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9168A -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9168A
CN110599168A CN201910868390.7A CN201910868390A CN110599168A CN 110599168 A CN110599168 A CN 110599168A CN 201910868390 A CN201910868390 A CN 201910868390A CN 110599168 A CN110599168 A CN 110599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wallet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feature
blockchain
matching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83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99168B (zh
Inventor
蔡弋戈
何家宇
屠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83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91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9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9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99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9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和装置,其中,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包括: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登录区块链数字钱包的方法,不用输入私钥即可登录数字钱包,使用方便,同时也能保证数字钱包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集体维护、高透明度等特点。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支付交易需要创建对应的数字钱包,数字钱包是存储和使用数字资产的工具,在区块链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个数字钱包通常拥有一个密钥对,该密钥对包括公钥和私钥,通过公钥可以计算出该数字钱包的区块链地址,私钥通常存储在本地,可以用于对数字钱包的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即确认该交易信息的有效性,可见,私钥的持有者就是数字钱包中数字资产的持有者。目前,在使用该数字钱包之前,需要登录该数字钱包,才能使用该数字钱包内存储的私钥进行签名,目前的登录方式是用户记忆数字钱包的私钥,并输入私钥,就可以登录数字钱包,但是私钥非常长,比较容易遗忘,一旦遗忘无法找回,也就丢失了数字钱包的数字资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不用输入私钥即可登录数字钱包,使用方便,同时也能保证数字钱包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所述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
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
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包括:
获取预存在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二生物特征;
或者,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生物特征获取请求,所述生物特征获取请求包括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
接收所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与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对应的第二生物特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包括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种第二特征,其中,一种所述第一特征对应一种所述第二特征;
所述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包括:
针对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中的每种第一特征,计算所述第一特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之间的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特征对应的匹配度;
获取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个匹配度,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第一数量;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匹配度的总数量;
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总数量之间的目标比例;
若所述目标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交易信息,所述第一交易信息用于指示将数字资产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
通过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处理,获得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
根据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和所述数字钱包的公钥,生成第二交易信息;
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从所述公钥对应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向所述第二区块链地址转移所述数字资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交易信息,包括:
扫描智能终端显示的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包括所述第一交易信息;
所述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包括:
输出包括所述第二交易信息的第二图形码,以使所述智能终端扫描所述第二图形码获得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并使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交易信息,包括:
若检测到数字资产转移指令,展示交易信息输入界面;
获取通过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一交易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
特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登录单元,用于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预存在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二生物特征;
或者,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生物特征获取请求,所述生物特征获取请求包括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
并接收所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与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对应的第二生物特征。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包括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种第二特征,其中,一种所述第一特征对应一种所述第二特征;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中的每种第一特征,计算所述第一特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之间的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特征对应的匹配度;
获取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个匹配度,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登录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第一数量;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匹配度的总数量;
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总数量之间的目标比例;
若所述目标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交易信息,所述第一交易信息用于指示将数字资产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
签名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处理,获得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
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和所述数字钱包的公钥,生成第二交易信息;
转移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从所述公钥对应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向所述第二区块链地址转移所述数字资产。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扫描智能终端显示的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包括所述第一交易信息;
所述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输出包括所述第二交易信息的第二图形码,以使所述智能终端扫描所述第二图形码获得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并使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数字资产转移指令,展示交易信息输入界面;
获取通过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一交易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端口,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输入输出端口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检测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获取与该数字钱包绑定的用户第二生物特征,计算第一生物特征与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通过对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与第二生物特征进行匹配,从而使用户不用输入私钥也能登录数字钱包,更加方便的使用数字钱包。并且,用户不用输入私钥也可以登录数字钱包,避免了私钥泄露的风险,从而可保证数字钱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图2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第一生物特征的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以及验签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利用数字钱包进行交易的应用场景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接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S101-S104:
S101,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注册数字钱包,终端采集第二生物特征。其中,数字钱包可以用于进行数字资产交易。可选的,数字钱包可以是冷钱包,热钱包,等等。其中,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以及人脸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可穿戴设备,等等。可选的,用户注册数字钱包时,终端采集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将采集到的第二生物特征存储在本地。可选的,用户注册数字钱包时,终端采集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将采集到的第二生物特征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其中,该区块链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网络所有节点中的任意一个。
可选的,用户注册数字钱包时,可以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创建密钥对;此处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可包括但不限于:Elgamal算法(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Rabin算法(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Diffie-Hellman算法(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ECC算法(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其中,密钥对包括公钥和私钥;公钥可以经过数字签名和哈希算法的运算得到数字钱包地址,私钥可以对交易信息进行签名。
用户在成功注册数字钱包之后,可以登录数字钱包,以下阐述具体的登录数字钱包的过程。
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其中,第一生物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和人脸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比如,当用户A登录冷钱包时,采集用户A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和虹膜特征。又比如,当用户B登录热钱包时,采集用户B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和人脸特征。
例如,请参见图2a-图2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第一生物特征的方法示意图。如图2a所示,可以通过生物特征读取器来采集第一生物特征。可选的,可以通过生物特征读取器来采集用户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和人脸特征。可选的,图2a提供的一种采集第一生物特征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图2b和/或图2c和/或图2d提供的采集第一生物特征的方法。如图2b所示,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设备来采集第一生物特征。比如,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设备采集用户的人脸特征。如图2c所示,可以通过声纹采集器来采集第一生物特征。比如,可以通过声纹采集器来采集用户的声纹特征。如图2d所示,可以通过虹膜采集器来采集第一生物特征。比如,可以通过虹膜采集器来采集用户的虹膜特征。
S102,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其中,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存储在数字钱包中。可选的,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该区块链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可选的,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和人脸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可选的,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采集到之后,可以直接获取预存在数字钱包中的第二生物特征。比如,上述用户A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和虹膜特征采集到之后,获取存储在冷钱包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和虹膜特征。
可选的,采集到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之后,可以获取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的第二生物特征。可选的,数字钱包的公钥经过数字签名和哈希算法的运算得到数字钱包地址,可以将该数字钱包地址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得到数字钱包地址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从而在该区块链节点中获取存储的用户第二生物特征。比如,采集到上述用户B指纹特征的之后,可以获取存储在区块链节点a中对应的指纹特征,采集到的上述用户B的声纹特征之后,获取存储在区块链节点a中对应的声纹特征,采集到的上述用户B的虹膜特征之后,获取存储在区块链节点a中对应的虹膜特征,采集到的上述用户B的人脸特征之后,获取存储在区块链节点a中对应的人脸特征。
S103,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其中,第一生物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生物特征。可选的,匹配度可以是相似度,匹配度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匹配度。比如,采集的指纹特征与获取的指纹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9%,采集的声纹特征与获取的声纹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8%,采集的虹膜特征与获取的虹膜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5%,采集的人脸特征与获取的人脸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4%。
例如,对上述用户A的采集的指纹特征和获取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计算采集的指纹特征与获取的指纹特征的匹配度,得到匹配度为99%,则用户A的指纹特征的匹配度为99%,对上述用户A的采集的声纹特征和获取的声纹特征进行匹配,计算采集的声纹特征与获取的声纹特征的匹配度,得到匹配度为98%,则用户A的声纹特征的匹配度为98%,对上述用户A的采集的虹膜特征和获取的虹膜特征进行匹配,计算采集的虹膜特征与获取的虹膜特征的匹配度,得到匹配度为95%,则用户A的虹膜特征的匹配度为95%。
S104,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上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第一数量;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匹配度的总数量;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总数量之间的目标比例;若所述目标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可选的,第一阈值可以是一个临界值。比如,指纹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是93%,声纹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是90%,虹膜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是93%。可选的,上述目标比例可以是第一数量与总数量的比值。其中,第二阈值可以是一个临界值。比如,若匹配度的总数量为3,若是其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第一数量是2,可以登录数字钱包,则第二阈值可以是1/3。又比如,上述用户A的指纹特征的匹配度为99%,匹配度99%大于第一阈值93%,则指纹匹配成功,上述用户A的声纹特征的匹配度为98%,匹配度98%大于第一阈值90%,则声纹匹配成功,上述用户A的虹膜特征的匹配度为95%,匹配度95%大于第一阈值93%,则虹膜匹配成功,所以,上述第一数量是3,匹配度的总数量是3,上述目标比例是1,1大于第二阈值1/3,则成功登录上述冷钱包。
进一步,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可选的,用户登录数字钱包之后,若要进行交易,可以利用上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其中,上述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可以使用数字签名算法。可选的,该数字签名算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ElGamal(一种签名算法),Fiat-Shamir(一种签名算法),Guillou-Quisquarter(一种签名算法),Schnorr(一种签名算法),Ong-Schnorr-Shamir(一种签名算法),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和有限自动机数字签名算法,等等。比如,上述用户A登录冷钱包之后,在进行交易时,可以通过冷钱包的私钥使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对交易信息进行签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检测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获取与该数字钱包绑定的用户第二生物特征,计算第一生物特征与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通过对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与第二生物特征进行匹配,从而使用户不用输入私钥也能登录数字钱包,更加方便的使用数字钱包。并且,用户不用输入私钥也可以登录数字钱包,避免了私钥泄露的风险,从而可保证数字钱包的安全性。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S301-S305:
S301,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注册数字钱包,终端采集第二生物特征。其中,数字钱包可以是冷钱包,热钱包,等等。其中,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以及人脸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可穿戴设备,等等。可选的,用户注册数字钱包时,终端采集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将采集到的第二生物特征存储在本地。可选的,用户注册数字钱包时,终端采集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将采集到的第二生物特征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其中,该区块链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网络所有节点中的任意一个。
用户在成功注册数字钱包之后,可以登录数字钱包,以下阐述具体的登录数字钱包的过程。
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可选的,第一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人脸特征,等等。
S302,获取预存在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二生物特征;或者,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生物特征获取请求,所述生物特征获取请求包括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接收所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与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对应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包括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种第二特征,其中,一种所述第一特征对应一种所述第二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预存在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二生物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包括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种第二特征,其中,一种所述第一特征对应一种所述第二特征。可选的,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人脸特征,等等。比如,上述用户A可以获取预先存储在冷钱包中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和虹膜特征。
可选的,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生物特征获取请求,所述生物特征获取请求包括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其中,区块链节点中可以存储第二生物特征。可选的,该区块链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网络所有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需要说明的是,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地址是具有唯一性的,一个区块链地址对应一个用户。比如,采集到上述用户B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和人脸特征之后,向区块链节点a发送生物特征获取请求,该生物特征获取请求包括上述发起交易的第一区块链地址。
进一步,接收所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与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对应的第二生物特征。比如,上述用户B可以接收上述区块链节点a返回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和人脸特征。
S303,针对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中的每种第一特征,计算所述第一特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之间的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特征对应的匹配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针对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中的每种第一特征,计算所述第一特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之间的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特征对应的匹配度。其中,匹配度可以是相似度。可选的,匹配度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匹配度。可选的,采集的指纹特征与获取的指纹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1%,采集的声纹特征与获取的声纹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3%,采集的虹膜特征与获取的虹膜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7%,采集的人脸特征与获取的人脸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9%。比如,对上述用户B的采集指纹特征和返回指纹特征进行匹配,计算采集指纹特征与返回指纹特征的匹配度,得到匹配度为91%,则B的指纹特征匹配度为91%;对上述用户B的采集声纹特征和返回声纹特征进行匹配,计算采集声纹特征与返回声纹特征的匹配度,得到匹配度为93%,则B的声纹特征匹配度为93%;对上述用户B的采集虹膜特征和返回虹膜特征进行匹配,计算采集虹膜特征与返回虹膜特征的匹配度,得到匹配度为97%,则B的虹膜特征匹配度为97%;对上述用户B的采集人脸特征和返回人脸特征进行匹配,计算采集人脸特征与返回人脸特征的匹配度,得到匹配度为99%,则B的人脸特征匹配度为99%。
S304,获取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个匹配度,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个匹配度,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比如,上述用户B的指纹特征匹配度为91%,用户B的声纹特征匹配度为93%,用户B的虹膜特征匹配度为97%,用户B的人脸特征匹配度为99%。
S305,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第一数量;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匹配度的总数量;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总数量之间的目标比例;若所述目标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第一数量。可选的,第一阈值可以是一个临界值。可选的,每个第一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指纹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是90%,声纹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是91%,虹膜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是95%,人脸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是95%,等等。可选的,第一数量可以是第一特征匹配成功的个数。比如,上述用户B的指纹特征匹配度为91%,91%大于第一阈值90%,则指纹特征匹配成功,用户B的声纹特征匹配度为93%,93%大于第一阈值91%,则声纹特征匹配成功,用户B的虹膜特征匹配度为97%,97%大于第一阈值95%,则虹膜特征匹配成功,用户B的人脸特征匹配度为99%,99%大于第一阈值95%,则人脸特征匹配成功,所以,用户B的指纹特征匹配度、声纹特征匹配度、虹膜特征匹配度和人脸特征匹配度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个数是4。
进一步,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匹配度的总数量。比如,上述用户B的匹配度的总数量是4。
进一步,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总数量之间的目标比例。可选的,目标比例可以是第一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比值。比如,上述用户B的匹配度总数量是4,其中,指纹特征匹配度、声纹特征匹配度、虹膜特征匹配度和人脸特征匹配度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个数是4,则目标比例是1。
进一步,若所述目标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可选的,第二阈值可以是一个临界值。比如,若匹配度的总数量为4,若是其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第一数量是2,可以登录数字钱包,则第二阈值可以是1/2。又比如,上述用户B的目标比例是1,1大于第二阈值1/2,则用户B可以成功登录上述热钱包。
进一步,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可选的,上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可以利用数字签名算法对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可选的,数字签名算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ElGamal(一种签名算法),Fiat-Shamir(一种签名算法),Guillou-Quisquarter(一种签名算法),Schnorr(一种签名算法),Ong-Schnorr-Shamir(一种签名算法),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和有限自动机数字签名算法,等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检测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获取与该数字钱包绑定的用户第二生物特征,计算第一生物特征与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通过对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与第二生物特征进行匹配,从而使用户不用输入私钥也能登录数字钱包,更加方便的使用数字钱包。并且,用户不用输入私钥也可以登录数字钱包,避免了私钥泄露的风险,从而可保证数字钱包的安全性。
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S401-S408:
S401,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401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步骤S101,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402,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402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步骤S102,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403,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403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步骤S103,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404,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404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步骤S104,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405,获取第一交易信息,所述第一交易信息用于指示将数字资产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第一交易信息。可选的,扫描智能终端显示的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包括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其中,智能终端可以是一类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备。可选的,第一图形码可以是二维码。可选的,可以通过扫码设备去扫描智能终端显示的第一图形码。可选的,扫码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扫码仪,可扫码的移动终端设备,等等。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去扫描智能终端显示的二维码,从而获取第一交易信息。
可选的,若检测到数字资产转移指令,展示交易信息输入界面。比如,当智能终端检测到数字资产转移指令,可以展示交易信息输入界面。进一步,获取通过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一交易信息。比如,上述智能终端可以通过交易信息输入界面中所输入的第一交易信息,从而获取该第一交易信息。
进一步,所述第一交易信息用于指示将数字资产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其中,此处的数字资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票据、数字货币(一种不受管制的、数字化的货币)、游戏资源(如游戏币、游戏装备等),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地址是具有唯一性的,一个区块链地址对应一个用户。
S406,通过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处理,获得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处理,获得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其中,私钥可以用于对第一交易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可选的,在获取第一交易信息之后,可以通过数字钱包的私钥对该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可选的,在通过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之前,可以通过输入密码来对用户进行进一步的身份验证。
S407,根据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和所述数字钱包的公钥,生成第二交易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和所述数字钱包的公钥,生成第二交易信息。其中,公钥可以经过数字签名和哈希算法的运算得到钱包地址。可选的,公钥可以对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进行校验。
例如,请参见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以及验签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对获取的第一交易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一数字摘要,对该第一数字摘要使用私钥进行加密,形成一个数字签名,从而得到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使用上述数字钱包的公钥可以对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进行解密,得到上述第一数字摘要,对上述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进行哈希运算,生成第二数字摘要,对比上述解密后得到的第一数字摘要和第二数字摘要,若两者相同,则验证成功。若校验成功,则可执行将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的步骤。
S408,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从所述公钥对应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向所述第二区块链地址转移所述数字资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获取到第二交易信息之后,可以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
进一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从所述公钥对应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向所述第二区块链地址转移所述数字资产。其中,公钥可以经过数字签名和哈希算法的运算得到第一区块链地址。可选的,区块链网络可以执行第一交易信息,即可执行将数字资产从第一区块链地址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则交易成功。
例如,请参见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利用数字钱包进行交易的应用场景图,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的交易信息,用于验证交易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新的区块。如图6所示,包含区块链网络,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其中,第一终端中包含数字钱包,第二终端中也包含数字钱包。可选的,数字钱包可以发起交易,将交易信息发送给区块链网络中的其它节点,在其它节点验证成功后,作为承认交易信息有效的响应,将交易信息存入区块链网络的临时区块中。可选的,第一终端对应的是第一区块链地址,第二终端对应的是第二区块链地址。具体的,第一终端将获取的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对第二交易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区块链网络可以执行第一交易信息,即可执行将数字资产从第一区块链地址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则交易完成。
可选的,在交易完成之后,区块链网络可以通过共识机制以及P2P(Peer To Peer,点对点)传输等方式将将执行结果和第一交易信息提交至共享账簿(或称为分布式账簿、分布式账本、共享账本等),从而生成一个新的区块,将新生成的区块分别发送给区块链网络中的其它节点,由其它节点对新生成的区块进行校验,并在完成校验后将新生成的区块添加至其存储的区块链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检测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获取与该数字钱包绑定的用户第二生物特征,计算第一生物特征与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通过对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与第二生物特征进行匹配,从而使用户不用输入私钥也能登录数字钱包,更加方便的使用数字钱包。并且,用户不用输入私钥也可以登录数字钱包,避免了私钥泄露的风险,从而可保证数字钱包的安全性。
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装置700包括:采集单元701,特征获取单元702,计算单元703,控制单元704,信息获取单元705,签名处理单元706,信息生成单元707,转移单元708。
采集单元701,用于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注册数字钱包,终端采集第二生物特征。其中,数字钱包可以是冷钱包,热钱包,等等。其中,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以及人脸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可穿戴设备,等等。可选的,用户注册数字钱包时,终端采集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将采集到的第二生物特征存储在本地。可选的,用户注册数字钱包时,终端采集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将采集到的第二生物特征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其中,该区块链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网络所有节点中的任意一个。
可选的,用户注册数字钱包时,可以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创建密钥对;此处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可包括但不限于:Elgamal算法(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Rabin算法(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Diffie-Hellman算法(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ECC算法(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其中,密钥对包括公钥和私钥;公钥可以经过数字签名和哈希算法的运算得到数字钱包地址,私钥可以对交易信息进行签名。
用户在成功注册数字钱包之后,可以登录数字钱包,以下阐述具体的登录数字钱包的过程。
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其中,第一生物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和人脸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比如,当用户A登录冷钱包时,采集用户A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和虹膜特征。又比如,当用户B登录热钱包时,采集用户B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和人脸特征。
例如,请参见图2a-图2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第一生物特征的方法示意图。如图2a所示,可以通过生物特征读取器来采集第一生物特征。可选的,可以通过生物特征读取器来采集用户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和人脸特征。可选的,图2a提供的一种采集第一生物特征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图2b和/或图2c和/或图2d提供的采集第一生物特征的方法。如图2b所示,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设备来采集第一生物特征。比如,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设备采集用户的人脸特征。如图2c所示,可以通过声纹采集器来采集第一生物特征。比如,可以通过声纹采集器来采集用户的声纹特征。如图2d所示,可以通过虹膜采集器来采集第一生物特征。比如,可以通过虹膜采集器来采集用户的虹膜特征。
特征获取单元702,用于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特征获取单元702可以用于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其中,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存储在数字钱包中。可选的,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该区块链节点可以是区块链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可选的,第二生物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特征、声纹特征、虹膜特征和人脸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可选的,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采集到之后,特征获取单元702可以用于直接获取预存在数字钱包中的第二生物特征。比如,上述用户A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和虹膜特征采集到之后,获取存储在冷钱包的指纹特征、声纹特征和虹膜特征。
可选的,采集到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之后,特征获取单元702可以用于获取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的第二生物特征。可选的,数字钱包的公钥经过数字签名和哈希算法的运算得到数字钱包地址,可以将该数字钱包地址上传至区块链网络,找到数字钱包地址对应的区块链节点,从而在该区块链节点中获取存储的用户第二生物特征。比如,采集到上述用户B指纹特征的之后,可以获取存储在区块链节点a中对应的指纹特征,采集到的上述用户B的声纹特征之后,获取存储在区块链节点a中对应的声纹特征,采集到的上述用户B的虹膜特征之后,获取存储在区块链节点a中对应的虹膜特征,采集到的上述用户B的人脸特征之后,获取存储在区块链节点a中对应的人脸特征。
计算单元703,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计算单元703可以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其中,第一生物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生物特征。可选的,匹配度可以是相似度,匹配度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匹配度。比如,采集的指纹特征与获取的指纹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9%,采集的声纹特征与获取的声纹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8%,采集的虹膜特征与获取的虹膜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5%,采集的人脸特征与获取的人脸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以是94%。
例如,对上述用户A的采集的指纹特征和获取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计算采集的指纹特征与获取的指纹特征的匹配度,得到匹配度为99%,则用户A的指纹特征的匹配度为99%,对上述用户A的采集的声纹特征和获取的声纹特征进行匹配,计算采集的声纹特征与获取的声纹特征的匹配度,得到匹配度为98%,则用户A的声纹特征的匹配度为98%,对上述用户A的采集的虹膜特征和获取的虹膜特征进行匹配,计算采集的虹膜特征与获取的虹膜特征的匹配度,得到匹配度为95%,则用户A的虹膜特征的匹配度为95%。
登录单元704,用于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上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第一数量;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匹配度的总数量;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总数量之间的目标比例;若所述目标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可选的,第一阈值可以是一个临界值。比如,指纹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是93%,声纹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是90%,虹膜特征匹配度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是93%。可选的,上述目标比例可以是第一数量与总数量的比值。其中,第二阈值可以是一个临界值。比如,若匹配度的总数量为3,若是其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第一数量是2,可以登录数字钱包,则第二阈值可以是1/3。又比如,上述用户A的指纹特征的匹配度为99%,匹配度99%大于第一阈值93%,则指纹匹配成功,上述用户A的声纹特征的匹配度为98%,匹配度98%大于第一阈值90%,则声纹匹配成功,上述用户A的虹膜特征的匹配度为95%,匹配度95%大于第一阈值93%,则虹膜匹配成功,所以,上述第一数量是3,匹配度的总数量是3,上述目标比例是1,1大于第二阈值1/3,则成功登录上述冷钱包。
进一步,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可选的,用户登录数字钱包之后,若要进行交易,可以利用上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其中,上述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可以使用数字签名算法。可选的,该数字签名算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ElGamal(一种签名算法),Fiat-Shamir(一种签名算法),Guillou-Quisquarter(一种签名算法),Schnorr(一种签名算法),Ong-Schnorr-Shamir(一种签名算法),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和有限自动机数字签名算法,等等。比如,上述用户A登录冷钱包之后,在进行交易时,可以通过冷钱包的私钥使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对交易信息进行签名。
信息获取单元705,用于获取第一交易信息,所述第一交易信息用于指示将数字资产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第一交易信息。可选的,扫描智能终端显示的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包括所述第一交易信息。其中,智能终端可以是一类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备。可选的,第一图形码可以是第一二维码。可选的,可以通过扫码设备去扫描智能终端显示的第一图形码。可选的,扫码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扫码仪,可扫码的移动终端设备,等等。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去扫描智能终端显示的二维码,从而获取第一交易信息。
可选的,若检测到数字资产转移指令,展示交易信息输入界面。比如,当智能终端检测到数字资产转移指令,可以展示交易信息输入界面。进一步,获取通过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一交易信息。比如,上述智能终端可以通过交易信息输入界面中所输入的第一交易信息,从而获取该第一交易信息。
进一步,所述第一交易信息用于指示将数字资产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其中,此处的数字资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票据、数字货币(一种不受管制的、数字化的货币)、游戏资源(如游戏币、游戏装备等),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地址是具有唯一性的,一个区块链地址对应一个用户。
签名处理单元706,用于通过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处理,获得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处理,获得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其中,私钥可以用于对第一交易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可选的,在获取第一交易信息之后,可以通过数字钱包的私钥对该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可选的,在通过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之前,可以通过输入密码来对用户进行进一步的身份验证。
信息生成单元707,用于根据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和所述数字钱包的公钥,生成第二交易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和所述数字钱包的公钥,生成第二交易信息。其中,公钥可以经过数字签名和哈希算法的运算得到钱包地址。可选的,公钥可以对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进行校验。
例如,请参见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以及验签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对获取的第一交易信息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一数字摘要,对该第一数字摘要使用私钥进行加密,形成一个数字签名,从而得到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使用上述数字钱包的公钥可以对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进行解密,得到上述第一数字摘要,对上述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进行哈希运算,生成第二数字摘要,对比上述解密后得到的第一数字摘要和第二数字摘要,若两者相同,则验证成功。若校验成功,则可执行将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的步骤。
转移单元708,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从所述公钥对应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向所述第二区块链地址转移所述数字资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获取到第二交易信息之后,可以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
进一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从所述公钥对应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向所述第二区块链地址转移所述数字资产。其中,公钥可以经过数字签名和哈希算法的运算得到第一区块链地址。可选的,区块链网络可以根据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执行第一交易信息,即可执行将数字资产从第一区块链地址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则交易成功。
例如,请参见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利用数字钱包进行交易的应用场景图,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的交易信息,用于验证交易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新的区块。如图6所示,包含区块链网络,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其中,第一终端中包含数字钱包,第二终端中也包含数字钱包。可选的,数字钱包可以发起交易,将交易信息发送给区块链网络中的其它节点,在其它节点验证成功后,作为承认交易信息有效的响应,将交易信息存入区块链网络的临时区块中。可选的,第一终端对应的是第一区块链地址,第二终端对应的是第二区块链地址。具体的,第一终端将获取的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对第二交易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区块链网络可以执行第一交易信息,即可执行将数字资产从第一区块链地址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则交易完成。
可选的,在交易完成之后,区块链网络可以通过共识机制以及P2P(Peer To Peer,点对点)传输等方式将将执行结果和第一交易信息提交至共享账簿(或称为分布式账簿、分布式账本、共享账本等),从而生成一个新的区块,将新生成的区块分别发送给区块链网络中的其它节点,由其它节点对新生成的区块进行校验,并在完成校验后将新生成的区块添加至其存储的区块链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内容可参见图1和/或图3和/或图4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检测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获取与该数字钱包绑定的用户第二生物特征,计算第一生物特征与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通过对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与第二生物特征进行匹配,从而使用户不用输入私钥也能登录数字钱包,更加方便的使用数字钱包。并且,用户不用输入私钥也可以登录数字钱包,避免了私钥泄露的风险,从而可保证数字钱包的安全性。
参见图8,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以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和输入输出接口803。可选的,上述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和输入输出接口803可以通过总线连接。
处理器801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设备执行图1-图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处理器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802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存储器8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VM),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80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80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所述输入输出接口803用于输入或输出数据。
处理器801可以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
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
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可由上述处理器801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预存在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二生物特征;或者,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生物特征获取请求,所述生物特征获取请求包括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
接收所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与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对应的第二生物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包括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种第二特征,其中,一种所述第一特征对应一种所述第二特征;所述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可由上述处理器801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针对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中的每种第一特征,计算所述第一特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之间的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特征对应的匹配度;
获取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个匹配度,并将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可由上述处理器801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第一数量;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匹配度的总数量;
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总数量之间的目标比例;
若所述目标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由上述处理器801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第一交易信息,所述第一交易信息用于指示将数字资产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
通过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处理,获得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
根据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和所述数字钱包的公钥,生成第二交易信息;
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从所述公钥对应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向所述第二区块链地址转移所述数字资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交易信息,可由上述处理器801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扫描智能终端显示的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包括所述第一交易信息;
所述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所述一条或多条第一指令还可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
输出包括所述第二交易信息的第二图形码,以使所述智能终端扫描所述第二图形码获得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并使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交易信息,可由上述处理器801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若检测到数字资产转移指令,展示交易信息输入界面;
获取通过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一交易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可以为上述提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设备的一部分。例如为上述的处理器80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
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
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包括:
获取预存在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二生物特征;或者,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生物特征获取请求,所述生物特征获取请求包括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
接收所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与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对应的第二生物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特征,所述第二生物特征包括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种第二特征,其中,一种所述第一特征对应一种所述第二特征;
所述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包括:
针对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中的每种第一特征,计算所述第一特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之间的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特征对应的匹配度;
获取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特征对应的至少一个匹配度,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作为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大于第一阈值的匹配度的第一数量;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匹配度中匹配度的总数量;
计算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总数量之间的目标比例;
若所述目标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交易信息,所述第一交易信息用于指示将数字资产转移至第二区块链地址;
通过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所述第一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处理,获得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
根据签名处理后的第一交易信息和所述数字钱包的公钥,生成第二交易信息;
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以使所述区块链网络从所述公钥对应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向所述第二区块链地址转移所述数字资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交易信息,包括:
扫描智能终端显示的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包括所述第一交易信息;
所述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包括:
输出包括所述第二交易信息的第二图形码,以使所述智能终端扫描所述第二图形码获得所述第二交易信息,并使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第二交易信息上传至区块链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交易信息,包括:
若检测到数字资产转移指令,展示交易信息输入界面;
获取通过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一交易信息。
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数字钱包登录指令,采集第一生物特征;
特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数字钱包绑定的第二生物特征;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与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之间的匹配度;
登录单元,用于若所述匹配度满足目标条件,控制所述数字钱包切换为登录状态,处于登录状态的所述数字钱包具有使用所述数字钱包的私钥对交易信息进行授权签名的权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预存在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二生物特征;或者,
所述特征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生物特征获取请求,所述生物特征获取请求包括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并接收所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与所述数字钱包的第一区块链地址对应的第二生物特征。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
CN201910868390.7A 2019-09-12 2019-09-12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5991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8390.7A CN110599168B (zh) 2019-09-12 2019-09-12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8390.7A CN110599168B (zh) 2019-09-12 2019-09-12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9168A true CN110599168A (zh) 2019-12-20
CN110599168B CN110599168B (zh) 2024-05-28

Family

ID=68859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8390.7A Active CN110599168B (zh) 2019-09-12 2019-09-12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916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1706A (zh) * 2020-04-27 2020-07-28 杭州云萃流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信息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11931152A (zh) * 2020-09-17 2020-11-1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名校验、电子签名方法及装置
CN112182527A (zh) * 2020-09-30 2021-01-05 青岛网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钱包存储用户私钥的方法及装置
CN113034139A (zh) * 2021-03-15 2021-06-25 中国人民大学 基于活体生物特征认证的区块链多币钱包及其实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200A (zh) * 2017-01-25 2017-06-13 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智能卡技术研究院 一种使用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9039652A (zh) * 2018-08-22 2018-12-18 爱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通证的生成及应用方法
KR101942684B1 (ko) * 2018-05-08 2019-01-25 김민수 다중 인증을 통한 가상화폐 보관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09844787A (zh) * 2018-11-27 2019-06-04 区链通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硬件钱包、交易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09863520A (zh) * 2018-11-27 2019-06-07 区链通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钱包系统及钱包使用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200A (zh) * 2017-01-25 2017-06-13 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智能卡技术研究院 一种使用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KR101942684B1 (ko) * 2018-05-08 2019-01-25 김민수 다중 인증을 통한 가상화폐 보관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09039652A (zh) * 2018-08-22 2018-12-18 爱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通证的生成及应用方法
CN109844787A (zh) * 2018-11-27 2019-06-04 区链通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硬件钱包、交易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09863520A (zh) * 2018-11-27 2019-06-07 区链通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钱包系统及钱包使用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1706A (zh) * 2020-04-27 2020-07-28 杭州云萃流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信息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11461706B (zh) * 2020-04-27 2023-09-05 杭州云萃流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信息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11931152A (zh) * 2020-09-17 2020-11-1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名校验、电子签名方法及装置
CN112182527A (zh) * 2020-09-30 2021-01-05 青岛网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钱包存储用户私钥的方法及装置
CN113034139A (zh) * 2021-03-15 2021-06-25 中国人民大学 基于活体生物特征认证的区块链多币钱包及其实现方法
CN113034139B (zh) * 2021-03-15 2023-12-26 中国人民大学 基于活体生物特征认证的区块链多币钱包及其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9168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9168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钱包登录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9889479B (zh)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身份存证、验证方法及装置及查证系统
CN111213171B (zh) 用于安全离线支付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394651A1 (en) Dynamic off-chain digital currency transaction processing
CN102930199B (zh) 多承租人订阅环境中的安全机器登记
WO2020073513A1 (zh)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认证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220122088A1 (en) Unified logi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upport
CN110351089B (zh) 一种数据签名认证方法及装置
US9495546B2 (en) Electronic signing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EP312199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digital signatures
US20090282466A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System, Terminal Used in the Same, Authentication Verific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CN110190964B (zh) 身份认证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833431B (zh) 一种密码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1212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凭证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61056A (zh) 一种提高数字资产交易安全性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314172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4565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22587A (zh) 身份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69636A (zh) 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1565179A (zh) 身份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3531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客户端及存储介质
CN109768969B (zh) 权限控制方法及物联网终端、电子设备
CN111078649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云上文件存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785410B1 (en) Validation of short authentication data with a zero knowledge proof
CN111049808A (zh) 实名认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