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7569B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7569B
CN110197569B CN201811372818.0A CN201811372818A CN110197569B CN 110197569 B CN110197569 B CN 110197569B CN 201811372818 A CN201811372818 A CN 201811372818A CN 110197569 B CN110197569 B CN 110197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larm
user
intelligent hos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728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7569A (zh
Inventor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728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7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7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7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7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7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05Specific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child monitoring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 G08B21/0208Combination with audio or video communication, e.g. combination with "baby phone" f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该方法包括:可穿戴设备的智能主机在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两个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合成得到全景图像,识别并记录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将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并在显示屏上输出警报图像、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供用户查看。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在往返学校的过程中使用智能主机进行安全监测,在身边出现具有安全威胁的陌生人时,用户将接收到智能主机对该陌生人的提示信息,从而发现身边潜在的安全威胁,尽早做出应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学生的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往返学校时的安全问题广受关注。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警惕性通常较低,不易提前发觉身边潜在的安全威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可以帮助学生提前发现身边的潜在安全威胁。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上相对的顶侧和底侧各自设有一个拍摄模组,所述智能主机能够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的两侧带端部之间发生转动,以实现同时调整两个拍摄模组的拍摄方向,包括:
所述智能主机在检测到用户输入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拍摄模组为所述两个拍摄模组中的一个拍摄模组,所述第二拍摄模组为所述两个拍摄模组中的另一个拍摄模组;
所述智能主机识别并记录所述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
所述智能主机统计所述陌生人脸图像在所述全景图像中的出现时长,将所述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
所述智能主机在显示屏上输出包括所述警报图像、所述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所述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所述用户查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智能主机识别并记录所述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包括:
所述智能主机根据人脸检测模型,在所述全景图像中检测符合所述人脸检测模型的人脸图像;
所述智能主机识别所述人脸图像中的预设人脸图像,得到所述人脸图像中除去所述预设人脸图像之外的陌生人脸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智能主机输出包括所述警报图像、所述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所述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主机获取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并以所述当前日期时间和所述即时位置命名所述警报图像,以获得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并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主机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以及所述智能主机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主机获取所述服务器下发的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是服务器校验出所述警报记录包含的所述警报图像与任一犯罪人员对应的人像图像相匹配时下发给所述可穿戴设备的;
所述智能主机响应所述告警信息,执行所述的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上相对的顶侧和底侧各自设有一个拍摄模组,所述智能主机能够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的两侧带端部之间发生转动,以实现同时调整两个拍摄模组的拍摄方向,包括:
拍摄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输入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拍摄模组为所述两个拍摄模组中的一个拍摄模组,所述第二拍摄模组为所述两个拍摄模组中的另一个拍摄模组;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并记录所述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所述陌生人脸图像在所述全景图像中的出现时长,将所述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
提示单元,用于在显示屏上输出包括所述警报图像、所述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所述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所述用户查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识别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人脸检测模型,在所述全景图像中检测符合所述人脸检测模型的人脸图像;以及识别所述人脸图像中的预设人脸图像,得到所述人脸图像中除去所述预设人脸图像之外的陌生人脸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提示单元输出包括所述警报图像、所述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所述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之后,获取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并以所述当前日期时间和所述即时位置命名所述警报图像,以获得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
上报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上报单元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智能主机还包括:
告警单元,用于在所述上报单元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获取所述服务器下发的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是服务器校验出所述警报记录包含的所述警报图像与任一犯罪人员对应的人像图像相匹配时下发给所述告警单元的;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响应所述告警单元获取的所述告警信息,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以可转动方式设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的两侧带端部之间,所述智能主机上相对的顶侧和底侧各自设有一个拍摄模组,所述智能主机能够发生转动以实现同时调整两个拍摄模组的拍摄方向,该智能主机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公开一种应用发布平台,所述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智能主机在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识别并记录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将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并在显示屏上输出警报图像、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供用户查看。可以看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在往返学校的过程中使用智能主机进行安全监测,若某个陌生人在用户附近出现时长过久,则用户将接收到智能主机对该陌生人的提示信息,从而可以提前发现身边潜在的安全威胁,尽早做出应对措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相对底部支架转动9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下面先介绍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底部支架10、智能主机20以及侧带30,底部支架10连接于侧带30的两侧带端部之间。智能主机20的顶侧20a正对智能主机20的底侧20b,并且智能主机20的顶侧20a设有拍摄模组22,智能主机20的底侧20b设有拍摄模组23。智能主机20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21与底部支架1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智能主机20可以相对底部支架10转动不同的角度,从而可以同时调整拍摄模组22、拍摄模组23的拍摄方向。其中,侧带30的一个侧带端部通过第一转轴21轴接于底部支架10的第一端,而侧带30的另一个侧带端部连接底部支架10的第二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中,通过上述所描述的结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20能够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的侧带30的两侧带端部之间发生转动,以实现同时调整两个拍摄模组的拍摄方向。其中,通过第一转轴21可以实现智能主机20相对底部支架10的转动,从而使得设于智能主机20的拍摄模组22、拍摄模组23也能随着智能主机20的转动而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这不仅解决了现有的可穿戴设备(通常仅有一个顶侧拍摄模组)需要用户扭转手臂才能实现的调整拍摄方向的问题,同时还可满足用户的不同方向的拍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实现智能主机20相对底部支架10转动时,由于侧带30的一个侧带端部通过第一转轴21轴接于底部支架10的第一端,因此,侧带30的一个侧带端部、底部支架10的第一端以及智能主机20的一端三者之间为共用第一转轴21的共轴转动设计,从而能够减少可穿戴设备的部件设计,简化可穿戴设备的部件组装流程,进而使得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主机20的顶侧20a上可以设置有顶侧显示屏(图中未标注);可选地,智能主机20的底侧20b上也可以设置有底侧显示屏(图中未标注)。在通常情况下,智能主机20可以叠在底部支架10上,即智能主机20的底侧20b与底部支架10的上表面贴合;而当智能主机20以第一转轴21发生转动时,智能主机20的顶侧20a以及底侧20b均与底部支架10的上表面形成一定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智能主机20作为拍摄方向可调的可穿戴设备的主机使用,其不仅包括设于内部的主板、用于实现触控、显示功能的触控屏/或显示屏、对主板、触控屏/显示屏进行供电的电池、实现智能主机20的拍摄功能的拍摄模组22和拍摄模组23、实现智能主机20的通信功能的通信器件(例如无线通信器件、蓝牙通信器件、红外通信器件等)、实现智能主机20的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例如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紫外线检测器、玩水检测识别模块)、实现对用户的心率进行检测的心率检测器、实现智能主机20的定时功能的定时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的元件,例如指纹模组、面部识别模组,以及实现音频输入和/或输出的麦克风、扬声器等。应该得知的是,上述各器件、功能模组均设于智能主机20内部,且与主板电连接,通过主板实现对这些器件、功能模组的控制,进而控制其实现对应的功能。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主机20是有别于传统的手表的仅能实现时间显示、定时等功能的表盘的。
进一步地,由于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通过第一转轴21可以实现可转动连接,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的转动角度来调整拍摄模组22和拍摄模组23的拍摄角度,其中,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的转动角度可在0~90°之间。例如,当智能主机20叠在底部支架10上时,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之间的角度为0°,而当智能主机20发生转动后,该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之间的角度可优选可以为90°。当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之间的角度为0°时,智能主机20上的拍摄模组22和拍摄模组23相对底部支架10的夹角也为0°夹角;当智能主机20相对底部支架10转动形成90°夹角时,智能主机20的拍摄模组22和拍摄模组23相对底部支架10的夹角为90°夹角,从而可以实现拍摄模组22和拍摄模组23的拍摄角度的调整。特别的,当智能主机20的顶侧20a上设置有顶侧显示屏以及底侧20b上也设置有底侧显示屏时,若智能主机20的拍摄模组22和拍摄模组23相对底部支架10的夹角为90°夹角,那么顶侧20a上设置的顶侧显示屏以及底侧20b上设置的底侧显示屏相对底部支架10的夹角也为90°夹角,从而可以方便位于智能主机20一侧的用户观看顶侧显示屏,以及方便位于智能主机20另一侧的用户观看底侧显示屏。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主机20与底部支架10的转动角度可以在0~90°之间调整,优选地,该转动角度可为0°、30°、45°、60°、75°或9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智能主机20通过第一转轴21与底部支架10转动连接,因此,智能主机2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转动端20c和自由端20d,该转动端20c为智能主机20通过第一转轴21与底部支架10的第一端连接的一端,而该自由端20d则为可随着转动端20c相对底部支架10实现转动并相对底部支架10可形成角度的一端。具体地,为了避免影响拍摄模组22和拍摄模组23的拍摄视角,拍摄模组22可以优选设于该自由端20d的端部顶侧(属于顶侧20a的一部分),而拍摄模组23可以优选设于该自由端20d的端部底侧(属于底侧20b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底部支架10可为板状结构。当底部支架10为板状结构时,底部支架10的材质可优选为隔热材质,例如塑胶。当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时,能够避免智能主机20发热量大而可能对用户的手腕皮肤造成烫伤的情况。因此,该底部支架10不仅可实现承载智能主机20转动的功能,同时还可实现对智能主机20与用户的手腕皮肤进行隔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当底部支架10为板状结构时,底部支架10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10a,以使得智能主机20通过通孔10a可以实现包括对用户的心率进行检测在内的各项生理特征检测。其中,通孔1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底部支架10也可以是闭合环状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用户需调整智能主机20相对底部支架10的角度时,可通过手动调整智能主机20相对底部支架10的转动角度,当智能主机20转动至用户的目标角度时,此时,用户停止调整智能主机20,智能主机20可保持在当前角度不变,此时,拍摄模组22和/或拍摄模组23可处于可拍摄状态,用户可根据实际拍摄需求选择拍摄模组22和/或拍摄模组23执行对应的拍摄操作。
当用户想将智能主机20叠在底部支架10上时,则可再次通过手动调整智能主机20,使得智能主机20可再次被调整而相对底部支架10转动,直至智能主机20叠于底部支架10上,此时用户停止调整智能主机20。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使得拍摄模组22和拍摄模组23可随着智能主机的转动而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满足用户的不同拍摄方向需求。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4所描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前面实施例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如前面实施例描述的,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上相对的顶侧和底侧各自设有一个拍摄模组,所述智能主机能够在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的两侧带端部之间发生转动,以实现同时调整两个拍摄模组的拍摄方向。如图4所示,该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智能主机在检测到用户输入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其中,第一拍摄模组为两个拍摄模组中的一个拍摄模组,第二拍摄模组为两个拍摄模组中的另一个拍摄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智能手表(如电话手表)以及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开启安全监测功能时,为了监测过程的便捷性,须将智能主机转动至与支架处于90°夹角的状态,此状态下,智能主机可使用两个拍摄模组获取到用户周围环境的全景图像。由于智能主机的两个拍摄模组分别设在智能主机相对的顶侧和底侧,用户将其佩戴在左手或右手都不影响监测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拍摄,可方便地契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智能主机在检测到用户输入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用户可在往返学校的途中,开启智能主机的安全监测功能,然后将智能主机转动至与支架处于90°夹角的位置,此时,智能主机根据预设定时任务,在每次定时任务触发时,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并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拼接处理,从而得到每次拍摄时用户周围环境的全景图像。可见,通过分设在不同方向的两个拍摄模组,智能主机可方便地获取用户周围环境的全景图像。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在智能主机中配置陀螺仪,用于判断智能主机的位置状态,具体地,智能主机中的陀螺仪可根据用户手臂的摆动动作,判断出用户手臂摆动至与地面垂直的时刻,并在该时刻控制拍摄模组对周围环境进行拍摄,此时拍摄得到的图像不会被用户的身体遮挡,取景效果良好。可见,通过陀螺仪对用户的动作进行检测,可获取到准确的拍摄时机。
402、智能主机识别并记录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主机在识别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时,也会识别到用户身边亲友的人脸图像,所以,有必要采取方法对并非陌生人的人脸图像进行筛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智能主机根据人脸检测模型,在全景图像中检测符合人脸检测模型的人脸图像,智能主机识别人脸图像中的预设人脸图像,得到人脸图像中除去预设人脸图像之外的陌生人脸图像。具体地,智能主机使用人脸检测模型可识别出全景图像中具备人脸五官特征的图像区域,将上述图像区域设为人脸图像,然后,使用人脸识别算法计算得到每个人脸图像的待定特征值,同时计算预设人脸图像的预设特征值,对待定特征值和预设特征值进行相似度比对,若某个待定特征值和预设特征值的相似度比对结果达到了预设相似度,则确定该待定特征值对应的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相匹配,将与预设人脸图像相匹配的人脸图像筛除掉后,剩下的人脸图像则为陌生人脸图像。可见,通过筛除人脸图像中的预设人脸图像,可在筛查陌生人脸图像时将用户好友等人的人脸图像排除在外。
可以理解,用户应可随时在智能主机上录入预设人脸图像,例如,用户开启智能主机的录入功能时,智能主机会在显示屏上输出引导信息,引导用户使用某一拍摄模组拍摄所要录入的人脸图像,并将拍摄到的人脸图像设为预设人脸图像,从而用户可方便地将其亲友的人脸图像添加为预设人脸图像。
403、智能主机统计陌生人脸图像在全景图像中的出现时长,将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某一陌生人长时间出现在用户身边时,可能用户正在被该陌生人跟踪,此时应将该陌生人视为潜在的安全威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智能主机统计陌生人脸图像在全景图像中的出现时长,将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智能主机统计步骤402中每张全景图像中各个陌生人脸出现的次数,以及根据步骤401中智能主机预设定时任务的拍摄间隔,可计算得到全景图像中各个陌生人脸图像的出现时长,当某一陌生人脸图像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将该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可见,通过出现时长可识别出具有潜在安全威胁的陌生人。
404、智能主机在显示屏上输出包括警报图像、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用户查看。
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主机在确认用户身边出现具有潜在安全威胁的陌生人后,可以通过振动或者铃声对用户进行提示,同时在显示屏上显示警报图像,以及该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和相对用户的方位信息,以提高用户的警惕性,尽早发现身边的安全威胁并进行应对,其中,智能主机通过分析警报图像在全景图像中的出现位置,可得到警报图像对应的陌生人相对于用户的方位信息。可见,将与警报图像相关的提示信息推送给用户,可帮助用户尽早采取措施,应对安全威胁。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主机在检测到用户输入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识别并记录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统计陌生人脸图像在全景图像中的出现时长,将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智能主机在显示屏上输出包括警报图像、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用户查看。可见,智能主机可在检测到潜在安全威胁时,对用户做出提醒,从而用户可提前发现身边潜在的安全威胁,尽早做出应对措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上相对的顶侧和底侧各自设有一个拍摄模组,智能主机能够在可穿戴设备包括的两侧带端部之间发生转动,以实现同时调整两个拍摄模组的拍摄方向。如图5所示,该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01、智能主机在检测到用户输入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其中,第一拍摄模组为两个拍摄模组中的一个拍摄模组,第二拍摄模组为两个拍摄模组中的另一个拍摄模组。
502、智能主机识别并记录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
503、智能主机统计陌生人脸图像在全景图像中的出现时长,将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
504、智能主机在显示屏上输出包括警报图像、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用户查看。
505、智能主机获取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并以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命名警报图像,以获得用户的警报记录,并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用户最终无法规避掉来自陌生人的伤害事件,则智能主机生成的警报记录能提供重要的调查凭证,所以有必要对用户对应的警报记录进行保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智能主机输出包括警报图像、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之后,智能主机获取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并以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命名警报图像,以获得用户的警报记录,并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具体地,当智能主机向用户推送了警报记录后,智能主机还会根据网络时间协议向时间服务器发送时间获取请求,时间服务器在接收到智能主机所发送的时间获取请求时,将当前日期时间发送给对应的智能主机,且智能主机通过内置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模块获取到其即时位置,智能主机使用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命名对应的警报图像,作为用户的警报记录并上传到服务器上用户对应的个人存储空间,例如,智能主机将某个陌生人对应的警报图像命名为“2018年10月10日下午5点-市一路”,作为该用户的警报记录并上传到该用户的个人存储空间,使用账号密码登录即可在个人存储空间随时查看警报记录。可见,通过实时将警报记录进行保存,可清楚地记录下触发智能主机发出警报提示的陌生人的行为图谱。
506、智能主机将警报记录发送给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有陌生人对用户产生安全威胁时,用户不一定具备规避安全威胁的能力,这种情况下,用户即使察觉到了安全威胁也无能为力,所以,智能主机除了向用户发出提示信息,还会向与用户的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发出提示信息,以使用户的监护者了解到用户当前的处境,从而采取措施协助用户规避安全威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智能主机在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还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具体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可以是与可穿戴设备相同的可穿戴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机等可安装应用程序的智能终端设备,通过在监护终端设备上安装监护应用程序,并与用户的账号进行绑定,则用户的智能主机在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还会将警报记录发送给对应的监护应用程序,从而监护者可在监护终端设备上接收到用户的警报记录。可见,通过将用户的警报记录实时推送给监护者,用户的人身安全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智能主机在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以及将警报记录发送给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之前,智能主机获取服务器下发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是服务器校验出警报记录包含的警报图像与任一犯罪人员对应的人像图像相匹配时下发给可穿戴设备的;智能主机响应告警信息,执行将警报记录发送给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的步骤。具体地,智能主机在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服务器将对上传的警报记录中包含的警报图像与犯罪人员数据库中的图像进行相似度比对,若确定出警报记录中包含的警报图像与任一犯罪人员的图像相匹配,可认定用户此时的处境极其危险,并将警报记录以及用户身边有犯罪人员跟随的提示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可见,通过配合犯罪人员数据库中,可区分出用户遭遇到犯罪人员的紧急情况,并实时将信息推送给监护人。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主机不只是用警报信息提醒用户,还生成警报记录并上传服务器,并将警报记录实时推送给用户对应的监护者,使用户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上相对的顶侧和底侧各自设有一个拍摄模组,智能主机能够在可穿戴设备包括的两侧带端部之间发生转动,以实现同时调整两个拍摄模组的拍摄方向。如图6所示,该智能主机可以包括:
拍摄单元601,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输入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其中,第一拍摄模组为两个拍摄模组中的一个拍摄模组,第二拍摄模组为两个拍摄模组中的另一个拍摄模组;
识别单元602,用于识别并记录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
统计单元603,用于统计陌生人脸图像在全景图像中的出现时长,将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
提示单元604,用于在显示屏上输出包括警报图像、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用户查看。
本发明实施例中,拍摄单元601在合成全景图像后,将全景图像传给识别单元602,从而识别出其中的陌生人脸图像,统计单元603对识别到的陌生人脸图像进行统计,并查找出其中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警报图像,提示单元604将警报图像相关的提示信息输出在显示屏上供用户查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拍摄单元601在检测到用户输入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用户可在往返学校的途中,开启安全监测功能,并将智能主机转动至与支架处于90°夹角的位置,此时,拍摄单元601根据预设定时任务,在每次定时任务触发时,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并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拼接处理,从而得到每次拍摄时用户周围环境的全景图像。可见,通过分设在不同方向的两个拍摄模组,拍摄单元501可方便地获取用户周围环境的全景图像。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在智能主机中配置陀螺仪,用于判断智能主机的位置状态,具体地,陀螺仪可根据用户手臂的摆动动作,判断出用户手臂摆动至与地面垂直的时刻,拍摄单元601在该时刻控制拍摄模组对周围环境进行拍摄,此时拍摄得到的图像不会被用户的身体遮挡,取景效果良好。可见,通过陀螺仪对用户的动作进行检测,可获取到准确的拍摄时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识别单元602根据人脸检测模型,在全景图像中检测符合人脸检测模型的人脸图像,智能主机识别人脸图像中的预设人脸图像,得到人脸图像中除去预设人脸图像之外的陌生人脸图像。具体地,识别单元602使用人脸检测模型可识别出全景图像中具备人脸五官特征的图像区域,将上述图像区域设为人脸图像,然后,使用人脸识别算法计算得到每个人脸图像的待定特征值,同时计算预设人脸图像的预设特征值,对待定特征值和预设特征值进行相似度比对,若某个待定特征值和预设特征值的相似度比对结果达到了预设相似度,则确定该待定特征值对应的人脸图像与预设人脸图像相匹配,将与预设人脸图像相匹配的人脸图像筛除掉后,剩下的人脸图像则为陌生人脸图像。可见,通过筛除人脸图像中的预设人脸图像,可在筛查陌生人脸图像时将用户好友等人的人脸图像排除在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统计单元603统计陌生人脸图像在全景图像中的出现时长,将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统计单元603统计识别单元602中每张全景图像中各个陌生人脸出现的次数,以及根据拍摄单元601中预设定时任务的拍摄间隔,可计算得到全景图像中各个陌生人脸图像的出现时长,当某一陌生人脸图像的出现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将该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可见,通过出现时长可识别出具有潜在安全威胁的陌生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提示单元604在确认用户身边出现具有潜在安全威胁的陌生人后,可以通过振动或者铃声对用户进行提示,同时在显示屏上显示警报图像,以及该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和相对用户的方位信息,以提高用户的警惕性,尽早发现身边的安全威胁并进行应对,其中,智能主机通过分析警报图像在全景图像中的出现位置,可得到警报图像对应的陌生人相对于用户的方位信息。可见,将与警报图像相关的提示信息推送给用户,可帮助用户尽早采取措施,应对安全威胁。
通过实施图6的可穿戴设备,拍摄单元601在检测到用户输入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识别单元602识别并记录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统计单元603统计陌生人脸图像在全景图像中的出现时长,将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提示单元604在显示屏上输出包括警报图像、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用户查看。可见,图6的可穿戴设备可在检测到潜在安全威胁时,对用户做出提醒,从而用户可提前发现身边潜在的安全威胁,尽早做出应对措施。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可穿戴设备是在图6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得到的。如图7所示,该智能主机还可以包括:
记录单元701,用于在提示单元604输出包括警报图像、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之后,获取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并以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命名警报图像,以获得用户的警报记录;
上报单元702,用于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
发送单元703,用于在上报单元702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将警报记录发送给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
告警单元704,用于在上报单元702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获取服务器下发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是服务器校验出警报记录包含的警报图像与任一犯罪人员对应的人像图像相匹配时下发给告警单元704的;
发送单元703,具体用于响应告警单元703获取的告警信息,将警报记录发送给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用户最终无法规避掉来自陌生人的伤害事件,则提示单元604生成的警报记录能提供重要的调查凭证,所以有必要对用户对应的警报记录进行保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提示单元604输出包括警报图像、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之后,记录单元701获取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并以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命名警报图像,以获得用户的警报记录,上报单元702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具体地,当提示单元604向用户推送了警报记录后,记录单元701还会根据网络时间协议向时间服务器发送时间获取请求,时间服务器在接收到记录单元701所发送的时间获取请求时,将当前日期时间发送给记录单元701,且记录单元701通过内置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模块获取到其即时位置,记录单元701使用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命名对应的警报图像,作为用户的警报记录,并由上报单元702上传到服务器上用户对应的个人存储空间,例如,记录单元701将某个陌生人对应的警报图像命名为“2018年10月10日下午5点-市一路”,作为该用户的警报记录并上传到该用户的个人存储空间,使用账号密码登录即可在个人存储空间随时查看警报记录。可见,通过实时将警报记录进行保存,可清楚地记录下触发智能主机发出警报提示的陌生人的行为图谱。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报单元702在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发送单元703还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具体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可以是与可穿戴设备相同的可穿戴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机等可安装应用程序的智能终端设备,通过在监护终端设备上安装监护应用程序,并与用户的账号进行绑定,则上报单元702在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发送单元703还会将警报记录发送给对应的监护应用程序,从而监护者可在监护终端设备上接收到用户的警报记录。可见,通过将用户的警报记录实时推送给监护者,用户的人身安全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报单元702在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以及发送单元703将警报记录发送给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之前,告警单元704获取服务器下发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是服务器校验出警报记录包含的警报图像与任一犯罪人员对应的人像图像相匹配时下发给可穿戴设备的;发送单元703响应告警信息,执行将警报记录发送给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的步骤。具体地,上报单元702在将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告警单元704将对上传的警报记录中包含的警报图像与犯罪人员数据库中的图像进行相似度比对,若确定出警报记录中包含的警报图像与任一犯罪人员的图像相匹配,可认定用户此时的处境极其危险,发送单元703将警报记录以及用户身边有犯罪人员跟随的提示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可见,通过配合犯罪人员数据库中,可区分出用户遭遇到犯罪人员的紧急情况,并实时将信息推送给监护人。
通过实施图7的可穿戴设备,不仅通过提示单元604推送警报信息提醒用户,记录单元701还生成警报记录并通有上报单元702上传服务器,发送单元703将警报记录实时推送给用户对应的监护者,使用户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包括的智能主机上相对的顶侧和底侧各自设有一个拍摄模组,智能主机能够在可穿戴设备包括的两侧带端部之间发生转动,以实现同时调整两个拍摄模组的拍摄方向,该智能主机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801;
与存储器801耦合的处理器802;
其中,处理器802调用存储器8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图4和图5任意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图4和图5任意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以上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应用发布平台,该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底部支架、智能主机及侧带,所述底部支架连接于所述侧带的两侧带端部之间,所述智能主机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底部支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智能主机可以叠在所述底部支架上,即所述智能主机的底侧与所述底部支架的上表面贴合,所述智能主机相对的顶侧和底侧各设有一个拍摄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智能主机在检测到用户输入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拍摄模组为所述两个拍摄模组中的一个拍摄模组,所述第二拍摄模组为所述两个拍摄模组中的另一个拍摄模组;
所述智能主机识别并记录所述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
所述智能主机统计所述陌生人脸图像在所述全景图像中的出现时长,将所述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
所述智能主机在显示屏上输出包括所述警报图像、所述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所述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所述用户查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主机识别并记录所述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包括:
所述智能主机根据人脸检测模型,在所述全景图像中检测符合所述人脸检测模型的人脸图像;
所述智能主机识别所述人脸图像中的预设人脸图像,得到所述人脸图像中除去所述预设人脸图像之外的陌生人脸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主机输出包括所述警报图像、所述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所述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主机获取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并以所述当前日期时间和所述即时位置命名所述警报图像,以获得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并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主机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以及所述智能主机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主机获取所述服务器下发的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是服务器校验出所述警报记录包含的所述警报图像与任一犯罪人员对应的人像图像相匹配时下发给所述可穿戴设备的;
所述智能主机响应所述告警信息,执行所述的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的步骤。
6.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底部支架、智能主机及侧带,所述底部支架连接于所述侧带的两侧带端部之间,所述智能主机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底部支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智能主机可以叠在所述底部支架上,即所述智能主机的底侧与所述底部支架的上表面贴合,所述智能主机相对的顶侧和底侧各设有一个拍摄模组,所述智能主机包括:
拍摄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用户输入开启安全监测的指令后,控制第一拍摄模组拍摄第一图像以及控制第二拍摄模组拍摄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合成全景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拍摄模组为所述两个拍摄模组中的一个拍摄模组,所述第二拍摄模组为所述两个拍摄模组中的另一个拍摄模组;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并记录所述全景图像中的陌生人脸图像;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所述陌生人脸图像在所述全景图像中的出现时长,将所述出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的陌生人脸图像设为警报图像;
提示单元,用于在显示屏上输出包括所述警报图像、所述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所述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所述用户查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人脸检测模型,在所述全景图像中检测符合所述人脸检测模型的人脸图像;以及识别所述人脸图像中的预设人脸图像,得到所述人脸图像中除去所述预设人脸图像之外的陌生人脸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提示单元输出包括所述警报图像、所述警报图像的出现时长及所述警报图像的方位信息的提示信息之后,获取当前日期时间和即时位置,并以所述当前日期时间和所述即时位置命名所述警报图像,以获得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
上报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上报单元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告警单元,用于在所述上报单元将所述用户的警报记录上传至服务器之后,获取所述服务器下发的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是服务器校验出所述警报记录包含的所述警报图像与任一犯罪人员对应的人像图像相匹配时下发给所述告警单元的;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响应所述告警单元获取的所述告警信息,将所述警报记录发送给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监护终端设备。
CN201811372818.0A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110197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2818.0A CN110197569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2818.0A CN110197569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7569A CN110197569A (zh) 2019-09-03
CN110197569B true CN110197569B (zh) 2021-06-25

Family

ID=67751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2818.0A Active CN110197569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75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8262B (zh) * 2021-09-30 2023-04-1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近场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760418A (zh) * 2022-04-24 2022-07-15 蒂姆维澳(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360度全视角ar监控方法、系统及ar眼镜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27775U (zh) * 2017-04-11 2017-11-10 台州蜂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表盘及智能手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3224B2 (en) * 2006-06-30 2010-06-08 Bao Tran Mesh network personal emergency response appliance
CN103731659B (zh) * 2014-01-08 2016-03-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4809849A (zh) * 2014-01-25 2015-07-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自动侦测色狼求救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5632049B (zh) * 2014-11-06 2019-06-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JP2018005211A (ja) * 2015-12-01 2018-01-11 孝郎 林 腕装着型撮影機能付装置、姿勢変換装置
CN107623804A (zh) * 2016-07-14 2018-01-23 幸福在线(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拍摄全景图像的方法
CN108513097A (zh) * 2017-02-27 2018-09-0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目摄像装置和监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27775U (zh) * 2017-04-11 2017-11-10 台州蜂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表盘及智能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7569A (zh) 201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9157B2 (en) Augmenting and sharing data from audio/video record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WO2020125406A1 (zh) 安全监护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77242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视频通话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US20150082408A1 (en) Quick login to user profile on exercise machine
WO2011094819A1 (en) A monitoring system
CN110197569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6921700A (zh) 一种根据特征信息进行安全预判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20210056833A1 (en) Wearable personal security devices and systems
WO2017132930A1 (zh) 物联网设备智能看护方法
CN110177239B (zh) 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视频通话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77240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视频通话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39218B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追踪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4378596B (zh) 一种与摄像设备进行远程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47827A1 (zh)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
CN111744170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游戏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77234B (zh) 一种基于场景识别的视频通话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9257490A (zh)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穿戴式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36395B (zh) 一种涉水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77241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姿态调整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75254B (zh) 一种照片的分类存储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39023B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US10914811B1 (en) Locating a source of a sound using microphones and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CN106101655A (zh) 基于图像处理的智能报警监控仪
CN110176089B (zh) 一种门禁解锁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77233B (zh) 一种保护用户隐私的视频传输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