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7841B -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7841B
CN110247841B CN201910516737.1A CN201910516737A CN110247841B CN 110247841 B CN110247841 B CN 110247841B CN 201910516737 A CN201910516737 A CN 201910516737A CN 110247841 B CN110247841 B CN 1102478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nterface
service
coding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67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7841A (zh
Inventor
李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167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7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7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7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7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7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33Protocols for 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服务器和存储介质。其中,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应用于业务服务器上的第一接口,业务服务器上运行有至少一个服务,每个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该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一个服务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每个信息发送请求中均携带信息内容;向第二接口转发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口发送对应的信息内容。本公开实施例,由于每个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因此,当第二接口发生迁移时,只需要修改第一接口,而调用该第一接口的各个服务都不需要重新部署,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位于业务服务器的许多服务都有发送私信的需求,但业务服务器不能直接发送私信,而是需要通过专门管理私信的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服务器来实现。
相关技术中,业务服务器提供了一个发送私信的本地接口,运行在业务服务器上的各个服务可以通过调用本地接口来发送私信。IM服务器提供了一个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简称RPC)接口。其中,本地接口111的实现代码包含该远程调用RPC接口的内容。
但是,该RPC接口发生迁移会导致本地接口的实现代码需要同步修改,而当本地接口同步修改后,调用本地接口的各个服务112都需要重新部署,这将产生巨大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服务器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因IM服务器中的RPC接口迁移导致的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应用于业务服务器上的第一接口,所述业务服务器上运行有至少一个服务,每个所述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所述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每个所述信息发送请求中均携带信息内容;
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对应的信息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之后,所述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发送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查询信息发送记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接口发生迁移,则生成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接口中引用的所述第二接口中定义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均修改为迁移后的第二接口的位置;
基于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第一接口中引用的所述第二接口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并保存修改后的第一接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包括:
同时接收与每个所述信息发送请求对应的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一编码信息,所述第一编码信息由所述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各自的信息发送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所述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包括:
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每个所述第一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信息发送请求;
采用所述设定的编码方式将解码得到的每个信息发送请求编码成所述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二编码信息;
同时向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第二编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所述服务发送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包括:
接收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三编码信息,所述第三编码信息由所述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所述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包括:
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所述第三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采用所述设定的编码方式将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编码成所述设定数据结构的第四编码信息;
向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第四编码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应用于业务服务器上的第一接口,所述业务服务器上运行有至少一个服务,每个所述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所述信息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每个所述信息发送请求中均携带信息内容;
第一转发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对应的信息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发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转发模块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之后,接收所述服务发送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第二转发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查询信息发送记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发送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接口发生迁移,则生成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接口中引用的所述第二接口中定义的变量的位置和装置的位置均修改为迁移后的第二接口的位置;
保存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第一接口中引用的所述第二接口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并保存修改后的第一接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
同时接收与每个所述信息发送请求对应的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一编码信息,所述第一编码信息由所述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各自的信息发送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所述第一转发模块包括:
第一解码子模块,被配置为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每个所述第一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信息发送请求;
第一编码子模块,被配置为采用所述设定的编码方式将所述第一解码子模块解码得到的每个信息发送请求编码成所述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二编码信息;
第一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同时向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第一编码子模块编码得到的所述第二编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
接收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三编码信息,所述第三编码信息由所述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所述第二转发模块包括:
第二解码子模块,被配置为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所述第三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第二编码子模块,被配置为采用所述设定的编码方式将所述第二解码子模块解码得到的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编码成所述设定数据结构的第四编码信息;
第二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第二编码子模块编码得到的所述第四编码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业务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信息发送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业务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业务服务器能够执行如上述信息发送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每个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因此,当第二接口发生迁移时,只需要修改第一接口,而调用该第一接口的各个服务都不需要重新部署,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发送系统的框图。
图2A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场景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8A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8B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9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系统,如图1所示,该信息发送系统包括业务服务器110和IM服务器120,其中,业务服务器110包括第一接口1101,IM服务器120包括第二接口1201。业务服务器110上运行有至少一个服务1102,每个服务1102均能够远程调用第一接口1101,第一接口1101能够远程调用第二接口1201。其中,服务1102是指正在运行的程序。远程调用是相对于本地调用而言的,本地调用是指在同一个服务中相互调用,即某个服务的代码调用该服务的本地接口,这样,该服务的代码和本地接口就耦合在同一个服务中。而远程调用是把第一接口1101变成一个服务,如图1所示,服务1102的代码调用另一个服务的第一接口1101,这样,服务1102的代码和第一接口1101处在两个不同的服务中,从而解除了耦合关系。同样地,第一接口1101和第二接口1201也具有解耦关系。由于服务1102的代码和第一接口1101解除了耦合关系,所以当第二接口1201发生迁移时,只需要修改第一接口1101,使得修改后的第一接口1101能够调用第二接口1201即可,而调用第一接口1101的各个服务1102都不需要重新部署,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图2A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A所示,该信息发送方法用于业务服务器上的第一接口,业务服务器上运行有至少一个服务,每个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该信息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1中,接收至少一个服务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每个信息发送请求中均携带信息内容。
其中,第一接口可以为RPC接口,服务是指正在运行的程序。在该实施例中,服务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审核视频的服务、处理用户反馈的服务等。
其中,每个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第一接口,表示每个服务的实现代码与第一接口具有解耦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可以同时接收多个服务发送的多个信息发送请求,而每个信息发送请求中均携带信息内容,除了携带信息内容,每个信息发送请求还可以携带发送方标识和接收方标识。
在步骤S202中,向第二接口转发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口发送对应的信息内容。
其中,第二接口可以为RPC接口。
若第一接口同时接收到多个信息发送请求,则可以同时向第二接口转发这多个信息发送请求。
由于第一接口可以为RPC接口,因此,可以基于RPC对应的网络传输协议来接收和转发信息发送请求。其中,RPC对应的网络传输协议规定了数据的编码方式和解码方式,为方便描述,可以称为设定的编码方式和设定的解码方式,且二者对应。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基于RPC对应的网络传输协议接收信息发送请求的过程可以为:同时接收与每个信息发送请求对应的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一编码信息,第一编码信息由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各自的信息发送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基于RPC对应的网络传输协议向第二接口转发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的过程可以包括:首先,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每个第一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信息发送请求,然后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将解码得到的每个信息发送请求编码成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二编码信息,最后同时向第二接口发送第二编码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位于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接收到第二编码信息后,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每个第二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信息发送请求,并将每个信息发送请求中的信息内容发送给接收方,同时IM服务器增加一条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信息发送记录。
下面结合图2B对本公开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2B所示,运行在业务服务器21上的服务211的作用是:接受并保存视频,但是在保存视频之前需要向视频作者发送私信。此时,服务211可以向第一RPC接口发送信息发送请求,该信息发送请求中可以携带私信内容,第一RPC接口在接收到该信息发送请求后,向位于IM服务器22的第二接口221转发该信息发送请求,以实现通过第二接口221将私信内容发送给视频作者的终端。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每个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因此,当第二接口发生迁移时,只需要修改第一接口,而调用该第一接口的各个服务都不需要重新部署,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步骤S202之后,该信息发送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S203中,接收服务发送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当服务想要查询信息发送情况时,可以向第一接口发送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在步骤S204中,向第二接口转发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口查询信息发送记录。
第一接口接收到任一服务发送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之后,可以向第二接口转发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口查询信息发送记录。
由于第一接口可以为RPC接口,因此,可以基于RPC对应的网络传输协议来接收和转发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其中,基于RPC对应的网络传输协议来接收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的过程可以为:接收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三编码信息,第三编码信息由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其中,基于RPC对应的网络传输协议来转发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的过程可以为:首先,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第三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然后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将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编码成设定数据结构的第四编码信息,最后向第二接口发送第四编码信息。
上述实施例,通过接收服务发送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向第二接口转发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口查询信息发送记录,由于每个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从而使得第二接口发生迁移时,只需要修改第一接口,而不需要重新部署各个服务,节省了维护成本。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信息发送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S401中,若检测到第二接口发生迁移,则生成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一接口中引用的第二接口中定义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均修改为迁移后的第二接口的位置。
其中,位于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可以发送迁移,当第二接口发生迁移时,业务服务器可以生成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一接口中引用的第二接口中定义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均修改为迁移后的第二接口的位置。
在步骤S402中,基于该指示信息修改第一接口中引用的第二接口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并保存修改后的第一接口。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基于该指示信息修改第一接口中引用的第二接口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以使修改后的第一接口可以调用第二接口。
上述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第二接口发生迁移时,生成指示信息,基于该指示信息修改第一接口中引用的第二接口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并保存修改后的第一接口,由于修改后的第一接口能够调用第二接口,从而为后续通过修改后的第一接口进行操作提供了条件。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该信息发送装置应用于业务服务器上的第一接口,业务服务器上运行有至少一个服务,每个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参照图5,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51和第一转发模块52。
第一接收模块51被配置为接收至少一个服务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每个信息发送请求中均携带信息内容。
第一转发模块52被配置为向第二接口转发第一接收模块51接收的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口发送对应的信息内容。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每个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因此,当第二接口发生迁移时,只需要修改第一接口,而调用该第一接口的各个服务都不需要重新部署,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信息发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53和第二转发模块54。
第二接收模块53被配置为在第一转发模块52向第二接口转发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之后,接收服务发送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第二转发模块54被配置为向第二接口转发第二接收模块53接收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口查询信息发送记录。
上述实施例,通过接收服务发送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向第二接口转发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口查询信息发送记录,由于每个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从而使得第二接口发生迁移时,只需要修改第一接口,而不需要重新部署各个服务,节省了维护成本。
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在图5或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信息发送装置还可以包括:生成模块71和保存模块72。
生成模块71被配置为若检测到第二接口发生迁移,则生成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第一接口中引用的第二接口中定义的变量的位置和装置的位置均修改为迁移后的第二接口的位置。
保存模块72被配置为基于生成模块71生成的指示信息修改第一接口中引用的第二接口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并保存修改后的第一接口。
上述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第二接口发生迁移时,生成指示信息,基于该指示信息修改第一接口中引用的第二接口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并保存修改后的第一接口,由于修改后的第一接口能够调用第二接口,从而为后续通过修改后的第一接口进行操作提供了条件。
图8A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如图8A所示,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接收模块51可以被配置为:同时接收与每个信息发送请求对应的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一编码信息,第一编码信息由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各自的信息发送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其中,第一转发模块52可以包括:第一解码子模块521、第一编码子模块522和第一发送子模块523。
第一解码子模块521被配置为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每个第一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信息发送请求。
第一编码子模块522被配置为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将第一解码子模块521解码得到的每个信息发送请求编码成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二编码信息。
第一发送子模块523被配置为同时向第二接口发送第一编码子模块522编码得到的第二编码信息。
上述实施例,通过同时接收与每个信息发送请求对应的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一编码信息,其中,第一编码信息由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各自的信息发送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通过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每个所述第一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并采用所述设定的编码方式将解码得到的每个信息发送请求编码成所述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二编码信息,同时向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第二编码信息,整个过程基于RPC对应的网络传输协议来实现,实现方式简单。
图8B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如图8B所示,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接收模块53可以被配置为:接收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三编码信息,第三编码信息由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第二转发模块54可以包括:第二解码子模块541、第二编码子模块542和第二发送子模块543。
第二解码子模块541被配置为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第三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第二编码子模块542被配置为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将第二解码子模块541解码得到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编码成设定数据结构的第四编码信息。
第二发送子模块543被配置为向第二接口发送第二编码子模块542编码得到的第四编码信息。
上述实施例,通过接收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三编码信息,其中,第三编码信息由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通过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第三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并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将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编码成设定数据结构的第四编码信息,然后向第二接口发送第四编码信息,整个过程基于RPC对应的网络传输协议来实现,实现方式简单。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9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业务服务器的框图。如图9所示,该业务服务器包括处理器910、用于存储处理器910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920;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指令,以实现上述信息发送方法。除了图9所示的处理器910及存储器920之外,该业务服务器通常根据信息发送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920,上述指令可由处理器910执行以完成上述信息发送方法。可选地,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业务服务器上的第一接口,所述业务服务器上运行有至少一个服务,每个所述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所述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每个所述信息发送请求中均携带信息内容;
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对应的信息内容;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接口发生迁移,则生成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接口中引用的所述第二接口中定义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均修改为迁移后的第二接口的位置;
基于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第一接口中引用的所述第二接口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并保存修改后的第一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之后,所述信息发送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发送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查询信息发送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包括:
同时接收与每个所述信息发送请求对应的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一编码信息,所述第一编码信息由所述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各自的信息发送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所述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包括:
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每个所述第一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信息发送请求;
采用所述设定的编码方式将解码得到的每个信息发送请求编码成所述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二编码信息;
同时向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第二编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服务发送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包括:
接收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三编码信息,所述第三编码信息由所述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所述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包括:
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所述第三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采用所述设定的编码方式将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编码成所述设定数据结构的第四编码信息;
向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第四编码信息。
5.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业务服务器上的第一接口,所述业务服务器上运行有至少一个服务,每个所述服务均能够远程调用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能够远程调用位于即时通信IM服务器的第二接口,所述信息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每个所述信息发送请求中均携带信息内容;
第一转发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对应的信息内容;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接口发生迁移,则生成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接口中引用的所述第二接口中定义的变量的位置和装置的位置均修改为迁移后的第二接口的位置;
保存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第一接口中引用的所述第二接口的变量的位置和方法的位置,并保存修改后的第一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发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转发模块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发送请求之后,接收所述服务发送的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第二转发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接口转发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以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查询信息发送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
同时接收与每个所述信息发送请求对应的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一编码信息,所述第一编码信息由所述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各自的信息发送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所述第一转发模块包括:
第一解码子模块,被配置为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每个所述第一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信息发送请求;
第一编码子模块,被配置为采用所述设定的编码方式将所述第一解码子模块解码得到的每个信息发送请求编码成所述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二编码信息;
第一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同时向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第一编码子模块编码得到的所述第二编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
接收设定数据结构的第三编码信息,所述第三编码信息由所述服务采用设定的编码方式对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进行编码后发送;
所述第二转发模块包括:
第二解码子模块,被配置为采用设定的解码方式对所述第三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
第二编码子模块,被配置为采用所述设定的编码方式将所述第二解码子模块解码得到的所述信息发送记录查询请求编码成所述设定数据结构的第四编码信息;
第二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接口发送所述第二编码子模块编码得到的所述第四编码信息。
9.一种业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业务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业务服务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
CN201910516737.1A 2019-06-14 2019-06-14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247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737.1A CN110247841B (zh) 2019-06-14 2019-06-14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737.1A CN110247841B (zh) 2019-06-14 2019-06-14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7841A CN110247841A (zh) 2019-09-17
CN110247841B true CN110247841B (zh) 2021-08-17

Family

ID=67887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6737.1A Active CN110247841B (zh) 2019-06-14 2019-06-14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784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5500A (zh) * 2015-05-29 2015-10-28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过程调用方法、服务端、客户端
CN107179951A (zh) * 2016-03-09 2017-09-1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70199B2 (en) * 2003-10-06 2011-01-11 Ao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ly bringing external services into instant messaging sess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5500A (zh) * 2015-05-29 2015-10-28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过程调用方法、服务端、客户端
CN107179951A (zh) * 2016-03-09 2017-09-1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7841A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3655A (zh) 在视频会议会话中预览呼叫方的方法
US7948955B2 (en) Subscrip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065788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KR20110052942A (ko) 리모트 ui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353603A1 (en) Call processing system and call processing method
CN105282730A (zh) Ims网络中终端通信状态获取方法与系统和应用服务器
EP2974159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CN111163335B (zh) 一种分布式服务器的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473395B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971873B (zh) 一种实时监控方法、监控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247841B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3795958A (zh) 多媒体呼叫协商方法、系统及视频互通网关、多媒体终端
CN102231734A (zh) 实现从文本到语音tts的音频转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72350B (zh) 一种进行ims业务注册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007027A1 (zh) 视频播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01951381A (zh) 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及其实现多媒体即时通讯的方法
WO2019201111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20578B (zh)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02197A (zh) 应用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022725A (zh) 一种视频播放方法和装置
CN110557593A (zh) 一种媒体传输方法及h323-sip网关
CN101652002B (zh) 内容适配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0753071B (zh)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1409712A (zh) 一种用户设备的媒体信息获知方法和用户设备
US629282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messages of varying protocols over a sing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