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0955B - 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0955B
CN110850955B CN201911047081.XA CN201911047081A CN110850955B CN 110850955 B CN110850955 B CN 110850955B CN 201911047081 A CN201911047081 A CN 201911047081A CN 110850955 B CN110850955 B CN 110850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oint
terminal
points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70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50955A (zh
Inventor
苏莹子
陈泽滨
何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70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50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50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0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50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0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多个目标对象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对多个目标对象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够表征一个平均活动区域范围的预设半径;调用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操作系统按照预设半径进行定位;接收终端的操作系统基于预设半径发送的定位点并存储;对存储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展示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活动区域。该方式中各定位点的间距超过预设半径范围内,才需要获取新的定位点,进一步地降低了终端的能耗,而无需实时记录终端的位置信息,不断更新系统信息。

Description

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定位软件应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定位软件应用提供的路线可以准确的找到目的地。定位软件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定位软件应用中启动位置定位后,会每时每刻记录终端的位置信息,致使系统不断的更新信息,致使损耗大量的电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终端定位能耗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
对所述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够表征一个平均活动区域范围的预设半径;
调用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按照所述预设半径进行定位;
接收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预设半径发送的定位点并存储,其中,所述定位点是所述操作系统确定所述终端的移动距离超过预设半径时,对所述终端进行位置定位后获得的;
对存储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
展示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活动区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
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够表征一个平均活动区域范围的预设半径;
指示模块,用于调用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按照所述预设半径进行定位;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预设半径发送的定位点并存储,其中,所述定位点是所述操作系统确定所述终端的移动距离超过预设半径时,对所述终端进行位置定位后获得的;
分析模块,用于对存储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活动区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中,首先获取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对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够表征一个平均活动区域范围的预设半径,然后调用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操作系统按照所述预设半径进行定位,之后接收终端的操作系统基于预设半径发送的定位点并存储,其中,定位点是操作系统确定终端的移动距离超过预设半径时,对终端进行位置定位后获得的,再者对存储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最后展示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活动区域。该方式中设置了预设半径,且当各定位点间的间距超过预设的间距重新获取定位点,而无需实时定位终端的位置信息,进一步地,降低了终端的能耗。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点采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点筛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点的筛选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类簇中心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点的聚类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动区域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动区域展示界面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描述信息界面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已知活动区域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动区域展示界面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动区域展示界面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相关技术中,定位软件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当终端安装的定位软件打开后,不管终端的位置是否改变,都会不断的进行定位。若终端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定位软件又不断地定位,致使终端的耗电量不断增加,终端的处理器也不停地处理定位数据,定位数据占用了终端大量的处理资源,使得终端的处理器的处理其他业务事件的能力降低。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场景包括:用户10以及终端11。
终端11中安装有与终端定位相关的软件应用(如**管家,健康分析软件等),需要使用用户位置信息的应用初次启动后,在经用户授权的条件下,可以按照较高的定位精度采集定位点以便于能够通过足够的信息自动分析出用户的一些活动区域,例如睡眠分析能够分析出睡眠时间,各活动区域的定位点也均具有定位时间范围,定位时间范围与睡眠时间重合的活动区域可以视为用户的住址。
在采集足够的高定位精度的定位点之后,可以将定位精度重新配置一下。以便于减少定位次数从而降低功耗。那么关于如何重新配置定位精度而又能够尽可能覆盖用户所有的活动区域,以便于能够准确的对用户活动区域进行分析需要。鉴于此,发明人发现,可以通过类似大数据分析,得到大多数用户可能的活动区域范围,以活动区域范围来重新配置定位精度。例如,通过统计分析大部分用户的活动特点,选择了150m的定位精度。故此,在如前所述采用高精度的定位数据之后,接下来可以采用150m的定位精度作为定位时的预设半径来进行定位。也即,之后采集的定位点为上一定位点预设半径(150m)外的定位点,将获取的定位点的位置数据保存至客户端,通过对客户端中各定位点的位置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取用户的活动区域,并进行展示,如:可通过图1中的终端11通过客户端展示出活动区域家和活动区域工作单位,且用户还可根据需求在活动区域添加备注信息,不但可重新为活动区域命名,还可以在活动区域添加事项,如:将工作单位的活动区域更名为job,在job的活动区域添加备注信息:今日上午10时举行***技术研讨会等。
通过该方式获取的定位点,各定位点间的间隔在预设的半径范围外,无需过多的采集冗余的定位点的信息,进一步地降低了终端的能耗的同时,并能够保持位置信息仍能够满足位置分析的精度要求,此外,通过对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后获取活动区域,也便于统计分析用户的日常活动位置。
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在该方法中为了能够尽可能降低终端能耗,并能够获取到足够的位置信息以便于分析出用户的活动区域,需要分析出一个适用的定位精度。故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多个客户端上报各自的定位点给服务器,然后由服务器根据多个客户端上报的定位点确定出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之后,可以由服务器对所述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够表征一个平均活动区域范围的预设半径。然后将预设半径发送给客户端(例如健康分析软件)。当然实施时,为了活动预设半径,也可以由客户端在步骤201中:获取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然后在步骤202中,对所述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够表征一个平均活动区域范围的预设半径。也即,确定预设半径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时客户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客户端获取了预设半径之后,可以在步骤203中:调用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按照所述预设半径进行定位。从而实现重新配置操作系统的定位精度。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获取用户活动的大致范围,进而得到预设半径。通过预设半径对终端进行定位,相对相关技术终端发生移动就进行定位而言,降低了终端能耗,且不在频繁定位的情况下,仍可准确获取用户的活动区域。
在步骤204中:客户端可接收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预设半径发送的定位点并存储。
这里获取的所述定位点是所述操作系统确定所述终端的移动距离超过预设半径时,对所述终端进行位置定位后获得的。例如基于150m的定位精度获取的。如,当操作系统获取了一个定位点A后,在预设半径范围内,不获取新的定位点;当确定终端的移动距离相较定位点A的距离超过预设半径则获取新的定位点。通过该方式获取定位点,相当于当用户位于同一区域内时不进行定位,而仅当用户离开该区域时才有定位的需求,并进行定位。故此,相对于相关技术,降低了定位次数,且能够保证定位点定位到不同区域,也即能够覆盖几乎所有活动区域的位置信息,故此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降低了终端的能耗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获取到不同活动区域的定位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终端的能耗且为了能够及时地获取到有意义的定位点,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使得客户端适时的进入挂起状态以节约能耗,并能够使得客户端适时的激活以获取到有意义的定位点。实施时,何时进入挂起状态可由终端的操作系统确定,例如,操作系统确定定位活跃度满足设定条件时(如定位不活跃时),对客户端进行挂起操作,使得客户端进入挂起状态。也即客户端响应操作确定定位活跃度满足设定条件时发送的挂起指令进入挂起状态,其中,在实施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或组合即可确认为定位不活跃:
条件1)终端的移动速度小于指定速度;
例如,可通过终端的速度传感器测量终端的移动速度,则移动速度过小时,确定终端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故此确定无需进行定位,客户端也无需处理定位点,客户端将被挂起。
条件2)操作系统确定终端的移动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例如,将预设半径设置为150m,用户离开该预设半径区域才会进行定位,当用户在区域内移动时,无需采集定位点,故此无需定位。故此可将客户端挂起以降低终端能耗。
相应的,相关技术中客户端如果被挂起将无法获得定位点,而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在降低能耗和及时获取定位点之间平衡,客户端即使被挂起也能够适时的获得有意义的定位点。可实施为客户端可指示终端的操作系统何时通知客户端激活。例如,当不满足上述的定位不活跃的条件时,操作系统及时唤醒客户端使得客户端能够及时的获取到新的定位点。也即客户端可响应操作系统发送的激活指示而进入激活状态。
通过该方式可以保证终端距离上一定位点超过预设半径时,可以及时采集到操作系统上报的定位点,此外在其定位不活跃的情况下,通过及时将客户端挂起,不采集定位数据,(即将客户端挂起后,不接收操作系统上报的定位点,客户端被激活后,再接收操作系统上报的定位点)也可降低终端能耗。如图3所示,当采集了定位点1后,虚线圈为定位点预设半径的范围区域,终端在点2和点3也有一定的停留时间,当点2和点3均处于这个范围区域内,则操作系统无需采集点2和点3,在终端处于预设半径范围区域内时,只需将客户端挂起即可,当终端不在定位点1预设半径范围内时,操作系统会告知客户端及时激活,以便接收到定位点的信息,即图3中示出的定位点4的信息。
步骤205:对存储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
当获得多个定位点之后,采用聚类分析的方式能够自动的识别到各个活动区域,并展示出来供用户查看。
步骤206:展示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活动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系统按照预设半径进行位置采集时,也难以避免个别数据不符合要求,例如未超过预设半径便采集了定位点,这样的数据在分析时,属于冗余的数据,可以过滤掉。故此,在对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之前还可以根据定位点之间的间距过滤掉满足预设过滤条件的定位点。
此外,发明人发现用户的活动区域基本上是有规律的,基本活动区域都比较固定。例如,在单位工作正常坐班的用户,往往都是两点一线的活动轨迹。即工作日的活动区域基本包括家和公司两个活动区域。通勤路上的定位点基本没有意义。故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满足预设过滤条件的定位点也包括类似通勤路上的过滤点。
而为了实现对定位点的过滤,本申请实施例中,满足预设过滤条件的定位点可以根据多个定位点之间的间距和/或定位时间来确定。例如,满足预设过滤条件的定位点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或组合:
1)、从间距小于预设间距的相邻两定位点中选择的一个定位点
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4从间距小于预设间距的相邻两定位点中选择一个定位点,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对定位点按照定位时间进行排序,确定在所述排序中相邻的两定位点之间的间距,并将间距小于预设间距的相邻两定位点作为待筛选点对。如图5所示定位点2和定位点3间的间距小于预设的间距可定义为待筛选点对1,定位点5和定位点6间的间距小于预设的间距可定义为待筛选点对2。
针对每个待筛选点对执行:
步骤402:获取排序在所述待筛选点对之前,且与所述待筛选点对相邻的定位点作为参考定位点。针对图5中的待筛选点对1可将定位点1作为参考点1,针对待筛选点对2可将定位点4作为参考点2。
步骤403:确定所述待筛选点对中各定位点与所述参考定位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半径;若是,执行步骤404,若否执行步骤405。
步骤404:过滤掉所述待筛选点对中与所述参考定位点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半径的定位点。
如,针对图5中的待筛选点对1中的定位点与参考点1的间距大于等于预设半径,暂不对待筛选点对1中的定位点进行过滤;待筛选点对2中的定位点5与参考点2的间距小于等于预设半径,将定位点5过滤掉。
步骤405:确定所述待筛选点对中各定位点与参考定位点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半径时,则过滤掉所述待筛选点对中与所述参考定位点的距离较远的定位点。
如,针对图5中的待筛选点对1中的定位点与参考点1的间距大于等于预设半径,将定位点3过滤掉。故而,图5中操作系统采集的6个定位点,通过上述的步骤过滤掉定位点3和定位点5,使得定位点1、定位点2、定位点4、定位点6均匀分布。
2)终端在定位点的驻留时长小于指定时长的定位点。其中,终端在各定位点的驻留时长为:该定位点与相邻任一定位点的定位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采用与相邻下一个定位点的定位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作为终端在上一定位点的驻留时长。可参照图5,如定位点1携带的时间戳为8:00,定位点2携带的时间戳为9:00,则在定位点1的驻留时长为1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1)和2)结合的情况例如,定位点A和定位点B间的间距小于预设的间距,在定位点A的驻留时长大于指定时长,但是在定位点B的驻留时长小于指定时长,因此可将定位点B忽略。
基于以上分析的冗余的定位点,在对定位点进行活动区域识别时可滤除冗余的定位点。实施时,可以在执行步骤205即对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之前过滤掉冗余的定位点,也可以在聚类分析的同时过滤掉冗余的定位点。例如可包括如下两种方案:
1)先过滤掉冗余的定位点,再进行聚类分析。
例如,图5中的定位点,可将定位点3和定位点5确定为冗余的定位点,将定位点3和定位点5过滤掉,形成4个均匀分布的定位点后,再进行聚类分析。
2)聚类分析的同时过滤掉冗余的定位点。
例A:针对图5中的6个定位点逐一进行聚类分析。例如,指定时长为20分钟,从定位点1开始,确定终端在该定位点的驻留时长,若驻留时长大于20分钟,则确定定位点1为非冗余的定位点,并以定位点1为聚类中心确定一个类簇。针对下一个定位点2,同样首先确定终端在定位点2的驻留时长,若驻留时长大于20分钟,则确定定位点2为非冗余的定位点,确定定位点2和定位点1将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的间距,若大于预设的间距,则以定位点2为聚类中心确定一个类簇。将针对下一定位点3,同样首先确定终端定位点3的驻留时长,若驻留时长小于20分钟,则确定定位点3为冗余定位点。
例B:当然实施时,还可以在聚类分析的同时,采用驻留时长和间距结合确定某个定位点是否为冗余定位点。如定位点1的处理和上述例A中相同,将定位点1确定为一个类簇的聚类中心。针对定位点2,同样首先确定该定位点与上一定位点1之间的间距是否小于预设的间距,并确定终端在定位点2的驻留时长是否小于指定时长,当间距和驻留时长均不满足预设的过滤条件,即确定定位点2并非冗余定位点时,则将定位点2确定为下一个聚类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图6所示的如下步骤得到定位点类簇,包括:
步骤601:按照定位时间先后的排序,首先以排序第一位的定位点作为聚类中心。如图7所示,由于定位点1为排序在第一位的定位点,可将其作为一个聚类中心。
对除排序第一位的定位点之外的各定位点,依排序先后顺序对各定位点逐一执行以下处理:
步骤602:确定终端在该定位点的驻留时长是否小于指定时长;若终端在该定位点的驻留时长小于指定时长,则执行步骤603;若终端在该定位点的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时长,则执行步骤604。
步骤603:过滤掉该定位点。如图7中的定位点2、定位点3、定位点4、定位点5等在此不一一说明,这些定位点的驻留时长较短,将这些定位点过滤掉。
步骤604:确定该定位点与所述聚类中心的距离是否小于聚类半径;若该定位点与所述聚类中心的距离小于聚类半径,则执行步骤605;若该定位点与所述聚类中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聚类半径,则执行步骤606。如图7所示的定位点6驻留时长大于指定时长,定位点10的驻留时长大于指定时长,则需要定位点6以及定位点10与聚类中心的距离。
步骤605:确定该定位点与所述聚类中心属于为同一定位点类簇。如图7所示的定位点10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小于聚类半径,则确定定位点1和定位点10同属一个定位点类簇。
步骤606:将该定位点确定为新的聚类中心,该新的聚类中心为处理下一个定位点时采用的聚类中心。如图7所示的定位点6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大于聚类半径,则为一个新的聚类中心。
通过该方式获取的聚类中心,可有效的过滤不必要的定位点,并基于确定的聚类中心分析出活动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客户端为第一次启动时,调用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操作系统在预设时长内按照操作系统内置的定位半径采集并发送定位点,其中,所述预设时长大于一天;所述内置的定位半径小于所述预设半径,之后在确定超过预设时长时,调用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操作系统按照预设半径进行定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启动客户端后,可先采集36小时的初始位置信息,用于获取用户日常生活的活动区域。其中,设定36小时是由于在一天半的采集时间内,能保证采集到用户的睡眠活动,从而用于判断采集到的活动区域是否是用户的家。
通过该方式可以采集用户一天的活动信息,以便获取用户固定活动区域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为第一次启动时,指示操作系统在预设时长内按照所述操作系统内置的定位半径采集并上报定位点之后,可参照图8,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801:对所述预设时长内采集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初始化类簇。
步骤802:根据初始化类簇包含的定位点的定位时间和/或地理位置,分析各类簇是否符合预设的活动区域特征;若符合,则执行步骤803;若不符合,则执行步骤804。
步骤803:将符合活动区域特征的初始化类簇,确定为相应的活动区域。如:将定位时间段与用户睡眠时间段和/或夜晚时间段重合的初始化类簇对应的活动区域确定为用户的家;将用户停留时长最长的初始化类簇对应的地理位置,确定为用户的单位。
步骤804:不将初始化类簇确定为活动区域。通过该方式可获取用户比较固定的活动区域,单位以及家等的地理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了上述的活动区域后,还可以展示各初始化类簇及其对应的活动区域的区域名称;且,根据实施于展示的活动区域的编辑指令,对相应的活动区域进行编辑。如:展示各初始化类簇及其对应的区域标识,其中家对应家的标识、单位对应单位的标识;且,展示各初始化类簇的可编辑控件集,且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编辑,修改区域标识,或添加备注信息,如图9所示,通过饼状图展示,假定包括工作单位和家两个活动区域,可通过点击工作单位所在的区域,调到工作区域编辑界面,可修改区域标识,还可点击编辑窗口编辑具体的工作事项。相应的点开家所在的区域也可以对家的区域标识进行更改,以及编辑在家中的具体事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为第一次启动时,调用所述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在预设时长内按照所述操作系统内置的定位半径采集并上报定位点之后,还包括:接收输入的用户描述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描述信息包括:用户的职业属性信息、用户每周休息日期。如图10所示,用户通过描述信息界面选择职业属性,如:上班族、学生党或其他;以及休息日期:日、一、二、三、四、五、六或无固定休息日,输入描述信息后,点击开始分析,可结合描述信息分析用户所处的活动区域,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也可以解决用户描述信息结合网络和第三方数据库获取与用户健康更多的信息,当然所有用户信息都是经用户许可授权后方可获取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存储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之后,可参照图11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11:将确定的定位点类簇的活动区域与已知活动区域进行比较分析;当定位点类簇的活动区域与已知活动区域匹配时,执行步骤112;当任一定位点类簇的活动区域未匹配到已知活动区域时,执行步骤113。
步骤112:确定定位点类簇的活动区域为匹配的已知活动区域。如:家、工作单位/学校等。
步骤113:将该定位点类簇的活动区域确定为未知区域。如:用户被公司外派到其他公司做技术支持,该外派公司与用户的工作单位信息不一致,可确定为未知区域,用户可将其标记为外派单位或通过其他区域标识进行标记。对于未知区域,用户可在展示界面中对其进行编辑。
在一个实施中,客户端会展示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各活动区域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各活动区域的名称,且未知区域的活动区域名称为未知区域标识。如图12所示,通过饼状图展示各区域名称以及起止时间,图12中示出,用户在19:00-8:00在家,用户10:00-19:00在工作单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存储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之后,客户端分别统计各统计周期内所述终端在各活动区域的停留时长,并展示所述停留时长;所述停留时长为一个周期内的总停留时长,或一个周期的多个子周期的平均停留时长,以及,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得出生活建议并展示。如图13所示,在活动区域的饼状图下展示,当月的日均工作时长10个小时,并结合用户的工作时长给出生活建议,建议用户多休息注意身体,减少加班等。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在具体执行时可通过图14中的操作步骤来执行,包括:
步骤141:获取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
步骤142:对所述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够表征一个平均活动区域范围的预设半径。
步骤143:在确定为第一次启动时,调用所述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在预设时长内按照所述操作系统内置的定位半径采集并发送定位点。
步骤144:调用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按照所述预设半径进行定位。
步骤145:接收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预设半径发送的定位点并存储。
步骤146:对存储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
步骤147:展示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活动区域。
通过该方式可以降低终端能耗。
参阅图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51、确定模块152、指示模块153、接收模块154、分析模块155以及展示模块156。
获取模块151,用于获取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
确定模块152,用于对所述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够表征一个平均活动区域范围的预设半径。
指示模块153,用于调用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按照所述预设半径进行定位。
接收模块154,用于接收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预设半径发送的定位点并存储,其中,所述定位点是所述操作系统确定所述终端的移动距离超过预设半径时,对所述终端进行位置定位后获得的。
分析模块155,用于对存储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
展示模块156,用于展示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活动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计算设备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例如,处理器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201-步骤206。
下面参照图16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计算设备130。图16显示的计算设备13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6所示,计算设备130以通用计算装置的形式表现。计算设备13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3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132和处理器131)的总线133。
总线13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器13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13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1323。
存储器13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324的程序/实用工具1325,这样的程序模块13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计算设备13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3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设备13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35进行。并且,计算设备13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3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36通过总线133与用于计算设备13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设备13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计算机程序,当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201-步骤206。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参数处理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计算机程序,并可以在计算装置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计算机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程序可以完全地在目标对象计算装置上执行、部分地在目标对象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目标对象计算装置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装置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装置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装置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装置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目标对象计算装置,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装置(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
对所述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够表征一个平均活动区域范围的预设半径;
调用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按照所述预设半径进行定位;
接收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预设半径发送的定位点并存储,其中,所述定位点是所述操作系统确定所述终端的移动距离超过预设半径时,对所述终端进行位置定位后获得的;
根据存储的多个定位点之间的间距和/或定位时间,过滤掉满足预设过滤条件的定位点;其中,满足预设过滤条件的定位点包括:从间距小于预设间距的相邻两定位点中选择的一个,和/或,终端在定位点的驻留时长小于指定时长的定位点;
对过滤后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
展示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活动区域;
其中,从间距小于预设间距的相邻两定位点中选择的一个,包括:
对多个定位点按照定位时间进行排序,确定在所述排序中相邻的两定位点之间的间距,并将间距小于预设间距的相邻两定位点作为待筛选点对;
针对每个待筛选点对执行:
获取排序在所述待筛选点对之前,且与所述待筛选点对相邻的定位点作为参考定位点;
确定所述待筛选点对中各定位点与所述参考定位点之间的距离,并,
过滤掉所述待筛选点对中与所述参考定位点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半径的定位点;且,
当所述待筛选点对中各定位点与参考定位点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半径时,则过滤掉所述待筛选点对中与所述参考定位点的距离较远的定位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所述操作系统发送的激活指示而进入激活状态;
响应所述操作系统确定定位活跃度满足设定条件时发送的挂起指令进入挂起状态;
其中,所述定位活跃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之一或组合:
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小于指定速度;
确定终端的移动距离小于所述预设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过滤后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包括:
按照定位时间先后的排序,首先以排序第一位的定位点作为聚类中心;
对除排序第一位的定位点之外的各定位点,依排序先后顺序对各定位点逐一执行以下处理:
若终端在该定位点的驻留时长小于指定时长,则过滤掉该定位点;
若终端在该定位点的驻留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指定时长,则确定该定位点与所述聚类中心的距离;
若该定位点与所述聚类中心的距离小于聚类半径,则确定该定位点与所述聚类中心属于为同一定位点类簇;
若该定位点与所述聚类中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聚类半径,则将该定位点确定为新的聚类中心,该新的聚类中心为处理下一个定位点时采用的聚类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各定位点,根据以下方法确定终端在所述定位点的驻留时长:
确定所述定位点的定位时间和相邻下一个定位点的定位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作为所述终端在所述定位点的驻留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按照所述预设半径进行定位之前,且在所述对所述多个用户的获取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够表征一个平均活动区域范围的预设半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为第一次启动时,调用所述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在预设时长内按照所述操作系统内置的定位半径采集并发送定位点,所述预设时长大于一天;所述内置的定位半径小于所述预设半径;
在确定超过所述预设时长时,调用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按照所述预设半径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确定为第一次启动时,指示所述操作系统在预设时长内按照所述操作系统内置的定位半径采集并发送定位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预设时长内采集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初始化类簇;
根据初始化类簇包含的定位点的定位时间和/或地理位置,分析各类簇是否符合预设的活动区域特征;
将符合活动区域特征的初始化类簇,确定为相应的活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展示各初始化类簇及其对应的活动区域的区域名称;且,
根据实施于展示的活动区域的编辑指令,对相应的活动区域进行编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过滤后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确定的定位点类簇的活动区域与已知活动区域进行比较分析;
当定位点类簇的活动区域与已知活动区域匹配时,则确定定位点类簇的活动区域为匹配的已知活动区域;
当任一定位点类簇的活动区域未匹配到已知活动区域时,将该定位点类簇的活动区域确定为未知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活动区域,包括:
展示所述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各活动区域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各活动区域的名称,且未知区域的活动区域名称为表示未知区域的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过滤后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之后,还包括:
分别统计各统计周期内所述终端在各活动区域的停留时长,并展示所述停留时长;所述停留时长为一个周期内的总停留时长,或一个周期的多个子周期的平均停留时长,以及,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得出生活建议并展示。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确定为第一次启动时,调用所述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在预设时长内按照所述操作系统内置的定位半径采集并发送定位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输入的用户描述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描述信息包括:用户的职业属性信息、用户每周休息日期。
12.一种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
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用户的活动区域的区域范围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能够表征一个平均活动区域范围的预设半径;
指示模块,用于调用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用于配置定位半径的接口,指示所述操作系统按照所述预设半径进行定位;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基于所述预设半径发送的定位点并存储,其中,所述定位点是所述操作系统确定所述终端的移动距离超过预设半径时,对所述终端进行位置定位后获得的;
过滤模块,用于根据存储的多个定位点之间的间距和/或定位时间,过滤掉满足预设过滤条件的定位点;其中,满足预设过滤条件的定位点包括:从间距小于预设间距的相邻两定位点中选择的一个,和/或,终端在定位点的驻留时长小于指定时长的定位点;
分析模块,用于对过滤后的多个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定位点类簇;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各个定位点类簇代表的终端的活动区域;
其中,所述过滤模块具体用于:
对多个定位点按照定位时间进行排序,确定在所述排序中相邻的两定位点之间的间距,并将间距小于预设间距的相邻两定位点作为待筛选点对;
针对每个待筛选点对执行:
获取排序在所述待筛选点对之前,且与所述待筛选点对相邻的定位点作为参考定位点;
确定所述待筛选点对中各定位点与所述参考定位点之间的距离,并,
过滤掉所述待筛选点对中与所述参考定位点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半径的定位点;且,
当所述待筛选点对中各定位点与参考定位点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半径时,则过滤掉所述待筛选点对中与所述参考定位点的距离较远的定位点。
13.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47081.XA 2019-10-30 2019-10-30 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850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7081.XA CN110850955B (zh) 2019-10-30 2019-10-30 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7081.XA CN110850955B (zh) 2019-10-30 2019-10-30 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0955A CN110850955A (zh) 2020-02-28
CN110850955B true CN110850955B (zh) 2023-06-02

Family

ID=69599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7081.XA Active CN110850955B (zh) 2019-10-30 2019-10-30 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509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3281B (zh) * 2022-02-18 2023-08-1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雷达设备的睡具位置检测方法及装置、空调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44257A2 (en) * 2010-09-29 2024-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cation tracking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8577389B2 (en) * 2011-01-18 2013-11-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Filtering and clustering crowd-sourced data for determining beacon positions
US9246862B2 (en) * 2012-03-09 2016-01-26 Facebook, Inc. Dynamic duty-cycling of processor of mobile device based on operating condition of mobile device
US9253728B2 (en) * 2012-04-30 2016-02-02 Apple Inc. Operating geographic location systems
US9288630B2 (en) * 2013-10-28 2016-03-1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sitioning services using multi-spacing clustering
CN104636354B (zh) * 2013-11-07 201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兴趣点聚类方法和相关装置
US10394303B2 (en) * 2014-04-16 2019-08-27 Facebook, Inc. Location-based ranking of search results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CN105430032A (zh) * 2014-09-17 2016-03-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结合终端地理位置推送信息的方法及服务器
JP6374843B2 (ja) * 2015-08-04 2018-08-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滞留地抽出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20221B (zh) * 2017-12-11 2022-02-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职住分布确认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88539B (zh) * 2018-12-26 2023-05-16 河北能瑞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定位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0955A (zh) 2020-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60877B2 (en) Technician control system
US8364513B2 (en) Technician control system
US93548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alyzing and integrating risks associated with source code
US10636017B2 (en) Charge management
KR20090032589A (ko) 물류 센터의 운영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1062562B (zh) 一种社区网格服务联动处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002424A (zh) 文件格式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39786A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2256297B (zh) 一种td-scdma无线通信网络服务用户感知数据采集方法
CN110850955B (zh) 终端的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存储介质
CN106249681A (zh) 建筑能耗异常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7704371A (zh) 一种存储介质和存储系统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ortés et al. A simulation-based approach for fleet design in a technician dispatch problem with stochastic demand
CN104781788A (zh) 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管理方法和程序
US73105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mold manufacturing
US1086125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and presenting location and location-related data
CN114816943A (zh) 企业智能云运维系统
CN111915196A (zh) 一种用于维护的信息调度管理系统
CN103092693A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任务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7801150B (zh) 一种基于gps定位轮询基站告警的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6466683B (zh) 用于控制测试任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33354B (zh) 一种用户位置属性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KR20230065148A (ko) 콜 센터의 통합 데이터 웨어하우스 구축을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Almasri et al. Adding Energy Star Rating Schema to Android Applications on Google Play Store an Example of a Preventive Power Saving Model
CN114757641A (zh) 一种员工工时计算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14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