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0988B -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0988B
CN110120988B CN201811110305.2A CN201811110305A CN110120988B CN 110120988 B CN110120988 B CN 110120988B CN 201811110305 A CN201811110305 A CN 201811110305A CN 110120988 B CN110120988 B CN 110120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session
address
identifier
address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03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20988A (zh
Inventor
宗在峰
朱奋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9/0721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9154038A1/zh
Priority to EP22189196.3A priority patent/EP4149084A1/en
Priority to EP19751981.2A priority patent/EP3739851A4/en
Publication of CN110120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0988A/zh
Priority to US16/944,942 priority patent/US1155834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20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0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46Resolving address allocation conflicts; Testing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1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between different IP ver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1Pools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使得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终端的会话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确定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该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该地址池标识,该地址池标识用于为该会话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服务器的该会话对应的该IP地址。

Description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02月0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10124017.6、申请名称为“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第五代(5rd generation,5G)网络架构中,一个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可以控制多个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同时,一个UPF网元可以被多个SMF网元控制。
其中,在一个UPF网元被多个SMF网元控制的场景下,为了将一个数据网络(datanetwork,DN)中属于不同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的下行数据通过相应的PDU会话对应的隧道发送给终端,需要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不同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否则UPF网元无法区分目的地址为相同IP地址的下行数据是该通过哪个PDU会话对应的隧道发送给终端。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将UPF网元管理的数据网络的IP地址池分段的地址管理方法。比如,若一个UPF网元与三个SMF网元连接,则可以将该UPF网元管理的某个数据网络的IP地址池划分成三个不同的段,分别配置在三个不同的SMF网元上。这样,由于不同SMF网元配置了不同的IP地址段,因此不同SMF网元所分配的该UPF网元管理的IP地址也不会重叠。
然而,上述方法虽然能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但是,若SMF网元的数量较多,或者UPF网元管理的数据网络的IP地址池中IP地址的数量有限,则可能导致IP地址无法有效利用。比如,在配置在SMF1网元上的IP地址段中的IP地址已经耗尽,但是配置在其他SMF网元上的IP地址段中还存在未用完的IP地址的情况下,若选择了SMF1网元为PDU会话服务,则将导致在UPF网元管理的数据网络的IP地址未耗尽的情况下,终端仍无法接入。
因此,当一个UPF网元由多个SMF网元控制时,如何进行地址管理,使得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使得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址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终端的会话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确定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该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该地址池标识,该地址池标识用于为该会话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服务器的该会话对应的该IP地址。不像现有技术一样,地址池中的IP地址被分段配置在不同的会话管理网元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中,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该地址池标识,该地址池标识用于为该会话分配IP地址,也就是说,地址池中的IP地址由服务器集中管理,因此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该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进而,该会话管理网元根据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确定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包括:该会话管理网元将该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确定为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服务器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该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该地址池标识,包括: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携带该地址池标识;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服务器的该会话对应的该IP地址,包括: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服务器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携带该会话对应的该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服务器包括该DHCP服务器;在该地址池标识为IP地址的情况下,该地址池标识携带在该请求消息的GIADDR字段中;或者,在该地址池标识不是IP地址的情况下,该地址池标识携带在该请求消息的扩展DHCP中继代理信息选项中。即,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地址池标识的携带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服务器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DHCP服务器;该方法还包括:该会话管理网元向该服务器发送该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该接口类型用于为该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服务器的该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基于该方案,由于可以由服务器集中分配隧道信息,因此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隧道信息重复的问题。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会话信息包括地址池选择策略、数据网络名称DNN、或者IP地址版本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址池标识包括DNN、地址池首地址、IP地址版本、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地址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终端的会话信息;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为该会话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会话对应的该IP地址。不像现有技术一样,地址池中的IP地址被分段配置在不同的会话管理网元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中,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可以在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为会话分配IP地址之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对应的IP地址,也就是说,地址池中的IP地址由网络存储功能网元集中管理,因此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为该会话分配IP地址,包括: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确定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从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中为该会话分配IP地址。基于该方案,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可以为会话分配相应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进而,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确定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包括: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将该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确定为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基于该方案,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可以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进而可以根据该地址池为会话分配相应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该终端的会话信息,包括: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该终端的会话信息。基于该方案,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可以获取终端的会话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包括: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或者,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确定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基于该方案,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可以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该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接口类型,为该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基于该方案,由于可以由网络存储功能网元集中分配隧道信息,因此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隧道信息重复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接口类型,为该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包括: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对应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接口隧道信息中为该会话选择与该接口类型对应的隧道标识和隧道IP地址。基于该方案,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可以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该会话管理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下述第二十四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会话管理网元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会话管理网元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下述第二十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管理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下述第二十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管理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下述第二十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管理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下述第二十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管理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会话管理网元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下述第二十四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终端的会话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会话管理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三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下述第二十四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管理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管理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管理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管理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为会话分配IP地址。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九方面至十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管理系统,该地址管理系统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和服务器;该会话管理网元,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终端的会话信息,并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确定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该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该服务器发送该地址池标识;该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该地址池标识,并根据该地址池标识,为该会话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服务器,还用于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会话对应的该IP地址;该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来自该服务器的该会话对应的该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服务器,还用于获取与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地址池;进而,该服务器用于根据该地址池标识,为该会话分配IP地址,包括:用于将该与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地址池确定为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从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中为该会话分配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该服务器发送该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该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该接口类型,并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接口类型,为该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该服务器,还用于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来自该服务器的该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服务器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
其中,第十五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管理系统,该地址管理系统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终端的会话信息,并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为该会话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还用于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会话对应的该IP地址;该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来自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的该会话对应的该IP地址。
其中,第十六方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方法,该方法还包括:服务器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终端的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服务器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接口类型,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服务器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基于该方案,可以由服务器集中分配隧道信息,因此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隧道信息重复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服务器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接口类型,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包括:服务器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对应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接口隧道信息中为该会话选择与该接口类型对应的隧道标识和隧道IP地址。基于该方案,可以由服务器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具有实现上述第十七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服务器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服务器执行如上述第十七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十七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十七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十七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方法。
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服务器实现上述第十七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接口类型,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服务器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十八方面至二十三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十七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终端的会话信息;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确定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该地址池标识;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该服务器的与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段的首地址;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不像现有技术一样,地址池中的IP地址被分段配置在不同的会话管理网元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地址池标识,由服务器确定与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之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由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也就是说,地址池中的IP地址段由服务器集中管理,因此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另一方面,由于服务器中配置的是IP地址段的首地址,从服务器中获取一个IP地址相当于获取了一个IP地址段。这样,会话管理网元不需要在每个PDU会话建立时都发送信令给服务器以分配IP地址,因此可以大大减少因分配IP地址而与服务器交互的信令,节省系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和该第一IP地址段的长度,确定该第一IP地址段;会话管理网元从第一IP地址段中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该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该地址池标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确定不存在该地址池的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在确定不存在地址池的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之后,再向服务器请求对应的IP地址段的首地址,从而可以减少和服务器的信令交互,从而可以进一步节省系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确定不存在该地址池的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确定不存在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IP地址段;或者,会话管理网元确定存在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二IP地址段,但是该第二IP地址段中不存在未分配的IP地址。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不存在该地址池的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长度,该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中包括该第一IP地址段。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知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长度,进而,在会话管理网元从服务器获取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IP地址段的首地址之后,可以根据该IP地址段的首地址以及IP地址段的长度,确定出对应的IP地址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获取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长度,包括:会话管理网元从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用户面网元或者操作管理维护网元获取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长度。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取与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第一IP地址段中的所有IP地址均被释放;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用于释放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基于该方案,可以及时更新服务器中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的分配状态信息。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十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该地址池标识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应的,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确定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具体为: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该会话信息以及该对应关系,确定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十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获取该地址池标识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的对应关系,具体为:会话管理网元从该用户面网元、或者操作管理维护网元、或者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该地址池标识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的对应关系。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取该地址池标识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二十五方面,一种地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和服务器;
该会话管理网元,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终端的会话信息,并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确定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该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该地址池标识;
该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该会话管理网元的该地址池标识,并确定与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段的首地址;
该服务器,还用于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
该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来自该服务器的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并根据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根据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根据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和该第一IP地址段的长度,确定该第一IP地址段;从第一IP地址段中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
其中,第二十五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十四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5G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存储功能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池中的地址管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管理系统10,该地址管理系统10包括会话管理网元101和服务器102。其中,会话管理网元101和服务器102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的转发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地址管理系统10:
会话管理网元101,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终端的会话信息,并在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之后,向服务器102发送地址池标识。
服务器102,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地址池标识,并根据地址池标识,为会话分配IP地址之后,向会话管理网元101发送会话对应的IP地址。
会话管理网元101,还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102的会话对应的IP地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可以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服务器或者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不像现有技术一样,地址池中的IP地址被分段配置在不同的会话管理网元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系统中,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地址池标识,并在根据地址池标识,为会话分配IP地址之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对应的IP地址,也就是说,地址池中的IP地址由服务器集中管理,因此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
或者,可选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地址管理系统10:
会话管理网元101,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终端的会话信息,并在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之后,向服务器102发送地址池标识。
服务器102,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101的地址池标识,并确定与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之后,向会话管理网元101发送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
会话管理网元101,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102的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并根据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101用于根据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包括:用于根据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和第一IP地址段的长度,确定第一IP地址段;从第一IP地址段中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可以为DHCP服务器、或者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认证授权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AAA)服务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不像现有技术一样,地址池中的IP地址被分段配置在不同的会话管理网元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系统中,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地址池标识,并确定与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之后,向会话管理网元101发送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由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和第一IP地址段的长度,确定第一IP地址段之后,从第一IP地址段中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也就是说,地址池中的IP地址段由服务器集中管理,因此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另一方面,由于服务器中配置的是IP地址段的首地址,从服务器中获取一个IP地址相当于获取了一个IP地址段。这样,会话管理网元不需要在每个PDU会话建立时都发送信令给服务器以分配IP地址,因此可以大大减少因分配IP地址而与服务器交互的信令,节省系统资源。
可选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管理系统20,该地址管理系统20可以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201和会话管理网元202。
其中,网络存储功能网元201,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终端的会话信息,并在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为会话分配IP地址之后,向会话管理网元202发送会话对应的IP地址。
会话管理网元202,用于接收来自网络存储功能网元201的会话对应的IP地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网络存储功能网元201和会话管理网元202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的转发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不像现有技术一样,地址池中的IP地址被分段配置在不同的会话管理网元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系统中,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可以在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为会话分配IP地址之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对应的IP地址,也就是说,地址池中的IP地址由网络存储功能网元集中管理,因此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
可选的,图1或图2所示的地址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目前的5G网络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假设图1或图2所示的地址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目前的5G网络,则如图3所示,上述的会话管理网元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5G网络中的SMF网元;上述的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所对应的网元或者实体可以为5G网络中的网络功能存储功能(networkfunction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
此外,如图3所示,该5G网络还可以包括接入设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UP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鉴权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以及一些未示出的网元,如DHCP服务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通过接入设备接入5G核心网络,终端通过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1接口(简称N1)与AMF网元通信,接入设备通过N2接口(简称N2)与AMF网元通信,接入设备通过N3接口(简称N3)与UP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1接口(简称N11)与SM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8接口(简称N8)与UDM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2接口(简称N12)与AUSF网元通信,AMF网元通过N15接口(简称N15)与PC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7接口(简称N7)与PCF网元通信,SMF网元通过N4接口(简称N4)与UPF网元通信,NRF网元分别与UPF网元和SMF网元通信,UPF网元通过N6接口(简称N6)接入数据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字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接口名字可能为其他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终端、接入设备、NRF网元、AMF网元、SMF网元、UPF网元、AUSF网元、UDM网元或者PCF网元等仅是一个名字,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5G网络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中,终端、接入设备、AMF网元、SMF网元、UPF网元、AUSF网元、UDM网元或者PCF网元所对应的网元或实体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UPF网元还有可能被替换为UPF或者UPF实体;UDM网元还有可能被替换为用户归属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或者用户签约数据库(user subscription database,USD)或者数据库实体等等,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terminal)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或者中继用户设备等。其中,中继用户设备例如可以是5G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接入设备指的是接入核心网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非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接入网元等。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图1中的会话管理网元、服务器、或者图2中的移动管理网元或者终端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图1中的会话管理网元、终端或者用户面功能网元、或者图2中的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设备来实现。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通信线路402,存储器4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404。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4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4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4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4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4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和处理器4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4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405和输入设备406。输出设备405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4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406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4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设备4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通信设备4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4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设备400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图1所示的地址管理系统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5G网络,服务器为5G网络中的NRF网元为例,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址管理方法,该地址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UPF网元在上电时或者在配置变化时向NRF网元发送注册消息,以使得NRF网元接收来自UPF网元的注册消息。
其中,该注册消息携带该UPF网元所管理的地址池的信息,如该UPF网元所管理的每个地址池的地址池标识+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地址池,或者UPF网元的标识+该UPF网元所管理的每个地址池的地址池标识+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地址池,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UPF网元将该UPF网元所管理的地址池注册到NRF网元中,由NRF网元集中管理该UPF网元的地址池。其中,在NRF网元上配置的地址池信息可以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Figure BDA0001808922980000111
Figure BDA0001808922980000121
其中,表一以一个UPF网元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网络中每个数据网络对应一个地址池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一个UPF网元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网络中每个数据网络也可以对应多个地址池,如DNN3对应的数据网络对应2个地址池,此时在NRF网元上配置的地址池信息可以如下表二所示,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表二
地址池 地址池标识 UPF网元的标识 DNN
地址1-地址100 标识1 UPF1 DNN1
地址101-地址200 标识2 UPF1 DNN2
地址201-地址300 标识3 UPF1 DNN3
地址401-地址500 标识8 UPF1 DNN3
…… …… …… ……
地址301-地址400 标识7 UPF3 DNN7
…… …… …… ……
地址601-地址700 标识4 UPF2 DNN4
地址701-地址800 标识5 UPF2 DNN5
…… …… …… ……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UPF网元在NRF网元上配置的地址池信息可以仅包括表一或表二中的地址池和地址池标识;也可以除了包括表一或表二中的地址池、地址池标识、UPF网元的标识和DNN之外,还包括其他信息,如IP地址版本,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地址池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地址池,该地址池标识可以包括UPF网元的标识、DNN、IP地址池版本、地址池首地址、或者其他可以唯一标识该地址池的地址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性的,参照表一或表二,当UPF3网元仅支持DNN7所对应的数据网络,且该数据网络仅对应一个地址池,则标识7可以为UPF3或者DNN7。
或者,示例性的,参照表一,当UPF2网元支持DNN4和DNN5所对应的数据网络,且每个数据网络对应一个地址池,则标识4可以为DNN4、DNN4+UPF2、地址601;标识5可以为DNN5、DNN5+UPF2或、地址701。
或者,示例性的,参照表二,UPF1网元支持DNN3所对应的数据网络,且该数据网络对应两个地址池,一个IP地址版本如互联网协议版本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另外一个IP地址版本如互联网协议版本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则标识3可以为DNN3+IPv4;标识8可以为DNN3+IPv6;或者标识3可以为UPF1+DNN3+IPv4;标识8可以为UPF1+DNN3+IPv6。
或者,示例性的,参照表二,当UPF1网元支持DNN1、DNN2和DNN3所对应的数据网络,DNN3对应的数据网络对应2个地址池,则标识3可以为DNN3+第一参数,标识8可以为DNN3+第二参数,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是示例性的列举了几种地址池标识的可能表征形式,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地址池标识还可以是其他表征形式,例如,一个不同于地址池首地址、DNN或者IP地址版本的唯一标识,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注册消息还可以携带现有的信息,如UPF网元所支持的网络切片的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information,S-NSSAI)、或者UPF网元的容量等信息,具体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仅是示例性的以UPF网元向NRF网元发送该注册消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该注册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网元在UPF网元上电或者配置变化时发送给NRF网元的,如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网元,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2、UPF网元在上电时或者在配置变化时向SMF网元发送UPF网元的配置信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UPF网元的UPF网元的配置信息。
其中,该UPF网元的配置信息例如可以包括UPF网元的标识、该UPF网元所管理的每个地址池的地址池标识以及与UPF网元的标识和地址池标识对应的会话信息,如表三所示:
表三
UPF网元的标识 会话信息 地址池标识
UPF1 会话信息1 标识1
UPF1 会话信息2 标识2
UPF1 会话信息3 标识3
…… …… ……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会话信息例如可以包括地址池选择策略、DNN或者IP地址版本中的至少一个,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地址池选择策略可以为从PCF网元获取的用于帮助选择地址池的信息,比如该地址池选择策略可以是地址池标识或者针对会话的策略,如UPF网元内唯一标识地址池的信息,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地址池标识的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01,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仅是示例性的以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UPF网元的配置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该UPF网元的配置信息也可以是其他网元在UPF网元上电或者配置变化时发送给SMF网元的,如OAM网元,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和S502之间没有必然的执行先后顺序,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501,再执行步骤S502;还可以是先执行步骤S502,再执行步骤S501;还可以是同时执行步骤S501和S502,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3、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确认消息,以使得UP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确认消息。
其中,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SMF网元接收到了UPF网元的配置信息。
S504、SMF网元确定需要为会话分配IP地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在SMF网元接收到终端发送的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的情况下,SMF网元确定需要为会话分配IP地址;也可以是在SMF网元确定要为终端插入本地锚点(多穴(Multi-homing)模式)的情况下,SMF网元确定需要为会话分配IP地址,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5、SMF网元获取终端的会话信息。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会话信息例如可以包括地址池选择策略、DNN或者IP地址版本中的至少一个,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若SMF网元接收到终端发送的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的情况下,SMF网元确定需要为会话分配IP地址,则该会话信息可以是从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获取的或者根据从UDM网元获取的终端的签约信息确定的;若SMF网元确定要为终端插入本地锚点的情况下,SMF网元确定需要为会话分配IP地址,则该会话信息可以是从本地保存的上下文中获取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06、SMF网元向NRF网元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使得NR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一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一请求消息携带会话需求信息,如该会话对应的DNN、S-NSSAI等信息,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该会话需求信息用于选择UPF网元。
其中,NRF网元根据会话需求信息选择UPF网元的相关实现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S507、NR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NRF网元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该第一响应消息携带UPF网元的标识。
其中,步骤S506和S507给出了一种SMF网元获取UPF网元的标识的具体实现,当然,SMF网元也可以根据会话需求信息选择UPF网元,进而获得UPF网元的标识,具体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508、SMF网元根据步骤S505中的会话信息、步骤S507中的UPF网元的标识以及步骤S502中的与UPF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示例性的,若会话信息为表三中的会话信息2,UPF网元的标识为UPF1,则根据表三可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为标识2。
S509、SMF网元向NRF网元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使得NR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二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二请求消息携带地址池标识,用于请求为会话分配相应的IP地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UPF网元的标识和会话对应的隧道接口类型,用于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会话对应的隧道接口类型例如可以是N3接口或者N9接口,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隧道信息例如可以包括隧道标识和隧道IP地址,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10、NRF网元根据地址池标识,为会话分配相应的IP地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NRF网元可以根据地址池标识,结合表一或者表二,确定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地址池,进而可以从该地址池中为该会话分配IP地址,比如为会话分配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中一个未使用的IP地址。或者,可选地,若地址池标识是在UPF网元范围内唯一,则NRF网元根据地址池标识和UPF网元的标识,结合表一或者表二确定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地址池。
可选的,若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请求消息中还携带UPF网元的标识和会话对应的隧道接口类型,则此时NRF网元还根据UPF网元的标识和会话对应的隧道接口类型,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RF网元从该UPF网元的标识对应的UPF网元的接口隧道信息空间中为会话选择与接口类型对应的隧道标识和隧道IP地址。比如,若会话对应的隧道接口类型为N3接口,则NRF网元从该UPF网元的标识对应的UPF网元的N3接口隧道信息空间中为会话选择未被分配的隧道标识和隧道IP地址;或者,若会话对应的隧道接口类型为N9接口,则NRF网元从该UPF网元的标识对应的UPF网元的N9接口隧道信息空间中为会话选择未被分配的隧道标识和隧道IP地址。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隧道信息的管理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中,比如采用其他方式管理IP地址的场景中,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511、NR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二响应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NRF网元的第二响应消息。
其中,该第二响应消息携带会话对应的IP地址。
可选的,若NRF网元还为会话分配了相应的隧道信息,则该第二响应消息还携带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方面,不像现有技术一样,地址池中的IP地址被分段配置在不同的SMF网元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中,NRF网元可以接收来自SMF网元的地址池标识,并在根据地址池标识,为会话分配IP地址之后,向SMF网元发送会话对应的IP地址,也就是说,地址池中的IP地址由NRF网元集中管理,因此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另一方面,本实施例可以由NRF网元集中分配隧道信息,因此也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隧道信息重复的问题。
其中,上述步骤S501至S511中的SMF网元或者NR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地址管理系统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5G网络,服务器为DHCP服务器为例,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管理方法,该地址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601、与步骤S501类似,区别仅在于将步骤S501中的NRF网元替换为步骤S601中的DHCP服务器,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602-S605、同步骤S501-S505,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606、SMF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UPF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SMF网元也可以根据会话需求信息选择UPF网元,进而获得UPF网元的标识,具体可参考现有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607、同S508,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608-S610、与步骤S509-S511类似,区别仅在于将步骤S509-S511中的NRF网元替换为步骤S608-S610中的DHCP服务器,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请求消息具体可以是DHCP请求或者DHCP发现(discover)消息,相应的,本实施例中的响应消息具体可以是DHCP响应和DHCP预分配(offer)消息。
其中,在地址池标识为IP地址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地址池标识可以携带在请求消息的GIADDR字段中,进而,DHCP服务器可以根据GIADDR字段的IP地址查询对应的地址池,并从中分配IP地址。
或者,在地址池标识不是IP地址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地址池标识携带在请求消息的扩展DHCP中继代理信息选项(DHCP relay agent information option)中。例如,扩展DHCP中继代理信息选项中增加UPF网元的标识字段和DNN字段,这样,当地址池标识为UPF网元的标识+DNN时,DHCP服务器可根据扩展DHCP中继代理信息选项中的UPF网元的标识和DNN查询对应的地址池,并从中分配IP地址。
或者,在地址池标识中包括了地址信息时,可将其中的地址信息携带在GIADDR字段中,其他信息携带在请求消息的扩展DHCP中继代理信息选项中,例如,当地址池标识为UPF网元的标识和DNN时,且UPF网元的标识是UPF网元的IP地址时,可将UPF网元的标识通过GIADDR字段携带,将DNN携带在DHCP中继代理信息选项中。这样,DHCP服务器从GIADDR和DHCP中继代理信息选项中分别获取了UPF网元的标识和DNN后查询对应的地址池,并从中分配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地址池标识不是IP地址,具体是指,地址池标识不仅仅由IP地址构成,或者地址池标识中不包括IP地址,如地址池标识为UPF网元的标识+DNN;或者,地址池标识为UPF网元的标识+地址池首地址,等等,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一方面,不像现有技术一样,地址池中的IP地址被分段配置在不同的SMF网元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中,DHCP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SMF网元的地址池标识,并在根据地址池标识,为会话分配IP地址之后,向SMF网元发送会话对应的IP地址,也就是说,地址池中的IP地址由DHCP服务器集中管理,因此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另一方面,本实施例可以由DHCP服务器集中分配隧道信息,因此也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隧道信息重复的问题。
其中,上述步骤S601至S610中的SMF网元或者DHCP服务器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以图2所示的地址管理系统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5G网络为例,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管理方法,该地址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01、UPF网元在上电时或者在配置变化时向NRF网元发送注册消息,以使得NRF网元接收来自UPF网元的注册消息。
可选的,该注册消息可以携带步骤S501中的该UPF网元所管理的地址池的信息、以及步骤S502中的UPF网元的配置信息;或者,该注册消息携带UPF网元的标识、该UPF网元所管理的每个地址池以及与UPF网元的标识和地址池对应的会话信息,如表四所示,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表四
UPF网元的标识 会话信息 地址池
UPF1 会话信息1 地址1-地址100
UPF1 会话信息2 地址101-地址200
UPF1 会话信息3 地址201-地址300
…… …… ……
UPF3 会话信息4 地址301-地址400
…… …… ……
UPF2 会话信息5 地址601-地址700
UPF2 会话信息6 地址701-地址800
…… …… ……
S702-S703、同步骤S504-S505,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704、SMF网元向NR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SMF网元的请求消息。
其中,该请求消息携带会话信息,用于请求为会话分配相应的IP地址。该会话相关的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考步骤S502,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请求消息还携带用于NRF网元选择UPF网元的会话需求信息,如会话对应的DNN、S-NSSAI等信息,以及终端的位置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或者,若由SMF网元选择UPF网元,则该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UPF网元的标识,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该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会话对应的隧道接口类型,用于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隧道接口类型以及隧道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705、NRF网元获取UPF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该UPF网元的标识可以是携带在步骤S704的请求消息中的,也可以是NRF网元选择UPF网元之后得到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706、NRF网元根据UPF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NRF网元可以根据UPF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结合表四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也可以根据UPF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结合表三确定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再结合表一或者表二,确定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地址池,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707、NRF网元从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中为会话分配IP地址。
比如,NRF网元可以为会话分配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中一个未使用的IP地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NRF网元还可以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708、NR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响应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NRF网元的响应消息。
其中,该响应消息携带会话对应的IP地址。
可选的,若NRF网元还为会话分配了相应的隧道信息,则该响应消息还携带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若由NRF网元选择UPF网元,则该响应消息还携带UPF网元的标识,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方面,不像现有技术一样,地址池中的IP地址被分段配置在不同的SMF网元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中,NRF网元可以在根据UPF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为会话分配IP地址之后,向SMF网元发送会话对应的IP地址,也就是说,地址池中的IP地址由NRF网元集中管理,因此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另一方面,本实施例可以由NRF网元集中分配隧道信息,因此也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隧道信息重复的问题。
其中,上述步骤S701至S708中的SMF网元或者NRF网元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地址管理系统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5G网络为例,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址管理方法,该地址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1a-S1001b,或者包括步骤S1001c:
S1001a、UPF网元在上电时或者在配置变化时向NRF网元发送注册消息,以使得NRF网元接收来自UPF网元的注册消息。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UPF网元所对应的地址池被划分成若干等长的IP地址段,比如,如图11所示,假设地址池的地址数量为m*n个,m和n均为正整数,每个IP地址段的长度是n,则该UPF网元所对应的地址共有m个IP地址段,这m个IP地址段中每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分别为IP11,IP21,……,IPm1;这m个IP地址段中每个IP地址段中的IP地址分别为IPs1,IPs2,……,IPsn,s取值从1至m。
进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注册消息中,可以包括IP地址段的长度。
可选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IP地址段的长度可以作为UPF网元属性的一部分携带在该注册消息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UPF网元可以对应多个地址池,则该注册消息中可以包括多个地址池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如地址池1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1,地址池2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2,等,其中,IP地址段的长度1与IP地址段的长度2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注册消息中还可能携带地址池对应的会话信息,该会话信息例如可以为DNN、S-NSSAI、IP地址版本、UPF网元的标识或者地址池选择策略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也就是说,此时,针对每个地址池,UPF网元在注册消息中携带对应的(会话信息,IP地址段的长度)。其中,(会话信息,IP地址段的长度)表示会话信息和IP地址段的长度,在此统一说明,后续类似格式可参考此说明,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若UPF网元所支持的所有地址池的IP地址段的长度是相同的,也可以不针对每个地址池发送IP地址段的长度,而是针对所有地址池发送一个IP地址段的长度,这样,UPF网元在上述注册消息中只携带一个IP地址段的长度,并且携带该UPF网元支持的一个或多个地址池所对应的会话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若UPF网元可支持两个DNN,分别为DNN1和DNN2,且两个DNN对应不同的地址池,则该注册消息中可携带(DNN1,IP地址段的长度1)和(DNN2,IP地址段的长度2)。或者,示例性的,若UPF网元支持2个S-NSSAI,分别为S-NSSAI1和S-NSSAI2,且S-NSSAI1支持DNN1和DNN2,S-NSSAI2支持DNN2,并且每个网络切片的不同DNN有不同的地址池,则该注册消息中可携带(S-NSSAI1,DNN1,IP地址段的长度1)、(S-NSSAI1,DNN2,IP地址段的长度2)和(S-NSSAI2,DNN2,IP地址段的长度3)。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注册消息中还可能携带地址池标识。也就是说,此时,针对每个地址池,UPF网元在注册消息中携带对应的(会话信息,IP地址段的长度,地址池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地址池标识的定义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1,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注册消息中未携带地址池标识,也可以由NRF网元为每个地址池分配对应的地址池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当NRF网元作为服务器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注册消息中还可能包括该地址池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或者,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NRF网元作为服务器时,若注册消息中未携带该地址池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也可以由其他网元在该NRF网元上配置该地址池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比如,可以由OAM将该地址池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配置在服务器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仅是示例性的以UPF网元向NRF网元发送该注册消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该注册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网元在UPF网元上电或者配置变化时发送给NRF网元的,如OAM,此时仅需将上述的UPF网元替换为OAM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S1001b、NR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消息1,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NRF网元的消息1。
其中,该消息1包括地址池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和地址池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可选的,该消息1还可以包括地址池对应的UPF网元的标识。比如,若地址池标识是在全局范围内唯一,可以不用携带UPF网元的标识;或者,若地址池标识是在UPF网元范围内唯一,则需要携带UPF网元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SMF网元订阅了UPF网元的状态改变通知,则在UPF网元上线时,NRF网元可以将UPF网元的属性发送给SMF网元。其中,该属性中可以包括地址池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和地址池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可选的,该属性中还可以包括地址池对应的UPF网元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步骤S1001a中的注册消息中包括上述地址池对应的会话信息,则该消息1中还可以包括该地址池对应的会话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步骤S1001a中的注册消息中未携带上述地址池对应的会话信息或者地址池对应的UPF网元的标识,则SMF网元可以从UPF网元或者从OAM获取上述地址池对应的会话信息或者地址池对应的UPF网元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时,针对每个地址池,SMF网元上可以保存地址池对应的UPF网元的标识、地址池对应的会话信息、地址池标识以及地址池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的对应关系,如表五所示:
表五
UPF网元的标识 会话信息 地址池标识 IP地址段的长度
UPF1 会话信息1 标识1 长度1
UPF1 会话信息2 标识2 长度2
UPF1 会话信息3 标识3 长度3
…… …… …… ……
或者,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不执行上述步骤S1001a和S1001b,而是执行如下步骤S1001c:
S1001c、UPF网元在上电时或者在配置变化时向SMF网元发送消息2,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UPF网元的消息2。
其中,该消息2包括UPF网元所对应的地址池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和地址池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可选的,该消息2还可以包括地址池对应的UPF网元的标识。比如,若地址池标识是在全局范围内唯一,可以不用携带UPF网元的标识;或者,若地址池标识是在UPF网元范围内唯一,则需要携带UPF网元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若消息2中包括地址池对应的UPF网元的标识,则该UPF网元的标识可以是显式携带在消息2中,也可以是通过消息隐式指示的,比如,UPF网元的标识可以使用消息2的源地址信息,此时可以不需要显式的携带UPF网元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UPF网元在上电时或者在配置变化时,可以将UPF网元的属性发送给SMF网元。其中,该属性中可以包括UPF网元所对应的地址池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和地址池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可选的,该属性中还可以包括地址池对应的UPF网元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消息2中还可能包括上述会话信息,进而SMF网元上可以保存UPF网元的标识、会话信息、地址池标识以及地址池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的对应关系,如表五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该消息2中未携带上述地址池对应的会话信息或者地址池对应的UPF网元的标识,则SMF网元还可以通过步骤S1001b中的方式获取上述地址池对应的会话信息或者地址池对应的UPF网元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然,除了上述1001a至S1001b、或者1001c所述的方法之外,SMF网元还可以从OAM获取(即由OAM在SMF网元上配置)上述IP地址段的长度、对应的地址池标识、以及对应的UPF网元的标识,并且由OAM配置相应的会话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02、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4,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003、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5类似,区别比如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会话信息包括DNN、S-NSSAI、IP地址版本、UPF网元的标识或者地址池选择策略中的至少一个。
S1004-S1005、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506-S507,相关描述可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006、SMF网元根据步骤S1003中的会话信息、步骤S1005中的UPF网元的标识、以及步骤S1001b或者1001c中的SMF网元保存的表五所示的对应关系,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和地址池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
示例性的,若会话信息为表五中的会话信息2,UPF网元的标识为UPF1,则根据表五可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为标识2,地址池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为长度2。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一个地址池的每个IP地址段,SMF网元维护该IP地址段中的地址,例如,该IP地址段中的每个IP地址对应一个分配状态,每当SMF网元从该IP地址段中分配一个IP地址时,SMF网元可以将该IP地址的分配状态设置为已分配;或者,当SMF网元释放一个IP地址时,SMF网元可以将该IP地址的分配状态设置为未分配。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SMF网元确定了地址池标识之后,针对该地址池标识,SMF网元可以获取与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具体的:
SMF网元确定是否存在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若SMF网元确定存在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则可以从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中为会话分配IP地址;或者,若SMF网元确定不存在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则可以通过步骤S1007-S1009的方式从服务器获取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IP地址段的首地址,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确定不存在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可以包括:SMF网元确定根据获取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以及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确定出的IP地址段中不存在未被分配的IP地址;或者,SMF网元确定还未从服务器获取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IP地址段的信息,如IP地址段的首地址,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确定存在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可以包括:SMF网元确定根据获取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以及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确定出的IP地址段中存在未被分配的IP地址,如某个IP地址的分配状态为未分配。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1007-S1009,用于从服务器获取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IP地址段的首地址:
S1007、SMF网元向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以使得服务器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二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二请求消息携带步骤S1006确定的地址池标识,用于请求为会话分配相应的IP地址。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上预先配置有地址池对应的IP地址段的首地址,比如,服务器上存储有地址池标识与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的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选的,若地址池标识是在UPF网元范围内唯一,则该服务器还可以配置地址池标识和UPF网元与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的对应关系,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从服务器的角度看,UPF网元所对应的地址池中仅包括每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服务器看不到整个IP地址段。这样,假设服务器是现有DHCP服务器或AAA服务器,则不需要对现有DHCP协议进行修改,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地址池标识是在UPF网元范围内唯一,则该第二请求消息还携带UPF网元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服务器是DHCP服务器,则步骤S1007的相关描述可参考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608,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为NRF网元,则图10中的NRF网元与服务器为一个网元,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S1008、服务器确定与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地址池标识,结合服务器上配置的与地址池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确定与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比如,假设图11中的IP21地址未被分配,则服务器可以确定与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IP21。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二请求消息中还携带UPF网元的标识,则服务器可以根据地址池标识和UPF网元的标识,结合服务器上配置的与地址池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首地址,确定与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1009、服务器向SMF网元发送第二响应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该第二响应消息携带服务器所分配的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
S1010、SMF网元根据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以及步骤S1006确定出的地址池对应的IP地址段的长度,确定第一IP地址段。
示例性的,假设如图11所示,IP地址段的长度为n,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IP21,则SMF网元可以确定第一IP地址段包括从IP21到IP2n的这n个IP地址。
S1011、SMF网元从第一IP地址段中为终端的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
示例性的,假设步骤S1010中SMF网元确定出的第一IP地址段包括从IP21到IP2n的这n个IP地址,则SMF网元可以为该终端的会话分配从IP21到IP2n的这n个IP地址中的任意一个未被分配的IP地址,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012:
S1012、SMF网元确定需要释放会话对应的IP地址。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MF网元接收到某个终端发送的PDU会话释放请求时,若该PDU会话是IP类型,则SMF网元可以确定需要释放该会话对应的IP地址,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需要释放的IP地址为第二IP地址,则SMF网元可以将该第二IP地址的状态设置为未分配,并且可以根据该第二IP地址找到对应的IP地址段,进而确定该第二IP地址对应的IP地址段中的地址是否全部被释放,即,该IP地址段中的所有IP地址的状态是否都被设置为未分配,若该IP地址段中的所有IP地址的状态都被设置为未分配,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1013-S1014,用于释放该该第二IP地址对应的IP地址段:
S1013、SMF网元向服务器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以使得服务器接收来自SMF网元的第三请求消息。其中,该第三请求消息携带待释放的IP地址段的首地址。
示例性地,假设步骤S1012中释放的IP地址为图11中的IP2x,则对应的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IP21,进而在第三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IP21,以用于释放IP21为首地址的IP地址段。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收到第三请求消息后将IP21释放,例如,将IP21的状态标识为未分配。
S1014、服务器向SMF网元发送第三响应消息,以使得SMF网元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三响应消息。
这样,SMF网元在接收到第三响应消息后不再使用该IP地址段,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址管理方法,一方面,不仅可以避免给不同的PDU会话分配的IP地址重复的问题,且可以有效利用地址池中的IP地址;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因分配IP地址而与服务器交互的信令,节省系统资源。相关技术效果分析可参考地址管理系统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步骤S1001至S1014中的SMF网元或者服务器的动作可以由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综上,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址管理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终端的会话信息;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地址池标识,地址池标识用于为会话分配IP地址;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会话对应的IP地址。
作为一种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地址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进而,会话管理网元根据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将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确定为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作为一种实现,服务器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DHCP服务器;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地址池标识,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携带地址池标识;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会话对应的IP地址,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携带会话对应的IP地址。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实现,服务器包括DHCP服务器;在地址池标识为IP地址的情况下,地址池标识携带在请求消息的GIADDR字段中;或者,在地址池标识不是IP地址的情况下,地址池标识携带在请求消息的扩展DHCP中继代理信息选项中。
作为一种实现,服务器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DHCP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地址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接口类型用于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会话信息包括地址池选择策略、DNN、或者IP地址版本中的至少一个。
作为一种实现,地址池标识包括DNN、地址池首地址、IP地址版本、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地址管理方法中,例如,会话管理网元的操作可参考图5至图7中SMF网元的操作及上述相关文字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地址管理方法,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终端的会话信息;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为会话分配IP地址;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对应的IP地址。
作为一种实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为会话分配IP地址,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网络存储功能网元从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中为会话分配IP地址。
作为一种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地址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进而,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将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确定为会话对应的地址池。
作为一种实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终端的会话信息,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终端的会话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或者,网络存储功能网元确定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
作为一种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地址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接口类型,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接口类型,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对应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接口隧道信息中为会话选择与接口类型对应的隧道标识和隧道IP地址。
上述地址管理方法中,例如,网络存储功能网元的操作可参考图5至图7中NRF网元的操作及上述相关文字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网络存储功能网元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会话管理网元或者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80的结构示意图。该会话管理网元80包括:收发模块801和处理模块802。
其中,基于图8所示的会话管理网元8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模块802,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终端的会话信息;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收发模块80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地址池标识,地址池标识用于为会话分配IP地址;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会话对应的IP地址。
进一步的,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获取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进而,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包括:用于将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确定为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可选的,服务器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DHCP服务器;收发模块80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地址池标识,包括: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携带地址池标识;收发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会话对应的IP地址,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携带会话对应的IP地址。
可选的,服务器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DHCP服务器;收发模块801,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接口类型用于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收发模块801,还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基于图8所示的会话管理网元80,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模块802,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终端的会话信息,并根据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该会话信息,确定该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收发模块80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该地址池标识,并接收来自该服务器的与该地址标识对应的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处理模块802,还用于根据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
可选的,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包括:用于根据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和该第一IP地址段的长度,确定该第一IP地址段;从该第一IP地址段中为该会话分配第一IP地址。
可选的,处理模块802,还用于确定不存在该地址池的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
可选的,处理模块802用于确定不存在该地址池的标识对应的未分配的IP地址,包括:用于确定不存在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IP地址段;或者,用于确定存在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第二IP地址段,但是该第二IP地址段中不存在未分配的IP地址。
可选的,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获取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长度,该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中包括该第一IP地址段。
可选的,处理模块802用于获取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长度,包括:用于从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用户面网元或者操作管理维护网元获取该地址池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段的长度。
可选的,处理模块802,还用于确定该第一IP地址段中的所有IP地址均被释放;收发模块801,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用于释放该第一IP地址段的首地址。
此外,可选的,在上述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802,还用于获取地址池标识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的对应关系;相应的,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包括:用于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会话信息以及对应关系,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可选的,在上述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802用于获取地址池标识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的对应关系,具体为:用于从用户面网元、或者操作管理维护网元、或者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地址池标识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该会话管理网元8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会话管理网元8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会话管理网元8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地址管理方法。
具体的,图8中的收发模块801和处理模块8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8中的处理模块8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8中的收发模块8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403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网元可执行上述的地址管理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会话管理网元实现上述地址管理方法,例如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终端的会话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会话管理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芯片系统中。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9示出了一种网络存储功能网元9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90包括:收发模块901和处理模块902。
其中,处理模块902,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终端的会话信息;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为会话分配IP地址;收发模块901,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对应的IP地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为会话分配IP地址,包括:用于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从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中为会话分配IP地址。
进一步的,处理模块902,还用于获取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进而,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确定会话对应的地址池,包括:用于将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确定为会话对应的地址池。
可选的,处理模块902用于获取终端的会话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终端的会话信息。
可选的,处理模块902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或者,用于确定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
可选的,收发模块901,还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接口类型,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收发模块901,还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接口类型,为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包括:用于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对应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接口隧道信息中为会话选择与接口类型对应的隧道标识和隧道IP地址。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9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网络存储功能网元9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网络存储功能网元9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地址管理方法。
具体的,图9中的收发模块901和处理模块9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9中的处理模块9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9中的收发模块9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403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可执行上述的地址管理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实现上述地址管理方法,例如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会话信息,为会话分配IP地址。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芯片系统中。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4)

1.一种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会话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确定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地址池标识,所述地址池标识用于为所述会话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确定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将所述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确定为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具体为: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地址池标识,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所述地址池标识;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所述DHCP服务器;
在所述地址池标识为IP地址的情况下,所述地址池标识携带在所述请求消息的GIADDR字段中;或者,在所述地址池标识不是IP地址的情况下,所述地址池标识携带在所述请求消息的扩展DHCP中继代理信息选项中。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DHCP服务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所述接口类型用于为所述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信息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信息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池标识包括DNN、地址池首地址、IP地址版本、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会话信息;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为所述会话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为所述会话分配IP地址,包括: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确定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中为所述会话分配所述IP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确定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包括: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将所述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确定为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终端的会话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终端的会话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包括: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或者,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接口类型,为所述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接口类型,为所述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对应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接口隧道信息中为所述会话选择与所述接口类型对应的隧道标识和隧道IP地址。
17.一种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会话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确定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地址池标识,所述地址池标识用于为所述会话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确定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包括:用于将所述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确定为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具体为:用于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地址池标识,包括: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所述地址池标识;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携带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
21.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DHCP服务器;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所述接口类型用于为所述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信息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信息包括数据网络名称DNN。
24.一种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会话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为所述会话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为所述会话分配IP地址,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确定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从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中为所述会话分配所述IP地址。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确定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包括:用于将所述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对应的地址池确定为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
27.根据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会话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终端的会话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或者,用于确定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
29.根据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接口类型,为所述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30.一种地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管理系统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和服务器;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确定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标识;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地址池标识;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地址池标识,并根据所述地址池标识,为所述会话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地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获取与所述地址池标识对应的地址池;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地址池标识,为所述会话分配IP地址,包括:用于将所述与所述地址池标识对应的地址池确定为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从所述会话对应的地址池中为所述会话分配所述IP地址。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地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会话对应的隧道的接口类型;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接口类型,并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接口类型,为所述会话分配对应的隧道信息;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地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或者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
34.一种地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管理系统包括:网络存储功能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用于获取为终端服务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终端的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和所述会话信息,为所述会话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
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存储功能网元的所述会话对应的所述IP地址。
CN201811110305.2A 2018-02-07 2018-09-21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0120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72174 WO2019154038A1 (zh) 2018-02-07 2019-01-17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EP22189196.3A EP4149084A1 (en) 2018-02-07 2019-01-17 Address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and device
EP19751981.2A EP3739851A4 (en) 2018-02-07 2019-01-17 ADDRESS MANAGEMENT PROCEDURE, DEVICE AND SYSTEM
US16/944,942 US11558346B2 (en) 2018-02-07 2020-07-31 Address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4017 2018-02-07
CN2018101240176 2018-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0988A CN110120988A (zh) 2019-08-13
CN110120988B true CN110120988B (zh) 2021-03-30

Family

ID=67519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0305.2A Active CN110120988B (zh) 2018-02-07 2018-09-21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8346B2 (zh)
EP (2) EP3739851A4 (zh)
CN (1) CN110120988B (zh)
WO (1) WO20191540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8875B (zh) * 2019-08-28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通信处理装置以及系统
CN113259498B (zh) * 2020-02-11 2022-06-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业务分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8108B (zh) * 2020-02-21 2023-04-28 杭州迪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g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分流设备
CN111405572B (zh) * 2020-03-26 2022-09-13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映射关系建立方法、装置、用户面功能及介质
CN113472651B (zh) * 2020-03-31 2023-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039947B (zh) * 2020-07-21 2024-03-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地址分配方法、upf、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4039945B (zh) * 2020-07-21 2023-03-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用户ip地址分配管理方法、装置及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CN112235776B (zh) * 2020-08-31 2022-07-12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需分配ip地址段的方法及ip地址统计系统
CN112367256B (zh) * 2020-10-15 2022-09-30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2063B (zh) * 2020-12-09 2023-06-09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ip地址池分配、申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143795B (zh) * 2021-12-14 2024-01-30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5g网络的局域网组网方法和系统
CN116582900A (zh) * 2022-01-30 2023-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847475A (zh) * 2022-03-24 2023-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数据包的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4980075A (zh) * 2022-05-05 2022-08-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分配方法、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和通信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486A (zh) * 2012-04-28 2012-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分配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318158A (zh) * 2016-04-26 2017-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识别及移动性、会话管理的方法及节点
CN108462735A (zh) * 2017-02-21 2018-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7468B1 (en) * 1999-02-10 2003-07-01 Cisco Technology, Inc. Reply to sender DHCP option
US7197549B1 (en) * 2001-06-04 2007-03-27 Cisco Technology, Inc. On-demand address pools
US7313606B2 (en) * 2001-11-27 2007-12-25 The Directv Gro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 bi-directional IP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430614B2 (en) * 2003-10-31 2008-09-30 Redback Networks, Inc. Use of IP address blocks with default interfaces in a router
EP1558002B1 (de) * 2004-01-23 2008-10-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Zuordnung einer IP-Adresse zu einem Gerät
KR20070050256A (ko) * 2005-11-10 2007-05-15 엘지노텔 주식회사 차세대 무선 패킷 서비스 망에서 유동 아이피를 이용한패킷 착신 호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US8185107B2 (en) * 2007-03-29 2012-05-22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IP address allocation in evolved wireless networks
WO2011038359A2 (en) * 2009-09-26 2011-03-31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services at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dge
US8850067B2 (en) * 2009-10-22 2014-09-30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pool management and allocation
US9021073B2 (en) * 2010-08-11 2015-04-2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IP pool name lists
CN102594933B (zh) * 2011-12-20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公网地址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40006568A1 (en) * 2012-06-28 2014-01-02 Alcatel-Lucent Canada, Inc. Prioritization based on ip pool and subnet by dhcp
JP5901586B2 (ja) * 2013-08-27 2016-04-13 アラクサラ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ノードの設定情報の取得方法
EP3125507B1 (en) * 2014-04-03 2018-1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p address alloc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10069904B2 (en) * 2015-10-26 2018-09-04 Cisco Technology, Inc. IP routing pool distribution among forwarding elements in SDN service core deployment
US10069791B2 (en) * 2015-11-02 2018-09-0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hange in user equipment packet data network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in a split control and user plane evolved packet core architecture
KR102449475B1 (ko) * 2016-10-21 2022-09-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지원 가능한 네트워크 정보에 기반한 단말의 네트워크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US10531420B2 (en) * 2017-01-05 2020-0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friendly protocol data unit (PDU) session management
US10404655B2 (en) * 2017-02-03 2019-09-03 T-Mobile Usa, Inc. IP index for IP address allocation based on policy control function
US10448239B2 (en) * 2017-02-06 2019-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chanism to enable optimized user plane anchoring for minimization of user plane relocation due to user equipment mobility
US11083028B2 (en) * 2017-03-31 2021-08-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ordinated selection of user plane functions in core 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15278828A (zh) * 2017-05-08 2022-11-01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重新配置数据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EP3934324B1 (en) * 2017-06-15 2023-10-04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Data forwarding method performed by smf and smf device
EP3652981B1 (en) * 2017-08-14 2022-04-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nchor user plane function (upf) for local offloading in 5g cellular network
US20200059989A1 (en) * 2017-08-16 2020-02-2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Indicating a packet data unit session as unavailable
CA3026841A1 (en) * 2017-12-08 2019-06-0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User plane function selection for isolated network sl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486A (zh) * 2012-04-28 2012-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分配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318158A (zh) * 2016-04-26 2017-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识别及移动性、会话管理的方法及节点
CN108462735A (zh) * 2017-02-21 2018-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olution: IP address allocation》;Huawei, Hisilicon;《3GPP SA WG2 Meeting #126 S2-182222》;20180302;第6.X.2节 *
《Solution:ip address allocation》;Huawei, Hisilicon;《3GPP SA WG2 Meeting #126 S2-182222》;20180302;第6.X.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0988A (zh) 2019-08-13
EP3739851A4 (en) 2020-12-30
EP3739851A1 (en) 2020-11-18
US11558346B2 (en) 2023-01-17
US20200366642A1 (en) 2020-11-19
WO2019154038A1 (zh) 2019-08-15
EP4149084A1 (en) 2023-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20988B (zh)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788078B (zh) 应用服务器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049072B (zh) 会话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10035562B (zh)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972092B (zh) 本地局域网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20078047A1 (en) Virtu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2023020965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0933711A (zh) 策略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996346B (zh) 会话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429214B (zh) 业务会话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386719B (zh) 订阅更新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049504B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972226B (zh) 本地局域网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912007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97222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66826B (zh) 地址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398675B (zh) 网元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0445623B (zh) 计费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10120479A1 (en) Path update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JP6961098B2 (ja) セッション管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