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9479B - 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9479B
CN110779479B CN201910822173.4A CN201910822173A CN110779479B CN 110779479 B CN110779479 B CN 110779479B CN 201910822173 A CN201910822173 A CN 201910822173A CN 110779479 B CN110779479 B CN 1107794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dimensional model
dimensional
target objec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21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9479A (zh
Inventor
祁冠杰
任亚飞
申灵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21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94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9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9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9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9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2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e.g. determining profi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04Architectural design, interior desig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表征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区域,所述位置信息指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射于参考平面得到的目标区域;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附加信息,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从高度信息、形状信息和颜色信息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能够丰富室内地图中各对象的展示形式,不同对象以不同的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可以方便用户在使用室内地图时进行准确有效的对象识别,进而辅助用户获取相关地理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地图服务功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捷。室内地图可以作为形象表示商场、机场、火车站等建筑物内部的详细地理信息的展示形式。室内地图可以用于为用户提供建筑物内部的定位、导航等服务,可以方便用户有效获取店铺、卫生间、电梯、停车位等的对应位置。
然后,现有技术中,展示于室内地图中的各对象(比如上述店铺、卫生间、电梯、停车位等)往往形式单一。比如仅仅对各对象对应的空间区域对应的建筑面做拔高处理,形成了类似于盒子的表现形式。这样并不能方便用户在使用室内地图时进行准确有效的对象识别,进而影响用户对相关地理信息的获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应用在对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的处理时,各对象的呈现形式单一、不便于用户获取建筑物内部的地理信息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表征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区域,所述位置信息指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射于参考平面得到的目标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附加信息,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从高度信息、形状信息和颜色信息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表征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区域,所述位置信息指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射于参考平面得到的目标区域;
附加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附加信息,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从高度信息、形状信息和颜色信息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三维模型得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能够丰富室内地图中各对象的展示形式,不同对象以不同的三维模型进行展示。可以方便用户在使用室内地图时进行准确有效的对象识别,进而辅助用户获取相关地理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于第一类对象,基于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类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于第二类对象,基于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类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的示意图;
图7也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类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等距离收缩的顶面轮廓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于第三类对象,基于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可以包括客户端01和服务器02,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可以通过客户端将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仅是一种示例。
具体的,客户端01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类型的实体设备,也可以包括运行于实体设备中的软体,例如一些服务商提供给用户的网页页面,也可以为该些服务商提供给用户的应用。
具体的,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02可以包括一个独立运行的服务器,或者分布式服务器,或者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服务器02可以包括有网络通信单元、处理器和存储器等等。具体的,所述服务器02可以为上述客户端提供后台服务。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可以由客户端独立执行,可以由服务器独立执行,也可以由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交互以执行。
以下介绍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系统或服务器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表征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区域,所述位置信息指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射于参考平面得到的目标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建筑物可以指向由人工建筑而成的房屋和构建物,所述建筑物可以是供人在内居住、工作、学习、娱乐、储藏物品或进行其他活动的空间场所,所述建筑物可以为住宅、宿舍、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机场、火车站、厂房、仓库、料仓、养殖场等。所述目标对象表征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区域,所述目标对象可以是建筑物内部店铺、卫生间、电梯、停车位、候车室等。
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指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射于参考平面得到的目标区域,所述位置信息可以表示室内建筑面(比如底面),所述位置信息可以是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二维(2D)数据(比如可以以(x,y)表示)。所述参考平面可以是用于构建室内地图而创建的,所述参考平面可以对应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建筑物内部的所在楼层平面。可以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初始位置信息(比如通过网络或者卫星定位得到的经纬度坐标);基于创建的参考平面,对所述初始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所述位置信息。
S202: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附加信息,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从高度信息、形状信息和颜色信息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首先,根据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特征属性,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从用于构建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室内空间区域的组成面的数量(可以表征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室内空间区域是否为非封闭区域,比如作为目标对象的停车位为非封闭区域)、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用户出入权限级别(可以表征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室内空间区域是否能供用户自由出入,比如作为目标对象的卫生间因性别等设置并不能供用户自由出入、作为目标对象的厢式电梯因运行状态并不能供用户自由出入)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功能类型(比如作为目标目标对象的电梯的运输功能)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维度的设置,确定得到第一特征属性、第二特征属性、第三特征属性等。比如,当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室内空间区域为非封闭区域时,确定得到所述第一特征属性。当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室内空间区域不能供用户自由出入时,确定得到所述第二特征属性;当所述目标对象具有运输功能时,确定得到所述第三特征属性。那么,作为目标对象的停车位对应第一特征属性,作为目标对象的厢式电梯、卫生间对应第二特征属性,作为目标对象的电梯对应第三特征属性。对于作为目标对象的电梯,可以设置厢式电梯对应所述第二特征属性、扶梯对应所述第三特征属性。
然后,根据所述特征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附加信息。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从高度信息、形状信息(可以对应立体形状、平面轮廓等)和颜色信息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所述附加信息用于表征后续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的步骤中,基于所述位置信息附加的区别信息。根据特征属性确定的附加信息,可以实现对各目标对象进行不同的处理,以得到不同形式的3D(三维)展示。可以根据特征属性以及其对应的附加信息,对目标对象作分类(比如后述的第一类对象、第二类对象及第三类对象),建立各分类目标对象与附件信息间的关联关系。
S203: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位置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各个采样点对应的二维坐标(比如,采样点1对应的二维坐标为(x1,y1),采样点3对应的二维坐标为(x3,y3));获取所述参考平面对应的三维场景;基于所述三维场景,将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二维坐标转换为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相应的,采样点1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1,y1,z),采样点3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3,y3,z),z可以为0);基于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所述目标对象为第一类对象,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附加信息为第一高度信息时,所述基于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包括:
S301:获取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对应的第一高度值;
所述第一高度值z1(>0)可以用于描述各个所述采样点与对应的各个定位点(后续得到)之间的高度差。
S302:在所述三维场景中,根据所述第一高度值,修改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以得到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各个定位点;
比如,采样点1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1,y1,0),采样点3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3,y3,0),采样点6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6,y6,0)。那么根据所述第一高度值z1,可以得到定位点1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1,y1,z1),定位点3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3,y3,z1),定位点6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6,y6,z1)。
S303:根据每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根据上述定位点1对应的三维坐标、定位点3对应的三维坐标和定位点6对应的三维坐标,可以得到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所述第一类对象可以为停车位等,构成目标区域的各个采样点可以用于表示停车位等非封闭区域的建筑底面。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高度值可以对应一个微小的高度值,各个采样点用于表示一个与参考平面(可以对应建筑物内部的地面)重合的初始建筑面,基于定位点得到的目标三维模型为目标建筑面,目标建筑面与参考平面具有高度差,这样可以防止目标建筑面跟参考平面有高度重叠造成的闪烁,可以方便用户在使用室内地图时准确有效的定位得到第一类对象的相关地理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所述目标对象为第二类对象,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附加信息为第一形状信息时,所述基于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包括:
S501:获取所述第一形状信息对应的参考三维模型,所述参考三维模型包括第一类关键点和第二类关键点,所述第一类关键点用于描述所述参考三维模型的底面形状特征,所述第二类关键点用于描述所述参考三维模型的顶面形状特征,所述第一类关键点与各个所述采样点具有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形状信息可以指向某立体形状,比如某立体形状为长方体时,对应的,所述参考三维模型对应一个长方体。第一形状信息还包括描述该立体形状的尺寸信息,比如该长方体的长、宽、高等信息。
S502:在所述三维场景中,根据所述第一类关键点与所述第二类关键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各个定位点;
当所述参考三维模型指向第一立体形状,第一立体形状包括相互平行的底面和顶面,顶面投射于目标平面(底面所在平面)得到的顶面区域在底面区域的范围内。
所述参考三维模型可以对应一个长方体,所述第一类关键用于描述第一平面(底面),所述第二类关键点用于描述第二平面(顶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由于第一类关键点与各个所述采样点具有对应关系,定位点可以是在该三维场景中,调整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高度得到的对应的各点。各个所述采样点描述的初始建筑面,与各个所述定位点描述的中间建筑面平行。
可以获取所述参考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二高度值,所述第二高度值表征所述参考三维模型的底面与顶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高度值用于描述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在所述三维场景中,根据所述第二高度值z2(可以大于前述第一高度值z1),修改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以得到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各个定位点。比如,采样点a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a,ya,0),采样点b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b,yb,0),采样点c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c,yc,0),采样点d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d,yd,0)。那么根据所述第二高度值z2,可以得到定位点a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a,ya,z2),定位点b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b,yb,z2),定位点c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c,yc,z2),定位点d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d,yd,z2)。
S503:根据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每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对于上述当所述参考三维模型对应一个长方体的情形,如图6所示,可以首先根据每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生成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顶面。然后,分别根据相邻的两个所述采样点(比如采样点a和采样点b)的三维坐标和对应的两个所述定位点(相应的,定位点a和定位点b)对应的三维坐标,生成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多个侧面。相邻两个采样点分别拔高形成新的两个点(定位点),依次连接这四个点,建立侧面。再根据所述顶面和多个所述侧面,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也可以将由采样点a、采样点b、采样点c以及采样点d构成的整体拔高到第二高度值,形成顶面(由于初始建筑面的高度为0,而且在3D状态下是看不到底面,所以底面可以不用生成)。所述第二类对象可以为卫生间、厢式电梯等,构成目标区域的各个采样点可以用于表示卫生间、厢式电梯等不能自由出入的对象的建筑底面。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当所述参考三维模型指向第二立体形状,比如基上述第一立体形状的顶面进行内缩+挖洞处理(比如利用内缩算法)后得到的形状时,可以看作生成了厚度值d的一圈墙体,所述根据所述顶面和多个所述侧面,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包括:首先,根据所述顶面和多个所述侧面,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初始三维模型(对应上述长方体)。然后,如图8所示,获取所述参考三维模型对应的厚度值d,所述厚度值d可以表征所述参考三维模型的顶面外侧边与顶面内侧边之间的距离,厚度值d相当于对顶面轮廓进行等距离收缩的距离。接着,在所述三维场景中,根据所述厚度值,修改每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以得到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各个第一调整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高度值z2,修改每个所述第一调整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以得到各个所述第一调整点对应的各个第二调整点。比如,定位点a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a,ya,z2),定位点b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b,yb,z2),定位点c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c,yc,z2),定位点d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d,yd,z2)。那么根据所述厚度值d,可以得到第一调整点a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a,ya′,z2),第一调整点b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b,yb′,z2),第一调整点c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c,yc′,z2),第一调整点d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d,yd′,z2)。根据所述第二高度值z2,可以得到第二调整点a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a,ya′,0),第二调整点b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b,yb′,0),第二调整点c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c,yc′,0),第二调整点d对应的三维坐标为(xd,yd′,0)。
进而,根据每个所述第一调整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每个所述第二调整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生成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调整三维模型,可参见图7;再将所述调整三维模型从所述初始三维模型中分割出去,以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可以使用多边形轮廓等距离收缩算法使顶面形成带厚度的墙的效果,内缩之后的顶面向下建立内墙,内缩之后的顶面降低高度形成内部的底面。所述第二类对象可以为店铺等,构成目标区域的各个采样点可以用于表示店铺等大型的而且能够自由出入的对象的建筑底面。真实的店铺常由一圈墙体和地面组成,上述得到的目标三维模型与真实店铺的形象贴近,不易给用户造成不能自由出入的误导。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调整三维模型从所述初始三维模型中分割出去,以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包括:首先,将所述调整三维模型从所述初始三维模型中分割出去,以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中间三维模型;然后,获取附加素材对应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从所述附加素材的类型、所述附加素材的特征点位置信息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再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修改所述中间三维模型,以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附加素材可以是附加于上述墙体上的门素材、窗素材等,墙体是空心的,在墙体的基础上结合附加素材进行扩展能够很好的贴近现实,比如使用门素材(可以根据真实的门的位置在墙体上拼合一门贴图;或者,在墙体上设置门调整点,将门调整点对应的门调整三维模型从墙体对应的三维模型中分割出去)。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当所述目标对象为第三类对象,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附加信息为第二形状信息时,所述基于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包括:
S901:获取所述第二形状信息对应的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
所述第三类对象可以为扶梯等,构成目标区域的各个采样点可以用于表示扶梯等对象的建筑底面。所述第二形状信息对应的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可以为扶梯素材。
S902:根据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对应的基础信息和所述参考平面,得到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对应的投影区域以及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
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对应的基础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对应的立体形状、平面轮廓、特征点位置信息(比如将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设置于所述三维场景中的要求: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包括一个承载底面,该承载底面需与所述参考平面重合)。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对应的投影区域为基于所述承载底面与所述参考平面平行得到的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可以指向对应的投影面的轮廓、边、角等信息。
S903:根据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确定出目标定位点组,所述目标定位点组包括多个用于描述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的目标定位点;
具体的,可以根据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确定出至少一个候选定位点组,每个所述候选定位点组包括多个用于描述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的候选定位点;然后,根据至少一个所述候选定位点组指向的区域的面积,得到具有最大面积的区域对应的目标定位点组。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对应的投影区域指向一个矩形,所述目标区域指向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可以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确定出由目标定位点组描述的最大内接矩形。基于最大内接矩形,结合后续对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建筑底面。
S904:根据所述目标定位点组指向的区域的面积与所述投影区域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作对应的放缩处理,得到目标三维模型素材;
所述目标定位点组指向的区域的形状特征与所述投影区域的形状特征相同或相似,所述目标定位点组指向的区域的面积与所述投影区域的面积可以不同,根据面积之间的差异,对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作对应的放缩处理,得到目标三维模型素材。
S905: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移动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素材至所述目标区域,以使得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素材投射于所述参考平面的区域与所述目标定位点组指向的区域适配。
将目标三维模型素材进行移动(平移、旋转)至所述目标区域,保证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素材投射于所述参考平面的区域与所述目标定位点组指向的区域适配。扶梯素材可以展示真实的扶梯形状,这样可以更贴近显示,得到更好的区分展示效果。进一步的,可以根据获取的扶梯上下行方向来设置扶梯素材,除了能让用户知道哪里有扶梯,还能让用户获知扶梯的上下行入口位置。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根据表征获取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区域目标对象的特征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附加信息,基于指向目标对象投射于参考平面得到的目标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从高度信息、形状信息和颜色信息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能够丰富室内地图中各对象的展示形式,提高室内地图的美观性。不同对象以不同的三维模型进行展示,不同对象对应的三维模型高度不同,得到更错落有致的展示效果。可以方便用户在使用室内地图时进行准确有效的对象识别,进而辅助用户获取相关地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装置,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1110: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表征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区域,所述位置信息指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射于参考平面得到的目标区域;
附加信息确定模块112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附加信息,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从高度信息、形状信息和颜色信息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三维模型得到模块1130:用于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需要说明的,所述装置实施例中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段程序、该代码集或指令集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进一步地,图12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所述设备可以参与构成或包含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如图12所示,设备1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202a、1202b,……,1202n来示出)处理器1202(处理器12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2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2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I/O接口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设备120还可包括比图1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2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0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电子设备120(或移动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12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12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存储器12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2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2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电子设备12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2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电子设备12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2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Interface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206可以为射频(Radio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电子设备120(或移动设备)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可设置于电子设备之中以保存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相关的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段程序、该代码集或指令集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网络服务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和电子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对象表征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区域,所述位置信息指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射于参考平面得到的目标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附加信息,所述附加信息包括从高度信息、形状信息和颜色信息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附加信息,包括:
根据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特征属性;
根据所述特征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附加信息;
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从用于构建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室内空间区域的组成面的数量、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用户出入权限级别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功能类型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所述位置信息,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各个采样点对应的二维坐标;
获取所述参考平面对应的三维场景;
基于所述三维场景,将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二维坐标转换为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
基于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对象为第一类对象,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附加信息为第一高度信息时,所述基于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高度信息对应的第一高度值;
在所述三维场景中,根据所述第一高度值,修改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以得到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各个定位点;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对象为第二类对象,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附加信息为第一形状信息时,所述基于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形状信息对应的参考三维模型,所述参考三维模型包括第一类关键点和第二类关键点,所述第一类关键点用于描述所述参考三维模型的底面形状特征,所述第二类关键点用于描述所述参考三维模型的顶面形状特征,所述第一类关键点与各个所述采样点具有对应关系;
在所述三维场景中,根据所述第一类关键点与所述第二类关键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各个定位点;
根据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每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参考三维模型指向第一立体形状时,所述在所述三维场景中,根据所述第一类关键点与所述第二类关键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各个定位点,包括:
获取所述参考三维模型对应的第二高度值,所述第二高度值表征所述参考三维模型的底面与顶面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三维场景中,根据所述第二高度值,修改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以得到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各个定位点;
所述根据每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每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生成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顶面;
分别根据相邻的两个所述采样点的三维坐标和对应的两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生成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多个侧面;
根据所述顶面和多个所述侧面,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参考三维模型指向第二立体形状时,所述根据所述顶面和多个所述侧面,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顶面和多个所述侧面,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初始三维模型;
获取所述参考三维模型对应的厚度值,所述厚度值表征所述参考三维模型的顶面外侧边与顶面内侧边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三维场景中,根据所述厚度值,修改每个所述定位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以得到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各个第一调整点,以及根据所述第二高度值,修改每个所述第一调整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以得到各个所述第一调整点对应的各个第二调整点;
根据每个所述第一调整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每个所述第二调整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生成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调整三维模型;
将所述调整三维模型从所述初始三维模型中分割出去,以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调整三维模型从所述初始三维模型中分割出去,以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包括:
将所述调整三维模型从所述初始三维模型中分割出去,以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中间三维模型;
获取附加素材对应的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修改所述中间三维模型,以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从所述附加素材的类型、所述附加素材的特征点位置信息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对象为第三类对象,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附加信息为第二形状信息时,所述基于各个所述采样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和所述附加信息,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形状信息对应的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
根据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对应的基础信息和所述参考平面,得到
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对应的投影区域以及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
根据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确定出目标定位点组,所述目标定位点组包括多个用于描述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的目标定位点;
根据所述目标定位点组指向的区域的面积与所述投影区域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对所述待展示三维模型素材作对应的放缩处理,得到目标三维模型素材;
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移动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素材至所述目标区域,以使得所述目标三维模型素材投射于所述参考平面的区域与所述目标定位点组指向的区域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确定出目标定位点组,包括:
根据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确定出至少一个候选定位点组,每个所述候选定位点组包括多个用于描述所述投影区域对应的形状特征的候选定位点;
根据至少一个所述候选定位点组指向的区域的面积,得到具有最大面积的区域对应的目标定位点组。
CN201910822173.4A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Active CN110779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2173.4A CN110779479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2173.4A CN110779479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9479A CN110779479A (zh) 2020-02-11
CN110779479B true CN110779479B (zh) 2022-01-14

Family

ID=69384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2173.4A Active CN110779479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94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1539B (zh) * 2020-05-22 2023-03-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近景遥感技术实现平面地图元素快速更新的方法
CN113436253B (zh) * 2021-06-28 2023-05-16 华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地图的定位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49021B (zh) * 2021-06-28 2023-05-19 华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空间坐标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11338A1 (zh) * 2022-07-11 2024-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3102A (ja) * 2002-12-26 2003-09-19 Hitachi Ltd 地図表示装置及び地図表示方法
CN103092908A (zh) * 2011-11-08 2013-05-08 哈曼贝克自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物的参数化图形表示
CN105183862A (zh) * 2015-09-11 2015-1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poi的标注方法及装置
CN106127850A (zh) * 2016-06-28 2016-11-16 武汉联图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端室内外一体化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和装置
CN106296815A (zh) * 2015-06-24 2017-01-04 程昊 一种交互式三维数字城市的构建和显示方法
CN107644067A (zh) * 2017-09-04 2018-01-30 深圳市易景空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三维一体化的跨平台室内地图显示方法
US9892491B2 (en) * 2010-02-05 2018-02-13 Trimb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apping and modeling data
CN107833276A (zh) * 2017-10-10 2018-03-23 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地图转换三维地图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781091A (zh) * 2018-12-28 2019-05-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地图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40338A (zh) * 2017-11-28 2019-06-04 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三维不动产信息管理的三维楼盘模型构建方法
CN109997172A (zh) * 2019-02-20 2019-07-0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场景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35743B2 (en) * 2012-11-07 2015-09-15 Google Inc. Visualize the obscure object in 3D spac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3102A (ja) * 2002-12-26 2003-09-19 Hitachi Ltd 地図表示装置及び地図表示方法
US9892491B2 (en) * 2010-02-05 2018-02-13 Trimb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apping and modeling data
CN103092908A (zh) * 2011-11-08 2013-05-08 哈曼贝克自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物的参数化图形表示
CN106296815A (zh) * 2015-06-24 2017-01-04 程昊 一种交互式三维数字城市的构建和显示方法
CN105183862A (zh) * 2015-09-11 2015-1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poi的标注方法及装置
CN106127850A (zh) * 2016-06-28 2016-11-16 武汉联图时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端室内外一体化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和装置
CN107644067A (zh) * 2017-09-04 2018-01-30 深圳市易景空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三维一体化的跨平台室内地图显示方法
CN107833276A (zh) * 2017-10-10 2018-03-23 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地图转换三维地图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40338A (zh) * 2017-11-28 2019-06-04 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三维不动产信息管理的三维楼盘模型构建方法
CN109781091A (zh) * 2018-12-28 2019-05-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地图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997172A (zh) * 2019-02-20 2019-07-0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场景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9479A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9479B (zh) 一种应用于室内地图的对象处理方法
US10809066B2 (en) Automated mapping information generation from inter-connected images
US20210125397A1 (en) Generating Floor Maps For Buildings From Automated Analysis Of Visual Data Of The Buildings' Interiors
US11480433B2 (en) Use of automated mapping information from inter-connected images
US10181215B2 (en) Generating a virtual map
US9898857B2 (en) Blending between street view and earth view
Kim et al. Planning and visualising 3D routes for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s using CityEngine
US2020039484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105473B (zh) 二维户型图的构建方法及构建装置、存储介质
CN111798562B (zh) 一种虚拟建筑空间搭建与漫游方法
US1152094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electronic indoor maps
US11004256B2 (en) Collaborat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 in stereoscopic view in virtualized environment
KR20160027735A (ko) 클라우드 포인트를 이용한 실내 지도 구축 장치 및 방법
Llerena-Izquierdo et al. Photogrammetry and augmented reality to promote the relig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San Pedro Cathedral in Guayaquil, Ecuador
Ohm et al. Displaying landmarks and the user’s surroundings in indoor pedestrian navigation systems
WO202016391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oor spatial mapping
Wessels et al. Design and creation of a 3D virtual tour o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 of Petra, Jordan
Virtanen et al. Depth camera indoor mapping for 3D virtual radio play
CN112053440A (zh) 单体化模型的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EP3752986B1 (en) Boundary maps for virtual reality systems
US1048996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sitioning a virtual camera
CN107221030B (zh) 增强现实提供方法、增强现实提供服务器、以及记录介质
Eaglin et al. 3D modeling by the masses: A mobile app for modeling buildings
Jobst et al. 3D city model visualization with cartography-oriented design
US11189097B2 (en) Simulated reality transition element lo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202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