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9421B - 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9421B
CN110089421B CN201910458214.6A CN201910458214A CN110089421B CN 110089421 B CN110089421 B CN 110089421B CN 201910458214 A CN201910458214 A CN 201910458214A CN 110089421 B CN110089421 B CN 110089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
index
plant
selection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82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9421A (zh
Inventor
乔文臣
孟祥海
孙书娈
李丁
李强
赵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Dry Land Farming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04582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9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9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9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4Processes of selection involving genotypic or phenotypic markers; Methods of using phenotypic markers for sele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麦育种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在扬花期后灌浆期内,用各个待选世代材料的单株穗数除以对照品种的单株穗数得到的商为各个待选世代的单株或株系穗数指数;在灌浆中后期或收获后,计算各个待选世代材料的单株或株系穗粒数指数;在脱粒考种后,计算各个待选世代材料的单株或株系粒重指数;用各待选世代材料的单株或株系穗数指数、单株或株系穗粒数指数和单株或株系粒重指数分别相乘,得出各待选世代材料的单株或株系综合指数。该方法具有选种成本低、占地少、效率高、品种纯度好,且品种类型丰富、多样化、多元化特征明显的优点。

Description

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麦后代选拔育种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小麦育种过程中,小麦后代选择主要参考单株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为了得到更好的小麦品种,在小麦育种初期,使用待选材料数量足够大,在与对比小麦品种作对比,然后选出较好的待选材料作为小麦后代。在小麦后代选拔时,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根据技术人员的经验,采用目测等方法选取,因技术人员个人经验和爱好,有的技术人员侧重于单株穗数;有的技术人员侧重于穗粒数;还有的技术人员侧重于千粒重,不同技术人员会按照个人偏好选育大穗类型后代材料、多穗类型后代材料、多粒类型的后代材料、大粒后代材料等类型的小麦后代品系,这样,如果把所有具有单个性能优秀的小麦待选材料作为下一代的话,会加大选种成本、占地多,效率低,不利于品种的高效筛选;如果根据技术人员的经验和喜好选取小麦后代的话,可能会有一些优秀品种/品系被淘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选种成本低、占地少、效率高、品种纯、选种准确性高的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将传统后代选育转向数量化选育。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育种目标,亲本材料进行杂交配置组合之后,F1代种植淘汰假杂交组合及极劣质组合之后,进行F2代种植,该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F2代和F3代的低世代阶段,第二阶段是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高世代阶段,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在F2代和F3代的低世代阶段,以单株选拔为主
第一步,种植
釆用播种方式为点播,釆用株距为三寸株距或两寸株距,行距采用25-30公分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高产品种选拔试验选择高产对照,优质品种选拔试验选择优质对照,精细整地、播后镇压,管理方式同大田生产;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以下步骤;
第二步,在拔节期查看分蘖特性,与对照品种进行对比,把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的材料进行逐一标记,做为下一步选择的重点材料;
第三步,在灌浆期对第二步选择的材料进行单株选择,并对选择的单株进行穗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株穗数进行对比;根据检测材料单株穗数/对照材料单株穗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数指数;单株穗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
第四步,在灌浆后期或收获之后,对第三步选择的单株材料进行平均单穗穗粒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穗穗粒数进行对比,根据检测材料单穗穗粒数/对照材料单穗穗粒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粒数指数,作为单株选择的重要依据,单株穗粒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
第五步,在收获之后,没有完成第四步的,进行第四步的测定,已经完成第四步的,进行脱粒考种, 脱粒之后,对单株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选择的单株材料的粒重/对照材料的粒重计算公式进行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单株粒重指数,作为单株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三,粒重指数<1的全部淘汰;
第六步,单株综合指数的计算
按照测定单株的单株穗数指数×单株穗粒数指数×单株粒重指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综合筛选指数;单株综合筛选指数大于等于0.95的材料进行保留,进入下一世代继续筛选;小于0.95的,全部淘汰;
对于不同低世代阶段筛选,重复相关步骤即可;
(二)、在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高世代阶段,该阶段以株系选择为主同步进行单株选择,
第一步,种植,釆用播种方式为点播,釆用株距为两寸株距或一寸株距,行距采用25-30公分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对照选择同类对照为宜,即高产品种选拔选择高产对照,优质品种选拔选择优质对照,其他类型类同,精细整地、播后镇压,管理方式同大田生产,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以下步骤;
第二步,在拔节期查看分蘖特性,与对照品种进行对比,把相对稳定的株系即个体相对一致的株系纳入筛选主体,不稳定有较大分离的材料纳入单株选择;分蘖性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的株系材料进行逐一标记,做为下一步选择的重点材料;
第三步,在灌浆期对第二步选择的株系材料进行株系选择,要进一步进行稳定性、一致性的筛选,并对分离不大的株系进入株系选择的下一阶段,首先选5-10株单株作为株系代表进行穗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株系穗数进行对比,也选择同样单株数进行测定,按照:检测材料株系穗数/对照材料株系穗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数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依据之一;株系穗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
第四步,在灌浆后期或收获之后,对第三步选择的株系材料,进行平均单穗穗粒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穗穗粒数进行对比,按照:检测株系材料单穗穗粒数/对照材料单穗穗粒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粒数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二,株系穗粒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入选的株系同时选择单株进入下一世代进一步纯化筛选;收完单株后,其余全部混收,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在收获之后,没有完成第四步的,进行第四步的测定,已经完成第四步的,进行脱粒考种,脱粒之后,对株系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选择的株系材料的粒重/对照材料的粒重计算公式进行测算,所得的数值称为株系粒重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三,为提高选择效率,株系粒重指数<1的全部淘汰;
第六步,株系综合指数的计算,按照测定株系的株系穗数指数×株系穗粒数指数×株系粒重指数公式进行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株系综合筛选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综合指标依据,进行高世代阶段株系综合筛选,株系综合筛选指数大于等于0.95的材料进行保留,提升到产量试验阶段,进行产量测试继续筛选,同时,小于0.95的全部淘汰;
对于不同高世代阶段,重复高世代阶段相关步骤即可。
本发明所提供的小麦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根据育种目标,亲本材料进行杂交配置组合之后,F1代种植淘汰假杂交组合及极劣质组合之后,进行F2代种植,该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F2代和F3代的低世代阶段,第二阶段是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高世代阶段,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F2代和F3代的低世代阶段,以单株选拔为主:釆用播种方式为点播,釆用株距为三寸株距或两寸株距,行距采用25-30公分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高产品种选拔试验选择高产对照,优质品种选拔试验选择优质对照,精细整地、播后镇压,管理方式同大田生产;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以下步骤;在拔节期查看分蘖特性,与对照品种进行对比,把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的材料进行逐一标记,做为下一步选择的重点材料;在灌浆期对第二步选择的材料进行单株选择,并对选择的单株进行穗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株穗数进行对比;根据检测材料单株穗数/对照材料单株穗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数指数;单株穗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在灌浆后期或收获之后,对第三步选择的单株材料进行平均单穗穗粒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穗穗粒数进行对比,根据检测材料单穗穗粒数/对照材料单穗穗粒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粒数指数,作为单株选择的重要依据,单株穗粒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在收获之后,没有完成单株穗数指数测定的,首先进行单株穗数指数的测定,已经完成单株穗数指数的测定的,进行脱粒考种, 脱粒之后,对单株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选择的单株材料的粒重/对照材料的粒重计算公式进行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单株粒重指数,作为单株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三,粒重指数<1的全部淘汰,单株综合指数的计算,按照测定单株的单株穗数指数×单株穗粒数指数×单株粒重指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综合筛选指数;单株综合筛选指数大于等于0.95的材料进行保留,进入下一世代继续筛选;小于0.95的,全部淘汰;对于不同低世代阶段筛选,重复相关步骤即可;
在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高世代阶段,该阶段以株系选择为主同步进行单株选择,釆用播种方式为点播,釆用株距为两寸株距或一寸株距,行距采用25-30公分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对照选择同类对照为宜,即高产品种选拔选择高产对照,优质品种选拔选择优质对照,其他类型类同,精细整地、播后镇压,管理方式同大田生产,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以下步骤;在拔节期查看分蘖特性,与对照品种进行对比,把相对稳定的株系即个体相对一致的株系纳入筛选主体,不稳定有较大分离的材料纳入单株选择;分蘖性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的株系材料进行逐一标记,做为下一步选择的重点材料;在灌浆期对第二步选择的株系材料进行株系选择,要进一步进行稳定性、一致性的筛选,并对分离不大的株系进入株系选择的下一阶段,首先选5-10株单株作为株系代表进行穗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株系穗数进行对比,也选择同样单株数进行测定,按照:检测材料株系穗数/对照材料株系穗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数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依据之一;株系穗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在灌浆后期或收获之后,对第三步选择的株系材料,进行平均单穗穗粒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穗穗粒数进行对比,按照:检测株系材料单穗穗粒数/对照材料单穗穗粒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粒数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二,株系穗粒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入选的株系同时选择单株进入下一世代进一步纯化筛选;收完单株后,其余全部混收,在收获之后,没有株系穗粒数指数测定,先进行株系穗粒数指数测定,已经完成株系穗粒数指数测定的,进行脱粒考种,脱粒之后,对株系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选择的株系材料的粒重/对照材料的粒重计算公式进行测算,所得的数值称为株系粒重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三,为提高选择效率,株系粒重指数<1的全部淘汰;株系综合指数的计算,按照测定株系的株系穗数指数×株系穗粒数指数×株系粒重指数公式进行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株系综合筛选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综合指标依据,进行高世代阶段株系综合筛选,株系综合筛选指数大于等于0.95的材料进行保留,提升到产量试验阶段,进行产量测试继续筛选,同时,小于0.95的全部淘汰;对于不同高世代阶段,重复高世代阶段相关步骤即可,通过用各待选品种的单株穗数指数、穗粒数指数和千粒重指数分别相乘,得出各待选品种的综合指数,这样只有综合指数大于等于0.95的待选品种作为后代,综合指数小于0.95的待选品种被淘汰,作为后代的品种数量少,准确性高,选种成本低、占地少、效率高、品种纯。如果采用综合指数大于等于1时,存在单株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中某个参数高出很多,而其他参数因自然条件影响而降低,有可能为优良后代;因此采用综合指数大于等于0.95的待选品种作为后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小麦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根据育种目标,亲本材料进行杂交配置组合之后,F1代种植淘汰假杂交组合及极劣质组合之后,进行F2代种植,该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F2代和F3代的低世代阶段,第二阶段是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高世代阶段,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F2代和F3代的低世代阶段,以单株选拔为主:釆用播种方式为点播,釆用株距为三寸株距或两寸株距,行距采用25-30公分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高产品种选拔试验选择高产对照,优质品种选拔试验选择优质对照,精细整地、播后镇压,管理方式同大田生产;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以下步骤;在拔节期查看分蘖特性,与对照品种进行对比,把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的材料进行逐一标记,做为下一步选择的重点材料;在灌浆期对第二步选择的材料进行单株选择,并对选择的单株进行穗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株穗数进行对比;根据检测材料单株穗数/对照材料单株穗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数指数;单株穗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在灌浆后期或收获之后,对第三步选择的单株材料进行平均单穗穗粒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穗穗粒数进行对比,根据检测材料单穗穗粒数/对照材料单穗穗粒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粒数指数,作为单株选择的重要依据,单株穗粒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在收获之后,没有完成单株穗数指数测定的,首先进行单株穗数指数的测定,已经完成单株穗数指数的测定的,进行脱粒考种, 脱粒之后,对单株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选择的单株材料的粒重/对照材料的粒重计算公式进行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单株粒重指数,作为单株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三,粒重指数<1的全部淘汰,单株综合指数的计算,按照测定单株的单株穗数指数×单株穗粒数指数×单株粒重指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综合筛选指数;单株综合筛选指数大于等于0.95的材料进行保留,进入下一世代继续筛选;小于0.95的,全部淘汰;对于不同低世代阶段筛选,重复相关步骤即可;
在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高世代阶段,该阶段以株系选择为主同步进行单株选择,釆用播种方式为点播,釆用株距为两寸株距或一寸株距,行距采用25-30公分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对照选择同类对照为宜,即高产品种选拔选择高产对照,优质品种选拔选择优质对照,其他类型类同,精细整地、播后镇压,管理方式同大田生产,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以下步骤;在拔节期查看分蘖特性,与对照品种进行对比,把相对稳定的株系即个体相对一致的株系纳入筛选主体,不稳定有较大分离的材料纳入单株选择;分蘖性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的株系材料进行逐一标记,做为下一步选择的重点材料;在灌浆期对第二步选择的株系材料进行株系选择,要进一步进行稳定性、一致性的筛选,并对分离不大的株系进入株系选择的下一阶段,首先选5-10株单株作为株系代表进行穗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株系穗数进行对比,也选择同样单株数进行测定,按照:检测材料株系穗数/对照材料株系穗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数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依据之一;株系穗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在灌浆后期或收获之后,对第三步选择的株系材料,进行平均单穗穗粒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穗穗粒数进行对比,按照:检测株系材料单穗穗粒数/对照材料单穗穗粒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粒数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二,株系穗粒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入选的株系同时选择单株进入下一世代进一步纯化筛选;收完单株后,其余全部混收,在收获之后,没有株系穗粒数指数测定,先进行株系穗粒数指数测定,已经完成株系穗粒数指数测定的,进行脱粒考种,脱粒之后,对株系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选择的株系材料的粒重/对照材料的粒重计算公式进行测算,所得的数值称为株系粒重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三,为提高选择效率,株系粒重指数<1的全部淘汰;株系综合指数的计算,按照测定株系的株系穗数指数×株系穗粒数指数×株系粒重指数公式进行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株系综合筛选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综合指标依据,进行高世代阶段株系综合筛选,株系综合筛选指数大于等于0.95的材料进行保留,提升到产量试验阶段,进行产量测试继续筛选,同时,小于0.95的全部淘汰;对于不同高世代阶段,重复高世代阶段相关步骤即可,通过用各待选品种的单株穗数指数、穗粒数指数和千粒重指数分别相乘,得出各待选品种的综合指数,这样只有综合指数大于等于0.95的待选品种作为后代,综合指数小于0.95的待选品种被淘汰,作为后代的品种数量少,准确性高,选种成本低、占地少、效率高、品种纯。如果采用综合指数大于等于1时,存在单株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中某个参数高出很多,而其他参数因自然条件影响而降低,有可能为优良后代;因此采用综合指数大于等于0.95的待选品种作为后代。
品种造育应用实例
衡4399小麦品种选育的简要历程
衡4399是根据生物遗传规律和亲本优缺点互补的原则,以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邯6172作母本,以本单位选育的衡穗28作父本,1999年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产生F1代种子,后经4代系谱选育法选育而成。其选育的系号为99(64)-79-64-217-399。
即:1998-1999年配制组合,编号为64号,收获了26粒种子。于1999年秋天用1寸点播种植的方法,种了1行,即为F1代的79区,2000年并全部混收,得到156克的种子。于2000-2001年升入F2代,为64区(10行区,3寸点播),经过单株选择,得到六棵单株。到2001-2002年种植为F3代(株系谱)的217-219和221-223区共6个株系,其中的217区被选为重点株系,选单株9棵,升入到2002-2003年的F4代(株系谱)中,成为391-399共9个区株系。F4代中399区表现突出,完成系谱选育出圃,2003-2004、2004-2005年所内的新品系鉴定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每公顷产量分别为8253.9 kg和9002.7 kg,分别较对照石4185增产12.75%和12.55%,居参试品系的第一、第三位。2005-2006年度河北省冀中南预备试验中,平均每公顷产量8042.85 kg,较对照石4185增产5.53%,居57个参试品种的第5位。2006-2007年度河北省区试中平均每公顷产量为8334.75kg,较对照石4185增产7.09%,居15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2007-2008年度河北省区试平均每公顷7985kg,较对照石4185增产5.99%,8个试点全部增产,居15个参试品种的第4位。2007-2008年度大区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7868.4kg,较对照石4185增产7.81%,居参试品种的第1位。2008年9月份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2008002。
衡4399筛选指数的逐代测算
下表中列出了衡4399各选择世代的指数测算结果,产量试验的选择过程以产量测试为主,不再赘述。低世代阶段对单株进行测算筛选,高世代阶段对株系进行测算筛选。
Figure 822247DEST_PATH_IMAGE002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发明小麦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结构相同或相似,就落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

1.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根据育种目标,亲本材料进行杂交配置组合之后,F1代种植淘汰假杂交组合及极劣质组合之后,进行F2代种植,该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F2代和F3代的低世代阶段,第二阶段是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高世代阶段,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在F2代和F3代的低世代阶段,以单株选拔为主
第一步,种植
釆用播种方式为点播,株距采用三寸株距或两寸株距,行距采用25-30公分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高产品种选拔试验选择高产对照,优质品种选拔试验选择优质对照,精细整地、播后镇压,管理方式同大田生产;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以下步骤;
第二步,在拔节期查看分蘖特性,与对照品种进行对比,把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的材料进行逐一标记,做为下一步选择的重点材料;
第三步,在灌浆期对第二步选择的材料进行单株选择,并对选择的单株进行穗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株穗数进行对比;根据检测材料单株穗数/对照材料单株穗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数指数;单株穗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
第四步,在灌浆后期或收获之后,对第三步选择的单株材料进行平均单穗穗粒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穗穗粒数进行对比,根据检测材料单穗穗粒数/对照材料单穗穗粒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粒数指数,作为单株选择的重要依据,单株穗粒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
第五步,在收获之后,没有完成第四步的,进行第四步的测定,已经完成第四步的,进行脱粒考种, 脱粒之后,对单株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选择的单株材料的粒重/对照材料的粒重计算公式进行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单株粒重指数,作为单株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三,粒重指数<1的全部淘汰;
第六步,单株综合指数的计算
按照测定单株的单株穗数指数×单株穗粒数指数×单株粒重指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综合筛选指数;单株综合筛选指数大于等于0.95的材料进行保留,进入下一世代继续筛选;小于0.95的,全部淘汰;
对于不同低世代阶段筛选,重复相关步骤即可;
(二)、在F4代到F7代乃至更高世代的高世代阶段,该阶段以株系选择为主同步进行单株选择,
第一步,种植,釆用播种方式为点播,株距采用两寸株距或一寸株距,行距采用25-30公分行距,后代材料每间隔5-10个种植一个对照材料,作为选择参照物,对照选择同类对照为宜,即高产品种选拔选择高产对照,优质品种选拔选择优质对照,其他类型类同,精细整地、播后镇压,管理方式同大田生产,在对材料抗逆性、抗病性筛选的基础上,表现优异的材料进行以下步骤;
第二步,在拔节期查看分蘖特性,与对照品种进行对比,把相对稳定的株系即个体相对一致的株系纳入筛选主体,不稳定有较大分离的材料纳入单株选择;分蘖性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的株系材料进行逐一标记,做为下一步选择的重点材料;
第三步,在灌浆期对第二步选择的株系材料进行株系选择,要进一步进行稳定性、一致性的筛选,并对分离不大的株系进入株系选择的下一阶段,首先选5-10株单株作为株系代表进行穗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株系穗数进行对比,也选择同样单株数进行测定,按照:检测材料株系穗数/对照材料株系穗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数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依据之一;株系穗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
第四步,在灌浆后期或收获之后,对第三步选择的株系材料,进行平均单穗穗粒数测评,与对照材料的单穗穗粒数进行对比,按照:检测株系材料单穗穗粒数/对照材料单穗穗粒数计算公式进行比值测算,所得的数值作为穗粒数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二,株系穗粒数指数达到0.9以上的进行保留,小于0.9的予以淘汰,入选的株系同时选择单株进入下一世代进一步纯化筛选;收完单株后,其余全部混收,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在收获之后,没有完成第四步的,进行第四步的测定,已经完成第四步的,进行脱粒考种,脱粒之后,对株系的粒重进行测定,按照:选择的株系材料的粒重/对照材料的粒重计算公式进行测算,所得的数值称为株系粒重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三,为提高选择效率,株系粒重指数<1的全部淘汰;
第六步,株系综合指数的计算,按照测定株系的株系穗数指数×株系穗粒数指数×株系粒重指数公式进行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株系综合筛选指数,作为株系选择的综合指标依据,进行高世代阶段株系综合筛选,株系综合筛选指数大于等于0.95的材料进行保留,提升到产量试验阶段,进行产量测试继续筛选,同时,小于0.95的全部淘汰;
对于不同高世代阶段,重复高世代阶段相关步骤即可。
CN201910458214.6A 2019-05-29 2019-05-29 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 Active CN110089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8214.6A CN110089421B (zh) 2019-05-29 2019-05-29 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8214.6A CN110089421B (zh) 2019-05-29 2019-05-29 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9421A CN110089421A (zh) 2019-08-06
CN110089421B true CN110089421B (zh) 2022-02-18

Family

ID=67449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8214.6A Active CN110089421B (zh) 2019-05-29 2019-05-29 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94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3397B (zh) * 2019-08-11 2022-02-1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节水优质冬小麦选拔育种的方法
CN111165341B (zh) * 2020-01-16 2022-03-1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一种节水小麦的节水指数选育方法
CN112616587A (zh) * 2020-12-21 2021-04-09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一种利用粒重耐热指数选拔耐热小麦品种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65229A1 (ru) * 1980-04-10 1981-09-23 Украин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Орошаемого Земледелия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высокопродуктивных форм озимой пшеницы
CN101032221A (zh) * 2006-03-06 2007-09-12 西南科技大学 小麦常规育种株穗选择法
CN101524048A (zh) * 2009-04-08 2009-09-09 周谦 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
CN107333643A (zh) * 2017-07-21 2017-11-1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一种抗旱节水强筋小麦定向培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1582C (zh) * 2004-04-26 2006-04-19 长江大学 油菜种群、品种的选育方法
US8119890B2 (en) * 2009-09-30 2012-02-21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Wheat cultivar DA904-32W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65229A1 (ru) * 1980-04-10 1981-09-23 Украин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Орошаемого Земледелия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высокопродуктивных форм озимой пшеницы
CN101032221A (zh) * 2006-03-06 2007-09-12 西南科技大学 小麦常规育种株穗选择法
CN101524048A (zh) * 2009-04-08 2009-09-09 周谦 旱地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技术
CN107333643A (zh) * 2017-07-21 2017-11-1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一种抗旱节水强筋小麦定向培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抗旱节水型衡麦系列品种的选育方法及系谱分析;孟祥海 等;《麦类作物学报》;20170707;第37卷(第7期);第2.1节 *
节水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衡4399 的选育及思考;乔文臣 等;《河北农业科学》;20151231;第19卷(第6期);第71-74,10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9421A (zh) 201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ckill Rainfed lowland rice improvement
CN110089421B (zh) 小麦杂交后代选拔育种的方法
Wang et al.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GA-responsive dwarfing genes Rht13 and Rht8 on plant height and some agronomic traits in common wheat
CN111436368A (zh) 一种抗旱小麦选育方法
Tena Gashaw et al. Sugarcane landraces of Ethiopia: germplasm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regional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dan Heritabilitas Variability and heritability estimate of 30 rice landraces of Lamjung and Tanahun Districts, Nepal
CN111165341B (zh) 一种节水小麦的节水指数选育方法
CN113841610A (zh) 一种香型高整精米率抗稻瘟病水稻的高效选育方法
CN104813926A (zh) 一种抗小麦黄花叶病的育种方法
CN106212270A (zh) 一种适于主食加工的谷子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方法
CN113661920A (zh) 一种氮磷高效小麦品种选育方法
CN112616587A (zh) 一种利用粒重耐热指数选拔耐热小麦品种的方法
CN100344223C (zh) 具有多倍体减数分裂稳定性基因的多倍体水稻选育及鉴测方法
CN110122315A (zh) 利用水稻温敏永久核不育系选育抗稻瘟病多系杂交品种的方法
CN108651269B (zh) 一种杂交粳稻组合产量稳定性预测方法
CN104115741A (zh) 一种利用回交改良弱筋小麦宁麦9号抗白粉病的育种方法
CN108849484B (zh) 一种以组合—穗行为单位的小麦育种选择方法
CN107251834B (zh) 一种早熟中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3179947B (zh) 一种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抗病强筋小麦育种方法
CN105993924B (zh) 一种耐密植高产甘蓝型油菜杂交品种的选育方法及所获油菜杂交品种的应用
CN112673954B (zh) 一种有限生长习性芝麻的高产育种方法
CN111528030B (zh) 基于lrc评价甘蔗抗倒伏能力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4351042B (zh) 一种弱筋小麦的培育方法
CN103404429B (zh) 一种高产高油广适花生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7278875B (zh) 一种利用大豆雄性核不育材料选育春大豆新品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