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4332B - 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4332B
CN111124332B CN201911130180.4A CN201911130180A CN111124332B CN 111124332 B CN111124332 B CN 111124332B CN 201911130180 A CN201911130180 A CN 201911130180A CN 111124332 B CN111124332 B CN 111124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ntation
content
user
determining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301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4332A (zh
Inventor
周珏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301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4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4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4332A/zh
Priority to US16/885,130 priority patent/US11546414B2/en
Priority to EP20182001.6A priority patent/EP382323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4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4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2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unica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4Inter-user-equipment sessions transfer or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56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dapting media to device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62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t the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6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intermedi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确定需要呈现的内容;并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并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通过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根据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确定当前内容呈现形式,实现不同呈现形式的内容的连续呈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家居取得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了便捷体验,得到广泛关注。智能家居是万物智慧互联(AIoT,即AI+IoT,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IoT,Internet of things)的一个重要实现场景,AIoT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赋能的物联网,智能家居场景与AI能力的融合,使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形成智能化生态体系。
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内容呈现是体现内容价值的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然而智能家居中的设备能力不同,对所呈现内容的内容呈现形式也不同。用户在使用智能家居设备时,经常需要切换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不同内容呈现形式的内容呈现。然而,用户切换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不同内容呈现形式的内容呈现时,经常会出现呈现的内容切换显示延迟的现象,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确定需要呈现的内容;并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并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场景,确定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并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将需要呈现的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由边缘侧设备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将生成的呈现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其中,边缘侧设备包括呈现设备连网所通过的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按照确定的提供形式向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包括: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将确定的呈现内容提供给呈现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响应于呈现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包括:确定预先设置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对应的呈现形式;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包括: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对应提供给至少两个呈现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分别向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呈现时序控制指示,以使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对不同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实现同步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之后,在内容请求的响应过程中发生用户移动切换事件;方法还包括:确定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对移动切换前的呈现设备所呈现内容接续呈现时的接续点,其中,移动切换事件包括空间切换和/或应用场景切换;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从接续点处向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或者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向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并控制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从接续点处对提供的呈现内容进行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移动切换为应用场景切换的情况,在向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之前,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切换后的应用场景,确定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并生成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响应于确定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中,存在切换前的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中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为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生成对应形式的呈现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包括: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将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确定为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向云端上报需要呈现的内容;接收云端发送的具有自身支持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并进行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接收云端发送的时序控制指示;按照时序控制指示控制的时序,对呈现内容进行同步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接收云端发送的呈现接续点信息;从呈现接续点处呈现呈现内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通过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确定需要呈现的内容;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提供模块,用于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场景,确定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将需要呈现的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由边缘侧设备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将生成的呈现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其中,边缘侧设备包括呈现设备连网所通过的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提供模块采用如下方式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所述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将确定的呈现内容提供给呈现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响应于呈现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确定预先设置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对应的呈现形式;提供模块采用如下方式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对应提供给至少两个呈现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模块还用于,分别向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呈现时序控制指示,以使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对不同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实现同步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之后,在内容请求的响应过程中发生用户移动切换事件,确定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对移动切换前的呈现设备所呈现内容接续呈现时的接续,其中,移动切换事件包括空间切换和/或应用场景切换;提供模块还用于,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从接续点处向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或者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向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并控制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从接续点处对提供的呈现内容进行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还用于,针对移动切换为应用场景切换的情况,在向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之前,根据用户切换后的应用场景,确定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生成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响应于确定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中,存在切换前的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中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为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生成对应形式的呈现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将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确定为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包括:上报模块,用于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向云端上报需要呈现的内容;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端发送的具有自身支持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呈现模块,用于对呈现内容进行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云端发送的时序控制指示;播放模块,用于按照时序控制指示控制的时序,对呈现内容进行同步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云端发送的呈现接续点信息;呈现模块,还用于从呈现接续点处呈现呈现内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前述任意一项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前述任意一项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依据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预先确定呈现内容,在确定发生内容请求事件时,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实现不同呈现形式的内容的连续呈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的设备可以是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影音播放设备、智能家电、网关设备及智能终端等。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参阅图1所示,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确定需要呈现的内容。
云端或边缘侧设备响应于设备内容请求事件发生,确定设备需要呈现的内容。
可以是由用户发起,唤醒、启动设备,设备发出内容请求。也可以是智能家居系统检测到用户的位置、使用状态的变化,由前一个设备切换至当前设备,当前设备发出内容请求。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控制指令确定需要呈现内容。例如,用户的控制指令是在电视机上观看某些内容,则可以确定电视机需要呈现内容,需要呈现的内容是视频。当用户控制指令包含观看时间,例如,“我想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呈现的内容是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的视频。如果用户控制指令是使用音箱播放音乐,则可以确定音箱需要呈现的内容是音频;如果用户控制指令是使用手机打开邮件或者其他信息,则可以确定手机需要呈现的内容是文字。
本公开实施例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应用场景、使用状态等的变化确定设备需要呈现内容。当用户从室外进入到室内,或者在室内发生位置移动时,进行内容呈现的设备会发生变化。例如,用户从户外进入到居室室内的过程中,如果用户正在进行音乐播放,播放设备可以由随身设备切换到室内影音播放设备,则确定室内影音播放设备需要呈现内容。
在步骤S102中,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
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可以是包括音频、视频、语音、声音、文字提示等。
设备根据自身的呈现能力,支持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即设备与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相对应。
例如,呈现设备为具有显示屏的音箱,具有显示屏的音箱可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包括:播放长、短视频,播放长、短语音以及显示长、短文字提示。
再例如,呈现设备为无显示屏的音箱,无显示屏的音箱可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包括:播放长语音或短语音。
又例如,呈现设备为运动手表或运动手环,运动手表或运动手环可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包括:播放长语音、短语音以及短文字提示。
在步骤S103中,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
以使得呈现设备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呈现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依据呈现设备的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预先确定呈现内容,在确定发生内容请求事件时,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实现不同呈现形式的内容的连续呈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场景,确定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
根据用户所处的应用场景不同,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也有不同。
例如,用户所处的应用场景可以分为日常室内场景、室外场景、运动场景、车载场景等。日常室内场景中可能包括的设备如电视机、智能音箱等,设备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可以是包括:长、短视频播,长、短音频播放,语音提示,长、短文字提示等,给用户以丰富的影音播放模式享受体验。
用户所处的应用场景为运动场景,此时,用户使用的呈现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或者手环,由于设备的限制,用户不便于接收较长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方式可以是长、短语音或短文字提示。
根据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
如上例所述,所处的应用场景为日常室内场景时,生成长、短视频播放,长、短音频播放,语音提示,长、短文字提示等呈现方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即:长,短视频,长、短音频,语音,长短文字。
所处的应用场景为运动场景时,生成长、短语音或长、短文字。
在一实施例中,将需要呈现的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由边缘侧设备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
例如,需要呈现的内容为歌曲,内容呈现形式包括:播放长、短视频,播放长、短语音以及显示长、短文字提示、语音提示。
边缘侧设备生成歌曲的音乐电视、歌曲的音频文件、歌曲的歌词、歌曲的词曲作者、艺术家信息、歌曲的专辑封面等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充分利用边缘侧设备的计算能力,节约网络资源。
边缘侧设备包括呈现设备连网所通过的设备。本公开实施例中,边缘侧设备可以是具有分析、计算、处理能力的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设备,例如,网关设备或者其他智能家电。
在云端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可以充分利用云端的计算能力,提高呈现内容的处理速度,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将生成的呈现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
边缘侧设备可以对生成的呈现内容进行存储,以便提供给呈现设备,进一步节省呈现内容提供给呈现设备的时间,减少用户的等待。
在一实施例中,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将确定的呈现内容提供给呈现设备。
云端或者边缘侧设备根据控制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将确定的呈现内容提供给呈现设备。
例如,需要呈现的内容为歌曲,内容呈现形式包括:播放长、短视频,播放长、短语音以及显示长、短文字提示、语音提示。生成的内容呈现形式包括歌曲的音乐电视、歌曲的音频文件、歌曲的歌词、歌曲的词曲作者、艺术家信息、歌曲的专辑封面等。
呈现设备包括:电视机、带显示屏的音箱,无显示屏的音箱。
云端或者边缘侧设备将歌曲的音乐电视、歌曲的音频文件、歌曲的歌词、歌曲的词曲作者、艺术家信息、歌曲的专辑封面等提供给电视或者带显示屏的音箱。将歌曲的音频文件提供给无显示屏的音箱。
将确定的呈现内容提供给呈现设备,呈现内容的内容呈现形式与呈现设备存在对应关系,使得呈现设备确定需要呈现内容时,无需等待生成呈现内容,直接获取所需要的呈现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响应于内容请求的呈现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确定预先设置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对应的呈现形式。
可以根据需要预设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对应的呈现形式。
例如,响应于内容请求的呈现设备包括智能相册和智能音箱时,智能相册和智能音箱合作进行呈现内容。
智能相册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中,内容呈现形式可以为播放长视频、短视频、声音、文字提示,智能音箱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中,呈现形式可以为播放长音频、短音频。
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对应提供给至少两个呈现设备。
预先确定的呈现形式可以根据至少呈现设备对应的优选呈现项进行设置,两个根据预先确定的呈现形式,智能相册进行长视频的播放,智能音箱进行长音频的播放。将长音频提供给智能音箱、将场视频提供给智能相册,使得智能相册和智能音箱合作呈现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分别向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呈现时序控制指示,以使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对不同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实现同步呈现。
对操作信号施加时间上的控制,称为时序控制。当至少两个呈现设备以不同呈现形式合作对呈现内容进行呈现,为了实现同步呈现,向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呈现时序控制指示。
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对时序控制指示的执行过程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也即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对不同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的呈现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时序控制指示为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各种操作定时信号,使得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根据呈现时序控制指示进行内容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之后,在内容请求的响应过程中发生用户移动切换事件,确定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对移动切换前的呈现设备所呈现内容接续呈现时的接续点,其中,移动切换事件包括空间切换和/或应用场景切换。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的应用场景、使用状态等的变化,在内容请求的响应过程中发生用户移动切换事件。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之后,可以是发生相应于用户移动切换事件的呈现设备的切换。
移动切换事件包括空间切换,例如当用户从室外进入到室内,或者在室内发生位置移动时。
移动切换事件还包括应用场景切换,例如,从户外运动场景切换至室内场景。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从接续点处向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
可以是根据当前设备本身的属性、设备网络连接状态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确定当前应用场景。例如当前设备是智能音箱、连接的是WIFI网络,则用户很大可能处于室内环境,确定当前应用场景为日常室内场景。再例如,当前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连接的是移动网络且GPS定位为公园或者体育场,则确定用户应用场景为户外运动场景。
例如,用户从户外进入到居室室内的过程中,如果用户正在进行音乐播放,播放设备可以由随身设备切换到室内影音播放设备,则确定室内影音播放设备需要呈现内容。
可以理解地,室内影音播放设备需要呈现的内容包括随身设备所播放的音乐的播放点,可以通过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云端或者该播放设备与移动切换前的呈现设备的边缘设备获取。
云端或者边缘设备可以通过移动切换前的呈现设备的播放状态,确定呈现内容接续呈现时的接续点,则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从移动切换前的呈现设备的播放点进行接续播放,实现不同呈现形式的内容的连续呈现。
如上例,用户使用手机播放音乐至一分四十秒,系统检测到用户进入室内,需要进行呈现设备的切换。室内的影音播放设备有电视机,即确定用电视机接续播放音乐,呈现的内容是该音乐的mtv。
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向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并控制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从接续点处对提供的呈现内容进行呈现。
智能家居系统中手机的边缘侧设备,例如,路由器,可以获取手机播放的音乐的播放状态,即当前播放的进度。云端可以通过边缘侧设备获取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的播放接续点,即音乐mtv在电视上从一分四十秒开始续播,带给用户连续的内容呈现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移动切换为应用场景切换的情况,在向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之前,根据用户切换后的应用场景,确定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
例如,切换前的呈现设备为车载导航设备,根据用户发送控制指令的车载导航设备属性以及设备的联网状态,可以预估用户应用场景为车载场景。
用户控制车载导航设备播放某一首歌曲,切换前的应用场景为车载场景。确定了应用场景为车载场景后,可确定车载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例如,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可以包括播放长短音频、长短视频、长短语音、文字信息等。
根据内容呈现形式列表预先确定呈现内容,即获取该歌曲对应的音、视频文件、曲目信息、词曲作者、歌词信息等,可以在不同设备间切换时,直接将对应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下发切换后的设备,与发生切换后先去准备切换后设备支持的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在对该呈现内容进行呈现相比,使切换后设备内容呈现更及时,用户体验更好,提高处理效率。
云端或者边缘侧设备通过用户控制指令或者检测用户当前的位置或者设备使用状态,确定应用场景的切换,根据用户切换后的应用场景,确定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
生成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
响应于确定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中,存在切换前的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中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为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生成对应形式的呈现内容。
仍以上例进行描述,当用户结束驾驶,泊车进入房间的过程中,检测到切换后的应用场景为室内场景,室内场景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该场景中可能包括的设备如电视机、智能音箱等,设备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有长短视频播放、长短音频播放、语音提示、长短文字提示等,而其中的长视频播放(可以由电视提供)可能是车载场景中没有的,可以预先生成室内场景对应的全部内容呈现形式,或者仅生成长视频播放对应的内容(因为该呈现形式是车载场景中没有的,而其他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可以继续使用车载场景中的),以使得用户切换到室内场景时内容呈现能够无缝切换,给用户提供丰富的影音播放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内容呈现形式列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内容呈现形式。例如,用户应用场景为日常室内场景,根据家居室内的设备种类及设备的内容呈现形式,建立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列表。日常室内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列表可以包括:长视频、短视频、长语音、短语音、长文字等呈现形式。
又例如,应用场景为室外运动场景,对应内容形式列表可以包括长语音、短语音、短文字。
可以理解地,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列表,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还可以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提取的。
根据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提取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列表,可以是先将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列表,内容呈现形式列表包括更多内容呈现形式。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根据该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的使用频率、用户的使用偏好,确定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列表。
上述方式建立的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列表还可以根据用户实际使用过程,进行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列表的更新。
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根据该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的使用频率、用户的使用偏好,更新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列表。
例如,若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内容呈现形式不包括在该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列表中,可以将该内容呈现形式添加至该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对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使用频率较低的内容呈现形式,可以根据需要将该内容呈现形式在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中剔除。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将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确定为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时间、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的控制信息等确定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设备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可以是不同的,按照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高低确定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作为当前内容呈现形式。例如,当使用时间为非夜间休息时间,设备为带显示屏的音箱,进行歌曲播放时,则播放视频的呈现形式优先级较高、播放音频的优先级次之。当使用时间为夜间,用户进行歌曲播放时,为了避免用户被播放视频的光线影响休息,带显示屏的音箱播放歌曲音频的呈现形式优先级较高、播放歌曲视频的优先级次之。
可以理解地,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按照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呈现有云端或边缘设备预先确定的内容时。当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没有预先确定的呈现内容与之对应时,则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次序,呈现优先级次之的内容呈现形式的预先确定的呈现内容,使设备呈现内容更加灵活、智能化程度高,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需要呈现内容的设备数量为多个。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中包括多个内容呈现形式。需要呈现内容的设备数量可以是多个,按照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确定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作为当前内容呈现形式时,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中包括多个内容呈现形式。也即,多个需要呈现内容的设备分别按照各自对应的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进行当前内容的呈现。例如,需要呈现内容的设备为智能相册和智能音箱时,智能相册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中,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为播放长视频,智能音箱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中,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为播放长音频。则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中包括播放长视频以及播放长音频。根据预先确定的呈现内容,智能相册进行长视频的播放,智能音箱进行长音频的播放,长视频与长音频的呈现形式同时进行呈现。
可以理解地,本公开对多个设备的多个内容呈现形式之间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不进行限定,即不同设备的不同优先级的内容呈现形式可以进行组合。仍以上述需要呈现内容的设备为智能相册和智能音箱为例,智能音箱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中,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为播放长音频,优先级次于最高优先级的内容呈现形式为播放短视频。
当智能音箱无法获取预先确定的优先级最高的长视频内容呈现形式时,可以进行优先级次之的短视频呈现形式的呈现,此时智能音箱进行优先级最高的长音频呈现方式进行播放,短视频与长音频的呈现形式组合、同时进行呈现,使内容呈现形式更加多样,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图2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提供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步骤S201中,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向云端上报需要呈现的内容。
呈现设备需要呈现内容时,发出内容请求。设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云端或边缘侧设备响应于设备内容请求事件发生,确定设备需要呈现的内容。
可以是由用户发起,唤醒、启动设备,设备发出内容请求。也可以是智能家居系统检测到用户的位置、使用状态的变化,由前一个设备切换至当前设备,当前设备发出内容请求。
在步骤S202中,接收云端发送的具有自身支持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并进行呈现。
呈现设备根据自身支持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进行呈现,提升用户体验。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步骤S301中,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向云端上报需要呈现的内容。
在步骤S302中,接收云端发送的具有自身支持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并进行呈现。
在步骤S303中,接收云端发送的时序控制指示。
对操作信号施加时间上的控制,称为时序控制。接收云端发送的时序控制指示,以不同呈现形式对呈现内容进行呈现。当两个呈现设备为至少两个时,以不同呈现形式对呈现内容进行呈现,实现呈现内容的同步呈现。
在步骤S304中,按照时序控制指示控制的时序,对呈现内容进行播放。
呈现设备对时序控制指示的执行过程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也即呈现设备对不同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的呈现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时序控制指示为呈现设备提供各种操作定时信号,使得呈现设备根据呈现时序控制指示进行内容呈现。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步骤S401中,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向云端上报需要呈现的内容。
在步骤S402中,接收云端发送的具有自身支持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并进行呈现。
在步骤S403中,接收云端发送的呈现接续点信息。
云端或者边缘设备可以通过移动切换前的呈现设备的播放状态,确定呈现内容接续呈现时的接续点,则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从移动切换前的呈现设备的播放点进行接续播放,接收云端发送的呈现接续点信息,实现不同呈现形式的内容的连续呈现。
在步骤S404中,从呈现接续点处呈现接收的呈现内容。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框图。如图5所示,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200包括:确定模块210和提供模块220。
确定模块210,用于通过云端或路由器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确定需要呈现的内容。
确定模块210还用于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
提供模块220,用于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框图。如图6所示,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200还包括:生成模块230。
确定模块220还用于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场景,确定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
生成模块230,用于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将需要呈现的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由边缘侧设备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生成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将生成的呈现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其中,边缘侧设备包括呈现设备连网所通过的设备。
提供模块220用于,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将确定的呈现内容提供给呈现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响应于呈现设备包括至少两个。
确定模块210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确定预先设置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对应的呈现形式.。
提供模块220采用如下方式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对应提供给至少两个呈现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模块220还用于,分别向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呈现时序控制指示,以使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对不同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实现同步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10还用于,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之后,在内容请求的响应过程中发生用户移动切换事件,确定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对移动切换前的呈现设备所呈现内容接续呈现时的接续,移动切换事件包括空间切换和/或应用场景切换。
提供模块220还用于,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从接续点处向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或者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向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并控制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从接续点处对提供的呈现内容进行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20还用于,针对移动切换为应用场景切换的情况,在向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之前,根据用户切换后的应用场景,确定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并生成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
或者响应于确定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中,存在切换前的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中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为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生成对应形式的呈现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20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将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确定为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框图。如图7所示,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300包括:上报模块310、接收模块320和呈现模块330。
上报模块310,用于通过呈现设备端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向云端上报需要呈现的内容。
接收模块320,用于接收云端发送的具有自身支持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
呈现模块330,用于对呈现内容进行呈现。
接收模块320,还用于接收云端发送的时序控制指示。呈现模块330,用于按照时序控制指示控制的时序,对呈现内容进行同步呈现。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模块320,还用于接收云端发送的呈现接续点信息。
呈现模块330,还用于从呈现接续点处呈现接收到的呈现内容。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的框图。例如,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602,存储器604,电源组件606,多媒体组件608,音频组件610,输入/输出(I/ O)的接口612,传感器组件614,以及通信组件616。
处理组件602通常控制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608和处理组件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606为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608包括在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4或经由通信组件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 O接口612为处理组件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614可以检测到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检测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或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616被配置为便于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04,上述指令可由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600的处理器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0)

1.一种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确定至少两个呈现设备以及需要呈现的内容,所述内容请求事件包括用户的控制指令和/或呈现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和/或用户发生移动切换事件;并
确定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并
按照确定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向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
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确定需要呈现的内容,包括:
在内容请求事件的响应过程中发生用户移动切换事件,确定所述用户发生移动切换事件后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
生成所述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场景,确定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并
生成所述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
将需要呈现的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由所述边缘侧设备生成所述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
生成所述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将生成的呈现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
其中,所述边缘侧设备包括所述呈现设备连网所通过的设备;
所述内容呈现形式包括音频、视频、语音、声音、文字提示;
所述确定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包括:
基于设备的使用时间、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的控制信息,确定所述呈现设备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
将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确定为所述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确定的提供形式向所述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包括:
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所述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
将确定的呈现内容提供给所述呈现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内容请求的呈现设备包括至少两个;
按照确定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向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包括:
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对应提供给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向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呈现时序控制指示,以使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对不同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实现同步呈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之后,在所述内容请求的响应过程中发生用户移动切换事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对移动切换前的呈现设备所呈现内容接续呈现时的接续点,其中,所述移动切换事件包括空间切换和/或应用场景切换;
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从所述接续点处向所述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或者
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向所述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并控制所述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从所述接续点处对提供的呈现内容进行呈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移动切换为应用场景切换的情况,在向所述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切换后的应用场景,确定所述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并
生成所述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
响应于确定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中,存在切换前的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中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为所述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生成对应形式的呈现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向云端上报需要呈现的内容;
接收云端发送的具有自身支持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并进行呈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云端发送的时序控制指示;
按照所述时序控制指示控制的时序,对呈现内容进行同步呈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云端发送的呈现接续点信息;
从所述呈现接续点处呈现所述呈现内容。
10.一种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确定至少两个呈现设备以及需要呈现的内容,并确定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所述内容请求事件包括用户的控制指令和/或呈现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和/或用户用户发生移动切换事件;
提供模块,用于按照确定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向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内容请求事件的响应过程中发生用户移动切换事件,确定所述用户发生移动切换事件后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生成所述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应用场景,确定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
所述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将需要呈现的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由所述边缘侧设备生成所述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生成所述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将生成的呈现内容发送给边缘侧设备,其中,所述边缘侧设备包括所述呈现设备连网所通过的设备;
所述内容呈现形式包括音频、视频、语音、声音、文字提示;
所述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
基于设备的使用时间、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的控制信息,确定所述呈现设备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
将优先级最高的内容呈现形式确定为所述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
所述呈现设备支持的各内容呈现形式的优先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模块采用如下方式按照确定的呈现形式向所述呈现设备提供对应呈现内容:
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所述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
将确定的呈现内容提供给所述呈现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内容请求的呈现设备包括至少两个;
所述提供模块采用如下方式按照确定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合作呈现内容时分别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向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
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从生成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中,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分别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对应的呈现内容,并对应提供给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模块还用于,分别向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提供呈现时序控制指示,以使所述至少两个呈现设备对不同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实现同步呈现。
14.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之后,在所述内容请求的响应过程中发生用户移动切换事件,确定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对移动切换前的呈现设备所呈现内容接续呈现时的接续点,其中,所述移动切换事件包括空间切换和/或应用场景切换;
提供模块还用于,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从所述接续点处向所述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或者按照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支持的内容呈现形式,向所述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并控制所述用户移动切换后的呈现设备从所述接续点处对提供的呈现内容进行呈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模块还用于,针对所述移动切换为应用场景切换的情况,在向所述切换后的呈现设备提供呈现内容之前,根据用户切换后的应用场景,确定所述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生成所述切换后的应用场景对应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分别对应的呈现内容;或者响应于确定的至少一种内容呈现形式中,存在切换前的应用场景对应的内容呈现形式中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为所述没有的内容呈现形式生成对应形式的呈现内容。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响应于内容请求事件发生,向云端上报需要呈现的内容;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端发送的具有自身支持呈现形式的呈现内容;
呈现模块,用于对所述呈现内容进行呈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云端发送的时序控制指示;
所述呈现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时序控制指示控制的时序,对呈现内容进行同步呈现。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云端发送的呈现接续点信息;
所述呈现模块,用于从所述呈现接续点处呈现所述呈现内容。
19.一种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
2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
CN201911130180.4A 2019-11-18 2019-11-18 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24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0180.4A CN111124332B (zh) 2019-11-18 2019-11-18 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6/885,130 US11546414B2 (en) 2019-11-18 2020-05-2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to present content and storage medium
EP20182001.6A EP3823238A1 (en) 2019-11-18 2020-06-2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0180.4A CN111124332B (zh) 2019-11-18 2019-11-18 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4332A CN111124332A (zh) 2020-05-08
CN111124332B true CN111124332B (zh) 2024-03-01

Family

ID=70495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30180.4A Active CN111124332B (zh) 2019-11-18 2019-11-18 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46414B2 (zh)
EP (1) EP3823238A1 (zh)
CN (1) CN1111243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1152B (zh) * 2020-11-13 2023-05-26 幻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基于mr眼镜的广告推送管理方法、设备及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5521A (zh) * 2010-10-06 2013-06-12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转换媒体输出的方法和系统
CN103942021A (zh) * 2014-03-24 2014-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呈现方法,内容呈现方式的推送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5376628A (zh) * 2014-08-27 2016-03-0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音视频信号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5407373A (zh) * 2015-12-11 2016-03-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音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5898233A (zh) * 2016-05-27 2016-08-2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中的音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9525881A (zh) * 2018-11-29 2019-03-2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音画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392292A (zh) * 2019-08-16 2019-10-29 单正建 一种多部智能电子设备同步协同方法及多媒体播放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2905A (en) * 1994-09-19 1998-04-21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nternetworking
US6601101B1 (en) * 2000-03-15 2003-07-29 3Com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access to network attached devices
US8046672B2 (en) * 2001-02-23 2011-10-25 Dandia Audio Kg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technology agnostic rich media content within an email, banner ad, and web page
US20030055867A1 (en) * 2001-07-31 2003-03-20 Openwave Systems Inc. Inter-device linking for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on devices connected to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76590B2 (en) 2004-05-03 2010-03-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Background transcoding
US7590750B2 (en) * 2004-09-10 2009-09-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media remoting over terminal server connections
CA2581982C (en) * 2004-09-27 2013-06-18 Nielsen Media Research,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to manage spillover in an audience monitoring system
US20090259711A1 (en) * 2008-04-11 2009-10-15 Apple Inc. Synchronization of Media State Across Multiple Devices
US9239740B2 (en) * 2009-06-16 2016-01-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ogram partitioning across client and cloud
EP2524325A2 (en) * 2010-01-11 2012-11-21 Apple Inc. Electronic text manipulation and display
US8803817B1 (en) * 2010-03-02 2014-08-1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ixed use multi-device interoperability
US8880627B2 (en) * 2011-08-08 2014-11-04 Facebook, Inc. Providing transparency in a messag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messaging channels
US8989961B2 (en) * 2012-04-13 2015-03-24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vehicle electronic system and devices using the same
KR101969726B1 (ko) * 2012-05-02 2019-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범용 직렬 버스 호스트 식별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9756036B2 (en) * 2012-06-15 2017-09-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chanisms for certificate revocation status verification on constrained devices
WO2014058283A2 (ko) * 2012-10-14 2014-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간 통신을 수행하는 기기 및 그 방법
US9144094B2 (en) * 2012-10-29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display session between a computing device and a vehicle head unit
US9883353B2 (en) * 2013-03-15 2018-01-30 Volkswagen Ag Method to transmit real-time in-vehicle information to an internet service
US9317813B2 (en) * 2013-03-15 2016-04-19 Apple Inc. Mobile device with predictive routing engine
KR20140118605A (ko) * 2013-03-29 2014-10-08 인텔렉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증강 객체를 전송하는 서버 및 방법
US10523454B2 (en) * 2013-06-13 2019-12-31 Evernote Corporation Initializing chat sessions by pointing to content
US9191209B2 (en) * 2013-06-25 2015-11-17 Google Inc.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for devices of a home network
EP2821907B1 (en) * 2013-07-04 2020-07-01 Volvo Ca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fotainment functionality
CN103475953B (zh) * 2013-09-13 2017-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桌面云的媒体控制方法和设备
US10054463B2 (en) * 2013-09-26 2018-08-21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navigation data to a vehicle
US9958289B2 (en) * 2013-09-26 2018-05-01 Google Llc Controlling navigation software on a portable device from the head unit of a vehicle
US9808709B2 (en) * 2013-09-27 2017-11-07 PlayNovation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biometric detection of play states, intrinsic motivators, play types/patterns and play personalities
WO2015064965A1 (ko) * 2013-10-29 2015-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간 통신 시스템,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KR20150060370A (ko) * 2013-11-26 2015-06-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지원하는 차량 전자 장치 및 휴대 단말기
KR20150074542A (ko) * 2013-12-24 2015-07-0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미러링크 제어방법
US20150227492A1 (en) * 2014-02-07 2015-08-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on and layout of mobile content on in-vehicle displays
US9154923B2 (en) * 2014-02-21 2015-10-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based mobile device screen projection
US10019444B2 (en) * 2014-05-30 2018-07-10 Apple Inc. Universal identifier
US10866731B2 (en) * 2014-05-30 2020-12-15 Apple Inc. Continuity of applications across devices
EP2960098B1 (en) * 2014-06-27 2020-11-04 Volvo Car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 and system for assisting a vehicle occupant utilizing functionality of a nomadic device via an in-vehicle system
US10339293B2 (en) * 2014-08-15 2019-07-02 Apple Inc. Authenticated device used to unlock another device
US20160050130A1 (en) * 2014-08-18 2016-02-18 Sony Corporation Device switching for a streaming service
US9641960B2 (en) * 2014-11-12 2017-05-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rrorLink with wireless serial bus
US10116748B2 (en) * 2014-11-20 2018-10-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Vehicle-based multi-modal interface
DE102014018116A1 (de) * 2014-12-09 2016-06-09 Daimler Ag Informations-Unterhaltungs-System für einen Kraftwagen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olchen
US10073599B2 (en) * 2015-01-07 2018-09-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 home screen determination based on display device
KR101648022B1 (ko) * 2015-01-09 2016-08-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및 차량의 제어방법
US9992319B2 (en) * 2015-02-08 2018-06-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outputting screens from server and client devices in performing mirrorlink
US10567477B2 (en) * 2015-03-08 2020-02-18 Apple Inc. Virtual assistant continuity
DE102015204336B4 (de) * 2015-03-11 2019-01-3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Integration von Fahrzeug-Applikationen
US10453325B2 (en) * 2015-06-01 2019-10-22 Apple Inc. Creation of reminders using activity state of an application
US9872061B2 (en) * 2015-06-20 2018-01-16 Ikorongo Technology, LLC System and device for interacting with a remote presentation
EP3348113B1 (en) * 2015-09-08 2021-05-19 Apple Inc. Active communication session handover between direct and relayed connections
US10015740B2 (en) * 2015-09-30 2018-07-03 Apple Inc. Voice and data continuity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KR101736990B1 (ko) * 2015-10-26 2017-05-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과 연동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10194013B2 (en) * 2016-06-12 2019-01-29 Apple Inc. Instrument cluster metadata to support second screen
US10025548B2 (en) * 2016-08-09 2018-07-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display configuration
US10652337B2 (en) * 2016-09-07 2020-05-12 Thundar Power New Energy Vehicle Developmont Company Limited Passenger side display via a user portable device
US10819793B2 (en) * 2016-09-15 2020-10-27 At&T Mobility Ii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content access
US10768979B2 (en) * 2016-09-23 2020-09-08 Apple Inc. Peer-to-peer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for heterogeneous device types
US10805358B2 (en) * 2016-10-13 2020-10-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niversal casting service
DK179549B1 (en) * 2017-05-16 2019-02-12 Apple Inc. FAR-FIELD EXTENSION FOR DIGITAL ASSISTANT SERVICES
US10565158B2 (en) * 2017-07-31 2020-02-1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device synchronization for immersive experiences
US20190122121A1 (en) * 2017-10-23 2019-04-25 AISA Innotech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individual microdata
CN109714772A (zh) * 2017-10-25 2019-05-03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US10769570B2 (en) * 2017-12-27 2020-09-08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risk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US11227590B2 (en) * 2018-03-20 2022-01-18 Voice of Th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eamlessly connect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to multiple intelligent voice assistants
TWI638282B (zh) * 2018-03-28 2018-10-1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裝置、電腦輸入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US10740719B2 (en) * 2018-03-28 2020-08-11 JW Colorado LLC Methods,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provisioning of an audit data corresponding to a biological target matter
US10542405B2 (en) * 2018-06-01 2020-01-21 Apple Inc. Bluetooth profile fast connect
KR20200094396A (ko) * 2019-01-30 2020-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복수의 액션들을 포함하는 태스크를 결정하는 방법
US20200374149A1 (en) * 2019-05-22 2020-11-26 L & A Electronic,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ai/iot hub in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devices, electronics and appliances
US11507105B2 (en) * 2019-06-27 2022-11-22 Sensab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learning to generate metrics from computer vision-derived video data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5521A (zh) * 2010-10-06 2013-06-12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转换媒体输出的方法和系统
CN103942021A (zh) * 2014-03-24 2014-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呈现方法,内容呈现方式的推送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5376628A (zh) * 2014-08-27 2016-03-0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音视频信号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5407373A (zh) * 2015-12-11 2016-03-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音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5898233A (zh) * 2016-05-27 2016-08-2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中的音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9525881A (zh) * 2018-11-29 2019-03-2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音画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392292A (zh) * 2019-08-16 2019-10-29 单正建 一种多部智能电子设备同步协同方法及多媒体播放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52628A1 (en) 2021-05-20
CN111124332A (zh) 2020-05-08
EP3823238A1 (en) 2021-05-19
US11546414B2 (en)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6177B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831448B (zh) 语音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7015595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laying Multimedia Data,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10258619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live streaming clips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0769189B (zh) 视频会议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4470B (zh) 回答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40635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696553A (zh) 一种语音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CN112133302A (zh) 预唤醒终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051588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用于数据处理的装置
CN111124332B (zh) 设备呈现内容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10592B (zh) 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913276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82362A (zh) 视频的控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390304B (zh) 直播变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13256B (zh) 信息互动方法、装置、服务器、用户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16015A (zh) 音频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4305B (zh) 一种语速调节方法、装置和用于语速调节的装置
CN107340990B (zh) 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13692067A (zh) 一种设备的连接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16076B (zh) 一种录音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375959B (zh) 定向拉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49599B (zh) 音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11225318A (zh) 音频调节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WO2023240501A1 (zh) 多媒体数据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