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0951B -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0951B
CN111130951B CN201911419895.1A CN201911419895A CN111130951B CN 111130951 B CN111130951 B CN 111130951B CN 201911419895 A CN201911419895 A CN 201911419895A CN 111130951 B CN111130951 B CN 1111309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event information
time length
state
curren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98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0951A (zh
Inventor
宋佳城
李春晓
胡衍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xiaoyun Iot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xiaoyun Iot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xiaoyun Iot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xiaoyun Iot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98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09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0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0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0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09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其中,指定事件信息用于更新第一设备展示的第二设备的状态,其中,上述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在各个平台处理检测设备在线离线方面,由于数据传递经过多方处理,出现的状态不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状态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物联网发展迅猛,相关设备与互联网的直连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契机。目前设备信息上传方式大多为设备直接将心跳或者相关信息发送各大IOT运营商,再由IOT运营商下发至各个平台处理。当前设备心跳的传递,经过各平台的处理,造成数据传递经过的平台越多,出现的数据错误就越大,造成平台上显示的数据就可能各个平台不一致。
在各个平台处理检测设备在线离线的问题上,由于数据传递经过多方处理,经常会出现状态不准的情况。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在各个平台处理检测设备在线离线方面,由于数据传递经过多方处理,出现的状态不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第二设备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其中,指定事件信息用于更新第一设备展示的第二设备的状态,其中,上述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可选地,第二设备存储有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该设备标识对应的指定事件信息;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检测第二设备所对应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其中,该当前时长为在预设时长内第二设备发送指定事件信息的发送时刻至当前时刻的时长;第二设备比较当前时长和预设有效时长;第二设备在当前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有效时长时,将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
可选地,将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初始化当前时长,并重新开始计算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
可选地,第二设备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获取与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订阅请求;第二设备基于订阅请求监听与设备标识对应的事件,得到指定事件信息。
可选地,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获取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第二设备将指定事件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展示第二设备的状态,其中,上述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第一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指定事件信息,其中,该指定事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监听到的事件;第一设备依据检测结果更新第二设备的状态。
可选地,第一设备依据检测结果更新第二设备的状态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结果指示检测到指定事件信息时,确定第二设备处于在线状态;在检测结果指示未检测到指定事件信息时,确定第二设备处于离线状态。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指定事件信息时,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心跳信号;在检测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第二设备处于在线状态;在未检测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第二设备处于离线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装置,包括:展示模块,用于展示第二设备的状态,其中,上述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指定事件信息,其中,该指定事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监听到的事件;更新模块,用于依据检测结果更新第二设备的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的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设备监听本地触发的多个高频事件信息,并且在预设时长周期内将触发的事件信息同步至另一设备,达到了准确传递设备心跳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能够准确检测设备在线或者离线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在各个平台处理检测设备在线离线方面,由于数据传递经过多方处理,出现的状态不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息来源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同步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状态检测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第二设备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
其中,指定事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为发生频率高的事件,上述频率高的事件有两大信息来源:1)设备基础信息同步:即平台间对接时,一方的设备将数据以对方设备的格式同步过去;2)订阅设备各个事件信息。
步骤S104,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其中,指定事件信息用于更新第一设备展示的第二设备的状态,其中,上述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具体地,预设时长为24小时,即第二设备每24小时周期性地将指定事件信息同步至第一设备。第一设备用于接收第二设备传递的高频率事件信息,并展示第二设备的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基于上述步骤,本申请利用设备的其他触发事件信息来检测设备的在线或离线状态。以消防报警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消防报警设备在直接监听设备的心跳信息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事件单一,假若此信息丢失一条就可能直接导致该设备数据状态异常。但若监听其他各类事件(火警、故障、复位、消音等),一旦监听到有这些事件即可认为此设备在线,有效地避免了因监听设备心跳事件单一的问题。二是状态无法变更,一旦数据丢失,就可能致使平台认为该设备仍然在线或离线,直到设备有心跳才会重新同步设备状态。但假若可以将所有设备自制一个心跳,每24小时同步一次,利用监听频率高的事件来记录,当有火警或者复位等操作时,则记录相关操作,然后同步相应的状态至另一设备,并通过该设备将状态展示出来。除此之外,也记录了该设备的心跳去完成当天的心跳同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存储有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该设备标识对应的指定事件信息。
具体地,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本身参数,该参数可以为设备的序列号等。当第二设备监听到高频事件后,将监听到的高频事件信息存储至本设备,其中,在高频事件信息存储时可以利用设备中的REDIS软件进行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
第一种方式:首先第二设备检测第二设备所对应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其中,该当前时长为在预设时长内第二设备发送指定事件信息的发送时刻至当前时刻的时长。在检测到当前时长后,第二设备对当前时长和预设有效时长进行比较,当第二设备在当前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有效时长时,第二设备将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
针对第一种方式进行举例说明:假设预设时长为24小时,该预设时长最初开始的时刻为2019年12月26日凌晨一时三十分,指定事件信息的发送时刻为2019年12月26日凌晨二时三十分,当前时刻为2019年12月26日上午十一时三十分,那么当前时长为9小时,由于当前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第二设备不对第一设备发送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假设该预设时长最初开始的时刻为2019年12月26日凌晨一时三十分,指定事件信息的发送时刻也为2019年12月26日凌晨一时三十分,当前时刻为2019年12月27日上午一时三十分,那么当前时长为24小时,由于当前时长等于预设时长,则第二设备将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
基于上述步骤,第二设备将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后,第二设备初始化当前时长,并重新开始计算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以进行下一次设备状态的检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还可以在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后,在发送指定信息的时刻重新延长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有效时长。
第二种方式:第二设备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之前,第二设备获取与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订阅请求,然后第二设备基于订阅请求监听与设备标识对应的事件,得到指定事件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设备能够识别第二设备发送的指定事件信息,在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前,第二设备获取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第二设备在成功获取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后,将指定事件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
以下结合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详细说明:
该应用场景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设备基础信息同步时,平台与平台对接过程中,需要一方的设备将数据以对方的格式同步过去,此过程在同步后,在REDIS中存储已同步的设备,且将该数据设定有效期为24小时,即已同步时间为准延后24小时为一周期。当有效期过后,利用REDIS的监听失效KEY机制,取到失效设备去同步对方平台后再追加至REDIS设定有效期24小时,如此重复执行。在订阅设备各个事件信息时,将一方平台的报警、复位、在线、离线等信息解析后分类存储在REDIS中,且直接同步心跳。在设备基础信息同步的操作监听事件中,利用算法检查每一个设备数据是否有此报警、复位、在线、离线等各类信息,若存在,则同步对应的心跳;若不存在,则同步正常心跳。
具体的,上述取到失效设备是取到在Redis中存储的设备信息,即同步至第三方平台的设备ID,以此ID可以向第三方平台同步心跳。心跳同步完成后,为保证此设备ID不流失,可以下次再同步。所以需要将此设备ID信息再次存储Redis且保存24小时,详细过程如图3所示,过程如下:步骤1,将原始设备信息传输至同步程序;步骤2,原始信息经过同步程序解析,转化为满足第三方需求的设备结构信息进行同步。步骤3,第三方返回当前同步设备在第三方平台的ID,同步程序将此设备ID存储至Redis,并设置24小时有效期;步骤4,存储设备ID,并设置24小时有效期;步骤5,24小时过期后,同步程序监听到后,可以取到此设备ID,将其包装为第三方平台设备的新调结构进行同步,此部分执行顺序为:12345-54-54-54……。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准确检测设备在线或者离线的技术效果。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第一设备展示第二设备的状态,其中,上述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步骤S404,第一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指定事件信息,其中,该指定事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监听到的事件。
具体地,预设时长为24小时,指定事件在为发生频率高的事件。
步骤S406,第一设备依据检测结果更新第二设备的状态。
基于上述步骤,本申请利用设备的其他触发事件信息来检测设备的在线或离线状态。以消防报警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消防报警设备在直接监听设备的心跳信息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事件单一,假若此信息丢失一条就可能直接导致该设备数据状态异常。但若监听其他各类事件(火警、故障、复位、消音等),一旦监听到有这些事件即可认为此设备在线,有效地避免了因监听设备心跳事件单一的问题。二是状态无法变更,一旦数据丢失,就可能致使平台认为该设备仍然在线或离线,直到设备有心跳才会重新同步设备状态。但假若可以将所有设备自制一个心跳,每24小时同步一次,利用监听频率高的事件来记录,当有火警或者复位等操作时,则记录相关操作,然后同步相应的状态至另一设备,并通过该设备将状态展示出来。除此之外,也记录了该设备的心跳去完成当天的心跳同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设备依据检测结果更新第二设备的状态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结果指示检测到指定事件信息时,确定第二设备处于在线状态;在检测结果指示未检测到指定事件信息时,确定第二设备处于离线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存储有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该设备标识对应的指定事件信息。
具体地,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本身参数,该参数可以为设备的序列号等。当第二设备监听到高频事件后,将监听到的高频事件信息存储至本设备,其中,在高频事件信息存储时可以利用设备中的REDIS软件进行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
第一种方式:首先第二设备检测第二设备所对应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其中,该当前时长为在预设时长内第二设备发送指定事件信息的发送时刻至当前时刻的时长。在检测到当前时长后,第二设备对当前时长和预设有效时长进行比较,当第二设备在当前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有效时长时,第二设备将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
基于上述步骤,第二设备将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后,第二设备初始化当前时长,并重新开始计算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以进行下一次设备状态的检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还可以在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后,在发送指定信息的时刻重新延长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有效时长。
第二种方式:第二设备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之前,第二设备获取与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订阅请求,然后第二设备基于订阅请求监听与设备标识对应的事件,得到指定事件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设备能够识别第二设备发送的指定事件信息,在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前,第二设备获取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第二设备在成功获取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后,将指定事件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
以下结合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详细说明:
该应用场景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设备基础信息同步时,平台与平台对接过程中,需要一方设备数据以对方的格式同步过去,此过程在同步后,在REDIS中存储已同步的设备,且将该数据设定有效期为24小时,即已同步时间为准延后24小时为一周期。当有效期过后,利用REDIS的监听失效KEY机制,取到失效设备去同步对方平台后再追加至REDIS设定有效期24小时,如此重复执行。在订阅设备各个事件信息时,将一方平台的报警、复位、在线、离线等信息解析后分类存储在REDIS中,且直接同步心跳。在设备基础信息同步的操作监听事件中,利用算法检查每一个设备数据是否有此报警、复位、在线、离线等各类信息,若存在,则同步对应的心跳;若不存在,则同步正常心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之前,上述方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指定事件信息时,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心跳信号;在检测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第二设备处于在线状态;在未检测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第二设备处于离线状态。
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可参考图1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展示模块50,用于展示第二设备的状态,其中,上述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具体地,在进行展示时,是第一设备依据接收到的第二设备的状态信息将第二设备的状态展示出来。
检测模块52,用于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指定事件信息,其中,该指定事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监听到的事件。
其中,预设时长为24小时,指定事件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为发生频率高的事件,上述频率高的事件有两大信息来源:1)设备基础信息同步;2)订阅设备各个事件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存储有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该设备标识对应的指定事件信息。
具体地,设备标识为第二设备本身参数,该参数可以为设备的序列号等。当第二设备监听到高频事件后,将监听到的高频事件信息存储至本设备,其中,在高频事件信息存储时可以利用设备中的REDIS软件进行存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
第一种方式:首先第二设备检测第二设备所对应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其中,该当前时长为在预设时长内第二设备发送指定事件信息的发送时刻至当前时刻的时长。在检测到当前时长后,第二设备对当前时长和预设有效时长进行比较,当第二设备在当前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有效时长时,第二设备将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
基于上述步骤,第二设备将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后,第二设备初始化当前时长,并重新开始计算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以进行下一次设备状态的检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还可以在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后,在发送指定信息的时刻重新延长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有效时长。
第二种方式:第二设备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之前,第二设备获取与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订阅请求,然后第二设备基于订阅请求监听与设备标识对应的事件,得到指定事件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设备能够识别第二设备发送的指定事件信息,在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前,第二设备获取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第二设备在成功获取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后,将指定事件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
以下结合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详细说明:
该应用场景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设备基础信息同步时,平台与平台对接过程中,需要一方设备数据以对方的格式同步过去,此过程在同步后,在REDIS中存储已同步的设备,且将该数据设定有效期为24小时,即已同步时间为准延后24小时为一周期。当有效期过后,利用REDIS的监听失效KEY机制,取到失效设备去同步对方平台后再追加至REDIS设定有效期24小时,如此重复执行。在订阅设备各个事件信息时,将一方平台的报警、复位、在线、离线等信息解析后分类存储在REDIS中,且直接同步心跳。在设备基础信息同步的操作监听事件中,利用算法检查每一个设备数据是否有此报警、复位、在线、离线等各类信息,若存在,则同步对应的心跳;若不存在,则同步正常心跳。
更新模块54,用于依据检测结果更新第二设备的状态。
具体地,当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指定事件信息时,首先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心跳信号,在检测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第二设备处于在线状态;在未检测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第二设备处于离线状态。
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可参考图1和图3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运行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
第二设备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其中,指定事件信息用于更新第一设备展示的第二设备的状态,其中,上述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所述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其中,所述指定事件信息用于更新所述第一设备展示的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其中,所述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所述第二设备存储有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该设备标识对应的指定事件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所述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检测所述第二设备所对应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其中,该当前时长为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指定事件信息的发送时刻至当前时刻的时长;所述第二设备比较所述当前时长和预设有效时长;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当前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有效时长时,将所述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所述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指定事件信息时,检测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心跳信号;在检测到所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在线状态;在未检测到所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处于离线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所述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初始化所述当前时长,并重新开始计算所述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备获取监听到的指定事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订阅请求;
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订阅请求监听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事件,得到所述指定事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所述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指定事件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数据格式。
5.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展示第二设备的状态,其中,所述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第一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指定事件信息,其中,该指定事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监听到的事件;
所述第一设备依据检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所述第二设备存储有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该设备标识对应的指定事件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所述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检测所述第二设备所对应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其中,该当前时长为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指定事件信息的发送时刻至当前时刻的时长;所述第二设备比较所述当前时长和预设有效时长;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当前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有效时长时,将所述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所述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指定事件信息时,检测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心跳信号;在检测到所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在线状态;在未检测到所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处于离线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依据检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检测结果指示检测到所述指定事件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在线状态;
在所述检测结果指示未检测到所述指定事件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处于离线状态。
7.一种设备状态的检测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第二设备的状态,其中,所述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离线状态;
检测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指定事件信息,其中,该指定事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监听到的事件;
更新模块,用于依据检测结果更新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所述第二设备存储有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该设备标识对应的指定事件信息;所述第二设备按照预设时长周期性将所述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检测所述第二设备所对应设备标识的当前时长,其中,该当前时长为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指定事件信息的发送时刻至当前时刻的时长;所述第二设备比较所述当前时长和预设有效时长;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当前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有效时长时,将所述当前时长对应的事件信息作为所述指定事件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指定事件信息时,检测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心跳信号;在检测到所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在线状态;在未检测到所述心跳信号时,则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处于离线状态。
8.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5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
CN201911419895.1A 2019-12-31 2019-12-31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309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9895.1A CN111130951B (zh) 2019-12-31 2019-12-31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9895.1A CN111130951B (zh) 2019-12-31 2019-12-31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0951A CN111130951A (zh) 2020-05-08
CN111130951B true CN111130951B (zh) 2022-08-23

Family

ID=70507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9895.1A Active CN111130951B (zh) 2019-12-31 2019-12-31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09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6906B (zh) * 2020-12-23 2022-09-30 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969064A (zh) * 2021-02-08 2021-06-15 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dis缓存超时的设备在线状态计算方法
CN114095404B (zh) * 2021-11-17 2023-06-09 北京金和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流计算的视频设备状态计算输出方法、装置和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1196A (zh) * 2015-04-17 2016-11-23 阿尔卡特朗讯 一种获取http消息状态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06817428A (zh) * 2017-02-13 2017-06-09 浙江风向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32726A (zh) * 2016-04-29 2017-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链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108895A (zh) * 2017-12-19 2018-06-01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任务状态动态管控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34545A (zh) * 2017-12-27 2018-07-27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异步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17870A (zh) * 2019-07-05 2019-11-0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文件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2768B1 (en) * 2004-03-09 2006-08-15 Liquid Sky Studios, Inc.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CN103188653B (zh) * 2011-12-27 2016-06-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接收数据的方法、发送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CN109660665A (zh) * 2018-12-21 2019-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屏幕控制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474975B (zh) * 2019-08-08 2022-03-15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心跳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1196A (zh) * 2015-04-17 2016-11-23 阿尔卡特朗讯 一种获取http消息状态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07332726A (zh) * 2016-04-29 2017-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链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817428A (zh) * 2017-02-13 2017-06-09 浙江风向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08895A (zh) * 2017-12-19 2018-06-01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任务状态动态管控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34545A (zh) * 2017-12-27 2018-07-27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异步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17870A (zh) * 2019-07-05 2019-11-0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文件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0951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0951B (zh)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201810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196780B (zh) 确定服务器状态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US11930292B2 (en) Device state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5034619A1 (en) Rootkit detection in a computer network
CN114157613A (zh) 数据上报的方法、网关、服务器、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8578201B2 (en) Conversion of timestamps between multiple entities within a computing system
CN111078463A (zh) 数据备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647228B (zh) 一种换流站主时钟故障判断系统
CN109597728B (zh) 测试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716583B1 (ko) 시간 동기화 서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430091A (zh) 适用于redis的主从时延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8509293A (zh) 一种用户日志时间戳容错方法及系统
CN112882856A (zh) 系统维护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50557A (zh) 一种命令执行方法以及装置
CN111176871B (zh) 目标应用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JP2000242618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時刻同期方法
EP2181523B1 (en) Restarting networks
CN110753057B (zh) 一种故障指示器的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EP1698105A1 (en) Communication fault containment via indirect detection
CN117479196A (zh) 网络管理方法、管理装置和wmts无线医疗遥测系统
CN117707314A (zh) 电源异常时间记录方法、装置
CN117234672A (zh) 事务处理方法、装置、产品、设备和介质
CN114238519A (zh) 区块链新节点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81890A (zh) 摄像设备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