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1891B -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1891B
CN110311891B CN201910433616.0A CN201910433616A CN110311891B CN 110311891 B CN110311891 B CN 110311891B CN 201910433616 A CN201910433616 A CN 201910433616A CN 110311891 B CN110311891 B CN 1103118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primary
information
contact way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36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1891A (zh
Inventor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Puhui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336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1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1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1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1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1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账户的第一联系方式、第二账户的第二联系方式;判断第一联系方式与第二联系方式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根据账户的使用记录判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属于同一个用户,然后向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在通过验证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为非主账户;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应用账户体系中出现的账户重复注册问题,避免了账户体系的混乱,简化账户管理,减少认证鉴权处理成本,同时减少用户信息的泄露。

Description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支持多渠道方认证的应用账户体系中,由于各渠道方注册情况不一致等原因,经常出现多个由相同手机号注册的账户。这些由相同手机号注册的账户会导致当前的应用账户体系管理混乱,鉴权难度大。如果由相同手机号注册的两个账户是由不同的用户使用,则容易导致其中一方的信息发生泄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当前应用账户体系中出现的账户重复注册问题。
一种账户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由第一渠道注册的第一账户的第一账户配置信息、由第二渠道注册的第二账户的第二账户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一账户关联的第一联系方式,所述第二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二账户关联的第二联系方式;
判断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第二使用记录;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使用记录计算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相似度;
当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属于同一个用户,并根据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向所述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
接收响应于所述验证信息的反馈信息,并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验证;
若所述反馈信息通过验证,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为非主账户;
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
一种账户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账户信息模块,用于获取由第一渠道注册的第一账户的第一账户配置信息、由第二渠道注册的第二账户的第二账户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一账户关联的第一联系方式,所述第二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二账户关联的第二联系方式;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是否相同;
获取使用记录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第二使用记录;
计算相似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使用记录计算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相似度;
发送验证信息模块,用于当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属于同一个用户,并根据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向所述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
验证模块,用于接收响应于所述验证信息的反馈信息,并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验证;
确定主账户模块,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通过验证,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为非主账户;
账户合并模块,用于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账户管理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账户管理方法。
上述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第一账户的第一联系方式、第二账户的第二联系方式;判断第一联系方式与第二联系方式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根据账户的使用记录判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属于同一个用户,然后向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在通过验证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为非主账户;将非主账户并入主账户,并将非主账户注销。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应用账户体系中出现的账户重复注册问题,避免了账户体系的混乱,简化账户管理,减少认证鉴权处理成本,同时减少用户信息的泄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账户管理方法的一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账户管理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账户管理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账户管理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账户管理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账户管理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账户管理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账户管理装置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账户管理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账户管理方法,可应用在如图1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客户端通过网络与服务端进行通信。客户端包括但不限于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端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用户可通过客户端在服务端注册账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账户管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在图1中的服务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由第一渠道注册的第一账户的第一账户配置信息,以及由第二渠道注册的第二账户的第二账户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一账户关联的第一联系方式,所述第二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二账户关联的第二联系方式。
本实施例中,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属于应用账户体系中的账户。在此处,应用账户体系可以指用于登录网站或应用的账户体系。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可以指注册账户,也可以指开放账户(英文可用OpenID表示)。注册账户指的是在网站或应用上填写注册信息,并完成注册流程而生成的登录账户。开放账户指的是借助第三方的平台账户的授权而建立的登录账户。借助第三方的开放平台账户,如QQ、微信、微博等,授权快捷登录,极大地降低了用户注册应用的原始成本。实现一键注册与一键登录,导入开放账户平台上的昵称、头像、位置等已有信息,尤其是通过开放账户导入用户关系链数据,减轻人工录入的工作负担。若第一账户为注册账户,则第一渠道为该应用账户体系的登录网站或应用;若第一账户为开放账户,则第一渠道为获得授权的第三方平台账户。以此类推,第二渠道可以指应用账户体系的登录网站或应用,也可以指获得授权的第三方平台账户。
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用户身份标识(用户身份标识可用UID表示)、第一账户名称、第一用户身份信息、第一联系方式。第二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二用户身份标识、第二账户名称、第二用户身份信息、第二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可以指手机号码(也可以是固定电话号码)、邮件地址。在此处,用户身份标识是面向用户层的唯一身份标识,由用户自定义或系统随机分配,可作为用户登录/登出使用账户的唯一有效电子凭证。若同一用户(在此处,可以指自然人)存在多个登录账户,可能会违反相关的政策法规。例如,现有的政策法规规定,个人在银行开立账户,每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I类账户,如果已经有I类账户,只能申请II类、III类账户。第一用户身份信息或第二用户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性别、年龄、身高、喜好、职业。
S20、判断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是否相同。
具体的,可以通过第一联系方式和第二联系方式的异同判断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是否相同。第一联系方式和第二联系方式相同,则可以推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可能属于同一个用户;第一联系方式和第二联系方式不相同,则可以推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不属于同一个用户。若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可以属于同一个用户,则继续执行识别流程,以判断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是否属于同一个用户。若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不属于同一个用户,则不需要对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进行合并操作,此时可以进行第一账户(或第二账户)与其他账户的比对,直到最后系统内每个用户对应一个账户。在此次,第一联系方式和第二联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可以根据预设联系方式判定规则确定第一联系方式和第二联系方式是否属于同一个用户。如预设联系方式判定规则可以设置:第一联系方式中的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与第二联系方式中的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完全相同,则判定第一联系方式和第二联系方式相同;也可以设置:若第一联系方式中的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中的任意一个与第二联系方式中的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相同,则判定第一联系方式和第二联系方式相同。
S30、若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第二使用记录。
在此处,第一账户的第一使用记录可以指第一账户收集到的用户使用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下单记录、登陆记录、使用时长记录。在一些情况下,第一使用记录也包括收集到的用户位置信息。第二账户的第二使用记录可以指第二账户收集到的用户使用记录。第二使用记录所包含的数据类型与第一使用记录相同。
S40、根据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使用记录计算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相似度。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预设的处理模型从获取到的第一使用记录提取出第一账户的使用习惯。同样的,可以根据预设的处理模型从获取到的第二使用记录提取出第二账户的使用习惯。然后比较第一账户的使用习惯与第二账户的使用习惯,计算出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的相似度。在一种情况下,预设的处理模型可以从第一使用记录中提取出用户的使用时间点和对应的位置信息,并统计用户在不同时间阶段、不同地点的使用频次(即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样的,预设的处理模型可以从第二使用记录中提取出用户的使用时间点和对应的位置信息,并统计用户在不同时间阶段、不同地点的使用频次。然后计算由上述两份使用记录提取出的信息的相似度,该相似度即为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之间的相似度。
具体的,在一实例中,预设的处理模型可以从第一使用记录提取出如表1所示的用户的使用时间点和对应的位置信息。
表1从第一使用记录提取出的用户的使用时间点和对应的位置信息
编号 1 2 …… n
使用时间点 时间点1 时间点2 …… 时间点n
位置信息 地点1 地点2 …… 地点n
表1中,n为正整数,n的取值与第一使用记录相关,即为第一使用记录中包含的使用时间点的数量。不同编号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可以是相同的。如,编号5所对应的地点5和编号20所对应的地点20可以是相同的地方。
然后统计用户在不同时间阶段、不同地点的使用频次。经预设的处理模型处理后,可获得如表2所示的用户在不同时间阶段、不同地点的使用频次。
表2用户在不同时间阶段、不同地点的使用频次
Figure BDA0002069827150000081
在表2中,各个统计地点是根据表1中的位置信息进行除重后获得的。各个时间阶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一时间阶段可以设置为8:01~9:00,第二时间阶段可以设置为9:01-10:00。
同样的,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对第二使用记录进行处理,获得如表2形式的处理结果。然后计算两个表格数据的相似度。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先求出第一使用记录与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时间点数量的比值。如第一使用记录中时间点数量为500,第二使用记录中时间点数量为1000,则它们之间的比值为0.5。若用aij表示第一使用记录在表2中第i行第j列的数据,用bij表示第一使用记录在表2中第i行第j列的数据(表2中的地点涉及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在表2中第i行第j列的数据的权重值记为cij,则第一使用记录和第二使用记录的相似度可以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2069827150000091
上式中,t可以是与第一使用记录中的时间点数量相关的常数,如可以为500。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用差异度来表示相似度,此时,差异度的值可以仅为上述式子的分母部分。
S50、当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属于同一个用户,并根据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向所述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
具体的,若第一联系方式与第二联系方式属于同一个用户,则可以向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在此处,可以根据第一账户的第一联系方式和/或第二账户的第二联系方式向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若第一联系方式和第二联系方式相同,则只需要根据其中的一种联系方式向用户发送验证信息。若第一联系方式和第二联系方式不相同,则只根据其中的一个联系方式发送验证信息,也可以同时分别根据两种联系方式向用户发送验证信息。在此处,发送的验证信息可以是验证短信、语音验证电话或验证邮件,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邮寄的方法向用户传递验证信息。
S60、接收响应于所述验证信息的反馈信息,并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验证。
在用户接收到验证信息后,服务端可以接收用户响应于验证信息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是在指定页面上提交的验证码,也可以是用户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后产生的验证结果。若验证通过,则说明用户与账户(包括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匹配。若验证不通过,则说明用户与账户不匹配,此时,将中止账户合并流程,并启用账户核验流程,以进一步核验用户的身份。
S70、若所述反馈信息通过验证,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确定为非主账户。
具体的,若反馈信息通过验证,则需要对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进行合并处理。在对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进行处理时,需要确定保留一个主账户,另一个标记为非主账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预设规则。例如,若第一账户为注册账户,第二账户为开放账户,可以选择注册账户为主账户,开放账户为非主账户,即,第一账户为主账户,第二账户为非主账户。
S80、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
本实施例中,基于预设规则确定出主账户后,此时可以将非主账户中的部分用户信息迁移到主账户。在此处,若第一账户为主账户,则第二账户为非主账户;若第二账户为主账户,则第一账户为非主账户。迁移完毕后,将非主账户进行注销处理。非主账户注销后,用户将无法继续使用非主账户。在此处,从非主账户迁移出的部分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使用记录、订单、用户积分、用户等级。
步骤S10-S80中,获取由第一渠道注册的第一账户的第一账户配置信息、由第二渠道注册的第二账户的第二账户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一账户关联的第一联系方式,所述第二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二账户关联的第二联系方式,以获得需要比对的账户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是否相同,以初步确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为同一个用户所有。若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第二使用记录,以进一步对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的用户的身份进行评价。根据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使用记录计算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相似度,以从使用记录中提取出用户习惯,进而计算出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的相似度。当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属于同一个用户,根据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向所述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以提醒用户存在账户重复的问题,并要求用户的自己的身份进行验证。接收响应于所述验证信息的反馈信息,并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验证,以验证用户的身份,确保账户安全。若所述反馈信息通过验证,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为非主账户,通过预设规则的处理,确定出用户的重复账户中的主账户。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以完成合并账户的流程,合并同一用户的重复账户。
可选的,如图3所示,步骤S70包括:
S701、判断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是否存在在途业务;
S702、若所述第一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二账户不存在在途业务,则将所述第一账户确定为主账户;
S703、若所述第二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一账户不存在在途业务,则将所述第二账户确定为主账户;
S704、若所述第一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二账户存在在途业务,则中止账户合并流程,并为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添加待合并标识。
在此处,在途业务指的是未完结的业务。例如,在途业务可以指一笔尚未到期的定期存款业务。若账户为银行存款账户,账户内的余额不为零时,该账户视为存在在途业务。
若第一账户存在在途业务,第二账户不存在在途业务,则确定第一账户为主账户,确定第二账户为非主账户。若情况刚好相反,第二账户存在在途业务,第一账户不存在在途业务,则确定第二账户为主账户,确定第一账户为非主账户。
若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均存在在途业务,此时,这两个账户均不能被注销。此时,可以中止账户合并流程。同时,为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添加待合并标识。待下次启动账户合并流程时,可以检查添加有待合并标识的账户是否存在在途业务,若账户已经没有在途业务,则可以继续账户合并流程。
若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均不存在在途业务,此时,可以参照其他预设规则来确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中的主账户。例如,可以将用户等级高的账户确定为主账户,用户等级低的账户确定为非主账户。
步骤S701-S704中,判断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是否存在在途业务,以防止在账户的合并过程中导致在途业务丢失或无效。若所述第一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二账户不存在在途业务,则将所述第一账户确定为主账户,以选取第一账户为主账户。若所述第二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一账户不存在在途业务,则将所述第二账户确定为主账户,以选取第二账户为主账户。若所述第一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二账户存在在途业务,则中止账户合并流程,并为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添加待合并标识,以暂停账户合并流程,等待账户中的在途业务完结后再进行合并账户处理。
可选的,如图4所示,步骤S70还包括:
S705、判断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是否已进行实名认证;
S706、若所述第一账户已进行实名认证,所述第二账户未进行实名认证,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为主账户。
本实施例中,实名认证是对用户资料真实性进行的一种验证审核。实名认证有助于建立完善可靠的互联网信用基础。现有的实名认证包括银行卡认证和身份证认证两种方式,可以避免一部分网络诈骗。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和第二账户配置信息均记录有用户的实名认证状况。可以从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和第二账户配置信息中读取相关的数据,判断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的实名认证状态。实名认证状态包括已进行实名认证和未进行实名认证两种。
当两个账户中仅有一个已进行实名认证,则可以将已进行实名认证的账户确定为主账户。如,若第一账户已进行实名认证,第二账户未进行实名认证,则确定第一账户为主账户,确定第二账户为非主账户。同样的,若第一账户未进行实名认证,第二账户已进行实名认证,则确定第二账户为主账户,确定第一账户为非主账户。
当两个账户均已进行实名认证,或两个账户均未进行实名认证时,可以参照其他预设规则来确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中的主账户。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向用户发出选择提醒,提醒用户保留两个账户中的一个。被保留的账户则为主账户。在另一些情况下,如两个账户均为进行实名认证,当用户登录其中一个账户时,可启用实名认证流程。将完成实名认证的账户确定为主账户。
步骤S705-S706中,判断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是否已进行实名认证,以检查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的实名认证状态。若所述第一账户已进行实名认证,所述第二账户未进行实名认证,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为主账户,以选择已进行实名认证的账户作为主账户。
可选的,如图5所示,步骤S705之后,还包括:
S7051、若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均已进行实名认证,则判断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是否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相符。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均已进行实名认证时,可以分别读取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和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并判断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和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是否相符。在此处,如果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中的身份证号码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中的身份证号码相同,则认为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和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相符。
S7052、若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不相符,则发送第一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一联系方式。
S7053、接收基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确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是否准确。
若两个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不相符,此时可以向与第一联系方式(由于第一联系方式与第二联系方式相同,此处可以替换为第二联系方式)发送第一验证信息。第一验证信息可采用语音电话或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第一反馈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客服人员拨打第一联系方式,询问用户关于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的情况,获得第一反馈信息,并依据第一反馈信息确定主账户的选择。在此处,第一反馈信息可为电话通话记录。又如,可以通过向第一联系方式发送包含填写调查问卷链接的短信,用户点击该调查问卷链接即可进入相应的问卷页面,填写相应的问卷信息并提交后,可获得第一反馈信息。在此处,第一反馈信息为调查问卷填写的内容。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同一个联系方式对应多个不同用户。在此处,对应的用户可以是具有一定的近邻的关系。如,用户A的第一账户关联的号码为13200XXXXXX,用户B的第二账户关联的号码同为13200XXXXXX,经电话沟通后确认用户A与用户B属于夫妻关系,两个账户均属于独立账户。
S7054、若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相符,则发送第二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一联系方式。
S7055、接收基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的第二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确定为非主账户。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相符的情况下,可以发送第二验证信息至第一联系方式。同样的,第二验证信息可采用语音电话或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第二反馈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客服人员拨打第一联系方式,询问用户关于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的情况,获得第二反馈信息,并依据第二反馈信息确定主账户的选择。如果用户指示只保留第一账户,则可以设置第一账户为主账户。在此处,第二反馈信息可为电话通话记录。又如,可以通过向第一联系方式发送包含填写调查问卷链接的短信,用户点击该调查问卷链接即可进入相应的问卷页面,填写相应的问卷信息并提交后,可获得第二反馈信息。在此处,第二反馈信息为调查问卷填写的内容。收集到第二反馈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二反馈信息中用户的选择确定主账户。
步骤S7051-S7055中,若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均已进行实名认证,则判断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是否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相符,以检查第二账户和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若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不相符,则发送第一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以验证账户身份信息是否准确。接收基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确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是否准确,以根据用户的第一反馈信息确定账户身份信息的准确性。若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相符,则发送第二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以获取用户的选择(即第二反馈信息)。接收基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的第二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确定为非主账户,以根据用户的选择确定保留的账户(即主账户)。
可选的,如图6所示,步骤S80包括:
S801、向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发送提示修改信息;
S802、若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提供的反馈信息或接收的反馈信息同意注销所述非主账户,则注销所述非主账户。
本实施例中,在非主账户注销前,可向用户(即第二联系方式)发送提示修改信息。提示修改信息可以设置为:现存在与本账户相同认证手机号的账户“XXX”,根据本司的最新规定,同一用户仅可分配一个账户,请用户XXX在XX个工作日内对本账户修改身份信息或同意注销本账户(非主账户的账户信息);逾期不修改身份信息,将视为同意注销本账户。
步骤S801-S802中,向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发送提示修改信息,以提醒用户,其注册的非主账户将被合并处理。若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提供的反馈信息或接收的反馈信息同意注销所述非主账户,则注销所述非主账户,以完成账户合并的流程。
可选的,如图7所示,步骤S70还包括:
S707、判断所述第一渠道的优先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渠道;
S708、若所述第一渠道的优先度大于所述第二渠道,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为主账户,确定所述第二账户为非主账户。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账户的注册渠道来确定哪一个是主账户。例如,如果注册渠道主要来自第一渠道,那么可以将第一渠道的优先度设置为一个较高的值。当两个账户来自于不同渠道时,可以根据渠道的优先度选择其中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为为非主账户。在一实例中,某应用允许第三方应用账户的授权登录,开放的第三方应用账户包括微博和微信,据统计,使用微信注册的账户数量为10万,使用微博注册的账户数量为3万,可以设置微信注册的优先度为100,微博注册的优先度为60,微信注册的优先度大于微博注册的优先度。若同一用户同时存在微信注册的第一账户和微博注册的第二账户,由于微信注册的优先度大于微博注册,因而,可以将微信注册的第一账户设置为主账户,将微博注册的第二账户设置为非主账户。
步骤S707-S708中,判断所述第一渠道的优先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渠道,以根据渠道的优先度选择主账户。若所述第一渠道的优先度大于所述第二渠道,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为主账户,确定所述第二账户为非主账户,以选取优先度高的渠道注册的账户为主账户。
可选的,如图8所示,步骤S80包括:
S803、读取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和业务数据;
S804、判断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是否晚于所述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
S805、若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晚于所述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则根据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对所述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S806、为所述非主账户的业务数据添加合并标识,并导入所述主账户中。
本实施例中,在建立合并账户的过程中,可以从被合并的非主账户从提取部分账户信息,并对主账户的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此处所指的账户信息可以包括账户配置信息和业务信息。业务信息可以指订单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等。
可以根据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是否晚于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来确定是否使用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对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进行更新。若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晚于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则使用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对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进行更新。若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早于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则仅使用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中的非空字段数据对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中的空字段数据进行更新。账户配置信息包括多个配置字段,如用户名、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爱好、手机号码、联系地址、注册邮箱、社交账号、身份证号。若需要使用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对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进行更新,具体处理方式可以是:将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中的非空字段的数据对主账户的相应配置字段进行填充。
在一实施例中,非主账户包括的非空配置字段包括字段A、B、C、D、E,对应的字段内容分别为:a1、b1、c1、d1、e1,主账户的非空配置字段包括字段A、D、E、F、G,对应的字段内容分别为:a2、d2、e2、f2、g2。更新后主账户的非空配置字段包括A、B、C、D、E、F、G。若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晚于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则更新后的主账户的配置信息为:a1、b1、c1、d1、e1、f2、g2。若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早于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则更新后的主账户的配置信息为:a2、b1、c1、d2、e2、f2、g2
在更新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同时,提取出非主账户的业务数据,并添加合并标识,导入主账户中。合并标识可以指文字标识,也可以是图形标识。例如,导入主账户的业务数据,可以在具体的业务名称前加上“由XX账户转入”的标识,也可以为导入的业务数据添加异于主账户原有业务的图形标识,如可以采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字体背景,或者业务图标等。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账户管理装置,该账户管理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账户管理方法一一对应。如图9所示,该账户管理装置包括获取账户信息模块10、判断模块20、获取使用记录模块30、计算相似度模块40、发送验证信息模块50、验证模块60、确定主账户模块70和账户合并模块80。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获取账户信息模块10,用于获取由第一渠道注册的第一账户的第一账户配置信息、由第二渠道注册的第二账户的第二账户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一账户关联的第一联系方式,所述第二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二账户关联的第二联系方式;
判断模块2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是否相同;
获取使用记录模块30,用于若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第二使用记录;
计算相似度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使用记录计算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相似度;
发送验证信息模块50,用于当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属于同一个用户,并根据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向所述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
验证模块60,用于接收响应于所述验证信息的反馈信息,并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验证;
确定主账户模块70,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通过验证,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为非主账户;
账户合并模块80,用于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
可选的,确定主账户模块30,包括:
判断在途业务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是否存在在途业务;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二账户不存在在途业务,则将所述第一账户确定为主账户;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一账户不存在在途业务,则将所述第二账户确定为主账户;
添加标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二账户存在在途业务,则中止账户合并流程,并为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添加待合并标识。
可选的,确定主账户模块70,还包括:
判断实名认证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是否已进行实名认证;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账户已进行实名认证,所述第二账户未进行实名认证,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为主账户。
可选的,确定主账户模块70,还包括:
判断身份信息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均已进行实名认证,则判断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是否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相符;
第一验证单元,用于若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不相符,则发送第一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一联系方式;
确认身份信息单元,用于接收基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确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是否准确;
第二验证单元,用于若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相符,则发送第二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一联系方式;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接收基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的第二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确定为非主账户。
可选的,账户合并模块80包括:
发送提示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发送提示修改信息;
确定注销单元,用于若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提供的反馈信息或接收的反馈信息同意注销所述非主账户,则注销所述非主账户。
可选的,确定主账户模块70,还包括:
优先度比较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渠道的优先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渠道;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渠道的优先度大于所述第二渠道,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为主账户,确定所述第二账户为非主账户。
可选的,账户合并模块80包括:
读取信息单元,用于读取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和业务数据;
日期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是否晚于所述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
数据更新单元,用于若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晚于所述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则根据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对所述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账户合并单元,用于为所述非主账户的业务数据添加合并标识,并导入所述主账户中。
关于账户管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账户管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账户管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账户管理方法涉及的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账户管理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由第一渠道注册的第一账户的第一账户配置信息、由第二渠道注册的第二账户的第二账户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一账户关联的第一联系方式,所述第二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二账户关联的第二联系方式;
判断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第二使用记录;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使用记录计算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相似度;
当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属于同一个用户,并根据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向所述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
接收响应于所述验证信息的反馈信息,并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验证;
若所述反馈信息通过验证,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为非主账户;
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由第一渠道注册的第一账户的第一账户配置信息、由第二渠道注册的第二账户的第二账户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一账户关联的第一联系方式,所述第二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二账户关联的第二联系方式;
判断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第二使用记录;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使用记录计算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相似度;
当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属于同一个用户,并根据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向所述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
接收响应于所述验证信息的反馈信息,并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验证;
若所述反馈信息通过验证,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为非主账户;
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账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由第一渠道注册的第一账户的第一账户配置信息、由第二渠道注册的第二账户的第二账户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一账户关联的第一联系方式,所述第二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二账户关联的第二联系方式;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属于同一应用账户体系中的账户,所述应用账户体系指用于登录网站或应用的账户体系;
判断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第二使用记录;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使用记录计算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相似度;
当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属于同一个用户,并根据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向所述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
接收响应于所述验证信息的反馈信息,并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验证;
若所述反馈信息通过验证,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为非主账户;
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账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确定为非主账户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是否存在在途业务;
若所述第一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二账户不存在在途业务,则将所述第一账户确定为主账户;
若所述第二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一账户不存在在途业务,则将所述第二账户确定为主账户;
若所述第一账户存在在途业务,所述第二账户存在在途业务,则中止账户合并流程,并为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添加待合并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账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确定为非主账户,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是否已进行实名认证;
若所述第一账户已进行实名认证,所述第二账户未进行实名认证,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为主账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账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是否已进行实名认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均已进行实名认证,则判断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是否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相符;
若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不相符,则发送第一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一联系方式;
接收基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确定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是否准确;
若第一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与第二账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相符,则发送第二验证信息至所述第一联系方式;
接收基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的第二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确定为非主账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账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包括:
向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发送提示修改信息;
若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提供的反馈信息或接收的反馈信息同意注销所述非主账户,则注销所述非主账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账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确定为非主账户,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渠道的优先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渠道;
若所述第一渠道的优先度大于所述第二渠道,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为主账户,确定所述第二账户为非主账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账户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包括:
读取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和业务数据;
判断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是否晚于所述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
若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晚于所述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的更新日期,则根据所述非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对所述主账户的账户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为所述非主账户的业务数据添加合并标识,并导入所述主账户中。
8.一种账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账户信息模块,用于获取由第一渠道注册的第一账户的第一账户配置信息、由第二渠道注册的第二账户的第二账户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一账户关联的第一联系方式,所述第二账户配置信息包括与第二账户关联的第二联系方式;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属于同一应用账户体系中的账户,所述应用账户体系指用于登录网站或应用的账户体系;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是否相同;
获取使用记录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联系方式与所述第二联系方式相同,则获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第二使用记录;
计算相似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和所述第二使用记录计算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相似度;
发送验证信息模块,用于当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时,判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属于同一个用户,并根据所述第一联系方式和/或所述第二联系方式向所述用户发送用于账户合并的验证信息;
验证模块,用于接收响应于所述验证信息的反馈信息,并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验证;
确定主账户模块,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通过验证,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中的一个为主账户,另一个为非主账户;
账户合并模块,用于将所述非主账户并入所述主账户,并将所述非主账户注销。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账户管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账户管理方法。
CN201910433616.0A 2019-05-23 2019-05-23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11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3616.0A CN110311891B (zh) 2019-05-23 2019-05-23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3616.0A CN110311891B (zh) 2019-05-23 2019-05-23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1891A CN110311891A (zh) 2019-10-08
CN110311891B true CN110311891B (zh) 2023-04-18

Family

ID=68075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3616.0A Active CN110311891B (zh) 2019-05-23 2019-05-23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18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5603B (zh) * 2019-11-05 2021-11-26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系统账号信息整合方法和装置
CN111260304B (zh) * 2019-11-26 2024-03-08 上海赛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试用账户管理和发放方法和装置
CN112235303B (zh) * 2020-10-15 2022-01-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账号注销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157434A (zh) * 2021-11-30 2022-03-08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登录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1646B (zh) * 2021-12-20 2024-04-05 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向拆解的帐号合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9366B1 (en) * 2012-09-14 2017-08-2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ggregated social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5729B (zh) * 2014-01-02 2018-08-31 中国人民大学 一种跨平台微博社区账户匹配方法
CN107920138B (zh) * 2016-10-08 2020-10-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统一标识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09168B (zh) * 2016-10-31 2020-12-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帐号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513005B (zh) * 2018-03-22 2020-08-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联系人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8846422B (zh) * 2018-05-28 2021-08-3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跨社交网络的账号关联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9366B1 (en) * 2012-09-14 2017-08-2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ggregated social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1891A (zh) 201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1891B (zh)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156237B (zh) 产品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11138300B2 (en) Multi-factor profile and security fingerprint analysis
US11899629B2 (en) Decentralized database associating public keys and communications addresses
EP2748781B1 (en) Multi-factor identity fingerprinting with user behavior
CN107257340A (zh) 一种认证方法、基于区块链的认证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US11055721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US2015022093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king secure online payments
CN110086783A (zh) 一种多账户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13223A (zh) 业务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38816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a fraudulent registration
CN109831310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9670835A (zh) 基于业务节点的风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13203A (zh) 一种交易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461069A (zh) 基于业务节点的风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56959B (zh) 一种留言方法、装置及留言设备
CN108111533A (zh) App的注册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5830079B (zh) 认证信息管理系统、认证信息管理设备、程序、记录介质和认证信息管理方法
WO2014043360A1 (en) Multi-factor profile and security fingerprint analysis
CN109857634A (zh) 接口测试参数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20035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a user profile
KR20200041631A (ko) 법인 계좌의 간편 결제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20180020977A (ko) 메시지 제공 및 평가 시스템
CA2943714C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pdating system
CN106936840B (zh) 一种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