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9183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9183A
CN110929183A CN201811012630.5A CN201811012630A CN110929183A CN 110929183 A CN110929183 A CN 110929183A CN 201811012630 A CN201811012630 A CN 201811012630A CN 110929183 A CN110929183 A CN 110929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identifier
identity information
client
user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26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29183B (zh
Inventor
于得水
陈华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ma Zhixing Network Hongk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26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29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29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9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9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9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06F21/6263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dur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e.g. revealing personal data from cook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42Determining effectiveness of advertis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所述的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针对页面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针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生成对应的标识;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保存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升用户到达页面的成功率,降低用户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以及可以降低运算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一种装置和一种机器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与用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例如,在互联网推广技术领域,需要依据推广内容的点击、购买、注册等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推广内容的转化效果。而为了获取上述用户行为数据,需要确定落地页对应的用户身份;其中,落地页是指用户在其他地方看到发出的某个具有明确主题的特定营销活动——通过Email(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或广告发布的诱人优惠信息等,点击后被链接到的第一个页面。
一种相关技术,可以对用户身份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串,上述加密串通过嵌入到落地页地址的方式进行传递,以确定落地页对应的用户身份。具体地,改写后的落地页地址可被传输至落地页服务器,由该落地页服务器对该改写后的落地页地址进行解析,解析得到的落地页地址可用于向客户端提供落地页内容,解析得到的加密串可用于收集落地页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然而,上述相关技术采用加密串对落地页地址进行改写,在落地页服务器对地址校验较严格的情况下,将容易导致落地页地址的解析失败,进而造成落地页无法正常展示。
并且,在改写后的落地页地址的传输过程中,加密串可能被恶意篡改,这将增加用户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或者,落地页服务器可能会对无法识别的地址内容进行过滤;这些将有可能导致得到错误的加密串,进而导致得到错误的用户身份。
另外,上述相关技术涉及到加密串相关的密钥管理,具体地需要使用密钥对用户身份进行加密、以及使用密钥对加密串进行解密,这增加了密钥管理、分发和维护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提升用户到达页面的成功率,降低用户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以及可以降低运算的复杂度。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一种装置、以及一种机器可读介质,用以保证上述方法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针对页面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针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生成对应的标识;
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
保存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服务器发送针对页面的请求;所述请求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依据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加载所述页面;
保存所述标识。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本地保存的标识;所述标识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标识;
依据所述标识,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以得到所述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
建立所述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关联。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三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页面加载请求;所述页面加载请求中携带有访问入口,所述访问入口与标识被返回给所述客户端,所述标识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针对页面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标识生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生成对应的标识;
第一返回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以及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服务器发送针对页面的请求;所述请求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加载模块,用于依据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加载所述页面;以及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标识。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收集模块,用于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本地保存的标识;所述标识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标识;
查找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标识,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以得到所述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以及
关联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关联。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三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页面加载请求;所述页面加载请求中携带有访问入口,所述访问入口与标识被返回给所述客户端,所述标识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以及
页面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发送页面。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设备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服务器向客户端下发标识,并将用户身份信息存储在后台,具体地可以保存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上述映射关系和上述标识的下发,可以使标识作为用户身份信息的媒介;具体地,可以使客户端上报用户行为数据和标识,以及使第二服务器依据上述标识,在上述映射关系中进行用户身份信息的查询;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的情况下、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故可以克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带来的一系列缺陷,因此可以提升用户到达页面的成功率。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向客户端下发的内容包括标识、而可以不包括用户身份信息,且标识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而标识本身可以不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因此可以降低用户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进而可以提高数据安全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不涉及密钥管理,故可以节省密钥管理对应的运算,因此可以降低运算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示例性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四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五的步骤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六的步骤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构思易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其具体实施例已经通过附图的方式示出,并将在这里详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上述内容并不是用来将本申请的构思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相反地,本申请的说明书和附加权利要求书意欲覆盖所有的修改、等同和替代的形式。
本说明书中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等,表示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每个实施例可以包括或可以不必然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不一定指的是同一实施例。另外,在联系一个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可以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范围内,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也与其他实施例有关。另外,应该理解的是,“在A,B和C的至少一个”这种形式所包括的列表中的条目中,可以包括如下可能的项目:(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同样,“A,B或C中的至少一个”这种形式列出的项目可能意味着(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
在一些情况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被实施为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意组合。所公开的实施例也可以实现为携带或存储在一个或多个暂时的或者非暂时的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该指令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实施为用于以能够被机器读取的形式存储或者传输信息的存储装置、机构或其他物理结构(例如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盘、或其他媒体其它物理结构装置)。
在附图中,一些结构或方法特征可以以特定的安排和/或排序显示。然而,优选地,这样的具体安排和/或排序并不是必要的。相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样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或顺序排列,而不是如附图中所示。此外,特定的附图中的结构或方法特征中所包含的内容,不意味着暗示这种特征是在所有实施例是必须的,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不包括这些特征,或者可能将这些特征与其它特征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示例性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客户端101、第一服务器102和第二服务器103。
其中,客户端101可以运行在设备上。例如,客户端100可以为设备上运行的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如浏览器APP、即时通讯APP、输入法APP、或者操作系统自带的APP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客户端所对应的具体APP不加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以浏览器APP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其他APP对应的数据处理方法相互参照即可。
浏览器是指可以显示网页服务器或者文件系统的文件内容,并让用户与这些文件交互的一种软件。浏览器用来显示在万维网或局域网等内的文字、图像及其他信息。这些文字或图像,可以是连接其他网址的超链接,以使用户迅速及轻易地浏览各种信息。大部分网页可以为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格式,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网页的具体格式不加以限制。
可选地,上述设备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III)播放器、MP4(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Audio Layer IV)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视机、可穿戴设备等等。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的设备不加以限制。
客户端100可用于展现推广内容和页面。页面可以对应有推广内容,页面的例子可以包括:落地页等,推广内容的例子可以包括:广告等。
对于例如广告的推广内容而言,其可被通过以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或者广告发布等形式下发给客户端100,以使客户端100展现上述推广内容。客户端100展现上述推广内容的过程可以包括:展现上述推广内容对应的图片、文本和推广链接。在本申请的一种应用示例中,客户端100的页面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广告位,其中,一个广告位可用于展现上述推广内容。
若接收到用户对于上述推广内容的触发操作,则客户端100可以加载上述推广链接,以实现加载上述推广内容对应的页面。上述推广链接可由第一服务器102维护,因此,客户端100加载上述推广链接的过程可以包括:向第一服务器102发送针对页面的请求。
第一服务器102可以隶属于推广平台。例如,第一服务器102可以隶属于广告平台。
换言之,第一服务器102可以是推广平台维护的一种Web(网站)服务器,用于获取用户对于推广内容的请求。在用户触发推广内容的情况下,客户端101会先链接到第一服务器102上,而第一服务器102可以接收客户端101针对页面发送的请求。
第一服务器102可以维护推广链接与页面的访问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第一服务器102可以确定页面的访问入口,并向客户端101返回页面的访问入口,以使客户端101依据页面的访问入口,加载页面。因此,第一服务器102可以使客户端101跳转到真正的页面之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请求可以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用户身份信息用于表征用户身份。上述用户身份信息通常在一定范围内(如推广平台的范围内)具有唯一性,上述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账户、设备信息等。用户账户是用来记录用户的用户名和口令、隶属的组、可以访问的网络资源,以及用户的个人文件和设置;用户在域控制器中可以有一个用户账户,以访问服务器,并使用网络上的资源。设备信息可用于唯一标识设备,上述设备信息可以包括:设备的MAC(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等信息。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的用户身份信息不加以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102可以针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生成对应的标识,向客户端101返回所述标识。其中,向客户端101返回上述标识,可以使客户端101保存上述标识,进而使客户端101在向第二服务器103发送数据上报请求的过程中,携带上述标识;上述数据上报请求用于上报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第二服务器103可以隶属于推广平台。例如,第二服务器103可以隶属于广告平台。第二服务器103用于记录用户在页面上的行为。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客户端101采用数据收集方法,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上述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在页面的页面代码中插入埋点、采集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上报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等。
以采集点击事件为例,一个页面中可以包括多个用户可以点击的页面元素,当要采集其中一个页面元素的点击事件时,可以在页面代码中对应该页面元素的页面代码位置处进行埋点。埋点可以是在所述的页面代码位置处设置埋点,包括该页面元素的位置标识,以在后续的事件上报时携带该位置标识用于识别元素在页面的位置,还可以包括埋点操作信息,比如,操作信息可以是点击,即当该页面元素被点击时触发采集。
页面的页面代码中还可以设置收集代码。例如,该收集代码可以是用于执行监测和上报点击事件的javascript脚本。在浏览器解析页面代码以显示页面的情况下,可以执行上述的javascript脚本,javascript脚本可以根据埋点监听上述的页面元素是否发生点击事件,并在监听到点击事件的情况下,上报采集得到的用户行为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收集代码可被打包到收集开发包中,可以向第三服务器提供收集开发包,以使第三服务器将收集开发包嵌入到页面对应的页面代码中。收集开发包可以监测到页面对应的事件,在监测到事件的情况下采集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并向第三服务器103上报用户行为数据。可以理解,上述通过收集开发包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的过程只是作为可选实施例,实际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采用任意的数据收集方法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的具体过程不加以限制。
第三服务器可以指推广内容的用户(如广告主)维护的服务器,其可以接收客户端101发送的页面加载请求,向客户端101返回页面的内容,以使客户端101对页面的内容进行展现。
客户端100在采用任意的数据收集方法、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后,可以向第二服务器103发送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本地保存的标识;所述标识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这样,可以使第二服务器103依据该映射关系,确定上述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进而可以建立用户行为数据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关联,也即可以准确地确定用户行为数据对应的用户身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客户端100本地保存有标识,故可以在向第二服务器103发送用户行为数据和标识。
第二服务器103可以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标识,依据所述标识,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以得到所述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并建立所述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关联。
图1所示数据处理系统中第一服务器向客户端下发标识,并保存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客户端在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上报请求中携带有标识;第二服务器依据上述数据上报请求中携带的标识,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以得到所述数据上报请求中携带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102与客户端101、或者第二服务器103与客户端101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包括: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S(安全套接字层上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Socket Layer)等,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的通信协议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可以集成设置、或者分开设置,例如,可以将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中的至少两种设置在一台机器上,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二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加以限制。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将标识做作为用户身份信息的媒介,向客户端下发标识,并将用户身份信息存储在后台,第一服务器保存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而第二服务器访问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的情况下、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故可以克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带来的一系列缺陷,因此可以提升用户到达页面的成功率。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向客户端下发的内容包括标识、而可以不包括用户身份信息,且标识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而标识本身可以不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因此可以降低用户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进而可以提高数据安全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不涉及密钥管理,因此可以节省密钥管理涉及的运算,进而可以降低运算的复杂度。
方法实施例一
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客户端针对页面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可以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步骤202、针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生成对应的标识;
步骤203、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
步骤204、保存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一服务器可以是推广平台维护的一种网站服务器,用于获取用户对于推广内容的请求,并对该请求进行处理。
步骤201中,请求中可以携带有推广链接的访问入口,如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等。并且,请求可以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以HTTP请求为例,可以在HTTP请求的请求头中携带该用户身份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在向客户端下发推广内容的过程中、下发客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识别码,此种情况下,该请求中可以携带该识别码;则第一服务器可以依据该请求中的识别码,确定客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用户身份信息的具体携带方式、以及具体确定方式不加以限制。
步骤202中,标识可以具有随机性。具体地,标识可以为随机生成的字符串,其本身可以不携带用户身份信息,且其本身可以不具备任何信息含义,因此,可以降低用户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进而可以提高数据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步骤201针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生成对应的标识,具体可以包括:针对所述请求,确定随机数,并依据所述随机数得到标识。
随机数的一个特性是:它所产生的后面的那个数与前面的那个数毫无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直接将上述随机数作为标识,或者,将上述随机数与当前时间进行组合(如相加),以得到上述标识。可以理解,任意的生成具有随机性的标识的方法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标识生成方法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的标识生成方法不加以限制。
步骤203中,第一服务器可以维护推广链接与页面的访问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第一服务器可以依据请求中携带的推广链接、以及推广链接与页面的访问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页面的访问入口,并向客户端返回页面的访问入口,以使客户端依据页面的访问入口,加载页面;进而可以使客户端跳转到真正的页面之上。
第一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上述标识,可以使客户端保存上述标识,进而使客户端在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数据上报请求的过程中,携带上述标识;上述数据上报请求用于上报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步骤203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具体可以包括:向所述客户端返回重定向响应消息;所述重定向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有所述标识以及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
重定向可以指将网络请求重新定个方向转到其它位置,本申请实施例的重定向响应消息可以提示客户端请求被重定向。以第一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协议为HTTP协议为例,上述重定向响应消息的状态码可以为302,该状态码302可以代表暂时性转移(Temporarily Moved),也即可以表示所请求的页面已经临时转移至新的URL。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Domain Name)。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可被携带在上述重定向响应消息中,或者,可被携带在不同于上述重定向响应消息的消息中。
标识对应的域名可以指标识适用的域名范围,以使标识在该域名范围内有效。第一服务器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标识对应的域名。例如,可以将推广平台对应的域名(如“*.yunos.com”)设置为标识对应的域名,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标识对应的具体域名不加以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域名是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机构或个人在域名注册商上注册的名称,是互联网上企业或机构间相互连接的网络访问入口,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互联网(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
步骤204中,可以保存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上述映射关系可以使后续在收到客户端的数据上报请求中的标识的情况下,在KV存储服务中进行用户身份信息的查询。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步骤204保存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可以包括:将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组成的键值对(KV,key-value)存储在键值数据库中。
本申请实施例将<标识,用户身份信息>这样的关联数据保存在KV存储中,以便后续在收到客户端的数据上报请求中的标识的情况下,在KV存储中进行用户身份信息的查询。
可以理解,KV存储只是作为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存储的可选实施例,实际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采用所需的存储方式对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对应的具体存储方式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步骤203和步骤204之间的执行顺序不加以限制,二者可以先后执行、后先执行、或者并列执行。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服务器向客户端下发标识,并将用户身份信息存储在后台,具体地可以保存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上述映射关系和上述标识的下发,可以使标识作为用户身份信息的媒介;具体地,可以使客户端上报用户行为数据和标识,以及使第二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标识,在上述映射关系中进行用户身份信息的查询。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的情况下、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故可以克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带来的一系列缺陷,因此可以提升用户到达页面的成功率。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向客户端下发的内容包括标识、而可以不包括用户身份信息,且标识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而标识本身可以不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因此可以降低用户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进而可以提高数据安全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不涉及密钥管理,故可以节省密钥管理对应的运算,因此可以降低运算的复杂度。
方法实施例二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应用于客户端,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向第一服务器发送针对页面的请求;所述请求可以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步骤302、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可以具有映射关系;
步骤303、依据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加载所述页面;
步骤304、保存所述标识。
步骤301中,若接收到用户对于推广内容的触发操作,则客户端可以向推广链接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发送针对页面的请求。该请求中可以携带有推广链接的访问入口;并且,请求可以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步骤302中可以基于通讯协议,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步骤302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具体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重定向响应消息;所述重定向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标识、以及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以第一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协议为HTTP协议为例,上述重定向响应消息的状态码可以为302。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
步骤303中,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重定向响应消息后,可以根据响应体中的跳转地址(也即页面的访问入口),跳转到第三服务器提供的页面上。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步骤303依据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加载所述页面,具体可以包括:依据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发送页面加载请求;接收所述页面、以及所述页面对应的收集代码;所述收集代码用于监测、收集和上报所述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客户端可以向第三服务器发送页面加载请求。第三服务器可以依据该页面加载请求,向客户端返回页面,以使客户端对页面的内容进行展现。可选地,第三服务器可以依据该页面加载请求,生成落地页的页面,并将推广平台提供的收集开发包嵌入到该落地页的页面,该收集开发包用于监测、收集和上报落地页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上述页面加载请求中可以携带页面的访问入口,而为了提供个性化体验,可以向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页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页面加载请求中携带的页面的访问入口,可以与用户身份信息相关,也即,不同的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对应不同的页面的访问入口;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依据页面加载请求生成页面,可以满足用户对于页面的个性化需求。当然,也可在离线状态下预先生成页面,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页面的具体生成时机不加以限制。
步骤304中,保存所述标识,可以使得在数据上报请求中携带该标识。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客户端对第一服务器下发的标识进行保存,可以在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数据上报请求的过程中,携带上述标识;而由于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可以具有映射关系,因此可以使第二服务器依据上述数据上报请求中的标识、确定用户行为数据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
方法实施例三
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流程图,应用于客户端,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步骤402、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本地保存的标识;所述标识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在数据收集方法中,可以通过嵌入页面中的收集代码,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收集代码的例子可以包括:javascript脚本等。
在页面被加载的情况下,收集代码可被执行。在收集代码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后,可以向后台上报收集得到的用户行为数据。因此,图4所示实施例可由嵌入页面的收集代码执行。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步骤402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所采用的协议可以包括:HTTP协议。例如,可以将收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通过HTTP参数的方式传递给后台。HTTP协议,可以支持在上述数据上报请求的请求头中携带上述标识。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匹配。标识对应的域名与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匹配,可以使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能够使用标识,进而可以实现在上述数据上报请求中携带上述标识。
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匹配可以包括: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同;或者,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为相同顶级域名对应的不同级别的域名。具体地,标识对应的域名为M级域名,而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为N级域名,M、N均为自然数,且M与N不同。例如,标识对应的域名为顶级域名,而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为二级域名、或者二级以下的域名;又如,标识对应的域名为二级域名,而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为二级以下的域名,等等。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标识对应的域名与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匹配的具体情况不加以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种应用示例中,如果用户在页面上产生了转化行为,例如购买商品、领取卡券、拨打咨询电话等,推广平台提供的嵌入到页面的收集开发包会监测和收集到这些转化行为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并向推广平台的第二服务器发送数据上报请求,以上报用户行为数据。因为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均由推广平台维护,域名相同,而标识对应的域名为第一服务器的域名;因此,可以在向第二服务器上报的数据上报请求中携带上述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数据上报请求的具体过程不加以限制。例如,可以对收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实时上报;又如,可以对收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定期上报;或者,可以在客户端的网络符合预置网络条件(如在WIFI(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网络、或者信号质量佳等)的情况下,对收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上报等等。对于实时上报而言,实时上报的用户行为数据可以为一次收集的用户行为数据;而对于定期上报、或者预置网络条件对应的上报而言,上报的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包括:一次收集、或者多次收集的用户行为数据。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客户端上报用户行为数据和标识,以使第二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标识,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对应用户身份信息的查询。
方法实施例四
参照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四的步骤流程图,应用于第二服务器,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标识;
步骤502、依据所述标识,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以得到所述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
步骤503、建立所述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关联。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匹配。标识对应的域名与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匹配,可以使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能够使用标识,进而可以实现在上述数据上报请求中携带上述标识。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上报请求对应的协议可以包括:HTTP协议。HTTP协议,可以支持在上述数据上报请求的请求头中携带上述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种应用示例中,步骤501可以从上述数据上报请求的请求头中提取出客户端对应的标识。
在本申请的再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步骤502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具体可以包括:将所述标识作为键值,从键值数据库中获取所述键值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所述键值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组成的键值对。
步骤503中,可以将本次上报的用户行为数据与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关联记录,关联记录的数据可以作为大数据分析的依据,该大数据分析可用于分析推广内容的转换效果。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二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标识的情况下,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查询;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的情况下、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故可以克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带来的一系列缺陷,因此可以提升用户到达页面的成功率。
方法实施例五
参照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五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客户端向第一服务器发送针对页面的请求;
步骤602、第一服务器针对请求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生成标识,并向所述客户端返回该标识和该页面的访问入口;
步骤603、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保存在KV存储中;
步骤604、客户端依据页面的访问入口,向第三服务器发送发送页面加载请求;
步骤605、第三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页面的内容,其中,页面的内容包括用于监测、收集和上报用户行为数据的javascript代码;
步骤606、客户端本地的javascript代码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标识;
步骤607、第二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标识,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以得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并建立所述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关联。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服务器向客户端下发随机生成的标识,用户身份信息通过KV存储保存在推广平台的后端,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通过访问KV存储来存储和提取同一份数据—<标识,用户身份信息>,由于可以不将用户身份信息下发到客户端,因此可以降低用户信息泄漏的风险。
并且,由于将标识作为用户身份信息的信息媒介,故可以在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的情况下、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故可以克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带来的一系列缺陷,因此可以提升用户到达页面的成功率。
方法实施例六
参照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六的步骤流程图,应用于第三服务器,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页面加载请求;该页面加载请求中可以携带有访问入口,该访问入口与标识被返回给所述客户端,该标识与该客户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步骤702、向所述客户端发送页面。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页面对应的收集代码;所述收集代码用于监测、收集和上报所述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页面和收集代码可被同时发送、或者分开发送。在被同时发送的情况下,第三服务器可以将收集代码嵌入到页面内容后发送。或者,在被分开发送的情况下,客户端可以将收集代码嵌入到页面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
参照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请求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客户端针对页面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标识生成模块802,用于针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生成对应的标识;
第一返回模块803,用于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以及
保存模块804,用于保存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标识生成模块802可以包括:
随机数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所述请求,确定随机数,并依据所述随机数得到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返回模块803可以包括:
重定向响应消息返回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返回重定向响应消息;所述重定向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标识、以及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返回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
可选地,保存模块804可以包括:
键值对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组成的键值对存储在键值数据库中。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第一服务器向客户端下发标识,并将用户身份信息存储在后台,具体地可以保存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上述映射关系和上述标识的下发,可以使标识作为用户身份信息的媒介;具体地,可以使客户端上报用户行为数据和标识,以及使第二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标识的情况下,在上述映射关系中进行用户身份信息的查询。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的情况下、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故可以克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带来的一系列缺陷,因此可以提升用户到达页面的成功率。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向客户端下发的内容包括标识、而可以不包括用户身份信息,且标识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而标识本身可以不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因此可以降低用户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进而可以提高数据安全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不涉及密钥管理,故可以节省密钥管理对应的运算,因此可以降低运算的复杂度。
参照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应用于客户端,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请求发送模块901,用于向第一服务器发送针对页面的请求;所述请求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加载模块903,用于依据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加载所述页面;以及
保存模块904,用于保存所述标识。
可选地,接收模块902具体可以包括:
重定向响应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重定向响应消息;所述重定向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有所述标识、以及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域名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
可选地,所述加载模块903具体可以包括:
页面加载请求发送模块,用于依据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发送页面加载请求;
页面及代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页面、以及所述页面对应的收集代码;所述代码用于监测、收集和上报所述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客户端对第一服务器下发的标识进行保存,可以使得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和标识;而由于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可以具有映射关系,因此可以使第二服务器依据接收到的标识、确定用户行为数据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
参照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应用于客户端,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监测收集模块1001,用于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
发送模块1002,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本地保存的标识;所述标识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可以相匹配。
可选地,发送模块1002可以利用HTTP协议,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本地保存的标识。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客户端在数据上报请求中携带标识,以使第二服务器依据数据上报请求中的标识,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对应用户身份信息的查询。
参照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应用于第二服务器,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标识;
查找模块1102,用于依据所述标识,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以得到所述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以及
关联模块1103,用于建立所述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关联。
可选地,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匹配。
可选地,接收模块1101利用HTTP协议,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标识。
可选地,查找模块1102可以包括:
键值对查找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作为键值,从键值数据库中获取所述键值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所述键值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组成的键值对。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第二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标识的情况下,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查询;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的情况下、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故可以克服修改页面的访问入口带来的一系列缺陷,因此可以提升用户到达页面的成功率。
参照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应用于第三服务器,所述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页面加载请求;该页面加载请求中可以携带有访问入口,所述访问入口与标识被返回给所述客户端,所述标识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以及
页面发送模块1202,用于向所述客户端发送页面。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代码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页面对应的收集代码;所述收集代码用于监测、收集和上报所述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可被实现为使用任意适当的硬件和/或软件进行想要的配置的系统或装置。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可被用于实现本申请中所述的各个实施例的示例性装置1300。
对于一个实施例,图13示出了示例性装置1300,该装置13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02、与处理器1302中的至少一个耦合的系统控制模块(芯片组)1304、与系统控制模块1304耦合的系统存储器1306、与系统控制模块1304耦合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存储装置1308、与系统控制模块1304耦合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1310,以及与系统控制模块1306耦合的网络接口1312。该系统存储器1306可以包括:指令1362,该指令1362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02执行。
处理器13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处理器1302可包括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程序处理器、基带处理器等)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300能够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服务器、目标设备、无线设备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300可包括具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例如,系统存储器1306或NVM/存储装置1308)以及与该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相合并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装置包括的模块、从而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动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02。
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控制模块1304可包括任何适合的接口控制器,用于提供任何适合的接口给处理器1302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与系统控制模块1304通信的任意适合的装置或部件。
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控制模块13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控制器,用于提供接口给系统存储器1306。存储器控制器可以是硬件模块、软件模块和/或固件模块。
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存储器1306可被用于加载和存储数据和/或指令1362。对于一个实施例,系统存储器1306可包括任何适合的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适合的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存储器1306可包括:双倍数据速率类型四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4SDRAM)。
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控制模块13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控制器,以向NVM/存储装置1308及(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1310提供接口。
一个实施例的NVM/存储装置1308可被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1382。NVM/存储装置1308可包括任何适合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等)和/或可包括任何适合的(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HDD)、一个或多个光盘(CD)驱动器和/或一个或多个数字通用光盘(DVD)驱动器等。
NVM/存储装置1308可包括在物理上是装置1300被安装在其上的装置的一部分的存储资源,或者其可被该装置访问而不必作为该装置的一部分。例如,NVM/存储装置1308可经由网络接口1312通过网络和/或通过输入/输出设备1310进行访问。
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1310可为装置1300提供接口以与任意其他适当的设备通信,输入/输出设备1310可以包括通信组件、音频组件、传感器组件等。
一个实施例的网络接口1312可为装置1300提供接口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和/或与任何其他适合的装置通信,装置1300可根据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标准和/或协议中的任意标准和/或协议来与无线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进行无线通信,例如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进行无线通信。
对于一个实施例,处理器13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13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例如,存储器控制器)的逻辑封装在一起。对于一个实施例,处理器13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13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封装在一起以形成系统级封装(SiP)。对于一个实施例,处理器13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13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新品上。对于一个实施例,处理器13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系统控制模块13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芯片上以形成片上系统(SoC)。
在各个实施例中,装置13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台式计算设备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平板电脑、上网本等)等计算设备。在各个实施例中,装置1300可具有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和/或不同的架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3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机、键盘、液晶显示器(LCD)屏幕(包括触屏显示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多个天线、图形芯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扬声器。
其中,如果显示器包括触摸面板,显示屏可以被实现为触屏显示器,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模块(programs),该一个或多个模块被应用在装置时,可以使得该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方法的指令(instructions)。
在一个示例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其上存储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中的指令,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导致所述装置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图2或图3或图4或图5或图6或图7所示的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还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图2或图3或图4或图5或图6或图7所示的方法。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一种装置、以及一种机器可读介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4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针对页面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针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生成对应的标识;
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
保存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生成对应的标识,包括:
针对所述请求,确定随机数,并依据所述随机数得到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包括:
向所述客户端返回重定向响应消息;所述重定向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标识、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以及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将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组成的键值对存储在键值数据库中。
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服务器发送针对页面的请求;所述请求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依据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加载所述页面;
保存所述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重定向响应消息;所述重定向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标识、以及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加载所述页面,包括:
依据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发送页面加载请求;
接收所述页面、以及所述页面对应的收集代码;所述代码用于监测、收集和上报所述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10.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本地保存的标识;所述标识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匹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本地保存的标识,包括:
利用HTTP协议,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本地保存的标识。
13.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标识;
依据所述标识,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以得到所述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
建立所述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匹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标识,包括:
利用HTTP协议,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包括:
将所述标识作为键值,从键值数据库中获取所述键值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所述键值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组成的键值对。
17.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三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页面加载请求;所述页面加载请求中携带有访问入口,所述访问入口与标识被返回给所述客户端,所述标识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页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页面对应的收集代码;所述收集代码用于监测、收集和上报所述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19.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针对页面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标识生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生成对应的标识;
第一返回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以及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生成模块包括:
随机数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所述请求,确定随机数,并依据所述随机数得到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返回模块包括:
重定向响应消息返回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返回重定向响应消息;所述重定向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标识、以及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返回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返回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模块包括:
键值对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组成的键值对存储在键值数据库中。
24.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服务器发送针对页面的请求;所述请求对应有用户身份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标识和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所述标识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加载模块,用于依据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加载所述页面;以及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标识。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重定向响应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返回的重定向响应消息;所述重定向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标识、以及所述页面的访问入口。
26.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收集模块,用于监测并收集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本地保存的标识;所述标识与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匹配。
2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标识;
查找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标识,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进行查找,以得到所述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以及
关联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之间的关联。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对应的域名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匹配。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模块包括:
键值对查找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作为键值,从键值数据库中获取所述键值对应的目标用户身份信息;所述键值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与标识组成的键值对。
31.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2.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3.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6-9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4.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6-9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5.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0-12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6.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0-12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7.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3-16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8.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3-16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39.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三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页面加载请求;所述页面加载请求中携带有访问入口,所述访问入口与标识被返回给所述客户端,所述标识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之间具有映射关系;以及
页面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发送页面。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代码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页面对应的收集代码;所述收集代码用于监测、收集和上报所述页面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
CN201811012630.5A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Active CN110929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2630.5A CN110929183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2630.5A CN110929183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9183A true CN110929183A (zh) 2020-03-27
CN110929183B CN110929183B (zh) 2024-04-09

Family

ID=69854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2630.5A Active CN110929183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918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6475A (zh) * 2020-04-15 2020-08-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80233A (zh) * 2020-06-08 2020-09-18 北京明略昭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落地页网址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723313A (zh) * 2020-06-23 2020-09-29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页面跳转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97620A (zh) * 2020-08-20 2020-11-0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822694A (zh) * 2021-01-15 2021-12-21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240490A (zh) * 2021-12-15 2022-03-25 湖南创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粉丝用户的大数据行为分析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6870A1 (en) * 2000-11-08 2002-10-24 Equat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directing an application to a pre-defined target multimedia resource
CN102455845A (zh) * 2010-10-14 2012-05-16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文字输入方法和装置
WO2012125601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Verisig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content provider-specified url keyword navigation
CN104683306A (zh) * 2013-12-03 2015-06-0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一种安全可控的互联网实名认证机制
CN104767740A (zh) * 2009-09-14 2015-07-0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来自用户平台的可信认证和接入的方法
WO2017045563A1 (zh) * 2015-09-17 2017-03-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web app访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786621A (zh) * 2016-08-31 2018-03-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访问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08021586A (zh) * 2016-10-31 2018-05-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156118A (zh) * 2016-12-05 2018-06-12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标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6870A1 (en) * 2000-11-08 2002-10-24 Equat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directing an application to a pre-defined target multimedia resource
CN104767740A (zh) * 2009-09-14 2015-07-0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来自用户平台的可信认证和接入的方法
CN102455845A (zh) * 2010-10-14 2012-05-16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文字输入方法和装置
WO2012125601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Verisig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content provider-specified url keyword navigation
CN104683306A (zh) * 2013-12-03 2015-06-0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一种安全可控的互联网实名认证机制
WO2017045563A1 (zh) * 2015-09-17 2017-03-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web app访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786621A (zh) * 2016-08-31 2018-03-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访问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08021586A (zh) * 2016-10-31 2018-05-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156118A (zh) * 2016-12-05 2018-06-12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标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阿勇;李晴;金俊林;孟铃玉;: "无线网络接入中用户身份和位置的双重隐身机制研究", 信息网络安全, no. 07, 10 July 2018 (2018-07-10)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6475A (zh) * 2020-04-15 2020-08-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80233A (zh) * 2020-06-08 2020-09-18 北京明略昭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落地页网址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680233B (zh) * 2020-06-08 2023-08-29 北京明略昭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落地页网址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723313A (zh) * 2020-06-23 2020-09-29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页面跳转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97620A (zh) * 2020-08-20 2020-11-0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822694A (zh) * 2021-01-15 2021-12-21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240490A (zh) * 2021-12-15 2022-03-25 湖南创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粉丝用户的大数据行为分析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9183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7101B2 (en) Contextual deep linking of applications
CN11092918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US1196112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first party cookies
US8977560B2 (en) Cross-browser, cross-machine recoverable user identifiers
US10212170B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client-side browse history
EP3726841B1 (en) Providing supplemental content in relation to embedded media
US9865008B2 (en) Determining a configuration of a content item display environment
CN102541853A (zh) 一种利用浏览器地址栏获取应用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GB2581634A (en) Providing reporting and analysis for campaign-driven messages and websites
US9646104B1 (en) User tracking based on client-side browse history
US2011013150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targeted advertising from user behavior
CN106796695A (zh) 应用安装的转化和识别
US9398105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 third party service associated with a network-accessible site using a single scripting approach
CN105450460B (zh) 网络操作记录方法及系统
US9210222B2 (en) Browser cookie analysis and targeted content delivery
KR20120137629A (ko) 브랜딩을 위한 단축 url 브라우징 제공시스템, 그 제공방법, 및 웹 클라이언트
KR101692482B1 (ko) 모바일 단말기의 광고방법, 그 방법을 위한 모바일 단말기 및 프로그램 분배 서버
US201300363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banner on a website
CN105338091A (zh) 高传输效率的个性化信息界面显示方法和装置
US10438243B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dynamically detecting mobil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JP7145215B2 (ja) ブラウザ管理システム、ブラウザ管理方法、ブラウザ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プログラム
KR102170016B1 (ko) 구매이력 정보를 기반으로 최저가 가격비교목록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서비스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639817B2 (en) Remote metering for panelist web usage
WO2016077379A1 (en) Contextual deep linking of applications
KR20060082184A (ko) 인터넷 광고서버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Room 603, 6 / F, Roche Plaza, 788 Cheung Sha Wan Road, Kowloon, China

Applicant after: Zebra smart travel network (Hong Kong) 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77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