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8379A - 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8379A
CN110248379A CN201910481665.1A CN201910481665A CN110248379A CN 110248379 A CN110248379 A CN 110248379A CN 201910481665 A CN201910481665 A CN 201910481665A CN 110248379 A CN110248379 A CN 110248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address
downlink
tcp port
data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16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8379B (zh
Inventor
韦佳良
郑涛
古盛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16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8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8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8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对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解析,得到下行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TCP端口号;若源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下行数据报文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信息,则根据源TCP端口号和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下行测试报文,每个下行测试报文包括报文序号;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测试终端发送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由此获取发送当前测试数据的性能测试信息。该方法实现有针对性的对基站的空口进行吞吐量的性能测试,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空口吞吐量是衡量基站性能的重要指标,空口吞吐量是指设备能够接收并转发数据报文的最大速率。在基站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发布整个周期的不同阶段,常需要进行空口吞吐性能的检测和分析,为基站产品的性能瓶颈分析、改进应用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的通信场景中,基站通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网络接收ISP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报文,并通过空口传输将该数据报文发送至测试终端,故通过对测试终端接收的数据报文进行测速即可获取待测试的基站的空口吞吐量。
然而,发明人发现上述对测试终端的测速中存在干扰因素,如ISP网络侧的带宽干扰、或网络连接通断干扰等,在不同带宽下测试耗时不同,且由于网络连接通断的干扰,导致测试容易出错,故上述测试方法的测试效率低且测试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基站对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TCP端口号;
若所述源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下行数据报文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信息,则根据所述源TCP端口号和所述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下行测试报文,每个下行测试报文包括报文序号;
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所述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
获取发送所述当前测试数据的性能测试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根据所述源TCP端口号和所述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测试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源TCP端口号对应的源TCP端口确定为被管理的TCP端口,并将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确定为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
丢弃所述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源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下行数据报文不为所述被接管的下行数据报文,则对所述下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包装;
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所述包装后的下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所述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当前测试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报文;
对所述上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解包装,获取所述上行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TCP端口号;
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为TCP应答报文;
记录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报文序号;
获取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所述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均大于记录的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最大报文序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不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不为TCP应答报文;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测试终端发送的关闭测试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被管理的TCP端口的TCP端口号;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解除对所述TCP端口的管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性能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解析单元、发送单元、构建单元和获取单元;
所述解析单元,用于对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TCP端口号;
所述构建单元,用于若所述源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下行数据报文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信息,则根据所述源TCP端口号和所述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下行测试报文,每个下行测试报文包括报文序号;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所述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送所述当前测试数据的性能测试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管理单元;
所述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源TCP端口号对应的源TCP端口确定为被管理的TCP端口,并将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确定为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
丢弃所述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源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下行数据报文不为所述被接管的下行数据报文,则对所述下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包装;
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所述包装后的下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确定单元和记录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报文;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解包装,获取所述上行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TCP端口号;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为TCP应答报文;
所述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报文序号;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所述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均大于记录的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最大报文序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不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不为TCP应答报文;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解除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测试终端发送的关闭测试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被管理的TCP端口的TCP端口号;
所述解除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解除对所述TCP端口的管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通过对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解析,得到下行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TCP端口号;若源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下行数据报文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信息,则根据源TCP端口号和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下行测试报文,每个下行测试报文包括报文序号;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测试终端发送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获取发送当前测试数据的性能测试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将网络侧波动对下载行为的干扰因素予以排除,实现有针对性的对基站的空口进行吞吐量的性能测试,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的通信场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后的下行数据报文的报文头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应用在图1所示的通信场景中。该场景中包括支持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的ISP服务器(简称“服务器”)、待测试的WLAN基站(简称“基站”)和测试终端。其中,该测试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等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
基站通过ISP网络与互联网中的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基站通过空口与测试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基站监控服务器向测试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报文和测试终端发送向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
基站通过解析上行数据报文和下行数据报文,可以获取测试终端的测试行为(或称“下载行为”)和下载行为对应的下行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下载行为可以包括下载的文件数、文件大小,每个文件传输所使用的服务器的TCP端口等信息。
当获取的源IP地址为预设的服务器的待测试IP地址时,基站对该下载行为对应的该TCP端口的下行数据进行管理,即基站接管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向测试终端的发送环节,之后基站自行通过目标空口向测试终端发送测试报文,由此将网络侧波动对下载行为的干扰因素予以排除,实现有针对性的对基站的空口进行吞吐量的性能测试,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10、对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解析,得到下行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TCP端口号。
其中,源IP地址为服务器的IP地址,源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为服务器的TCP端口。
在执行该步骤之前,测试终端与服务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后,基站监控服务器向测试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报文和测试终端发送向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并解析上行数据报文和下行数据报文中的FTP信息(或称“下载数据”),其可以包括下载的文件数、文件大小,每个文件传输所使用的服务器的TCP端口等信息,下载数据可以反映测试终端具有下载行为,由此通过基站对具有下载行为的测试终端发送测试报文,可以实现对基站性能的测试。
例如,基站可以解析出上行数据报文包括的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目的服务器的TCP端口号和请求信息,以及下行数据报文包括的源服务器的IP地址、源服务器的TCP端口号和下载数据,由此,基站可以获取到具有下载业务的下行数据报文,以及接收该下行数据报文的具有下载行为的测试终端。
步骤220、判断该源IP地址是否是预设的测试IP地址,确定是否对该下行数据报文进行管理。
若该源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该下行数据报文包括FTP信息,即该下行数据报文属于下载业务,则对该源TCP端口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管理,并执行步骤230。
具体为,将该源TCP端口号对应的源TCP端口确定为被管理的TCP端口,即测试TCP端口,并将该下行数据报文确定为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并对该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存储或丢弃,以拒绝向测试终端发送该下行数据报文。
由于包含源TCP端口号和源IP地址的下行数据是否下发至测试终端已被基站进行管理,故服务器的下行数据报文不再被需要,丢弃可以防止过多的下行数据报文下发干扰性能测试。
若该源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则不对该源TCP端口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管理,并返回执行步骤210。
具体为,对该下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包装,并向测试终端发送包装后的下行数据报文。
其中,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包装包括:依次对该下行数据报文添加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子层相应的头部开销字段、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子层相应的头部开销字段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相应的头部开销字段,如图3所示,包装后的下行数据报文的报文头部字段从左到右可以包括IP数据层字段、LLC层字段、MAC层字段和PHY层字段。
步骤230、根据该源TCP端口号和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下行测试报文。
下行测试报文可以是步骤220存储的下行数据报文,也可以是基站根据源TCP端口、测试IP地址、以及测试终端的IP地址和TCP端口号构建的下行测试报文,且报文的大小根据实际测试情况而定,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每个下行测试报文包括报文序号。
步骤240、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测试终端发送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
具体的,(1)当基站首次向测试终端发送测试数据时,基站根据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测试终端发送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如发送报文序号为0-19的20个下行测试报文。
测试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测试报文,生成相应的TCP应答报文,并向基站发送该TCP应答报文。其中,下行测试报文和相应的TCP应答报文具有相同的报文序号。
例如,测试终端接收到报文序号为0-19的20个下行测试报文,故向基站发送与每个下行测试报文对应的TCP应答报文,也就是说,测试终端发送的TCP应答报文的报文序号也为0-19的。
基站接收测试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报文,并对上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解包装,获取上行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TCP端口号,即可获取服务器的IP地址,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服务器的TCP端口。其中,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解包装包括:依次对该上行数据报文剔除LLC层相应的头部开销字段、MAC层相应的头部开销字段和PHY层相应的头部开销字段。
若该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为被管理的TCP端口,则确定该上行数据报文为测试终端根据接收的测试数据中的下行测试报文发送的TCP应答报文;
基站对接收到的TCP应答报文的报文序号进行记录。
之后,基站获取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该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均大于记录的TCP应答报文的最大报文序号。
按照预设发送周期,如以1毫秒为周期,向测试终端发送该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例如,记录的TCP应答报文的报文序号为0-19,那么待发送的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为20-29,由此可避免向测试终端发送重复的下行测试报文。
测试终端根据当前接收到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如报文序号为20-29的20个下行测试报文,生成相应的TCP应答报文,并向基站发送该TCP应答报文,如报文序号为20-29的20个TCP应答报文,实现了测试的有序进行。
基站接收测试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报文,并对上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解包装,获取上行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TCP端口号。
若该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为被管理的TCP端口,则确定该上行数据报文为测试终端当前接收的下行测试报文发送的TCP应答报文;
之后,基站记录当前接收到的TCP应答报文的报文序号,即记录报文序号为20-29的20个TCP应答报文,或将前一次记录的报文序号更新为当前接收到的TCP应答报文的报文序号。
可选地,若目的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不为被管理的TCP端口,则确定上行数据报文不为TCP应答报文;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报文。
步骤250、获取发送当前测试数据的性能测试信息。
基站通过自身的待测试空口向测试终端发送当前测试数据,可以获取到待测试空口的吞吐量,由此可得到基站的性能测试信息。
可选地,基站可以获取测试终端发送的关闭测试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被管理的TCP端口号,并根据该关闭测试的指示信息,解除对该被管理的TCP端口的管理,或者基站可以设定预设测试时间段,在经过预设测试时间段后,可以自行解除对该被管理的TCP端口的管理操作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通过对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解析,得到下行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TCP端口号;若源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下行数据报文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信息,则根据源TCP端口号和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下行测试报文,每个下行测试报文包括报文序号;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测试终端发送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获取发送当前测试数据的性能测试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将网络侧波动对下载行为的干扰因素予以排除,实现有针对性的对基站的空口进行吞吐量的性能测试,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与上述方法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性能测试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解析单元410、发送单元420、构建单元430和获取单元440;
解析单元410,用于对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TCP端口号;
构建单元430,用于若所述源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下行数据报文包括FTP信息,则,则根据所述源TCP端口号和所述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下行测试报文,每个下行测试报文包括报文序号;
发送单元420,用于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所述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
获取单元440,用于获取发送所述当前测试数据的性能测试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管理单元450;
管理单元450,用于将所述源TCP端口号对应的源TCP端口确定为被管理的TCP端口,并将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确定为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丢弃所述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发送单元420,还用于若所述源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下行数据报文不为所述被接管的下行数据报文,则对所述下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包装;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所述包装后的下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460、确定单元470和记录单元480;
接收单元460,用于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报文;
获取单元440,还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解包装,获取所述上行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TCP端口号;
确定单元470,用于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为TCP应答报文;
记录单元480,用于记录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报文序号;
获取单元440,还用于获取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所述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均大于记录的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最大报文序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发送单元420,还用于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不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不为TCP应答报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解除单元490;
接收单元460,还用于接收测试终端发送的关闭测试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被管理的TCP端口的TCP端口号;
解除单元490,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解除对所述TCP端口的管理。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性能测试装置的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通过上述各方法步骤来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性能测试装置中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存储器530和通信总线540,其中,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存储器530通过通信总线5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530,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10,用于执行存储器530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对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TCP端口号;
若所述源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下行数据报文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信息,则根据所述源TCP端口号和所述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下行测试报文,每个下行测试报文包括报文序号;
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所述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
获取发送所述当前测试数据的性能测试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根据所述源TCP端口号和所述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测试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源TCP端口号对应的源TCP端口确定为被管理的TCP端口,并将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确定为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
丢弃所述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源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下行数据报文不为所述被接管的下行数据报文,则对所述下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包装;
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所述包装后的下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所述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当前测试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报文;
对所述上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解包装,获取所述上行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TCP端口号;
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为TCP应答报文;
记录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报文序号;
获取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所述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均大于记录的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最大报文序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不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不为TCP应答报文;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报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测试终端发送的关闭测试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被管理的TCP端口的TCP端口号;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解除对所述TCP端口的管理。
上述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由于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各器件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来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复赘述。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性能测试方法。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性能测试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中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实施例中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对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TCP端口号;
若所述源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下行数据报文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信息,则根据所述源TCP端口号和所述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下行测试报文,每个下行测试报文包括报文序号;
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所述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
获取发送所述当前测试数据的性能测试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源TCP端口号和所述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测试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源TCP端口号对应的源TCP端口确定为被管理的TCP端口,并将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确定为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
丢弃所述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源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下行数据报文不为所述被接管的下行数据报文,则对所述下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包装;
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所述包装后的下行数据报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所述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当前测试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报文;
对所述上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解包装,获取所述上行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TCP端口号;
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为TCP应答报文;
记录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报文序号;
获取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所述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均大于记录的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最大报文序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不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不为TCP应答报文;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报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测试终端发送的关闭测试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被管理的TCP端口的TCP端口号;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解除对所述TCP端口的管理。
7.一种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解析单元、发送单元、构建单元和获取单元;
所述解析单元,用于对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报文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TCP端口号;
所述构建单元,用于若所述源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下行数据报文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信息,则根据所述源TCP端口号和所述测试IP地址,构建至少一个下行测试报文,每个下行测试报文包括报文序号;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发送周期和所述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的先后顺序,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送所述当前测试数据的性能测试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管理单元;
所述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源TCP端口号对应的源TCP端口确定为被管理的TCP端口,并将所述下行数据报文确定为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
丢弃所述被管理的下行数据报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源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下行数据报文不为所述被接管的下行数据报文,则对所述下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包装;向所述测试终端发送所述包装后的下行数据报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确定单元和记录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报文;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报文进行数据报文的头部字段解包装,获取所述上行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TCP端口号;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且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为TCP应答报文;
所述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报文序号;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所述待发送的预设数量个下行测试报文的报文序号均大于记录的所述TCP应答报文的最大报文序号。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目的IP地址不为预设的测试IP地址,或所述目的TCP端口号对应的TCP端口不为所述被接管的TCP端口,则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报文不为TCP应答报文;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报文。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解除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测试终端发送的关闭测试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被管理的TCP端口的TCP端口号;
所述解除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解除对所述TCP端口的管理。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储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910481665.1A 2019-06-04 2019-06-04 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248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1665.1A CN110248379B (zh) 2019-06-04 2019-06-04 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1665.1A CN110248379B (zh) 2019-06-04 2019-06-04 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379A true CN110248379A (zh) 2019-09-17
CN110248379B CN110248379B (zh) 2022-05-24

Family

ID=67885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1665.1A Active CN110248379B (zh) 2019-06-04 2019-06-04 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837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8322A (zh) * 2020-11-10 2021-03-09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即插即用的电网稳控装置通信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095433A (zh) * 2021-11-25 2022-02-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466395A (zh) * 2022-01-11 2022-05-10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4722A (zh) * 2009-12-21 201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87516A (zh) * 2010-09-03 2012-03-2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NodeB测试的PS业务模拟系统和测试方法
US20130258867A1 (en) * 2010-12-17 2013-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40064136A1 (en) * 2012-08-30 2014-03-06 Hitachi,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469822A (zh) * 2014-11-26 2015-03-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基站及系统
US20160248691A1 (en) * 2013-10-07 2016-08-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ownlink Flow Management
CN107484210A (zh) * 2016-06-07 2017-12-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4722A (zh) * 2009-12-21 201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87516A (zh) * 2010-09-03 2012-03-2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NodeB测试的PS业务模拟系统和测试方法
US20130258867A1 (en) * 2010-12-17 2013-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40064136A1 (en) * 2012-08-30 2014-03-06 Hitachi,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248691A1 (en) * 2013-10-07 2016-08-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ownlink Flow Management
CN104469822A (zh) * 2014-11-26 2015-03-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7484210A (zh) * 2016-06-07 2017-12-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WANGROK CHANG; RAGIL PUTRO WICAKSONO: "《Estimation of network load and downlink throughput using RF scanner data for LTE networks》", 《201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TS)》 *
刘幸辉等: "移动IP环境下无线网络的TCP性能改进方案",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8322A (zh) * 2020-11-10 2021-03-09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即插即用的电网稳控装置通信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468322B (zh) * 2020-11-10 2023-07-14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即插即用的电网稳控装置通信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095433A (zh) * 2021-11-25 2022-02-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095433B (zh) * 2021-11-25 2024-02-2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466395A (zh) * 2022-01-11 2022-05-10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379B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11682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US873724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network link quality
CN106656679B (zh) 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CN110248379A (zh) 无线局域网中基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717108B (zh) 基于主动测量和包间隔模型的网络瓶颈带宽测量方法
CN112039796B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1656653B (zh) 一种应用于多路径传输的接收缓存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297282A (zh) 网络时延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394795B (zh) 内嵌于以太网交换芯片中的吞吐量性能测试处理引擎及其实现方法
CN101547063A (zh) 一种转发延迟测试方法和系统
US7864816B1 (en) Integrated circuit for network delay and jitter testing
CN111436030A (zh)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46189B (zh) 网络数据分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服务端
CN107547430A (zh)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8161303A1 (zh) 无线质量支持视频体验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JP2015023463A (ja) パケット解析装置、パケット解析方法、及びパケット解析プログラム
CN107911263A (zh) 一种能够同时测量以太网时延和拥塞的报文
CN105636100B (zh) 一种数据链路监测方法及装置
Liu et al. Towards high performance modeling of the 802.11 wireless protocol
CN111490907B (zh) 一种确定vxlan网络性能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1154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17515A (zh) 用于处理互联网协议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677651B2 (en) UDPING—continuous one-way monitoring of multiple network links
CN104768176A (zh) 无线网络中sFlow采样的方法、装置
CN10906792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7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