同标准协议之间的媒体数据互通,同时,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协商请求,保证了较差的网络通信状态下,RTSP设备与SIP设备的有效通信。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接收端口协商模块320,还用于在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后,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与所述第一协商请求对应的响应消息,则每间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所述第一协商请求,直至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响应消息。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接收端口协商模块320,具体还用于在每间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所述第一协商请求后,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协商失败;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发送端口协商模块330,还用于在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后,若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点播者发送的所述第二协商请求,则每间隔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默认响应消息,直至获取到所述点播者发送的所述第二协商请求时,向所述点播者发送对应的匹配响应消息。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发送端口协商模块330,具体还用于在每间隔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默认响应消息后,若在第四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点播者发送的所述第二协商请求,则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协商失败;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媒体数据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一编解码格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点播请求确定第一编解码格式;其中,所述第一编解码格式为所述点播者支持的编解码格式;
第一会话描述协议信息发送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被点播者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编解码格式,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第一会话描述协议信息;
第二编解码格式获取模块,用于当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反馈的与所述第一会话描述协议信息匹配的第二会话描述协议信息时,解析所述第二会话描述协议信息,以获取第二编解码格式;其中,所述第二编解码格式为所述被点播者支持的编解码格式;
判断执行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编解码格式和所述第二编解码格式中,是否存在相同的目标编解码格式;
目标编解码格式发送模块,用于若存在,则将所述目标编解码格式发送给所述被点播者,以使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媒体数据为所述目标编解码格式。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媒体数据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指定编解码格式发送模块,用于若不存在,则在所述第二编解码中确定指定编解码格式,并将所述指定编解码格式发送给所述被点播者,以使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媒体数据为所述指定编解码格式。
可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发送端口协商模块330,具体用于当获取到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转化为与所述第一编解码信息匹配的指定媒体数据,并将所述指定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
上述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信令网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设备12的框图。图4显示的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也即:当获取到点播请求时,解析所述点播请求;其中,所述点播请求包括点播者和被点播者;所述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被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点播者和所述被点播者的协议类型不同;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以协商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后,获取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二协商请求,以协商发送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获取到点播请求时,解析所述点播请求;其中,所述点播请求包括点播者和被点播者;所述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被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点播者和所述被点播者的协议类型不同;
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以协商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后,获取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
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二协商请求,以协商发送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获取到点播请求时,解析所述点播请求;其中,所述点播请求包括点播者和被点播者;所述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被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点播者和所述被点播者的协议类型不同;
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以协商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后,获取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
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二协商请求,以协商发送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后,还包括: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与所述第一协商请求对应的响应消息,则每间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所述第一协商请求,直至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间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所述第一协商请求后,还包括: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协商失败;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后,还包括:
若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点播者发送的所述第二协商请求,则每间隔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默认响应消息,直至获取到所述点播者发送的所述第二协商请求时,向所述点播者发送对应的匹配响应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间隔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默认响应消息后,还包括:
若在第四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所述点播者发送的所述第二协商请求,则确定所述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协商失败;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点播请求确定第一编解码格式;其中,所述第一编解码格式为所述点播者支持的编解码格式;
获取所述被点播者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编解码格式,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第一会话描述协议信息;
当获取到所述被点播者反馈的与所述第一会话描述协议信息匹配的第二会话描述协议信息时,解析所述第二会话描述协议信息,以获取第二编解码格式;其中,所述第二编解码格式为所述被点播者支持的编解码格式;
判断所述第一编解码格式和所述第二编解码格式中,是否存在相同的目标编解码格式;
若存在,则将所述目标编解码格式发送给所述被点播者,以使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媒体数据为所述目标编解码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第一编解码格式和所述第二编解码格式中,是否存在相同的目标编解码格式后,还包括:
若不存在,则在所述第二编解码中确定指定编解码格式,并将所述指定编解码格式发送给所述被点播者,以使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媒体数据为所述指定编解码格式;
所述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转化为与所述第一编解码信息匹配的指定媒体数据,并将所述指定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
8.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点播请求获取模块,用于当获取到点播请求时,解析所述点播请求;其中,所述点播请求包括点播者和被点播者;所述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被点播者包括会话初始协议设备或实时流传输协议设备;所述点播者和所述被点播者的协议类型不同;
接收端口协商模块,用于向所述被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一协商请求,以协商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接收端口后,获取所述被点播者发送的目标媒体数据;
发送端口协商模块,用于向所述点播者发送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点播者发送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第二协商请求,以协商发送媒体数据的端口信息,并在确定媒体数据发送端口后,将所述目标媒体数据发送至所述点播者。
9.一种信令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网关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
CN202010729975.3A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87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9975.3A CN111787026B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9975.3A CN111787026B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7026A true CN111787026A (zh) 2020-10-16
CN111787026B CN111787026B (zh) 2022-09-27

Family

ID=72763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9975.3A Active CN111787026B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702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040A (zh) * 2021-08-03 2021-08-31 江苏怀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流转发过程中的协议转换方法、装置
CN113489717A (zh) * 2021-07-02 2021-10-08 北京飞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ip协议的内外网互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74855A (zh) * 2022-01-05 2022-04-1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播花屏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3528A (zh) * 2006-08-25 2007-02-14 清华大学 基于特征码的p2p数据报文检测方法
US20100232371A1 (en) * 2009-03-11 2010-09-16 Sony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service scheduling for home mesh network
CN102291415A (zh) * 2011-09-08 2011-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流处理方法、系统及家庭网关
CN105141711A (zh) * 2015-08-24 2015-12-09 北京息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对称nat穿越方法及系统
CN111193941A (zh) * 2020-01-07 2020-05-22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3528A (zh) * 2006-08-25 2007-02-14 清华大学 基于特征码的p2p数据报文检测方法
US20100232371A1 (en) * 2009-03-11 2010-09-16 Sony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service scheduling for home mesh network
CN102291415A (zh) * 2011-09-08 2011-12-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媒体流处理方法、系统及家庭网关
CN105141711A (zh) * 2015-08-24 2015-12-09 北京息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对称nat穿越方法及系统
CN111193941A (zh) * 2020-01-07 2020-05-22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9717A (zh) * 2021-07-02 2021-10-08 北京飞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ip协议的内外网互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29040A (zh) * 2021-08-03 2021-08-31 江苏怀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流转发过程中的协议转换方法、装置
CN114374855A (zh) * 2022-01-05 2022-04-1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播花屏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74855B (zh) * 2022-01-05 2023-05-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播花屏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7026B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7026B (zh) 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320908B1 (ko) 유니캐스트 세션들과 멀티캐스트 세션 간을 변환하기 위한방법
US200401072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IP client manager
CN110855610B (zh) 一种数据包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67960B (zh) 一种视频流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WO2020248649A1 (zh) 音视频数据同步播放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067882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3348657B (zh) 流媒体播放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738140A (zh) 一种基于WebRTC的视频流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0417877B (zh) 一种音视频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06824A (zh) 用于远程会诊的交互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WO2024056032A1 (zh) 解码、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1296891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13558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5078220A1 (zh) 媒体复用协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27435B (zh) 媒体资源获取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US20220038518A1 (en) Synchronization source (ssrc) mapping for real-time interactive multipoint server routed conferencing with dynamic renegotiation of mutlimedia sending participants
CN109361671A (zh) 一种基于sip协议的流媒体传输架构方法
US20070220161A1 (en) Broadcasting a presentation over a messaging network
CN113489717A (zh) 基于sip协议的内外网互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19331B (zh) 一种视联网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93941B (zh) 一种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69126B (zh) 一种在互联网中实时回放视联网录像的方法和装置
AU2004316014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tate memory management
CN11330106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