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6400A -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6400A
CN110766400A CN201911009146.1A CN201911009146A CN110766400A CN 110766400 A CN110766400 A CN 110766400A CN 201911009146 A CN201911009146 A CN 201911009146A CN 110766400 A CN110766400 A CN 110766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rypted data
user node
node
block chain
homomorphic encry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91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66400B (zh
Inventor
路成业
王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allch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allch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allch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allch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091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6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6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6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66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6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6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 G06Q20/367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记账节点通过接收第一用户节点在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一加密数据、第二加密数据、第三加密数据以及第二用户节点在区块链中广播的第四加密数据;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对第一加密数据进行验证,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对第四加密数据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时记录第一用户节点和第二用户节点之间的交易,并对区块链中记录的第一用户节点、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进行更新。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区块链对于用户的Token数的隐私的保护。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
背景技术
Token(“令牌”)机制是区块链特别是公有链的关键机制,Token是区块链的硬通货,区块链中的交易,争夺记账权的奖励都是通过Token的转移来完成。同时一个区块链用户节点拥有多少Token是其财富的象征,传统区块链中Token必须是明文的,因为加密以后记账节点无法对交易进行验证,但是这对持有Token的用户来说是不安全的,就像银行的账户完全公开一样,尽管可以通过匿名来保证一定的安全性,但是在现实交易中,仍旧很容易被恶意攻击者跟踪,因此如何保证用户关于Token的隐私是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用以提高对区块链中用户的Token数的隐私的保护。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其中,在所述区块链中,各节点持有的Token数采用预设的同态加密算法以及各节点自身的公钥加密后,记录在所述区块链中,所述方法包括:
记账节点接收第一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加密数据通过采用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用户转移给第二用户节点N个Token后剩余的Token数加密得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通过采用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所述第三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
所述记账节点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第四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第二用户节点得到所述N个Token后的总Token数加密得到;
所述记账节点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以及基于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对所述第四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一用户节点向所述第二用户节点转移所述N个Token的交易,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以及基于所述第四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
其中,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五加密数据,所述第五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六加密数据,所述第六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为加法同态加密算法。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和/或所述第四加密数据的验证未通过,则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所述验证未通过的通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记账节点,该记账节点适用于一种区块链,在所述区块链中,各节点持有的Token数采用预设的同态加密算法以及各节点自身的公钥加密后,记录在所述区块链中,所述记账节点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第一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加密数据通过采用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用户转移给第二用户节点N个Token后剩余的Token数加密得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通过采用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所述第三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第四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第二用户节点得到所述N个Token后的总Token数加密得到;
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以及基于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对所述第四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一用户节点向所述第二用户节点转移所述N个Token的交易,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以及基于所述第四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
其中,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五加密数据,所述第五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六加密数据,所述第六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为加法同态加密算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记账节点通过接收第一用户节点在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二用户节点在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二信息,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第二信息中包括第四加密数据,其中,第一加密数据通过采用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第一用户节点转移给第二用户节点N个Token后剩余的Token数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通过采用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通过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第四加密数据通过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第二用户节点得到N个Token后的总Token数加密得到;记账节点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对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以及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对第四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记录第一用户节点向第二用户节点转移N个Token的交易,并基于第一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以及基于第四加密数据更新区块链中记录的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区块链中记录的用户的Token数进行同态加密,并在进行交易时,对转移的Token数进行加密,基于转移的Token数对用户剩余的Token总数进行更新,保证了用户的Token数不被其他人获知,提高了区块链对于用户的Token数的隐私的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记账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或结构的装置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结构或步骤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或装置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Token发放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Token数据的安全性问题,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用户节点11、用户节点12和记账节点13、记账节点14,其中,用户节点11、用户节点12、记账节点13、记账节点14属于同一区块链网络,用户节点11、用户节点12具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服务器等设备,记账节点13和记账节点14具体可以是具有记账能力的计算机设备。记账节点13和记账节点14在区块链网络中争夺记账权,并在取得记账权后对用户节点11和用户节点12之间的交易进行记录。另外,此处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限定该区块链网络的结构和该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个数。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在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可以被记账节点13或记账节点14执行,在该方法中,区块链中各节点持有的Token数采用预设的同态加密算法以及各节点自身的公钥加密后,记录在区块链中,示例的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记账节点接收第一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
其中,第一加密数据通过采用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第一用户节点转移给第二用户节点N个Token后剩余的Token数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通过采用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通过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其中,本实施例中涉及的转移个数N为正整数。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用户节点可示例性的理解为图1场景中的用户节点11或用户节点12,当第一用户节点理解为用户节点11时,第二用户节点可示例性的理解为图1场景中的用户节点12,反之当第一用户节点理解为用户节点12时,第二用户节点可示例性的理解为用户节点11。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用户节点在交易中心向第二用户节点转移Token。
本实施例中所称的同态加密算法可以是已知的任意一种同态加密算法,为了便于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可将同态加密算法示例性的理解为加法同态加密算法。
步骤102、所述记账节点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第四加密数据。
其中,第四加密数据通过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第二用户节点得到N个Token后的总Token数加密得到。
具体的,当第二用户节点接收到第一用户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后,首先从第一信息中获取第三加密数据,使用自身的私钥从第三加密数据中解密得到第一用户节点转移的Token个数N,进一步的,采用自身的公钥以及预设的同态加密算法对自身接收到N个Token之后的总Token数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得到的第四加密数据广播给记账节点。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节点在得到Token的转移个数N后,还可以进一步采用自身的公钥和所述同态加密算法对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第五加密数据,和/或采用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和所述同态加密算法对个数据N进行加密得到第六加密数据,并将计算得到的第五加密数据和/或第六加密数据携带在第二信息中广播给记账节点,以使记账节点能够基于第五加密数据和/或第六加密数据对第一用户节点广播的第二加密数据和/或第三加密数据进行验证。
步骤103、所述记账节点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以及基于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对所述第四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加密数据为C(G-g),第二加密数据为C(-g),第三加密数据为C(g),第四加密数据为C(H+g),第一用户节点在转移g个Token之前,在区块链上存储的Token的加密数据为C(G),第二用户节点在接受g个Token之前,在区块链上存储的Token的加密数据为C(H),那么根据加法同态加密算法,则存在如下关系C(G-g)=C(G)+C(-g),C(H+g)=C(H)+C(g),此时记账节点验证通过。当然这里仅为示例说明并不是唯一限定。
步骤104、若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一用户节点向所述第二用户节点转移所述N个Token的交易,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以及基于所述第四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
示例的,仍以上例为例,那么在验证通过时,记账节点可以将区块链中记录的第一节点的Token数的加密数据由C(G)更新为C(G-g),以及将区块链中记录的第二节点的Token数的加密数据由C(H)更新为C(H+g)。当然这里仅为示例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唯一限定。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验证不通过时,记账节点还可以在区块链中广播用于指示验证未通过的通知消息,以使第一用户节点和第二用户节点重新执行交易。
在本实施例中,记账节点通过接收第一用户节点在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二用户节点在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二信息,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第二信息中包括第四加密数据,其中,第一加密数据通过采用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第一用户节点转移给第二用户节点N个Token后剩余的Token数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通过采用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加密数据通过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第四加密数据通过同态加密算法以及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第二用户节点得到N个Token后的总Token数加密得到;记账节点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对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以及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对第四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记录第一用户节点向第二用户节点转移N个Token的交易,并基于第一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以及基于第四加密数据更新区块链中记录的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本实施例通过对区块链中记录的用户的Token数进行同态加密,并在进行交易时,对转移的Token数进行加密,基于转移的Token数对用户剩余的Token总数进行更新,保证了用户的Token数不被其他人获知,提高了区块链对于用户的Token数的隐私的保护。
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易场景的示意图,在图3中,用户节点A拥有的Token数为TokenA,用户节点B拥有的Token数为TokenB,它们在区块链中记录的Token数为采用各自的公钥进行同态加密后的Token数。采用公钥的同态加密函数为C()。则区块链中记录的用户节点A和用户节点B的Token数为A:C(TokenA),B:C(TokenB)。
当用户节点A在交易中要转移5个Token给用户节点B。则进行如下操作:
用户节点A在区块链中广播自身的Token数的更新,在更新中用户节点A的Token数的加密数据更新为C(TokenA-5),同时将采用用户节点A的私钥签名后的C(+5)以及C(-5)广播到区块链中。其中C(+5)的含义为采用了用户节点B的公钥对转移个数+5进行同态加密得到的数据,C(-5)的含义为采用了用户节点A的公钥对转移个数-5进行同态加密得到的数据,其中符号“-”表示移出,符号“+”表示移入,对于用户节点A来说转移5个Token,就相当于移出5个Token,对于用户节点B来说就是移入5个Token。
进一步的,用户节点B收到用户节点A发送的C(-5)后,使用用户节点A的公钥对其进行私钥签名的验证,验证通过以后,用户节点B用自己的私钥解密C(+5),解密后确认明文是+5,同时用户节点B在区块链中广播自身的Token数的更新,在更新中用户节点B的Token数的加密数据更新为C(TokenB+5),同时将采用用户节点B的私钥签名后的C(+5)以及C(-5)广播到区块链中。
取得记账权的记账节点在接收到用户节点A和用户节点B的广播信息后,对用户节点A和用户节点B的更新,以及用户节点A向用户节点B转移的Token数进行验证,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节点A广播的C(+5)和C(-5)和用户节点B广播的C(+5)和C(-5)一致,所以用户节点A向用户节点B转移的Token数验证通过,进一步的,确定C(+5)+C(TokenB)是否等于C(TokenB+5)。同样验证,C(-5)+C(TokenA)是否等于C(TokenA-5),若二者同时满足,则验证通过。记账节点将用户节点A和用户节点B之间的交易,以及更新后的Token数的加密数据更新到自己生成的新区块中。
由于记账节点只有用户节点A和用户节点B加密后的Token数以及用户节点A向用户节点B转移的加密后的Token数,所以无法了解到用户节点A或者用户节点B当前具体的Token数,保证了所有用户节点Token的隐私以及交易的真实性。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记账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记账节点适用于一种区块链,在所述区块链中,各节点持有的Token数采用预设的同态加密算法以及各节点自身的公钥加密后,记录在所述区块链中,如图4所示,记账节点40包括:
处理器41和存储器42,所述存储器42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处理器41执行所述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第一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加密数据通过采用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用户转移给第二用户节点N个Token后剩余的Token数加密得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通过采用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所述第三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第四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第二用户节点得到所述N个Token后的总Token数加密得到;
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以及基于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对所述第四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一用户节点向所述第二用户节点转移所述N个Token的交易,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以及基于所述第四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
其中,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五加密数据,所述第五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六加密数据,所述第六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为加法同态加密算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记账节点能够执行图2或图3实施例的方法,其执行方和有益效果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图2或图3提供的方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的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块链中,各节点持有的Token数采用预设的同态加密算法以及各节点自身的公钥加密后,记录在所述区块链中,所述方法包括:
记账节点接收第一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加密数据、第二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加密数据通过采用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第一用户节点转移给第二用户节点N个Token后剩余的Token数加密得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通过采用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所述第三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
所述记账节点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第四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第二用户节点得到所述N个Token后的总Token数加密得到;
所述记账节点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以及基于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对所述第四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一用户节点向所述第二用户节点转移所述N个Token的交易,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以及基于所述第四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
其中,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五加密数据,所述第五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六加密数据,所述第六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为加法同态加密算法。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和/或所述第四加密数据的验证未通过,则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所述验证未通过的通知消息。
6.一种记账节点,该记账节点适用于一种区块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块链中,各节点持有的Token数采用预设的同态加密算法以及各节点自身的公钥加密后,记录在所述区块链中,所述记账节点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第一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加密数据、第二加密数据和第三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加密数据通过采用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第一用节点转移给第二用户节点N个Token后剩余的Token数加密得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通过采用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所述第三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节点在所述区块链中广播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第四加密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第二用户节点得到所述N个Token后的总Token数加密得到;
基于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以及基于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的同态加密数据和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对所述第四加密数据进行同态加密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记录所述第一用户节点向所述第二用户节点转移所述N个Token的交易,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Token数,以及基于所述第四加密数据更新所述区块链中记录的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Token数;
其中,N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账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五加密数据,所述第五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账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六加密数据,所述第六加密数据通过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节点的公钥对所述转移个数N进行加密得到的。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记账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态加密算法为加法同态加密算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09146.1A 2019-10-22 2019-10-22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 Active CN110766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9146.1A CN110766400B (zh) 2019-10-22 2019-10-22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9146.1A CN110766400B (zh) 2019-10-22 2019-10-22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6400A true CN110766400A (zh) 2020-02-07
CN110766400B CN110766400B (zh) 2023-01-13

Family

ID=6933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9146.1A Active CN110766400B (zh) 2019-10-22 2019-10-22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64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9390A (zh) * 2021-04-15 2021-06-18 深圳前海移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插拔同态加密的区块链同质数据共享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30034A1 (en) * 2015-05-07 2016-11-10 Blockstream Corporation Transferring ledger assets between blockchains via pegged sidechains
US20170053249A1 (en) * 2015-07-30 2017-02-23 NXT-ID, Inc. Electronic Crypto-Currency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CN106549749A (zh) * 2016-12-06 2017-03-29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加法同态加密的区块链隐私保护方法
CN106548330A (zh) * 2016-10-27 2017-03-29 上海亿账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7392603A (zh) * 2017-06-26 2017-11-24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使用数字货币的交易方法和装置
CN108711105A (zh) * 2018-05-16 2018-10-26 四川吉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安全交易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9583886A (zh) * 2018-09-30 2019-04-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方法、装置和汇出方设备
WO2019072269A2 (en) * 2018-11-07 2019-04-18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PROTECTION OF BLOCK CHAIN DATA USING A HOMOMORPHIC ENCRYPTION
CN109858281A (zh) * 2019-02-01 2019-06-07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区块链账户模型隐私保护方法
CN110059494A (zh) * 2019-04-17 2019-07-26 深圳市路云区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交易数据的隐私保护方法及区块链系统
US20190244195A1 (en) * 2018-11-07 2019-08-08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Blockchain system supporting public and private transactions under account models
WO2019195989A1 (en) * 2018-04-09 2019-10-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Zero-knowledge range proof with reversible commitment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30034A1 (en) * 2015-05-07 2016-11-10 Blockstream Corporation Transferring ledger assets between blockchains via pegged sidechains
US20170053249A1 (en) * 2015-07-30 2017-02-23 NXT-ID, Inc. Electronic Crypto-Currency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CN106548330A (zh) * 2016-10-27 2017-03-29 上海亿账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验证方法及系统
WO2018076762A1 (zh) * 2016-10-27 2018-05-03 上海亿账通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验证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及介质
CN106549749A (zh) * 2016-12-06 2017-03-29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加法同态加密的区块链隐私保护方法
CN107392603A (zh) * 2017-06-26 2017-11-24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使用数字货币的交易方法和装置
WO2019195989A1 (en) * 2018-04-09 2019-10-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Zero-knowledge range proof with reversible commitment
CN108711105A (zh) * 2018-05-16 2018-10-26 四川吉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安全交易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9583886A (zh) * 2018-09-30 2019-04-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方法、装置和汇出方设备
WO2019072269A2 (en) * 2018-11-07 2019-04-18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PROTECTION OF BLOCK CHAIN DATA USING A HOMOMORPHIC ENCRYPTION
US20190244195A1 (en) * 2018-11-07 2019-08-08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Blockchain system supporting public and private transactions under account models
CN109858281A (zh) * 2019-02-01 2019-06-07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区块链账户模型隐私保护方法
CN110059494A (zh) * 2019-04-17 2019-07-26 深圳市路云区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交易数据的隐私保护方法及区块链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9390A (zh) * 2021-04-15 2021-06-18 深圳前海移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插拔同态加密的区块链同质数据共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6400B (zh) 2023-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8680B (zh) 一种基于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的区块链密钥恢复方法、介质
CN109714167B (zh) 适用于移动应用签名的身份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法及设备
CN108810895B (zh) 基于区块链的无线Mesh网络身份认证方法
US10069806B2 (en) Secure transfer and use of secret material in a shared environment
CN109309565B (zh) 一种安全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94469B (zh) 基于区块链的5g无人机跨域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终端
RU2710897C2 (ru) Способы безопасного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криптограмм
US11930103B2 (en) Method, user device, management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key management
WO2019147477A1 (en) Blockchain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for blockchain system
KR101985179B1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ID as a Service
EP263999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access of a first computer to a second computer
US20130028419A1 (e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use in a symmetric key cryptographic communications
CN106713336B (zh) 基于双重非对称加密技术的电子数据保管系统及方法
CN110545285B (zh) 一种基于安全芯片的物联网终端安全认证方法
CN109861956B (zh) 基于状态通道的数据验证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362993B (zh) 一种区块链辅助的车联网安全认证方法
CN106941404A (zh) 密钥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5242553B (zh) 一种支持安全多方计算的数据交换方法及系统
CN109660344B (zh) 基于非对称密钥池路由装置的抗量子计算区块链交易方法和系统
CN110572392A (zh) 一种基于Hyperledger网络的身份认证方法
CN110766400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处理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
CN106027254A (zh) 一种身份证认证系统中身份证读卡终端使用密钥的方法
CN106027474A (zh) 一种身份证认证系统中的身份证读卡终端
Kisore et al. A secure SMS protocol for implementing digital cash system
JP2019057827A (ja) 分散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