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4963B - 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4963B
CN111314963B CN201811509334.6A CN201811509334A CN111314963B CN 111314963 B CN111314963 B CN 111314963B CN 201811509334 A CN201811509334 A CN 201811509334A CN 111314963 B CN111314963 B CN 1113149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cell
service
control
contro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93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4963A (zh
Inventor
刘昌兴
刘雨杭
王盼盼
赵雁航
魏迪
刘柏强
孙尧
尹姣
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Lia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Lia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Lia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093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49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4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4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均衡效果差的问题。所述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包括:采集设定范围内的各小区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针对每一小区,获取所述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集合;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用户的激增,网络发展呈现多层化,不同频率的网络对于用户的吸纳能力不同,因而造成了不同层网络发展的不均衡。由于用户的特点不同,对于小区的影响也不同,大包业务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控制信道需求少,但是业务资源需求较多,小包业务UE对控制信道的需求较大,但是业务资源需求较少,因而,不同UE对于小区的影响也不同。同样地,在不同业务的影响下,小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性,有的小区控制信道清闲,但是业务信道负荷较大,有的小区控制信道利用率较大,业务信道较空闲,因此,对不同负荷特点下的小区进行信道均衡,合理利用资源变得十分重要。
现有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中,有一种是通过选取最强的电平情况选取负荷均衡目标小区,然而,最强的电平不代表这个小区需要被负荷的UE就是最恰当的,如果本小区和负荷目标小区类型相同,那么负荷均衡之后,负荷较高的信道还是负荷较高,无法完成信道的均衡使用,影响小区下用户感知,小区负荷均衡效果差。另外一种基于均值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的负荷均衡方法,只考虑均值利用率,未考虑当前小区类型,小区负荷均衡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均衡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包括:
采集设定范围内的各小区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
针对每一小区,获取所述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各自的平均流量;
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其中,所述负荷类型包括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和业务信道受限类型,所述控制信道受限表征控制信道高负荷,所述业务信道受限表征业务信道高负荷;
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高控制类型和高业务类型,所述高控制表征控制信道使用较多而业务信道占用较少,所述高业务用于表征业务信道使用较多而控制信道占用较少;
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
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服务器采集设定范围内的各小区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其中,设定范围可以为设定地理范围,针对每一小区,获取所述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各自的平均流量,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其中,所述负荷类型包括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和业务信道受限类型,所述控制信道受限表征控制信道高负荷,所述业务信道受限表征业务信道高负荷,并且,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高控制类型和高业务类型,所述高控制表征控制信道使用较多而业务信道占用较少,所述高业务用于表征业务信道使用较多而控制信道占用较少,进一步地,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小区中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的负荷情况,并结合小区中用户的类型进行小区负荷均衡,根据不同小区负荷类型将对应类型的用户负荷到对应的小区上,完成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达到精准负荷均衡,实现现有网络能力的最优化,保证被均衡小区及均衡目标小区的业务均衡的同时,控制信道也得到均衡。
较佳地,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具体包括:
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等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
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
较佳地,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具体包括:
针对所述各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
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
较佳地,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
在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并
将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业务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
当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
上述较佳的实施方式表征,针对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的调度权重,并在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当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向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均衡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进行控制信道均衡,完成资源的合理利用。
较佳地,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BDA0001900292150000041
其中,σ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i=1,2,……,n,n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N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N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上述较佳的实施方式表征,针对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充分考虑高控制类型的用户的调度次数、流量组成的整体调度权重对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影响,使得小区负载均衡更具有针对性,负荷效果更加精准。
较佳地,当所述预设顺序为升序时,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具体包括:
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
较佳地,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业务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
在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并
将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控制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
当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
上述较佳的实施方式表征,针对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的调度权重,并在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当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向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均衡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进行业务信道均衡,完成资源的合理利用。
较佳地,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BDA0001900292150000061
其中,σ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j=1,2,……,m,m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M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M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上述较佳的实施方式表征,针对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充分考虑高业务类型的用户的调度次数、流量组成的整体调度权重对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影响,使得小区负载均衡更具有针对性,负荷效果更加精准。
较佳地,当所述预设顺序为升序时,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具体包括:
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负荷均衡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设定范围内的各小区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
获取单元,用于针对每一小区,获取所述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集合;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其中,所述负荷类型包括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和业务信道受限类型,所述控制信道受限表征控制信道高负荷,所述业务信道受限表征业务信道高负荷;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高控制类型和高业务类型,所述高控制表征控制信道使用较多而业务信道占用较少,所述高业务用于表征业务信道使用较多而控制信道占用较少;
第一均衡单元,用于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
第二均衡单元,用于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
较佳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等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
较佳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所述各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
较佳地,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在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并将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业务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当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
较佳地,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BDA0001900292150000081
其中,σ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i=1,2,……,n,n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N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N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较佳地,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预设顺序为升序时,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
较佳地,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业务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在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并将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控制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当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
较佳地,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BDA0001900292150000101
其中,σ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j=1,2,……,m,m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M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M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较佳地,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预设顺序为升序时,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小区负荷均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实现方式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负荷均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均衡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的实施原理是:服务器采集设定范围内的各小区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其中,设定范围可以为设定地理范围,针对每一小区,获取所述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各自的平均流量,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其中,所述负荷类型包括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和业务信道受限类型,所述控制信道受限表征控制信道高负荷,所述业务信道受限表征业务信道高负荷,并且,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高控制类型和高业务类型,所述高控制表征控制信道使用较多而业务信道占用较少,所述高业务用于表征业务信道使用较多而控制信道占用较少,进一步地,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小区中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的负荷情况,并结合小区中用户的类型进行小区负荷均衡,根据不同小区负荷类型将对应类型的用户负荷到对应的小区上,完成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达到精准负荷均衡,实现现有网络能力的最优化,保证被均衡小区及均衡目标小区的业务均衡的同时,控制信道也得到均衡。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采集设定范围内的各小区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
具体实施时,服务器采集设定范围内的各小区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其中,设定范围可以为设定地理范围,例如:街道、社区、城市等,另外,设定时间段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12、针对每一小区,获取所述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各自的平均流量。
具体实施时,针对每一小区,服务器获取该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各自的平均流量。例如其中某一小区有用户20人,设定时间段为12小时,则分别获取这20个用户每一个用户在这12小时内的各自的平均流量。
S13、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其中,所述负荷类型包括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和业务信道受限类型。
具体实施时,服务器根据采集的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其中,所述负荷类型包括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和业务信道受限类型,所述控制信道受限表征控制信道高负荷,所述业务信道受限表征业务信道高负荷。
具体地,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等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
S14、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高控制类型和高业务类型。
具体实施时,服务器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高控制类型和高业务类型,所述高控制表征控制信道使用较多而业务信道占用较少,所述高业务用于表征业务信道使用较多而控制信道占用较少。
具体地,针对所述各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可以根据现网实际用户类型进行界定,也可以根据经验值进行设定,此处不作限定。
S15、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
具体实施时,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可以按照如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控制信道均衡,包括以下步骤:
S21、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
本步骤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
具体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BDA0001900292150000141
其中,σ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i=1,2,……,n,n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N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N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Figure BDA0001900292150000142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具体实施时,α和β的取值可以根据调度频次与流量对小区的影响重要程度进行设定,对此不作限定。
S22、在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
具体实施时,对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邻区列表中的小区进行筛选,选择其中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
S23、将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业务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
具体实施时,预设顺序可以为升序排列,将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升序排列。
S24、当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
具体实施时,首先判断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如果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可以根据经验值设定,例如,可以为50%,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
例如,某一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有20个,将这20个用户按照调度权重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该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有10个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比较这10个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将这10个小区按照业务信道利用率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当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排列在最前面的第一个用户转移到第一个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每转移一个用户,计算一次转移到的该第一个目标小区上的当前业务信道利用率,比较所述第一个目标小区上的当前业务信道利用率与下一个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即第二个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如果第二个目标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第一个目标小区的当前业务信道利用率,则继续将第二个用户转移到该第一个目标小区上,假设将第二个用户转移到第一个目标小区上后,第一个目标小区的当前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第二个目标小区,则将第3个用户转移到第二个目标小区,依次类推,直至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
S16、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
具体实施时,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可以按照如图3所示的流程进行业务信道均衡,包括以下步骤:
S31、确定所述业务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
本步骤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
具体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BDA0001900292150000171
其中,σ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j=1,2,……,m,m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M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M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具体实施时,α和β的取值可以根据调度频次与流量对小区的影响重要程度进行设定,对此不作限定。
S32、在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
具体实施时,对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邻区列表中的小区进行筛选,选择其中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
S33、将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控制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
具体实施时,预设顺序可以为升序排列,将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升序排列。
S34、当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
具体实施时,首先判断所述业务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如果所述业务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其中,第三预设阈值的取值与第二预设阈值取值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具体地,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具体实施可参见步骤S24的实施,此处不作赘述。
服务器采集设定范围内的各小区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其中,设定范围可以为设定地理范围,针对每一小区,获取所述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各自的平均流量,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其中,所述负荷类型包括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和业务信道受限类型,所述控制信道受限表征控制信道高负荷,所述业务信道受限表征业务信道高负荷,并且,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高控制类型和高业务类型,所述高控制表征控制信道使用较多而业务信道占用较少,所述高业务用于表征业务信道使用较多而控制信道占用较少,进一步地,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小区中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的负荷情况,并结合小区中用户的类型进行小区负荷均衡,根据不同小区负荷类型将对应类型的用户负荷到对应的小区上,完成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达到精准负荷均衡,实现现有网络能力的最优化,保证被均衡小区及均衡目标小区的业务均衡的同时,控制信道也得到均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负荷均衡装置,由于上述小区负荷均衡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小区负荷均衡方法相似,因此上述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负荷均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采集单元41,用于采集设定范围内的各小区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
获取单元42,用于针对每一小区,获取所述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集合;
第一确定单元43,用于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其中,所述负荷类型包括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和业务信道受限类型,所述控制信道受限表征控制信道高负荷,所述业务信道受限表征业务信道高负荷;
第二确定单元44,用于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高控制类型和高业务类型,所述高控制表征控制信道使用较多而业务信道占用较少,所述高业务用于表征业务信道使用较多而控制信道占用较少;
第一均衡单元45,用于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
第二均衡单元46,用于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
较佳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3,具体用于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等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
较佳地,第二确定单元44,具体用于针对所述各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
较佳地,所述第一均衡单元45,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在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并将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业务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当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
较佳地,所述第一均衡单元45,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BDA0001900292150000201
其中,σ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i=1,2,……,n,n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N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N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较佳地,所述第一均衡单元45,具体用于当所述预设顺序为升序时,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
较佳地,所述第二均衡单元46,具体用于确定所述业务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在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并将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控制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当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
较佳地,所述第二均衡单元46,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BDA0001900292150000221
其中,σ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j=1,2,……,m,m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M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M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较佳地,所述第二均衡单元46,具体用于当所述预设顺序为升序时,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500,参照图5所示,通信设备500用于实施上述方法实施例记载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该实施例的通信设备500可以包括:存储器501、处理器50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例如小区负荷均衡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1。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4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存储器501、处理器5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5中以存储器501、处理器502之间通过总线503连接,总线503在图5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5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501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501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存储器501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501可以是上述存储器的组合。
处理器502,用于实现如图1所示的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502,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5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1~S16。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为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中的步骤,例如,所述通信设备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1~S16。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小区负荷均衡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设定范围内的各小区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
针对每一小区,获取所述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集合;
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其中,所述负荷类型包括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和业务信道受限类型,控制信道受限表征控制信道高负荷,业务信道受限表征业务信道高负荷;
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高控制类型和高业务类型,高控制表征控制信道使用较多而业务信道占用较少,高业务用于表征业务信道使用较多而控制信道占用较少;
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
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具体包括:
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等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
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具体包括:
针对所述各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
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
在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并
将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业务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
当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FDA0001900292140000021
其中,σ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i=1,2,……,n,n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N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N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顺序为升序时,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具体包括:
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业务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
在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并
将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控制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
当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FDA0001900292140000041
其中,σ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j=1,2,……,m,m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M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M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顺序为升序时,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具体包括:
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
10.一种小区负载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设定范围内的各小区在设定时间段内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
获取单元,用于针对每一小区,获取所述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集合;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和业务信道利用率确定所述各小区的负荷类型,其中,所述负荷类型包括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和业务信道受限类型,控制信道受限表征控制信道高负荷,业务信道受限表征业务信道高负荷;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小区的所述每一用户的平均流量确定各小区中每一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高控制类型和高业务类型,高控制表征控制信道使用较多而业务信道占用较少,高业务用于表征业务信道使用较多而控制信道占用较少;
第一均衡单元,用于针对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的用户,进行控制信道均衡;
第二均衡单元,用于针对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的小区以及该小区中的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的用户,进行业务信道均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等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当确定小区的所述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业务信道利用率时,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负荷类型为业务信道受限类型。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所述各小区中的每一用户,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控制类型;当确定所述用户的平均流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为高业务类型。
13.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均衡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在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并将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业务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当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FDA0001900292140000061
其中,σ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i=1,2,……,n,n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控制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N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N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控制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预设顺序为升序时,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控制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
16.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业务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并将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根据调度权重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所述调度权重用于表征用户被负荷均衡的优先级;在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邻区中选择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并将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根据控制信道利用率的大小按照预设顺序排列;当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按顺序依次向所述按照预设顺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以将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均衡到所述选择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当确定用户转移后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业务信道利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时,停止转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
Figure FDA0001900292140000081
其中,σ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i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调度权重,j=1,2,……,m,m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高业务类型的用户的个数;
M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次数;
M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被调度的总次数;
Ij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第j个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
I表示所述业务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中的所有高业务类型的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流量的总和;
α表示调度频次判定权重,β表示流量判断权重,α+β=1。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预设顺序为升序时,将按照升序排列的所述高业务类型的用户依次向按照升序排列的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上转移,并使得接收到转移的用户后的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下一个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小于所述当前控制信道受限类型小区的控制信道利用率。
19.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小区负荷均衡方法中的步骤。
CN201811509334.6A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3149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9334.6A CN111314963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9334.6A CN111314963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963A CN111314963A (zh) 2020-06-19
CN111314963B true CN111314963B (zh) 2022-07-26

Family

ID=71159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9334.6A Active CN111314963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4963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1014A (en) * 1998-05-04 2000-12-12 Alcatel Method of handling over a call between two relay stations of a cell of 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radio system
KR20020053993A (ko) * 2000-12-26 2002-07-06 오길록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채널 자원의 할당 및 호 제어방법
CN101137223A (zh) * 2007-09-21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多频段网络中的频段负荷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1345985A (zh) * 2007-07-12 2009-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25066A (zh) * 2010-03-05 2010-12-22 北京北大众志微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信道无线网状网络系统及其信道分配方法
CN102111813A (zh) * 2010-03-22 2011-06-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载波负荷均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47777A (zh) * 2012-02-20 2012-07-04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dcch信道配置方法
CN103024811A (zh) * 2011-09-28 2013-04-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网络通信方法及无线网络通信装置
CN103079235A (zh) * 2013-01-16 2013-05-01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lte系统中实现负荷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189882A1 (en) * 2013-05-20 2014-11-27 Celltrus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ms messages
CN104254105A (zh) * 2013-06-25 2014-12-3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前向负载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6102100A (zh) * 2016-06-23 2016-11-09 深圳市百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式和迁移式无线负载均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1014A (en) * 1998-05-04 2000-12-12 Alcatel Method of handling over a call between two relay stations of a cell of 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radio system
KR20020053993A (ko) * 2000-12-26 2002-07-06 오길록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채널 자원의 할당 및 호 제어방법
CN101345985A (zh) * 2007-07-12 2009-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37223A (zh) * 2007-09-21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多频段网络中的频段负荷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1925066A (zh) * 2010-03-05 2010-12-22 北京北大众志微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信道无线网状网络系统及其信道分配方法
CN102111813A (zh) * 2010-03-22 2011-06-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载波负荷均衡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24811A (zh) * 2011-09-28 2013-04-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网络通信方法及无线网络通信装置
CN102547777A (zh) * 2012-02-20 2012-07-04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dcch信道配置方法
CN103079235A (zh) * 2013-01-16 2013-05-01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lte系统中实现负荷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189882A1 (en) * 2013-05-20 2014-11-27 Celltrus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ms messages
CN104254105A (zh) * 2013-06-25 2014-12-3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前向负载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6102100A (zh) * 2016-06-23 2016-11-09 深圳市百米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式和迁移式无线负载均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TE负载均衡机制的实现方法研究";张儒申 陈晓芳 曹逸文;《2017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710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963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21512B (zh) 一种边缘计算服务缓存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6833B (zh)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8965383B2 (en) Load balancing method and device
EP351080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ssigning cells of remote radio units to coordination sets of baseband units for optimizing intercell coordination and performance
KR20140035479A (ko) 스케줄링 개념
CN110572831B (zh) 一种共覆盖扇区确定与扇区资源均衡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10121213B (zh) 一种多业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2020098B (zh) 负荷均衡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30409962A1 (en) Sampling user equipments for federated learning model collection
WO2015149451A1 (zh) 一种共享网络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391950A (zh) 终端分布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966237B (zh) 确定退频评估标准的方法、装置及退频评估方法、装置
CN104968051B (zh) 一种小区宽带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1314963B (zh) 一种小区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5379508A (zh) 载波管理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343719B (zh) 一种lte物理资源块分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6184040A1 (zh) 一种卫星通讯链路的接入方法及接入终端
CN104170439A (zh) 连接态准入方法、装置及设备
RU2606968C2 (ru) Разбиение очереди для параллельного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агрегирования несущих
EP2930617A1 (en)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4320853A (zh) 一种载波排序和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EP3721669B1 (en) Downlink scheduling of terminal devices
CN110996398A (zh) 一种无线网络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6888480B (zh) 一种基站资源调配方法及装置
CN114302439B (zh) 基于lte网络的容量均衡分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