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5561B - 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5561B
CN111355561B CN201811585254.9A CN201811585254A CN111355561B CN 111355561 B CN111355561 B CN 111355561B CN 201811585254 A CN201811585254 A CN 201811585254A CN 111355561 B CN111355561 B CN 1113555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rlc
data
pdu
pdcp pd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52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5561A (zh
Inventor
刘壮
高音
李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5852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5561B/zh
Priority to US17/415,982 priority patent/US20210385031A1/en
Priority to EP19903703.7A priority patent/EP390556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26954 priority patent/WO2020135251A1/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20928A priority patent/KR20210105372A/ko
Priority to MX2021007683A priority patent/MX2021007683A/es
Publication of CN111355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5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5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55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具体而言,数据的重传指示方法包括:第一网元向指定网元发送重传指示消息,其中,所述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PDCP所在节点进行数据重传时,已经成功传输的RLC PDU数据仍然需要重传,或者,对于某个重传的PDCP PDU,当部分分段已经成功传输给终端时,仍然将整个PDCP PDU重传所导致的已经成功传输的RLC PDU数据的冗余重传的问题。从而达到了能够灵活重传PDCP PDU数据,节省资源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5Generation,简称5G)移动通讯系统中,5G基站称为新一代无线接入网节点(New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NG RAN Node,简称gNB),gNB之间的接口称为Xn接口,gNB和其他非5G基站之间的接口为X2接口。另外,5G基站支持CU/DU分离架构。一个分离的5G基站,可分为集中单元(Central Unit,简称CU)与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简称DU)两部分,基站的SDAP,PDCP协议实体位于CU,基站的RLC/MAC/PHY协议实体位于DU,CU和DU之间通过F1接口相连。
一个分离的5G基站内部只有一个gNB-CU作为集中式控制节点,一个gNB-CU可以连接并管理多个gNB-DU.一个gNB-DU通过F1接口和一个gNB-CU相连。一个gNB可以通过Xn接口和其他gNB相连,一个gNB可以通过x2接口和LTE NodeB相连。上述F1/XN/X2接口又可以区分为F1-C/Xn-C/X2-C(control plane)控制面接口,用于传输控制面信息;和F1-U/Xn-U/X2-U(user plane)用户面接口,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并且F1-U/Xn-U/X2-U可以统称为NR-U接口。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高的速率,现有的无线组网技术支持终端和一个基站中的多个DU相连接,终端可以同时从两个或者多个DU同时收发数据。
对于现有的CU/DU高层分离方案,将基站的PDCP及其PDCP以上放在CU,RLC及其RLC以下的实体放在DU。当终端和一个基站下的多个DU连接的时候,对于基站CU实体将下行PDCP PDU数据可以分流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DU来传输给终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某一个DU发生了终端业务连接"outage"(outage在本文中定义为短暂的链路质量下降),为了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和丢包,那么该DU需要通过F1-U接口向CU发送outage消息,其中outage消息中携带DU已经连续发送成功的最大PDCP SN序列号,CU接收到该DU的OUTAGE消息,CU可以通过该OUTAGE消息中携带“最大PDCP SN序列号”判断发送到DU的哪些PDCP PDU还没有被该DU成功发送,CU可以将这部分未成功发送的PDCP PDU数据发送到另一个DU上传输给终端。目前针对NR系统中的PDCP PDU传输,PDCP PDU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被分成若干个PDCP PDU分段传输,每个PDCP PDU分段是一个RLC PDU,并且属于同一个PDCP PDU的RLCPDU都有相同的RLC SN序号。但是在现有技术中,CU只能将某个DU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发送到其他DU重新传输,对于某个重传的PDCP PDU,可能该PDCP PDU中的部分分段(RLC PDU)已经在源DU的RLC实体成功传输给终端,将整个PDCP PDU去重传,可会导致该PDCP PDU中已经成功传输的RLC PDU数据的冗余重传。
另外,在现有无线通信技术中也支持基站双连接技术,一个终端可以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站保持连接,一个终端的业务承载数据可以被分流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站来传输。PDCP实体所在的基站,用于接收核心网下发的终端业务承载数据,RLC实体所在的基站,用于接收PDCP所在基站分流的终端业务承载数据的,可能一个或者多个RLC实体所在基站用于接收PDCP所在基站分流的终端业务承载数据。用户终端和多个基站同时连接。
在采用基站多连接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RLC所在的基站(分流基站)发生了终端业务连接"outage",为了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和丢包,那么RLC所在基站需要通过X2-U/XN-U接口向PDCP所在的基站发送outage消息,其中outage消息中携带RLC所在基站已经连续发送成功的最大PDCP SN序列号,PDCP所在基站接收到OUTAGE消息,PDCP所在基站可以通过该OUTAGE消息中携带“最大PDCP SN序列号”判断发送到RLC所在基站的哪些PDCP PDU还没有被该基站成功发送,PDCP所在基站可以将这部分未成功发送的PDCP PDU数据在链路质量正常的本基站或者另一个连接基站上发送,从而可以降低数据发送时延和丢包。但是在现有技术中,PDCP所在基站只能将某个基站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由其他基站重新传输,对于某个重传的PDCP PDU,可能该PDCP PDU中的部分分段(RLC PDU)已经成功传输给终端,将整个PDCP PDU重传,可会导致PDCP PDU中已经成功传输的RLC PDU数据的冗余重传。现有技术中,分流节点都是PDCP所在的节点(CU或者基站),承担具体分流数据传输的节点都是RLC所在的节点(DU或者基站)。
因此,在多连接技术中,PDCP所在节点进行数据重传时,存在已经成功传输的RLCPDU数据重传的问题。同时,不仅仅是在多连接场景下,如果UE从源DU切换到目标DU,或者UE从源基站切换的目标基站,源网元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数据需要在目标网元上重传。但是类似的,对于某个重传的PDCP PDU,可能该PDCP PDU中的部分分段(RLC PDU)已经成功传输给终端,将整个PDCP PDU重传,可会导致PDCP PDU中已经成功传输的RLC PDU数据的冗余重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PDCP所在节点进行数据重传时,对于某个重传的PDCP PDU,当部分分段已经成功传输给终端时,仍然将整个PDCP PDU重传所导致的已经成功传输的RLC PDU数据的冗余重传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方法,包括:第一网元向指定网元发送重传指示消息,其中,所述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可选地,所述指定网元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第二网元,第三网元,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三网元为RLC实体所在的分布单元DU或基站,所述第二网元为PDCP实体所在的集中单元CU或基站。
可选地,所述重传指示消息包括: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或第三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包括:第一消息,其中,该第一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PDCP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失败的PDCP PDU序号;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小区组标识;用于指示传输失败的一个或者多个PDCP PDU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括:所述PDCP PDU分段的开始比特以及结束比特;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还包括:第二消息,其中,该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元的RLC实体状态,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RLC实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RLC实体的状态变量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RLC的定时器变量数值,RLC的窗口长度数值,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传输失败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指定网元返回的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或,当接收到所述指定网元返回的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一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其中,所述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中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或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不完整。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网元检测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或,当所述第一网元检测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一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
可选地,所述指定格式数据至少包括: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所述GTP-U扩展头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RLC PDU SN,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第一网元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小区组标识,所述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所述RLC PDU。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的处理方法,包括:指定网元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重传指示消息;根据所述重传指示消息,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可选地,所述指定网元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第二网元,第三网元,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三网元为RLC实体所在的分布单元DU或基站,所述第二网元为PDCP实体所在的集中单元CU或基站。
可选地,所述重传指示消息包括: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或第三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或,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通过所述第三网元将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包括:第一消息,其中,该第一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PDCP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失败的PDCP PDU序号;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小区组标识;用于指示传输失败的一个或者多个PDCP PDU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括:所述PDCP PDU分段的开始比特以及结束比特;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还包括:第二消息,其中,该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元的RLC实体状态,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RLC实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RLC实体的状态变量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RLC的定时器变量数值;RLC的窗口长度数值;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传输失败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可选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PDCP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失败的PDCP PDU序号;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小区组标识;用于指示传输失败的一个或者多个PDCP PDU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括:所述PDCPPDU分段的开始比特以及结束比特;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或者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指定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返回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后,所述指定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指定格式数据;其中,所述指定格式数据中封装有: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或,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中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或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不完整。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指定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指定格式数据,其中,,所述指定格式数据中封装有:所述第一网元检测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的检测结果,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PDU数据,或,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第三网元返回的第二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网元;或,当接收到所述第三网元返回的第二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或,当接收到所述第三网元返回的第二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二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其中,所述第二重传响应响应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中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或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不完整。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网元;或,当检测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或,当检测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
可选地,当接收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和指定格式数据时,所述指定网元使用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通过所述第三网元将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指定格式数据至少包括: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所述GTP-U扩展头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RLC PDU SN,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小区组标识,所述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所述RLC PDU。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指定网元重传失败时,所述指定网元将重传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分段重组,并生成格式RLC PDU,并将所述格式RLC PDU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格式RLC PDU的RLC头中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OLD LCID,OLDRLC SN,OLD小区组标识;其中,所述OLD LCID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标识;所述OLD RLC SN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所分配的RLC PDU SN;所述OLD小区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格式RLC PDU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中的RLC实体将接收的RLC PDU转发至所述RLC PDU头中的OLD,LCID和OLD小区组标识对应的逻辑信道所在的RLC实体。
可选地,当所述第三网元重传失败时,所述第二网元将重传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分段重组,并生成格式MAC PDU,并将所述格式MAC PDU将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格式MAC PDU的MAC头或者MAC CE中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OLDLCID,OLD小区组标识;其中,所述OLD LCID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标识;所述OLD小区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格式MAC PDU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接收到的MAC PDU中封装的RLCPDU转发至所述MAC头或者所述MAC CE中的OLD LCID,OLD小区组标识对应的逻辑信道所在的RLC实体。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指定格式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将所述第一网元中的RLC实体同步至所述第二网元中的RLC实体。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指定格式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同步消息以及将所述指定格式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三网元,其中,所述同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元同步所述第一网元的RLC实体。
可选地,所述同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RLC实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RLC实体的状态变量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RLC的定时器变量数值;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传输失败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指定网元完成RLC实体同步后,所述指定网元将同步后的RLC实体中的所述RLC发送缓冲区中传输失败的RLC PDU重传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传输失败的RLC PDU包括: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装置,位于第一网元中,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指定网元发送重传指示消息,其中,所述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的处理装置,位于指定网元中,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重传指示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重传指示消息,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当网元重传数据失败时,该网元指示与该网元连接的其他能够实现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的网元进行数据重传,而非是将整个PDCP PDU对应的数据进行重传,因此,不仅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PDCP所在节点进行数据重传时,已经成功传输的RLC PDU数据仍然需要重传,或者,对于某个重传的PDCP PDU,当部分分段已经成功传输给终端时,仍然将整个PDCP PDU重传所导致的已经成功传输的RLC PDU数据的冗余重传的问题。从而达到了能够灵活重传PDCP PDU数据,节省资源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1的交互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2的交互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3的交互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4的交互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5的交互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6的交互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7的交互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8的交互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第一网元向指定网元发送重传指示消息,其中,所述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可选地,所述指定网元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第二网元,第三网元,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三网元为RLC实体所在的分布单元DU或基站,所述第二网元为PDCP实体所在的集中单元CU或基站。
具体而言,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基站与CU或者基站与DU之间是可以分离的。因此第一网元和第三网元既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DU,同理,第二网元也可以是基站还可以是CU。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多个DU之间可以通过建立连接的方式进行交互,因此,第一网元可以无需通过第二网元转发,通过与第三网元建立连接的方式(例如通过X2,Xn连接)直接向第三网元发送送重传指示消息。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CU或者DU是位于基站当中的。因此,第一网元和第三网元是RLC实体所在的基站,同理,第二网元是PDCP实体所在的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图3指示示例性地给出了终端和两个基站的连接方式。当然三个甚至更多个基站的连接方式也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第一网元可以通过X2/Xn的连接方式与第二网元和第三网元进行连接。故而第一网元可以无需通过第二网元转发,通过与第三网元建立连接的方式(例如通过X2,Xn连接)直接向第三网元发送送重传指示消息。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图2和图3只是示例性的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数据传输系统。任何能够应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的数据传输系统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可选地,所述重传指示消息包括: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或第三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包括:第一消息,其中,该第一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PDCP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失败的PDCP PDU序号;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小区组标识;用于指示传输失败的一个或者多个PDCP PDU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括:所述PDCP PDU分段的开始比特以及结束比特;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
具体而言,PDCP分段重传指示可以是携带在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中的一个字段,该字段专用于指示第二网元或第三网元在接收到该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之后,将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还包括:第二消息,其中,该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元的RLC实体状态,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RLC实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RLC实体的状态变量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RLC的定时器变量数值,RLC的窗口长度数值,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传输失败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指定网元返回的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或,当接收到所述指定网元返回的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一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其中,所述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中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或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不完整。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网元检测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或,当所述第一网元检测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一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
可选地,所述指定格式数据至少包括: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所述GTP-U扩展头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RLC PDU SN,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第一网元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小区组标识,所述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所述RLC PDU。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还针对上述描述的消息(例如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中的第一消息,第二消息以及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的定义和封装的内容。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中记载的技术方案。
第一消息:
如下,可以新定义一个GTP-U PDU扩展头结构,或者在现有Downlink DataDelivery Status的GTP-U扩展头结构包含以下本发明中新定义的一项或者多项IE。
此外,GTP-U中数据域中,可选的封装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的RLC PDU。
表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消息的头结构IE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918931440000141
Figure BDA0001918931440000151
需要说明的是,SO为segment offset缩写。应该理解,第一消息也可以封装在其他任何传输层协议的头结构定义和数据域定义中,如SCTP,而不仅仅限于GTP-U协议。
第二消息:
如下,可以新定义一个GTP-U PDU扩展头结构,扩展头结构包含以下本发明中新定义的一项或者多项IE。
此外,GTP-U中数据域中,可选的封装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和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表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第二消息的头结构IE定义,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1918931440000152
Figure BDA0001918931440000161
注:应该理解,第一消息B也可以封装在其他任何传输层协议的头结构定义和数据域定义中,如SCTP,而不仅仅限于GTP-U协议。
注:所述RLC实体相关参数包括但不限于:RLC实体的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s)当前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Configurable parameters),RLC的定时器变量(Timers)当前数值,RLC的窗口长度(Window size)数值。
第二重传指示消息:
如下,可以新定义一个GTP-U PDU扩展头结构,或者在现有DL USER DATA的GTP-U扩展头结构包含以下本发明中新定义的一项或者多项IE。
此外,GTP-U中数据域中,可选的封装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的RLC PDU或者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
表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的头结构IE定义,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1918931440000162
Figure BDA0001918931440000171
应该理解,第二重传指示消息也可以封装在其他任何传输层协议的头结构定义和数据域定义中,如SCTP,而不仅仅限于GTP-U协议。
指定格式数据
如下,可以新定义一个GTP-U PDU扩展头结构,扩展头结构包含以下本发明中新定义的一项或者多项IE。
此外,GTP-U中数据域中,封装RLC PDU。
表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指定格式数据的头结构IE定义,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1918931440000172
应该理解,指定格式数据也可以封装在其他任何传输层协议的头结构定义和数据域定义中,而不仅仅限于GTP-U协议。
格式RLC PDU
如下,在现有的RLC PDU格式中,增加了本发明的第二格式RLC PDU相关IE。
表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格式RLC PDU的IE定义,如表5所示:
Figure BDA0001918931440000181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的处理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指定网元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重传指示消息;
步骤S404,根据所述重传指示消息,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可选地,所述指定网元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第二网元,第三网元,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三网元为RLC实体所在的分布单元DU或基站,所述第二网元为PDCP实体所在的集中单元CU或基站。
具体而言,第一网元,第二网元与第三网元可以适用但不限于图2和图3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当中。
可选地,所述重传指示消息包括: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或第三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通过所述第三网元将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包括:第一消息,其中,该第一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PDCP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失败的PDCP PDU序号;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小区组标识;用于指示传输失败的一个或者多个PDCP PDU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括:所述PDCP PDU分段的开始比特以及结束比特;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还包括:第二消息,其中,该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元的RLC实体状态,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RLC实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RLC实体的状态变量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RLC的定时器变量数值;RLC的窗口长度数值;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传输失败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可选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PDCP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失败的PDCP PDU序号;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小区组标识;用于指示传输失败的一个或者多个PDCP PDU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括:所述PDCPPDU分段的开始比特以及结束比特;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或者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
与实施例一同理,该PDCP分段重传指示可以是携带在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中的一个字段,该字段专用于指示第二网元在接收到该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之后,指示所述第三网元将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所述终端。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指定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返回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后,所述指定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指定格式数据;其中,所述指定格式数据中封装有: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PDU数据,或,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中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或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不完整。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指定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检测消息以及指定格式数据,其中,所述测量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中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述指定格式数据中封装有: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或,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第三网元返回的第二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网元;或,当接收到所述第三网元返回的第二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或,当接收到所述第三网元返回的第二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二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其中,所述第二重传指示响应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中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或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不完整。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网元;或,当检测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或,当检测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
可选地,当接收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和指定格式数据时,所述指定网元使用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通过所述第三网元将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指定格式数据至少包括: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所述GTP-U扩展头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RLC PDU SN,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小区组标识,所述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所述RLC PDU。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指定网元重传失败时,所述指定网元将重传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分段重组,并生成格式RLC PDU,并将所述格式RLC PDU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格式RLC PDU的RLC头中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OLD LCID,OLDRLC SN,OLD小区组标识;其中,所述OLD LCID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标识;所述OLD RLC SN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所分配的RLC PDU SN;所述OLD小区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格式RLC PDU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中的RLC实体将接收的RLC PDU转发至所述RLC PDU头中的OLD,LCID和OLD小区组标识对应的逻辑信道所在的RLC实体。
可选地,当所述第三网元重传失败时,所述第二网元将重传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分段重组,并生成格式MAC PDU,并将所述格式MAC PDU将发送至所述终端。
可选地,所述格式MAC PDU的MAC头或者MAC CE中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OLDLCID,OLD小区组标识;其中,所述OLD LCID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标识;所述OLD小区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格式MAC PDU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接收到的MAC PDU中封装的RLCPDU转发至所述MAC头或者所述MAC CE中的OLD LCID,OLD小区组标识对应的逻辑信道所在的RLC实体。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指定格式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将所述第一网元中的RLC实体同步至所述第二网元中的RLC实体。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指定格式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同步消息以及将所述指定格式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三网元,其中,所述同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元同步所述第一网元的RLC实体。
可选地,所述同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RLC实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RLC实体的状态变量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RLC的定时器变量数值;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传输失败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指定网元完成RLC实体同步后,所述指定网元将同步后的RLC实体中的所述RLC发送缓冲区中传输失败的RLC PDU重传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传输失败的RLC PDU包括: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案,还提供了如下几种场景。
场景1:
通过第二网元(基站)实现第一网元(基站)的PDCP PDU分段数据的重传。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1的交互流程图。如图5所示:
步骤1:终端业务同时建立在两个基站上。
步骤2: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给第二网元,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第一消息可以是一个新定义的消息,也可以沿用现有的downlinkdata delivery status消息,其中封装以下一项或者多项IE:PDCP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序号;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ID;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CELL GROUP ID;用于指示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的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含PDCP PDU分段的开始比特和结束比特;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的RLC PDU。
步骤3:如果第一网元接收到第二网元发送的针对第一消息返回的第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中缺少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或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不完整,或者第一网元在自检时,发现缺少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第一网元可以将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封装在本发明指定格式数据中发送给第二网元。其中指定格式数据包含以下一项或者多项: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GTP-U扩展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RLC PDU SN,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ID,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
步骤4:第二网元将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可选的进行重组分段为RLC PDU。其中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可以从第一消息中携带的RLC PDU获取;或者从指定格式数据中获取;或者第二网元结合第一消息中携带的未成功发送的PDCP PDU分段比特位置信息以及第二网元保存的发送给第一网元的PDCP PDU数据获取。
步骤5:第二网元将重组后的RLC PDU通过格式RLC PDU重传给终端,或者将重组后的RLC PDU通过格式MAC PDU重传给终端。其中发送的格式MAC PDU,在MAC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OLD LCID,OLD CELL GROUP ID。所述OLD LCID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逻辑信道ID,所述OLD RLC SN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分配的RLC PDU SN,所述OLDCELL GROUP ID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MAC PD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数据。其中发送的格式RLC PDU,在RLC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OLD LCID,OLD RLC SN,OLD CELL GROUP ID。所述OLD LCID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逻辑信道ID,所述OLD RLC SN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分配的RLC PDU SN,所述OLDCELL GROUP ID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CELL GROUP ID.
场景2:
通过第二网元(CU)和第三网元(DU2)实现第一网元(DU1)的PDCP PDU分段数据的重传。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2的交互流程图。如图6所示:
步骤1:终端业务在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上同时承载。
步骤2: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给第二网元,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第一消息可以是一个新定义的消息,也可以沿用现有的downlinkdata delivery status消息,其中封装以下一项或者多项IE:PDCP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序号;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ID;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CELL GROUP ID;用于指示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的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含PDCP PDU分段的开始比特和结束比特;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的RLC PDU。
步骤3:可选的,如果第一消息中不包含具体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也就是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第一网元可选的在步骤3中将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封装在本发明指定格式数据中发送给第二网元。其中指定格式数据包含以下一项或者多项: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GTP-U扩展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RLC PDU SN,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ID,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
步骤4:第二网元接收到第一消息,并发送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给第三网元,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第二重传指示消息可以是一个新定义的消息,也可以沿用现有的DL USER DATA消息,其中封装以下一项或者多项IE:PDCP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序号;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ID;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CELL GROUPID;用于指示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的一个或者多个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含PDCP PDU分段的开始比特和结束比特;未成功传输的PDCPPDU分段数据所对应的RLC PDU或者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
步骤5:可选的,如果第二重传指示消息中不包含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以及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第二网元可选的在步骤5中将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封装在本发明指定格式数据中发送给第三网元。其中指定格式数据包含以下一项或者多项: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GTP-U扩展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RLC PDU SN,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ID,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
步骤6:第三网元将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可选的进行重组分段为RLC PDU。其中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可以从第二重传指示消息中携带的RLC PDU获取;或者从指定格式数据中获取;或者第二网元结合第二重传指示消息中的未成功发送的PDCP PDU分段比特位置信息以及第二重传指示消息中携带的PDCP PDU中获取。
步骤7:第三网元将重组后的RLC PDU通过格式RLC PDU重传给终端,或者将重组后的RLC PDU通过格式MAC PDU重传给终端。其中发送的格式MAC PDU,在MAC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OLD LCID,OLD CELL GROUP ID。所述OLD LCID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逻辑信道ID,所述OLD RLC SN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分配的RLC PDU SN,所述OLDCELL GROUP ID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MAC PD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数据。其中发送的格式RLC PDU,在RLC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OLD LCID,OLD RLC SN,OLD CELL GROUP ID。所述OLD LCID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逻辑信道ID,所述OLD RLC SN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分配的RLC PDU SN,所述OLDCELL GROUP ID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CELL GROUP ID。
场景3:
通过第二网元(CU)和第三网元(DU2)实现第一网元(DU1)的PDCP PDU分段数据的重传。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3的交互流程图。如图7所示:
步骤1:终端业务在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上同时承载。
步骤2: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给第三网元,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网元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第一消息是一个新定义的消息,其中封装以下一项或者多项IE:PDCP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序号;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ID;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在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CELL GROUPID;用于指示对应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的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含PDCP PDU分段的开始比特和结束比特;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的RLC PDU。
步骤3:可选的,如果第一消息中不包含具体的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也就是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第一网元可选的在步骤3中将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封装在本发明指定格式数据中发送给第三网元。其中指定格式数据包含以下一项或者多项: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GTP-U扩展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RLC PDU SN,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ID,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
步骤4:第三网元将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可选的进行重组分段为RLC PDU。其中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可以从第一消息中携带的RLC PDU获取;或者从指定格式数据中获取。
步骤5:第三网元将重组后的RLC PDU通过格式RLC PDU重传给终端,或者将重组后的RLC PDU通过格式MAC PDU重传给终端。其中发送的格式MAC PDU,在MAC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OLD LCID,OLD CELL GROUP ID。所述OLD LCID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逻辑信道ID,所述OLD RLC SN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分配的RLC PDU SN,所述OLDCELL GROUP ID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MAC PD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数据。其中发送的格式RLC PDU,在RLC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OLD LCID,OLD RLC SN,OLD CELL GROUP ID。所述OLD LCID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逻辑信道ID,所述OLD RLC SN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分配的RLC PDU SN,所述OLDCELL GROUP ID用于标识第一网元传输这些数据所在的CELL GROUP ID。
场景4:
通过第二网元(CU)和第三网元(DU2)实现第一网元(DU1)的PDCP PDU分段数据的重传。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4的交互流程图。如图8所示:
步骤1:终端业务在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上同时承载。
步骤2:第一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给第二网元,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同步RLC实体。第二消息其中封装以下一项或者多项IE: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ID;RLC实体所在的CELL GROUP ID;RLC实体的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s)当前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Configurable parameters),RLC的定时器变量(Timers)当前数值,RLC的窗口长度(Window size)数值,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步骤3:可选的,如果第二消息中不包含的RLC实体发送和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第一网元可选的在步骤3中将RLC实体的发送和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封装在本发明指定格式数据中发送给第二网元。其中指定格式数据包含以下一项或者多项: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GTP-U扩展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RLC PDU SN,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ID,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
步骤4:第二网元接收到第二消息,并发送同步消息给第三网元,同步消息用于指示同步RLC实体。同步消息封装以下一项或者多项IE: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ID;RLC实体所在的CELL GROUP ID;RLC实体的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s)当前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Configurable parameters),RLC的定时器变量(Timers)当前数值,RLC的窗口长度(Window size)数值,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步骤5:可选的,如果第二网元接收到了指定格式数据,第二网元将指定格式数据转发给第三网元。
步骤6:第三网元将所述消息指示的RLC实体包括缓冲区的RLC PDU同步到本地的一个RLC实体。
步骤7:第三网元将同步后的RLC实体中RLC发送缓冲区中未发送成功的RLC PDU重传给终端,这些发送缓冲区中未发送成功的RLC PDU也就是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
场景5:
通过第二网元(CU)和第三网元(DU2)实现第一网元(DU1)的PDCP PDU分段数据的重传。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5的交互流程图。如图9所示:
步骤1:终端业务同时在第一网元以及第二网元上承载。
步骤2:第一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给第三网元,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同步RLC实体。第二消息其中封装以下一项或者多项IE: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ID;RLC实体所在的CELL GROUP ID;RLC实体的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s)当前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Configurable parameters),RLC的定时器变量(Timers)当前数值,RLC的窗口长度(Window size)数值,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步骤3:可选的,如果第二消息中不包含的RLC实体发送和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第一网元可选的在步骤3中将RLC实体的发送和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封装在本发明指定格式数据中发送给第三网元。其中指定格式数据包含以下一项或者多项: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GTP-U扩展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RLC PDU SN,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ID,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
步骤4:第三网元将所述消息指示的RLC实体包括缓冲区的RLC PDU同步到本地的一个RLC实体。
步骤5:第三网元将同步后的RLC实体中RLC发送缓冲区中未发送成功的RLC PDU重传给终端,这些发送缓冲区中未发送成功的RLC PDU也就是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
场景6:
通过第二网元(CU)和第三网元(DU2)实现第一网元(DU1)的PDCP PDU分段数据的重传。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6的交互流程图。如图10所示:
步骤1:终端业务承载在第一网元上。
步骤2: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消息,触发切换过程。
步骤3:第一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给第二网元,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同步RLC实体。第二消息其中封装以下一项或者多项IE: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ID;RLC实体所在的CELL GROUP ID;RLC实体的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s)当前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Configurable parameters),RLC的定时器变量(Timers)当前数值,RLC的窗口长度(Window size)数值,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步骤4:可选的,如果第二消息中不包含的RLC实体发送和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第一网元可选的在步骤3中将RLC实体的发送和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封装在本发明指定格式数据中发送给第二网元。其中指定格式数据包含以下一项或者多项: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GTP-U扩展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RLC PDU SN,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ID,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
步骤5:第二网元接收到第二消息,并发送同步消息给第三网元,同步消息用于指示同步RLC实体。同步消息封装以下一项或者多项IE: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ID;RLC实体所在的CELL GROUP ID;RLC实体的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s)当前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Configurable parameters),RLC的定时器变量(Timers)当前数值,RLC的窗口长度(Window size)数值,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步骤6:可选的,如果第二网元接收到了指定格式数据,第二网元将指定格式数据转发给第三网元。
步骤7:第三网元将所述消息指示的RLC实体包括缓冲区的RLC PDU同步到本地的一个RLC实体。
步骤8:终端和第三网元建立连接。
步骤9:第三网元将同步后的RLC实体中RLC发送缓冲区中未发送成功的RLC PDU重传给终端,这些发送缓冲区中未发送成功的RLC PDU也就是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
场景7:
通过第二网元(CU)和第三网元(待切换的目标DU)实现第一网元(源DU)的PDCPPDU分段数据的重传。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7的交互流程图。如图11所示:
步骤1:终端业务源承载在第一网元上。
步骤2: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消息,携带第三网元的信息,触发切换过程。
步骤3:第一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给第三网元,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同步RLC实体。第二消息其中封装以下一项或者多项IE: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ID;RLC实体所在的CELL GROUP ID;RLC实体的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s)当前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Configurable parameters),RLC的定时器变量(Timers)当前数值,RLC的窗口长度(Window size)数值,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步骤4:可选的,如果第二消息中不包含的RLC实体发送和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第一网元可选的在步骤3中将RLC实体的发送和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封装在本发明指定格式数据中发送给第三网元。其中指定格式数据包含以下一项或者多项: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GTP-U扩展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RLC PDU SN,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ID,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
步骤5:第三网元将所述消息指示的RLC实体包括缓冲区的RLC PDU同步到本地的一个RLC实体。
步骤6:终端和第三网元建立连接。
步骤7:第三网元将同步后的RLC实体中RLC发送缓冲区中未发送成功的RLC PDU重传给终端,这些发送缓冲区中未发送成功的RLC PDU也就是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
场景8:
在基站切换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网元(目标基站)实现第一网元(源基站)的PDCPPDU分段数据的重传。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系统的场景8的交互流程图。如图12所示:
步骤1:终端业务承载建立在源基站上。
步骤2:网络侧进行源基站向目标基站的切换。
步骤3:第一网元发送第二消息给第二网元,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同步RLC实体。第二消息其中封装以下一项或者多项IE:RLC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ID;RLC实体所在的CELL GROUP ID;RLC实体的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s)当前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Configurable parameters),RLC的定时器变量(Timers)当前数值,RLC的窗口长度(Window size)数值,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所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未成功传输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步骤4:可选的,如果第二消息中不包含的RLC实体发送和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第一网元可选的在步骤3中将RLC实体的发送和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封装在本发明指定格式数据中发送给第二网元。其中指定格式数据包含以下一项或者多项:GTP-U扩展头和GTP-U数据域。其中GTP-U扩展头至少包含以下一项:RLC PDU SN,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ID,第一网元传输该RLC PDU所在的CELL GROUP ID。其中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RLC PDU。
步骤5:第二网元将所述消息指示的RLC实体包括缓冲区的RLC PDU同步到本地的一个RLC实体。
步骤6:终端和目标基站(第二网元)建立连接。
步骤7:第二网元将同步后的RLC实体中RLC发送缓冲区中未发送成功的RLC PDU重传给终端,这些发送缓冲区中未发送成功的RLC PDU也就是未成功传输的PDCP PDU分段数据。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1302。
发送模块1302,用于向指定网元发送重传指示消息,其中,所述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的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重传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402以及处理模块1404。
接收模块1402,用于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重传指示消息;
处理模块1404,用于根据所述重传指示消息,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第一网元向指定网元发送重传指示消息,其中,所述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S1,指定网元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重传指示消息;
S2,根据所述重传指示消息,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第一网元向指定网元发送重传指示消息,其中,所述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S1,指定网元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重传指示消息;
S2,根据所述重传指示消息,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4)

1.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元向指定网元发送重传指示消息,其中,所述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在所述指定网元重传失败时,通过所述指定网元将重传失败的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分段重组,生成格式RLCPDU,并将所述格式RLC PDU发送至所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网元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第二网元,第三网元,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三网元为RLC实体所在的分布单元DU或基站,所述第二网元为PDCP实体所在的集中单元CU或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指示消息包括:
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或第三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包括:第一消息,其中,该第一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
PDCP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失败的PDCP PDU序号;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小区组标识;用于指示传输失败的一个或者多个PDCP PDU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括:所述PDCP PDU分段的开始比特以及结束比特;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PDU 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还包括:第二消息,其中,该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元的RLC实体状态,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
RLC 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 RLC 实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RLC实体的状态变量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RLC的定时器变量数值,RLC的窗口长度数值,传输失败的PDCP PDU 分段数据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传输失败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指定网元返回的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 或,
当接收到所述指定网元返回的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一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中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或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不完整。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网元检测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或,
当所述第一网元检测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一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格式数据至少包括:GTP-U 扩展头和GTP-U 数据域;其中,所述GTP-U扩展头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RLC PDU SN,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第一网元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小区组标识,所述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所述RLC PDU。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格式数据至少包括:GTP-U 扩展头和GTP-U 数据域;其中,所述GTP-U扩展头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RLC PDU SN,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第一网元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小区组标识,所述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所述RLC PDU。
10.一种数据重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定网元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重传指示消息;
根据所述重传指示消息,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指定网元重传失败时,所述指定网元将重传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分段重组,并生成格式RLC PDU,并将所述格式RLC PDU发送至所述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网元包括以下其中至少之一:第二网元,第三网元,其中,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三网元为RLC实体所在的分布单元DU或基站,所述第二网元为PDCP实体所在的集中单元CU或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指示消息包括:
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或第三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或,
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元通过所述第三网元将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所述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包括:第一消息,其中,该第一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
PDCP 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失败的PDCP PDU序号;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小区组标识;用于指示传输失败的一个或者多个PDCP PDU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括:所述PDCP PDU分段的开始比特以及结束比特;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PDU 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还包括:第二消息,其中,该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元的RLC实体状态,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
RLC 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 RLC 实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RLC实体的状态变量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RLC的定时器变量数值;RLC的窗口长度数值;传输失败的PDCP PDU 分段数据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传输失败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
PDCP 分段重传指示;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失败的PDCP PDU序号;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分配的RLC SN序号;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传输失败的PDCP PDU在所述第一网元传输中所在的小区组标识;用于指示传输失败的一个或者多个PDCP PDU分段是否传输成功的比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包括:所述PDCP PDU分段的开始比特以及结束比特;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PDU 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或者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指定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返回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后,所述指定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指定格式数据;
其中,所述指定格式数据中封装有: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或,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指示响应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中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或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不完整。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指定网元接收到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指定格式数据,其中,所述指定格式数据中封装有:所述第一网元检测到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的检测结果,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或,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三网元返回的第二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网元;或,
当接收到所述第三网元返回的第二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或,
当接收到所述第三网元返回的第二重传指示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二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
其中,所述第二重传指示响应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中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或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不完整。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第一重传指示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三网元;或,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将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或,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缺少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将RLC实体中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中的RLC PDU数据封装在指定格式数据中,并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和指定格式数据时,所述指定网元使用所述第二重传指示消息,通过所述第三网元将所述PDCPPDU分段数据重传至所述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16-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格式数据至少包括:GTP-U 扩展头和GTP-U 数据域;其中,所述GTP-U扩展头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RLC PDUSN,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RLC PDU所在的小区组标识,所述GTP-U数据域用于封装所述RLC PDU。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RLC PDU的RLC头中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
OLD LCID, OLD RLC SN, OLD 小区组标识;
其中,所述OLD LCID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标识;所述OLD RLC SN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所分配的RLC PDU SN;所述OLD 小区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RLC PDU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中的RLC实体将接收的RLC PDU转发至RLC PDU头中的OLD,LCID和OLD小区组标识对应的逻辑信道所在的RLC实体。
2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三网元重传失败时,所述第二网元将重传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分段重组,并生成格式MAC PDU,并将所述格式MAC PDU将发送至所述终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MAC PDU的MAC头或者MAC CE中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
OLD LCID, OLD 小区组标识;
其中,所述OLD LCID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标识;所述OLD 小区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的逻辑信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MAC PDU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将接收到的MAC PDU中封装的RLC PDU转发至所述MAC头或者所述MAC CE中的OLD LCID,OLD小区组标识对应的逻辑信道所在的RLC实体。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指定格式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根据第二消息将所述第一网元中的RLC实体同步至所述第二网元中的RLC实体,其中,第二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元的RLC实体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所述指定格式数据时,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三网元发送同步消息以及将所述指定格式数据转发至所述第三网元,其中,所述同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网元同步所述第一网元的RLC实体。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的内容:
RLC 同步指示;RLC实体所在的逻辑信道标识; RLC 实体所在的小区组标识;RLC实体的状态变量数值;RLC实体的配置参数数值;RLC的定时器变量数值;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对应在RLC发送缓冲区的传输失败的RLC PDU,RLC接收缓冲区的RLC PDU。
30.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指定网元完成RLC实体同步后,所述指定网元将同步后的RLC实体中的RLC发送缓冲区中传输失败的RLC PDU重传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传输失败的RLC PDU包括:所述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
31.一种数据重传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网元中,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指定网元发送重传指示消息,其中,所述重传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所述指定网元在所述指定网元重传失败时,将重传失败的所述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分段重组,生成格式RLCPDU,并将所述格式RLC PDU发送至所述终端。
32.一种数据重传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指定网元中,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重传指示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重传指示消息,将所述第一网元传输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重传至终端;
所述装置还用于,当所述指定网元重传失败时,将重传失败的PDCP PDU分段数据进行分段重组,并生成格式RLC PDU,并将所述格式RLC PDU发送至所述终端。
3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9,10-30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34.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9,10-30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811585254.9A 2018-12-24 2018-12-24 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3555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5254.9A CN111355561B (zh) 2018-12-24 2018-12-24 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7/415,982 US20210385031A1 (en) 2018-12-24 2019-12-20 Data retransmission indica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EP19903703.7A EP3905567A4 (en) 2018-12-24 2019-12-20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RETRANSMISSION PROCESSING AND INDICATION
PCT/CN2019/126954 WO2020135251A1 (zh) 2018-12-24 2019-12-20 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0217020928A KR20210105372A (ko) 2018-12-24 2019-12-20 데이터 재전송 지시,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MX2021007683A MX2021007683A (es) 2018-12-24 2019-12-20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de procesamiento e indicacion de retransmision de dato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5254.9A CN111355561B (zh) 2018-12-24 2018-12-24 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5561A CN111355561A (zh) 2020-06-30
CN111355561B true CN111355561B (zh) 2023-01-24

Family

ID=71128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5254.9A Active CN111355561B (zh) 2018-12-24 2018-12-24 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85031A1 (zh)
EP (1) EP3905567A4 (zh)
KR (1) KR20210105372A (zh)
CN (1) CN111355561B (zh)
MX (1) MX2021007683A (zh)
WO (1) WO20201352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52853A (ko) * 2020-06-09 2021-1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중접속 네트워크에서 패킷을 재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102238A1 (en) * 2022-11-01 2024-05-16 Ofinno, Llc Media data deliver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2825A (zh) * 2017-01-05 2018-07-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07437A (zh) * 2016-08-12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31961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多连接下实现多链路重传的方法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09898C2 (ru) * 2006-01-05 2011-01-20 Нокиа Корпорейшн Гибкая схема сегментации для систем связи
US8315243B2 (en) * 2007-08-14 2012-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port of PDCP control PDUs within MAC frames
CN102710389B (zh) * 2012-04-18 2015-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7911201B (zh) * 2012-12-21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9661657B2 (en) * 2013-11-27 2017-05-23 Intel Corporation TCP traffic adapt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US20160302105A1 (en) * 2015-04-10 2016-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packet encapsulation and segmentation
WO2017008266A1 (zh) * 2015-07-15 2017-0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Lte和wlan聚合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EP3371915B1 (en) * 2015-11-04 2021-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method therein, computer program, and carrier comprising the computer program for retransmitting an rlc pdu
TWI657708B (zh) * 2016-09-30 2019-04-2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新型無線電系統的分段與級聯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CN108282824B (zh) * 2017-01-05 2020-03-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状态更新方法、节点和用户终端
CN108282292B (zh) * 2017-01-06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US20180234839A1 (en) * 2017-02-13 2018-08-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US10674426B2 (en) * 2017-03-14 2020-06-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a central unit node and distributed unit nodes
WO2018170377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Intel Corporation Re-transmission of pdcp pdus by centralized nodes of a ran architecture
US10880789B2 (en) * 2017-05-05 2020-12-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fronthaul interface, method for performing access for a U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for a UE, data forward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0721650B2 (en) * 2017-06-09 2020-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lerating data proces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71699B1 (en) * 2017-11-09 2022-03-08 Verana Networks, Inc. Wireless mesh network
WO2019093828A1 (en) * 2017-11-10 2019-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475267B (zh) * 2018-05-11 2021-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2629306B1 (ko) * 2018-05-21 2024-01-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sdap 제어 pdu를 구분해서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811541A1 (en) * 2018-06-21 2021-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venting/mitigating packet loss i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iab) networks
WO2019245443A2 (en) * 2018-06-21 2019-1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venting/mitigating packet loss in iab systems
WO2019245335A1 (ko) * 2018-06-21 2019-1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rc 비활성화 모드 단말의 이중 접속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97601B1 (ko) * 2018-07-02 2023-02-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991087B2 (en) * 2018-11-01 2024-05-21 Apple Inc. Enhancement of user plane flow control for retransmitted packets
KR20210094955A (ko) * 2020-01-22 2021-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조건적 핸드오버 (Conditional Handover)와 듀얼 스택 프로토콜 핸드오버 (Dual Stack Protocol Handover) 시 데이터 포워딩 지원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437A (zh) * 2016-08-12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2825A (zh) * 2017-01-05 2018-07-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631961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多连接下实现多链路重传的方法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5561A (zh) 2020-06-30
EP3905567A1 (en) 2021-11-03
US20210385031A1 (en) 2021-12-09
KR20210105372A (ko) 2021-08-26
WO2020135251A1 (zh) 2020-07-02
EP3905567A4 (en) 2022-03-02
MX2021007683A (es) 2021-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3833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1044828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vers in a dual connectivity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868927B1 (ko) 데이터 패킷의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1186337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29368B (zh) 消息发送方法、系统、装置、网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EP3028501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0733329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935414A (zh) 一种在双连接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33253A (zh) 用于在无线设备和网络之间传送数据单元序列的无线通信方法
KR102335821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915213B1 (en)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supporting multiple connectivity
US20190305892A1 (en)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4071693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355561B (zh) 数据重传的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10377779A1 (en) Radio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26707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3118403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跨基站无缝切换的方法
EP342910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JP2022522984A (ja) リソース周期構成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リンク処理および確立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0442910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995315B (zh) 业务板间信息的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2387565A (zh) 下行数据发送方法和基站
CN112888032B (zh) 无损切换方法、目标基站及无损切换系统
US202400493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011111A1 (zh) 路由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