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9393B -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9393B
CN110099393B CN201810091880.6A CN201810091880A CN110099393B CN 110099393 B CN110099393 B CN 110099393B CN 201810091880 A CN201810091880 A CN 201810091880A CN 110099393 B CN110099393 B CN 110099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quipment
request packet
channel
distribu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918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9393A (zh
Inventor
陶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918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9393B/zh
Priority to TW107139315A priority patent/TWI791065B/zh
Priority to PCT/US2019/015926 priority patent/WO2019152568A1/en
Priority to US16/262,842 priority patent/US11985052B2/en
Publication of CN110099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9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9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9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遵循IEEE802.11协议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简称,WLAN)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这些设备中有些设备是具有屏幕(显示屏)的,例如,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有些设备是不具有屏幕的,例如,智能空调和智能电饭煲等物联网设备。
通常,在使用WLAN物联网设备前,需要对其WLAN网络进行设置。通常,这些WLAN物联网设备在连接WLAN热点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种故障,例如,密码不匹配、WLAN标准不匹配、加密方式不匹配等,会导致连接失败。由于一些没有屏幕的物联网设备缺乏友好的展示界面,用户无法快速方便地获知经过配网的设备是否联网成功、故障出现在什么地方等。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包括: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包括: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接收配网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并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包括: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包括:配网设备;网络接入设备,配网设备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网络配置设备,位于配网设备和网关设备之间,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在接收配网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之后,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包括:配网设备;网络接入设备,配网设备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网络配置设备,位于配网设备和网关设备之间,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在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之后,如果接收到应答包,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配网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并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包括:第四获取模块,用于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包括: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发送的请求包,其中,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返回对应的应答包,其中,应答包中包含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终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为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向配网设备发送不同的请求包以便根据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网络配置设备与配网设备之间的系统交互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首先,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名词或术语适用于如下解释:
网络配置设备,用于配置网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等。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网络配置设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物联网设备接入热点的网络进行配置,并可以获取每个物联网设备的网络信息,以便根据网络信息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热点。
配网设备,也可以称为待配网设备,即待接入无线局域网热点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物联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抽油烟机)、空调、空气净化器、台灯等智能家电。
DPP Action frame,DPP的全称是Device Provisioning Protocol,是WiFi联盟制定的WLAN网络协议专用帧。在这个标准中,用户可以用手机发射DPP无线信号帧待配网设备,待配网设备根据这个帧中的WLAN网络的信息(WLAN ssid/key)去连接相应的WLAN热点。
网络信息,配网设备接入热点的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连接状态信息,根据请求包请求的内容不同,配网设备返回的应道包中包含的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也不同,例如,配网设备成功连接的热点信息、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存在的网络故障信息、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信息等。
请求包,包含获取物联网设备网络信息(例如,WLAN连接状态信息)的DPP网络协议专用帧,由网络配置设备向配网设备发送的DPP查询请求帧,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的WLAN连接状态。不同类型的请求包可以用于查询不同的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应答包,包含物联网设备的网络信息(例如,WLAN连接状态信息)的DPP网络协议专用帧,由配网设备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DPP查询响应帧,用于返回配网设备的WLAN连接状态信息。根据请求包的类型,应答包可以返回不同的信息,例如,根据第一请求包返回配网设备的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和网络地址信息;根据第二请求包返回用于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状态代码和网络故障原因代码;根据第三请求包返回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
目标信道,用于连接配网设备与热点的信道,即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
初始信道,预设的至少一个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实施例1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物联网中通过无线局域网(例如,WIFI等)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的各种物联网设备,可以是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视等智能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电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抽油烟机)、空调、空气净化器、台灯等智能家电。
WiFi是一种能够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ad、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产品之间的互通性。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WiFi。与蓝牙比较,WiFi的传输距离不再局限于短短的几米,例如,在开放性的区域,通讯的距离可达305米,即使在封闭性的区域中,通讯距离也可以达到76米到122米,大大方便了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整合,使得组网成本更低,另外,WiFi最大的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54Mbps。
相比较传统智能家居系统采用的有线布网方式,WIFI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布线麻烦,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移动性。因此采用WiFi等无线局域网技术来将家电进行组网是未来智能家居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市场的必然选择。
以物联网空调为例,将空调上设置WiFi模块,可以实现远程无线控制。由于物联网空调可以通过WiFi技术接入互联网,因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等以GPRS/3G/WiFi的方式连接到互联网,进而通过软件应用程序或者以网页版的方式在回家之前把空调打开,从而实现用户回到家之后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其次是云访问,空调里面的都装有温度,湿度等等传感器,可以通过WiFi技术周期性的把用户家里面的温湿度信息周期传输到网络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访问网络服务器,来实时知道家里的环境状态来改变空调的运作。另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取代遥控器。以手机为例,当手机接入家庭局域网,或者手机直接点对点连接空调设备后,可以实现手机控制空调的运作。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取代现有的遥控器,可以避免红外遥控器的方向性的局限,使得用户在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可以实现对空调的控制,大大提高了家具设备的便利性与可操作性。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推广,将家庭中的各种带有网络功能的家用电器通过无线技术连接成局域网络,并与外部互联网相连,构成智能化多功能的现代家居智能系统将会成为新的流行趋势,也必然会是人们对未来家居的功能需求。
在将物联网设备联网的时候,需要对每个物联网设备的WLAN网络进行设置,但是由于物联网设备中很多设备是没有显示屏的,用户无法获知物联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在WLAN网络配置出现故障的时候,无法快速方便获知故障出现在哪个地方。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现在WiFi联盟制定了网络配置的标准(DPP)。在这个标准中,用户可以用手机发射DPP无线信号帧待配网设备,待配网设备根据这个帧中的WLAN网络的信息(WLAN ssid/key)去连接相应的WLAN热点。由于在DPP标准中只制定了configurator(网络配置者)与enrollee(待配网设备)的认证与配置过程。当配置过程结束后,网络配置者无法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已经联网成功。因而,如果网络配置设备可以向物联网设备发送获取WLAN连接状态信息的请求包,物联网设备返回相应的应答包,则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配置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实时获得待配网设备的网络情况,从而当用户可以清晰地知道配网是否成功,或者当配网失败的时候用户也可以清晰地知道失败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配网设备101、网络接入设备103和网络配置设备105。
其中,配网设备10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可以是待接入网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物联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抽油烟机)、空调、空气净化器、台灯等智能家电。
网络接入设备103,配网设备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
可选地,上述网络接入设备可以是用于将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热点设备,可以是路由、网关等,也可以是提供热点的智能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
网络配置设备105,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并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并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需要说明的是,该热点列表中包含的热点信息可以是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与配网设备已连接成功的热点、可与配网设备连接但当前未连接的至少一个热点,以及配网设备搜索到的其他热点。
可选地,上述网络配置设备105是指可以用于确定待联网的一个或多个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配置设备可以通过向配网设备发送不同的请求包,以便根据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状态,例如,通过发送第一请求包,请求查看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或者,通过发送第二请求包,请求查看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或者,通过发送第三请求包,请求查看配网设备可以搜索到的所有热点。
容易注意的是,上述请求包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第一请求包、第二请求包、第三请求包三种类型,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不同,可以设置更多类型的请求包,例如,查看成功接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质量的请求包,以便在配网设备当前接入的热点的网络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切换到网络质量较好的其他热点的网络。
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请求包可以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和/或网络地址,则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或目标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配网设备的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和网络地址信息。
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二请求包可以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则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或目标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可以包括:用于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状态代码;其中,在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存在网络故障的情况下,除了包含网络状态代码外,还可以进一步包含网络故障的原因代码。
作为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三请求包可以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则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或目标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可以包括: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该热点列表中包含的热点信息可以是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与配网设备已连接成功的热点、可与配网设备连接但当前未连接的至少一个热点,以及配网设备搜索到的其他热点。可选地,与配网设备已连接成功的热点可以通过一定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识,或者显示在热点列表的首位。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获取到的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可选地,在配网设备没有成功连接热点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初始信道发送请求包或接收对应的应答包;在配网设备成功连接热点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目标信道发送请求包或接收对应的应答包。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网络配置设备在配置待配网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的过程中,网络配置设备发送DPP网络协议专用帧给待配网的配网设备,配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DPP网络协议专用帧中包含的网络信息连接相应的热点,当配置过程结束后,网络配置设备无法获知待配网设备是否已经联网成功。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网络配置设备还可以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请求包,并根据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中的网络信息,获知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热点。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在通过网络接入设备103将配网设备101接入网络的过程中,通过网络配置设备105获取用于将配网设备101接入网络的一个或多个信道,并通过获取到的信道向配网设备101发送用于请求配网设备101网络信息的请求包,根据发送的请求包检测是否接收到配网设备101根据该请求包返回对应的应答包,并在接收到对应的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对应的应答包中包含的信息确定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容易注意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第二请求包和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的上述第三请求包,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请求包,可以查询不同类型的网络状态,例如,配网设备的配网结果、搜索到的所有热点信息,成功连接热点后仍存在的网络故障及原因。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向配网设备发送不同的请求包以便根据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上述网络配置设备105需要向配网设备101发送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请求包,并根据接收到配网设备101返回的包含了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应答包来确定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具体地,网络配置设备105发送请求包以及配网设备101返回应答包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四种:①网络配置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发送请求包,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返回应答包;②网络配置设备通过目标信道发送请求包,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返回应答包;③网络配置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发送请求包,配网设备通过目标信道返回应答包;④网络配置设备通过目标信道发送请求包,配网设备通过目标信道返回应答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案可以与DDP现有配置流程结合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在与DDP配置结合使用的情况下,上述请求包至少包括: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请求帧,上述应答包至少包括:包含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响应帧。可选地,查询请求帧和查询响应帧可以是基于DPP协议标准的网络配置帧发送的。
具体地,在发送基于DDP协议标准的网络配置帧的时候,可以将用于发送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请求包、第二请求包和第三请求包)的查询请求帧与基于DPP协议标准的网络配置帧一起发送,并通过接收基于DDP协议标准的网络配置帧的同时接收与查询请求帧对应的查询响应帧。例如,上述第二请求包可以是WiFi管理帧Status Code(状态码,用于表示某项操作成功或失败)和Reason Code(原因代码,当配网设备不适合加入网络时发送的代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网络配置设备105在通过预设的至少一个初始信道或目标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的过程中,上述网络配置设备105依次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上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其中,如果收到应答包,则停止在下一个信道发送请求包,否则,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下一个信道上继续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
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网络配置设备105可以用于通过遍历至少一个信道,选中目标信道或初始信道,进而可以切换到目标信道或预设的初始信道来发送请求包。可选地,在选中的信道为目标信道的情况下,上述网络配置设备105可以切换至目标信道来发送请求包;在选中的信道为初始信道的情况下,上述网络配置设备105可以切换至初始信道来发送请求包。
可选地,上述网络配置设备105通过遍历每个信道,并通过选中的信道(目标信道或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101发送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请求包后,上述配网设备101可以通过目标信道和/或初始信道返回应答包。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网络配置设备105通过目标信道发送请求包,还是通过初始信道发送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105都可以接收来自配网设备不定时直接切换至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
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网络配置设备105在目标信道和初始信道之间依次切换发送请求包。
可选地,当网络配置设备105在目标信道和每个初始信道之间依次切换发送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101可以通过目标信道和/或初始信道返回应答包,也可以接收来自配网设备直接切换至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上述任意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上述网络配置设备105获取至少一个信道之前,上述配网设备101还用于接收网络配置设备105发送的网络配置帧;如果接收成功,则配网设备101从该网络配置帧中获取热点信息,并根据热点信息发起热点连接,在热点连接成功的情况下,配网设备101切换至目标信道,通过目标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105发送应答包。
可选地,在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帧失败或配网设备连接热点失败的情况下,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需要说明的是,配网设备如果没有接收到网络配置帧(或接收网络配置帧失败),则不可能存在目标信道,另外,即使配网设备接收到了网络配置帧,也可能在连接热点的过程中因其他因素而与热点的连接失败,也不可能存在目标信道,这种情况下,配网设备可以通过初始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以便网络配置设备根据该应答包获知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配网设备101接收网络配置设备105发送的网络配置帧之前,上述配网设备101还用于预设至少一个初始信道。
实施例2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实施例1中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中,包括但不限于实施例1中场景。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目前,现有的网络配置标准DPP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发送DPP无线信号帧(即网络配置帧)给待配网设备,待配网设备根据DPP无线信号帧中的WLAN信息来连接相应的WLAN热点。但是,由于现有的DPP标准中只制定了网络配置设备与待配网的配网设备的认证与配置过程,配置完成后,网络配置设备无法了解到待配网的配网设备是否已经联网成功。也就是说,虽然网络配置发出了网络配置帧,但待配网设备可能收到相关热点信息并连接上了目标热点,也可能收到了信息但因信息错误或网络故障并没有连接上目标热点,甚至有可能没有收到这个配置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实施例,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网络配置设备可以是用于为待接入网络的一个或多个配网设备进行网络配置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等。上述信道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也可以是热点工作的信道,即用于将配网设备接入热点的信道,称为目标信道。
可选地,上述网络配置设备用于配置基于无线局域网的一个或多个物联网设备,这些物理网设备可以是有屏幕的,也可以是无屏幕的,包括但不限于电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抽油烟机)、空调、空气净化器、台灯等智能家电。
步骤S204,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配网设备可以是待接入网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物联网设备;上述请求包可以是用于请求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请求数据包,上述网络配置设备可以通过初始信道和/或目标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监听向配网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并检测是否接收到配网设备根据该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网络配置设备与配网设备之间的系统交互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网络配置设备获知待配网的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在网络配置设备向配网设备发送网络配置帧后,网络配置设备可以向配网设备发送获取配网设备WLAN网络状态信息的请求包,如果配网设备成功联网,则配网设备会向网络配置设备返回包含配网设备WLAN网络状态信息的应答包。
可选地,请求包和应答包可以基于网络配置标准DPP的网络配置帧发送。
步骤S206,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网络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局域网的网络连接状态信息;上述应答包可以是配网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配置设备的用于获取其网络信息(例如,WLAN网络状态信息)的请求包后,返回的包含了该配网设备其网络信息(例如,WLAN网络状态信息)的应答数据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信息不仅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状态信息,还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状况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状况很好、良好、较差、很差等),甚至,在网络连接失败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网络连接失败原因(例如,没有网络配置帧、网络配置帧错误、设备断电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线局域网只是本申请的一种示例,上述步骤S202至S206公开的方案,可以用于监测配网设备接入到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网络中:无线局域网、互联网、蓝牙、RFID、Zigbee、NFC等。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208,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应答包失败的情况下,返回选择另外一个信道,并继续使用选中的信道监听向配网设备发送的请求包。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请求包至少包括: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请求帧,应答包至少包括:包含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响应帧。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网络配置设备获取配网设备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的目标信道和/或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并通过获取到的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用于请求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请求包,根据发送的请求包检测是否接收到该配网设备根据该请求包返回对应的应答包,并在接收到对应的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对应的应答包中包含的信息确定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容易注意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信息第二请求包和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的上述第三请求包,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请求包,可以查询不同类型的网络状态,例如,配网设备的配网结果、搜索到的所有热点信息,成功连接热点后仍存在的网络故障及原因。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请求包为第一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配网设备的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网络地址信息、路由信息、域名信息、网络信号强度信息。
通过发送第一请求包,可以查看配网设备的配网结果,例如,是否成功接入热点,如果配网设备成功接入热点,还可以查看但不限于配网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网络地址信息、路由信息、域名信息、网络信号强度信息等。
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请求包为第二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状态代码和原因代码。
通过发送第二请求包,可以查看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网络状态,如果网络故障的情况下,还可以显示网络故障代码。
作为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请求包为第三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热点列表中包含每个热点的访问权限信息、加密类型、网络信号强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热点列表中包含的热点信息可以是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与配网设备已连接成功的热点、可与配网设备连接但当前未连接的至少一个热点,以及配网设备搜索到的其他热点。可选地,与配网设备已连接成功的热点可以通过一定的标识信息进行标识,或者显示在热点列表的首位。
通过发送第三请求包,可以查看配网设备能够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信息、以及每个热点的访问权限信息(例如,鉴权类型)、是否加密、以及每个热点的网络信号强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网络配置设备可以通过初始信道和/或目标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监听向配网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并检测是否接收到配网设备根据该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如图4所示,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包括:
步骤S402,网络配置设备依次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上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
其中,如果收到应答包,则停止在下一个信道发送请求包,否则,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下一个信道上继续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
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网络配置设备依次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上发送请求包,然后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如果接收到配网设备反馈的应答包,则停止在下一个信道发送请求包;如果未接收到配网设备反馈的应答包,则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下一个信道上继续发送请求包。
假设网络配置设备获取的信道包括目标信道(用C表示)和n个初始信道(分别为c1,c2,…cn),网络配置设备从这n+1个信道中任意或按照预设规则(例如,按照目标信道和初始信道的顺序依次发送)选择一个信道发送请求包,以按照目标信道和初始信道的顺序依次发送为例进行说明,首先,网络配置设备选择信道C发送请求包,并监听是否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如果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则停止发送请求包;如果未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则继续选择下一个信道(即信道c1)发送请求包,继续监听是否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依次类推,直到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为止;可选地,如果直到选择信道cn发送请求包后,仍未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则可以继续返回第一个信道发送请求包,并监听是否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
通过上述实施例,网络配置设备可以通过依次在上述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发送请求包,在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根据该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的情况下,停止在下一个信道发送请求包,可以节约系统的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配置设备可以通过遍历至少一个信道,选中目标信道或初始信道,进而可以切换到目标信道或预设的初始信道来发送请求包,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如图5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502,网络配置设备通过遍历至少一个信道,选中目标信道或初始信道。
可选地,基于上述实施例,上述步骤S502可以包括:
步骤S5021,在选中的信道为目标信道的情况下的情况下,网络配置设备切换至目标信道来发送请求包;
步骤S5023,在选中的信道为初始信道的情况下,网络配置设备切换至初始信道来发送请求包。
通过上述实施例,网络配置设备可以通过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目标信道或者预设的初始信道发送请求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请求包。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网络配置设备通过目标信道发送请求包,还是通过初始信道发送请求包,配网设备都可以切换至初始信道返回与请求包对应的应答包,即网络配置设备可以接收来自配网设备不定时直接切换至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包括:
步骤S602,网络配置设备在目标信道和初始信道之间切换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其中,网络配置设备接收配网设备直接切换至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
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网络配置设备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括可以通过目标信道发送,也可以通过预设的初始信道发送,而配网设备在接收到请求包后切换至预设的初始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返回对应的应答包。可选地,配网设备可以不定时直接切换至初始信道返回应答包,则无论网络配置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发送请求包,还是通过目标信道发送请求包,都可以通过初始信道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进而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基于上述任意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以图3所示的网络配置设备和配网设备为例,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网络配置设备发送请求包,以及配网设备返回应答包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四种:
方式一,网络配置设备通过预设的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请求包,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返回包含了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应答包;
方式二,网络配置设备通过目标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请求包,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返回包含了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应答包;
方式三,网络配置设备通过预设的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请求包,配网设备通过目标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返回包含了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应答包;
方式四,网络配置设备通过目标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请求包,配网设备通过目标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返回包含了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应答包;
通过上述实施例,网络配置设备通过目标信道或预设的初始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配网设备也可以通过目标信道或预设的初始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返回应答包。
容易注意的是,如果配网设备连接上了热点,则配网设备可能不会停留在其预设的初始信道当中,而是会转到目标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因此,网络配置设备不仅需要在预设的初始信道收发后续的请求包,也要转到目标热点的工作信道收发后续的信息请求包。
因而,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上述网络配置设备可以依次选中目标信道和预设的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在依次选中的信道为每个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的情况下,网络配置设备在目标信道和每个初始信道之间依次切换发送请求包。
可选地,当网络配置设备在目标信道和每个初始信道之间依次切换发送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可以通过目标信道和/或初始信道返回应答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网络配置设备在目标信道或初始信道进行切换发送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不定时直接切换初始信道发送应答包。
通过上述实施例,网络配置设备可以目标信道和初始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发送请求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请求包。
可选地,根据上述任意一项可选的实施例,如图7所示,在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2,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网络配置帧;
步骤S704,如果接收成功,配网设备从网络配置帧中获取热点信息;
步骤S706,配网设备根据热点信息发起热点连接;
步骤S708,在热点连接成功的情况下,配网设备切换至目标信道,通过目标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网络配置设备可以用于配置待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具体地,可以通过向配网设备发送包含了热点信息的网络配置帧,来配置待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待接入热点的热点信息。在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之前,网络配置设备会向配网设备发送用于配置热点信息的网络配置帧,配网设备在接收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网络配置帧后,从网络配置帧中获取待接入热点的热点信息,并在接收到待接入热点的热点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热点信息发起热点连接。
通过上述实施例,实现了为配网设备配置待接入的热点网络的目的。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710,在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帧失败或配网设备连接热点失败的情况下,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如果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帧失败或者在成功接收到网络配置帧但是连接热点失败的情况下,则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可选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在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网络配置帧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701,配网设备预设至少一个初始信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2,网络配置设备获取配网设备(也称待配网设备)的初始信道(1个或多个)。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在通过网络配置设备配置待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设置过程中,网络配置设备获取预先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
步骤S804,网络配置设备发送DPP配置帧。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网络配置设备通过初始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包含了热点信息的网络配置帧。
步骤S806,配网设备判断是否接收到DPP配置帧。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网络配置设备在通过初始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网络配置帧后,判断是否接收到包含了热点信息的DPP配置帧,如果接收到包含了热点信息的DPP配置帧,则执行步骤S808;如果没有接收到包含了热点信息的DPP配置帧,则执行步骤S816。
步骤S808,配网设备从配置帧中获得热点信息。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配网设备在接收到包含了热点信息的DPP配置帧后,从DPP配置帧中获得热点信息。
步骤S810,配网设备发起热点连接。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配网设备根据从DPP配置帧中获得的热点信息,发起热点连接。
步骤S812,判断是否连接成功。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在配网设备发起热点连接后,判断是否成功连接热点,如果成功连接到热点,则执行步骤S814;反之,则执行步骤S816。
步骤S814,配网设备切换到热点所在信道。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如果配网设备成功连接到热点,则切换到热点所在信道。
步骤S816,配网设备在初始信道进行监听。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如果配网设备没有接收到DPP配置帧或未成功连接到热点,则在初始信道监听是否有来自网络配置设备的请求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请求包。
步骤S818,网络配置设备扫描热点,获得热点的工作信道参数,并对配网设备各个初始信道以及目标热点工作信道进行遍历。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网络配置设备可以通过扫描热点,获取热点的工作信道参数(即目标信道的信道参数),在获取到目标信道的信道参数的情况下,根据热点的信道参数可以获取到目标信道,进而对各个初始信道和目标信道进行遍历,选中一个信道。
步骤S820,在选中的信道发送含获取设备WLAN连接状态信息的请求包。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网络配置设备从预设的至少一个初始信道以及目标信道中选中一个信道后,通过该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用于请求配网设备WLAN网络状态信息的请求包。
步骤S822,判断是否接收到应答包。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网络配置设备在向预设的至少一个初始信道以及目标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发送请求配网设备WLAN网络状态信息的请求包后,判断是否接收到配网设备的应答包,如果接收到配网设备的应答包,则执行步骤S824;反之,执行步骤S826。
步骤S824,从应答包中获取含设备WLAN设备连接状态信息。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网络配置设备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后,从应答包中获取含设备WLAN设备连接状态信息。
步骤S826,如果没有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则选取下一个信道,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S820。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中,网络配置设备如果没有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则选取下一个信道发送请求包,并返回执行上述步骤S820,直到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
实施例3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网络配置设备直接通过预设的初始信道或目标信道监听配网设备,根据是否检测到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来确定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实施例,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如图9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02,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步骤S904,网络配置设备接收配网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并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具体地,上述第一请求包可以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和/或网络地址,则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配网设备的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网络地址信息、路由信息、域名信息、网络信号强度信息;上述第二请求包可以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则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可以包括:用于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状态代码,这里的网络状态代码可以是表示网络连接成功的代码,或者是网络连接不成功的代码,网络状态代码也可以是网络接入状态(network access status)的应答信息,应答信息可以包括配网设备成功连接网络的信息,也可以是配网设备连接网络失败的信息,网络接入状态可以是应答包中的一部分;其中,在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存在网络故障的情况下,除了包含网络状态代码外,还可以进一步包含网络故障的原因代码,这里的原因代码可以是直连建立失败(Direct Link Setup teardown)、未鉴权、鉴权不成功、解除认证(Deauthentication)、解除鉴权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其他网络故障代码,具体的网络故障原因代码可以参考WiFi联盟协议规范中的描述;应答包中可以只包括网络状态代码,也可以只包括原因代码,也可以包括网络状态代码以及原因代码;上述第三请求包可以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则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该热点列表中包含的热点信息可以是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与配网设备已连接成功的热点、可与配网设备连接但当前未连接的至少一个热点,以及配网设备搜索到的其他热点)、该热点列表中包含每个热点的访问权限信息(例如,鉴权类型)、加密类型、网络信号强度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获取到的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可选地,在配网设备没有成功连接热点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初始信道发送请求包;在配网设备成功连接热点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目标信道发送请求包。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在网络配置设备获取到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后,接收配网设备通过任意一个或多个预设的初始信道返回的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查询不同网络状态的请求包反馈的应答包,并根据应答包中包含的信息确定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容易注意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第二请求包和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的上述第三请求包,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请求包,可以查询不同类型的网络状态,例如,配网设备的配网结果、搜索到的所有热点信息,成功连接热点后仍存在的网络故障及原因。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向配网设备发送不同的请求包以便根据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4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网络配置设备通过预设的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并通过预设的初始信道或目标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接收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根据接收到的应答包来确定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实施例,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0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步骤S104,网络配置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步骤S106,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具体地,当网络配置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发送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配网设备的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网络地址信息、路由信息、域名信息、网络信号强度信息;当网络配置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发送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第二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可以包括:用于表征网络状态的网络状态代码;其中,在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存在网络故障的情况下,除了包含网络状态代码外,还可以进一步包含网络故障的原因代码;当网络配置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发送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的上述第三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可以包括: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该热点列表中包含的热点信息可以是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与配网设备已连接成功的热点、可与配网设备连接但当前未连接的至少一个热点,以及配网设备搜索到的其他热点)、热点列表中包含每个热点的访问权限信息、加密类型、网络信号强度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获取到的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可选地,在配网设备没有成功连接热点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初始信道接收对应的应答包;在配网设备成功连接热点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目标信道接收对应的应答包。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在网络配置设备获取到目标信道和/或至少一个信道后,可以通过任意一个或多个预设的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用于查询不同网络信息的请求包,通过目标信道或任意一个或多个预设的初始信道接收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并在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中包含的信息确定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容易注意到,网络配置设备直接通过预设的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无需切换到目标信道。
容易注意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信息第二请求包和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的上述第三请求包,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请求包,可以查询不同类型的网络状态,例如,配网设备的配网结果、搜索到的所有热点信息,成功连接热点后仍存在的网络故障及原因。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向配网设备发送不同的请求包以便根据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实施例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3中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的系统实施例,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系统包括:配网设备111、网络接入设备113和网络配置设备115。
其中,配网设备1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可以是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物联网设备;
网络接入设备113,配网设备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
网络配置设备115,位于配网设备和网关设备之间,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在接收配网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之后,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初始信道和目标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在通过网络接入设备113将配网设备111接入网络的过程中,通过网络配置设备115获取一个或多个信道,在接收到配网设备101使用初始信道返回的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查询不同网络状态的请求包反馈的应答包后,根据应答包中包含的信息确定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容易注意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信息第二请求包和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的上述第三请求包,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请求包,可以查询不同类型的网络状态,例如,配网设备的配网结果、搜索到的所有热点信息,成功连接热点后仍存在的网络故障及原因。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6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4中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的系统实施例,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系统包括:配网设备121、网络接入设备123和网络配置设备125。
其中,配网设备1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可以是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物联网设备;
网络接入设备123,用于配网设备接入网络;
网络配置设备125,位于配网设备和网关设备之间,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在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之后,如果接收到应答包,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该热点列表中包含的热点信息可以是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与配网设备已连接成功的热点、可与配网设备连接但当前未连接的至少一个热点,以及配网设备搜索到的其他热点)的第三请求包。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在网络接入设备123将配网设备121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网络配置设备125可以获取到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但是,网络配置设备125通过任意一个或多个预设的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121发送用于查询配网设备网络状态的请求包,并在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121的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中包含的信息确定配网设备121的网络信息。
容易注意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信息第二请求包和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的上述第三请求包,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请求包,可以查询不同类型的网络状态,例如,配网设备的配网结果、搜索到的所有热点信息,成功连接热点后仍存在的网络故障及原因。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向配网设备发送不同的请求包以便根据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7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2中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的装置实施例,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31、第一发送模块133和第二获取模块135。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3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第一发送模块133,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第二获取模块135,用于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应答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获取模块131、第一发送模块133和第二获取模块135对应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S202至S206,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2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在通过网络配置设备配置待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设置过程中,通过第一获取模块131获取配网设备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的一个或多个信道,并通过第一发送模块133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用于请求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请求包,并检测是否接收到该配网设备根据该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并通过第二获取模块135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中包含的信息确定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容易注意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信息第二请求包和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的上述第三请求包,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请求包,可以查询不同类型的网络状态,例如,配网设备的配网结果、搜索到的所有热点信息,成功连接热点后仍存在的网络故障及原因。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发送模块133包括: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网络配置设备依次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上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其中,如果收到应答包,则停止在下一个信道发送请求包,否则,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下一个信道上继续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发送子模块对应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S402,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2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选中模块,通过遍历至少一个信道,选中目标信道或初始信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选中模块包括: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选中的信道为目标信道的情况下的情况下网络配置设备切换至目标信道来发送请求包;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选中的信道为初始信道的情况下,网络配置设备切换至初始信道来发送请求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选中模块、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二切换模块对应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S502、5021和S5023,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2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网络配置设备在目标信道和初始信道之间切换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其中,网络配置设备接收配网设备直接切换至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发送子模块对应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S602,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2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应答包失败的情况下,返回选择另外一个信道,并继续使用选中的信道监听向配网设备发送的请求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处理模块对应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S208,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2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请求包至少包括: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请求帧,应答包至少包括:包含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响应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网络配置帧;第五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接收成功,从网络配置帧中获取热点信息;发起模块,用于根据热点信息发起热点连接;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热点连接成功的情况下,切换至目标信道,通过目标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接收模块、第五获取模块、发起模块和第三发送模块对应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S702至S708,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2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预设至少一个初始信道。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置模块对应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S701,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2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帧失败或配网设备连接热点失败的情况下,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四发送模块对应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S710,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2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实施例8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3中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的装置实施例,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三获取模块141和第一接收模块143。
其中,第三获取模块14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第一接收模块143,用于接收配网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并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获取模块141和第一接收模块143对应于实施例3中的步骤S902至S904,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3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三获取模块141获取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通过第一接收模块143接收配网设备通过任意一个或多个预设的初始信道返回的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查询不同网络状态的请求包反馈的应答包,根据应答包中包含的信息确定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容易注意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信息第二请求包和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的上述第三请求包,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请求包,可以查询不同类型的网络状态,例如,配网设备的配网结果、搜索到的所有热点信息,成功连接热点后仍存在的网络故障及原因。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向配网设备发送不同的请求包以便根据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9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4中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的装置实施例,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第四获取模块151、第二发送模块153和确定模块155。
其中,第四获取模块15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第二发送模块153,用于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
确定模块155,用于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四获取模块151、第二发送模块153和确定模块155对应于实施例4中的步骤S102至S106,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4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配置设备可以直接通过预设的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无需切换到目标信道。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四获取模块151获取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通过第二发送模块153是用任意一个或多个预设的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用于请求查询不同网络状态的请求包,并通过确定模块155在接收到来自配网设备的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中包含的信息确定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容易注意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信息第二请求包和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的上述第三请求包,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请求包,可以查询不同类型的网络状态,例如,配网设备的配网结果、搜索到的所有热点信息,成功连接热点后仍存在的网络故障及原因。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向配网设备发送不同的请求包以便根据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1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实施例1中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中,包括但不限于实施例1中场景。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62,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发送的请求包,其中,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至少一个信道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网络配置设备可以通过初始信道和/或目标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的请求包,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并根据请求包中包含的请求内容返回对应的信息,其中,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步骤S164,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返回对应的应答包,其中,应答包中包含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具体地,配网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可以根据请求包的类型,返回对应的应答包,当请求包为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的情况下,返回的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配网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网络地址信息、路由信息、域名信息、网络信号强度信息;当请求包为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的情况下,返回的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状态代码和原因代码;当请求包为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的情况下,返回的网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该热点列表中包含的热点信息可以是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与配网设备已连接成功的热点、可与配网设备连接但当前未连接的至少一个热点,以及配网设备搜索到的其他热点)、热点列表中包含每个热点的访问权限信息、加密类型、网络信号强度信息。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当配网设备接收到网络配置设备通过网络接入网络的目标信道或任意一个初始信道,发送的用于请求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请求包后,配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包向网络配置设备返回对应的包含了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应答包。
容易注意到,配网设备接收到的请求包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请求查询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信息第二请求包和用于请求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列表信息的上述第三请求包,通过同类型的请求包,可以查询不同类型的网络状态,例如,配网设备的配网结果、搜索到的所有热点信息,成功连接热点后仍存在的网络故障及原因。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请求包为第一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配网设备的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网络地址信息、路由信息、域名信息、网络信号强度信息。
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施例,在请求包为第二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状态代码和原因代码。
作为第三种可选的实施例,在请求包为第三请求包的情况下,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热点列表中包含每个热点的访问权限信息、加密类型、网络信号强度信息。
实施例11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计算机终端,该计算机终端可以是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也可以替换为移动终端等终端设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访问设备。
图17示出了一种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7所示,计算机终端17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72(处理器1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7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7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I/O接口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7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7还可包括比图17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7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7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机终端17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处理器172可以通过传输装置调用存储器存储的信息及应用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获取地图中的选中的路径;根据选中的路径的路况信息,生成路径的动态图像,其中,路径的动态图像为沿路径的起始位置到终点位置动态移动的图像;在地图中显示路径的动态图像。
存储器17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17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7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应用程序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存储器17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7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7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17。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7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17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7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7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机终端17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图17所示的计算机终端17可以包括硬件元件(包括电路)、软件元件(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代码)、或硬件元件和软件元件两者的结合。应当指出的是,图17仅为特定具体实例的一个实例,并且旨在示出可存在于上述计算机终端17中的部件的类型。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图17所示的计算机终端具有触摸显示器(也被称为“触摸屏”或“触摸显示屏”)。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图17所示的计算机终端具有图像用户界面(GUI),用户可以通过触摸触敏表面上的手指接触和/或手势来与GUI进行人机交互,此处的人机交互功能可选的包括如下交互:创建网页、绘图、文字处理、制作电子文档、游戏、视频会议、即时通信、收发电子邮件、通话界面、播放数字视频、播放数字音乐和/或网络浏览等、用于执行上述人机交互功能的可执行指令被配置/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可读存储介质中。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17可以执行应用程序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中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应答包。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应答包。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依次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上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网络配置设备每遍历到一个信道,使用该遍历到的信道发送请求包,并监听遍历到的信道是否收到应答包;其中,如果收到应答包,则停止在下一个信道发送请求包,否则,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下一个信道上继续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通过遍历至少一个信道,选中目标信道或初始信道。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获取目标信道的信道参数的情况下,选中的信道为目标信道,网络配置设备切换至目标信道来发送请求包。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通过扫描至少一个信道,选中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并获取每个信道的信道参数。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获取每个信道的信道参数的情况下,选中的信道为每个信道中的任意一个,网络配置设备在每个信道之间切换发送请求包。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应答包失败的情况下,返回选择另外一个信道,并继续使用选中的信道监听向配网设备发送的请求包。
可选的,请求包至少包括: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请求帧,应答包至少包括:包含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响应帧。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网络配置帧;如果接收成功,配网设备从网络配置帧中获取热点信息;配网设备根据热点信息发起热点连接;在热点连接成功的情况下,配网设备切换至目标信道,通过目标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配网设备预设至少一个初始信道。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帧失败或配网设备连接热点失败的情况下,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接收配网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并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7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计算机终端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声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17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7还可包括比图17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显示装置等),或者具有与图17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实施例12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保存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可选的或优选的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依次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上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网络配置设备每遍历到一个信道,使用该遍历到的信道发送请求包,并监听遍历到的信道是否收到应答包;其中,如果收到应答包,则停止在下一个信道发送请求包,否则,在至少一个信道中的下一个信道上继续发送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应答包。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通过遍历至少一个信道,选中目标信道或初始信道。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获取目标信道的信道参数的情况下,选中的信道为目标信道,网络配置设备切换至目标信道来发送请求包。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通过扫描至少一个信道,选中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并获取每个信道的信道参数。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获取每个信道的信道参数的情况下,选中的信道为每个信道中的任意一个,网络配置设备在每个信道之间切换发送请求包。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应答包失败的情况下,返回选择另外一个信道,并继续使用选中的信道监听向配网设备发送的请求包。
可选的,请求包至少包括:请求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请求帧,应答包至少包括:包含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响应帧。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网络配置帧;如果接收成功,配网设备从网络配置帧中获取热点信息;配网设备根据热点信息发起热点连接;在热点连接成功的情况下,配网设备切换至目标信道,通过目标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网络配置帧之前,方法还包括:配网设备预设至少一个初始信道。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帧失败或配网设备连接热点失败的情况下,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向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接收配网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并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应答包,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网络配置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实施例12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为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
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配网设备根据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由上可知,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网络配置设备获取配网设备通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的目标信道和/或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并通过获取到的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用于请求配网设备网络信息的请求包,检测是否接收到该配网设备根据该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并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应答包获取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容易注意到,上述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也包括目标信道,其中,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因而,网络配置设备可以通过初始信道和/或目标信道中的任意一个信道监听向配网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并检测是否接收到配网设备根据该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通过网络配置设备向配网设备发送不同的请求包以便根据配网设备返回的应答包实时查看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让用户清晰知道待配网设备是否联网成功,以及联网成功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定配网设备是否成功接入网络以及接入网络的配网设备的网络状态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32)

1.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网设备;
网络接入设备,所述配网设备通过所述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
网络配置设备,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向所述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并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反馈所述应答包;
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所述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所述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所述配网设备与所述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3.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反馈对应的所述应答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请求包为所述第一请求包的情况下,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配网设备的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网络地址信息、路由信息、域名信息、网络信号强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请求包为所述第二请求包的情况下,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状态代码和原因代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请求包为所述第三请求包的情况下,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所述热点列表中包含每个热点的访问权限信息、加密类型、网络信号强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所述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所述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所述配网设备与所述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配置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包括: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依次在所述至少一个信道中的每个信道上发送所述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所述应答包;
其中,如果收到所述应答包,则停止在下一个信道发送所述请求包,否则,
在所述至少一个信道中的下一个信道上继续发送所述请求包,并判断是否收到所述应答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反馈所述应答包,包括:
所述配网设备切换至初始信道返回与所述请求包对应的应答包。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包至少包括:请求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请求帧,所述应答包至少包括:包含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的查询响应帧。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配网设备接收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网络配置帧;
如果接收成功,所述配网设备从所述网络配置帧中获取热点信息;
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热点信息发起热点连接;
在所述热点连接成功的情况下,所述配网设备切换至目标信道,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向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网设备接收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网络配置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配网设备预设至少一个初始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网设备接收所述网络配置帧失败或所述配网设备连接热点失败的情况下,所述配网设备通过初始信道向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应答包。
14.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接收所述配网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并根据所述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所述应答包,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所述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所述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所述配网设备与所述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16.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所述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配网设备与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所述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所述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所述配网设备与所述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18.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网设备;
网络接入设备,所述配网设备通过所述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
网络配置设备,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在接收所述配网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之后,根据所述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所述应答包,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所述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所述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所述配网设备与所述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20.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网设备;
网络接入设备,所述配网设备通过所述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
网络配置设备,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在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之后,如果接收到应答包,根据所述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所述应答包,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所述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所述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所述配网设备与所述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22.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网设备接收网络配置设备通过至少一个信道发送的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返回对应的应答包,其中,所述应答包中包含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请求包为所述第一请求包的情况下,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配网设备的成功连接的热点的标识信息、网络地址信息、路由信息、域名信息、网络信号强度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请求包为所述第二请求包的情况下,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网络状态代码和原因代码。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请求包为所述第三请求包的情况下,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返回的应答包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所述热点列表中包含每个热点的访问权限信息、加密类型、网络信号强度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目标信道和至少一个初始信道,其中,所述目标信道为配网设备连接热点成功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信道,所述初始信道为预设的信道,用于表征所述配网设备与所述网络配置设备网络连接成功时默认的连接信道。
27.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28.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配网设备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返回的应答包,并根据所述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
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网络配置设备发送的请求包反馈所述应答包,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29.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使用任意一个或多个初始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3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下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
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31.一种计算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如下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
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32.一种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为所述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
网络配置设备获取至少一个信道;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信道向配网设备发送请求包,其中,所述请求包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是否成功连接的热点的第一请求包、用于查询已成功连接热点的配网设备是否存在网络故障的第二请求包、用于查询所述配网设备搜索到的所有热点的热点列表的第三请求包;
所述网络配置设备在接收到应答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应答包获取所述配网设备的网络信息,其中,所述配网设备根据所述请求包反馈对应的应答包。
CN201810091880.6A 2018-01-30 2018-01-30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10099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1880.6A CN110099393B (zh) 2018-01-30 2018-01-30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TW107139315A TWI791065B (zh) 2018-01-30 2018-11-06 監測配網設備的網路連接狀態的方法、裝置和系統
PCT/US2019/015926 WO2019152568A1 (en) 2018-01-30 2019-01-30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status of network device
US16/262,842 US11985052B2 (en) 2018-01-30 2019-01-30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status of network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1880.6A CN110099393B (zh) 2018-01-30 2018-01-30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9393A CN110099393A (zh) 2019-08-06
CN110099393B true CN110099393B (zh) 2022-06-21

Family

ID=67392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91880.6A Active CN110099393B (zh) 2018-01-30 2018-01-30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85052B2 (zh)
CN (1) CN110099393B (zh)
TW (1) TWI791065B (zh)
WO (1) WO20191525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9393B (zh) 2018-01-30 2022-06-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7324001B2 (ja) * 2018-12-28 2023-08-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694238A1 (en) * 2019-02-11 2020-08-1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revious connection status report
CN110677827B (zh) * 2019-08-23 2020-09-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52954A (zh) * 2019-10-28 2020-02-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的联网故障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996014B (zh) * 2019-12-17 2023-05-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检测方法和第一设备
CN114050997B (zh) * 2020-07-23 2023-06-09 美商光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查表处理封包的方法和系统
CN114449557B (zh) * 2020-11-06 2024-02-0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配网故障定位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83438A (zh) * 2020-11-23 2021-02-19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配网错误编码的构建方法、智能设备的配网方法和装置
CN114726903A (zh) * 2020-12-21 2022-07-08 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配置方法、装置和配置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6594B2 (en) * 2005-04-22 2009-11-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less device discovery and configuration
CN101288063B (zh) * 2005-04-22 2011-08-03 微软公司 无线设备发现和配置
US9003488B2 (en) 2007-06-06 2015-04-07 Datavalet Technologi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device recognition at public hotspots
US8392401B1 (en) 2007-06-29 2013-03-05 Google Inc. Query partitioning to decompose hotspots in sensor networks
CN101355425A (zh) 2007-07-24 2009-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密钥管理中实现新组员注册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583781B2 (en) * 2009-01-28 2013-11-12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implified service network architecture
EP2761946A1 (en) * 2011-09-29 2014-08-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ynamically extending mobile coverage and capacity by offloading
KR20130079839A (ko) * 2012-01-03 2013-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연결 방법
US8832264B2 (en) 2012-03-01 2014-09-09 Justin Pauley Network appliance for monitoring network requests for multimedia content
US9258712B2 (en) * 2012-09-04 2016-02-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haring wirel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s
US8965406B2 (en) * 2012-09-06 2015-02-24 Square, Inc. Generating geofences
CN105103625B (zh) * 2013-04-03 2019-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个通信系统中搜索基站的方法及其设备
US9191209B2 (en) * 2013-06-25 2015-11-17 Google Inc.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for devices of a home network
EP3031281B1 (en) * 2013-08-09 2021-04-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se of packet status report from secondary base station to master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EP3055974B1 (en) * 2013-10-07 2018-10-03 Google LLC Hazard detection unit facilitating user-friendly setup experience
US20150223095A1 (en) * 2014-01-31 2015-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Dual Connectivity User Equipment
EP3182743B1 (en) * 2014-08-12 2019-08-07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4601402B (zh) * 2014-12-26 2018-03-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家电的物联网功能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KR102314917B1 (ko) * 2015-03-19 2021-10-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바이스들 간의 연결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3038528B (zh) * 2015-04-10 2024-0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将数据分组路由到用户设备的基站
US10517132B2 (en) * 2015-07-17 2019-12-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rminal devices,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170061131A1 (en) * 2015-08-31 2017-03-02 Cisco Technology, Inc. Side-Channel Integrity Validation of Devices
US10536886B2 (en) * 2015-12-18 2020-01-1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Network shar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JP6643185B2 (ja) * 2016-05-23 2020-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255177A (zh) * 2016-07-29 2016-12-2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状态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358147A (zh) * 2016-09-28 2017-01-25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无线网络的方法及系统、家用电器和用户终端
US10701615B2 (en) * 2017-01-23 2020-06-30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unequal cost multipath routing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JP2019062330A (ja) * 2017-09-26 2019-04-18 富士通コネクテッド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装置、チャネルスキャン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99393B (zh) 2018-01-30 2022-06-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38435A1 (en) 2019-08-01
WO2019152568A1 (en) 2019-08-08
CN110099393A (zh) 2019-08-06
US11985052B2 (en) 2024-05-14
TW201933831A (zh) 2019-08-16
TWI791065B (zh)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9393B (zh)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429243B (zh)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878923B (zh) 超低功耗智能设备快速入网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
US11647548B2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88945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wireless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3504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network hotspot device by device to be distributed a network
US9596603B2 (en) Distributed bulk onboarding process
CN103458399B (zh) 智能wifi模块及将支持wifi连接的设备配置进wifi网络的方法
CN105208583B (zh) 一种配置智能家电入网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WO2018077018A1 (zh) 建网方法和装置、联网方法和装置、路由器和智能家电
CN102665197B (zh) 一种配置wifi设备的方法
CN107113892B (zh) 一种网关设备自动组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28799A (zh) Wifi网络模块配置方法
CN105554754A (zh) 一种物联网wifi模块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9890065B (zh) 一种家电设备的组网方法及系统
TW201513710A (zh) 一種配置設備加入網路群組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EP2908477B1 (en) Remote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CN110365704B (zh) 设备绑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159121A (zh) 家用电器及其开关机控制方法和系统及智能设备
CN104168381A (zh) 实现手机与智能影像设备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12469055A (zh) 设备配网方法、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392182B (zh) Wifi设备的网络配置信息的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5791454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绑定方法及装置
JP2021536144A (ja) スマートデバイスとルーターとの自動接続方法、ルーター及びスマートデバイス
CN108885435B (zh) 一种控制方法、主机、从机、移动终端及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213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