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5896B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5896B
CN111435896B CN201910028731.XA CN201910028731A CN111435896B CN 111435896 B CN111435896 B CN 111435896B CN 201910028731 A CN201910028731 A CN 201910028731A CN 111435896 B CN111435896 B CN 1114358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terminal device
resource set
control
control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87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5896A (zh
Inventor
黄雯雯
花梦
铁晓磊
周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87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58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5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5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5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58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的盲检导致的功耗浪费问题。本申请中,网络设备生成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睡眠或唤醒的第一序列,之后,网络设备将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通过控制资源集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序列,终端设备可以在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其中,控制资源集为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当网络设备在PDCCH未承载调度信息时,可以通过第一序列指示终端设备睡眠,可以有效减少终端设备盲检下行控制信息产生的功耗;当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为第一值,第一序列可以承载在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中,能够有效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系统中,终端设备会在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搜索空间集和控制资源集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盲检,获取所述PDCCH上承载的下行调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调度信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获取所述PDSCH上承载的数据,若所述PDCCH上承载的是上行调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上行调度信息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向所述基站发送数据。
所述基站存在不向所述终端设备调度上行和下行数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所述PDCCH上也不会承载调度信息;但是所述终端设备还是会在所述搜索空间集和所述控制资源集进行PDCCH盲检,而所述终端设备的盲检会占用一部分功耗,造成所述终端设备的功耗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的盲检导致的功耗浪费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网络设备生成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睡眠或唤醒的第一序列,之后,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通过所述控制资源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序列,其中,所述控制资源集为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对于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位置,若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为第一值,如sameAsREG-bundle,所述控制资源集中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中的至少一个可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这里编号为1、5、9的RE可以理解为网络配置的一个REG中用于承载DMRS的RE,编号1、5、9可以理解为网络配置的REG中用于承载DMRS的RE的编号。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发送第一序列的方式,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睡眠或唤醒,当所述网络设备在PDCCH未承载调度信息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序列告知所述终端设备睡眠,可以有效减少终端设备的盲检产生的功耗;且所述第一序列可以承载在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中,能够有效节约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为第二值,如allContiguousRBs,所述控制资源集中资源单元组中编号为1、5、9的RE不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第一序列在特定的预编码颗粒度下不承载在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中,能够有效避免所述第一序列与承载在REG中编号为1、5、9的RE的信号产出冲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在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时,所述网络设备将可以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第一位置上,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根据偏置值确定的,所述偏置值指示下列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RE、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REG、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OFDM符号。
通过上述方法,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第一位置是由所述偏置值确定的,不同的偏置值对应不同的第一位置,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不同的第一位置上,向不同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偏置值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的。
通过上述方法,每个终端设备有对应的偏置值,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对应的偏置值,确定所述第一位置,进而使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的所述第一位置,较为便捷的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偏置值可以是所述网络设备自身确定的是,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通知消息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所述偏置值,具体的,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偏置值。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知消息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所述偏置值,可以保证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上的所述第一位置,之后可以较为便捷的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序列还可以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所述网络设备需要重复的发送所述第一序列,当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时,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在至少两个时域单元中的每一个承载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第一频域资源上。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在不同的额时域单元上的相同频域资源上分别承载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重复接收到所述第一序列,便于后续利用重复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序列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后续不需要单独给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的信号,可以有效利用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若需要重复多次发送所述第一序列,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复接收所述第一序列。
通过上述方法,通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的方式,可以较为方便的告知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需要多次接收所述第一序列,可以保证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利用所述第一序列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可以只承载在特定的CCE集合中,示例性的,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确定第一CCE集合,所述第一CCE集合包括的CCE数量小于所述候选PDCCH占用的CCE数量;所述网络设备之后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所述第一CCE集合上。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序列较为集中的承载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同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检测时,也可以直接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可以使得检测过程更加便捷、高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可以只承载在一个特定的CCE集合中,示例性的,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确定第一CCE集合,所述第一CCE集合中的CCE为所述第二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所占用的CCE,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第二聚合等级;之后,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所述第一CCE集合上。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序列较为集中的承载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同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检测时,也可以直接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可以使得检测过程更加便捷、高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第一CCE集合。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序列较为集中的承载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并告知所述终端设备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第一CC集合,所述终端设备在检测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指示消息直接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可以提高所述第一序列的检测效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控制资源集检测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睡眠或唤醒,其中,所述控制资源集为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为第一值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资源单元组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中的至少一个可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这里编号为1、5、9的RE可以理解为网络配置的一个REG中用于承载DMRS的RE,编号1、5、9可以理解为网络配置的REG中用于承载DMRS的RE的编号。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根据所述第一序列的指示睡眠或唤醒,当在PDCCH未承载调度信息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序列的睡眠,可以有效减少所述终端设备的盲检产生的功耗;且所述第一序列可以承载在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中,能够有效节约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为第二值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资源单元组中编号为1、5、9的RE不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第一序列在特定的预编码颗粒度下不承载在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中,能够有效避免所述第一序列与承载在REG中编号为1、5、9的RE的信号产出冲突,进一步,可以保证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正常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时,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位置检测所述第一序列,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根据偏置值确定的,所述偏置值指示下列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RE、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REG、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OFDM符号。
通过上述方法,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第一位置是由所述偏置值确定的,不同的偏置值对应不同的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一序列可以承载在不同的第一位置上,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时,可以方便的在对应的所述第一位置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偏置量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的。
通过上述方法,每个终端设备有对应的偏置值,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对应的偏置值,确定所述第一位置,进而使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的所述第一位置,较为便捷的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之前,还可以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偏置值。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较为便捷的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上的所述第一位置,之后可以较为方便的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控制资源集检测第一序列时,可以重复多次的接收到所述第一序列,也就是说需要多次检测所述第一序列,示例性的,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两个时域单元中的每一个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第一频域资源上。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重复接收到所述第一序列,便于后续利用重复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序列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重复接收到所述第一序列后,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利用所述第一序列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利用重复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序列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后续不需要单独给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的信号,可以有效利用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复接收所述第一序列。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的指示多次接收所述第一序列,可以保证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利用所述第一序列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时,可以在一个特定的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示例性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的第一CCE集合中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CCE集合包括的CCE数量小于所述候选PDCCH占用的CCE数量。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序列较为集中的承载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同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检测时,也可以直接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可以使得检测过程更加便捷、高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时,可以在一个特定的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示例性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的第一CCE集合中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CCE集合中的CCE为第二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所占用的CCE,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第二聚合等级。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序列较为集中的承载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同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检测时,也可以直接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可以使得检测过程更加便捷、高效。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时,可以在一个特定的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示例性的,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第一CCE集合;之后,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通过上述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在检测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指示消息直接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可以提高所述第一序列的检测效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检测单元,还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还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终端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还包括收发器,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所述芯片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资源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资源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示意图;
图4A~4B为本申请提供一种CORESET中候选PDCCH中CCE集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序列承载位置的示意图;
图6~图9分别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为了便于理解,示例性的给出了与本申请相关概念的说明以供参考,如下所示:
1)PDCCH,网络设备(比如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至少用于以下各种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功能:(1)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调度信息,下行调度信息也称为下行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信息,下行调度信息中包括PDSCH的传输参数,以便终端设备接收PDSCH。其中,PDSCH用于承载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2)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调度信息,上行调度信息也称之为上行授权(uplink grant)信息,上行调度信息中包括PUSCH的传输参数,以便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PUSCH。其中PUSCH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3)发送非周期性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indicator,CQI)上报请求;(4)发送上行功控命令,所述上行功控命令用于终端设备确定上行信道的发送功率;(5)携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的相关信息;(6)携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信息,RNTI信息可隐式包含在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中等,所述RNTI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发送的PDCCH是否为发给自己的。
其中,PDCCH携带的信息可称为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一个PDCCH中仅携带一种RNTI加扰的一种格式的DCI,所述DCI所携带的信息可根据DCI格式(format),和/或高层信令(RRC信令)配置的不同而不同。DCI可指示小区级的信息,比如指示终端设备使用系统消息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ystem information,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RNTI,SI-RNTI)、寻呼RNTI(paging RNTI,P-RNTI)或随机接入RNTI(radom access RNTI,RA-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也可指示终端设备级的信息,比如指示终端设备使用小区RNTI(cell RNTI,C-RNTI)、配置调度RNTI(configuredscheduling RNTI,CS-RNTI)或半持续CSI RNTI(semi-persistent CSI RNTI,SP CSI-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
网络设备可以在一个控制资源集上发送多个PDCCH,所述多个PDCCH可携带相同或不同的控制信息,包括下行数据的调度信息或上行数据的调度信息,即所述调度信息可调度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也可调度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此外,网络设备在一个控制资源集中还可以调度多个终端设备,每个调度信息在独立的PDCCH上传输。
一个PDCCH以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channel element,CCE)的形式进行发送,也可称为,一个PDCCH的时频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CCE。其中,一个CCE由多个资源单元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组成,例如一个CCE由6个REG组成,其中1个REG等于1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上的1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1个REG由12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构成,一个REG中12个RE的编号从0到11。
表1 PDCCH支持的聚合等级
Figure GDA0002090132200000061
如表1所示,PDCCH可支持不同的聚合等级(aggregation level,AL),比如,PDCCH所支持的聚合等级可包括{1,2,4,8,16}等。其中,聚合等级表示一个候选PDCCH占用的CCE个数,比如,如表1所示,如果PDCCH所支持的聚合等级为4,那么表示该候选PDCCH占用4个CCE。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会根据信道质量等因素,决定当前PDCCH所使用的聚合等级。例如,如果PDCCH是发送给下行信道质量很好的终端设备(比如,位于小区中心的终端设备),则网络设备可使用聚合等级1来发送该PDCCH;如果PDCCH是发送给下行信道质量很差的终端设备(比如,位于小区边缘的终端设备),则网络设备可使用聚合等级8甚至16发送该PDCCH,以达到足够的健壮性。
2)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是控制区域中的一块时频资源,用于承载PDCCH,如图1A所示一个CORESET在时域上通常包括1或多个OFDM符号,具体时域符号长度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从频域角度,一个CORESET在频域上由若干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组成。
一个CORESET可用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比如,如图1B所示,CORESET1可对应于UE1,UE2,UE3和UE4,在CORESET1上可以发送UE1,UE2,UE3和UE4的PDCCH。CORESET2可对应于UE5,UE6,UE7和UE8,在CORESET2中可以发送UE5,UE6,UE7和UE8的PDCCH。一个UE可配置多个CORESET,这些CORESET上的参数集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3)候选PDCCH,终端设备获取下行控制信息需要对配置的聚合等级以及聚合等级对应的候选PDCCH进行盲检。网络设备可以配置聚合等级集合。例如,可以配置一个聚合等级集合{1,2,4,8,16},一组相应数量的CCE对应一个候选PDCCH(PDCCH candidate),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候选PDCCH发送一个PDCCH,相应的,终端设备分别对聚合等级为1、2、4、8或16的PDCCH进行盲检,以确认是否有发给自己的PDCCH。
4)搜索空间集(search space set,SS set),终端设备需要监测的候选PDCCH集合称之为搜索空间集。针对某一个聚合等级对应的候选PDCCH集合可称为该聚合等级下的搜索空间。一个搜索空间集配置了与其关联的控制资源集,PDCCH监听周期,聚合等级以及聚合等级对应的候选PDCCH数量等参数。
搜索空间集分为公共搜索空间集(common search space set,CSS set)和UE特定的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 set,USS set)。CSS set用于传输与寻呼(paging)、随时接入响应(radom access response,RA Response)、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相关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主要是小区级别的公共信息,该信息对所有UE来说都是一样的。USS set用于传输与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channel(s),DL-SCH)和上行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s),UL-SCH)等相关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主要是UE级别的信息。
6)、映射、承载,将序列或者信息加载在时频资源的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映射与承载的含义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交替使用映射和承载两种表达方式。
7)、时频偏估计,由于无线信道的影响或者终端设备器件、运动等因素会造成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在时频域产生偏移。终端设备在通信过程中需要估计时频偏从而保证正确接收信号。
8)、波束管理,随着频率越高,波束会变得越窄,为了能够覆盖更大范围,需要的波束越多。采用波束赋形(beamforming,BF)技术来获得具备良好方向性的波束,可以提高在发射方向上的功率,改善接收端的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ratio,SINR),提升系统性能;终端设备会使用波束赋形技术来产生不同方向上的波束,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由于网络设备,如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和终端设备都会使用较窄的波束通信,因此只有当发送和接收的波束对准时才会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由于终端设备运动或者遮挡物等因素会导致波束变化,终端设备需要进行波束管理,也就是说,终端设备通过下行信号进行波束扫描,搜索,测量等过程,来确定出合适发送/接收波束。
9)睡眠、唤醒,终端设备睡眠(sleep)表示终端设备不检测PDCCH,还可以不发送或者接收其他信号,可选的,还可以选择性的关闭部分器件或模块,能够有效节省功耗;终端设备唤醒(wake up)表示终端设备接收或发送信号,其中包括进行PDCCH盲检,终端设备还可能要打开关闭的器件或模块。
10)预编码颗粒度(precoderGranularity)用于表征采用相同预编码的单元,具体的,预编码颗粒度可以是频域中一定数量的REG,终端设备可以认为所述一定数量的REG采用相同的预编码方式。3GPP R15协议支持两种预编码颗粒度的配置分别为sameAsREG-bundle和allContiguousRBs。
如果高层参数precoderGranularity等于sameAsREG-bundle,则表示在1个REGbundle(REG束)内采用相同预编码方式。
如果高层参数precoderGranularity等于allContiguousRBs,则表示在CORESET内连续RB上所有的REG内采用相同预编码方式。
在不同的预编码颗粒度下,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
如果高层参数precoderGranularity等于sameAsREG-bundle,DMRS映射在承载PDCCH的REG上,具体的,DMRS映射在承载PDCCH的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上,其他未承载PDCCH的REG上不映射DMRS。
如果高层参数precoderGranularity等于allContiguousRBs时,DMRS映射到CORESET内连续RB的所有的REG上,具体的,DMRS映射在CORESET中连续RB的所有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上。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中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无线接入网中的节点,又可以称为基站,还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节点(或设备)。目前,一些网络设备的举例为: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另外,在一种网络结构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这种结构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eNB的协议层拆分开,部分协议层的功能放在CU集中控制,剩下部分或全部协议层的功能分布在DU中,由CU集中控制DU。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生成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唤醒或睡眠的序列(对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序列),并将生成的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通过所述控制资源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唤醒或睡眠的序列。
终端设备,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控制资源集上进行PDCCH盲检,检测承载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的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唤醒或睡眠的序列,并根据所述序列进行相应的状态(唤醒或睡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控制资源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唤醒或睡眠的第一序列,在所述网络设备不需要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PDCCH是否有调度信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序列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睡眠,或者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检测PDCCH,能够给达到节省功耗的效果;在所述网络设备需要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PDCCH是否承载调度信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序列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唤醒,或者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PDCCH盲检,及时获知调度信息,可以保证所述终端设备根据调度信息接收或发送数据。
下面,基于如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进行介绍,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睡眠或唤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所述第一序列的生成方式,凡是可以生成序列的方式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例如,所述第一序列可以是基于伪随机序列生成的,也可以是基于ZC序列生成的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生成所述第一序列rl(m):
Figure GDA0002090132200000091
其中c(i)为伪随机序列,伪随机序列初始化公式为:
Figure GDA0002090132200000092
Figure GDA0002090132200000093
为一帧(frame)内的时隙数,NID可以是一个预设的标识值,NID可以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标识(identification,ID);NID还可以是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通知所述终端设备的,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对应不同的NID
所述第一序列可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睡眠,也可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唤醒,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进行设置所述第一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睡眠,还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唤醒;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两种不同的序列,如序列1和序列2,序列1指示终端设备睡眠,序列2指示终端设备唤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序列可以是针对多个终端设备的特定的序列,也可以针对一个终端设备特定的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在控制资源集上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根据所述第一序列的指示进行对应的状态,例如,所述第一序列指示终端设备睡眠,则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后进入睡眠状态;所述第一序列指示终端设备唤醒,则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后进入唤醒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序列还可以采用其他指示方式,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唤醒或者睡眠,例如所述第一序列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开始检测PDCCH,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唤醒,所述第一序列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不检测PDCCH,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睡眠。
步骤302: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也就是说,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控制资源集上,通过所述控制资源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序列。
步骤303: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控制资源集的候选PDCCH位置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网络设备需要配置所述第一序列的聚合等级和相应的候选PDCCH,也可以复用现有协议中的配置。
由于所述控制资源集上也会发送PDCCH,该PDCCH可以是承载所述终端设备的调度信息,也可能是承载其他终端设备的调度信息,此时所述网络设备还需要发送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用于检测PDCCH,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所述控制资源集时,需要避免与其他信号的冲突,以保证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正常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并且减少对其他信号的影响,以DMRS为例进行说明。
当PDCCH的预编码颗粒度为第一值,如sameAsREG-bundle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DMRS只映射在承载DCI的REG中,映射的位置为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上,对于其他未承载DCI的REG,没有映射DMRS,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序列可以映射在未承载DCI的REG中,具体的,可以映射在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中的至少一个RE上。
相应的,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时,可以在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中的至少一个RE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当PDCCH的预编码颗粒度为第二值,如allContiguousRBs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DMRS会映射在CORESET连续RB的所有REG中,映射的位置为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上,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序列不能够映射在REG中编号为1、5、9的RE上,若所述第一序列的位置和REG的编号为1、5、9的RE重叠,所述第一序列将在重叠的RE上打孔(puncture)或者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以避免与DMRS冲突。
相应的,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时,则不需要在REG中编号为1、5、9的RE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应需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号为1、5、9的RE是指在某种PDCCH的预编码颗粒度下,网络配置的用于承载DMRS的RE;若配置更改,用于承载DMRS的RE在REG中编号改变,也就是说,在REG中用于承载DMRS的RE有更改,将REG中编号为1、5、9的RE变为配置更改后用于承载DMRS的RE,或将编号变为配置更改后可用于承载DMRS的RE的编号,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也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所述控制资源集的位置,从搜索空间集角度,所述第一序列可以位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特定的搜索空间集的控制资源集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特定的搜索空间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序列。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所述公共搜索空间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序列;由于所述公共搜索空间集是对应多个终端设备的,也即多个终端设备均有可能会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
由于不同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不同,不需要同时睡眠或者唤醒,所述网络设备只需向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序列,为了保证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终端设备能够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其他终端设备不会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偏置值,将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控制资源集中。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控制资源集的一个候选PDCCH中的CCE集合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序列。
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所述偏置值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第一位置,所述偏置值可以指示所述控制资源集中REG内的RE,也可以指示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REG,还可以指示所述OFDM符号。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相同时频资源上通过码分的方式区分不同终端设备的第一序列,例如,通过ZC序列生成第一序列时,不同的终端设备分配不同循环移位。
针对一个终端设备或者一组终端设备,可以对应一个偏置值,所述偏置值可以确定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所述第一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所述偏置值offset确定所述第一位置方式:
Figure GDA0002090132200000111
Figure GDA0002090132200000112
k′=0,1,2
n=0,1,...
其中offset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偏置值,k表示第一序列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所在RE位置,上述公式中,
Figure GDA0002090132200000113
表示端口p子载波间隔u第l个OFDM符号第k个RE上的第一序列,
Figure GDA0002090132200000114
表示一个RB子载波数,
Figure GDA0002090132200000115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当offset不同时,对应的k不同,表明
Figure GDA0002090132200000116
位于不同的RE上。上述方式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所述第一位置是基于一些的公式计算的,而所述偏置值为公式中的一个具体参数,上述方式仅是举例;事实上,设置所述偏置值时,也可以采用较为直观的方式,所述偏置值可以直接表征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位置,如设置所述偏置值为RE1时,则表征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的起始位置为编号为1的RE,如设置所述偏置值为OFDM1时,则表征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的起始位置为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按照预定义的图案映射所述第一序列。
所述偏置值实质上是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所述偏置值的指示方式有许多种,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预设所述终端设备与偏置值的对应关系,每个终端设备对应一个偏置值,又例如,所述偏置值可以是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的,可以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获得一个偏置值,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C-RNTI。
所述偏置值可以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时,先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偏置值,再根据所述偏置值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之后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所述第一位置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所述偏置值也可以是采用其他方式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有所述偏置值的第一通知消息,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获知所述偏置值,例如,通过RRC信令发送所述偏置值。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后,可以根据所述偏置值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之后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所述第一位置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在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的交互中,不同于承载信息比特的PDCCH需要占用一个候选PDCCH的资源保证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正确解析出PDCCH承载的DCI,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序列的复杂度更低一些,所以所述第一序列只需要稀疏的承载在候选PDCCH的资源上。从系统角度考虑,为了减少第一序列所在候选PDCCH阻碍其他承载调度信息的PDCCH的发送的影响,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从候选PDCCH角度,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映射方式:
第一种、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的第一CCE集合。
一个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占用特定数量的CCE,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占用的CCE可以划分为多个CCE集合,每个CCE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CCE,所述网络设备可以选取其中一个CCE集合作为所述第一CCE集合,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CCE集合的大小即包含的CCE数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可以定义或者配置一个CCE集合的大小,根据所述CCE集合的大小划分为多个CCE集合;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可以分为特定数量的CCE集合;还可以通过高层参数配置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包含若干个CCE集合。
以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一聚合等级为8,所述第一序列只占用两个CCE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A所示,为一个CORESET中候选PDCCH中CCE集合的示意图,其中CORESET包括16个CCE,编号分别为0~15。
对于AL为8的候选PDCCH(在图4A中用candidate标识)包括8个CCE,所述CORESET可以有两个AL为8的候选PDCCH,分别为candidate#1和candidate#2。
为了能够节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将AL为8的候选PDCCH分为4个CCE集合,每个CCE集合中包括两个CCE,在图4A中,分别用CCE集合#1、CCE集合#2、CCE集合#3和CCE集合#4表示4个CCE集合。
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只选用candidate#1中4个CCE集合中的任意一个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其余的3个CCE集合可以用于承载DCI,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也可以用于发送其他终端设备的第一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网络设备在选取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第一CCE集合时,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例如可以在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排序为第一的CCE集合,也可以随机选取任一CCE集合,若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为了保证所述终端设备可以较为快速的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发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的第一CCE集合。
在这种方式下,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的第一CCE集合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例如可以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排序为第一的CCE集合作为所述第一CCE集合,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在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的每个CCE集合上分别检测所述第一序列,直至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在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的第一CCE集合的指示消息后,根据所述指示消息,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中检测所述第一序列。如图4A所示的CORESET,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CCE集合#1、CCE集合#2、CCE集合#3和CCE集合#4上分别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采用这种映射方式,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序列较为集中的映射在所述控制资源集的第一CCE集合中,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使得其他CCE集合可以用于承载其他信息。对于多个终端设备而言,不同终端设备的第一序列可以承载在candidate#1的不同CCE集合上,从而避免对candidate#2的影响。
第二种、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的第一CCE集合,所述第一CCE集合中的CCE为第二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所在的CCE,即第一CCE集合的CCE为所述第二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所在的CCE的子集,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也就是说,所述第一CCE集合为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与所述第二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共同所在的CCE。
根据R15 3GPP TS38.213协议,一种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所在的CCE利用候选PDCCH的个数,聚合等级,控制资源集的CCE数量等参数获得,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现有协议计算每种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位置,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一种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不一定是连续的,如图4B所示,一个CORESET中候选PDCCH中CCE集合的示意图,所述CORESET中包括16个CCE,编号分别为0~15。其中,所述CORESET中可能存在两个AL为8的候选PDCCH,分别用candidate1和candidate2表示,所述CORESET可能存在八个AL为2的候选PDCCH,分别用candidate#1、candidate#2、candidate#3、candidate#4、candidate#5、candidate#6、candidate#7和candidate#8。
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经过计算确定的实际的每种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的位置,为图4B中阴影的位置。对于AL为8的候选PDCCH包括8个CCE,其中,实际确定的AL为8的候选PDCCH为candidate1,实际确定的AL为2的候选PDCCH的CCE索引并不是连续的,分别为candidate#1、candidate#2、candidate#5和candidate#6。
在将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时,可以选用两种不同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共同所在的CCE集合。在如图4B所示的CORESET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AL为8的候选PDCCH candidate1与AL为2的候选PDCCH candidate#1、candidate#2、candidate#5和candidate#6共同所在的CCE集合,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序列可以承载在AL为2的候选PDCCH中candidate#1、candidate#2所在CCE集合上。
采用这种方式,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CCE集合,是两种不同的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共同所在的CCE,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只选择一个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发送第一序列,该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的CCE包含在第二聚合等级的一个特定候选PDCCH所在CCE集合内,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的第一CCE集合上,所述第一CCE集合中的CCE为所述第二聚合等级的一个特定的候选PDCCH所占用的CCE,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第二聚合等级,在如图4B所示的CORESET中,所述第一CCE集合为AL为8的候选PDCCH candidate1的与AL为2的候选PDCCH candidate#1、或者candidate#2共同占有的PDCCH,也即AL为2的候选PDCCH candidate#1、或者candidate#2所在的CCE集合。
采用这种映射方式,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序列较为集中的映射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并且可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更加方便的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以图4B所示的CORESET为例,若不限制所述第一序列的映射位置,则所述第一序列能随机的映射在分别AL为2的候选PDCCHcandidate#1、candidate#2、candidate#5、candidate#6所在的CCE集合中,对于需要发送多个所述第一序列的情况,以发送两个所述第一序列为例,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AL为2的候选PDCCHcandidate#1所在的CCE集合上,另一个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AL为2的候选PDCCHcandidate#5所在的CCE集合上,会导致AL为8的候选PDCCH均被占用,无法再承载其他信息,若将所述第一序列集中的映射在为AL为2的候选PDCCHcandidate#1、candidate#2所在的CCE集合上,AL为8的候选PDCCHcandidate2不受影响,可以用于承载其他信息。
在这种方式下,所述第一序列集中的映射在较大聚合等级的一个候选PDCCH位置上,所述终端设备在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时,在该较大聚合等级的一个候选PDCCH范围内所述第一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如图4B所示的CORESET,若所述第一序列只能映射AL为2的候选PDCCH candidate#1或candidate#2所在的CCE集合中,则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candidate#1、candidate#2上分别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应需理解的是,在第一种和第二中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的多个CCE集合可以是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按照预定的规则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种方式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被划为多个CCE集合,所述网络设备从所述多个CCE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CCE集合;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的第一CCE集合,在确定了所述第一CCE集合后,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所述第一CCE集合。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时,可以先接收所述第二指示消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第一CCE集合,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通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消息的方式,可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序列也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
为了使得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利用所述第一序列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所述网络设备需要重复多次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序列,即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多次所述第一序列,并且所述第一序列需要承载在不同的时域单元上的相同频域资源位置上。
具体的,所述网络设备在至少两个时域单元中的每一个承载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第一频域资源上。
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至少两个时域单元中的每一个接收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第一频域资源上。
一个所述时域单元可以表征一个时隙(slot),或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所述至少两个时域单元可以位于同一个所述控制资源集上,也可以位于不同的控制资源集上。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至少两个时域单元,在其中每一个时域单元中均承载一个所述第一序列,当一个所述时域单元为一个OFDM符号时,所述网络设备需要在至少两个OFDM符号中每一个OFDM符号上承载一个所述第一序列,所述至少两个OFDM符号可以位于相同时隙内,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隙内,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所述时域单元所属的控制资源集是否相同。
在每个所述时域单元中确定一个第一频域资源,在每个所述时域单元中的所述第一频域资源承载一个所述第一序列。
下面列举一种所述第一序列的承载位置,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两个时隙中,每个时隙承载一个所述第一序列;在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CORESET中一个OFDM符号中的多个RE上;在第二个时隙,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CORESET中一个OFDM符号中多个RE上,可以看出,所述第一个时隙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RE在一个OFDM符号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个时隙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RE在一个OFDM符号的位置相同,也就是说,是所述网络设备在两个时隙中的相同的频域资源上承载了所述第一序列。
所述网络设备在两个时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个时隙接收并检测第一序列,如果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个时隙接收第一序列,并和第一个时隙的第一序列一起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
所述第一序列除了可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唤醒或睡眠,还可以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可以同时保证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为了使得网络设备具有灵活性,节省资源,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复接收所述第一序列,即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个时域单元的第一时频位置接收第一序列。若当前已检测到一个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后,则还需要继续在第二个时域单元接收第一序列,并和第一个时域单元的第一序列一起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可以通过DCI发送。通过这种方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现决定是否要终端设备做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如果网络设备认为不需要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只需要发送一次第一序列,节省资源,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减少测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中还可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需重复接收所述第一序列的个数,以便所述终端设备在检测到相应数目的所述第一序列后,停止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确定当前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能够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后,停止检测所述第一序列,例如,当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检测到两个所述第一序列后,停止检测所述第一序列,并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序列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相关特征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601以及发送单元602;
所述处理单元601,用于生成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睡眠或唤醒;以及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
所述发送单元602,用于通过所述控制资源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序列,所述控制资源集为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为第一值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资源单元RE包括资源单元组中编号为1、5、9的RE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为第二值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资源单元组中编号为1、5、9的RE不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单元601在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可以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位置是根据偏置值确定的,所述偏置值指示下列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RE、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REG、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OFDM符号。
其中,所述偏置值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设置:
第一种、所述偏置值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的。
第二种,所述偏置值可以是所述处理单元601配置的,所述发送单元602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偏置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序列还可以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所述发送单元602需要重复的发送所述第一序列,示例性的,所述处理单元601在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在至少两个时域单元中的每一个承载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第一频域资源上。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发送单元602还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复接收所述第一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601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式:
方式一、所述处理单元601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确定第一控制信道单元CCE集合,所述第一CCE集合包括的CCE数量小于所述候选PDCCH占用的CCE数量;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所述第一CCE集合上。
方式二、所述处理单元601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确定第一CCE集合,所述第一CCE集合中的CCE为所述第二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所占用的CCE,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第二聚合等级;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所述第一CCE集合上。
方式三、所述处理单元601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的第一CCE集合,所述发送单元602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第一CCE集合。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相关特征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701:
所述检测单元701,用于在控制资源集检测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睡眠或唤醒,其中,所述控制资源集为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为第一值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资源单元RE包括资源单元组中编号为1、5、9的RE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为第二值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资源单元组中编号为1、5、9的RE不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单元701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可以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位置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位置是根据偏置值确定的,所述偏置值指示下列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RE、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REG、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OFDM符号。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701根据如下两种方式确定所述偏置值:
第一种、所述偏置量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的。
第二种、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702,所述接收单元702在所述检测单元701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之前,接收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偏置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序列还可以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所述检测单元701需要重复的检测所述第一序列,示例性的,所述检测单元701在控制资源集检测第一序列,可以在至少两个时域单元中的每一个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第一频域资源上。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703,所述处理单元703可以在所述检测单元701多次检测到所述第一序列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序列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接收单元702还可以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复接收所述第一序列。
所述检测单元701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在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具体如下:
方式一、所述检测单元701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的第一CCE集合中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CCE集合包括的CCE数量小于所述候选PDCCH占用的CCE数量。
方式二、所述检测单元701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所述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的第一CCE集合中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CCE集合中的CCE为所述第二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所占用的CCE,所述第一聚合等级小于第二聚合等级。
方式三、所述接收单元702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指示消息,所述第二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聚合等级的候选PDCCH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第一CCE集合;之后,所述检测单元701在所述第一CCE集合上检测所述第一序列。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该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手机,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该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均可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所述接入处理网元、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注册处理网元和所述第一服务器均可采用图8所示的形式。
如图8所示的通信装置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可选的,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803。
存储器8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存储器802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802可以是上述存储器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801以及存储器8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中以存储器802和处理器801之间通过总线804连接,总线804在图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该总线8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801可以具有数据收发功能,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在如图8装置中,也可以设置独立的数据收发模块,例如通信接口803,用于收发数据;处理器801在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通过通信接口803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网络设备采用图8所示的形式时,图8中的处理器8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基站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所述基站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图6中的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均可以通过图8中的处理器801调用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6中的处理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8中的处理器801调用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5中的发送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8中的通信接口803来实现。
如图9所示的通信装置9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收发器903。
存储器9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存储器902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902可以是上述存储器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901以及存储器9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中以存储器902和处理器901之间通过总线904连接,总线904在图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该总线9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901可以具有数据收发功能,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在如图9装置中,也可以设置独立的数据收发模块,例如收发器903,用于收发数据;处理器901在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通过收发器903进行数据传输。
当终端设备采用图9所示的形式时,图9中的处理器9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9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图7中的检测单元、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均可以通过图9中的处理器901调用存储器9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7中的检测单元、处理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9中的处理器901调用存储器9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7中的接收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9中的收发器903来实现。
在该方法中: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睡眠或唤醒;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通过所述控制资源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序列,所述控制资源集为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指示在一个资源单元组束REG bundle内采用相同预编码方式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资源单元RE包括资源单元组REG中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RE中的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指示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内连续RB上所有的REG内采用相同预编码方式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资源单元组REG中承载DMRS的RE不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位置是根据偏置值确定的,所述偏置值指示下列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资源单元RE、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资源单元组REG、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值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偏置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至少两个时域单元中的每一个承载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第一频域资源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复接收所述第一序列。
8.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在控制资源集检测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睡眠或唤醒,其中,所述控制资源集为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指示在一个资源单元组束REG bundle内采用相同预编码方式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资源单元RE包括资源单元组REG中承载DMRS的RE中的至少一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指示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内连续RB上所有的REG内采用相同预编码方式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资源单元组REG中承载DMRS的RE不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位置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位置是根据偏置值确定的,所述偏置值指示下列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资源单元RE、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资源单元组REG、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值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偏置值。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控制资源集检测第一序列,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两个时域单元中的每一个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第一频域资源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序列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复接收所述第一序列。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睡眠或唤醒;以及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控制资源集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序列,所述控制资源集为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指示在一个资源单元组束REG bundle内采用相同预编码方式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资源单元RE包括资源单元组REG中承载DMRS的RE中的至少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指示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内连续RB上所有的REG内采用相同预编码方式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资源单元组中承载DMRS的RE不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一位置是根据偏置值确定的,所述偏置值指示下列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资源单元RE、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资源单元组REG、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值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的。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偏置值。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将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控制资源集上,具体用于:
在至少两个时域单元中的每一个承载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第一频域资源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复接收所述第一序列。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检测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在控制资源集检测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睡眠或唤醒,其中,所述控制资源集为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指示在一个资源单元组束REG bundle内采用相同预编码方式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的资源单元RE包括资源单元组REG中承载DMRS的RE中的至少一个。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预编码颗粒度指示在控制资源集CORESET内连续RB上所有的REG内采用相同预编码方式时,所述控制资源集中资源单元组中承载DMRS的RE不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序列。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具体用于:
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第一位置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位置是根据偏置值确定的,所述偏置值指示下列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资源单元RE、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资源单元组REG、所述控制资源集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值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的。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控制资源集上检测第一序列之前,用于:
接收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中包括所述偏置值。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在控制资源集检测第一序列,具体用于:
在至少两个时域单元中的每一个检测所述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承载在第一频域资源上。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序列进行时频偏估计或波束管理。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复接收所述第一序列。
CN201910028731.XA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4358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8731.XA CN111435896B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8731.XA CN111435896B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5896A CN111435896A (zh) 2020-07-21
CN111435896B true CN111435896B (zh) 2022-12-13

Family

ID=71579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8731.XA Active CN111435896B (zh) 2019-01-11 2019-01-11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58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1078A1 (zh) * 2021-02-10 2022-08-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盲检测、信息发送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55469B (zh) * 2023-04-19 2023-09-12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下行控制信道资源调度优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28667A (zh) * 2016-11-02 2018-08-01 美商Idac控股公司 接收器頻寬適應
CN108632789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9150387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9006807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28667A (zh) * 2016-11-02 2018-08-01 美商Idac控股公司 接收器頻寬適應
CN108632789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9150387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9006807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13186 Detection performance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DCCH-based wakeup signal";Ericsson;《3GPP tsg_ran\wg1_rl1》;20181102;全文 *
"R1-1814093_Offline_Summary of AI-7.2.9.2.1 UE adaptation_power saving scheme";CATT;《3GPP tsg_ran\wg1_rl1》;20181114;全文 *
R1-1703333 "Discussion on wake up signal";Huawei等;《3GPP tsg_ran\WG1_RL1》;20170206;全文 *
一种B3G系统中的控制信道设计方法;黄海旭等;《数字通信世界》;20080401(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5896A (zh) 202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97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474737B (zh) 参数确定的方法、监控方法、通信装置
JP6644779B2 (ja) 狭帯域制御チャネル復号
US202004134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for pdc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80007B2 (en) Uplink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37427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952049B1 (en) Paging procedures using a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CN11274060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考虑到优先级发送和接收物理层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3541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ving power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595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terminal support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377954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9103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11937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1534657A (ja) 状態確定方法、状態指示方法、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5285535B2 (ja)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EP3897055A1 (en)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11435896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2001503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wer sa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8865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erminal power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366890B (zh) 一种唤醒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2002676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239091A1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and indicating beam information for m-trp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25036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271006A (zh) 多tti调度dci设计
KR2021003442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및 데이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