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1714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1714B
CN110351714B CN201910625817.0A CN201910625817A CN110351714B CN 110351714 B CN110351714 B CN 110351714B CN 201910625817 A CN201910625817 A CN 201910625817A CN 110351714 B CN110351714 B CN 1103517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ub
sim cards
sim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258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1714A (zh
Inventor
张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terward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terward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terward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terward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258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应用于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中设置有多张第一SIM卡,方法包括: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将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与第一数量张第二SIM卡一一对应;将每个第一子数据块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服务器;分别通过每张第二SIM卡接收服务器基于对应的第一子数据块返回的每个第二子数据块;对第一数量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服务器基于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本申请一方面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同时使用多张SIM卡的用户越来越多。有的用户是为了节约资费,例如通话使用一张SIM卡,上网使用另一张SIM卡;有的用户是出于多种身份场景的切换需求,例如工作使用一张SIM卡,生活使用另一张SIM卡;有的用户是由于经常往来不同国家,例如本国使用一张SIM卡,出国使用另一张SIM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能够同时使用多张SIM卡的智能手机也越来越多。目前的多卡多通智能手机,通常是由用户从多卡中选定一张SIM卡作为数据业务SIM卡,在发送或接收数据时,所有的上网数据均从该数据业务SIM卡进行传输。当该数据业务卡接入的网络小区的无线资源拥塞时,就会出现数据传输速度非常慢的问题。用户如果无法忍受当前的数据业务SIM卡的网速,则需要手动切换别的SIM卡来传输数据,根据用户对数据传输速度快慢的主观感受来确定新的数据业务SIM卡,使用非常不便。而且,用户数据在通过数据业务SIM卡进行传输的时候,很容易遭受攻击,导致数据被窃听或者篡改,数据传输的安全隐患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速度慢以及数据传输不安全的问题。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中设置有多张第一SIM卡,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
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
将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与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一一对应;
将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服务器;
分别通过每张所述第二SIM卡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返回的每个第二子数据块;
对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前,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并将所述通道的数量作为所述第一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
计算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的比值;
根据所述比值,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与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一一对应的步骤包括:
根据各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数据量由大到小,和各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一一对应,使得数据量较大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强的第二SIM卡对应,数据量较小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弱的第二SIM卡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一SIM卡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历史数据吞吐量;
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吞吐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对各张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排序,将排序靠前的所述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一SIM卡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历史耗电量;
根据所述历史耗电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对各张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排序,将排序靠前的所述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
进一步地,所述待传输数据在用户访问应用时产生,所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包括:
获取用户访问的所述应用的信息;
将所述应用的信息在预设分类表中进行比对,得到所述应用对应的类别标签;其中所述预设分类表中存储应用信息与类别标签的映射关系;
从预设选卡表中,选择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预设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其中所述预设选卡表中存储类别标签与第一数量张预设第一SIM卡信息的映射关系。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置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中设置有多张第一SIM卡,所述装置包括:
选卡单元,用于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
数据分割单元,用于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
通道分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与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一一对应;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服务器;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分别通过每张所述第二SIM卡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返回的每个第二子数据块;
数据合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为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首先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接着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然后将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与第一数量张第二SIM卡一一对应;再将每个第一子数据块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服务器;接着分别通过每张第二SIM卡接收服务器基于对应的第一子数据块返回的每个第二子数据块;最后对第一数量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服务器基于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本申请将数据量较大的待传输数据分割成多个数据量较小的第一子数据块,每个第一子数据块通过不同的SIM卡进行发送,这样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另外,由于总的待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分割成多个第一子数据块,在传输过程中,即使被攻击,也只是某个子数据块被攻击,总的待传输数据被泄密的可能性很小,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4是图2中数据分割单元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5是图2中通道分配单元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6是图2中选卡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7是图2中选卡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8是图2中选卡单元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9是本申请的存储介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10是本申请的计算机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中设置有多张第一SIM卡,所述方法包括:
S1、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
S2、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
S3、将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与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一一对应;
S4、将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服务器;
S5、分别通过每张所述第二SIM卡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返回的每个第二子数据块;
S6、对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
本实施例中,上述智能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进行阐述。本实施例中的手机为多卡多通手机,使用多套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多张SIM卡能够同时独立地使用。上述第一SIM卡为放置于手机卡槽中的SIM卡,在同一个手机中放置了N张第一SIM卡,可以根据手机的通道数M从N张第一SIM卡中选择M张SIM卡作为当前使用的SIM卡,其中N≥M≥1。
上述步骤S1中,上述预设选卡方式包括随机选卡、按照历史数据吞吐量由高到低选卡、按照历史耗电量由低到高选卡、按照当前地点选卡、按照访问应用/网站的国别选卡、按照使用资费选卡、按照安全性能选卡、按照当前信号强度选卡等;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景对前述预设选卡方式进行结合,对不同的选卡方式设置权重,选择综合效果最优的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第二SIM卡。当选择的第二SIM卡确定后,各张第二SIM卡对应的通道即可得到确定。
上述步骤S2中,上述待传输数据为手机端待向服务器端传输的数据。上述预设分割方式包括平均分割、随机分割和按照预设规则分割。平均分割后得到的多个第一子数据块具有相同的大小;随机分割后得到的多个子数据块具有不同的大小;按照预设规则分割后得到的多个子数据块的大小由具体规则来确定。对切割后的第一子数据块编排序号,以便于需要时,将各个第一子数据块按照序号排列即可还原成上述待传输数据。上述第一数量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手机配置的通道数。一般说来,手机的型号确定后,手机内置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即可确定,则手机配置的通道数即可确定。第一数量具体可以由用户在以上范围内自行设定;也可以通过自动读取手机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将该通道数量作为第一数量。
上述步骤S3中,上述第二SIM卡的数量与第一子数据块的数量相同,将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与第一数量张第二SIM卡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具体地,可以将各个第一子数据块与各张第二SIM卡之间随机对应;也可以根据各个第一子数据块的数据大小,和各张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进行分配,将较大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强的第二SIM卡对应,将较小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弱的第二SIM卡对应;还可以根据各个第一子数据块的数据大小,和预设优先顺序进行分配,将较大的第一子数据块与排序优先的第二SIM卡对应,将较小的第一子数据块与排序靠后的第二SIM卡对应,其中预设优先顺序可以是根据流量资费、用户习惯、地域匹配等原则进行排序。
上述步骤S4中,将第一子数据块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该第二SIM卡对应的服务器。这样,待传输数据被分割成多个第一子数据块,每个第一子数据块通过不同的第二SIM卡所连接的移动网络发送至服务器。具体地,可以通过IP或者其他协议(如多链路PPP)包为基本单位,同时在第一数量个第二SIM卡所连接的移动网络上发送。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安全性。
上述步骤S5中,服务器将基于各个第一子数据块生成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分别通过不同的第二SIM卡所连接的移动网络发送回手机。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安全性。对于每个第一子数据块,均应有对应的第二子数据块返回。若检测到某个指定第一子数据块没有对应的第二子数据块返回,则重新通过该指定第一子数据块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该指定第一子数据块。
上述步骤S6中,对返回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排序,合并成完整数据。具体地,上述对第一数量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的步骤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子数据块的序号,对各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排序,得到正确序列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二子数据块的序号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序号相同或相关联;将正确序列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首先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接着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然后将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与第一数量张第二SIM卡一一对应;再将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服务器;接着分别通过每张所述第二SIM卡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返回的每个第二子数据块;最后对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从而一方面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S1前,包括:
S01、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并将所述通道的数量作为所述第一数量。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01中,手机的型号确定后,手机内置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即确定,则手机配置的通道的数量即确定,一般情况下,手机配置的通道的数量即为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对于某些具有可以关闭部分通道功能的手机,当用户关闭部分通道时,则会出现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小于手机配置的通道的数量的情况,因此需要具体读取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将该数量作为上述第一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的步骤S2,包括:
S201、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
S202、计算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的比值;
S203、根据所述比值,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1~S203中,根据各张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的强弱比例,将待传输数据对应地分割成第一数量个不同大小的第一子数据块,各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大小与各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成正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将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与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一一对应的步骤S3包括:
S301、根据各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数据量由大到小,和各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一一对应,使得数据量较大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强的第二SIM卡对应,数据量较小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弱的第二SIM卡对应。
本实施中,上述步骤S301中,将较大的第一子数据块与信号强度较强的第二SIM卡对应,将较小的第一子数据块与信号强度较弱的第二SIM卡对应。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多卡同时传输数据的速度。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的步骤S1,还包括: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二SIM卡在第三预设时长内的历史信号强度;计算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历史信号强度的第一比值;根据所述第一比值,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其中,各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大小与各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历史信号强度成正比关系,当所述第二SIM卡的历史信号强度越强,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越大。上述第三预设时长内的历史信号强度为平均信号强度,通过上述历史信号强度可以反映在一段时间内的SIM卡的信号的强弱。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S1,包括:
S101、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一SIM卡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历史数据吞吐量;
S102、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吞吐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对各张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排序,将排序靠前的所述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1中,上述历史数据吞吐量可以通过统计每张第一SIM卡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总共的数据流量而获得。上述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来确定。
上述步骤S102中,对于上述历史数据吞吐量较高的第一SIM卡,则表明该第一SIM卡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使用较多,有可能是用户更倾向于使用该张第一SIM卡传输数据,也有可能是该张第一SIM卡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因此根据历史数据吞吐量由高到低的排序,选择排序靠前的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第二SIM卡,选出的第二SIM卡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S1,包括:
S103、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一SIM卡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历史耗电量;
S104、根据所述历史耗电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对各张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排序,将排序靠前的所述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
上述步骤S103中,上述历史耗电量可以通过统计每张第一SIM卡分别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总共的耗电量而获得。上述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来确定。在手机中,当SIM卡的信号强度较弱时,则消耗电量更快,数据传输速度越慢。因此,可以通过历史耗电量来分辨对应的SIM卡的信号强度。
上述步骤S104中,根据历史耗电量由低到高的排序,选择排序靠前的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第二SIM卡,通过本实施例选出的第一数量张第二SIM卡的数据发送速度更快,而且节约手机电量。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所述第二SIM卡的步骤S1,包括: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根据每张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由强到弱的顺序,对各张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排序,将排序靠前的所述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待传输数据在用户访问应用时产生,上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S1,包括:
S105、获取用户访问的所述应用的信息;
S106、将所述应用的信息在预设分类表中进行比对,得到所述应用对应的类别标签;其中所述预设分类表中存储应用信息与类别标签的映射关系;
S107、从预设选卡表中,选择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预设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其中所述预设选卡表中存储类别标签与第一数量张预设第一SIM卡信息的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5中,上述应用为安装于手机中的应用,用户访问应用时会产生上述的待传输数据。上述应用的信息可以是应用的名称等信息。
上述步骤S106中,上述预设分类表中存储了与应用信息对应的类别标签。上述类别标签用于区分访问应用产生的待传输数据的类型。所述类别标签包括常规、保密、国别等。当手机中的应用增加或减少时,上述预设分类表中的应用信息也相应增加或减少。
上述步骤S107中,上述预设选卡表中存储了类别标签与对应的预设第一SIM卡信息。例如,上述类别标签为常规,对应的第一SIM卡可以为预设的指定的SIM卡,也可以是随机分配,也可以是通过前述的S101~S102或S103~S104的方法选择出来的SIM卡;上述类别标签为保密时,则根据SIM卡安全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排序靠前的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上述类别标签为国别时,则根据国别选择对应的SIM卡,例如中国则选用中国的SIM卡,美国则选用美国的SIM卡,若出现国别(例如美国)对应的可选SIM卡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的情况,则还可以再随机分配剩余数量的SIM卡。
进一步地,在预设选卡表中,还对各个类别标签设定了预设优先级,当手机同时运行多个应用,且多个应用分别对应的类别标签不同时,可以根据多个应用分别对应的类别标签的预设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应用对应的预设第一SIM卡作为第二SIM卡。
参照图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置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中设置有多张第一SIM卡,所述装置包括:
选卡单元10,用于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
数据分割单元20,用于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
通道分配单元30,用于将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与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一一对应;
数据发送单元40,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服务器;
数据接收单元50,用于分别通过每张所述第二SIM卡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返回的每个第二子数据块;
数据合并单元60,用于对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
本实施例中,上述智能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进行阐述。本实施例中的手机为多卡多通手机,使用多套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多张SIM卡能够同时独立地使用。上述第一SIM卡为放置于手机卡槽中的SIM卡,在同一个手机中放置了N张第一SIM卡,可以根据手机的通道数M从N张第一SIM卡中选择M张SIM卡作为当前使用的SIM卡,其中N≥M≥1。
上述选卡单元10中,上述预设选卡方式包括随机选卡、按照历史数据吞吐量由高到低选卡、按照历史耗电量由低到高选卡、按照当前地点选卡、按照访问应用/网站的国别选卡、按照使用资费选卡、按照安全性能选卡、按照当前信号强度选卡等;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景对前述预设选卡方式进行结合,对不同的选卡方式设置权重,选择综合效果最优的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第二SIM卡。当选择的第二SIM卡确定后,各张第二SIM卡对应的通道即可得到确定。
上述数据分割单元20中,上述待传输数据为手机端待向服务器端传输的数据。上述预设分割方式包括平均分割、随机分割和按照预设规则分割。平均分割后得到的多个第一子数据块具有相同的大小;随机分割后得到的多个子数据块具有不同的大小;按照预设规则分割后得到的多个子数据块的大小由具体规则来确定。对切割后的第一子数据块编排序号,以便于需要时,将各个第一子数据块按照序号排列即可还原成上述待传输数据。上述第一数量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手机配置的通道数。一般说来,手机的型号确定后,手机内置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即可确定,则手机配置的通道数即可确定。第一数量具体可以由用户在以上范围内自行设定;也可以通过自动读取手机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将该通道数量作为第一数量。
上述通道分配单元30中,上述第二SIM卡的数量与第一子数据块的数量相同,将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与第一数量张第二SIM卡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具体地,可以将各个第一子数据块与各张第二SIM卡之间随机对应;也可以根据各个第一子数据块的数据大小,和各张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进行分配,将较大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强的第二SIM卡对应,将较小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弱的第二SIM卡对应;还可以根据各个第一子数据块的数据大小,和预设优先顺序进行分配,将较大的第一子数据块与排序优先的第二SIM卡对应,将较小的第一子数据块与排序靠后的第二SIM卡对应,其中预设优先顺序可以是根据流量资费、用户习惯、地域匹配等原则进行排序。
上述数据发送单元40中,将第一子数据块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该第二SIM卡对应的服务器。这样,待传输数据被分割成多个第一子数据块,每个第一子数据块通过不同的第二SIM卡所连接的移动网络发送至服务器。具体地,可以通过IP或者其他协议(如多链路PPP)包为基本单位,同时在第一数量个第二SIM卡所连接的移动网络上发送。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安全性。
上述数据接收单元50中,服务器将基于各个第一子数据块生成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分别通过不同的第二SIM卡所连接的移动网络发送回手机。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安全性。对于每个第一子数据块,均应有对应的第二子数据块返回。若检测到某个指定第一子数据块没有对应的第二子数据块返回,则重新通过该指定第一子数据块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该指定第一子数据块。
上述数据合并单元60中,对返回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排序,合并成完整数据。具体地,上述对第一数量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的步骤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子数据块的序号,对各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排序,得到正确序列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二子数据块的序号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序号相同或相关联;将正确序列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
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首先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接着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然后将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与第一数量张第二SIM卡一一对应;再将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服务器;接着分别通过每张所述第二SIM卡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返回的每个第二子数据块;最后对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从而一方面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考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数量确定单元01,用于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并将所述通道的数量作为所述第一数量。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量确定单元01中,手机的型号确定后,手机内置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即确定,则手机配置的通道的数量即确定,一般情况下,手机配置的通道的数量即为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对于某些具有可以关闭部分通道功能的手机,当用户关闭部分通道时,则会出现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小于手机配置的通道的数量的情况,因此需要具体读取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将该数量作为上述第一数量。
参考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分割单元20,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201,用于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
比值计算子单元202,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的比值;
第一分割子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比值,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获取子单元201、比值计算子单元202和第一分割子单元203中,根据各张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的强弱比例,将待传输数据对应地分割成第一数量个不同大小的第一子数据块,各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大小与各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成正比关系。
参照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通道分配单元30,包括:
分配子单元301,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数据量由大到小,和各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一一对应,使得数据量较大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强的第二SIM卡对应,数据量较小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弱的第二SIM卡对应。
本实施中,上述分配子单元301中,将较大的第一子数据块与信号强度较强的第二SIM卡对应,将较小的第一子数据块与信号强度较弱的第二SIM卡对应。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多卡同时传输数据的速度。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分割单元10,还包括: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二SIM卡在第三预设时长内的历史信号强度;计算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历史信号强度的第一比值;根据所述第一比值,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其中,各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大小与各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历史信号强度成正比关系,当所述第二SIM卡的历史信号强度越强,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越大。上述第三预设时长内的历史信号强度为平均信号强度,通过上述历史信号强度可以反映在一段时间内的SIM卡的信号的强弱。
参考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选卡单元10,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101,用于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一SIM卡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历史数据吞吐量;
第一选卡子单元102,用于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吞吐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对各张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排序,将排序靠前的所述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获取子单元101中,上述历史数据吞吐量可以通过统计每张第一SIM卡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总共的数据流量而获得。上述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来确定。
上述第一选卡子单元102中,对于上述历史数据吞吐量较高的第一SIM卡,则表明该第一SIM卡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使用较多,有可能是用户更倾向于使用该张第一SIM卡传输数据,也有可能是该张第一SIM卡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因此根据历史数据吞吐量由高到低的排序,选择排序靠前的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第二SIM卡,选出的第二SIM卡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参考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选卡单元10,包括:
第三获取子单元103,用于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一SIM卡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历史耗电量;
第二选卡子单元104,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耗电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对各张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排序,将排序靠前的所述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
上述第三获取子单元103中,上述历史耗电量可以通过统计每张第一SIM卡分别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总共的耗电量而获得。上述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来确定。在手机中,当SIM卡的信号强度较弱时,则消耗电量更快,数据传输速度越慢。因此,可以通过历史耗电量来分辨对应的SIM卡的信号强度。
上述第二选卡子单元104中,根据历史耗电量由低到高的排序,选择排序靠前的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第二SIM卡,通过本实施例选出的第一数量张第二SIM卡的数据发送速度更快,而且节约手机电量。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选卡单元10,包括: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根据每张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由强到弱的顺序,对各张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排序,将排序靠前的所述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
参考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选卡单元10,包括:
第四获取子单元105,用于获取用户访问的所述应用的信息;
分类子单元106,用于将所述应用的信息在预设分类表中进行比对,得到所述应用对应的类别标签;其中所述预设分类表中存储应用信息与类别标签的映射关系;
第三选卡子单元107,用于从预设选卡表中,选择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预设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其中所述预设选卡表中存储类别标签与第一数量张预设第一SIM卡信息的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四获取子单元105中,上述应用为安装于手机中的应用,用户访问应用时会产生上述的待传输数据。上述应用的信息可以是应用的名称等信息。
上述分类子单元106中,上述预设分类表中存储了与应用信息对应的类别标签。上述类别标签用于区分访问应用产生的待传输数据的类型。所述类别标签包括常规、保密、国别等。当手机中的应用增加或减少时,上述预设分类表中的应用信息也相应增加或减少。
上述第三选卡子单元107中,上述预设选卡表中存储了类别标签与对应的预设第一SIM卡信息。例如,上述类别标签为常规,对应的第一SIM卡可以为预设的指定的SIM卡,也可以是随机分配,也可以是通过前述的第二获取子单元101和第一选卡子单元102,或第三获取子单元103和第二选卡子单元104的方法选择出来的SIM卡;上述类别标签为保密时,则根据SIM卡安全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排序靠前的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上述类别标签为国别时,则根据国别选择对应的SIM卡,例如中国则选用中国的SIM卡,美国则选用美国的SIM卡,若出现国别(例如美国)对应的可选SIM卡的数量小于第一数量的情况,则还可以再随机分配剩余数量的SIM卡。
进一步地,在预设选卡表中,还对各个类别标签设定了预设优先级,当手机同时运行多个应用,且多个应用分别对应的类别标签不同时,可以根据多个应用分别对应的类别标签的预设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应用对应的预设第一SIM卡作为第二SIM卡。
参考图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1,存储介质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2,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参考图10,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设备3,当其在计算机设备3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3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处理器4执行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中设置有多张第一SIM卡,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
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对分割后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编排序号;
将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与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一一对应;
将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服务器;
分别通过每张所述第二SIM卡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返回的每个第二子数据块;对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
所述对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子数据块的序号,对各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排序,得到正确序列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二子数据块的序号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序号相同或相关联;
将正确序列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
所述待传输数据在用户访问应用时产生,所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包括:
获取用户访问的所述应用的信息;
将所述应用的信息在预设分类表中进行比对,得到所述应用对应的类别标签;其中所述预设分类表中存储应用信息与类别标签的映射关系;
从预设选卡表中,选择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预设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其中所述预设选卡表中存储类别标签与第一数量张预设第一SIM卡信息的映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前,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当前同时并发数据业务的通道的数量,并将所述通道的数量作为所述第一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
计算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的比值;
根据所述比值,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与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一一对应的步骤包括:
根据各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数据量由大到小,和各张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信号强度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一一对应,使得数据量较大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强的第二SIM卡对应,数据量较小的第一子数据块与当前信号强度较弱的第二SIM卡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一SIM卡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历史数据吞吐量;
根据所述历史数据吞吐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对各张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排序,将排序靠前的所述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每张所述第一SIM卡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历史耗电量;
根据所述历史耗电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对各张所述第一SIM卡进行排序,将排序靠前的所述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中设置有多张第一SIM卡,所述装置包括:
选卡单元,用于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
数据分割单元,用于将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分割方式分割成所述第一数量个第一子数据块;对分割后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编排序号;
通道分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数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与所述第一数量张所述第二SIM卡一一对应;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一子数据块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SIM卡发送至服务器;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分别通过每张所述第二SIM卡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返回的每个第二子数据块;
数据合并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子数据块的序号,对各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排序,得到正确序列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其中,所述第二子数据块的序号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数据块的序号相同或相关联;将正确序列的各个第二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得到服务器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返回的完整数据;
数据分配单元,用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在用户访问应用时产生,所述按照预设选卡方式从多张所述第一SIM卡中,选择第一数量张第一SIM卡分别作为第二SIM卡的步骤,包括:获取用户访问的所述应用的信息;将所述应用的信息在预设分类表中进行比对,得到所述应用对应的类别标签;其中所述预设分类表中存储应用信息与类别标签的映射关系;从预设选卡表中,选择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预设第一SIM卡作为所述第二SIM卡;其中所述预设选卡表中存储类别标签与第一数量张预设第一SIM卡信息的映射关系。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为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910625817.0A 2019-07-11 2019-07-1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03517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5817.0A CN110351714B (zh) 2019-07-11 2019-07-1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5817.0A CN110351714B (zh) 2019-07-11 2019-07-1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714A CN110351714A (zh) 2019-10-18
CN110351714B true CN110351714B (zh) 2022-07-22

Family

ID=68175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5817.0A Active CN110351714B (zh) 2019-07-11 2019-07-1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171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86958A1 (en) * 2010-05-13 2011-11-16 Assa Abloy AB Method for incremental anti-tear garbage collection
CN105101173A (zh) * 2015-07-20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数据通道的数据加载装置和方法
CN105101438A (zh) * 2015-07-10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多数据通道的数据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089243A (zh) * 2010-12-06 2018-12-25 格马尔托股份有限公司 在ip上向uicc远程传送完整订阅简档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3978A (zh) * 2016-01-29 2016-07-06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US10021558B2 (en) * 2016-03-29 2018-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ing embedded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eSIM) provisioning processes to provide and activate device configuration packages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86958A1 (en) * 2010-05-13 2011-11-16 Assa Abloy AB Method for incremental anti-tear garbage collection
CN109089243A (zh) * 2010-12-06 2018-12-25 格马尔托股份有限公司 在ip上向uicc远程传送完整订阅简档的方法
CN105101438A (zh) * 2015-07-10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多数据通道的数据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101173A (zh) * 2015-07-20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数据通道的数据加载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714A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1891B (zh) 一种短信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61837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EP3614630B1 (en) Method for link aggreg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s
KR101981334B1 (ko) 분산형 데이터 패킷 처리가 적용된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096318A (zh) 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任务卸载方法及装置
EP3923549A1 (en) Data download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0519750B (zh) 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370685A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6973377B (zh) 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管理设备和终端
CN110115059A (zh) 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终端
CN107396409A (zh) 无线终端频段切换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WO2021027478A1 (zh) 一种sim卡资源分配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650614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CN102264109A (zh) 为业务分配带宽、为终端的业务执行分配带宽方法及设备
CN106658358A (zh) 一种共享网络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1901881B (zh)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505516A (zh)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119324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79564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无线路由器终端
CN105049452B (zh) 资源下载方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4189938A (zh) 载波确定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5171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9041255A (zh) 一种接入方法和ue
CN112203354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978981A (zh) 一种音乐随机播放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7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1, building 3, Dexin Chang wisdom Park, No. 23 Heping Road, Qinghua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waterward Infor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lock B, huayuancheng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Shekou,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WATER WORLD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