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8955B - 微服务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微服务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8955B
CN111478955B CN202010248446.1A CN202010248446A CN111478955B CN 111478955 B CN111478955 B CN 111478955B CN 202010248446 A CN202010248446 A CN 202010248446A CN 111478955 B CN111478955 B CN 111478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micro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84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8955A (zh
Inventor
张宝浩
刘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rchants Fin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rchants Fin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rchants Fin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rchants Fin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84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8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8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8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8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8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服务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区域配置中心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的微服务节点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并保存所述注册信息;此外,区域配置中心还实时或定时向配置管理平台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区域环境下微服务注册的通用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微服务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服务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微服务架构中,注册中心是核心的基础服务之一,可以说是微服务架构中的“通讯录”,它记录了微服务和地址的映射关系。在分布式架构中,微服务会注册到这里,当微服务需要调用其它微服务时,就到这里找到微服务的地址,再进行调用。
随着技术不断的迭代更新,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微服务架构也逐渐复杂化,例如,按需求进行区域划分,每个区域中包含至少一个微服务节点,形成多区域的微服务架构。而目前微服务的注册均需通过微服务架构中同一个注册中心进行。显然,该单一的微服务的注册方法已无法适应目前多区域的微服务架构。
因此,提供一种多区域环境下微服务注册的通用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服务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供多区域环境下微服务注册的通用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微服务注册方法,适用于区域配置中心,所述区域配置中心位于预先划分的区域中,且分别与配置管理平台及所在区域内各个微服务节点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的微服务节点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并保存所述注册信息;
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实时或定时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获取除所在区域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的微服务节点发送的发现请求,并返回微服务信息至所述微服务节点,所述微服务信息包括:所在区域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除所在区域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
优选地,所述注册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地址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标识信息和服务类型信息,所述区域信息包括区域标识信息及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基本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微服务注册方法,适用于微服务节点,所述微服务节点位于预先划分的区域中,且与所在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及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步骤:
在启动后,向所在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发送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供所述区域配置中心保存所述注册信息,并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上报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
接收所在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返回的注册结果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区域配置中心,所述区域配置中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微服务注册程序,所述微服务注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的微服务节点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并保存所述注册信息;
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
优选地,所述微服务注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实时或定时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获取除所在区域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
优选地,所述微服务注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的微服务节点发送的发现请求,并返回微服务信息至所述微服务节点,所述微服务信息包括:所在区域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除所在区域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
优选地,所述注册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地址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标识信息和服务类型信息,所述区域信息包括区域标识信息及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基本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微服务节点,所述微服务节点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微服务注册程序,所述微服务注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如下步骤:
在启动后,向所在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发送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供所述区域配置中心保存所述注册信息,并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上报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
接收所在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返回的注册结果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微服务注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服务注册系统包括配置管理平台及预先划分的多个区域,各个区域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区域配置中心,及至少一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微服务节点,所述区域配置中心与所在区域内的各个微服务节点通信连接,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与各个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通信连接,且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中存储有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微服务注册程序,微服务注册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的微服务节点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并保存所述注册信息;
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
优选地,所述微服务注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实时或定时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获取除所在区域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
优选地,所述微服务注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的微服务节点发送的发现请求,并返回微服务信息至所述微服务节点,所述微服务信息包括:所在区域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除所在区域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
优选地,所述注册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地址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标识信息和服务类型信息,所述区域信息包括区域标识信息及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基本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微服务注册程序,所述微服务注册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在启动后,向所在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发送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供所述区域配置中心保存所述注册信息,并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上报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
接收所在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返回的注册结果信息。
本发明区域配置中心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的微服务节点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并保存所述注册信息;此外,区域配置中心还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相较于现有技术所有微服务节点采用同一个注册中心进行注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区域环境下微服务注册的通用解决方案,且避免了因所有微服务节点采用同一个注册中心造成的注册中心负载高、处理速度慢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微服务发现系统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第一、二实施例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第一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第二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第一、二实施例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第一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第二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
图8为本发明微服务注册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微服务注册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微服务注册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微服务注册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微服务发现系统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配置管理平台1及预先划分的多个区域2,每个区域2包括区域配置中心10以及与所述区域配置中心10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微服务节点20,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与各个区域2中的区域配置中心10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区域2进行区域划分,例如,可以是将所有相同安全等级、具有相同安全需求的微服务节点20划入同一网段内,在网段的边界处进行访问控制,从而形成多个区域2;也可以将微服务节点20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划分,从而形成多个区域2,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各区域2中还包括服务网关(图中未示出),所述服务网关分别与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及各个微服务节点20通信连接。
下面,将基于上述微服务注册系统,提出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服务发现程序。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100第一、二实施例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100安装并运行于区域配置中心10中。区域配置中心10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区域配置中心10可包括,但不仅限于,通过程序总线相互通信的存储器11、处理器12。图2仅示出了具有组件11、12的区域配置中心1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存储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区域配置中心1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区域配置中心1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区域配置中心1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区域配置中心1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1还可以既包括区域配置中心1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1用于存储安装于区域配置中心10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100的程序代码等。存储器1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100等。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100第一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10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于存储器11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本实施例为处理器12)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例如,在图3中,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100可以被分割成接收模块101、上报模块102。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程序更适合于描述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100在区域配置中心10中的执行过程,其中: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并保存所述注册信息。
例如,接收模块101在接收到该注册请求后,响应该注册请求,并将所述注册信息保存至预设存储空间(例如,Redis数据库)中。
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地址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标识信息,所述标志信息包括微服务节点20的编号、名称、代号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地址信息包括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简称:IP地址)、端口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本信息还可包括服务类型信息、服务提供商名称等。其中,服务类型信息用于表示微服务节点20可实现的功能,例如,功能名称、功能类型等。
上报模块102,用于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
其中,每个区域2均有唯一的区域标识信息,所述区域标识信息包括区域2的编号、名称、代号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接收模块101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并保存所述注册信息;此外,上报模块102还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相较于现有技术所有微服务节点20采用同一个注册中心进行注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区域环境下微服务注册的通用解决方案,且避免了因所有微服务节点20采用同一个注册中心造成的注册中心负载高、处理速度慢等问题。
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100第二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
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程序还包括获取模块103,用于:
实时或定时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获取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
其中,所述区域信息包括区域标识信息及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基本信息。
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3通过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获取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从而实现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的共享及同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程序还包括反馈模块104,用于:
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发送的发现请求,并返回微服务信息至所述微服务节点20。
其中,所述微服务信息包括:所在区域2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
本实施例中各个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可通过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获取到所在区域2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从而根据该注册信息可实现同区域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此外,各个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还可通过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获取到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从而根据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可实现对跨区域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程序还包括密钥生成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
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密钥生成事件是否被触发。例如,密钥生成模块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是否存在对应的密钥对(密钥对包括私钥及对应的公钥)。当监测到所在区域2中存在无对应密钥对的微服务节点20时,确定无对应密钥对的微服务节点20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又如,密钥生成模块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各个微服务节点20对应的密钥对是否失效。当监测到有微服务节点20对应的密钥对失效时,确定该失效的密钥对对应的微服务节点20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
当监测到一微服务节点20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时,将监测到的微服务节点20作为第一待处理节点,并为第一待处理节点生成对应的公钥和私钥。
将生成的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一待处理节点,并将所述第一待处理节点的公钥上传至配置管理平台1,供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更新预设公钥集。
本实施例通过密钥生成模块可为微服务节点20自动生成和更新私钥和公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钥生成模块还用于:
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中服务网关的密钥生成事件是否被触发。
例如,密钥生成模块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中服务网关是否存在对应的密钥对(密钥对包括私钥及对应的公钥)。当所述该服务网关无对应密钥对时,确定该服务网关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又如,密钥生成模块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对应的密钥对是否失效,当失效时,确定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
当监测到所述服务网关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时,将监测到的服务网关作为第一待处理服务网关,并为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网关生成对应的公钥和私钥。
将生成的的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网关,确定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网关对应的关联节点,将生成的公钥发送至各个关联节点,并将生成的公钥上传至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供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更新预设公钥集。
在本实施例中,开发人员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为各个服务网关选取对应的关联节点,一个服务网关的关联节点通常是从该服务网关所在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中选取得到的。
本实施例通过密钥生成模块可为服务网关自动生成和更新私钥和公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该程序还包括公钥下发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
实时或定时监测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中是否有公钥更新。例如,实时或定时监测配置管理平台1的公钥集(该公钥集用于存储各个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上传的公钥)是否有更新。
当监测到有公钥更新时,按照预先确定的公钥下发规则下发更新的公钥。
当公钥下发模块在配置管理平台1中监测到有微服务节点20的公钥更新时,按照预先确定的第一公钥下发规则下发更新的公钥,当在配置管理平台1中监测到有服务网关的公钥更新时,公钥下发模块按照预先确定的第二公钥下发规则下发更新的公钥。
其中,所述第一公钥下发规则包括步骤S121~S123(图中未示出):
步骤S121,确定各个更新的公钥对应的第二待处理节点,并根据预先确定的服务间依赖关系信息,确定所在区域2内是否有与所述第二待处理节点之间存在依赖关系的微服务节点20。
可预先根据业务逻辑关系及各个微服务节点20所提供的服务类型,设置微服务节点20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将该依赖关系作为服务间依赖关系信息进行保存。例如,微服务节点20“T1”提供汇款服务,微服务节点20“T2”提供收款服务,通过调用微服务节点20“T1”、“T2”就可实现一项转账业务,因此,可为微服务节点20“T1”、“T2”之间设置依赖关系。
步骤S122,每当确定一第二待处理节点与至少一个微服务节点20存在依赖关系时,将与所述待处理节点存在依赖关系的微服务节点20作为所述第二待处理节点的关联节点,并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获取所述第二待处理节点的公钥。
步骤S123,将获取的所述公钥下发至所在区域2内所有所述第二待处理节点的关联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公钥下发规则可包括步骤S124、S125(图中未示出):
步骤S124,确定更新的公钥对应的第二待处理服务网关,并根据预先确定的服务网关间依赖关系信息,确定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是否与第二待处理服务网关存在依赖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开发人员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为各个服务网关设置服务网关间的关联关系,并将该关联关系保存为服务网关间依赖关系信息。
步骤S125,当确定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与一第二待处理服务网关存在依赖关系时,从配置管理平台1获取确定的第二待处理服务网关更新的公钥,并将获取的公钥下发至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公钥下发方法,实现在微服务系统中公钥的统一管理及自动更新。
此外,本实施例通过为微服务节点20和服务网关生成密钥对,从而可基于该密钥对,建立两设备间的安全访问通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微服务发现程序。
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200第一、二实施例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200安装并运行于微服务节点20中。微服务节点20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微服务节点20可包括,但不仅限于,通过程序总线相互通信的存储器21、处理器22。图5仅示出了具有组件21、22的微服务节点2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存储器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微服务节点2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微服务节点2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2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微服务节点2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微服务节点2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21还可以既包括微服务节点2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21用于存储安装于微服务节点20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200的程序代码等。存储器2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处理器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2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200等。
请参阅图6,是本发明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200第一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20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于存储器21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本实施例为处理器22)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例如,在图6中,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200可以被分割成发送模块201、接收模块202。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程序更适合于描述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200在微服务节点20中的执行过程,其中:
发送模块201,用于在微服务节点20启动后,向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发送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供所述区域配置中心10保存所述注册信息,并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上报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
例如,微服务节点20启动后,基于区域配置中心10的自动发现协议,自动接入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并与所在区域2的各个微服务节点20通信连接,再通过发送模块201实时或定时向该区域配置中心10发送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区域配置中心10在接收到该注册请求后,响应该注册请求,并将所述注册信息保存至预设存储空间(例如,Redis数据库)中。
此外,区域配置中心10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
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地址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标识信息,所述标志信息包括微服务节点20的编号、名称、代号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地址信息包括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简称:IP地址)、端口号。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本信息还可包括服务类型信息、服务提供商名称等。其中,服务类型信息用于表示微服务节点20可实现的功能,例如,功能名称、功能类型等。
本实施例中,每个区域2均有唯一的区域标识信息,所述区域标识信息包括区域2的编号、名称、代号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接收模块202,用于接收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返回的注册结果信息(例如,注册成功的信息)。
本实施例在微服务节点20启动后,发送模块201向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发送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供所述区域配置中心10保存所述注册信息,并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上报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相较于现有技术所有微服务节点20采用同一个注册中心进行注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区域环境下微服务注册的通用解决方案,且避免了因所有微服务节点20采用同一个注册中心造成的注册中心负载高、处理速度慢等问题。
如图7所示,图7是本发明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200第二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
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程序还包括发现模块203,用于:
发送发现请求至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以及,接收所述区域配置中心10返回的微服务信息。
区域配置中心10实时或定时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获取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从而实现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的共享及同步。
其中,所述区域信息包括区域标识信息及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基本信息。
区域配置中心10接收并响应发现模块203发送的发现请求,并返回微服务信息至发现模块203。发现模块203接收该区域配置中心10返回的微服务信息。其中,所述微服务信息包括:所在区域2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该程序还包括调用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
根据所述微服务信息,确定待调用微服务节点。例如,若需要调用其他微服务节点20实现某一功能,可根据微服务信息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服务类型信息,查找出一个或多个可实现该功能的微服务节点20,并选择一微服务节点20作为待调用微服务节点。
根据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区域标识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处于同一区域2。例如,读取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区域标识信息,并将所在的区域2的区域标识信息与该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区域标识信息进行比较,若相同,则与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处于同一区域2,若不同,则不与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处于同一区域2。
当处于同一区域2时,根据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地址信息,发送第一调用请求至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例如,当处于同一区域2时,读取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地址信息,并将第一调用请求发送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地址即可,供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响应该第一调用请求,以实现同区域内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
当不处于同一区域2时,发送第二调用请求至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供所述服务调用方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将第二调用请求发送至待调用微服务节点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以使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将所述第二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例如,当不处于同一区域2时,发送第二调用请求至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该服务网关根据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区域标识信息将第二调用请求发送至待调用微服务节点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其中,所述第二调用请求包括所述服务调用方的标识信息、区域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待调用服务节点的标识信息、区域标识信息。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预先从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获取所在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的标识信息与地址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在接收到第二调用请求时,仅需根据该映射关系及待调用服务节点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地址信息,并根据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地址信息,发送所述第二调用请求至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响应该第二调用请求,实现同区域内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
本实施例中各个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可通过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获取到所在区域2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从而根据该注册信息可实现同区域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此外,各个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还可通过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获取到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从而根据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可实现对跨区域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用请求还携带有第一加密数据,该第一加密数据是由调用模块利用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公钥对第一待传递消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的。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利用其私钥对第一加密数据解密成功后,才执行该第二调用请求,从而提高了跨区域微服务节点20调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两设备间(例如,两微服务节点20之间、微服务节点20和服务网关之间、两服务网关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之前,需要预先基于来源认证建立安全访问通道,再基于该安全访问通道进行两设备间的数据交互。
此外,本发明提出一种微服务注册方法。
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微服务注册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服务注册方法适用于区域配置中心10,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并保存所述注册信息。
例如,微服务节点20启动后,首先与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通信连接,再实时或定时向该区域配置中心10发送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区域配置中心10在接收到该注册请求后,响应该注册请求,并将所述注册信息保存至预设存储空间(例如,Redis数据库)中。
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地址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标识信息,所述标志信息包括微服务节点20的编号、名称、代号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地址信息包括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简称:IP地址)、端口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本信息还可包括服务类型信息、服务提供商名称等。其中,服务类型信息用于表示微服务节点20可实现的功能,例如,功能名称、功能类型等。
步骤S20,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
其中,每个区域2均有唯一的区域标识信息,所述区域标识信息包括区域2的编号、名称、代号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区域配置中心10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并保存所述注册信息;此外,区域配置中心10还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相较于现有技术所有微服务节点20采用同一个注册中心进行注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区域环境下微服务注册的通用解决方案,且避免了因所有微服务节点20采用同一个注册中心造成的注册中心负载高、处理速度慢等问题。
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微服务注册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实时或定时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获取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
其中,所述区域信息包括区域标识信息及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基本信息。
本实施例中,区域配置中心10通过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获取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从而实现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的共享及同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发送的发现请求,并返回微服务信息至所述微服务节点20。
其中,所述微服务信息包括:所在区域2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
本实施例中各个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可通过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获取到所在区域2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从而根据该注册信息可实现同区域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该具体的调用方法可参照第四实施例。此外,各个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还可通过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获取到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从而根据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可实现对跨区域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该具体的调用方法可参照第四实施例。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50~S70(图中未示出):
步骤S50,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密钥生成事件是否被触发。
例如,区域配置中心10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是否存在对应的密钥对(密钥对包括私钥及对应的公钥)。当区域配置中心10监测到所在区域2中存在无对应密钥对的微服务节点20时,确定无对应密钥对的微服务节点20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
又如,区域配置中心10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各个微服务节点20对应的密钥对是否失效。
可预先为密钥对设置失效时间,当检测到当前时间超过一微服务节点20对应的密钥对的失效时间时,确定该微服务节点20对应的密钥对失效。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为密钥对设置有效使用次数,当密钥对的使用次数大于或等于有效使用次数时,确定该微服务节点20对应的密钥对失效。当区域配置中心10监测到有微服务节点20对应的密钥对失效时,确定该失效的密钥对对应的微服务节点20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
步骤S60,当监测到一微服务节点20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时,将监测到的微服务节点20作为第一待处理节点,并为第一待处理节点生成对应的公钥和私钥。
步骤S70,将生成的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一待处理节点,并将所述第一待处理节点的公钥上传至配置管理平台1,供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更新预设公钥集。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可为微服务节点20自动生成和更新私钥和公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80~S70(图中未示出):
步骤S80,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中服务网关的密钥生成事件是否被触发。
例如,区域配置中心10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中服务网关是否存在对应的密钥对(密钥对包括私钥及对应的公钥)。当所述该服务网关无对应密钥对时,确定该服务网关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又如,区域配置中心10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对应的密钥对是否失效,当失效时,确定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
步骤S90,当监测到所述服务网关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时,将监测到的服务网关作为第一待处理服务网关,并为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网关生成对应的公钥和私钥。
步骤S100,将生成的的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网关,确定所述第一待处理服务网关对应的关联节点,将生成的公钥发送至各个关联节点,并将生成的公钥上传至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供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更新预设公钥集。
在本实施例中,开发人员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为各个服务网关选取对应的关联节点,一个服务网关的关联节点通常是从该服务网关所在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中选取得到的。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可为服务网关自动生成和更新私钥和公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10、S150(图中未示出):
步骤S110,实时或定时监测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中是否有公钥更新。
区域配置中心10实时或定时监测配置管理平台1的公钥集(该公钥集用于存储各个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上传的公钥)是否有更新。
步骤S120,当监测到有公钥更新时,按照预先确定的公钥下发规则下发更新的公钥。
当区域配置中心10在配置管理平台1中监测到有微服务节点20的公钥更新时,该区域配置中心10按照预先确定的第一公钥下发规则下发更新的公钥,当在配置管理平台1中监测到有服务网关的公钥更新时,区域配置中心10按照预先确定的第二公钥下发规则下发更新的公钥。
其中,所述第一公钥下发规则包括步骤S121~S123(图中未示出):
步骤S121,确定各个更新的公钥对应的第二待处理节点,并根据预先确定的服务间依赖关系信息,确定所在区域2内是否有与所述第二待处理节点之间存在依赖关系的微服务节点20。
可预先根据业务逻辑关系及各个微服务节点20所提供的服务类型,设置微服务节点20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将该依赖关系作为服务间依赖关系信息进行保存。例如,微服务节点20“T1”提供汇款服务,微服务节点20“T2”提供收款服务,通过调用微服务节点20“T1”、“T2”就可实现一项转账业务,因此,可为微服务节点20“T1”、“T2”之间设置依赖关系。
步骤S122,每当确定一第二待处理节点与至少一个微服务节点20存在依赖关系时,将与所述待处理节点存在依赖关系的微服务节点20作为所述第二待处理节点的关联节点,并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获取所述第二待处理节点的公钥。
步骤S123,将获取的所述公钥下发至所在区域2内所有所述第二待处理节点的关联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公钥下发规则可包括步骤S124、S125(图中未示出):
步骤S124,确定更新的公钥对应的第二待处理服务网关,并根据预先确定的服务网关间依赖关系信息,确定所在区域服务网关是否与第二待处理服务网关存在依赖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开发人员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为各个服务网关设置服务网关间的关联关系,并将该关联关系保存为服务网关间依赖关系信息。
步骤S125,当确定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与一第二待处理服务网关存在依赖关系时,从配置管理平台1获取确定的第二待处理服务网关更新的公钥,并将获取的公钥下发至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公钥下发方法,实现在微服务系统中公钥的统一管理及自动更新。
此外,本实施例通过为微服务节点20和服务网关生成密钥对,从而可基于该密钥对,建立两设备间的安全访问通道,具体可参照第四实施例。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微服务注册方法。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微服务注册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该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微服务节点20,该方法包括:
步骤S01,在启动后,向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发送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供所述区域配置中心10保存所述注册信息,并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上报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
例如,微服务节点20启动后,首先基于区域配置中心10的自动发现协议,自动接入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并与所在区域2的各个微服务节点20通信连接,再实时或定时向该区域配置中心10发送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区域配置中心10在接收到该注册请求后,响应该注册请求,并将所述注册信息保存至预设存储空间(例如,Redis数据库)中。
此外,区域配置中心10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
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地址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标识信息,所述标志信息包括微服务节点20的编号、名称、代号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地址信息包括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简称:IP地址)、端口号。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本信息还可包括服务类型信息、服务提供商名称等。其中,服务类型信息用于表示微服务节点20可实现的功能,例如,功能名称、功能类型等。
本实施例中,每个区域2均有唯一的区域标识信息,所述区域标识信息包括区域2的编号、名称、代号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步骤S02,接收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返回的注册结果信息(例如,注册成功的信息)。
本实施例在启动后,微服务节点20向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发送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供所述区域配置中心10保存所述注册信息,并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上报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相较于现有技术所有微服务节点20采用同一个注册中心进行注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区域环境下微服务注册的通用解决方案,且避免了因所有微服务节点20采用同一个注册中心造成的注册中心负载高、处理速度慢等问题。
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微服务注册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03,发送发现请求至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
区域配置中心10实时或定时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1获取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从而实现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的共享及同步。
其中,所述区域信息包括区域标识信息及区域2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基本信息。
步骤S04,接收所述区域配置中心10返回的微服务信息。
区域配置中心10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发送的发现请求,并返回微服务信息至所述微服务节点20。微服务节点20接收该区域配置中心10返回的微服务信息。其中,所述微服务信息包括:所在区域2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04之后还包括步骤S05~S08(图中未示出):
步骤S05,作为服务调用方的微服务节点20根据所述微服务信息,确定待调用微服务节点。
例如,当一微服务节点20在执行一项任务时,若需要调用其他微服务节点20实现某一功能,可根据微服务信息中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服务类型信息,查找出一个或多个可实现该功能的微服务节点20,并选择一微服务节点20作为待调用微服务节点。
步骤S06,所述服务调用方根据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区域标识信息,确定是否与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处于同一区域2。
例如,服务调用方读取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区域标识信息,并将所在的区域2的区域标识信息与该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区域标识信息进行比较,若相同,则与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处于同一区域2,若不同,则不与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处于同一区域2。
步骤S07,当处于同一区域2时,所述服务调用方根据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地址信息,发送第一调用请求至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
当处于同一区域2时,服务调用方读取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地址信息,并将第一调用请求发送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地址即可,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响应该第一调用请求,实现同区域内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
步骤S08,当不处于同一区域2时,所述服务调用方发送第二调用请求至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供所述服务调用方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将第二调用请求发送至待调用微服务节点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以使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将所述第二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
当不处于同一区域2时,服务调用方发送第二调用请求至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该服务网关根据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区域标识信息将第二调用请求发送至待调用微服务节点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其中,所述第二调用请求包括所述服务调用方的标识信息、区域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待调用服务节点的标识信息、区域标识信息。
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所在区域2的服务网关预先从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获取所在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的标识信息与地址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在接收到第二调用请求时,仅需根据该映射关系及待调用服务节点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地址信息,并根据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地址信息,发送所述第二调用请求至所述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响应该第二调用请求,实现同区域内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
本实施例中各个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可通过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获取到所在区域2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20的注册信息,从而根据该注册信息可实现同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此外,各个区域2的微服务节点20还可通过所在区域2的区域配置中心10获取到除所在区域2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从而根据其他各个区域2的区域信息,可实现对跨区域微服务节点20的调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用请求还携带有第一加密数据,该第一加密数据是由服务调用方利用待调用微服务节点的公钥对第一待传递消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的。待调用微服务节点利用其私钥对第一加密数据解密成功后,才执行该第二调用请求,从而提高了跨区域微服务节点20调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两设备间(例如,两微服务节点20之间、微服务节点20和服务网关之间、两服务网关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之前,需要预先基于来源认证建立安全访问通道,再基于该安全访问通道进行两设备间的数据交互。
下面以设备A、设备B为例说明两设备如何建立安全访问通道:
首先,设备A利用设备B的公钥对第二待传递消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
然后,设备A与设备B建立通信连接,并发送携带第二加密数据的连接请求至设备B。
最后,设备B利用设备B的私钥对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当解密成功时,与设备A建立安全访问通道,当解密失败时,断开与设备A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100,所述第一微服务发现程序100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的微服务注册方法。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200,所述第二微服务发现程序200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三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中的微服务注册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微服务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区域配置中心,所述区域配置中心位于预先划分的区域中,且分别与配置管理平台及所在区域内各个微服务节点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的微服务节点发送的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并保存所述注册信息;
实时或定时向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上报预存的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所述区域标识信息包括区域的编号、名称;
实时或定时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获取除所在区域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
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密钥生成事件是否被触发;
当监测到一微服务节点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时,将监测到的微服务节点作为第一待处理节点,并为第一待处理节点生成对应的公钥和私钥;
将生成的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一待处理节点,并将所述第一待处理节点的公钥上传至配置管理平台,供所述配置管理平台更新预设公钥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服务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并响应所在区域的微服务节点发送的发现请求,并返回微服务信息至所述微服务节点,所述微服务信息包括:所在区域中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除所在区域以外的其他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服务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地址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标识信息和服务类型信息,所述区域信息包括区域标识信息及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基本信息。
4.一种微服务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微服务节点,所述微服务节点位于预先划分的区域中,且与所在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及其他各个微服务节点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步骤:
在启动后,向所在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发送携带注册信息的注册请求,供所述区域配置中心保存所述注册信息,并实时或定时向配置管理平台上报区域标识信息及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注册信息;
接收所在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返回的注册结果信息;
实时或定时监测所在区域中各个微服务节点的密钥生成事件是否被触发;
当监测到一微服务节点的密钥生成事件被触发时,将监测到的微服务节点作为第一待处理节点,并为第一待处理节点生成对应的公钥和私钥;
将生成的私钥发送至所述第一待处理节点,并将所述第一待处理节点的公钥上传至配置管理平台,供所述配置管理平台更新预设公钥集。
5.一种区域配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配置中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微服务注册程序,所述微服务注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服务注册方法的步骤。
6.一种微服务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服务节点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微服务注册程序,所述微服务注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服务注册方法的步骤。
7.一种微服务注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服务注册系统包括配置管理平台及预先划分的多个区域,各个区域均包括区域配置中心及与所述区域配置中心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微服务节点,其中:
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与各个区域的区域配置中心通信连接,且所述配置管理平台中存储有各个区域的区域信息;
所述区域配置中心包括第一存储器和第一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上存储有第一微服务注册程序,所述第一微服务注册程序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服务注册方法的步骤;
所述微服务节点包括第二存储器和第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存储器上存储有第二微服务注册程序,所述第二微服务注册程序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服务注册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微服务注册程序,微服务注册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微服务注册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微服务注册程序,所述微服务注册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服务注册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48446.1A 2020-03-31 2020-03-31 微服务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78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8446.1A CN111478955B (zh) 2020-03-31 2020-03-31 微服务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8446.1A CN111478955B (zh) 2020-03-31 2020-03-31 微服务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8955A CN111478955A (zh) 2020-07-31
CN111478955B true CN111478955B (zh) 2023-04-18

Family

ID=71750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8446.1A Active CN111478955B (zh) 2020-03-31 2020-03-31 微服务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89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1869B (zh) * 2020-10-28 2022-04-05 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多类型微服务注册中心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887279B (zh) * 2021-01-13 2023-03-10 太平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微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87130B (zh) * 2021-01-18 2022-12-30 昆山华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微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73129B (zh) * 2021-09-30 2024-02-20 广西中科曙光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种注册中心微服务的网关
CN114827277B (zh) * 2022-05-06 2023-12-01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机房容器部署的微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15134413A (zh) * 2022-05-16 2022-09-30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微服务集群的注册方法、服务请求处理方法及微服务集群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4946A (zh) * 2017-09-12 2018-01-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节点合法性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8418862A (zh) * 2018-01-31 2018-08-17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服务云平台的微服务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9495559A (zh) * 2018-11-06 2019-03-19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服务客户端的服务注册及调用方法、注册及调用系统
US10291462B1 (en) * 2017-01-03 2019-05-14 Juniper Networks, Inc. Annotations for intelligent data replication and call routing in a hierarchical distributed system
CN110262902A (zh) * 2019-05-16 2019-09-20 杭州朗和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0719204A (zh) * 2019-10-16 2020-01-21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微服务配置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5759B (zh) * 2015-11-27 2018-11-09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注册方法及系统
US10516672B2 (en) * 2016-08-05 2019-12-2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ervice discovery for a multi-tenant identity and data security management cloud service
US10530578B2 (en) * 2016-08-05 2020-01-0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Key store service
US10860390B2 (en) * 2017-06-28 2020-12-08 Intel Corporation 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
US10754987B2 (en) * 2018-09-24 2020-08-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e micro-service data and service provisioning for IoT platforms
CN109714411A (zh) * 2018-12-25 2019-05-0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springboot微服务框架的任务定时执行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162405A (zh) * 2019-05-31 2019-08-23 福建南威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
CN110278284B (zh) * 2019-07-10 2021-09-14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10928662B (zh) * 2019-11-28 2022-09-09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微服务架构的分布式定时任务调度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91462B1 (en) * 2017-01-03 2019-05-14 Juniper Networks, Inc. Annotations for intelligent data replication and call routing in a hierarchical distributed system
CN107634946A (zh) * 2017-09-12 2018-01-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节点合法性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8418862A (zh) * 2018-01-31 2018-08-17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服务云平台的微服务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9495559A (zh) * 2018-11-06 2019-03-19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服务客户端的服务注册及调用方法、注册及调用系统
CN110262902A (zh) * 2019-05-16 2019-09-20 杭州朗和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0719204A (zh) * 2019-10-16 2020-01-21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微服务配置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i Kang etal..Container and Microservice Driven Design for Cloud Infrastructure DevOps.《201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oud Engineering》.2016,全文. *
王焕强 ; 俞东进 ; 金一科 ; 袁友伟.基于微服务架构和支持业务过程可靠执行的数据通信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第25卷(第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8955A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8955B (zh) 微服务注册方法、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11983B (zh) 服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04222A1 (en) Remot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81172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vice-to-server registration
US11483315B2 (en) Alias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11163129A (zh) 一种基于跨链网络的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10273856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nalytics Exposure to Application Functions in 5G Networks
CN110554927A (zh) 基于区块链的微服务调用方法
WO2015021905A1 (zh) 软件更新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4401098B (zh) 一种快速构建微服务的应用系统及方法
CN110049031B (zh) 一种接口安全认证方法及服务器、认证中心服务器
CN111258723B (zh) 分布式系统的事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1880919B (zh) 数据调度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5562757A (zh) 数据处理方法、配置中心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1607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 management security of trap management object
CN114448686B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跨网络通信装置与方法
CN111988418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187225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waste management
CN114760197A (zh) 算力节点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89385A (zh) 一种系统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5328509A (zh) 算法变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8818A (zh) 一种网络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866351A (zh)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24692A (zh) 签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64037B (zh) 一种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ussd实现的方法和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