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0908B - 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0908B
CN111600908B CN202010551328.8A CN202010551328A CN111600908B CN 111600908 B CN111600908 B CN 111600908B CN 202010551328 A CN202010551328 A CN 202010551328A CN 111600908 B CN111600908 B CN 1116009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data
alliance
memory
reques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13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0908A (zh
Inventor
姜勇
王泽伟
张继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lianqulia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unxi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unxi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unxi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13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09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0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0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0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0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hybrid encryption, i.e. combination of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encryp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06F21/6263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dur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e.g. revealing personal data from cook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1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第一联盟链向存义链发送对第二联盟链的数据请求信息,该存义链将该数据请求信息传输至该第二联盟链,在该数据请求信息被授权的情况下,该第二联盟链根据该数据请求信息,将与该数据请求信息对应的数据上传至第二联盟链的第二区块链,并通过跨链传输,将该数据传输至该存义链,该存义链通过跨链传输,将该数据传输至第一区块链,该第一联盟链从该第一区块链中获取该数据。通过本申请,解决了基于互联网的中心化存储方式构建网络交易平台,导致数据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加强了对数据的监管,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包括银行和证券公司在内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传输。其中,供应链金融是一个连接不同节点的功能网链结构,该供应链金融围绕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商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客户连成一个整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以及银行等具备资金实力的企业,通过互联网的计算机信息化平台,逐步将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信息化。通过可视化网络平台、中心化数据库或者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简称为HTTP)等网络通信等技术,企业可以构建网络交易平台。
在相关技术中,该信息化平台对供应链上的数据采用中心化存储方式,企业授权信息化平台,在企业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由信息化平台进行托管。然而,采用中心化存储方式构建网络交易平台,网络交易平台的内部通信依赖于HTTP网络通信技术,数据持有方为平台,数据的真实性依赖于平台自身进行维护和风控监管,产生数据的企业无法持有自己的数据,导致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低。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基于互联网的中心化存储方式构建网络交易平台,导致数据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基于互联网的中心化存储方式构建网络交易平台,导致数据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联盟链向存义链发送对第二联盟链的数据请求信息,所述存义链将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联盟链;
在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被授权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联盟链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将与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对应的数据上传至第二联盟链的第二区块链,并通过跨链传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存义链;
所述存义链通过跨链传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一联盟链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数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存义链包括:
所述存义链在获取所述第一联盟链和所述第二联盟链的节点共识之后,将所述数据存储至所述存义链,其中,所述存储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存义链的每个节点对所述数据进行存储,其中所述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所述存义链的每个节点存储所述结构化数据,所述存义链将所述非结构化数据碎片化之后,均匀存储至所述存义链的每个节点;
所述存义链的每个节点存储所述结构化数据,所述存义链将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存储至所述存义链的文件缓存中心。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存义链包括:
所述存义链的业务层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数据通过对称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其中,业务层用于对接业务系统。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联盟链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位于获取所述数据的授权列表中的情况下,所述存义链通过智能合约对所述数据进行对称解密,并通过所述用户的公钥对所述解密后的数据进行非对称加密,并将所述加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联盟链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不在获取所述数据的授权列表中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上传授权申请信息,所述存义链通过智能合约将所述授权申请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的所有者,所述所有者根据所述授权申请信息确定是否将所述用户添加至所述授权列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存义链中,所述数据通过消息队列模式传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业务模块、适配模块和区块链模块:
所述业务模块获取第一联盟链的数据请求信息,并将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传输至第二联盟链;
所述适配模块在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被授权的情况下,通过调用智能合约控制所述第二联盟链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将与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对应的数据上传至第二区块链,并通过跨链传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区块链模块;
所述区块链模块通过跨链传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一联盟链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数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适配模块包括订阅发布模块:
所述订阅发布模块用于对所述业务模块中的业务信息进行反馈。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方法。
相比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通过第一联盟链向存义链发送对第二联盟链的数据请求信息,该存义链将该数据请求信息传输至该第二联盟链,在该数据请求信息被授权的情况下,该第二联盟链根据该数据请求信息,将与该数据请求信息对应的数据上传至第二联盟链的第二区块链,并通过跨链传输,将该数据传输至该存义链,该存义链通过跨链传输,将该数据传输至第一区块链,该第一联盟链从该第一区块链中获取该数据,解决了基于互联网的中心化存储方式构建网络交易平台,导致数据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加强了对数据的监管,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跨链通信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在相关技术中,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银行等具备资金实力的企业,通过计算机信息化平台,逐步将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信息化,通过可视化网络平台、中心化数据库、HTTP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信息化平台。但是在中心化数据库模式下,供应链上参与的企业和银行不能持有自己的数据,数据所有者为网络平台。该信息化平台高度依赖信用机制,各个参与方必须信任网络平台,而网络平台对持有数据的操作不透明,数据易被篡改,监管性差,可靠性低,难以符合监管要求。在其他方面,数据的传输高度依赖网络平台,数据需要经过网络平台做中转,传输效率低,而且数据溯源依赖于网络平台的业务功能,由于网络平台本身不具备可溯源特性,因此交易数据的溯源难度较高。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联盟链102与存义链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第二联盟链106与存义链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在第一联盟链102需要向第二联盟链106请求数据的情况下,第一联盟链102向存义链104发送对第二联盟链106的数据请求信息,该存义链104将该数据请求信息传输至该第二联盟链106,在该数据请求信息被授权的情况下,该第二联盟链106根据该数据请求信息,将与该数据请求信息对应的数据上传至第二联盟链106的第二区块链,并通过跨链传输,将该数据传输至该存义链104,该存义链104通过跨链传输,将该数据传输至第一区块链,该第一联盟链102从该第一区块链中获取该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第一联盟链向存义链发送对第二联盟链的数据请求信息,该存义链将该数据请求信息传输至该第二联盟链。
其中,联盟链是用于机构之间的区块链,其主体可以为银行、保险、证券或者商业协会等等,联盟链的内部指定多个预选节点为记账人,每个区块链上数据的变动由所有的预选节点共同决定。联盟链内部区块链节点之间数据可以无阻传输,不同的联盟链之间无法直接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联盟联和第二联盟链为由不同主体形成的联盟链。例如,第一联盟链的主体可以为银行或者证券公司,第二联盟链的主体可以为供应商或者经销商。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可以为供应链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该供应链包括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
基于区块链技术形成的存义链为第一联盟链与第二联盟链之间的媒介,不同的联盟链之间可以通过存义链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对接等行为。
步骤S202,在该数据请求信息被授权的情况下,该第二联盟链根据该数据请求信息,将与该数据请求信息对应的数据上传至第二联盟链的第二区块链,并通过跨链传输,将该数据传输至该存义链。
在存义链向第二联盟链转达第一联盟链的数据请求信息时,第二联盟链需要对第一联盟链进行资质验证,在第一联盟链符合授权条件的情况下,第二联盟链将数据上传至第二区块链。
在第一联盟链与第二联盟链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存义链可以通过底层跨链技术,基于点对点的网络通信协议分别与第一联盟链、第二联盟链进行对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其中,跨链技术为不同区块链之间实现数据互通的技术。
步骤S203,该存义链通过跨链传输,将该数据传输至第一区块链,该第一联盟链从该第一区块链中获取该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联盟链和第二联盟链具有各自的区块链,例如,第一联盟链与第一区块链对应,第二联盟链与第二区块链对应。数据在不同的联盟链之间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被存储在区块链中。
通过上述步骤S201至步骤S203,本实施例基于存义链实现第一联盟链与第二联盟链之间的数据传输,而存义链又以区块链为基础,具有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去中心化的特点,存储于存义链中的数据具有不可伪造、可以追溯、公开透明和集体维护等特征,在实现资金流等数据在不同联盟链之间进行互通的同时,解决了基于互联网的中心化存储方式构建网络交易平台,造成数据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存义链作为不同联盟链之间的桥梁,基于区块链技术,加强了对数据的监管,实现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存义链作为不同的联盟链之间构建业务互通的桥梁,实现了不同联盟链之间的数据共享服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联盟链将数据传输至存义链的过程中,存义链需要获取第一联盟链和第二联盟链中各参与方的节点共识,然后将数据存储至存义链。其中,存义链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分布式账本以及共识机制,实现企业间数据共享,保证数据真实性,节点为提供分布式账本所有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实体,共识为分布式账本系统各节点间为达成一致采用的计算方法,分布式账本为可以在多个节点、不同地理位置或者多个机构组成的网络里实现共同治理及分享的数据库。
存义链将数据进行存储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1、存义链的每个节点对数据进行存储,其中,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也称作行数据,是通过二维表结构来进行逻辑表达和实现的数据,严格地遵循数据格式与长度规范,主要通过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例如,手机号、姓名等文本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数据相反,是数据结构不规则或者不完整的数据类型,例如文件类型数据;2、存义链的每个节点存储结构化数据,存义链将该非结构化数据碎片化之后,均匀存储至存义链的每个节点,在需要获取非结构化数据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从每个节点获取碎片数据,将数据进行重整后返回,其中,智能合约为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其在分布式账本上体现为可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3、存义链的每个节点存储结构化数据,存义链将非结构化数据存储至存义链的文件缓存中心,在非结构化数据被存储到存义链的文件缓存中心的过程中,存义链将非结构化数据的哈希值、文件路径、文件名等基本信息存储到存义链的区块链上,各个节点可以通过哈希值来验证非结构化数据是否被篡改,其中,哈希值为非结构化数据与存储路径之间的对应标识。
本实施例中的存义链可以提供以上三种存储方式,联盟链中的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场景和需求灵活选择存储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数据的存储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对银行和企业等参与方部署相应的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数据。每个参与方的节点上存储的都是经过共识后的加密数据,且各个节点数据一致、实时同步,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实时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将数据传输至存义链包括:存义链的业务层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对数据通过对称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其中,业务层用于对接各参与方的业务系统,作为存义链与联盟链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传输通道,智能合约为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其在分布式账本上体现为可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对称加密为,在加密和解密的过程中,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的速度快,通常在消息发送方需要加密大量数据时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和文件在上传的过程中,先采用对称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对称加密所需的密钥由负责加密的智能合约生成,密钥不可见且由存义链业务层的智能合约进行保存。完成对称加密后,数据和文件在整个系统中处于加密状态,任何参与方都无法直接显示其明文状态。在完成对称加密后,可以对数据进行授权绑定操作,生成授权许可列表并存储在业务层的智能合约中。本实施例通过业务层调用智能合约实现对数据和文件的对称加密,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加密速度,同时增强了对数据和文件的隐私保护,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还如下步骤:
步骤S301,在用户位于获取该数据的授权列表中的情况下,存义链通过智能合约对数据进行对称解密,并通过用户的公钥对解密后的数据进行非对称加密,并将该加密后的数据发送至该用户。
其中,非对称加密的加密和解密过程需要分别使用不同的密钥,这两个密钥分别为公钥和私钥,在正常的加密和解密过程中,公钥和私钥必需配对使用,且公钥是公开的,私钥则由发送人保密,同时只能由解密人所有。非法使用者根据公开的加密密钥无法推算出解密密钥,可以大大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力度。本实施例中的用户可以为企业或者银行等在联盟链中的参与方。
通过上述步骤S301,在用户在请求数据时,存义链需要先调用智能合约对该用户进行授权验证,在用户位于数据的授权列表中的情况下,才会向用户发送数据,该数据需要用户通过独有的私钥进行解密之后才能查看,同时,存义链采用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不在数据的授权列表中的情况下,该用户需要上传授权申请信息,存义链通过智能合约将该授权申请信息传输至该数据的所有者,该所有者根据该授权申请信息确定是否将该用户添加至该授权列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不具有授权许可的情况下,不能查看数据,用户想要查看数据,需要存义链的业务层调用智能合约,将授权申请信息传输至数据的所有者,由数据的所有者决定是否对用户进行授权,其中,授权分为临时授权和永久授权两种方式,临时授权具有时效性,在时效到期之后,临时授权列表中的用户会被从列表中删除。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授权列表还对数据的授权用户公钥信息进行维护。本实施例依托智能合约与授权列表,对用户查看数据的权限进行限制,保证数据隐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存义链中,该数据通过消息队列模式传输。其中,消息队列模式可以保证消息在服务器中先入先出,通过异步处理提高系统的性能,降低系统的耦合,并具有削峰和限流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存义链上不同节点之间业务通信均基于消息队列的方式。银行、企业等业务系统内部通过消息队列传输信息,将业务数据发送给存义链,存义链在对其进行加密、隐私保护、上链存储等操作后,再次通过消息队列的数据通道将数据链上信息实时返回给企业和银行等数据生产者。消息队列模式可以解决HTTP网络通信模式的异步时效问题,例如,在基于中心化的存储方式构建的网络交易平台上,企业和银行等数据生产者在发送数据之后,必须不断向网络交易平台发送业务进度查询请求,以获得业务处理进展,然而基于消息队列模式,存义链可以将业务处理进展信息实时推送给业务参与方。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流程中或者附图的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系统,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单元”、“子单元”等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业务模块41、适配模块42和区块链模块43:
业务模块41获取第一联盟链的数据请求信息,并将该数据请求信息传输至第二联盟链。
适配模块42在数据请求信息被授权的情况下,通过调用智能合约控制该第二联盟链根据该数据请求信息,将与该数据请求信息对应的数据上传至第二区块链,并通过跨链传输,将该数据传输至该区块链模块43。
区块链模块43通过跨链传输,将该数据传输至第一区块链,该第一联盟链从该第一区块链中获取该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业务模块41获取数据请求信息,通过适配模块42和区块链模块43实现数据的跨链传输。本实施例基于存义链实现第一联盟链与第二联盟链之间的数据传输,而存义链又以区块链为基础,具有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多中心化的特点,存储于存义链中的数据具有不可伪造、可以追溯、公开透明和集体维护等特征,在实现资金流等数据在不同联盟链之间进行互通的同时,解决了基于互联网的中心化存储方式构建网络交易平台,造成数据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存义链作为不同联盟链之间的桥梁,基于区块链技术,加强了对数据的监管,实现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存义链作为不同的联盟链之间构建业务互通的桥梁,实现了不同联盟链之间的数据共享服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适配模块包括订阅发布模块,该订阅发布模块用于对业务模块中的业务信息进行反馈。本实施例基于区块链节点间自带消息队列的机制,设计了订阅发布模块,用于业务数据的订阅与发布。例如,存义链可以将业务处理进展信息实时推送给业务参与方,实现通过数据的及时反馈,推动业务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可以是功能模块也可以是程序模块,既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对于通过硬件来实现的模块而言,上述各个模块可以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还可以按照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和说明。
图5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系统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业务层、适配层和区块链层。其中,业务层架构用于对接各参与方业务系统,作为存义链与联盟链参与方业务系统的数据传输通道,其中,业务系统包括银行系统、企业系统或者其他参与方的系统。适配层架构用于系统内部数据处理,如文件缓存、权限控制、订阅发布、数据存证、数据上链、调度智能合约以及衔接业务层和区块链层等,其中,上链为将数据存储至与存义链对应的区块链的行为。业务层在获取到数据后,通过适配层调用智能合约对数据进行安全加密和隐私保护措施,然后再调用智能合约将数据传输到区块链层,经过各参与方的节点共识后持久化到整个区块链上。区块链层为底层数据存储层,即分布式账本,用于数据的隐私保护、联盟治理、实时同步和维护可信执行环境等等。联盟链上参与方数据在经过隐私保护处理后,将通过区块链底层节点通信机制,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存义链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企业、银行、供应商与经销商、平台等各主要参与主体分别作为独立的节点,按照联盟共识机制平等参与交易行为的认证,可以确保链上数据真实、不可篡改、可溯源,且保障融资主体的身份、交易凭证的法律效力,通过区块链的可追溯特性,实现数据的全链路可追踪,提高数据的可监管性。多个认证中心组成的整体认证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便于参与各方共同掌握供应链上的数据,保证供应链交易信息的高度透明性、一致性、真实性和不可篡改。通过智能合约技术,使数据授权、数据加解密、数据共享、合同等操作实现自动化。同时,基于区块链的加密特性和可溯源特性,在对数据进行严格的隐私保护同时达到监管要求。通过多中心化的共识机制,大大提高数据造假成本,非法入侵者必须成功攻击超过51%的节点才可能成功篡改数据,严格的机制为供应链上的参与方提供可靠的诚信体系。
不同的联盟链之间通过区块链底层跨链技术或者在应用层建立业务通道来实现跨链交易。不同的联盟链之间可以通过存义链进行数据共享、业务对接等行为,从而触达其他的联盟链系统,简化参与方业务的复杂度,实现不同联盟链之间数据治理、业务互通,达到“以链治链,跨链治理”的功能,存义链在不同联盟链之间扮演了桥梁的角色,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跨链通信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
存义链可以通过在业务适配层建立业务通道,联通不同的联盟链。与存义链有业务对接的联盟链可以通过存义链作为中继,访问其他与存义链有业务对接的联盟链,通信方式为HTTPS加密通信。例如。在第一联盟链希望通过存义链访问第二联盟链时,第一联盟链以数据请求信息的形式发起业务申请,存义链转发该业务申请至第二联盟链,第二联盟链对申请进行相关处理后,将相关数据通过加密传输给存义链,存义链再将数据传输给第一联盟链。
存义链底层中继链作为数据中转通道,通信方式为点对点加密通信,其中,中继链用于联盟链的管理,以及跨链数据传输的可信验证与可靠路由,通过存义链作为中继链,可以为不同的联盟链之间构建业务互通桥梁,实现不同联盟链之间的数据共享服务。存义链的底层跨链通信与应用层通信方式的不同有以下几点:1)应用层通信协议基于HTTPS通信协议,底层跨链通信基于点对点通信协议;2)应用层通信方式需要先建立业务通道,提供相关数据传输接口,底层跨链通信不需要业务通道,但需要根据联盟链使用的区块链技术是否相同,如果是相同的区块链技术,则不需要建立中继链,如果是异构链,则需要先建立中继链,才能进行通信,其中,异构链为使用不同区块链技术平台构建的联盟链;3)应用层通信方式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未经过联盟链间的共识,而基于底层跨链通信的方式则会经过联盟链共识;4)应用层通信方式技术实现难度低、溯源难度高、业务对接形式和数据格式不统一,底层区块链通信技术具有难度较高、业务往来数据可溯源、通过中继链能统一数据格式和对接标准、数据隐私保护程度高、数据真实可靠性高等特点。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不同的联盟链使用的区块链技术不同,存义链创建了中继链,用于异构链之间的数据通信。联盟链之间的数据通信可以根据具体业务情况选择不同的通信模式。对于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可以使用底层跨链的方式进行,对于普通的业务场景,则可以使用应用层通信的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电子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该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电子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联盟链向存义链发送对第二联盟链的数据请求信息,所述存义链将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传输至所述第二联盟链;其中,基于区块链技术形成的存义链为第一联盟链与第二联盟链之间的媒介,不同的联盟链之间通过存义链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对接,其中,存义链应用层通信协议基于HTTPS通信协议,底层跨链通信基于点对点通信协议;应用层通信方式需要先建立业务通道,提供相关数据传输接口,底层跨链通信不需要业务通道,但需要根据联盟链使用的区块链技术是否相同,如果是相同的区块链技术,则不需要建立中继链,如果是异构链,则需要先建立中继链,才能进行通信;联盟链之间的数据通信可以根据具体业务情况选择不同的通信模式;
在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被授权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联盟链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将与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对应的数据上传至第二联盟链的第二区块链,并通过跨链传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存义链;
所述存义链通过跨链传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一联盟链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数据,在用户不在获取所述数据的授权列表中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上传授权申请信息,所述存义链通过智能合约将所述授权申请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的所有者,所述所有者根据所述授权申请信息确定是否将所述用户添加至所述授权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存义链包括:
所述存义链在获取所述第一联盟链和所述第二联盟链的节点共识之后,将所述数据存储至所述存义链,其中,所述存储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存义链的每个节点对所述数据进行存储,其中所述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所述存义链的每个节点存储所述结构化数据,所述存义链将所述非结构化数据碎片化之后,均匀存储至所述存义链的每个节点;
所述存义链的每个节点存储所述结构化数据,所述存义链将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存储至所述存义链的文件缓存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存义链包括:
所述存义链的业务层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对所述数据通过对称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其中,业务层用于对接业务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联盟链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位于获取所述数据的授权列表中的情况下,所述存义链通过智能合约对所述数据进行对称解密,并通过所述用户的公钥对所述解密后的数据进行非对称加密,并将所述加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义链中,所述数据通过消息队列模式传输。
6.一种数据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业务模块、适配模块和区块链模块:
所述业务模块获取第一联盟链的数据请求信息,并将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传输至第二联盟链;其中,基于存义链实现第一联盟链与第二联盟链之间的数据传输,存义链应用层通信协议基于HTTPS通信协议,底层跨链通信基于点对点通信协议;应用层通信方式需要先建立业务通道,提供相关数据传输接口,底层跨链通信不需要业务通道,但需要根据联盟链使用的区块链技术是否相同,如果是相同的区块链技术,则不需要建立中继链,如果是异构链,则需要先建立中继链,才能进行通信;联盟链之间的数据通信可以根据具体业务情况选择不同的通信模式;
所述适配模块在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被授权的情况下,通过调用智能合约控制所述第二联盟链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将与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对应的数据上传至第二区块链,并通过跨链传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区块链模块;
所述区块链模块通过跨链传输,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第一区块链,所述第一联盟链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数据,在用户不在获取所述数据的授权列表中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上传授权申请信息,所述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将所述授权申请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的所有者,所述所有者根据所述授权申请信息确定是否将所述用户添加至所述授权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模块包括订阅发布模块:
所述订阅发布模块用于对所述业务模块中的业务信息进行反馈。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51328.8A 2020-06-17 2020-06-17 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009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1328.8A CN111600908B (zh) 2020-06-17 2020-06-17 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1328.8A CN111600908B (zh) 2020-06-17 2020-06-17 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0908A CN111600908A (zh) 2020-08-28
CN111600908B true CN111600908B (zh) 2021-07-13

Family

ID=72190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1328.8A Active CN111600908B (zh) 2020-06-17 2020-06-17 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09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1215B (zh) * 2020-09-11 2021-0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99695A (zh) * 2020-09-30 2021-01-08 杭州云链趣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应收账款融资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970129B (zh) * 2020-10-21 2021-0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98853B (zh) * 2020-11-16 2023-04-1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联盟链跨链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28605B (zh) * 2020-11-26 2024-01-12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现场安全数据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12702200B (zh) * 2020-12-21 2022-08-05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联盟链节点管理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88119A (zh) * 2020-12-30 2021-05-11 海南大学 一种面向以链治链的跨链共识架构及方法
CN113301018B (zh) * 2021-04-22 2022-05-24 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数据共享方法
CN113591104A (zh) * 2021-06-29 2021-11-02 熵链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联盟链跨链中保护数据隐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914243A (zh) * 2021-08-17 2023-04-04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3923044B (zh) * 2021-10-29 2023-10-03 博雅正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跨链系统及方法
CN113837760B (zh) * 2021-11-25 2022-08-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967583B (zh) * 2023-03-16 2023-06-06 安羚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基于联盟链的密钥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8639A (zh) * 2017-03-07 2017-08-11 杭州公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多资产类型快速交易的联盟链构建方法
CN108399572A (zh) * 2018-03-22 2018-08-14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66817A (zh) * 2019-07-15 2019-09-20 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跨通道数据分享模型、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10266655A (zh) * 2019-05-30 2019-09-2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链互联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11159755A (zh) * 2019-12-12 2020-05-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跨链数据协同方法
CN111181968A (zh) * 2019-12-30 2020-05-1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跨区块链通信方法、装置、跨链服务系统及跨链交易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25661A1 (en) * 2017-02-07 2018-08-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sortium blockchain network with verified blockchain and consensus protocols
US11146380B2 (en) * 2017-08-03 2021-10-12 Parity Technologies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heterogeneous multi-chain framework
CN108256864B (zh) * 2018-02-13 2019-06-07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联盟的建立及通信方法、系统
CN108734578B (zh) * 2018-05-02 2020-10-27 东莞市波动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交易机器人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8768659B (zh) * 2018-05-24 2021-05-04 深圳前海益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Token资产跨链转移系统
CN109035012B (zh) * 2018-06-11 2020-11-17 西安纸贵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系统的跨链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80794A (zh) * 2018-06-15 2018-11-23 浙江华信区块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跨链用户身份及其数字资产管理系统
CN110008686B (zh) * 2018-11-16 2020-12-0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跨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客户端、区块链系统
CN109685489B (zh) * 2018-12-28 2021-06-01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资产跨链交易方法
CN109922149A (zh) * 2019-03-06 2019-06-21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数据交换模型
CN110223178A (zh) * 2019-06-06 2019-09-10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联盟链的跨链系统和跨链方法
US11251966B2 (en) * 2019-06-28 2022-02-15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Sending cross-chain authenticatable messages
CN110751475A (zh) * 2019-10-24 2020-02-04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交易的跨链方法及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00641B (zh) * 2019-12-25 2022-06-2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数据跨链共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8639A (zh) * 2017-03-07 2017-08-11 杭州公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多资产类型快速交易的联盟链构建方法
CN108399572A (zh) * 2018-03-22 2018-08-14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66655A (zh) * 2019-05-30 2019-09-2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链互联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10266817A (zh) * 2019-07-15 2019-09-20 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跨通道数据分享模型、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11159755A (zh) * 2019-12-12 2020-05-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跨链数据协同方法
CN111181968A (zh) * 2019-12-30 2020-05-1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跨区块链通信方法、装置、跨链服务系统及跨链交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0908A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0908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KR102227685B1 (ko) 블록 체인 네트워크에서 민감 데이터 요소를 관리하는 방법
JP6524347B2 (ja) 情報共有システム
EP3673435B1 (en) Improving integrity of communications between blockchain networks and external data sources
CN110933108B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03858B (zh) 基于区块链的平台对接的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127027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lockchain-based payments
JP6894007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ネットワークに基づいたデジタルチケットの転送
CN108667612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任服务架构及方法
CN111046352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信息安全授权系统与方法
CN110569674B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883073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区块链集群及系统
CN112686668B (zh) 联盟链跨链系统及方法
CN10945084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ssl证书管理方法及系统
KR20210040078A (ko) 안전한 보관 서비스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767731A (zh) 一种Restful移动交易系统身份认证防护方法
CN111431713A (zh) 一种私钥存储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JP7114078B2 (ja) 電子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845986A (zh) 一种数字证书的签章方法及系统
CN112149077B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票据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US20220005039A1 (en) Delegation method and delegation request managing method
CN115883154A (zh) 访问凭证的颁发方法、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7409043B (zh) 基于中央加密的存储数据对产品的分布式处理
CN11590611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交易可信应用实现方法
CN114679473A (zh) 基于分布式数字身份的金融账户治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2

Address after: Room 508, floor 5, block C, No. 28, Xinjiekou 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2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unlianqulia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703, building a, building 2, 399 Danfeng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YUNXI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