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6106B - 车辆及其显示终端系统和通过其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其显示终端系统和通过其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6106B
CN110316106B CN201810277950.7A CN201810277950A CN110316106B CN 110316106 B CN110316106 B CN 110316106B CN 201810277950 A CN201810277950 A CN 201810277950A CN 110316106 B CN110316106 B CN 1103161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section
vehicle
display terminal
road
topographic m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779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6106A (zh
Inventor
武建勋
赵自强
赵炳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779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6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6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6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6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6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46Details of route searching algorithms, e.g. Dijkstra, A*, arc-flags, using precalculated rou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avig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显示终端系统和通过其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车载显示终端的背部设有声呐探测器,车载显示终端内设有重力传感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通过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并根据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并到达第一路段时,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将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与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从而在保证立体地形图精准度的情况下,有效精简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复杂程度,提高立体地形图建立的速度,提升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车辆及其显示终端系统和通过其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一种车载显示终端系统以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汽车同步建图与障碍识别方法,通过传感器数据得到汽车与周围环境的距离数据,利用传感器数据构建车周地图。但是,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为了获取车辆四周的环境数据,需要在车辆四周均设置传感器,并需要处理多个传感器数据,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能够有效精简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复杂程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显示终端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地,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所述车载显示终端的背部设有声呐探测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内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在所述车辆行进过程中、并到达所述第一路段时,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将所述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与所述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当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通过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并根据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然后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并到达第一路段时,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再将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与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根据声呐探测器和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建立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从而在保证立体地形图精准度的情况下,有效精简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复杂程度,提高立体地形图建立的速度,提升用户的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包括: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发出声波信号,并接收所述声波信号在所述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以及对所述反射信号进行分析以获得所述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包括: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感应车身的倾斜或震动以获取车身的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身的姿态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以获得所述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载显示终端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与所述第一路段在导航地图中进行匹配并保存,以及还通过车联网将所述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上传给云端服务器,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该路段的所有立体地形图进行拟合分析,以形成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云端服务器还通过车联网将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与联网的车辆进行共享,以便所述联网的车辆经过该路段时根据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分析自身是否可以通过该路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还显示操作界面以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所述车载显示终端处于竖屏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地,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载显示终端系统,包括:车载显示终端,所述车载显示终端包括主机和重力传感器;声呐探测器,所述声呐探测器设置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的背部;其中,所述主机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以及在所述车辆行进过程中、并到达所述第一路段时,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与所述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车载显示终端包括主机和重力传感器,声呐探测器设置在车载显示终端的背部,主机在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通过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并根据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以及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并到达第一路段时,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并将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与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能够根据声呐探测器和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建立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从而在保证立体地形图精准度的情况下,有效精简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复杂程度,提高立体地形图建立的速度,提升用户的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机在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时,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发出声波信号,并接收所述声波信号在所述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以及对所述反射信号进行分析以获得所述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机在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时,还用于,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感应车身的倾斜或震动以获取车身的姿态信息;对所述车身的姿态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以获得所述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还用于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与所述第一路段在导航地图中进行匹配并保存,以及还通过车联网将所述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上传给云端服务器,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该路段的所有立体地形图进行拟合分析,以形成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云端服务器还通过车联网将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与联网的车辆进行共享,以便所述联网的车辆经过该路段时根据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分析自身是否可以通过该路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还显示操作界面以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所述车载显示终端处于竖屏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车辆,通过车载显示终端系统,在保证立体地形图精准度的情况下,有效精简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复杂程度,提高立体地形图建立的速度,提升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原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过车联网的共享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的旋转机构的方框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车载显示终端和车辆。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如图3所示,车载显示终端的背部设有声呐探测器,车载显示终端内设有重力传感器。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通过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并根据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路段为当前车辆位置前方的路段,也就是说,通过声呐探测器对车辆前方路段进行路况探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包括:通过声呐探测器发出声波信号,并接收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以及对反射信号进行分析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声呐探测器能够发出声波信号,声波信号由声呐探测器发出后向外扩散,当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的道路上发生反射生成反射信号,声呐探测器接收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由于道路上不同的特征反射回来的声波形状不同,因此可对反射信号进行分析能够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进而获得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
进一步地,声呐探测器可以发射声呐波束,声呐波束经过障碍物发生反射,声呐探测器再接收反射的声呐波束,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相关技术协议将电信号传输至声呐控制单元,声呐控制单元利用声呐的操作系统,把声呐探测器接收到的反射波束以图像的形式进行显示,从而行程初步的地形图。
具体而言,当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声呐探测器向第一路段发出声波信号,并接收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根据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然后再根据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
S2: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并到达第一路段时,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包括:通过重力传感器感应车身的倾斜或震动以获取车身的姿态信息;对车身的姿态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以获得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辆行驶通过不同地面状态时,车身会随之产生倾斜或震动,例如,当车辆行驶在上坡路段时车身会向后倾斜,即车头高度高于车尾高度;当车辆行驶在下坡路段时车身会向前倾斜,即车头高度低于车尾高度,通过重力传感器感应车身的倾斜或震动获取车身的姿态信息,然后根据车身的姿态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获得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车载显示终端中还存储有车身的悬架、轮胎、减震器等的参数信息,车载显示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到车身姿态,并将车身姿态转换成电信号,根据车身姿态的电信号以及车身的悬架、轮胎、减震器等的参数信息计算得出此时车轮下的地面状态信息,即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再进一步将地面状态信息转化成图像信息,以形成图像模式的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S3:将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与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
也就是说,当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可分别通过声呐探测器和重力传感器获取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然后将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进行拟合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
具体地,可分别获取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并将二者集成在一起,当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在误差范围内相吻合时,保留该部分的地形图信息,当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在误差范围内不吻合时,分别对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获取中间值,再根据中间值进行拟合,并将拟合结果作为该部分的地形图信息,将两部分的地形图信息进行拼接即可获得完整的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声呐探测器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通过重力传感器模拟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从而能够拟合出较为精确的道路立体地形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车载显示终端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与第一路段在导航地图中进行匹配并保存,以及还通过车联网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上传给云端服务器,以便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该路段的所有立体地形图进行拟合分析,以形成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
也就是说,车载显示终端还通过车联网与云端服务器相连。车载显示终端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后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与第一路段在导航地图中进行匹配并保存(通过定位车辆当前所在位置确定第一路段在导航地图中的位置),同时通过车联网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如图3所示,云端服务器可获取多辆车辆上传的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云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该路段的所有立体地形图进行拟合分析,能够形成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通过车联网将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与联网的车辆进行共享,以便联网的车辆经过该路段时根据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分析自身是否可以通过该路段。
也就是说,云端服务器还可通过车联网将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与联网的其他车辆进行共享,其他车辆获取到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后判断自身是否能够通过该路段,如果自身能够通过该路段,则该车辆可继续向前行驶,如果自身无法通过该路段,则该车辆可重新规划导航路线行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车载显示终端还显示操作界面以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用户指令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其中,在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车载显示终端处于竖屏状态。
也就是说,当车载显示终端通过显示操作界面接收到用户指令时,根据用户指令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其中,车载显示终端可向用户显示“建立立体地形图”的按键,用户通过选择该功能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声呐探测器设置在车载显示终端的背部,且在车载显示终端呈竖屏状态时,声呐探测器处于车载显示终端的上部,即言,当车载显示终端处于竖屏状态时,声呐探测器的位置高于车辆的仪表台,以使声呐探测器能够发出声波信号,进而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车载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用户发出建立立体地形图的指令。
S102:车载显示终端调整至竖屏状态。
S103:声呐探测器发出声波信号,并接收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对反射信号进行分析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
S104: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
S105:车辆行驶至该路段。
S106:重力传感器检测车身姿态并模拟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S107:将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与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进行拟合,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
举例来说,在用户驾车行驶过程中,车载显示终端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用户指令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此时,车载显示终端进入竖屏状态,然后声呐探测器向第一路段发出声波信号,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发生反射生成反射信号,声呐探测器接收反射的反射信号,并对反射信号进行分析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进而根据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当车辆行驶到第一路段时,重力传感器感应车身的倾斜或震动以获取车身的姿态信息,并对车身姿态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获得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将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进行拟合即可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车载显示终端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与第一路段在导航地图中进行匹配并保存,然后通过车联网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接收该路段的所有立体地形图进行拟合分析,形成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云端服务器通过车联网将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与联网的车辆进行共享,使联网的车辆经过该路段时能够根据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分析自身是否可以通过该路段,以便在不能通过该路段时调整路线。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当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通过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并根据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然后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并到达第一路段时,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再将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与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根据声呐探测器和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建立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从而在保证立体地形图精准度的情况下,有效精简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复杂程度,提高立体地形图建立的速度,提升用户的体验。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1000包括:车载显示终端200和声呐探测器300。
其中,车载显示终端200包括主机201和重力传感器203;声呐探测器300设置在车载显示终端200的背部,具体地,当车载显示终端200处于竖屏状态时声呐探测器300处于车载显示终端200的上部。
主机201在车载显示终端200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通过声呐探测器300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并根据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以及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并到达第一路段时,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并将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与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路段为当前车辆位置前方的路段,也就是说,通过声呐探测器对车辆前方路段进行路况探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机201在通过声呐探测器300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时,进一步用于,通过声呐探测器300发出声波信号,并接收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以及对反射信号进行分析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声呐探测器300能够发出声波信号,声波信号由声呐探测器300发出后向外扩散,当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上发生反射生成反射信号,声呐探测器300接收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由于道路上不同的特征反射回来的声波形状不同,因此可对反射信号进行分析能够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进而获得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
进一步地,声呐探测器300可以发射声呐波束,声呐波束经过障碍物发生反射,声呐探测器300再接收反射的声呐波束,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相关技术协议将电信号传输至声呐控制单元,声呐控制单元利用声呐的操作系统,把声呐探测器300接收到的反射波束以图像的形式进行显示,从而行程初步的地形图。
具体而言,当车载显示终端200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声呐探测器300向第一路段发出声波信号,并接收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根据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然后再根据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机201在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203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时,还用于,通过重力传感器203感应车身的倾斜或震动以获取车身的姿态信息;对车身的姿态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以获得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辆行驶通过不同地面状态时,车身会随之产生倾斜或震动,例如,当车辆行驶在上坡路段时车身会向后倾斜,即车头高度高于车尾高度;当车辆行驶在下坡路段时车身会向前倾斜,即车头高度低于车尾高度,通过重力传感器203感应车身的倾斜或震动获取车身的姿态信息,然后根据车身的姿态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获得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车载显示终端中还存储有车身的悬架、轮胎、减震器等的参数信息,车载显示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到车身姿态,并将车身姿态转换成电信号,根据车身姿态的电信号以及车身的悬架、轮胎、减震器等的参数信息计算得出此时车轮下的地面状态信息,即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再进一步将地面状态信息转化成图像信息,以形成图像模式的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也就是说,当车载显示终端200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可分别通过声呐探测器300和重力传感器203获取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然后将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进行拟合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
具体地,可分别获取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并将二者集成在一起,当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在误差范围内相吻合时,保留该部分的地形图信息,当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在误差范围内不吻合时,分别对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获取中间值,再根据中间值进行拟合,并将拟合结果作为该部分的地形图信息,将两部分的地形图信息进行拼接即可获得完整的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声呐探测器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通过重力传感器模拟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从而能够拟合出较为精确的道路立体地形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车载显示终端200还用于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与第一路段在导航地图中进行匹配并保存,以及还通过车联网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上传给云端服务器400,以便云端服务器400对接收到的该路段的所有立体地形图进行拟合分析,以形成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
也就是说,车载显示终端200还通过车联网与云端服务器400相连。车载显示终端200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后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与第一路段在导航地图中进行匹配并保存,同时通过车联网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上传至云端服务器400,如图3所示,云端服务器400可获取多辆车辆上传的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云端服务器400根据接收到的该路段的所有立体地形图进行拟合分析,能够形成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云端服务器400还通过车联网将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与联网的车辆进行共享,以便联网的车辆经过该路段时根据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分析自身是否可以通过该路段。
也就是说,云端服务器400还可通过车联网将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与联网的其他车辆进行共享,其他车辆获取到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后判断自身是否能够通过该路段,如果自身能够通过该路段,则该车辆可继续向前行驶,如果自身无法通过该路段,则该车辆可重新规划导航路线行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车载显示终端200还显示操作界面以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用户指令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其中,在车载显示终端200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车载显示终端200处于竖屏状态。
也就是说,当车载显示终端200通过显示操作界面接收到用户指令时,根据用户指令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其中,车载显示终端200可向用户显示“建立立体地形图”的按键,用户通过选择该功能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声呐探测器300设置在车载显示终端200的背部,且在车载显示终端200呈竖屏状态时,声呐探测器300处于车载显示终端200的上部,即言,当车载显示终端200处于竖屏状态时,声呐探测器300的位置高于车辆的仪表台,以使声呐探测器300能够发出声波信号,进而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机构100包括:安装单元10、离合单元20和驱动单元30。
其中,安装单元10用于安装显示终端200;离合单元20的第一接合部21与安装单元连接,离合单元20的第二接合部23与第一接合部21常相互锁止;驱动单元30的输出端与第二接合部23连接。其中,驱动单元30用于向离合单元传导动力,以调节显示终端200的位置,例如显示终端200的当前上端位置和显示终端的200的竖屏模式/横屏模式。
具体地,如图8所示,安装单元10可以包括:安装支架11、转动盘13和安装轴15。
安装支架11用于安装显示终端200,安装支架11与显示终端200(设有相应接口结构)通过螺栓固连,或者安装支架11可以集成于显示终端200的背面。安装支架11与转动盘13相连,安装支架11与转动盘13之间通过卡扣及两个螺钉实现固连,可选地,安装支架11可拆卸地安装于转动盘13。
转动盘13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位于转动盘13的两端。转动盘13朝向离合单元的第一接合部21的一端具有第一凹槽,第一接合部2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内,以缩短整个旋转机构100的轴向距离,优选地,整个第一接合部21位于第一凹槽内,离合单元20的第二接合部2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内,进一步地,整个第二接合部23位于第一凹槽内以进一步缩短整个旋转机构100的轴向距离,旋转机构100的整体的轴向长度短,布置更紧凑合理且连接更紧密。显示终端200通过连接支架11与安装单元10连接,第二凹槽适于容纳并连接支架11。具体地,连接支架11可以通过卡接以及螺栓连接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实现与转动盘13的连接,连接支架11可以形成为环形且包括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连接爪,多个连接爪可伸入并插接到第二凹槽内。这样不仅连接支架11侵入转动盘13内,而且转动盘13能够至少部分伸入到多个连接爪限定出的位于显示终端后方的空腔内,这样,合理利用了显示终端200后方的安装单元本身的空间,显著降低了旋转机构100整体的轴向长度,布置更紧凑合理且连接更紧密。
如图5所示,转动盘13与第一接合部21动力耦合连接,转动盘13与第一接合部21可通过花键相连,比如转动盘13背离显示终端200的端面设有内花键,第一接合部21的背离第二结合部23的端面设有外花键。当然,转动盘13也可以与第一接合部21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减少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数目,减少装配工序。
转动盘13可以为圆盘形,且转动盘13的中间设有圆形通孔,即转动盘13为环形,安装轴15从转动盘13的内周沿向轴向延伸。转动盘13与安装轴15相连,安装轴15与转动盘13可以形成为一体。当然,安装轴15与转动盘13可以为分体式,并通过卡接结构相连。
安装轴15贯通离合单元20、驱动单元30,安装轴15用于将各个部件串成整体,安装轴15不传递动力,在转动盘13转动时,安装轴可以随转或不转动。安装轴15可以为空心轴,以减轻重量,便于走线。离合单元20位于驱动单元30的壳体之外。
离合单元20包括第一接合部21和第二接合部23,离合单元20的第一接合部21与安装单元连接,第一接合部21与安装单元之间可以进行动力传输,离合单元20的第二接合部23与第一接合部21常相互锁止,离合单元20的第二接合部23与第一接合部21接合时即锁止,第一接合部21与第二接合部23接合且具有多个接合位置,安装单元10被构造成可被手动转动以带动第一接合部21相对于第二接合部23可转动地在多个接合位置之间切换。第二接合部23与第一接合部21接合时,离合单元可以传递扭矩,第二接合部23与第一接合部21具有多个接合位置,比如,第一接合部21与第二接合部23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形成多个接合位置。驱动单元30的输出端与第二接合部23动力耦合连接,离合单元20位于驱动单元30的壳体外。
或者离合单元20包括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接合部21和第二接合部23,且第一接合部21和第二接合部23朝向彼此的两个端面中的一个具有多个锁止槽,另一个具有至少一个锁止凸起,旋转机构100还可以包括用于提供轴向预紧力的部件,每个锁止凸起适于在轴向预紧力的作用下与至少两个锁止槽咬合以使第二接合部23与第一接合部21至少适于在周向上分布的两个接合位置接合,在改变接合位置时,第二接合部23与驱动单元30在轴向上保持相对静止,第一接合部21在轴向上朝背离第二接合部23的方向运动,第一接合部21与安装单元10连接,驱动单元30的输出端与第二接合部23连接。
在改变接合位置时,第二接合部23与驱动单元30在轴向上保持相对静止,第一接合部21在轴向上朝背离第二接合部23的方向运动。由此,可以防止驱动单元30的内部零部件晃动,这样驱动单元30的驱动及传动更稳定。
驱动单元30可以为电驱式、液压驱动式、气动式等。
离合单元20可以位于驱动单元30的壳体之外,这样,在装配离合单元时,不易于与驱动单元30的各个零部件干涉,且不必单独在驱动单元30的壳体内设计离合单元的安装空间,可以简化设计。进一步地,由于离合单元20的第一接合部21和第二接合部23在手动模式中会发生相对转动,若将离合单元的一部分设在驱动单元30的壳体内,在旋转机构100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卡死等问题。
离合单元至少部分位于安装单元之内。比如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接合部21或第二接合部23的至少部分位于转动盘13内,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旋转机构100整体的轴向长度,布置更紧凑合理且连接更紧密。
第一接合部21和第二接合部23常相互锁止,安装单元10被构造成可被手动转动以带动第一接合部21相对于第二接合部23可转动地在多个接合位置之间切换。
在驱动单元30工作时第二接合部23与第一接合部21接合,可以理解的是,在常态下第一接合部21、第二接合部23在轴向预紧力的作用下相互接合,可以传递扭矩,驱动力沿驱动单元30-第二接合部23-第一接合部21-转动盘13-安装支架11-显示终端200传递,从而使显示终端200转动,实现显示终端200的转动或者横竖屏切换。
第一接合部21、第二接合部23在轴向预紧力的作用下形成周向的静摩擦力,该周向的静摩擦力形成第一接合部21、第二接合部23相对转动的开启力。当第一接合部21受到的扭矩大于该开启力时,第一接合部21、第二接合部23相对转动以改变接合位置;当第一接合部21受到的扭矩小于该开启力时,第一接合部21、第二接合部23保持相互接合以传递扭矩
具体地,在旋转机构100工作过程中,在驱动单元30不工作且第一接合部21受到的扭矩大于上述开启力时,第二接合部23与第一接合部21相对转动以改变接合位置。
比如手动给显示终端200施加使其转动的扭矩,该扭矩通过安装单元10传递给第一接合部21,由于驱动单元30不工作时被锁止,驱动单元30与第二接合部23固定连接,当上述扭矩不大于上述开启力时,第一接合部21与第二接合部23保持接合,显示终端200不转动;当上述扭矩大于上述开启力时,第一接合部21与第二接合部23发生相对转动,从前一个接合位置转动到另一个接合位置,当第一接合部21相对于第二接合部23从第一个接合位置转动到第二接合位置时,即可实现显示终端200的手动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200的旋转机构100,通过离合单元将手动转动显示终端200与自动转动显示终端200耦合为一个整体,且两种切屏方式互不干涉。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旋转机构能够自动或手动的调整显示终端呈竖屏状态或横屏状态。
举例来说,在用户驾车行驶过程中,车载显示终端200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用户指令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此时,车载显示终端200进入竖屏状态,然后声呐探测器300向第一路段发出声波信号,声波信号在第一路段发生反射生成反射信号,声呐探测器300接收反射的反射信号,并对反射信号进行分析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进而根据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当车辆行驶到第一路段的时,重力传感器203感应车身的倾斜或震动以获取车身的姿态信息,并对车身姿态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获得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将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和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进行拟合即可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车载显示终端200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与第一路段在导航地图中进行匹配并保存,然后通过车联网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上传至云端服务器400,云端服务器400接收该路段的所有立体地形图进行拟合分析,形成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云端服务器400通过车联网将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与联网的车辆进行共享,使联网的车辆经过该路段时能够根据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分析自身是否可以通过该路段,以便在不能通过该路段时调整路线。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车载显示终端包括主机和重力传感器,声呐探测器设置在车载显示终端的背部,主机在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通过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并根据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以及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并到达第一路段时,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并将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与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能够根据声呐探测器和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建立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从而在保证立体地形图精准度的情况下,有效精简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复杂程度,提高立体地形图建立的速度,提升用户的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方框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2000包括车载显示终端系统10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车辆,通过车载显示终端系统,在保证立体地形图精准度的情况下,有效精简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复杂程度,提高立体地形图建立的速度,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显示终端的背部设有声呐探测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内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
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并到达所述第一路段时,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将所述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与所述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
所述车载显示终端通过车联网将所述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上传给云端服务器,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该路段的所有立体地形图进行拟合分析,以形成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所述云端服务器还通过车联网将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与联网的车辆进行共享,以便所述联网的车辆经过该路段时根据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分析自身是否可以通过该路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对所述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发出声波信号,并接收所述声波信号在所述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以及对所述反射信号进行分析以获得所述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感应车身的倾斜或震动以获取车身的姿态信息;
对所述车身的姿态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以获得所述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显示终端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与所述第一路段在导航地图中进行匹配并保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还显示操作界面以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所述车载显示终端处于竖屏状态。
6.一种车载显示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显示终端,所述车载显示终端包括主机和重力传感器;
声呐探测器,所述声呐探测器设置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的背部;
其中,所述主机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建立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以及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并到达所述第一路段时,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与所述第一路段的初步地形图进行拟合以获得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
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还通过车联网将所述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上传给云端服务器,以便所述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该路段的所有立体地形图进行拟合分析,以形成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所述云端服务器还通过车联网将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与联网的车辆进行共享,以便所述联网的车辆经过该路段时根据该路段的精准立体地形图分析自身是否可以通过该路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在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对第一路段的路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时,进一步用于,
通过所述声呐探测器发出声波信号,并接收所述声波信号在所述第一路段的反射信号,以及对所述反射信号进行分析以获得所述第一路段的路况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在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的车身姿态以模拟出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时,还用于,
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感应车身的倾斜或震动以获取车身的姿态信息;
对所述车身的姿态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以获得所述第一路段的地面信息。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还用于将第一路段的立体地形图与所述第一路段在导航地图中进行匹配并保存。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还显示操作界面以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车载显示终端进入建立立体地形图的工作模式时,所述车载显示终端处于竖屏状态。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终端系统。
CN201810277950.7A 2018-03-30 2018-03-30 车辆及其显示终端系统和通过其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 Active CN110316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7950.7A CN110316106B (zh) 2018-03-30 2018-03-30 车辆及其显示终端系统和通过其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7950.7A CN110316106B (zh) 2018-03-30 2018-03-30 车辆及其显示终端系统和通过其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6106A CN110316106A (zh) 2019-10-11
CN110316106B true CN110316106B (zh) 2021-09-03

Family

ID=68111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7950.7A Active CN110316106B (zh) 2018-03-30 2018-03-30 车辆及其显示终端系统和通过其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61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9200B (zh) * 2020-04-09 2021-11-16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自主代客泊车感知决策方法、系统以及车载终端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074A (zh) * 2008-12-06 2009-05-20 中国海洋大学 采用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
CN103323002A (zh) * 2012-03-19 2013-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4515995A (zh) * 2014-12-02 2015-04-15 深圳控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呐探测的机器人防撞系统
CN105225481A (zh) * 2015-08-31 2016-01-06 深圳亿万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路况信息的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5303764A (zh) * 2015-10-09 2016-02-03 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安全提示方法及行车记录仪设备
CN205292626U (zh) * 2016-01-19 2016-06-08 常州加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系统
CN105719284A (zh) * 2016-01-18 2016-06-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205679239U (zh) * 2016-02-04 2016-11-09 智车优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车辆导航系统及智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43085B1 (ko) * 2006-06-20 2008-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로봇의 격자지도 작성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영역 분리 방법 및 장치
US7885144B2 (en) * 2008-09-30 2011-02-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ime-dependant gain control for an amplifier used in receiving echoes
EP2705382B1 (en) * 2011-05-06 2017-04-12 Had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KR20150054443A (ko) * 2013-11-12 2015-05-2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내비게이션을 이용한 차량 주행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4021695B (zh) * 2014-06-23 2016-05-04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导航系统、实时路况的导航方法及查询方法
JP6470527B2 (ja) * 2014-09-05 2019-02-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物体検知装置
CN105891816B (zh) * 2015-11-09 2018-06-22 乐卡汽车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路面探测系统及车辆
CN105806317B (zh) * 2016-02-28 2019-04-23 西北大学 一种洞穴探测系统
CN105741595B (zh) * 2016-04-27 2018-02-27 常州加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无人驾驶车辆导航行车方法
CN107063256A (zh) * 2017-01-23 2017-08-18 斑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同步建图与定位方法
CN107063275B (zh) * 2017-03-24 2020-05-12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路侧设备的智能车辆地图融合系统及方法
CN107016870A (zh) * 2017-05-03 2017-08-04 李良杰 崎岖路况驾驶引导系统
CN206920935U (zh) * 2017-07-20 2018-01-2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水下研究的智能小车
CN107632601A (zh) * 2017-08-07 2018-01-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轨智能导引装置、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074A (zh) * 2008-12-06 2009-05-20 中国海洋大学 采用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
CN103323002A (zh) * 2012-03-19 2013-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4515995A (zh) * 2014-12-02 2015-04-15 深圳控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呐探测的机器人防撞系统
CN105225481A (zh) * 2015-08-31 2016-01-06 深圳亿万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路况信息的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5303764A (zh) * 2015-10-09 2016-02-03 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安全提示方法及行车记录仪设备
CN105719284A (zh) * 2016-01-18 2016-06-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205292626U (zh) * 2016-01-19 2016-06-08 常州加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系统
CN205679239U (zh) * 2016-02-04 2016-11-09 智车优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车辆导航系统及智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6106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6976B (zh) 一种接近物体的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055183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sensor correlation diagnostic and sensor fusion/DNN monitor for autonomous driving application
US10248116B2 (en) Remote operation of autonomous vehicle in unexpected environment
US20200124447A1 (en) Vehicle Sensor Field Calibration Utilizing Other Vehicles
US20200294385A1 (en) Vehicl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n emergency event
KR20210118119A (ko) 차량 센서들 및 카메라 어레이들로부터의 구조화된 지도 데이터의 생성
KR20190126024A (ko) 교통 사고 처리 장치 및 교통 사고 처리 방법
CN103608217A (zh) 用于泊车引导的加装组件
EP3901652A1 (en) Calibration device, calibration method, program,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target
CN110316106B (zh) 车辆及其显示终端系统和通过其建立立体地形数据库的方法
CN111026107A (zh) 用于确定可移动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16405145A (zh) 一种适用移动场景的数据交互同步方法及系统
EP3925865A1 (en) Angle and orientation measurements for vehicles with multiple drivable sections
KR20210017897A (ko) 차량용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WO2022081528A1 (en) Speed determination using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device
JP2020166584A (ja) 画像情報収集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Visconti et al. Design and testing of an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TM X-Nucleo board for detection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sensors data applied to a single-seat formula sae car
JP4769102B2 (ja) 車両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US20230087169A1 (en) Switchable wheel view mirrors
CN112286173A (zh) 操作部控制装置、车辆控制系统以及车辆控制方法
CN111024150A (zh) 一种无人平台的感知系统
US20220185140A1 (en) Antenna on Charger Infrastructure
EP433261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interference to detect sensor impairment
KR102669530B1 (ko) 전환 가능한 바퀴 뷰 미러
US20240079795A1 (en) Integrated modular antenna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