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3376B - 具有基于话音的交互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基于话音的交互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3376B
CN110383376B CN201880017963.9A CN201880017963A CN110383376B CN 110383376 B CN110383376 B CN 110383376B CN 201880017963 A CN201880017963 A CN 201880017963A CN 110383376 B CN110383376 B CN 110383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command
event notification
audible
notif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79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3376A (zh
Inventor
P.F.奥雷拉纳
A.蒂瓦里
D.卡姆帕纳
H.M.波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83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3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6Speech to text system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s
    • G10L15/30Distributed recognition, e.g. in client-server systems, for mobile phones or network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7/00Speaker identification or verif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7/00Speaker identification or verification techniques
    • G10L17/22Interactive procedures; Man-machine interfac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3Execution procedure of a spoken comm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包括传声器、控制器、话音认证引擎、语音识别引擎以及无线设备。传声器被配置成传送由用户发起的可听命令。控制器位于云中并且被配置成接收可听命令。话音认证引擎被配置成接收用于认证用户的可听命令,并将认证信号发送到控制器。语音识别引擎被配置成接收可听命令以便识别可听命令,并将指示可听命令的命令文本发送到控制器。无线设备被配置成:如果控制器已接收到来自话音认证引擎的认证信号以及来自语音识别引擎的命令文本两者,则接收命令文本。

Description

具有基于话音的交互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事件通知系统以及更特别地,涉及具有基于话音的交互能力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IoT)正在为诸如安全系统之类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实现崭新和创新的解决方案。安全系统的一个特征可以是无面板系统,其中通常在本地硬连线控制器中找到的逻辑现在可以被托管在云中。在此类系统中,用户智能电话可以是与安全系统的主要接口。以这种方式,系统变得无处不在,并且一般可以在各个地方可接入,而不仅仅是通过现场物理交互可接入。遗憾的是,这种较新的方法并不总是用户友好的并且相对于安全性和私人通信可能存在其它缺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包括:传声器,被配置成传送由用户发起的话音命令;第一控制器,被配置成接收与话音命令相关联的可听命令;话音认证引擎,被配置成从第一控制器接收用于认证用户的可听命令,并且将认证信号发送到第一控制器;语音识别引擎,被配置成从第一控制器接收可听命令以便识别所述命令,并且将指示可听命令的命令文本发送到第一控制器;以及第二控制器,其位于云中并且被配置成从第一控制器接收认证信号以及与话音命令相关联的文本命令;以及无线设备,被配置成:如果第二控制器已从第一控制器接收到认证信号和命令文本两者,则从第二控制器接收命令文本。
除了前述实施例之外,第一控制器位于云中。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传声器是移动应用的一部分。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位于移动应用中。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移动应用是智能电话。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包括网关,该网关被配置成从第二控制器接收命令文本并发送到无线设备。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无线设备是物联网(IoT)设备。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无线设备是被动红外摄像机(PirCAM)。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传声器是无线设备的一部分。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器被配置成在将可听命令发送到语音识别引擎之前接收认证信号。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无线事件通知包括用户接口,该用户接口被配置成与第一控制器通信并向用户输出通信以便于用户鉴定(identification)。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用户接口和传声器是智能电话的一部分。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语音识别引擎包括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具有至少一个预编程过的可听命令以便与可听命令进行比较。
根据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操作无线事件通知系统的方法包括:由用户将话音命令递送到传声器中;将与话音命令相关联的可听命令发送到云中的控制器;由控制器将可听命令发送到话音鉴定引擎;由话音鉴定引擎认证所述用户的话音;确认与控制器的认证;由控制器将可听命令发送到语音识别引擎;由语音识别引擎鉴定可听命令;将与可听命令相关联的命令文本从语音识别引擎发送到控制器;以及从控制器并向无线设备发送命令文本。
除了前述实施例之外,话音鉴定引擎和语音识别引擎是云的一部分。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方法包括从与控制器通信的用户接口并向用户递送确认通信。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传声器和用户接口是智能电话的一部分。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传声器和用户接口是无线设备的一部分,并且控制器是虚拟控制面板。
在备选方案中或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将命令文本从控制器发送到无线设备是通过路由器执行的,并且无线设备是PSM设备。
根据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包括:移动应用,其包括被配置成传送由用户发起的话音命令的传声器;控制器,其位于云中并且被配置成接收与话音命令相关联的可听命令;话音认证引擎,被配置成从移动应用接收用于认证用户的可听命令,并且将认证信号发送到移动应用;语音识别引擎,被配置成从移动应用接收可听命令以便识别所述命令,并且将指示可听命令的命令文本发送到移动应用;以及无线设备,被配置成:如果控制器已从移动应用接收到认证信号和命令文本两者,则从控制器接收命令文本。
除非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可以采取各种组合将前述特征和元素组合而没有排他性。根据下面的描述和附图,这些特征和元素及其操作将变得更加明白。然而,应该理解,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旨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从所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显而易见。伴随详细描述的附图可以简要描述如下:
图1是作为本公开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操作无线事件通知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示出了无线事件通知系统20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该示例性实施例可包括无线设备22、网关24(例如,指示Wi-Fi的接入点(AP)设备)、用户应用26、可以在云30中的计算服务器28、话音鉴定引擎32和语音识别引擎34。云服务器28可以包括处理器36以及计算机可写和可读存储介质38,它们可以支持无线事件通知系统20的控制器40(例如,虚拟控制面板)。无线设备22和AP设备24可被配置成通过无线路径(参见箭头42)彼此通信。AP设备24和虚拟控制面板40可被配置成通过可以是无线的(例如,3G接入点)、可以是光纤和/或可以是有线的路径(参见箭头44)彼此通信。用户应用26和无线设备22可被配置成通过AP设备24并且通过可以是无线的路径(参见箭头46和42)彼此通信。此外,用户应用26可被配置成通过无线路径(参见箭头48)与无线设备22通信。虚拟控制面板40和用户应用26可被配置成通过可以是无线的路径(参见箭头50)彼此通信。理解的是,广义上看待术语“网关”并且该术语不仅仅指示Wi-Fi通信。例如,网关可以支持ZWave。
如图所示,并且在话音鉴定引擎32和语音识别引擎34与云服务器28分离的非限制性示例中,虚拟控制面板40和引擎32、34可通过可以是无线的相应路径(参见箭头52、54)彼此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引擎32、34可由任何云计算平台支持,并且可以是基于软件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引擎32、34可以由云服务器28支持,因此一般可以消除通信路径52、54。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事件通知系统20可以是安全系统,并且无线设备22可以是无源红外摄像机(PirCAM)设备,其被配置成通过AP设备24与云服务器28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设备22可以被配置成在Wi-Fi省电模式(PSM)中操作、可以是物联网(IoT)设备、和/或可以是智能设备。无线设备22的非限制性示例可包括智能家用传感器、被配置成检测窗或门的打开的入侵传感器(intrusion sensor)、被配置成测量环境空气温度的热传感器、被配置成检测气体存在的气体传感器、作为安全系统的一部分的烟雾探测器、以及可以利用电池并可以无线通信的许多其它类型的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AP设备24可以是具有支持Wi-Fi PSM的固件的路由器。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应用26可以是移动应用,并且还可以是智能电话。移动应用26的其它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数字媒体播放器和平板计算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应用26可以包括传声器56和用户接口58。在操作中,用户60可以讲话,从而发起话音命令62,该话音命令62由用户应用26的传声器56接收并作为可听命令(参见箭头64)通过路径50发送到虚拟控制面板40。作为用户鉴定过程的一部分,虚拟控制面板40可被配置成通过路径50向用户接口58发送通信(参见箭头66)。通信66可以是可听和/或可视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接口可包括扬声器,该扬声器可以是传声器56的一部分以便用可听方式传递通信。在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用户接口58可以是可视屏幕,其可以是交互式的。设想并理解的是,传声器56可以不是用户应用26的一部分,并且可改为无线设备22的一部分或者对于无线设备22是本地的。
无线设备22可包括电力管理模块61(即,电池和管理电池电量的部件)、传感器和/或致动器63、计算处理器65(例如,微控制器)、和无线收发器67。如果无线设备22是PSM设备,则无线设备22可被配置成以预定频率和在预定持续时间进入睡眠和唤醒状态。
话音鉴定引擎32被配置成从虚拟控制面板40接收可听命令64、认证用户60、以及一旦经认证则将认证信号(参见箭头68)发送到虚拟控制面板40。可通过将话音(即,可听命令64)与由系统20的所允许的用户生成的预先记录/经训练的话音样本(pattern)进行对照来促进认证。经训练的话音样本一般可由引擎32存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听命令64可从用户应用26直接发送到话音鉴定引擎32。话音鉴定引擎32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基于Microsoft认知服务。
语音识别引擎34被配置成从虚拟控制面板40接收可听命令64、识别该命令、以及一旦经识别则将命令文本(参见箭头72)发送到虚拟控制面板40。可通过与引擎34存储的所允许的命令进行比较来促进可听命令64的识别。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听命令64可以直接从用户应用26发送,或者直接从话音鉴定引擎32发送。语音识别引擎34的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基于来自Google云平台或Microsoft Azure的语音识别服务。
参照图2,示出了操作事件通知系统20的方法。在框100处,由用户60向传声器56中可听地产生话音命令62。在框102处,将与话音命令62相关联的可听命令64发送到可能在云30中的虚拟控制面板40。在框104处,可听命令64由虚拟控制面板40发送到话音鉴定引擎32。在框106处,话音鉴定引擎32认证可听命令64。
在框108处,话音鉴定引擎32通过在路径52上将认证信号68发送到虚拟控制面板40来确认认证。在框110处,通过路径54将可听命令64从虚拟控制面板40发送到语音识别引擎34。在框112处,语音识别引擎34鉴定可听命令64。在框114处,语音识别引擎34通过路径54将指示可听命令64的鉴定的命令文本(参见箭头72)发送到虚拟控制面板40。在框116处,虚拟控制面板40可通过路径50向用户应用26发送通信66。通信66可以指示关于话音鉴定和识别的失败或成功,和/或可从用户60请求确认或其它动作。在框118处,可从虚拟控制面板40并且通过路径44向AP设备24、然后通过路径42向无线设备22发送命令文本72。一旦接收到该命令文本,则无线设备22可相应地行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命令文本72可以包括启用或防备(arm)系统命令,并且可以包括禁用或撤防(disarm)系统命令。
在其它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移动应用可以将话音命令发送到认证引擎、认证用户(即,接收密钥)、将话音命令发送到语音识别引擎、以及接收文本消息。然后,移动应用可以向云中的控制器发送密钥和文本消息。云中的控制器40可以验证该认证,并且然后可以将文本消息转发到无线设备22。
本公开的优点和益处包括:通过例如智能电话来实现事件通知系统的用户鉴定的健壮且用户友好的方法。其它益处包括避免对于更传统的密码和/或接近指纹的需要、降低成本、和改进事件通知系统的可维护性。
上述各种功能可由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或支持,所述计算机程序由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形成,并且被体现或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可包括源代码、目标代码、可执行代码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类型的介质,并且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光盘(CD)、数字视频盘(DVD)或其它形式。
本文使用的诸如组件、模块、系统之类的术语意在指代计算机相关的实体,其采取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或软件执行。举例来说,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理解的是,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和服务器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的线程内,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
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并且可替换等价物。另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应用各种修改以使本公开的教导适应于特定情况、应用和/或材料。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本文中公开的特定示例,而是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19)

1.一种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包括:
传声器,被配置成传送由用户发起的话音命令;
第一控制器,被配置成接收与所述话音命令相关联的可听命令;
话音认证引擎,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所述可听命令以便认证所述用户,并且将认证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一控制器;
语音识别引擎,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所述可听命令以便识别所述命令;并且将指示所述可听命令的命令文本发送到所述第一控制器;以及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位于云中并且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认证信号以及与所述话音命令相关联的命令文本;以及
无线设备,被配置成:如果所述第二控制器已从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认证信号和所述命令文本两者,则从所述第二控制器接收所述命令文本。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其中所述传声器是移动应用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位于所述移动应用中。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其中所述移动应用是智能电话。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还包括:
网关,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二控制器接收所述命令文本并发送到所述无线设备。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其中所述无线设备是物联网(IoT)设备。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其中所述无线设备是被动红外摄像机(PirCAM)。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其中所述传声器是所述无线设备的一部分。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被配置成在将所述可听命令发送到所述语音识别引擎之前接收所述认证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还包括:
用户接口,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控制器通信并向所述用户输出通信以便于用户鉴定。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其中所述用户接口和所述传声器是智能电话的一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其中所述语音识别引擎包括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具有至少一个预编程过的可听命令以便与所述可听命令进行比较。
13.一种操作无线事件通知系统的方法,包括:
由用户将话音命令递送到传声器中;
将与所述话音命令相关联的可听命令发送到第一控制器;
由所述第一控制器将所述可听命令发送到话音鉴定引擎;
由所述话音鉴定引擎认证所述用户的话音;
将认证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一控制器;
由所述第一控制器将所述可听命令发送到语音识别引擎;
由所述语音识别引擎鉴定所述可听命令;
将与所述可听命令相关联的命令文本从所述语音识别引擎发送到所述第一控制器;
由所述第一控制器将所述认证信号以及所述命令文本发送到位于云中的第二控制器;以及
从所述第二控制器并向无线设备发送所述命令文本。
14.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话音鉴定引擎和所述语音识别引擎是所述云的一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与所述第一控制器通信的用户接口并向所述用户递送确认通信。
16.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声器和所述用户接口是智能电话的一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声器和所述用户接口是所述无线设备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控制器是虚拟控制面板。
18.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命令文本从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到所述无线设备是通过路由器执行的,并且所述无线设备是PSM设备。
19.一种无线事件通知系统,包括:
移动应用,所述移动应用包括被配置成传送由用户发起的话音命令的传声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位于云中并且被配置成接收与所述话音命令相关联的可听命令;
话音认证引擎,被配置成从所述移动应用接收所述可听命令以便认证所述用户,并且将认证信号发送到所述移动应用;
语音识别引擎,被配置成从所述移动应用接收所述可听命令以便识别所述命令;并且将指示所述可听命令的命令文本发送到所述移动应用;以及
无线设备,被配置成:如果所述控制器已从所述移动应用接收到所述认证信号和所述命令文本两者,则从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命令文本。
CN201880017963.9A 2017-03-15 2018-03-15 具有基于话音的交互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 Active CN1103833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71438P 2017-03-15 2017-03-15
US62/471438 2017-03-15
PCT/US2018/022570 WO2018170221A1 (en) 2017-03-15 2018-03-15 A wireless event notification system with voice-based interac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376A CN110383376A (zh) 2019-10-25
CN110383376B true CN110383376B (zh) 2023-09-29

Family

ID=61873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7963.9A Active CN110383376B (zh) 2017-03-15 2018-03-15 具有基于话音的交互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13405A1 (zh)
EP (1) EP3596726B1 (zh)
CN (1) CN110383376B (zh)
WO (1) WO20181702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84242A1 (en) * 2019-06-14 2022-04-20 InterDigital CE Patent Holding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a first device with a second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4859B1 (en) * 1999-03-16 2002-06-1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Voice enabled system for remote access of information
US7529677B1 (en) * 2005-01-21 2009-05-05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ly processing locally generated commands to control a local device
CN102682771A (zh) * 2012-04-27 2012-09-19 厦门思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云平台的多语音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5584B2 (ja) * 2002-03-28 2005-11-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機器制御装置および機器制御方法
US7415410B2 (en) * 2002-12-26 2008-08-19 Motorola, Inc.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audible commands
US7956735B2 (en) * 2006-05-15 2011-06-07 Cernium Corporation Automated, remotely-verified alarm system with intrusion and video surveillance and digital video recording
US9412381B2 (en) * 2010-03-30 2016-08-09 Ack3 Bionetics Private Ltd. Integrated voice biometrics cloud security gateway
WO2015029379A1 (ja) * 2013-08-29 2015-03-05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機器制御方法、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購入決済方法
US9167091B2 (en) * 2013-09-23 2015-10-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Bidirectional remote user interface for HMI/SCADA using interactive voice phone calls
WO2015058133A1 (en) * 2013-10-17 2015-04-23 Adt Us Holdings, Inc. Portable system for managing events
US10102738B2 (en) * 2014-09-30 2018-10-16 Henry's Products Llc Portable security device
US10476872B2 (en) * 2015-02-20 2019-11-12 Sri International Joint speaker authentication and key phrase ident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4859B1 (en) * 1999-03-16 2002-06-1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Voice enabled system for remote access of information
US7529677B1 (en) * 2005-01-21 2009-05-05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ly processing locally generated commands to control a local device
CN102682771A (zh) * 2012-04-27 2012-09-19 厦门思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云平台的多语音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376A (zh) 2019-10-25
EP3596726A1 (en) 2020-01-22
EP3596726B1 (en) 2024-02-14
WO2018170221A1 (en) 2018-09-20
US20200013405A1 (en)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5981B2 (en) Authenticating a user device via a monitoring device
US11055392B2 (en) Proximity unlock and lock operation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90005751A1 (en) Mobile device based authentication
US10867025B2 (en) Opportunistically collecting sensor data from a mobile device to facilitate user identification
RU2674311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оступа к смарт-камере
JP2017524172A (ja) セキュアな現在の移動インジケータ
JP2017538977A (ja) ユーザデバイスの制御権限を決定する方法、装置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CN111149136B (zh) 电子装置及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
EP316383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quipment control
KR102250421B1 (ko) Ai 음성인식 스피커 및 세대 내 설치된 네트워크 장치를 이용한 홈 네트워킹 방법, 이를 운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JP2017077027A (ja) 機器間連結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0383376B (zh) 具有基于话音的交互的无线事件通知系统
WO2016202083A1 (zh) 监控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230224355A1 (en) Providing network access via communal device
US20130276097A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5430090A (zh)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KR102411604B1 (ko) 액세스 포인트 및 이의 통신 연결 방법
US1197276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fake voice commands to smart devices
KR20200031275A (ko) 액세서리를 이용하여 인증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20210091002A (ko) 액세스 포인트 및 이의 통신 연결 방법
WO2017008631A1 (zh) 信息输入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和终端
TWI735121B (zh) 保全系統
WO2018161891A1 (zh) 控制终端设备中验证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