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0928A -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0928A
CN110120928A CN201810113381.2A CN201810113381A CN110120928A CN 110120928 A CN110120928 A CN 110120928A CN 201810113381 A CN201810113381 A CN 201810113381A CN 110120928 A CN110120928 A CN 110120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ser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client
authent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33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勇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133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0928A/zh
Priority to JP2020514963A priority patent/JP7014898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8/101461 priority patent/WO2019148815A1/en
Priority to EP18903447.3A priority patent/EP3750275B1/en
Priority to US16/652,644 priority patent/US11429698B2/en
Priority to KR1020207008643A priority patent/KR102345780B1/ko
Publication of CN110120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09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16User authentication by observing the pattern of computer usage, e.g. typical user behaviou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5Continuous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8Gesture-dependent or behaviour-depend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463/00Addi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covered by H04L63/00
    • H04L2463/082Addi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covered by H04L63/00 applying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能够有效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携带有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根据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当确定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为合法时,采集与所述用户相关的若干个维度的行为特征信息;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用户身份识别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在移动智能终端上进行身份认证的过程越来越普遍,例如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账号登录、网络支付等操作。
目前,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静态密码、智能卡、动态口令、短信密码、数字签名、生物识别等,通常在手机上进行账号登录时,首次登录账号采用账号加静态密码的认证方式。为了进一步加强认证的安全性,在长时间未登录或其它因素发生改变时,采用发起挑战方式进行身份认证,即首先需要用户输入静态密码,然后向用户注册时绑定的手机发送动态密码,用户再次输入短信密码。挑战式身份认证法虽然在密码安全上面有一定提高,但是也限制了用户身份认证过程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此外,在云计算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黑客可以控制数千台或上万台服务器进行暴力破解。
一旦该用户的应用账号被暴力破解后,会导致用户的游戏货币、游戏装备等虚拟物品丢失,还会导致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聊天信息泄露以及财产损失等。
综上所述,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上的身份认证过程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亟需从整体上提升移动智能终端上的用户身份认证过程安全性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有效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携带有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当确定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为合法时,采集与所述用户相关的若干个维度的行为特征信息;
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接收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登录信息,并从所述登录信息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以及,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数据采集接口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的操作行为信息;
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软件描述信息以及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为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包括:
分别计算采集到的各个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之间的匹配度;
当存在至少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不合法;
当不存在任何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合法。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之后,还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行为特征信息以及相应的身份匹配识别结果,对已存储的所述原始特征信息及相应的指定阈值进行更新。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特征信息变更请求;
响应于所述特征信息变更请求,重新采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根据重新采集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更新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携带有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认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为合法时,采集与所述用户相关的若干个维度的行为特征信息;
匹配识别单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登录信息,并从所述登录信息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数据采集接口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的操作行为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软件描述信息以及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为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匹配识别单元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采集到的各个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之间的匹配度;
确定模块,用于当存在至少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不合法;当不存在任何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合法。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所述行为特征信息以及相应的身份匹配识别结果,对已存储的所述原始特征信息及相应的指定阈值进行更新。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特征信息变更请求;
第三采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特征信息变更请求,重新采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重新采集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更新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总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服务器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服务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在通过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能够表达用户使用习惯的行为特征信息来分析用户行为习惯,进而判断出当前登录用户与历史用户是否一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认证方式来讲,能够有效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认证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身份认证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身份认证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身份认证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身份认证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XXX,但这些XXX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XXX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X,类似地,第二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X。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执行于与客户端对应的服务器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指向为用户提供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用户可以通过用户设备上安装的客户端进行账号登录操作以完成身份认证,用户设备具体可以指移动终端,例如,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的移动装置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服务器,为用户身份认证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能够响应服务请求,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由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构成。
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携带有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其中,身份认证信息可由用户在客户端进行登录账户时所输入的,或由客户端保存后自动填写。一般可包括用户名和密码、数字证书等各类信息。
102、根据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103、当确定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为合法时,采集与所述用户相关的若干个维度的行为特征信息。
与前述身份认证信息不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行为特征信息是指硬件设备信息、软件描述信息和操作行为信息。行为特征信息的维度是指前述三种行为特征信息中可以被采集到的信息类别。
其中,硬件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所在的物理位置、用户设备接入的网络环境、用户设备的设备型号、处理器的型号、内存的型号、规格及容量,屏幕尺寸等多个维度的信息。
软件描述信息可以包括客户端名称、客户端存储路径、客户端版本号、客户端操作系统类型、客户端操作系统版本、客户端内所使用的语言等多个维度的信息。
操作行为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进行触摸操作时在触摸屏上滑过的轨迹、在客户端使用过程中的消费支付行为、对应用程序内各操作对象的处理行为等多个维度的信息。
104、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
原始特征信息为预先采集或预先设置的行为特征信息,可以作为与用户对应的历史统计信息,用以与新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进行比对,来确定新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是否与该用户的使用习惯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认证方法,在通过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能够表达用户使用习惯的行为特征信息来分析用户行为习惯,进而判断出当前登录用户与历史用户是否一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认证方式来讲,能够有效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来说,对于如何获取原始特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提供了相应的实现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201、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登录信息,并从所述登录信息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由于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属于静态信息,因此可以在用户进行登录的时候就直接进行采集。采集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客户端采集后将数据携带在登录请求或认证请求中发送至服务器,或者,由客户端使用与服务器之间的专用接口(例如API)将相关数据传输至服务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根据用户隐私需要,本发名字实施例中提到的硬件设备信息、软件描述信息和操作行为信息需要得到用户授权才能进行操作。具体授权的过程可以在客户端安装过程或账号注册过程等类似过程中完成。
202、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数据采集接口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的操作行为信息。
由于操作行为信息为用户在客户端的操作信息,因此需要周期性地采集,具体可以设置为每分钟采集一次或每小时采集一次。
203、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软件描述信息以及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为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硬件设备信息、软件描述信息以及所述操作行为信息需要按用户分别存储在相应条目中,以便后续查询和处理。
进一步来说,对于步骤104、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相应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
1041、分别计算采集到的各个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之间的匹配度。当存在至少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则执行步骤1042;否则执行步骤1043。
对于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这类静态信息来说,在各个维度上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和原始特征信息都是确定值,因此,在进行匹配时一般会存在相同和不相同两种匹配度,因此可以直接使用0和100%来表达相同和不相同。相应的指定阈值就可以设置为100%。
而对于操作行为信息这类动态信息来说,在各个维度采集到的信息可能都是动态变化的,但是变化幅度并不影响总体用户行为趋势时,可以理解为该变化幅度在用户操作的正常变化范围内,因此,变化幅度与原始特征信息之间的比例就可以定义为匹配度,同时对于操作行为信息的指定阈值还需要设置一个动态的范围,这个动态范围可以根据。匹配度在范围内就可以认为是行为合理,属于同一用户操作;匹配度在范围外就可以认为是行为不合理,不属于同一用户操作。
在进行匹配度的具体计算时,可以先基于聚类分析对大量用户身份特征信息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再基于神经网络或者贝叶斯方法得出数学模型,得到预设阈值,最后基于各个身份特征类型的权值和数学模型综合计算匹配度,具体计算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1042、确定所述用户身份不合法。
1043、确定所述用户身份合法。
另外,根据采集到的所述行为特征信息以及相应的身份匹配识别结果,对已存储的所述原始特征信息及相应的指定阈值进行更新。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用户在使用同一应用程序过程中,可能会更换手机、变更接入网络、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登录,因此,需要为用户提供一种机制来变更服务器侧存储的原始特征信息,以避免出现误识别。相应的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301、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特征信息变更请求。
302、响应于所述特征信息变更请求,重新采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303、根据重新采集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更新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的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4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携带有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认证单元42,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第一采集单元43,用于当确定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为合法时,采集与所述用户相关的若干个维度的行为特征信息。
匹配识别单元44,用于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
可选的是,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45,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登录信息,并从所述登录信息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第二采集单元46,用于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数据采集接口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的操作行为信息。
确定单元47,用于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软件描述信息以及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为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可选的是,如图7所示,所述匹配识别单元44包括:
计算模块441,用于分别计算采集到的各个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之间的匹配度。
确定模块442,用于当存在至少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不合法。当不存在任何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合法。
可选的是,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更新单元48,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所述行为特征信息以及相应的身份匹配识别结果,对已存储的所述原始特征信息及相应的指定阈值进行更新。
可选的是,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49,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特征信息变更请求。
第三采集单元410,用于响应于所述特征信息变更请求,重新采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第二更新单元411,用于根据重新采集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更新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身份认证的装置,在通过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能够表达用户使用习惯的行为特征信息来分析用户行为习惯,进而判断出当前登录用户与历史用户是否一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认证方式来讲,能够有效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50,如图10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1,通信总线52,存储器5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4。
处理器5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5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5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5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5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5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51用于执行存储器5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当所述服务器运行时,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存储器53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服务器可执行以下流程: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携带有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当确定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为合法时,采集与所述用户相关的若干个维度的行为特征信息;
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
可选的是,所述接收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之前,所述流程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登录信息,并从所述登录信息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以及,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数据采集接口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的操作行为信息;
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软件描述信息以及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为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可选的是,所述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可具体执行为:
分别计算采集到的各个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之间的匹配度;
当存在至少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不合法;
当不存在任何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合法。
可选的是,在所述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之后,所述流程还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行为特征信息以及相应的身份匹配识别结果,对已存储的所述原始特征信息及相应的指定阈值进行更新。
可选的是,所述流程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特征信息变更请求;
响应于所述特征信息变更请求,重新采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根据重新采集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更新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在通过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能够表达用户使用习惯的行为特征信息来分析用户行为习惯,进而判断出当前登录用户与历史用户是否一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认证方式来讲,能够有效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携带有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当确定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为合法时,采集与所述用户相关的若干个维度的行为特征信息;
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
可选的是,所述接收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之前,该流程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登录信息,并从所述登录信息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以及,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数据采集接口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的操作行为信息;
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软件描述信息以及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为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可选的是,所述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可被具体执行为:
分别计算采集到的各个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之间的匹配度;
当存在至少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不合法;
当不存在任何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合法。
可选的是,在所述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之后,所述流程还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行为特征信息以及相应的身份匹配识别结果,对已存储的所述原始特征信息及相应的指定阈值进行更新。
可选的是,该流程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特征信息变更请求;
响应于所述特征信息变更请求,重新采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根据重新采集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更新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在通过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能够表达用户使用习惯的行为特征信息来分析用户行为习惯,进而判断出当前登录用户与历史用户是否一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认证方式来讲,能够有效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携带有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当确定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为合法时,采集与所述用户相关的若干个维度的行为特征信息;
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登录信息,并从所述登录信息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以及,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数据采集接口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的操作行为信息;
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软件描述信息以及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为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包括:
分别计算采集到的各个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之间的匹配度;
当存在至少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不合法;
当不存在任何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合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之后,还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行为特征信息以及相应的身份匹配识别结果,对已存储的所述原始特征信息及相应的指定阈值进行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特征信息变更请求;
响应于所述特征信息变更请求,重新采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根据重新采集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更新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6.一种身份认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携带有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认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认证;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为合法时,采集与所述用户相关的若干个维度的行为特征信息;
匹配识别单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匹配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登录信息,并从所述登录信息中提取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客户端的数据采集接口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的操作行为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软件描述信息以及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为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识别单元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采集到的各个行为特征信息与相应维度的原始特征信息之间的匹配度;
确定模块,用于当存在至少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不合法;当不存在任何一个行为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度超出指定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身份合法。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所述行为特征信息以及相应的身份匹配识别结果,对已存储的所述原始特征信息及相应的指定阈值进行更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特征信息变更请求;
第三采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特征信息变更请求,重新采集所述用户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重新采集的硬件设备信息和软件描述信息,更新所述原始特征信息。
1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总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服务器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服务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113381.2A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01209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3381.2A CN110120928A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20514963A JP7014898B2 (ja) 2018-02-05 2018-08-21 Id認証方法、装置、サーバ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媒体
PCT/CN2018/101461 WO2019148815A1 (en) 2018-02-05 2018-08-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erver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EP18903447.3A EP3750275B1 (en) 2018-02-05 2018-08-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erver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16/652,644 US11429698B2 (en) 2018-02-05 2018-08-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erver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KR1020207008643A KR102345780B1 (ko) 2018-02-05 2018-08-21 신분 인증 방법, 장치, 서버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매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3381.2A CN110120928A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0928A true CN110120928A (zh) 2019-08-13

Family

ID=67479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3381.2A Pending CN110120928A (zh) 2018-02-05 2018-02-05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9698B2 (zh)
EP (1) EP3750275B1 (zh)
JP (1) JP7014898B2 (zh)
KR (1) KR102345780B1 (zh)
CN (1) CN110120928A (zh)
WO (1) WO201914881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9027A (zh) * 2019-12-30 2020-05-26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165379A (zh) * 2020-09-28 2021-01-01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户安全登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653679A (zh) * 2020-12-14 2021-04-13 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身份认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7902A (zh) 2020-04-14 2022-03-18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锂硫电池用电解质及包含其的锂硫电池
CN112257680B (zh) * 2020-11-23 2023-06-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脑纹身份认证识别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24010A (en) * 2014-03-10 2015-09-16 Ibm User authentication
CN105049421A (zh) * 2015-06-24 2015-11-1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使用行为特征的认证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CN105357213A (zh) * 2015-11-25 2016-02-24 四川诚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络平台账户的身份认证方法
CN106790129A (zh) * 2016-12-27 2017-05-3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69499A (zh) * 2016-03-07 2017-09-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623696A (zh) * 2017-09-30 2018-01-23 北京梆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用户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99403A (ja) 2001-09-25 2003-04-04 Sony Corp 個人認証システム、個人認証方法、および個人情報収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8158683A (ja) 2006-12-21 2008-07-10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認証システム
FI20095731L (fi) 2009-06-29 2010-12-30 Elisa Oyj Autentikointi
JP2011059837A (ja) 2009-09-08 2011-03-24 Hitachi Ltd 行動履歴情報活用個人認証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20137340A1 (en) * 2010-11-29 2012-05-31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Implicit authentication
US20130054433A1 (en) * 2011-08-25 2013-02-28 T-Mobile Usa, Inc. Multi-Factor Identity Fingerprinting with User Behavior
CN102955908B (zh) * 2011-08-31 2015-08-1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创建节奏密码及根据节奏密码进行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US9344414B2 (en) 2013-02-01 2016-05-17 Interman Corporation User similarity provision method
US9443073B2 (en) * 2013-08-08 2016-09-13 Duo Securit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status of an authentication device
US9961161B2 (en) 2013-07-24 2018-05-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ctivity analysis for monitoring and updating a personal profile
JP2015088122A (ja) 2013-11-01 2015-05-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965606B2 (en) * 2014-02-07 2018-05-08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user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user/device interaction
US9529987B2 (en) * 2014-05-09 2016-12-27 Behaviometrics Ab Behavioral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ing a behavior server for authentication of multiple users based on their behavior
US20160189153A1 (en) * 2014-12-30 2016-06-30 Eba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nline activity-based authentication
CN105991281A (zh) * 2015-02-04 2016-10-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17021403A (ja) 2015-07-07 2017-01-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CN106919816A (zh) * 2015-12-24 2017-07-04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认证方法和装置、一种用于用户认证的装置
JP2017138729A (ja) 2016-02-02 2017-08-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ログイン制御方法、ログイン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876825B2 (en) * 2016-02-04 2018-01-23 Amadeus S.A.S. Monitoring user authenticity
US10110634B2 (en) 2016-02-04 2018-10-23 Amadeus S.A.S. Monitoring user authenticity in distributed system
US10187394B2 (en) * 2016-03-31 2019-01-2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ersonalized inferred authentication for virtual assistance
JP6672073B2 (ja) 2016-05-19 2020-03-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認証装置、認証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632722A (zh) * 2017-09-30 2018-01-26 北京梆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度用户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24010A (en) * 2014-03-10 2015-09-16 Ibm User authentication
CN105049421A (zh) * 2015-06-24 2015-11-1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使用行为特征的认证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CN105357213A (zh) * 2015-11-25 2016-02-24 四川诚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网络平台账户的身份认证方法
CN107169499A (zh) * 2016-03-07 2017-09-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790129A (zh) * 2016-12-27 2017-05-3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23696A (zh) * 2017-09-30 2018-01-23 北京梆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用户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9027A (zh) * 2019-12-30 2020-05-26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199027B (zh) * 2019-12-30 2023-02-28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165379A (zh) * 2020-09-28 2021-01-01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户安全登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653679A (zh) * 2020-12-14 2021-04-13 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身份认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653679B (zh) * 2020-12-14 2022-11-15 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身份认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33704A (ja) 2020-11-19
JP7014898B2 (ja) 2022-02-01
WO2019148815A1 (en) 2019-08-08
KR102345780B1 (ko) 2021-12-31
US20200242223A1 (en) 2020-07-30
EP3750275C0 (en) 2023-08-09
EP3750275A1 (en) 2020-12-16
EP3750275B1 (en) 2023-08-09
US11429698B2 (en) 2022-08-30
KR20200045529A (ko) 2020-05-04
EP3750275A4 (en) 202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20928A (zh)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992659B2 (en)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devices
WO2021036014A1 (zh) 联邦学习信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41517B (zh) 一种生物特征验证问答库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5678125B (zh) 一种用户认证方法、装置
CN107347054B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6790129A (zh)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US1167611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ducting multi-user interactions on a device using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CN111064749B (zh) 网络连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39719B (zh) 一种基于临时标识符的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8985048B (zh) 模拟器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337739B (zh) 安全登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US11695746B2 (en) Multi-layer user authentication with live interaction
CN105827571A (zh) 基于uaf协议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认证方法和设备
CN104468486B (zh) 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9816543A (zh) 一种图像查找方法及装置
CN104935548A (zh) 基于智能纹身设备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34454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设备
CN110162957A (zh) 智能设备的鉴权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20210306330A1 (en) Authentication server,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KR20180017784A (ko) 부정 통제 장치 및 방법
CN115906028A (zh) 用户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自助服务终端
CN106559394B (zh) 网络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847216A (zh) 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9818924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登录铁路专用系统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