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6350B - 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6350B
CN110166350B CN201910492959.4A CN201910492959A CN110166350B CN 110166350 B CN110166350 B CN 110166350B CN 201910492959 A CN201910492959 A CN 201910492959A CN 110166350 B CN110166350 B CN 1101663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user
server
social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29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6350A (zh
Inventor
雷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i Yu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4929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6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6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6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6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开放式社交网络由多个社交工具的服务器基于P2P传输协议组网构成,每个社交工具的服务器作为网络的一个节点,开放式社交网络的账户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随机生成,账户在登录时采用去中心化登录;本申请中开放式社交网络账户体系是离散化,随机化的,用户的账户碰撞概率非常低,仅为2的256次方分之一的概率,因此能很好的解决多个社交工具之间的联通,同时账户归属为用户个人,不存在账户归属权问题,某一社交工具的服务器不提供服务时,也能将账户信息轻易的进行携号转网,同时去中心化登录能够较为有效的保障用户在互联网上的隐私。

Description

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互联网用户都是通过社交工具来进行沟通,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的用户群体会使用不同的社交工具,两个社交工具之间的联通还好处理,但是多个社交工具之间的联通,传统的网络协议需要对每一种社交工具的通信协议进行适配,兼容性非常差,导致使用不同社交工具的用户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2账户归属权问题,目前中心化的社交工具,账户归属社交工具所在公司所有,用户的账户以及通信录归属公司所有,当公司不再提供服务时,会导致用户无法使用正常的功能;3互联网上的隐私保护无法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中,开放式社交网络由多个社交工具的服务器基于P2P传输协议组网构成,每个社交工具的服务器作为网络的一个节点,所述开放式社交网络的账户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随机生成,所述账户在登录时采用去中心化登录。
本发明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中,所述账户生成时同时生成公钥和私钥两个密钥;所述公钥为公开的,供所有人使用,所述私钥由该所述账户的所属人持有;使用时,用户采用私钥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或签名,其他人要验证是否是该用户时需要使用对应的公钥对该通信数据进行解密或验签。
本发明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中,所述账户的类型分为名片型账户和隐私型账户;
所述名片型账户,属于公开账户,所有人可见;
所述隐私型账户,属于隐私账户,只有通信的双方知道。
本发明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隐私型账户好友添加方法为:用户双方各生成一个隐私型账户并交给对方,该两个隐私型账户构成账户对;
或者通过用户C介绍用户A和用户B成为好友,具体方式如下:
用户C首先给用户A和用户B双方发送各发送一条告诉双方对方的账户,并且注明是介绍双方成为好友;
用户A收到以后生成一个新的账户,使用用户B的公钥进行加密以后发送给用户C,用户C转发给用户B;
用户B接收到首先进行解密得到用户C的账户,然后在本地生成一个新账户与用户C建立一个新的账户对;用户B再把新生成的账户使用用户A的老账户加密以后传输给用户C,用户C转发给用户A;
用户A接收到以后进行解密,然后在本地建立账户对,双方完成添加好友操作。
本发明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中,两个所述账户采用不同社交工具时通信方法为:
其中账户A发送消息,其采用的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在所述开放式社交网络的服务器寻找账户B并确定其是否在线,找不到则反馈无此账户信息,找到且在线则将消息发送至账户B,找到但不在线则将在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有给账户B的信息对外广播;
其他社交工具的服务器如果有为账户B提供服务,则会将该信息提供给账户B;
账户B从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可获取发送人列表并从该服务器取走需要的消息,消息取走后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发送消息已取走的反馈至账户A。
本发明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中,如果所述账户B无法与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连接,可以委托其他账户B可以连接的社交工具的服务器来获取来自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的消息。
本发明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用户去中心化登录方法为:
用户在没有注册的情况下,到开放式社交网络的网站上获取一个随机数,然后使用私钥对随机数进行签名;
将签名的数据发给所述网站的服务器,数据中包含用户公钥信息,随机数和签名信息;
服务器拿到数据以后,提取出用户公钥以后对签名信息进行校验,完成登录过程。
本发明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中,登录不同的系统时,会根据不同的IP或者不同的域名,生成不同的账户进行登录。
本发明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中,所述账户的密钥采用双密钥对,分为明密钥和暗密钥;所述明密钥包括明公钥和明私钥,在发送消息时使用;所述暗密钥包括暗公钥和暗私钥,用于在所述明密钥出泄漏时更新账户,具体方式如下:
用户首先生成一个新的账户,然后使用老的账户给自己的朋友发送一条更换指令的消息,并使用暗私钥进行签名,指令中需要带上暗公钥;朋友收到信息以后会对该条指令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则建立新的账户对,老的账户对进行弃用。
本发明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中,用户可以从一个社交工具中导出自己的私钥以及通信录,再将其导入到别的社交工具中即可实现携号转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中开放式社交网络账户体系是离散化,随机化的,用户的账户碰撞概率非常低,仅为2的256次方分之一的概率,因此能很好的解决多个社交工具之间的联通,同时账户归属为用户个人,不存在账户归属权问题,某一社交工具的服务器不提供服务时,也能将账户信息轻易的进行携号转网,同时去中心化登录能够较为有效的保障用户在互联网上的隐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传统的授权登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网络拓扑举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用户信息交流举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通过介绍添加好友举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去中心化登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如图2所示,同时参阅图3-5,开放式社交网络由多个社交工具的服务器基于P2P传输协议组网构成,每个社交工具的服务器作为网络的一个节点,开放式社交网络的账户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随机生成,账户在登录时采用去中心化登录;本申请中开放式社交网络账户体系是离散化,随机化的,用户的账户碰撞概率非常低,仅为2的256次方分之一的概率,因此能很好的解决多个社交工具之间的联通,同时账户归属为用户个人,不存在账户归属权问题,某一社交工具的服务器不提供服务时,也能将账户信息轻易的进行携号转网,同时去中心化登录能够较为有效的保障用户在互联网上的隐私。
非对称加密算法可选用多种现有的算法,如椭圆加密算法prime256等;
优选的,账户生成时同时生成公钥和私钥两个密钥;公钥为公开的,供所有人使用,私钥由该账户的所属人持有;使用时,用户采用私钥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或签名,其他人要验证是否是该用户时需要使用对应的公钥对该通信数据进行解密或验签。
优选的,账户的类型分为名片型账户和隐私型账户;
名片型账户,属于公开账户,所有人可见;
隐私型账户,属于隐私账户,只有通信的双方知道。
优选的,隐私型账户好友添加方法为:用户双方各生成一个隐私型账户并交给对方,该两个隐私型账户构成账户对;
或者通过用户C介绍用户A和用户B成为好友,具体方式如下:
用户C首先给用户A和用户B双方发送各发送一条告诉双方对方的账户,并且注明是介绍双方成为好友;
用户A收到以后生成一个新的账户,使用用户B的公钥进行加密以后发送给用户C,用户C转发给用户B;
用户B接收到首先进行解密得到用户C的账户,然后在本地生成一个新账户与用户C建立一个新的账户对;用户B再把新生成的账户使用用户A的老账户加密以后传输给用户C,用户C转发给用户A;
用户A接收到以后进行解密,然后在本地建立账户对,双方完成添加好友操作;
整个过程C是不知道AB之间的账户对的,从而大幅提升隐私保护性。
优选的,两个账户采用不同社交工具时通信方法为:
其中账户A发送消息,其采用的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在开放式社交网络的服务器寻找账户B并确定其是否在线,找不到则反馈无此账户信息,找到且在线则将消息发送至账户B,找到但不在线则将在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有给账户B的信息对外广播;
其他社交工具的服务器如果有为账户B提供服务,则会将该信息提供给账户B;
账户B从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可获取发送人列表并从该服务器取走需要的消息,消息取走后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发送消息已取走的反馈至账户A。
优选的,如果账户B无法与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连接,可以委托其他账户B可以连接的社交工具的服务器来获取来自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的消息。
优选的,用户去中心化登录方法为:
用户在没有注册的情况下,到开放式社交网络的网站上获取一个随机数,然后使用私钥对随机数进行签名;
将签名的数据发给网站的服务器,数据中包含用户公钥信息,随机数和签名信息;
服务器拿到数据以后,提取出用户公钥以后对签名信息进行校验,完成登录过程;
去中心化登录可以在没有第三方验证的情况下完成验证;同时一个账户可以登录多个系统,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优选的,登录不同的系统时,会根据不同的IP或者不同的域名,生成不同的账户进行登录;在登录的时候提供了一种保护用户不被画像,提高对隐私保护。
优选的,账户的密钥采用双密钥对,分为明密钥和暗密钥;明密钥包括明公钥和明私钥,在发送消息时使用;暗密钥包括暗公钥和暗私钥,用于在明密钥出泄漏时更新账户,具体方式如下:
用户首先生成一个新的账户,然后使用老的账户给自己的朋友发送一条更换指令的消息,并使用暗私钥进行签名,指令中需要带上暗公钥;朋友收到信息以后会对该条指令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则建立新的账户对,老的账户对进行弃用;由于账户泄露时,其他人得不到暗私钥,因此无法更改账户对,从而保证了用户在账户泄露情况下的安全性;同时建议用户每3个月更换一次账户对。
优选的,用户可以从一个社交工具中导出自己的私钥以及通信录,再将其导入到别的社交工具中即可实现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比较安全的形式,导出时只导出用户朋友通信录列表和自己账户的明公钥;这种形式导入到其他社交工具中,在其他工具中只有使用权,没有变更朋友账户对的权限;
第二种形式是完全导出的形式,将所有的私钥和助记词均导出;然后导入到其他社交工具中,可以使用所有的功能,包括创建新的账户,变更账户对等等。
对附图的说明:
附图1中,用户user从任何方式(如APP、网站等)登录微信时,均需要获得微信服务器Wechat server的验证,即以微信服务器为中心化的登录方式;
附图2中,多个服务器(WE代表微信、DD代表钉钉、MM代表陌陌、New peer代表)基于P2P传输协议组网,每个服务器作为网络的一个节点,网络由所有节点共同维护,节点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图中所示仅仅为一个举例说明,还可以有其他组网方式,均属于本申请保护范畴;
附图3中,Alice发送消息给Bob会先发送消息给DD服务器,DD服务器广播找Bob,WE服务器告诉Bob:DD那里有你的消息,Bob去DD服务器上取走消息;Bob回复时也会采用同样的原理;
附图4中,Alice介绍Chris给Bob;Bob同意,创建Bob_5;Bob用Chris的公钥加密Bob_5发送给Alice;Alice转发给Chris;Chris创建Chris_8;Chris用Bob的公钥加密Chris_8以后发送给Alice;Alice转给Bob;Bob_5和Chris_8建立新通道;整个过程Alice是不知道Bob_5和Chris_8,从而提升安全性;
附图5中,采用本申请中去中心化登录方式,不需要中心化服务器验证,而是通过用户的公钥进行验证;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开放式社交网络由多个社交工具的服务器基于P2P传输协议组网构成,每个社交工具的服务器作为网络的一个节点,所述开放式社交网络的账户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随机生成,所述账户在登录时采用去中心化登录;
所述账户的类型分为名片型账户和隐私型账户;
所述名片型账户,属于公开账户,所有人可见;
所述隐私型账户,属于隐私账户,只有通信的双方知道;
所述隐私型账户好友添加方法为:用户双方各生成一个隐私型账户并交给对方,该两个隐私型账户构成账户对;
或者通过用户C介绍用户A和用户B成为好友,具体方式如下:
用户C首先给用户A和用户B双方发送各发送一条告诉双方对方的账户,并且注明是介绍双方成为好友;
用户A收到以后生成一个新的账户,使用用户B的公钥进行加密以后发送给用户C,用户C转发给用户B;
用户B接收到首先进行解密得到用户C的账户,然后在本地生成一个新账户与用户C建立一个新的账户对;用户B再把新生成的账户使用用户A的老账户加密以后传输给用户C,用户C转发给用户A;
用户A接收到以后进行解密,然后在本地建立账户对,双方完成添加好友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账户生成时同时生成公钥和私钥两个密钥;所述公钥为公开的,供所有人使用,所述私钥由该所述账户的所属人持有;使用时,用户采用私钥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或签名,其他人要验证是否是该用户时需要使用对应的公钥对该通信数据进行解密或验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账户采用不同社交工具时通信方法为:
其中账户A发送消息,其采用的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在所述开放式社交网络的服务器寻找账户B并确定其是否在线,找不到则反馈无此账户信息,找到且在线则将消息发送至账户B,找到但不在线则将在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有给账户B的信息对外广播;
其他社交工具的服务器如果有为账户B提供服务,则会将该信息提供给账户B;
账户B从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可获取发送人列表并从该服务器取走需要的消息,消息取走后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发送消息已取走的反馈至账户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账户B无法与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连接,可以委托其他账户B可以连接的社交工具的服务器来获取来自社交工具A1的服务器的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去中心化登录方法为:
用户在没有注册的情况下,到开放式社交网络的网站上获取一个随机数,然后使用私钥对随机数进行签名;
将签名的数据发给所述网站的服务器,数据中包含用户公钥信息,随机数和签名信息;
服务器拿到数据以后,提取出用户公钥以后对签名信息进行校验,完成登录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登录不同的系统时,会根据不同的IP或者不同的域名,生成不同的账户进行登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账户的密钥采用双密钥对,分为明密钥和暗密钥;所述明密钥包括明公钥和明私钥,在发送消息时使用;所述暗密钥包括暗公钥和暗私钥,用于在所述明密钥出泄漏时更新账户,具体方式如下:
用户首先生成一个新的账户,然后使用老的账户给自己的朋友发送一条更换指令的消息,并使用暗私钥进行签名,指令中需要带上暗公钥;朋友收到信息以后会对该条指令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则建立新的账户对,老的账户对进行弃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可以从一个社交工具中导出自己的私钥以及通信录,再将其导入到别的社交工具中即可实现携号转网。
CN201910492959.4A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 Active CN110166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2959.4A CN110166350B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2959.4A CN110166350B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350A CN110166350A (zh) 2019-08-23
CN110166350B true CN110166350B (zh) 2021-08-03

Family

ID=6762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2959.4A Active CN110166350B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635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311A (zh) * 2010-01-14 2010-06-23 杨筑平 信息保密与身份认证方法和数字签名程序
CN102932140A (zh) * 2012-11-20 2013-02-13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密码机安全的密钥备份方法
CN104301327A (zh) * 2014-10-29 2015-01-21 东北大学 基于广播加密的p2p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5721288A (zh) * 2016-02-26 2016-06-29 云南六个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的精准交际系统及其方法
CN106899700A (zh) * 2017-04-27 2017-06-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共享系统的隐私保护方法
CN108199866A (zh) * 2017-12-14 2018-06-22 上海交通大学 具有强隐私保护的社会网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6973B2 (en) * 2013-03-29 2016-03-01 Philip Scott Lyren Peer-to-peer data stora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311A (zh) * 2010-01-14 2010-06-23 杨筑平 信息保密与身份认证方法和数字签名程序
CN102932140A (zh) * 2012-11-20 2013-02-13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密码机安全的密钥备份方法
CN104301327A (zh) * 2014-10-29 2015-01-21 东北大学 基于广播加密的p2p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5721288A (zh) * 2016-02-26 2016-06-29 云南六个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的精准交际系统及其方法
CN106899700A (zh) * 2017-04-27 2017-06-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共享系统的隐私保护方法
CN108199866A (zh) * 2017-12-14 2018-06-22 上海交通大学 具有强隐私保护的社会网络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ocial VoD: A Social Feature-Based P2P System;Wei Chang;Jie Wu;《2015 4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Processing》;20151210;全文 *
基于匿名广播加密的 P2P 社交网络隐私保护系统;李宇溪等;《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6093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350A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234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end-to-end chat system
US83458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reating and sending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data
US8572387B2 (en) Authentication of a peer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CN112425136B (zh) 采用多方计算(mpc)的物联网安全性
CN108243166A (zh) 一种基于USBKey的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9981584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社交方法
JP2001265729A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システム、認証サーバ端末、マルチキャスト受信者端末管理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US20230403267A1 (en) Secure peer-to-peer based communication sessions via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in secure data network
US7751569B2 (en) Group admiss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6657002A (zh) 一种新型防撞库关联时间多密码的身份认证方法
CN102088352A (zh) 消息中间件的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1049649A (zh) 一种基于标识密码的零交互密钥协商安全增强协议
Büttner et al. Real-world evaluation of an anonymous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for vehicular ad-hoc networks
Shikfa et al. Bootstrapping security associations in opportunistic networks
CN110166350B (zh) 一种开放式社交网络通信方法
Beato et al. Virtualfriendship: Hiding interactions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KR20040102968A (ko) 단말 대 단말간의 인증기능을 구비한 통신장치 및 방법
Jacobs Providing better confidentiality and authentication on the Internet using Namecoin and MinimaLT
JP4911504B2 (ja) 匿名認証システム
CN108900299B (zh) 一种组间通信中保护个人隐私的共享密钥方法
Vyas et al. An Analysis Of Session Key Exchange Protocols
Eya et al. New user authentication and key management scheme for secure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mobile multicast
Feng Design of an Encryption Chat Application Based on ChaCha20-Poly1305
Jain et al. Group Key Management Protocols for Non-Network: A Survey
Gao et al. Efficient Password-Proven Key Exchange Protocol against Relay Attack on Ad Hoc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6

Address after: 518000 Fudixuan F201, Wanke City,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ei Yu

Address before: 518000 Wanke Yuncheng, 89 Liuxin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hase I, Block B 1106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Cann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