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5289B - 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5289B
CN110455289B CN201910551337.4A CN201910551337A CN110455289B CN 110455289 B CN110455289 B CN 110455289B CN 201910551337 A CN201910551337 A CN 201910551337A CN 110455289 B CN110455289 B CN 1104552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rist
tourists
facial features
face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13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55289A (zh
Inventor
鲍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minu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rminu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minu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rminu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513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5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5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5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55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5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2Hotels or restaura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4Travel agenc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所述导引系统包括: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根据其包括的第一摄像机、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触摸屏、动态地图加载模块、游客信息输入模块、游览路径规划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规划游客路径;后台服务器,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导引路标,以及移动导引设备之间通信;导引路标根据其包括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摄像机、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和路标控制模块为游客导引行进方向;移动导引设备根据其包括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三摄像机、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和目标导引模块引领游客到达目标地点。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系统的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在景区内高效合理的规划游客路径,减少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旅游地图导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景区可以通过设立地图指示牌为游客提供导引,或者由工作人员把游客带到目标景点,实现景区内的人工导引服务。
上述地图指示牌和人工导引服务方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景区内的导引服务需求。由于地图指示牌提供信息不全面,造成了游客往往不能根据地图指示牌找到目标景点,而且容易发生迷路的现象,可见,地图指示牌并不能帮助游客高效合理的规划旅游路径。由工作人员带领游客到达目标景点会造成较高的人力成本。若改用机器人或无人机代替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导引服务,会存在机器人在面对崎岖山路时无法行走和无人机的续航距离有限、电量问题无法解决的现象,使得机器人或无人机游客导引的使用范围存在限制。
因此,现有技术迫切地需要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用于高效合理的规划游客路径,减少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本发明通过交互式地图指示牌规划游客路径,导引路标为游客导引行进方向,以及移动导引设备引领游客前往目标地点,从而能够帮助游客高效合理的规划游客路径。不仅解决了机器人在面对崎岖山路时无法行走和无人机的续航距离有限的问题,而且减少了景区内的人力成本。
(二)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包括:
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具体包括:第一摄像机,用于拍摄位于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识别出游客身份;触摸屏,用于显示景区动态地图,并且输入游客相关信息;动态地图加载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屏上加载显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从后台服务器中获取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设定游览景点;游客信息输入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屏上输入所述游客相关信息;游览路径规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定游览景点,以及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在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上规划游客路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实现与所述后台服务器的双向通信;
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实时更新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将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下载至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接收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并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导引路标和移动导引设备;
所述导引路标,具体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第二摄像机,用于拍摄位于所述导引路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摄像机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并将其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路标控制模块;所述路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游客路径控制路标导引游客行进方向;
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具体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第三摄像机,用于拍摄位于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摄像机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并将其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目标导引模块;所述目标导引模块,用于在服务空间范围内,根据所述游客路径引领游客到达目标地点。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包括: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状态,是否有人陪同和是否需要乘坐交通工具。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游览路径规划模块,用于预定所述游客餐位。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包括:无人机和/或机器人。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具体包括:第一摄像步骤,拍摄位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根据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识别出游客身份;触摸屏步骤,显示景区动态地图,并且输入游客相关信息;动态地图加载步骤,在触摸屏上加载显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步骤从后台服务器中获取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设定游览景点;游客信息输入步骤,在所述触摸屏上输入所述游客相关信息;游览路径规划步骤,根据所述设定游览景点,以及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在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上规划游客路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步骤,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实现与所述后台服务器的双向通信;
后台服务器步骤,所述后台服务器实时更新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将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下载至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接收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并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导引路标和移动导引设备;
导引路标步骤,具体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步骤,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第二摄像步骤,拍摄位于所述导引路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根据所述第二摄像步骤中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步骤中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进而确定对应的游客路径;路标控制步骤,根据所述对应的游客路径控制路标导引游客行进方向;
移动导引设备步骤,具体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步骤,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第三摄像步骤,拍摄位于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根据所述第三摄像步骤中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步骤中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进而确定对应的游客路径;目标导引步骤,在服务空间范围内,根据所述对应的游客路径引领游客到达目标地点。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包括: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状态,是否有人陪同和是否需要乘坐交通工具。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游览路径规划步骤,预定所述游客餐位。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包括:无人机和/或机器人。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本发明通过交互式地图指示牌规划游客路径,导引路标为游客导引行进方向,以及移动导引设备引领游客前往目标地点,从而能够帮助游客高效合理的规划游客路径,解决了机器人在面对崎岖山路时无法行走和无人机的续航距离有限造成的电量问题无法解决的现象,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的交互式地图指示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的导引路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的移动导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方法的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方法的导引路标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方法的移动导引设备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4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引系统主要包括: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后台服务器、导引路标和移动导引设备。其中,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包括:第一摄像机、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触摸屏、动态地图加载模块、游客信息输入模块、游览路径规划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导引路标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摄像机、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和路标控制模块;移动导引设备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三摄像机、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和目标导引模块。
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可设立于景区的出入口和景区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位置处。应在游客必经之路设立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方便游客通过交互式地图指示牌了解自身当前所处位置和到达目标地点的距离,并规划出游客路径。交互式地图指示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第一摄像机,用于拍摄位于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一摄像机可以设立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上,或者设置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的外部环境中。游客到达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周围时,第一摄像机可以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通过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向第一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一摄像机可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第一摄像机将拍摄到的游客脸部图像发送至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
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识别出游客身份。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接收第一摄像机发送的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进而可以识别出当前第一摄像机拍摄的游客脸部图像对应的游客身份,从而判定该游客为景区内游客。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为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根据游客脸部图像录入的游客脸部特征。
在识别出游客身份时,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可以将提取的游客脸部特征发送至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触摸屏,用于显示景区动态地图,并且输入游客相关信息。触摸屏可以显示景区动态地图,通过景区动态地图可以了解到景区信息,比如各个景点的位置、景点之间的距离、景点内的状态以及景点内的道路信息等;通过触摸屏还可以进行游客相关信息的输入,由游客相关信息可以了解到游客当前所处的状态。
动态地图加载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屏上加载显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从后台服务器中获取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设定游览景点。动态地图加载模块加载景区动态地图并通过触摸屏显示,游客通过景区动态地图实时了解景区信息,并通过点击景区动态地图上的景点选择设定游览景点。游客可以点击一个或多个景点作为设定游览景点,动态地图加载模块将设定游览景点发送至游览路径规划模块。
游客信息输入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屏上输入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在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识别出游客身份时,游客信息输入模块可以通过触摸屏显示选项菜单,游客可以通过点击选项菜单中的选项输入游客相关信息。游客信息输入模块将游客相关信息发送至游览路径规划模块。
游览路径规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定游览景点,以及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在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上规划游客路径。游览路径规划模块接收动态地图加载模块发送的设定游览景点,以及游客信息输入模块发送的游客相关信息,并根据游客的设定游览景点和游客相关信息,了解到游客当前状态下将要游览的景点,规划出适宜当前游客状态的游客路径。游客通过触摸屏上显示的游客路径可以选择确认进而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或者选择取消进而不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在游客选择确认启用规划的游客路径时,游览路径规划模块将规划的游客路径发送至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实现与所述后台服务器的双向通信。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在游览路径规划模块中游客选择确认进而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时,接收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中提取的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在游览路径规划模块中规划的游客路径,并将游客脸部特征和游客路径发送到后台服务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景区动态地图,并传输至动态地图加载模块。
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实时更新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将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下载至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接收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并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导引路标和移动导引设备。后台服务器实时更新景区动态地图,提高了景区动态地图的准确性;景区内设置有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若干导引路标以及若干移动导引设备为景区内游客提供导引服务。后台服务器将景区动态地图下载至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并接收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发送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而后将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和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发送至若干导引路标和若干移动导引设备,实现了后台服务器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导引路标,以及移动导引设备的双向通信。
所述导引路标,可设立在景区的岔路口等位置处,方便为停留在岔路口的游客指引正确的行进方向,有效的避免了游客迷路的现象。导引路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实现导引路标与后台服务器的双向通信;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提取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后,将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发送至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
第二摄像机,用于拍摄位于所述导引路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二摄像机可以设立于导引路标上,或者设置于导引路标的外部环境中。游客到达导引路标周围时,第二摄像机可以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也可以通过导引路标或者导引路标外部环境向第二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二摄像机可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第二摄像机将拍摄到的游客脸部图像发送至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
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摄像机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并将其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路标控制模块。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接收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接收第二摄像机发送的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将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进行比对;若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中的某一游客脸部特征比对成功,则这一游客脸部特征存在其对应的游客路径,即识别出游客身份,该游客存在交互式地图指示牌规划的游客路径。此时,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将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发送至路标控制模块。
所述路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游客路径控制路标导引游客行进方向。路标控制模块接收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发送的游客路径,并根据游客路径查找出游客在当前位置下正确的行进方向,从而使用路标为游客导引行进方向。路标可以为箭头形状的指示灯,路标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游客路径控制指示灯的亮灭进而导引游客的行进方向。
所述移动导引设备,设立于景区的一些重要地段,比如景区车站、缆车站和餐饮服务区等,可根据游客路径在一定的服务空间范围内引领游客至目标地点。移动导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实现移动导引设备与后台服务器的双向通信;在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提取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后,将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发送至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
第三摄像机,用于拍摄位于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三摄像机可以设立于移动导引设备上,或者设置于移动导引设备的外部环境中。所述移动导引设备的外部环境即指移动导引设备的起始位置周围。游客到达移动导引设备周围时,第三摄像机可以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也可以通过移动导引设备或者移动导引设备外部环境向第三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三摄像机可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第三摄像机将拍摄到的游客脸部图像发送至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
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摄像机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并将其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目标导引模块。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接收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接收第三摄像机发送的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将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进行比对;若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中的某一游客脸部特征比对成功,则这一游客脸部特征存在其对应的游客路径,即识别出游客身份,该游客存在交互式地图指示牌规划的游客路径。此时,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将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发送至目标导引模块。
所述目标导引模块,用于在服务空间范围内,根据所述游客路径引领游客到达目标地点。目标导引模块接收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发送的游客路径,并根据游客路径查找出当前位置距离游客目标地点的路线,从而引领游客前往目标地点。目标导引模块仅用于在服务空间范围内引领游客到达目标地点,比如当服务空间范围内为景区车站内,游客到达的目标地点为电瓶车C时,移动导引设备把游客引领到电瓶车C的候车点等候乘车;当服务空间范围内为餐饮服务区内,游客到达的目标地点为B餐馆时,移动导引设备把游客引领到B餐馆用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包括: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景区动态地图不仅包含了景点名称、位置以及道路位置等,而且包含了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所述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为景点推荐程度、景点当前人数、景点气温、景点内娱乐和餐饮设施的排队时间,以及道路的拥堵状况等。通过景区动态地图可以了解到每一景点当前的状态,因此可以根据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选择设定游览景点。比如,当游客感觉当前所处位置气温过高并造成身体不适现象时,可以避免选择当前人数过多和气温更高的景点作为设定游览景点,并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景点作为设定游览景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状态,是否有人陪同和是否需要乘坐交通工具。游客信息输入模块中,在触摸屏上输入的游客相关信息可以为游客的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状态,是否有人陪同和是否需要乘坐交通工具等。当游客身体健康状态不好或者带有小孩时,可以在游览路径规划模块规划游客路径时为游客选择坡度平缓的道路;当游客需要乘坐交通工具时,可以在规划游客路径时,加入距离游客最近的景区车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游览路径规划模块,用于预定所述游客餐位。游览路径规划模块中,在游客选择确认启用规划的游客路径后,如果游客路径中包含游客到餐馆就餐,此时游览路径规划模块会自动帮助游客预定餐位,避免游客到达该餐馆就餐时,发生等餐时间过长的现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包括:无人机和/或机器人。无人机或者机器人引领乘客到达目标地点后返回起始位置,为下一位游客提供导引服务,这样每位游客只占用了少量的时间,不仅提高了移动导引设备的利用率,而且减少了成本;无人机或者机器人仅在服务空间范围内为游客服务,解决了无人机或者机器人的续航距离有限造成的电量问题。
本发明通过交互式地图指示牌获取游客脸部图像并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进而识别出游客身份,而后进行游客路径规划。由导引路标和移动导引设备通过后台服务器获取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进而通过导引路标获取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提取的游客脸部特征进行比对,然后根据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为游客导引正确的行进方向;或者通过移动导引设备获取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提取的游客脸部特征进行比对,然后根据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引领游客前往目标地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可以帮助游客高效合理的规划游客路径,减少了成本,解决了机器人在面对崎岖山路时无法行走和无人机的续航距离有限造成的电量问题无法解决的现象。
下面参考图5-8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如图5-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引方法,主要包括有: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后台服务器步骤、导引路标步骤和移动导引设备步骤。其中,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包括:第一摄像步骤、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步骤、触摸屏步骤、动态地图加载步骤、游客信息输入步骤、游览路径规划步骤和第一无线通信步骤;导引路标步骤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步骤、第二摄像步骤、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步骤和路标控制步骤;移动导引设备步骤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步骤、第三摄像步骤、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步骤和目标导引步骤。
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中,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可以设立于景区的出入口和景区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位置处。应在游客必经之路设立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方便游客通过交互式地图指示牌了解自身当前所处位置和到达目标地点的距离,并规划出游客路径。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第一摄像步骤,拍摄位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一摄像步骤中包括:第一摄像机。第一摄像机可以设立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上,或者设置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的外部环境中。游客到达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周围时,第一摄像机可以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通过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向第一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一摄像机可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而后第一摄像机将拍摄到的游客脸部图像发送出去。
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根据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识别出游客身份。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步骤中,接收第一摄像机发送的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进而可以识别出当前第一摄像机拍摄的游客脸部图像对应的游客身份,从而判定该游客为景区内游客。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为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根据游客脸部图像录入的游客脸部特征。
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步骤,在识别出游客身份时,可以将提取的游客脸部特征发送出去。
触摸屏步骤,显示景区动态地图,并且输入游客相关信息。触摸屏可以显示景区动态地图,通过景区动态地图可以了解到景区信息,比如各个景点的位置、景点之间的距离、景点内的状态以及景点内的道路信息等;通过触摸屏还可以进行游客相关信息的输入,由游客相关信息可以了解到游客当前所处的状态。
动态地图加载步骤,在触摸屏上加载显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步骤从后台服务器中获取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设定游览景点。动态地图加载步骤中,加载景区动态地图并通过触摸屏显示,游客通过景区动态地图实时了解景区信息,并通过点击景区动态地图上的景点选择设定游览景点。游客可以点击一个或多个景点作为设定游览景点,动态地图加载步骤发送设定游览景点。
游客信息输入步骤,在所述触摸屏上输入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在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步骤中识别出游客身份时,游客信息输入步骤可以通过触摸屏显示选项菜单,游客可以通过点击选项菜单中的选项输入游客相关信息,此时游客信息输入步骤发送游客相关信息。
游览路径规划步骤,根据所述设定游览景点,以及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在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上规划游客路径。游览路径规划步骤,接收动态地图加载步骤中发送的设定游览景点,以及游客信息输入步骤中发送的游客相关信息,并根据游客的设定游览景点和游客相关信息,了解到游客当前状态下将要游览的景点,规划出适宜当前游客状态的游客路径。游客通过触摸屏上显示的游客路径可以选择确认进而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或者选择取消进而不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在游客选择确认启用规划的游客路径时,游览路径规划步骤发送规划的游客路径。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步骤,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实现与所述后台服务器的双向通信。第一无线通信步骤,在游览路径规划步骤中游客选择确认进而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时,接收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步骤中提取的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在游览路径规划步骤中规划的游客路径,并将游客脸部特征和游客路径发送到后台服务器;第一无线通信步骤接收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景区动态地图,并传输所述景区动态地图。
后台服务器步骤,所述后台服务器实时更新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将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下载至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接收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并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导引路标和移动导引设备。后台服务器步骤中,由后台服务器实时更新景区动态地图,提高了景区动态地图的准确性;景区内设置有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若干导引路标以及若干移动导引设备为景区内游客提供导引服务。后台服务器将景区动态地图下载至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并接收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发送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而后将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和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发送至若干导引路标和若干移动导引设备,实现了后台服务器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导引路标,以及移动导引设备的双向通信。
导引路标步骤中,导引路标可以设立于景区的岔路口等位置处,方便为停留在岔路口的游客指引正确的行进方向,有效的避免了游客迷路的现象。导引路标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
第二无线通信步骤,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第二无线通信步骤可以实现导引路标与后台服务器的双向通信;在第二无线通信步骤中接收后台服务器发送的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提取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后,将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发送出去。
第二摄像步骤,拍摄位于所述导引路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二摄像步骤中包括:第二摄像机。第二摄像机可以设立于导引路标上,或者设置于导引路标的外部环境中。游客到达导引路标周围时,第二摄像机可以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也可以通过导引路标或者导引路标外部环境向第二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二摄像机可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而后第二摄像机发送拍摄到的游客脸部图像。
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根据所述第二摄像步骤中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步骤中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进而确定对应的游客路径。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接收第二无线通信步骤中发送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接收第二摄像机发送的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将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进行比对;若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中的某一游客脸部特征比对成功,则这一游客脸部特征存在其对应的游客路径,即识别出游客身份,该游客存在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中规划的游客路径。此时,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步骤发送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
路标控制步骤,根据所述对应的游客路径控制路标导引游客行进方向。路标控制步骤接收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步骤中发送的游客路径,并根据游客路径查找出游客在当前位置下正确的行进方向,从而使用路标为游客导引行进方向。路标可以为箭头形状的指示灯,可以根据游客路径控制指示灯的亮灭进而导引游客的行进方向。
移动导引设备步骤中,移动导引设备设立于景区的一些重要地段,比如景区车站、缆车站和餐饮服务区等,可根据游客路径在一定的服务空间范围内引领游客至目标地点。移动导引设备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
第三无线通信步骤,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在第三无线通信步骤中,可以实现移动导引设备与后台服务器的双向通信;第三无线通信步骤,在接收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提取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后,发送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
第三摄像步骤,拍摄位于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三摄像步骤中包括:第三摄像机。第三摄像机可以设立于移动导引设备上,或者设置于移动导引设备的外部环境中。所述移动导引设备的外部环境即指移动导引设备的起始位置周围。游客到达移动导引设备周围时,第三摄像机可以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也可以通过移动导引设备或者移动导引设备外部环境向第三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三摄像机可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第三摄像机将拍摄到的游客脸部图像发送出去。
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根据所述第三摄像步骤中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步骤中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进而确定对应的游客路径。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接收第三无线通信步骤中发送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接收第三摄像机发送的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将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进行比对;若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中的某一游客脸部特征比对成功,则这一游客脸部特征存在其对应的游客路径,即识别出游客身份,该游客存在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规划的游客路径。此时,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步骤发送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
目标导引步骤,在服务空间范围内,根据所述对应的游客路径引领游客到达目标地点。目标导引步骤接收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步骤中发送的游客路径,并根据游客路径查找出当前位置距离游客目标地点的路线,从而引领游客前往目标地点。目标导引步骤仅在服务空间范围内引领游客到达目标地点,比如当服务空间范围内为景区车站内,游客到达的目标地点为电瓶车C时,移动导引设备把游客引领到电瓶车C的候车点等候乘车;当服务空间范围内为餐饮服务区内,游客到达的目标地点为B餐馆时,移动导引设备把游客引领到B餐馆用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包括: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景区动态地图不仅包含了景点名称、位置以及道路位置等,而且包含了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所述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为景点推荐程度、景点当前人数、景点气温、景点内娱乐和餐饮设施的排队时间,以及道路的拥堵状况等。通过景区动态地图可以了解到每一景点当前的状态,因此可以根据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选择设定游览景点。比如,当游客感觉当前所处位置气温过高并造成身体不适现象时,可以避免选择当前人数过多和气温更高的景点作为设定游览景点,并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景点作为设定游览景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状态,是否有人陪同和是否需要乘坐交通工具。游客信息输入步骤中,在触摸屏上输入的游客相关信息可以为游客的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状态,是否有人陪同和是否需要乘坐交通工具等。当游客身体健康状态不好或者带有小孩时,可以在游览路径规划步骤规划游客路径时为游客选择坡度平缓的道路;当游客需要乘坐交通工具时,可以在规划游客路径时,加入距离游客最近的景区车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游览路径规划步骤,预定所述游客餐位。游览路径规划步骤中,在游客选择确认启用规划的游客路径后,如果游客路径中包含游客到餐馆就餐,此时游览路径规划步骤自动帮助游客预定餐位,避免游客到达该餐馆就餐时,发生等餐时间过长的现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包括:无人机和/或机器人。无人机或者机器人引领乘客到达目标地点后返回起始位置,为下一位游客提供导引服务,这样每位游客只占用了少量的时间,不仅提高了移动导引设备的利用率,而且减少了成本;无人机或者机器人仅在服务空间范围内为游客服务,解决了无人机或者机器人的续航距离有限造成的电量问题。
本发明通过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获取游客脸部图像并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进而识别出游客身份,而后进行游客路径规划;后台服务器步骤获取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并发送至导引路标和移动导引设备;进而通过导引路标步骤获取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中提取的游客脸部特征进行比对,然后根据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为游客导引正确的行进方向;或者通过移动导引设备步骤获取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中提取的游客脸部特征进行比对,然后根据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引领游客前往目标地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方法,可以帮助游客高效合理的规划游客路径,减少了成本,解决了机器人在面对崎岖山路时无法行走和无人机的续航距离有限造成的电量问题无法解决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具体包括:第一摄像机,用于拍摄位于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一摄像机设立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上,或者设置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的外部环境中;游客到达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周围时,第一摄像机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通过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向第一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一摄像机拍摄游客脸部图像;第一摄像机将拍摄到的游客脸部图像发送至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识别出游客身份;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接收第一摄像机发送的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进而识别出当前第一摄像机拍摄的游客脸部图像对应的游客身份,从而判定该游客为景区内游客;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为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根据游客脸部图像录入的游客脸部特征;触摸屏,用于显示景区动态地图,并且输入游客相关信息;动态地图加载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屏上加载显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从后台服务器中获取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设定游览景点;游客通过点击景区动态地图上的一个或多个景点作为设定游览景点;游客信息输入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摸屏上输入所述游客相关信息;游客信息输入模块通过触摸屏显示选项菜单,游客通过点击选项菜单中的选项输入游客相关信息;游览路径规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定游览景点,以及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在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上规划游客路径,游客通过触摸屏上显示的游客路径选择确认进而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或者选择取消进而不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在游客选择确认启用规划的游客路径时,游览路径规划步骤发送规划的游客路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实现与所述后台服务器的双向通信;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在游览路径规划模块中游客选择确认进而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时,接收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模块中提取的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在游览路径规划模块中规划的游客路径,并将游客脸部特征和游客路径发送到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实时更新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将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下载至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接收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并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导引路标和移动导引设备;
所述导引路标,具体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提取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后,将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发送至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第二摄像机,用于拍摄位于所述导引路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二摄像机设立于导引路标上,或者设置于导引路标的外部环境中;游客到达导引路标周围时,第二摄像机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通过导引路标或者导引路标外部环境向第二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二摄像机拍摄游客脸部图像;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摄像机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并将其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路标控制模块;若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中的某一游客脸部特征比对成功,则这一游客脸部特征存在其对应的游客路径,即识别出游客身份,该游客存在交互式地图指示牌规划的游客路径;所述路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游客路径控制路标导引游客行进方向,路标控制模块接收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模块发送的游客路径,并根据游客路径查找出游客在当前位置下正确的行进方向,从而使用路标为游客导引行进方向;路标为箭头形状的指示灯,根据游客路径控制指示灯的亮灭进而导引游客的行进方向;
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具体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在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提取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后,将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发送至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第三摄像机,用于拍摄位于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三摄像机设立于移动导引设备上,或者设置于移动导引设备的外部环境中;所述移动导引设备的外部环境即指移动导引设备的起始位置周围;游客到达移动导引设备周围时,第三摄像机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通过移动导引设备或者移动导引设备外部环境向第三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三摄像机拍摄游客脸部图像;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摄像机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并将其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目标导引模块;若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中的某一游客脸部特征比对成功,则这一游客脸部特征存在其对应的游客路径,即识别出游客身份,该游客存在交互式地图指示牌规划的游客路径;所述目标导引模块,用于在服务空间范围内,根据所述游客路径引领游客到达目标地点;目标导引模块接收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模块发送的游客路径,并根据游客路径查找出当前位置距离游客目标地点的路线,从而引领游客前往目标地点;目标导引模块仅用于在服务空间范围内引领游客到达目标地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包括: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所述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为景点推荐程度、景点当前人数、景点气温、景点内娱乐和餐饮设施的排队时间,以及道路的拥堵状况;通过景区动态地图了解到每一景点当前的状态,并根据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选择设定游览景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状态,是否有人陪同和是否需要乘坐交通工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游览路径规划模块,用于自动预定所述游客餐位;游览路径规划模块中,在游客选择确认启用规划的游客路径后,如果游客路径中包含游客到餐馆就餐,此时游览路径规划模块会自动帮助游客预定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包括:无人机和/或机器人。
6.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步骤,具体包括:第一摄像步骤,拍摄位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一摄像步骤中的第一摄像机设立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上,或者设置于交互式地图指示牌的外部环境中;游客到达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周围时,第一摄像机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通过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向第一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一摄像机拍摄游客脸部图像;第一摄像机将拍摄到的游客脸部图像发送至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步骤中;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根据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识别出游客身份;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接收第一摄像机发送的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进而识别出当前第一摄像机拍摄的游客脸部图像对应的游客身份,从而判定该游客为景区内游客;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为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根据游客脸部图像录入的游客脸部特征;触摸屏步骤,显示景区动态地图,并且输入游客相关信息;动态地图加载步骤,在触摸屏上加载显示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步骤从后台服务器中获取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设定游览景点;游客通过点击景区动态地图上的一个或多个景点作为设定游览景点;游客信息输入步骤,在所述触摸屏上输入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在游客信息输入步骤中通过触摸屏显示选项菜单,游客通过点击选项菜单中的选项输入游客相关信息;游览路径规划步骤,根据所述设定游览景点,以及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在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上规划游客路径,游客通过触摸屏上显示的游客路径选择确认进而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或者选择取消进而不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在游客选择确认启用规划的游客路径时,游览路径规划步骤发送规划的游客路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步骤,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实现与所述后台服务器的双向通信;第一无线通信步骤在游览路径规划步骤中游客选择确认进而启用规划的所述游客路径时,接收第一人脸提取识别步骤中提取的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在游览路径规划步骤中规划的游客路径,并将游客脸部特征和游客路径发送到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步骤,所述后台服务器实时更新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并将所述景区动态地图下载至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接收所述交互式地图指示牌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并将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发送至导引路标和移动导引设备;
导引路标步骤,具体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步骤,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在第二无线通信步骤接收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提取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后,将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发送至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步骤;第二摄像步骤,拍摄位于所述导引路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二摄像步骤中的第二摄像机设立于导引路标上,或者设置于导引路标的外部环境中;游客到达导引路标周围时,第二摄像机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通过导引路标或者导引路标外部环境向第二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二摄像机拍摄游客脸部图像;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根据所述第二摄像步骤中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步骤中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进而确定对应的游客路径;若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中的某一游客脸部特征比对成功,则这一游客脸部特征存在其对应的游客路径,即识别出游客身份,该游客存在交互式地图指示牌规划的游客路径;路标控制步骤,根据所述对应的游客路径控制路标导引游客行进方向,在路标控制步骤接收第二人脸提取识别步骤中发送的游客路径,并根据游客路径查找出游客在当前位置下正确的行进方向,从而使用路标为游客导引行进方向;路标为箭头形状的指示灯,根据游客路径控制指示灯的亮灭进而导引游客的行进方向;
移动导引设备步骤,具体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步骤,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以及对应的所述游客路径;在第三无线通信步骤接收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若干交互式地图指示牌提取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后,将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以及游客脸部特征对应的游客路径发送至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步骤;第三摄像步骤,拍摄位于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周围的游客脸部图像;第三摄像步骤中的第三摄像机设立于移动导引设备上,或者设置于移动导引设备的外部环境中;所述移动导引设备的外部环境即指移动导引设备的起始位置周围;游客到达移动导引设备周围时,第三摄像机直接拍摄游客脸部图像;或者通过移动导引设备或者移动导引设备外部环境向第三摄像机下达拍摄指令从而使得第三摄像机拍摄游客脸部图像;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步骤,根据所述第三摄像步骤中拍摄的所述游客脸部图像,提取出游客脸部特征,并通过所述游客脸部特征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步骤中接收的所述游客脸部特征比对识别出所述游客身份,进而确定对应的游客路径;若提取到的游客脸部特征与接收到的若干游客脸部特征中的某一游客脸部特征比对成功,则这一游客脸部特征存在其对应的游客路径,即识别出游客身份,该游客存在交互式地图指示牌规划的游客路径;目标导引步骤,在服务空间范围内,根据所述对应的游客路径引领游客到达目标地点;目标导引步骤接收第三人脸提取识别步骤中发送的游客路径,并根据游客路径查找出当前位置距离游客目标地点的路线,从而引领游客前往目标地点;目标导引步骤仅用于在服务空间范围内引领游客到达目标地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景区动态地图包括: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所述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为景点推荐程度、景点当前人数、景点气温、景点内娱乐和餐饮设施的排队时间,以及道路的拥堵状况;通过景区动态地图了解到每一景点当前的状态,并根据景点和道路的动态信息选择设定游览景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客相关信息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状态,是否有人陪同和是否需要乘坐交通工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览路径规划步骤,自动预定所述游客餐位;游览路径规划步骤中,在游客选择确认启用规划的游客路径后,如果游客路径中包含游客到餐馆就餐,此时会自动帮助游客预定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引设备包括:无人机和/或机器人。
CN201910551337.4A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 Active CN110455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1337.4A CN110455289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1337.4A CN110455289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5289A CN110455289A (zh) 2019-11-15
CN110455289B true CN110455289B (zh) 2020-09-11

Family

ID=68480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1337.4A Active CN110455289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52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6148B (zh) * 2019-11-27 2021-11-30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景区多媒体影像流动播放系统和方法
CN111179490B (zh) * 2019-12-13 2022-01-11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用户核验的可移动载体、控制系统及无人车辆
CN111505983B (zh) * 2020-04-16 2021-09-14 梦之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动路标提供方向指引的装置
CN111626521A (zh) * 2020-06-02 2020-09-04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览路线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78519B (zh) * 2020-06-05 2022-07-22 北京都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导航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57138A (zh) * 2020-07-03 2020-10-30 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载人自动导引车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以及相关装置
CN113222786B (zh) * 2021-06-04 2022-03-04 西北民族大学 基于云计算的非遗数字博物馆云平台
CN113807585B (zh) * 2021-09-18 2024-04-30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览路径推荐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08080B2 (en) * 2004-12-31 2011-03-15 Google Inc. Transportation routing
CN103278170B (zh) * 2013-05-16 2016-01-06 东南大学 基于显著场景点检测的移动机器人级联地图创建方法
CN105869081B (zh) * 2015-12-23 2019-12-20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智慧旅游的5d引导系统及方法
CN107436608A (zh) * 2016-05-26 2017-1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于无人机的控制装置及用于导游的系统
CN108318031A (zh) * 2017-01-16 2018-07-24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酒店会议安排导航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7014368A (zh) * 2017-03-30 2017-08-0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被动式智能交互指示牌指示方法及其系统
CN107168320B (zh) * 2017-06-05 2020-02-14 游尔(北京)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游服务机器人
CN108444491A (zh) * 2018-03-21 2018-08-24 陈清洁 一种旅游出行路线的优化规划方法
CN109214538A (zh) * 2018-07-05 2019-01-15 邹春英 电子促销屏用附近商家的预定系统
CN109887099A (zh) * 2019-02-19 2019-06-14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ar与路牌相结合的互动展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5289A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5289B (zh) 一种基于人脸技术的智慧旅游游客导引系统与方法
US10198006B2 (en) Park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US11069239B2 (en) Event vehicle dispatch device, event vehicle dispatch method, program, and management system
CN104463761A (zh) 一种机场移动自助服务方法和系统
CN112889082A (zh) 自主车辆的智能标志
CN112189224B (zh) 上下车位置决定方法、上下车位置决定装置以及上下车位置决定系统
GB2524496A (en) Dynamic tracking and control of passenger travel progress
CN102027524A (zh) 用于提供停车场所可用性的导航装置及方法
US20120036229A1 (en) Route guiding system, route search server, route guiding mediation server and route guiding method
WO201911484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transportation service
WO2014090566A1 (en) A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KR20170091308A (ko) 실시간 대중교통 길안내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실시간 길안내 방법
JP6682193B2 (ja) 通知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通信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知方法
JP2018151259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0709880B (zh) 一种广告投放的方法、装置及广告机器人
CN111104612B (zh) 一种通过目标追踪实现的智慧景区推荐系统和方法
CN113853638B (zh) 车辆调度服务上车地点决定方法以及车辆调度服务上车地点决定装置
CN111859180A (zh) 一种上车点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03292825B (zh) 一种基于区域定位的导航系统和方法
JP2017227513A (ja) 交通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交通情報配信方法
KR20170030210A (ko) 미디어보드를 이용한 교통정보 제공시스템 및 교통정보 제공방법
JP2012194058A (ja) 目的地案内システム、及び目的地案内装置
US20210089983A1 (en) Vehicle ride-sharing assist system
JP6646783B2 (ja) 移動体の配置システム
JP726713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