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6561B - 一种配对系统、配对方法、终端设备、介质及芯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对系统、配对方法、终端设备、介质及芯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6561B
CN109906561B CN201780068505.3A CN201780068505A CN109906561B CN 109906561 B CN109906561 B CN 109906561B CN 201780068505 A CN201780068505 A CN 201780068505A CN 109906561 B CN109906561 B CN 1099065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external
bluetooth
hal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85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6561A (zh
Inventor
陈永
李健彰
王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06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6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6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65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配对方法、取消配对方法、终端设备及外接设备,涉及终端领域,解决了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的配对连接和断开过程均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具体方案为: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终端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待连接状态为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终端设备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得外接设备基于触发信号进入待连接状态;终端设备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配对系统、配对方法、终端设备、介质及芯片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对方法、取消配对方法、终端设备及外接设备。
背景技术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支持设备之间短距离(一般10m内)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工作在全球可用的2.4GHz无线波段,能够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无线耳机、车载工具等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目前,具有蓝牙功能的外接设备搭配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的使用比较常见,如蓝牙键盘搭配平板电脑进行字符输入,蓝牙耳机搭配手机听音乐。在具有蓝牙功能的外接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必须进行配对连接。例如,用户在使用蓝牙键盘搭配平板电脑进行字符输入之前,蓝牙键盘必须与平板电脑进行配对连接。在配对连接成功之后,用户便可以使用蓝牙键盘进行字符输入。当然,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无线通信协议进行配对连接。在蓝牙键盘使用完成之后,还需要断开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的连接。
但是,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的配对连接和断开过程均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对方法、取消配对方法、终端设备及外接设备,解决了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的配对连接和断开过程均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配对系统,该配对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
其中,该终端设备包括第一霍尔器件和第一磁铁,该外接设备包括第二霍尔器件和第二磁铁。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磁铁靠近时第一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打开终端设备的蓝牙开关和/或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外接设备基于第一磁铁靠近时第二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打开外接设备的配对开关和/或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对系统,终端设备基于第一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自动打开终端设备的蓝牙开关和/或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外接设备基于第二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自动打开外接设备的配对开关和/或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此时,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解决了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的配对连接过程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在免密码认证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了即插即用。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磁铁远离时第一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外接设备的连接,达到了即拔即停的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接设备基于第一磁铁远离时第二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终端设备的连接,达到了即拔即停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配对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该配对方法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该待连接状态为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终端设备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得外接设备基于触发信号进入待连接状态;终端设备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对方法,终端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自动进入待连接状态,并通过发送触发信号,触发外接设备也自动进入待连接状态,从而终端设备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解决了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的配对连接过程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在免密码认证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了即插即用。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在终端设备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之前,该配对方法还可以包括:当外接设备属于安全设备时,终端设备采用直接工作(Just works)的方式向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避免了用户手动输入配对码,简化了配对连接过程。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在终端设备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之前,该配对方法还可以包括:当外接设备不属于安全设备时,终端设备采用连接密钥(Link Key) 的方式向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确保了设备连接的安全性。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配对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判断外接设备是否属于安全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设备判断外接设备是否属于安全设备之前,该配对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此时,相应的,终端设备判断外接设备是否属于安全设备具体的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判断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其中,当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时,外接设备属于安全设备,当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不同时,外接设备不属于安全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设备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之后,该配对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外接设备的连接,实现了即拔即停。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外接设备的连接之后,该配对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删除与外接设备连接时的保存的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外接设备的地址信息、外接设备的服务类型,与外接设备连接时的连接密钥。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信号是霍尔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终端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具体的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基于霍尔事件,打开蓝牙开关,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终端设备基于霍尔事件,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终端设备基于霍尔事件,打开蓝牙开关。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取消配对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该取消配对方法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外接设备的无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消配对方法,终端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自动断开与外接设备的无线连接,实现了即拔即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配对方法,应用于外接设备,该外接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该外接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该方法可以包括:
外接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该待连接状态为外接设备与终端设备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外接设备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基于触发信号进入待连接状态;外接设备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对方法,外接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自动进入待连接状态,并通过发送触发信号,触发终端设备也自动进入待连接状态,从而外接设备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解决了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的配对连接过程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在免密码认证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了即插即用。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外接设备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外接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实现了即拔即停。
结合第四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接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具体的可以包括:外接设备基于霍尔事件,打开配对开关,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外接设备基于霍尔事件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外接设备基于霍尔事件打开配对开关。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配对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采用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发现外接设备,并进入待连接状态,待连接状态为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第一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与第二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不同,外接设备处于待连接状态;终端设备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对方法,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均采用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发现对方,并进入待连接状态,两者并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解决了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的配对连接过程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在免密码认证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了即插即用,并且,第二无线通信协议无需保持常开状态,节省了终端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连接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待连接状态为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得外接设备基于触发信号进入待连接状态;连接单元,用于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请求单元,用于当外接设备属于安全设备时,采用Just works的方式向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
结合第六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请求单元,用于当外接设备不属于安全设备时,采用Link Key的方式向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
结合第六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外接设备是否属于安全设备。
结合第六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其中,当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时,外接设备属于安全设备,当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不同时,外接设备不属于安全设备。
结合第六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断开连接单元,用于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外接设备的连接。
结合第六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删除单元,用于删除与外接设备连接时的保存的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外接设备的地址信息、外接设备的服务类型,与外接设备连接时的连接密钥。
结合第六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信号是霍尔信号。
结合第六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霍尔事件,打开蓝牙开关,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基于霍尔事件,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基于霍尔事件,打开蓝牙开关。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断开连接单元,用于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外接设备的无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外接设备,外接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外接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该外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连接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待连接状态为外接设备与终端设备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基于触发信号进入待连接状态;连接单元,用于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结合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外接设备还可以包括:断开连接单元,用于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终端设备的连接。
结合第八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霍尔事件,打开配对开关,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基于霍尔事件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基于霍尔事件打开配对开关。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连接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采用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发现外接设备,并进入待连接状态,待连接状态为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第一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与第二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不同,外接设备处于待连接状态;连接单元,用于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对方法。
具体的,处理器,用于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该待连接状态为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得外接设备基于触发信号进入待连接状态;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结合第十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处理器,还用于当外接设备属于安全设备时,采用Just works的方式向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避免了用户手动输入配对码,简化了配对连接过程。
结合第十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处理器,还用于当外接设备不属于安全设备时,终端设备采用Link Key 的方式向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确保了设备连接的安全性。
结合第十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判断外接设备是否属于安全设备。
结合第十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处理器,还用于接收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此时,相应的,处理器具体用于,判断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其中,当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时,外接设备属于安全设备,当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不同时,外接设备不属于安全设备。
结合第十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外接设备的连接,实现了即拔即停。
结合第十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删除与外接设备连接时的保存的配对信息,配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外接设备的地址信息、外接设备的服务类型,与外接设备连接时的连接密钥。
结合第十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发信号是霍尔信号。
结合第十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处理器,具体用于终端设备基于霍尔事件,打开蓝牙开关,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终端设备基于霍尔事件,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终端设备基于霍尔事件,打开蓝牙开关。
或者,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取消配对方法。
具体的,处理器,用于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外接设备的无线连接。
或者,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五方面所述的配对方法。
具体的,处理器,用于采用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发现外接设备,并进入待连接状态,待连接状态为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第一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与第二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不同,外接设备处于待连接状态;终端设备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外接设备,外接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外接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外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可能的实现中任一所述的配对方法。
具体的,处理器,用于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该待连接状态为外接设备与终端设备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基于触发信号进入待连接状态;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实现了即拔即停。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具体用于基于霍尔事件,打开配对开关,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基于霍尔事件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基于霍尔事件打开配对开关。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的配对方法,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取消配对方法,或者,实现如第五方面所述的配对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配对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的配对方法,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取消配对方法,或者,实现如第五方面所述的配对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配对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的配对方法,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取消配对方法,或者,实现如第五方面所述的配对方法,以使得芯片系统所在的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架构的示意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电脑的组成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键盘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对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对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的连接示意图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的连接示意图二;
图1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四;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五;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六;
图1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七;
图1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八;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九;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十;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示意图三;
图1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十一;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配对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十二;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十三;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对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接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接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情况下,在具有蓝牙功能的外接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必须进行配对连接。为了使各种应用之间能够实现互操作,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制定了蓝牙技术规范。
蓝牙技术规范包括核心协议(protocol)和应用规范(profile)两个部分。核心协议包含蓝牙协议栈中最低的4个层(Layer)、一个基本的服务发现协议(Service DiscoverProtocol,SDP),以及所有应用profile的基础通用访问配置文件(General AccessProfile, GAP)。核心协议是蓝牙协议栈中必不可少的。
除了核心协议外,蓝牙技术规范必须包含一些其他的应用层的服务和协议-应用层profile。互操作的远端设备需要使用相同的协议栈,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协议栈。并不是任何应用都必须使用全部协议,而是可以只使用其中的一层或多层。但是,所有的应用都要使用蓝牙技术规范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其中,蓝牙架构如图1A所示,在蓝牙架构中,无线射频单元,即蓝牙射频(Bluetooth Radio),主要负责数据和语音的发送和接收,特点是短距离、低功耗。
基带或链路控制单元(Baseband Link Controller,LC),主要进行射频信号与数字或语音信号的相互转化,实现基带协议和其它的底层连接规程。
链路管理协议(Link Manager protocol,LMP),是蓝牙协议栈中的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链路管理单元负责管理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实现链路的建立、验证、链路配置等操作。
主机控制器接口协议(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Protocol,HCI)固件(Firmware),主要以HCI命令的形式提供了访问蓝牙硬件的基带控制器、链路管理器、硬件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以及事件寄存器的能力。
HCI是位于蓝牙系统的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协议层和链路管理协议层之间的一层协议。HCI为上层协议提供了进入链路管理器的统一接口和进入基带的统一方式。
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协议(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L2CAP) 一个为高层协议屏蔽基带协议的适配协议,位于基带协议之上,属于数据链路层,为高层提供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数据服务,完成协议复用、分段和重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传输以及组抽象等功能。
串口仿真协议(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s Protocol,RFCOMM)提供对串口仿真接口(Serial Emulation API),包括对数据信号线和非数据信号线的仿真。它既可以仿真两个设备之间的多个串口,也可以支持多个设备之问的多串口仿真,同时 RFCOMM中还提供了对调制解调器的仿真。
SDP是蓝牙技术框架中至关重要的一层,它是所有应用模型的基础,任何一个蓝牙应用模型的实现都是利用某些服务的结果。在蓝牙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在蓝牙链路上的任何两个或多个设备随时都有可能开始通信,仅仅是静态设置是不够的,SDP 就确定了这些业务位置的动态方式,可以动态地查询到设备信息和服务类型,从而建立起一条对应所需要服务的通信信道。
对象交换协议(Obiect Exchange Protocol,OBEX),是由红外数据协会(infrareddata association,IrDA)制定用于红外数据链路上数据对象交换的会话层协议。蓝牙 SIG采纳了该协议,使得原来基于红外链路的OBEX应用有可能方便地移植到蓝牙上或在两者之间进行切换。OBEX是一种高效的二进制协议,采用简单和自发的方式来交换对象。
例如,如图1所示,用户在使用蓝牙键盘搭配平板电脑进行字符输入之前,基于蓝牙架构,蓝牙键盘必须与平板电脑进行配对连接。
示例性的,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使用人机交互设备(Human Interface Device,HID) 协议进行配对连接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7:
步骤1、在平板电脑处于解锁状态下时,如图2所示,用户在平板电脑的设置界面201中打开平板电脑的蓝牙开关202。此时,平板电脑可以作为主设备,进入蓝牙扫描状态,并以较快的速度跳频去寻呼从设备。
同时,用户按蓝牙键盘的配对开关(如,单独设置的配对开关,push按键,Fn+ 有蓝牙标识的按键、电源开关等),使得蓝牙键盘进入配对模式,即蓝牙键盘作为从设备,进入蓝牙可发现状态,并以较慢的速度跳频,同时广播自身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自身支持的设备类型为键盘类型。例如,如图3所示,当配对开关为Fn+有蓝牙标识的按键时,用户需同时按下Fn 301和有蓝牙标识的按键302,以使得蓝牙键盘进入蓝牙可发现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仅是以平板电脑作为主设备,蓝牙键盘作为从设备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可以是蓝牙键盘作为主设备,平板电脑作为从设备,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制。另外,对于主设备的跳频速度,以及从设备的跳频速度,本申请实施例也仅是以主设备以较快的速度跳频,从设备以较慢的速度跳频为例进行的说明,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制。
步骤2、当平板电脑和蓝牙键盘同步到同一个跳频图案(Hopping Pattern)时,平板电脑便扫描到蓝牙键盘(Bluetooth Keyboard),如图4所示,并显示可用设备列表 401。例如图4所示的显示可用设备的名称、设备类型。此时用户可以对显示的名称“蓝牙键盘”进行触发操作。
步骤3、在用户对显示的名称“蓝牙键盘”进行了触发操作之后,平板电脑可以根据步骤2中蓝牙键盘回复的MAC地址,发送配对请求给蓝牙键盘。蓝牙键盘接收到配对请求之后,响应该配对请求。
步骤4、平板电脑根据蓝牙键盘的MAC地址,发送请求连接密钥消息给蓝牙键盘。同时如图5所示,显示需用户通过蓝牙键盘输入的配对码字符界面501,其中,配对码为:986531。
步骤5、如图6所示,用户在蓝牙键盘输入配对码986531,并按回车键601。蓝牙键盘将用户输入的配对码返回给平板电脑。平板电脑接收到蓝牙键盘返回的配对码之后,进行字符校验,即判断蓝牙键盘返回的配对码是否与配对码字符界面501中包括的配对码一致。若蓝牙键盘返回的配对码与配对码字符界面501中包括的配对码一致,则校验成功,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配对完成。
步骤6、平板电脑向蓝牙键盘发送服务发现协议(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SDP) 服务请求,以获取蓝牙键盘支持的服务类型。蓝牙键盘接收到SDP服务请求之后,向平板电脑返回自身支持键盘服务类型。若蓝牙键盘还支持其他服务类型(如,人机接口设备(Human Interface Device,HID)、手机规格(Headset Profile,HSP)、消息访问规格(Message Access Profile,MAP)、电话本访问规格(Phonebook Access Profile, PBAP)、个人区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ing,PAN)),还可以向平板电脑返回自身支持的服务类型清单,其中包括蓝牙键盘支持的其他服务类型。
步骤7、平板电脑根据步骤6中蓝牙键盘支持的服务类型,向蓝牙键盘发送连接请求。蓝牙键盘接收到连接请求后,确认连接请求,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完成连接。
在上述步骤1-步骤7完成之后,用户可以使用蓝牙键盘搭配平板电脑进行字符输入。并且,在用户使用蓝牙键盘进行字符输入结束之后,还需断开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的连接,例如用户在平板电脑的设置界面中关闭平板电脑的蓝牙开关,或者,用户在平板电脑的设置界面中,点击需要断开的已连接外接设备的名称,即名称“蓝牙键盘”,平板电脑显示提示窗口以询问用户是否需要断开与蓝牙键盘的连接,用户点击“确认”按钮,或者,用户关闭蓝牙键盘的电源开关等。
但是,可以看出的是,在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完成配对连接和断开连接的过程中,需要用户进行一系列繁琐的操作。如,图2所示的打开平板电脑的蓝牙开关202的操作,图3所示的按蓝牙键盘的配对开关的操作,图4所示的对需要连接的设备的名称的触发操作,图6所示的通过蓝牙键盘输入配对码,并按回车键601的操作等,两者的配对连接和断开过程均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即无法做到即插即用,即拔即停。
为了解决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的配对连接和断开过程均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对方法、取消配对方法,当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靠近时,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自动建立连接,达到一触即开的效果,当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远离时,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自动断开连接。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7示出的是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简化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终端设备701和外接设备702。
其中,终端设备701,指的是支持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702建立连接的设备。在具体实现中,该终端设备701可以是桌面型、膝上型、平板电脑、手持计算机、手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视机、 VR设备、AR设备等等。作为一种示例,图7中以终端设备701是平板电脑为例示出。
外接设备702、指的是支持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与终端设备701建立连接的设备。在具体实现中,外接设备702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智能眼镜、智能手表、键盘、音响、打印机、智能家居设备、车辆、车载工具、inkcase、耳机、手环等等。终端设备701 和外接设备702两种设备可以互换。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是饮水机、空调、冰箱等等。作为一种示例,图7中外接设备702是键盘为例示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条件,即在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靠近时,在无需用户对终端设备701和外接设备702 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均可自动进入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进一步的,还能够采用该无线通信协议自动建立连接,达到即插即用的效果。例如,假设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在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 702靠近时,终端设备701可自动打开蓝牙开关,并作为主设备进入蓝牙扫描状态,外接设备702可自动打开配对开关,并作为从设备,进入蓝牙可发现状态。
其中,触发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自动进入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的手段可以是:在终端设备701和外接设备702中设置“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在终端设备701和外接设备702中设置接近传感器、在终端设备701和外接设备702中设置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标签等靠近检测模块。当然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701广播ibeacon的方式来触发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均自动进入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在此对触发终端设备701 与外接设备702自动进入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的手段不做具体限制。
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建立连接时采用的无线通信协议可以为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协议、蓝牙(Bluetooth)协议、ZigBee协议、NFC协议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其中,蓝牙协议可以是HID协议、HSP协议、MAP协议等。
另外,触发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自动进入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的手段还可以为:采用第一无线通信协议,触发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 均自动进入能够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以便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第一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大于第二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例如,第一无线通信协议为Wi-Fi协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其中,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触发进入能够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即发现对方采用的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可以是Wi-Fi协议、蓝牙协议、ZigBee协议、NFC协议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触发终端设备701和外接设备702自动进入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的手段也可以是不同的,只需能够达到建立连接的双方能够发现对方即可。例如,触发终端设备701自动进入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的手段是在终端设备701中设置霍尔器件,在外接设备702中设置磁铁,同时触发外接设备702自动进入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的手段是在终端设备701中设置接近传感器。
例如,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此时可以分别在终端设备701和外接设备702中预先配置“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一般当终端设备701 与外接设备70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厘米(cm)时,霍尔器件向设备处理器发出信号,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均可自动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并可以进一步的采用蓝牙协议自动完成配对连接。
再例如,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中预先分别配置有接近传感器,或者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标签,当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之间的距离满足一定条件时,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均可自动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并可以进一步的采用蓝牙协议自动完成配对连接。
又例如,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在终端设备701 与外接设备702之间的距离满足一定条件时,终端设备701也可以通过广播ibeacon 的方式,触发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均自动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并可进一步的采用蓝牙协议自动完成配对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二条件,即在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远离时,终端设备701与外接设备702 能够自动断开连接,达到即拔即停的效果。
为了便于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701为平板电脑为例进行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平板电脑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如图8所示,平板电脑可以包括:触控屏801、处理器802、存储器803、电源804、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805、重力传感器806、音频电路807、扬声器808、麦克风809等部件,这些部件之间可以以总线连接,也可以直连连接。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平板电脑还可以包括靠近检测模块。例如,该靠近检测模块为“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或者为接近传感器,或者为NFC标签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平板电脑结构并不构成对平板电脑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靠近检测模块用于在平板电脑与外接设备靠近时,触发平板电脑与外接设备均可自动进入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作为一种示例,图8中以靠近检测模块为“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810为例示出。
触控屏801可称为触控显示面板,用于实现平板电脑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屏801上或在触控屏80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如通过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以及平板电脑的各种菜单。例如,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光感以及超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屏801,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其中,用户在触控屏801附近的操作可以称之为悬浮触控,能够进行悬浮触控的触控屏可以采用电容式、红外光感以及超声波等实现。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屏801可以包括检测模块8011和显示模块8012。其中,检测模块8011可以检测出用户对触控屏801的触摸操作,并可以将对触控屏801进行触摸操作后,触控屏801所产生的参数传送给处理器802(示例性的,假设采用电容式实现触控屏801,则检测模块8011可以将触控屏801上的变化参数传送给处理器802,该变化参数指的是电容值发生变化的电容的大小、形状、个数以及分布情况),以便于处理器802根据触摸操作进行相应的处理。显示模块8012可以显示用户输入的信息、平板电脑提供给用户的信息、平板电脑的各种菜单等。
处理器802是平板电脑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平板电脑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3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3内的数据,执行平板电脑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平板电脑进行整体监控。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8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802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02中。
存储器803可用于存储数据、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具体的,存储器803内可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使处理器802通过执行该程序代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示配对方法、取消配对的方法。
电源804,可以为电池,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02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RF电路805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接收到的信息给处理器802处理;另外,将处理器802生成的信号发送出去。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805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重力传感器(Gravity Sensor)806,可以检测平板电脑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 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平板电脑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需要说明的是,平板电脑还可以包括其它传感器,比如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807、扬声器808、麦克风809可提供用户与平板电脑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807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808,由扬声器 808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809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807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805以发送给比如另一平板电脑,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处理器802以便进一步处理。
另外,在上述部件之上,运行有操作系统。在该操作系统上可以安装运行应用程序。
且,尽管未示出,平板电脑还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摄像头等部件。
其中,Wi-Fi模块,可以是包括Wi-Fi芯片和Wi-Fi芯片的驱动程序的模块,Wi-Fi芯片具备运行无线互联网标准协议的能力。蓝牙模块,是一种集成蓝牙功能的印刷电路板组件(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外接设备702为蓝牙键盘为例进行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蓝牙键盘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如图8A所示,蓝牙键盘可以包括:微程序控制器(Microprogrammed ControlUnit,MCU)811、蓝牙模块812、电源模块813等部件,这些部件之间可以以总线连接,也可以直连连接。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蓝牙键盘还可以包括靠近检测模块。例如,该靠近检测模块为“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或者为接近传感器,或者为NFC标签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A中示出的蓝牙键盘结构并不构成对蓝牙键盘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靠近检测模块用于在蓝牙键盘与终端设备靠近时,触发蓝牙键盘与终端设备均可自动进入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作为一种示例,图8A中以靠近检测模块为“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814为例示出。
MCU 811是蓝牙键盘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蓝牙键盘的各个部分。
蓝牙模块812是一种集成蓝牙功能的PCBA,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
电源模块813,可以为电池,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对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该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901、终端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
其中,待连接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示例性的,外接设备中预先设置有磁铁,当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相互靠近时,终端设备的霍尔器件便可以检测到外接设备的磁铁靠近,终端设备的霍尔器件产生霍尔事件,此时终端设备基于该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在该待连接状态下,终端设备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S902、终端设备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得外接设备基于触发信号进入待连接状态。
其中,当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靠近时,终端设备可以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外接状态也进入待连接状态。示例性的,该触发信号可以为霍尔信号,例如,可以在终端设备中预先设置一磁铁,外接设备中预先设置一霍尔器件,以便于在终端设备的磁铁靠近外接设备的霍尔器件时发出霍尔信号,即外接设备的霍尔器件能够检测到终端设备的磁铁靠近,此时,外接设备的霍尔器件产生霍尔事件,外接设备便可基于该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
又例如,可以在外接设备中设置一接近传感器,在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靠近时,外接设备的接近传感器便能够检测到终端设备靠近,从而触发外接设备进入待连接状态。
S903、终端设备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在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均进入了待连接状态之后,终端设备便可以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对方法,终端设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自动进入待连接状态,并通过发送触发信号,触发外接设备也自动进入待连接状态,从而终端设备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解决了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的配对连接过程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对方法的流程图。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为平板电脑,外接设备为蓝牙键盘,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建立连接时采用蓝牙协议,触发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自动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的手段是:在平板电脑和蓝牙键盘中设置“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对方法进行具体介绍。如图10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其中,作为一种示例,霍尔器件具体的可以是霍尔传感器。在平板电脑和蓝牙键盘的配对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包括霍尔传感器和一颗磁铁。
配对位置指的是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的连接结合处或靠近连接结合处的位置。例如,如图11所示,可以在平板电脑的任意一侧(例如,平板电脑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作为一种示例,图11中以在平板电脑的下侧1101为例示出)设置霍尔传感器 H1和一颗磁铁E1,对于蓝牙键盘而言,可以在蓝牙键盘上设置一卡槽1102,该卡槽 1102中可以设置霍尔传感器H2和一颗磁铁E2。
需要说明的是,霍尔传感器和磁铁均设置在设备内部,图11所示仅是为了说明霍尔传感器和磁铁在平板电脑以及蓝牙键盘内部的设置位置,并不是用来表示这些器件设置在设备的表面。
在设备(平板电脑和蓝牙键盘)中设置“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时,该设备中设置的霍尔传感器和磁铁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一定的值(如5cm),这个值是由磁铁产生的磁场强度决定的,以确保该设备上的霍尔传感器无法检测到该设备上的磁铁。
S1001、当平板电脑的霍尔传感器H1检测到磁铁感应事件时,平板电脑的霍尔传感器H1向平板电脑的处理器上报霍尔事件。
用户在需要使用蓝牙键盘搭配平板电脑进行字符输入时,可以将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放置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例如,如图12所示,用户将平板电脑的下侧1101卡在 (或吸附在)蓝牙键盘的卡槽1102中。此时,平板电脑的霍尔传感器H1可以感应到蓝牙键盘的磁铁E2靠近,即平板电脑的霍尔传感器H1检测到磁铁感应事件,平板电脑的霍尔传感器H1可以向平板电脑的处理器上报霍尔事件。
另外,假设蓝牙键盘未设置卡槽,也未设置明显标记来提示用户在平板电脑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哪一侧设置有“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此时如图12A中的(a) 所示,可以在平板电脑上显示提示窗口1201,用于提示用户将平板电脑的下侧靠近蓝牙键盘的上侧,便可触发两者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
假设蓝牙键盘设置有卡槽,但未设置明显标记来提示用户在平板电脑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哪一侧设置有“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的情况下,如图12A中的(b) 所示,平板电脑可以显示指向平板电脑的下侧的箭头1202,以提示用户将平板电脑的下侧靠近蓝牙键盘的卡槽,便可触发两者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
当然,对于其他类型的外接设备,如耳机、手环,也可以采用如图12A中的(a) 或如图12A中的(b)的方式,来提示用户平板电脑与外接设备的具体哪个部位相互靠近能够触发两者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
S1002、平板电脑的处理器控制平板电脑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
其中,在平板电脑的处理器接收到霍尔事件后,平板电脑的处理器控制平板电脑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具体的可以包括以下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方式一:平板电脑的处理器控制平板电脑自动打开蓝牙开关,并控制平板电脑进入蓝牙扫描状态。
方式二:当蓝牙开关默认为打开状态时,平板电脑的处理器控制平板电脑进入蓝牙扫描状态。
方式三:当蓝牙扫描状态默认打开时,平板电脑的处理器控制平板电脑自动打开蓝牙开关。
在平板电脑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之后,平板电脑可以作为主设备,由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以较快的速度跳频去寻呼从设备。
S1003、当蓝牙键盘的霍尔传感器H2检测到磁铁感应事件时,蓝牙键盘的霍尔传感器H2向蓝牙键盘的MCU上报霍尔事件。
例如,如图12所示,当用户将平板电脑的下侧1101卡在(或吸附在)蓝牙键盘的卡槽1102中时,蓝牙键盘的霍尔传感器H2可以感应到平板电脑的磁铁E1靠近,即蓝牙键盘的霍尔传感器H2检测到磁铁感应事件,此时,蓝牙键盘的霍尔传感器H2 可以向蓝牙键盘的MCU上报霍尔事件。
S1004、蓝牙键盘的MCU控制蓝牙键盘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
其中,在蓝牙键盘的MCU接收到霍尔事件后,蓝牙键盘的MCU控制蓝牙键盘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具体的可以包括以下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方式一:蓝牙键盘的MCU控制蓝牙键盘自动打开配对开关,使蓝牙键盘进入配对模式,并控制蓝牙键盘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
方式二:当配对开关默认为打开状态时,蓝牙键盘的MCU控制蓝牙键盘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
方式三:当蓝牙键盘的可发现状态默认打开时,蓝牙键盘的MCU控制蓝牙键盘自动打开配对开关。
在蓝牙键盘进入能够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之后,蓝牙键盘可以作为从设备,以较慢的速度跳频,同时广播自身的MAC地址,键盘标记,以及自身支持的设备类型为键盘类型给平板电脑。当平板电脑和蓝牙键盘同步到同一个Hopping Pattern 时,平板电脑扫描到蓝牙键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001-S1002以及S1003-S1004的执行没有先后关系,即可以先执行S1001-S1002,再执行S1003-S1004,也可以先执行S1003-S1004,再执行S1001-S1002,当然,还可以同时执行S1001-S1002和S1003-S1004,在此对S1001-S1002以及S1003-S1004的执行顺序不做具体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在执行步骤S1001-S1002之前,平板电脑处于休眠状态,此时,在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靠近时,平板电脑可根据霍尔事件被唤醒,以结束休眠。类似的,若在执行步骤S1001-S1002之前,蓝牙键盘处于休眠状态,则在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靠近时,蓝牙键盘也可以从休眠中被唤醒。
S1005、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向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发送配对请求。
S1006、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向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响应配对请求。
S1007、平板电脑的处理器判断蓝牙键盘是否属于安全设备。
其中,当蓝牙键盘属于安全设备时,执行以下步骤S1008,当蓝牙键盘不属于安全设备时,执行以下步骤S1009。
需要说明的是,安全设备可以指某一个,或者某一类的用户信任的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的,平板电脑的存储器中预先存储有安全设备的专属键盘标记,在平板电脑获取到靠近平板电脑的蓝牙键盘的键盘标记之后,可以判断获取到的键盘标记与预存的专属键盘标记是否相同,若获取到的键盘标记与专属键盘标记相同,则表明靠近平板电脑的蓝牙键盘属于安全设备,若获取到的键盘标记与专属键盘标记不同,则表明靠近平板电脑的蓝牙键盘不属于安全设备。例如,假设专属键盘标记为11-00,则表示键盘标记为11(如11-22、11-33)的这类型号的设备均属于安全设备。假设专属键盘标记为11-22,则表示键盘标记为11-22的这一型号的设备属于安全设备。
S1008、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采用直接工作(Just works)的方式向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请求连接密钥。
示例性的,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采用Just works的方式向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请求连接密钥的过程可以是: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和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进行配对特征交换,配对特征交换是用来交换输入输出(Input and Output,IO)能力,带外(Out Of Band,OOB)认证数据可用性,认证需求,密钥大小需求及将要分配的传输特定密钥。根据IO能力、OOB认证数据可用性及认证需求确定使用Just works的方式请求连接密钥。
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生成128位随机数(Mrand)。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生成128bit的随机数(Srand)。
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生成确认值(Mconfirm)。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生成确认值(Sconfirm)。
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发送Mconfirm至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当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接收到Mconfirm后,发送Sconfirm至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当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接收到Sconfirm后,发送Mrand至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
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根据接收到的Mrand计算Mconfirm值。如果计算得到的Mconfirm值和从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接收到的Mconfirm不匹配,那么配对过程终止。如果计算得到的Mconfirm值和从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接收到的Mconfirm匹配,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发送Srand至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
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根据接收到的Srand计算Sconfirm值。如果计算的Sconfirm值和从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接收到的Sconfirm不匹配,那么配对过程应终止。如果平板电脑的蓝牙键盘计算的Sconfirm和从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接收到的Sconfirm匹配,则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计算短期密钥(Short-term key,STK)在加密启动后,便可以使用STK加密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Just works的中文解释“直接工作”只是一种示例,其还可以有其他的中文解释,在此不做限制。
S1009、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采用连接密钥(Link Key)的方式向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请求连接密钥。
其中,若靠近平板电脑的蓝牙键盘不属于安全设备,则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可以采用Link Key的方式(Pass Entry)向蓝牙键盘请求连接密钥。
例如,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发送请求连接密钥消息给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同时平板电脑的显示器显示需要用户通过蓝牙键盘输入的配对码。用户通过蓝牙键盘输入配对码,并按回车键,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将用户输入的配对码返回给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接收到配对码之后,平板电脑的处理器对接收到的配对码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则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配对完成。若校验失败,则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配对失败。
若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配对完成,则可继续执行以下步骤:S1010-S1013。
S1010、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向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发送SDP服务请求。
S1011、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向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返回自身支持键盘服务类型。
S1012、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向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
S1013、蓝牙键盘的蓝牙模块向平板电脑的蓝牙模块返回连接确认。
通过执行上述步骤S1001-S1013,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完成配对连接,此时,用户可以使用蓝牙键盘搭配平板电脑进行字符输入。
其中,在执行上述步骤S1001-S1013的过程中,如图13所示,平板电脑的显示器可以显示连接提示窗口1301,以提示用户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正在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在步骤S1001-S1013执行完成,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配对完成之后,如图14所示,平板电脑的显示器可以显示连接成功提示窗口1401,以提示用户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连接成功。进一步可选的,如图14所示,在连接成功提示窗口1401 中还可以显示倒计时读秒1402,以提示用户在倒计时读秒结束时(如3秒(s)后),连接成功提示窗口1401将自动关闭。
如图14A中的(a)所示,假设在执行上述步骤S1001-S1013之前,平板电脑显示的是信息聊天界面1403,并显示有软键盘1404,则在步骤S1001-S1013执行完成,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配对完成之后,如图14A中的(b)所示,平板电脑自动收起软键盘,即仅显示信息聊天界面1403。
如图14B中的(a)所示,假设在执行上述步骤S1001-S1013之前,平板电脑显示的是主界面,则在步骤S1001-S1013执行完成,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配对完成之后,如图14B中的(b)所示,平板电脑自动打开备忘录应用,或者,如图14B中的(c) 所示,平板电脑显示应用列表,如该应用列表包括:信息、备忘录、邮件,以供用户选择,进而使用蓝牙键盘进行字符输入。
另外,在用户使用蓝牙键盘进行字符输入结束之后,可以断开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的连接。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断开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的连接:
方式一、如图15所示,用户在平板电脑的设置界面201中关闭平板电脑的蓝牙开关202。
方式二、如图16中的(a)所示,用户在平板电脑的设置界面201中,点击需要断开的已连接外接设备的名称,即名称“蓝牙键盘”,此时,如图16中的(b)所示,平板电脑显示提示窗口1601,以询问用户是否需要断开与蓝牙键盘的连接,用户点击“确认”按钮1602。
方式三、如图17所示,用户关闭蓝牙键盘的电源开关1701。
可以看到的是,用户在使用键盘打字完毕之后,必须经过一些操作才可以使得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的连接断开,若用户忘记断开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的连接,当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之间的距离在10m之内时,蓝牙连接时钟保持,假设用户此时想使用平板电脑上的软键盘进行字符输入,会出现因蓝牙键盘是当前输入设备软键盘无法调出的情况出现,或者,会出现因蓝牙键盘是当前输入设备,软键盘调出而无法使用的情况出现,例如,如图17A所示,在软键盘调出之后,显示提示信息1702,以提示用户蓝牙键盘是当前输入设备,软键盘无法使用,而且还无法达到即拔即停的效果。
为了避免由于用户忘记断开连接导致的因蓝牙键盘是当前输入设备软键盘无法调出或调出无法使用的情况出现,并达到即拔即停的效果,进一步的,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消配对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801-S1805。
S1801、当平板电脑的霍尔传感器H1检测到磁铁远离事件时,平板电脑的霍尔传感器H1向平板电脑的处理器上报霍尔断开事件。
用户在使用蓝牙键盘输入完毕之后,可以将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的分离。例如,用户将平板电脑从蓝牙键盘的卡槽中拔出。此时,平板电脑的霍尔传感器H1可以感应到蓝牙键盘的磁铁E2远离,即平板电脑的霍尔传感器H1检测到磁铁远离事件,平板电脑的霍尔传感器H1可以向平板电脑的处理器上报霍尔断开事件。
S1802、平板电脑的处理器控制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断开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平板电脑的处理器控制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断开连接之前,如图18A所示,可显示提示窗口1801,以询问用户是否需要断开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断开连接。进一步的可选的,可在提示窗口1801中的“确定”按钮中显示倒计时读秒1802,以提示用户在倒计时读秒结束时(如5秒后),默认用户选择断开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的连接。
S1803、平板电脑的处理器删除与蓝牙键盘的配对信息。
其中,与蓝牙键盘的配对信息可以包括:蓝牙键盘的MAC地址,连接密钥,蓝牙键盘的服务类型等。
S1804、当蓝牙键盘的霍尔传感器H2检测到磁铁远离事件时,蓝牙键盘的霍尔传感器H2向蓝牙键盘的MCU上报霍尔断开事件。
例如,用户将平板电脑从蓝牙键盘的卡槽中拔出时,蓝牙键盘的霍尔传感器H2 可以感应到平板电脑的磁铁E1远离,即蓝牙键盘的霍尔传感器H2检测到磁铁远离事件,蓝牙键盘的霍尔传感器H2可以向蓝牙键盘的MCU上报霍尔断开事件。
S1805、蓝牙键盘的MCU控制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断开连接。
在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的连接断开后,如图19所示,平板电脑可以显示连接断开成功提示窗口1901,以提示用户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的连接已成功断开。进一步可选的,如图19所示,在断开成功提示窗口1901中还可以显示倒计时读秒1902,以提示用户在倒计时读秒结束时(如5秒后),断开成功提示窗口1901将自动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在取消配对的方法中,可以仅执行S1801-S1803,或者,仅执行S1804-S1805,便能断开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的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再次连接时的处理流程,在用户使用蓝牙键盘输入完毕后,在断开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的连接的过程中,可以不执行S1803,仅断开两者的连接即可。这样,在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再次需要连接时,可以仅执行S1001-S1004,便可以完成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的配对连接。
其中,再无需清除配对信息,仅断开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的连接中,S1802中“断开连接”的软件动作可以替换为“关闭HID配置”(HID Profile),以达到不清除配对信息而关闭接收蓝牙键盘输入的目的,并且在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再次靠近后,无需重新配对仅连接就可以完成配对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在蓝牙键盘与平板电脑建立连接之后时,平板电脑可以将该蓝牙键盘的标记,如MAC地址加入信任列表中。对于信任列表中的设备,在需要再次与平板电脑进行连接时,可以直接采用Just works的方式请求连接密钥(即便其不属于安全设备),或,对于信任列表中的设备,在需要再次与平板电脑进行连接时,无需重新配对可直接与平板电脑建立连接。换言之,对于信任列表中的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鉴权方式或加密级别与平板电脑建立连接,以简化连接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仅是以平板电脑与蓝牙键盘的配对连接过程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对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的应用场景中,其具体的实现过程与上述实现过程类似。
例如:场景一:假设终端设备为手机,且其为主设备,外接设备为打印机,且其为从设备。另外,假设手机的蓝牙开关默认打开,打印机的配对开关也默认打开,两者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
如图20所示,手机2001中预先配置有接近传感器A1,打印机2002中也预先配置有接近传感器A2,当手机2001中的接近传感器A1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时,进入蓝牙扫描状态,当打印机2002中的接近传感器A2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时,进入可发现状态,在手机2001搜索到打印机2002时,手机2001与打印机2002进行配对连接。
在连接成功之后,手机2001便可以使用打印机2002进行打印。在用户打印完成之后,可以带手机2001远离打印机2002,此时手机2001与打印机2002自动断开连接。
场景二:假设终端设备为手机,且其为主设备,外接设备为车载电脑,且其为从设备。另外,假设手机的蓝牙开关默认打开,车载电脑的配对开关也默认打开,两者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
如图21所示,手机2101中预先配置有“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H-S1,车载电脑2102中也预先配置有“霍尔器件-磁铁”器件对H-S2,当手机2101中的霍尔传感器检测到有磁铁靠近时,进入蓝牙扫描状态,当车载电脑2102中的霍尔传感器检测到有磁铁靠近时,进入可发现状态。
在手机2101搜索到车载电脑2102时,手机2001与车载电脑2102进行配对连接。在连接成功之后,手机2101便可以通过车载电脑2102播放手机中的音乐或者拨打电话等。
在用户离开汽车之后,手机2101与车载电脑2102自动断开连接。
当然,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还可以采用其他触发自动建立连接的手段,以及建立连接时采用其他的无线通信协议,如Wi-Fi协议、ZigBee协议等,其实现自动连接以及自动取消连接的过程与上述实现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对方法,平板电脑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自动进入待连接状态,并通过发送触发信号,触发蓝牙键盘也自动进入待连接状态,从而平板电脑采用无线通信协议与蓝牙键盘建立连接,解决了平板电脑和蓝牙键盘的配对连接过程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
并且,在请求与平板电脑连接的蓝牙键盘属于安全设备时,平板电脑采用Justworks的方式向蓝牙键盘请求连接密钥,避免了用户手动输入配对码,进一步简化了配对连接过程,实现了即插即用。
在用户使用完蓝牙键盘后,平板电脑通过基于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自动断开与蓝牙键盘的连接,避免了由于用户忘记断开连接导致的因蓝牙键盘是当前输入设备软键盘无法调出或调出无法使用的情况出现,并达到即拔即停的效果。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对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201、终端设备采用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发现外接设备,并进入待连接状态。
其中,该待连接状态为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第一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与第二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不同。例如,第一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大于第二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或者,第一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小于第二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无线通信协议为Wi-Fi协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在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处于Wi-Fi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时,终端设备可以采用Wi-Fi 协议发现外接设备,并进入待连接状态。
S2202、外接设备采用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发现终端设备,并进入待连接状态。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无线通信协议为Wi-Fi协议,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在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处于Wi-Fi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时,外接设备可以采用Wi-Fi 协议发现终端设备,并进入待连接状态。
S2203、终端设备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反之亦然。
示例性的,在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均进入待连接状态之后,终端设备便可采用蓝牙协议与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对方法,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均采用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发现对方,并进入待连接状态,两者并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解决了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的配对连接过程比较复杂,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在免密码认证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实现即插即用,并且,第二无线通信协议无需保持常开状态,节省了终端的功耗。
上述主要从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外接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设备、外接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3示出了上述和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该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如图23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2301、发送单元 2302和连接单元2303。
其中,处理单元230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9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901,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0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1001、S1002,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8所示的取消配对方法中的S1801。
发送单元23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9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902,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0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1005。
连接单元2303,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9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903,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0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1010、S1011、S1012、S101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请求单元2304。
请求单元2304,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9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1008、S1009。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2305。
判断单元2305,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0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100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306。
接收单元2306,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0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接收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断开连接单元2307。
断开连接单元2307,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8所示的取消配对方法中的S18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删除单元2308。
删除单元2308,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8所示的取消配对方法中的S1803。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4示出了上述和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该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如图24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2401和连接单元 2402。
处理单元240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22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2201。
连接单元24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22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220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配对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配对方法相同的效果。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该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断开连接单元。断开连接单元,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8所示的取消配对方法中的S180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取消配对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取消配对方法相同的效果。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另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25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2501和通信模块2502。
处理模块2501用于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250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9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901,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0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1001、S1002、S1007、S1008、S1009,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8所示的取消配对方法中的S1801、S1802、S1803,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22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 S2201、S2203,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25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与图1、图7或图8A中示出的功能模块或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具体的,通信模块25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9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902、S903,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10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1005、S1010、S1011、 S1012、S1013。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2503,用于存储移动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25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2502 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RF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2503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25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2502为RF电路,存储模块2503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6示出了上述和实施例中涉及的外接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该外接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外接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如图26所示,该外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2601、发送单元2602 和连接单元2603。
其中,处理单元2601,用于支持外接设备执行图10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1003、S1004,支持外接设备执行图18所示的取消配对方法中的S1804。
发送单元2602,用于支持外接设备执行图10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1006。
连接单元2603,用于支持外接设备执行图10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1010、S1011、S1012、S101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26所示,该外接设备还可以包括:断开连接单元2604。
断开连接单元2604,用于支持外接设备执行图18所示的取消配对方法中的S180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接设备,用于执行上述配对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配对方法相同的效果。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外接设备的另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27所示,该外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2701和通信模块2702。
处理模块2701用于对外接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2701用于支持外接设备执行图10所示的配对方法中的S1003、S1004,支持外接设备执行图18 所示的取消配对方法中的S1804、S1805,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2702用于支持外接设备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与图1、图7或图8中示出的功能模块或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2703,用于存储服务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27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2702 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RF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2703可以是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图9、图10、图18或图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以使得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和/或,断开无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9、图10、图18或图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以使得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和/或,断开无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图9、图10、图18或图2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以使得芯片系统所在的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和/或断开无线连接。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 (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和外接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霍尔器件和第一磁铁,所述外接设备包括第二霍尔器件和第二磁铁;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磁铁靠近时所述第一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打开所述终端设备的蓝牙开关和/或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
所述外接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磁铁靠近时所述第二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打开所述外接设备的配对开关和/或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
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接设备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
在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接设备采用蓝牙协议建立连接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属于安全设备,当所述外接设备属于所述安全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直接工作Just works的方式向所述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
在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属于所述安全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属于所述安全设备,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其中,当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时,所述外接设备属于所述安全设备,当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不同时,所述外接设备不属于所述安全设备。
2.一种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所述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所述待连接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得所述外接设备基于所述触发信号进入所述待连接状态;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在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外接设备建立连接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属于安全设备,当所述外接设备属于所述安全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直接工作Just works的方式向所述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
在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属于所述安全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属于所述安全设备,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其中,当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时,所述外接设备属于所述安全设备,当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不同时,所述外接设备不属于所述安全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
在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外接设备建立连接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外接设备不属于所述安全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采用连接密钥Link Key的方式向所述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
4.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外接设备建立连接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所述外接设备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所述外接设备的连接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删除与所述外接设备连接时的保存的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外接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外接设备的服务类型,与所述外接设备连接时的连接密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信号是霍尔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霍尔事件,打开蓝牙开关,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霍尔事件,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霍尔事件,打开蓝牙开关。
8.一种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采用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发现外接设备,并进入待连接状态,所述待连接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接设备能够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不同,所述外接设备处于所述待连接状态;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属于安全设备,当所述外接设备属于所述安全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直接工作Just works的方式向所述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
在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属于所述安全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属于所述安全设备,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其中,当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时,所述外接设备属于所述安全设备,当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不同时,所述外接设备不属于所述安全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所述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连接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事件,进入待连接状态,所述待连接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能够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触发信号,以使得所述外接设备基于所述触发信号进入所述待连接状态;
所述连接单元,用于采用所述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判断单元、请求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属于安全设备;
所述请求单元,用于当所述外接设备属于所述安全设备时,采用直接工作Just works的方式向所述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其中,当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时,所述外接设备属于所述安全设备,当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不同时,所述外接设备不属于所述安全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请求单元;
所述请求单元,用于当所述外接设备不属于所述安全设备时,采用连接密钥Link Key的方式向所述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
11.根据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断开连接单元;
所述断开连接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霍尔器件产生的霍尔断开事件,断开与所述外接设备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删除单元;
所述删除单元,用于删除与所述外接设备连接时的保存的配对信息,所述配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外接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外接设备的服务类型,与所述外接设备连接时的连接密钥。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信号是霍尔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霍尔事件,打开蓝牙开关,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基于所述霍尔事件,置于蓝牙可发现状态;或者,基于所述霍尔事件,打开蓝牙开关。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连接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采用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发现外接设备,并进入待连接状态,所述待连接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接设备能够采用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状态,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覆盖范围不同,所述外接设备处于所述待连接状态;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判断单元、请求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外接设备是否属于安全设备;
所述请求单元,用于当所述外接设备属于所述安全设备时,采用直接工作Just works的方式向所述外接设备请求连接密钥;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其中,当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相同时,所述外接设备属于所述安全设备,当所述外接设备的标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记信息不同时,所述外接设备不属于所述安全设备;
所述连接单元,用于采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与所述外接设备建立连接。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霍尔器件,或者,所述终端设备连接到霍尔器件,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7、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对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7、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对方法。
18.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7、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对方法。
CN201780068505.3A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配对系统、配对方法、终端设备、介质及芯片系统 Active CN1099065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00078 WO2019041278A1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配对方法、取消配对方法、终端设备及外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6561A CN109906561A (zh) 2019-06-18
CN109906561B true CN109906561B (zh) 2021-06-08

Family

ID=65524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8505.3A Active CN109906561B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配对系统、配对方法、终端设备、介质及芯片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0848B2 (zh)
EP (1) EP3654540B1 (zh)
JP (1) JP6946550B2 (zh)
CN (1) CN109906561B (zh)
WO (1) WO20190412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97451B2 (en) * 2017-09-18 2022-04-05 Sonova Ag Pairing inform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092636A (zh) * 2019-12-30 2020-05-01 上海众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终端组件
CN111510902B (zh) * 2020-04-24 2022-10-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及其蓝牙状态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2187937B (zh) * 2020-09-29 2023-05-02 卧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解除配对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42852B (zh) * 2021-07-13 2023-03-24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外部设备快速配对的控制方法
CN112689274B (zh) * 2020-12-22 2023-10-24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的提示方法、装置及按摩设备
CN112716760A (zh) * 2020-12-22 2021-04-30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按摩仪的连接方法及按摩仪、终端设备
US11632815B2 (en) * 2021-05-10 2023-04-18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and keyboard dual mode pairing
CN113395687B (zh) * 2021-05-19 2023-01-2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回连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6433A (zh) * 2021-07-02 2021-11-02 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及3d眼镜
CN115226028B (zh) * 2021-10-08 2023-12-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蓝牙连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143906B (zh) * 2022-01-30 2022-06-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158025B (zh) * 2022-02-09 2022-06-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回连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4915957B (zh) * 2022-07-13 2022-11-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回连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6761234A (zh) * 2023-08-18 2023-09-15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对码方法及系统
CN117221424A (zh) * 2023-08-29 2023-12-12 东莞金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移动智能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17112472B (zh) * 2023-10-19 2024-03-15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396A (zh) * 2009-09-24 2012-09-1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使用与位置相关的多个nfc标签或设备与通信设备通信的系统及相关nfc标签
CN105722013A (zh) * 2016-02-02 2016-06-29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配对方法及装置
CN106712811A (zh) * 2016-11-29 2017-05-2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霍尔开关的蓝牙连接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44928B2 (en) 2005-09-29 2011-10-25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airing 1-way devices
US8115609B2 (en) * 2008-07-22 2012-02-14 Nissaf Ketari Multi function bluetooth apparatus
US8112037B2 (en) * 2008-09-02 2012-02-07 Nissaf Ketari Bluetooth assistant
EP2237582B1 (en) 2009-04-01 2015-08-26 Oticon A/S Pairing wireless devices
US8112066B2 (en) * 2009-06-22 2012-02-07 Mourad Ben Ayed System for NFC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BLUETOOTH proximity
US9769300B2 (en) * 2009-09-24 2017-09-19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associated NFC tag using plurality of NFC tags associated with location or devices to communicate with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9455768B2 (en) * 2009-09-24 2016-09-27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9100064B2 (en) * 2009-09-24 2015-08-04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magnetic sensor and activated NFC circuit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9106275B2 (en) * 2009-09-24 2015-08-11 Blackberry Limited Accelerometer tap detection to initiate NFC communication
US20110070827A1 (en) * 2009-09-24 2011-03-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communications at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EP2302885B1 (en) * 2009-09-24 2012-07-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ing electromagnet and activated communications circuit
US8340577B2 (en) * 2009-09-24 2012-12-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ing electromagnet and activated communications circuit
US20110143664A1 (en) * 2009-12-14 2011-06-16 Fuccello James R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uetooth push to talk
US8907782B2 (en) 2010-06-30 2014-12-09 Welch Allyn, Inc. Medical devices with proximity detection
EP2469478A1 (en) * 2010-12-21 2012-06-27 9Solutions Oy Access control in location tracking system
KR20120082119A (ko) 2011-01-13 2012-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 접점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액세서리 구분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744357B2 (en) * 2011-12-01 2014-06-03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having NFC sensor and magnetic senso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30298208A1 (en) * 2012-05-06 2013-11-07 Mourad Ben Ayed System for mobile security
US8467770B1 (en) * 2012-08-21 2013-06-18 Mourad Ben Ayed System for securing a mobile terminal
CN104982052B (zh) * 2012-12-21 2019-03-15 索诺瓦公司 用于建立无线音频网络的配对方法
US9432361B2 (en) * 2013-03-13 2016-08-30 Lookou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security behavior of a device based on proximity to another device
US9763097B2 (en) * 2013-03-13 2017-09-12 Lookout,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device security corrective actions based on loss of proximity to another device
CN104602230B (zh) 2013-10-31 2019-06-1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8768306B1 (en) * 2013-11-20 2014-07-01 Mourad Ben Ayed Method for adaptive mobile identity
US9504425B2 (en) * 2013-12-16 2016-11-29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Method of location coordination via wireless protocol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EP3082058B1 (en) 2014-05-14 2018-0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matching method and matched terminal
KR102252633B1 (ko) * 2014-10-28 2021-05-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US9503878B2 (en) 2014-10-29 2016-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pairing wireless devices
CN105786731A (zh) 2014-12-18 2016-07-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16994B (zh) 2015-01-09 2018-09-18 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控式蓝牙装置
CN204707244U (zh) 2015-05-27 2015-10-14 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TWs自动配对装置及便携式无线耳机
CN205106604U (zh) 2015-09-30 2016-03-30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佩戴件及智能佩戴件系统
EP3163831B1 (en) * 2015-10-26 2019-04-10 GN Audio A/S Secure pairing with help of challenge-response-test imag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396A (zh) * 2009-09-24 2012-09-1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使用与位置相关的多个nfc标签或设备与通信设备通信的系统及相关nfc标签
CN105722013A (zh) * 2016-02-02 2016-06-29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配对方法及装置
CN106712811A (zh) * 2016-11-29 2017-05-2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霍尔开关的蓝牙连接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74954A1 (en) 2020-11-26
US11310848B2 (en) 2022-04-19
WO2019041278A1 (zh) 2019-03-07
JP2020534725A (ja) 2020-11-26
EP3654540A4 (en) 2020-05-27
EP3654540B1 (en) 2023-04-05
JP6946550B2 (ja) 2021-10-06
EP3654540A1 (en) 2020-05-20
CN109906561A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6561B (zh) 一种配对系统、配对方法、终端设备、介质及芯片系统
US8112037B2 (en) Bluetooth assistant
WO2021147745A1 (zh) 蓝牙连接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8476060B (zh) 用于双模蓝牙设备之间建立经典蓝牙连接的方法和双模蓝牙设备
US9313313B2 (en) Proximity access and/or alarm apparatus
US8750797B2 (en) Proximity access and alarm apparatus
CN113366439B (zh) 一种连接蓝牙设备方法及设备
US9253190B2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RU2420901C2 (ru)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ая система bluetooth
US8155588B2 (en) Seamless hand-off of bluetooth pairings
CN113360108B (zh) 一种投屏连接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080269961A1 (en) Vehicular audio/visual device, vehicular audio/visual system, devi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120240191A1 (en) Wireless device nearfield security configuration
CN110060675B (zh) 唤醒音箱的方法及设备
CN106507437A (zh)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和装置
CN114499587B (zh) 音频同步的通信方法、系统、无线耳机、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682071A (zh) 无线局域网信息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5019418A (zh) 蓝牙车钥匙控车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618987B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73526A (zh) 基于数据网络的对讲方法和设备
WO2020224659A1 (zh) 信息上报方法、信息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控制实体
CN110087223B (zh) 通信连接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95702A (zh) 移动终端、多系统间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JP2012080333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相手探索結果表示方法
CN114173321B (zh) 设备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