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4781B -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4781B
CN110474781B CN201910810764.XA CN201910810764A CN110474781B CN 110474781 B CN110474781 B CN 110474781B CN 201910810764 A CN201910810764 A CN 201910810764A CN 110474781 B CN110474781 B CN 1104747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sub
address
forwarding
multi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07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4781A (zh
Inventor
贺传森
王晓燕
亓娜
王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07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747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4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4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4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4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应用于主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组播请求;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其中,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包括:路由信息以及转发路径信息;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以解决目前组播数据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
目前视联网中自治服务器内部结构包括:星型拓扑和全交换拓扑。
星型拓扑结构包括一个中心设备,所有的数据都由中心设备转发给其它设备,当业务过多时,会对中心设备造成很大压力,严重时可能会影响业务质量。
全交换拓扑没有中心设备,分控设备之间的数据可以点对点直接发送,即数据源所在的分控设备会把数据直接转发给对应的其他同一个业务中的分控设备,但是当某一个分控设备处于空闲状态(不在同一业务),也就是说,该分控设备没有进行入会,因此该分控设备便不会收到数据,即不会帮助其他繁忙的分控设备分担业务,从而造成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目前组播数据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应用于主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组播请求;
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其中,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包括:路由信息以及转发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可选的,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的步骤包括:
所述主控设备判断所述微云号是否属于主控设备的微云号,
若是,则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询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若存在,则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所述转发路径信息,若不存在,则主控设备通过所述微云号对应的主控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按照所述路由信息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以使所述目的分控设备通过从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下挂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可选的,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中间分控设备的地址;
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的步骤包括:
当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时,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转发路径信息,若存在转发路径,则源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中间分控设备,以使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
可选的,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微云号对应的主控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按照所述路由信息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控设备为所述组播数据添加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主控设备下挂的分控设备转发组播数据;
将添加第一标识信息后的所述组播数据发送至目的分控设备,以使得所述目的分控设备接收所述组播数据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所述组播数据进行转发。
可选的,所述为所述组播数据添加第一标识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主控设备通过主控微云接口转发组播数据时,对所述组播数据使用视联网协议进行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第一封装报文中,得到第二封装报文;
所述将添加第一标识信息后的所述组播数据发送至目的分控设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转发至所述分控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装置,应用于主控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组播请求;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其中,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包括:路由信息以及转发路径信息;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可选的,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
所述查询模块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微云号是否属于主控设备的微云号;
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查询模块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询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若存在,则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所述转发路径信息,若不存在,所述转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微云号对应的主控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以使所述目的分控设备通过从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下挂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中间分控设备的地址;
所述转发模块包括:查找模块;
当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时,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转发路径信息,若存在转发路径,则源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中间分控设备,以使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主控设备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组播请求;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并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由于组播数据的转发是依据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进行转发,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分控设备只能对处于同一个业务范围的分控设备转发。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组播数据转发的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分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组播数据转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组网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
自治服务器,自治服务器包括:主控设备、第一交换网络、分控设备1-n、第二交换网络、终端1-终端500、终端501-终端1000、终端m、终端10001-终端n。
主控设备通过第一交换网络与分控设备1-n连接,分控设备1-n通过第二交换网络与终端1-终端500、终端501-终端1000、终端m以及终端10001-终端n连接。
主控设备和分控设备之间的连接网络为第一交换网络,第一交换网络也就是主控微云,并且主控微云的微云号固定,用于区分不同的微云,在每个自治服务器中主控微云只能存在一个,通过该微云号用于标识主控设备。
每个分控设备和终端之间连接网络为第二交换网络,第二交换网络也就是分控微云,一般的,分控设备的个数就代表了分控微云的个数,也就是说,有多少个分控设备就会有多少个分控微云,该分控微云的标识可以为分控设备的标号,例如分控设备1的分控微云的标识为1。
其中,分控设备一般存在两个端口,一个端口用于与第一交换网络连接,另一个端口用于与第二交换网络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分控设备与第一交换网络连接的端口也称为主微云接口,分控设备与第二交换网络连接的端口也称为从微云接口。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端口1与第一交换网络连接,端口0与第二交换网络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端口1和端口0仅仅用做举例,在具体应用中,也可以采用端口0连接第一交换网络,端口1连接第二交换网络,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终端可以是PC、平版电脑或者移动终端等等,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制,并且每个终端设备都有一个地址信息,并且该地址信息在各自第二交换网络中唯一。
基于上述组网结构,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组播数据转发时,需要分控设备1-n均处于同一业务中,并且分控设备1需要将组播数据分别发送至分控设备2-分控设备n,此时分控设备1的数据转发压力比较大,可能会造成业务不稳定,而其他分控设备处于空闲状态,从而造成组播数据分配不合理。
而本申请中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在进行组播数据转发时,不需要分控设备处于同一业务(入网),而是直接根据组播转发表中的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进行组播数据的转发,这样充分利用了分控设备的资源,使组播数据分配更合理。
基于上述组网结构,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主控设备,具体包括:
步骤201: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组播请求。
业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视联网的会议管理系统、指挥系统以及视频管理系统等等。
步骤202: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其中,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包括:路由信息以及转发路径信息。
在具体实现时,主控设备可以自己生成组播转发表,也可以是通过转发策略系统生成组播转发表,然后转发策略系统将生成的组播转发表发送至主控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的,转发策略系统可以通过tcp socket通信连接到一台或多台自治服务器的主控设备中,获取主控设备下挂的分控设备的信息,并对获取的分控设备信息使用视联网协议进行封装,然后将封装后的分控设备信息发送至主控设备中。
当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时,作为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步骤202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主控设备判断所述微云号是否属于主控设备的微云号。
若是,则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询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若存在,则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主控设备根据微云号确定属于主控设备的微云号,也就是说,主控设备对分控设备发送的组播请求进行处理。根据组播请求中的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询在组播转发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在存在相同的路由信息的情况下,在根据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转发路径,若存在,则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步骤203: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组播数据例如是音频数据或者视频数据。
根据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可以在视联网中建立了数据链路,通过建立的数据链路转发组播数据。
作为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当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时步骤203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所述转发路径信息,若不存在,则主控设备通过所述微云号对应的主控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按照所述路由信息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以使所述目的分控设备通过从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下挂的终端设备。
例如,以图1为例,分控设备1-分控设备n连接到主控设置中的端口地址分别为1到n,组播数据中携带的微云号为1,源分控设备的端口为1,目的分控设备的端口地址为2和3。
主控设备根据源分控设备的端口1和目的分控设备的端口地址为2以及源分控设备的端口1和目的分控设备的端口地址为3查找组播转发表,若存在路由信息,并在转发路径信息中不存在转发路径,则源分控设备1将组播数据发送至目的分控设备2以及源分控设备1将组播数据发送至目的分控设备3。
例如:用户开始会议业务,会议成员包含终端1、终端501和终端m,此时终端1为发言方,终端501和终端m要收看终端1的音视频数据,那么终端1会把音视频数据推送给分控设备1,分控设备1再把音视频数据转发给分控设备2和分控设备3,再由分控设备2和分控设备3分别推送音视频数据给其下终端设备。
作为其中另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中间分控设备的地址时,步骤203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时,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转发路径信息,若存在转发路径,则源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中间分控设备,以使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也就是说,在组播转发表中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时,若存在相同的路由信息,则查找从源分控设备到目的分控设备之间是否存在转发路径,若存在,则通过转发路径进行组播数据的传输。
例如:组播请求中携带的微云号为1,源分控设备的端口为1,目的端口为2,中间分控设备的端口为3,(在主控微云1中,端口地址等于2的分控设备,需要收看端口地址等于1的分控设备数据,必须经过端口地址等于3的分控设备转发)。
例如:用户开启会议业务,会议成员包含终端1、终端501和终端m,此时终端1为发言方,终端501和终端m要收看终端1的音视频数据,那么终端1会把音视频推送给分控设备1,分控设备1再把数据转发给分控设备3,再由分控设备3把数据转发给分控设备2,最后各分控设备把音视频数据推送给其下挂的参会终端设备
在具体应用时,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微云号对应的主控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按照所述路由信息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控设备为所述组播数据添加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主控设备下挂的分控设备转发组播数据。
将添加第一标识信息后的所述组播数据发送至目的分控设备,以使得所述目的分控设备接收所述组播数据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所述组播数据进行转发。
可选的,所述为所述组播数据添加第一标识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主控设备通过主控微云接口转发组播数据时,对所述组播数据使用视联网协议进行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第一封装报文中,得到第二封装报文;
所述将添加第一标识信息后的所述组播数据发送至目的分控设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转发至所述分控设备。
本实施例,主控设备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组播请求;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并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由于组播数据的转发是依据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进行转发,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分控设备只能对处于同一个业务范围的分控设备转发。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限定的方案,以图3为例说明本申请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
根据图3生成的组播转发表如下:
1、微云号=1,源分控设备端口=1,目的分控设备端口列表=[5,n]
2、微云号=1,源分控设备端口=5,目的分控设备端口=[3,4]
3、微云号=1,源分控设备端口=5,目的分控设备端口=2,中间分控设备端口=3
4、微云号=1,源分控设备端口=2,目的分控设备端口=2
在图3中,分控设备1为组播数据的根源,分控设备1把组播数据转发给分控设备n和分控设备5,分控设备n和分控设备5成为第二次转发数据的数据源;分控设备5把收到的组播数据转发给分控设备4和分控设备3,分控设备4和分控设备3成为第三次转发数据的数据源;分控设备3把收到的组播数据转发分控设备2,最后由分控设备把收到的组播数据转发给自身下所连接的终端设备。
例如:源分控设备1端口=5,目的分控设备2端口为3,通过查找组播转发表发现在组播转发表中只存在路由信息,不存在转发路径,即源分控设备1和目的分控设备2只存在路由信息,不存在转发路径(不存在中间设备或者中间节点)。
从图3可知,现有技术是分控设备1需要组播数据分别发给分控设备2、分控设备3、分控设备4、分控设备5以及分控设备n,而采用本申请中限定的方案后,分控设备1只要将组播数据发送给分控设备5,分控设备5实现与其他分控设备的组播数据传播,也就是说,通过其他分控设备来减少分控设备1的数据转发压力,保证业务更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需的。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说明,本申请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实施例,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内容。
参照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组播数据的转发装置的结构图,应用于主控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组播请求。
查询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其中,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包括:路由信息以及转发路径信息。
转发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可选的,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
所述查询模块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微云号是否属于主控设备的微云号;
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查询模块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询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若存在,则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所述转发路径信息,若不存在,所述转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微云号对应的主控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以使所述目的分控设备通过从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下挂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中间分控设备的地址。
所述转发模块包括:查找模块;
当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时,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转发路径信息,若存在转发路径,则源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中间分控设备,以使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
可选的,所述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由信息转发组播数据时,所述转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主控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以使所述目的分控设备通过从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下挂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中间分控设备的地址。
所述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时,所述转发模块具有用于当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时,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转发路径信息,若存在转发路径,则源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中间分控设备,以使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组播数据添加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主控设备下挂的分控设备转发组播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添加第一标识信息后的所述组播数据发送至分控设备,以使得所述分控设备接收所述组播数据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所述组播数据进行转发。
可选的,所述添加模块包括:
第一封装子模块,用于在主控设备通过主控微云接口转发组播数据时,对所述组播数据使用视联网协议进行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第一封装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第一封装报文中,得到第二封装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转发至所述分控设备。
本实施例,主控设备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组播请求;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并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由于组播数据的转发是依据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进行转发,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分控设备只能对处于同一个业务范围的分控设备转发。
对于上述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应用都是可行的,故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任意组合都是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但是由于篇幅限制,本说明书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组播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组播请求;
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其中,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包括:路由信息以及转发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的步骤包括:
所述主控设备判断所述微云号是否属于主控设备的微云号,
若是,则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询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若存在,则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所述转发路径信息,若不存在,则主控设备通过所述微云号对应的主控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按照所述路由信息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以使所述目的分控设备通过从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下挂的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中间分控设备的地址;
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的步骤包括:
当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时,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转发路径信息,若存在转发路径,则源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中间分控设备,以使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微云号对应的主控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按照所述路由信息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控设备为所述组播数据添加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主控设备下挂的分控设备转发组播数据;
将添加第一标识信息后的所述组播数据发送至目的分控设备,以使得所述目的分控设备接收所述组播数据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所述组播数据进行转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组播数据添加第一标识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主控设备通过主控微云接口转发组播数据时,对所述组播数据使用视联网协议进行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报文;
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第一封装报文中,得到第二封装报文;
所述将添加第一标识信息后的所述组播数据发送至目的分控设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封装报文转发至所述分控设备。
6.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控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组播请求;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组播请求查询组播转发表,其中,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包括:路由信息以及转发路径信息;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
所述查询模块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微云号是否属于主控设备的微云号;
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查询模块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询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若存在,则根据所述路由信息和转发路径转发组播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所述转发路径信息,若不存在,所述转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微云号对应的主控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以使所述目的分控设备通过从微云接口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下挂的终端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播请求中携带有微云号、源分控设备的地址、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以及中间分控设备的地址;
所述转发模块包括:查找模块;
当在所述组播转发表中存在与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时,根据所述源分控设备的地址、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和目的分控设备的地址查找转发路径信息,若存在转发路径,则源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中间分控设备,以使所述中间分控设备将所述组播数据转发至目的分控设备。
CN201910810764.XA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474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0764.XA CN110474781B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0764.XA CN110474781B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4781A CN110474781A (zh) 2019-11-19
CN110474781B true CN110474781B (zh) 2021-09-28

Family

ID=68514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0764.XA Active CN110474781B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747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226A (zh) * 2022-06-23 2022-07-26 北京安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间设备实现组播代理与组播溯源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4907B1 (en) * 1999-08-05 2005-07-05 Alcatel Canad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cast transmissions using a distributed router
KR20070061066A (ko) * 2005-12-08 2007-06-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고속 라우터의 멀티캐스팅 패킷 포워딩 장치 및 방법
CN100456684C (zh) * 2006-04-07 2009-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996956A (zh) * 2006-12-20 2007-07-11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组播流跨vlan转发的三层网络设备及方法
CN101291294B (zh) * 2008-06-06 2010-09-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主控交换设备、下发转发表项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35729B (zh) * 2010-11-22 2013-03-2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方法
CN104468371B (zh) * 2014-11-28 2018-03-1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业务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28922B (zh) * 2017-10-27 2022-08-02 上海乾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自治网络中配置组播链路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9428768B (zh) * 2017-10-27 2022-07-19 上海乾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治网络的业务方法和自治网络
CN110099240B (zh) * 2018-01-29 2022-01-25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02453A (zh) * 2018-09-04 2019-02-01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监控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194914B (zh) * 2018-09-05 2021-01-2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391614B (zh) * 2018-09-06 2021-09-07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联网调取监控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61073A (zh) * 2018-10-30 2019-04-0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透传系统及方法
CN110166363B (zh) * 2019-05-06 2020-12-11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4781A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9619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EP1542409B1 (en) Protocol for multi-hop ad-hoc networks
CN109067578B (zh) 一种组播快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09073A (zh) 在软件定义的网络中发现ip多播组成员
US10855576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190089648A1 (en) Resource subscription method, resource subscription apparatus, and resource subscription system
US89039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contents using information of group change in content oriented network environment
US20230300726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element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CN11357286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38625A (zh) 通信系统、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传输控制方法以及传输控制程序
CN106937351B (zh) 一种会话实现方法及核心网元
CN106970843B (zh) 远程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10012107B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474781B (zh)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59605B (zh) 一种基于多数据中心的数据调用系统及方法
CN111737029A (zh) 一种服务端、数据推送方法、数据推送系统
CN112968965A (zh) Nfv网络节点的元数据服务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460482B (zh) 流量获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01309154B (zh) 报文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和传输系统
CN111416760B (zh)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终端及信息同步系统
CN112910959B (zh) 一种基于SDN的多Kubernetes集群的网络互联方法
CN110753071B (zh)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4158093A (zh) 通信方法、网元、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944933B (zh) 基于异构标识的多模态网络高鲁棒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113612812B (zh) 一种分布式群组服务器的实现及其数据同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