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1714A - 使用指纹传感器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 - Google Patents

使用指纹传感器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1714A
CN109791714A CN201780060180.4A CN201780060180A CN109791714A CN 109791714 A CN109791714 A CN 109791714A CN 201780060180 A CN201780060180 A CN 201780060180A CN 109791714 A CN109791714 A CN 109791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fingerprint
locking device
electronic controllabl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01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弗雷德里克·艾因贝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sa Abloy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sa Ablo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712381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9791714(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sa Abloy Ltd filed Critical Assa Ablo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91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17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634Power supply for the lock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75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 G07C2009/0076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锁装置。该锁装置包括:电子可控锁;以及包括指纹传感器的把手,指纹传感器用于捕获呈现给指纹传感器的手指的指纹并基于所捕获的指纹获得指纹数据,其中,把手被配置成:与电子可控锁无线通信以基于指纹数据来选择性地控制电子可控锁的解锁。把手被配置成从所捕获的指纹识别用户,其中,所识别的用户的标识符被从把手无线传送至电子可控锁,以使得电子可控锁能够评估是否执行解锁动作。

Description

使用指纹传感器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用指纹传感器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锁装置、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锁和钥匙是从传统的纯机械锁发展而来的。目前,存在用于电子锁的无线接口,例如通过与便携式钥匙装置进行交互。例如,射频识别(RFID)已经用作无线接口。
然而,这种锁需要使用物理便携式钥匙。为了更方便地使用锁,已经开发了基于指纹的锁。
US2014/0028439 A1公开了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传感器嵌入式门把手。门把手包括:门锁集成单元;门把手,其设置在门锁集成单元上;门锁,其设置在门锁集成单元上并与门把手互连;指纹感测单元,其设置在门把手上;电源唤醒单元,其设置在门把手上;以及设置单元,其设置在门锁集成单元上。
US2005/0044909 A1公开了具有圆筒壳体并且具有电子控件的旋钮圆筒,在该圆筒壳体的至少一侧上可枢转地安装用于操作锁扣的旋钮,该电子控件在访问授权时操作电子开关装置或耦接装置,以实现和/或产生旋钮与锁扣之间的旋转连接。与电子控件协作并且扫描指纹以确定访问权限的生物识别传感器位于旋钮上。
然而,基于指纹的锁的安装是不方便且麻烦的。
发明内容
目的是提供具有指纹传感器的锁装置,例如在改装指纹传感器时,该锁装置简化了安装和部署。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锁装置。该锁装置包括:电子可控锁;以及把手,其包括指纹传感器,该指纹传感器用于捕获呈现给指纹传感器的手指的指纹并基于所捕获的指纹获得指纹数据,其中,把手被配置成与电子可控锁无线通信以基于指纹数据来选择性地控制电子可控制锁的解锁。把手被配置成从所捕获的指纹识别用户,其中,所识别的用户的标识符被从把手无线传送至电子可控锁,以使得电子可控锁能够评估是否要执行解锁动作。
把手还可以被配置成:对于每个新的指纹数据,从电子可控锁获得解密密钥,使用解密密钥对模板数据进行解密并丢弃解密密钥;其中,基于所解密的模板数据执行从所捕获的指纹识别用户。
对模板数据进行解密可以包括:在解密之前从把手中的存储器获得加密的模板数据。
可以通过将所捕获的指纹数据与模板进行比较来执行用户的识别,其中,每个模板与用户的标识符相关联。
锁装置可以被配置成使得:使用低功耗蓝牙BLE进行把手与电子可控锁之间的无线通信。
锁装置可以被配置成使得:把手与电子可控锁之间的任何无线通信都被加密。
锁装置还可以包括能量收集模块,该能量收集模块被配置成将用户转动把手时的机械能转换成要用于为把手的电子器件供电的电能。
锁装置还可以被配置成使用第二因素认证。
第二因素认证可以包括使用小键盘、触摸屏和电子钥匙通信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方法。该方法由锁装置执行,该锁装置包括电子可控锁和包括指纹传感器的把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捕获呈现给指纹传感器的手指的指纹;基于所捕获的指纹获得指纹数据;在把手中从捕获的指纹识别用户;将所识别的用户的标识符从把手无线传送至电子可控锁;以及基于指纹数据以及把手与电子可控锁之间的无线通信来选择性地控制电子可控锁的解锁。
识别用户的步骤可以包括对于每个新的指纹数据进行以下操作的子步骤:从电子可控锁获得解密密钥;使用解密密钥对模板数据进行解密,产生解密的模板数据;将指纹数据与解密的模板数据匹配;以及丢弃解密密钥和解密的模板数据。
解密模板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在解密之前从把手中的存储器获得加密的模板数据。
识别用户的步骤包括将所捕获的指纹数据与模板进行比较,其中,每个模板与用户的标识符相关联。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当在包括电子可控锁和包括指纹传感器的把手的锁装置上运行时使锁装置:捕获呈现给指纹传感器的手指的指纹;基于所捕获的指纹获得指纹数据;在把手中从所捕获的指纹识别用户;将所识别的用户的标识符从把手无线传送至电子可控锁;以及基于指纹数据以及把手与电子可控锁之间的无线通信来选择性地控制电子可控锁的解锁。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根据第三方面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装置。
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锁装置,该锁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锁装置:捕获呈现给指纹传感器的手指的指纹;基于所捕获的指纹获得指纹数据;在把手中从所捕获的指纹识别用户;将所识别的用户的标识符从把手无线传送至电子可控锁;以及基于指纹数据以及把手与电子可控锁之间的无线通信来选择性地控制电子可控锁的解锁。
用于识别用户的步骤的指令可以包括如下指令,所述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锁装置:对于每个新的指纹数据,从电子可控锁获得解密密钥;使用解密密钥对模板数据进行解密,产生所解密的模板数据;将指纹数据与所解密的模板数据匹配;以及丢弃解密密钥和所解密的模板数据。
对模板数据进行解密的指令可以包括如下指令,所述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锁装置在解密之前从把手中的存储器获得加密的模板数据。
用于识别用户的指令可以包括如下指令,所述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锁装置将所捕获的指纹数据与模板进行比较,其中,每个模板与用户的标识符相关联。
通常,除非本文中另有明确定义,否则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将根据它们在技术领域中的普通含义来解释。除非另外明确说明,否则对“一个(a)/一个(an)/该(the)元件、设备、部件、装置、步骤等”的所有提及将被公开地解释为指代元件、设备、部件、装置、步骤等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文中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以所公开的确切顺序来执行。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通过示例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可以应用本文中呈现的实施方式的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更详细地示出图1的锁装置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B是示出在图1的锁装置中执行的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示出包括计算机可读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一个示例;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的把手的物理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以及
图6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2的电子可控锁和把手之间的通信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通过示例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内容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1是示出可以应用本文中提出的实施方式的环境的示意图。对物理空间16的访问受选择性地可解锁的物理屏障15限制。物理屏障15位于受限物理空间16与可访问物理空间14之间。注意,可访问物理空间14本身可以是受限物理空间,但是与该物理屏障15相关,可访问物理空间14是可访问的。屏障15可以是门、大门、舱口、柜门、抽屉、窗户等。为了通过选择性地解锁屏障15来控制对物理空间16的访问,设置了锁装置12。锁装置12包括电子可控锁4和把手5。
电子可控锁4可以设置在围绕屏障15的结构17中(如图所示),或者电子可控锁4可以设置在屏障15自身中(未示出)。电子可控锁4可控制为处于锁定状态或处于解锁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可控锁4通过无线接口与把手5进行通信。把手5包括可以捕获所呈现的手指的指纹的指纹传感器。这允许基于所捕获的指纹来选择性地控制电子可控锁的解锁。以这种方式,如下面更详细地说明的,当用户将手指呈现给把手5的指纹传感器时,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应当授权访问。如果是这种情况,则锁装置12授权访问,由此电子可控锁4被设置成解锁状态。
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实现电子可控锁4被设置成解锁状态的设置。例如,这可能意味着信号通过基于线的通信例如使用串行接口(例如,RS485、RS232)、通用串行总线(USB)、以太网或甚至简单的电连接(例如,至锁装置12)或者可替选地使用无线接口到锁控制器(图2中的27)。当锁装置12处于解锁状态时,屏障15可以被打开,而当锁装置12处于锁定状态时,屏障15不能被打开。以这种方式,通过锁装置12来控制对受限物理空间16的访问。
可替选地或另外地,当访问被授权时,屏障可以例如使用开门器被触发以被打开。
图2是更详细地示出图1的锁装置12的示意图。锁装置12包括把手5和电子可控锁4。
把手5具有外部结构,该外部结构使得用户能够转动把手以使其围绕轴旋转。例如,把手5可以是旋钮(即,具有在旋转时看起来相同的基本上旋转地相同的外部形状)的形式。可替选地,把手5包括杆,该杆可以简化用户的动作以实现把手5的旋转运动。把手5包括指纹传感器6、触摸传感器7、电源23、处理器60、存储器64、数据存储器65和无线通信接口20。
处理器60控制把手5的一般操作。处理器60可以是能够执行软件指令或以其他方式被配置成根据预定逻辑运行的合适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多处理器、微控制器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因此,处理器60能够执行存储器64中存储的软件指令66,存储器64因此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处理器60可以被配置成执行下面参照图3A至图3B描述的方法的部分,其涉及在把手中执行的操作。
存储器64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任何组合。存储器64还包括永久存储器,该永久存储器例如可以是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固态存储器或甚至远程安装的存储器中的任何单个存储器或其组合。
设置数据存储器65用于在处理器60中执行软件指令期间读取和/或存储数据,例如,诸如所捕获的指纹、指纹数据、允许访问的用户的指纹模板等的数据。数据存储器65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任何组合。
无线接口20用于与诸如电子可控锁4的其他外部实体进行通信。无线接口20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天线通过无线通信信道进行通信。无线接口20支持通过任何合适的无线接口——例如,使用蓝牙、蓝牙低功耗(BLE)、任何IEEE 802.15标准、射频识别(RFID)、近场通信(NFC)、任何IEEE 802.11标准、无线USB、如ISO17892的电容耦合人体接口等——进行的无线通信。
设置指纹传感器6以捕获用户呈现的手指的指纹。可选地,设置附加用户接口元件(未示出),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或其他灯、显示器、键或小键盘等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可选地,指纹传感器包括触摸传感器7,该触摸传感器7可以用于触发将把手从节能睡眠状态唤醒。可替选地,触摸传感器可以与把手5上的指纹传感器分开设置。
电源23向把手5例如向处理器60、存储器64、65、无线接口20、指纹传感器6等提供电力。电源23可以包括(一次性的或可再充电的)电池和/或能量收集模块。可选的能量收集模块可以用于将用户转动把手5时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反过来,电子可控锁4同样包括处理器70、存储器74、数据存储器75和无线接口21。电子可控锁4还包括锁控制器27和电源33。
处理器70控制电子可控锁4的一般操作。处理器70可以是能够执行软件指令或以其他方式被配置成根据预定逻辑运行的合适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多处理器、微控制器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因此,处理器70能够执行存储器74中存储的软件指令76,存储器74因此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处理器70可以被配置成执行下面参照图3A至图3B描述的方法的部分,其涉及在电子可控锁4中执行的操作。
存储器74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任何组合。存储器74还包括永久存储器,该永久存储器例如可以是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固态存储器或甚至远程安装的存储器中的任何单个存储器或其组合。
设置数据存储器75用于在处理器70中执行软件指令期间读取和/或存储数据,例如,当前用户的指纹数据、允许访问的用户的指纹模板等。数据存储器75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任何组合。
无线接口21用于与诸如把手5的其他外部实体进行通信。无线接口21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天线通过无线接口进行通信。无线接口21支持通过任何合适的无线接口——例如,使用蓝牙、蓝牙低功耗(BLE)、任何IEEE802.15标准、射频识别(RFID)、近场通信(NFC)、任何IEEE 802.11标准、无线USB、如ISO17892的电容耦合人体接口等——进行的无线通信。可选地,还设置有用户接口(未示出),例如,包括LED或其他灯、显示器、键或小键盘等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电源33向电子可控锁4例如向处理器70、存储器74、75、无线接口21、锁控制器27等提供电力。电源33可以包括(一次性的或可再充电的)电池、到有线电力分配(例如,市电)和/或能量收集模块的连接。当存在能量收集模块时,能量收集模块例如基于电池的运动或把手的运动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锁控制器27例如使用本领域已知的螺线管、线圈等使得电子信号能够控制电子可控锁4的锁定状态。
把手5和电子可控锁4使用它们各自的无线接口20、21通过无线信道22进行通信。包括指纹传感器6的把手5然后通过无线信道22与电子可控锁4无线通信,以基于指纹数据来选择性地控制电子可控锁的解锁。
指纹数据可以是原始指纹图像或从原始指纹图像导出的指纹模板。把手将指纹数据映射到用户的身份(或者如果没有找到匹配,则把手不将指纹数据映射到用户的身份)。把手通过无线接口将用户的身份(如果确定匹配)传送至电子可控锁装置。
基于电子可控锁4通过无线接口从把手接收的用户的标识符,在电子可控锁4中执行对所捕获的指纹是否导致解锁动作的评估。因此,与指纹数据相关联的用户标识符从把手5被传送至电子可控锁4。
图3A至图3B是示出在图1的锁装置中执行的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首先,将描述图3A的流程图。
在捕获指纹步骤40中,捕获呈现给指纹传感器的手指的指纹。所捕获的指纹可以是例如原始图像的形式。应当注意,当指纹传感器等待检测手指时,其功耗非常低以节省能量。
在获得指纹(图3A中的“f.p.”)数据步骤42中,获得基于所捕获的指纹的指纹数据。如上所述,指纹数据可以简单地是已经被捕获的原始指纹图像,或者指纹数据可以是把手从所捕获的原始指纹图像导出的指纹模板。
在识别用户步骤41中,把手从捕获的指纹识别用户。这可以通过将所捕获的指纹数据与模板进行比较来执行,其中,每个模板与用户的标识符相关联。在任何情况下,用户的标识符都不是指纹数据。以这种方式,电子可控锁不需要执行任何指纹匹配,这简化了指纹检测把手的改装。每个标识符可以是字母数字字符串的形式。
在传送步骤46中,把手将所识别的用户的标识符无线传送至电子可控锁。
在有条件的访问步骤44中,电子可控锁评估该电子可控锁是否要被解锁。该评估通过用户的标识符间接地基于在步骤42中获得的指纹数据。访问确定的结果可以被存储在审计跟踪中,审计跟踪则包括用户的标识符。
可选地,为了提高安全性,还在第二因素认证装置中执行第二因素认证。第二因素认证可以是例如个人识别号码(PIN)代码、电子密钥的使用(例如,通过NFC、RFID或BLE传送)、附加的生物识别技术(例如,虹膜识别等)。应当注意,可以以任何顺序执行两种类型的认证。当在其他认证之后执行指纹认证时,可以使用与使用其他认证找到的身份相关联的指纹模板,以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这是由于用于匹配当前指纹模板的可接受指纹模板的数量大大减少。此外,可以在不同的装置例如把手和锁装置中执行这两种认证。
在解锁步骤45中,电子可控锁被解锁。锁通过将从把手获得的用户的标识符与包含有效的用户身份(即,应当被授权访问的用户身份)的数据库或者以其他方式包含用户标识符的访问权限的指示的数据库进行比较来作出访问决定。
在可选的收集能量步骤49中,锁装置的能量收集模块将用户转动把手时的机械能转换成指纹传感器要使用的电能。该步骤与该方法的其他步骤并行执行。
现在参照图3B,将描述识别用户步骤41的一些可选的子步骤。对于每个新的指纹数据,即每当把手捕获指纹时,执行图3B的所有子步骤。
在可选的获得解密密钥步骤50中,把手从电子可控锁获得解密密钥。例如,把手可以通过已建立的连接(例如,BLE连接)从电子可控锁请求解密密钥。该连接可以是采用加密以防止攻击者窃听以获得解密密钥的连接。
在可选的对模板数据进行解密步骤52中,把手使用解密密钥对模板数据进行解密,产生解密的模板数据。模板数据以加密形式存储在把手中。因此,该步骤包括在解密之前从把手中的存储器获得加密的模板数据。解密密钥和解密的模板数据仅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中,从而如果用于解密的模板数据的电力丢失,则无法检索解密密钥和解密的模板数据。可选地,把手被配置成:如果把手从锁装置的其余部分被移除,则断电。例如,从电源(例如,电池)到把手的电子器件的一个连接路径可以穿过锁装置的其余部分的导电金属部。以这种方式,如果把手被移除,则立即移除到电子器件的电力,并且解密密钥和解密的模板数据从把手丢失。
在可选的匹配步骤54中,把手将指纹数据与解密的模板数据进行匹配。如果不匹配,则该方法结束。否则,当发现匹配时,该方法继续对匹配的模板数据的用户标识符进行匹配。
在可选的丢弃步骤56中,把手丢弃解密密钥和解密的模板数据。
使用图3B所示的子步骤,模板数据库以加密形式安全地存储在把手中。由于把手可能比电子可控锁更容易被攻击者窃取,因此仅通过将加密的模板数据存储在把手中大大提高安全性。此外,如上所述,把手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如果攻击者将把手从锁装置的其余部分分离,则移除用于电子器件(用于控制解密的模板数据)的电力。因此,攻击者将无法访问解密密钥或解密的模板数据,否则解密密钥或解密的模板数据可能被用于欺骗匹配有效用户的指纹。
图3A至图3B中呈现的方法利用电子可控锁和把手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利用把手(包含指纹传感器)和电子可控锁之间的无线通信,显著地简化锁装置的安装和部署。不需要从把手安装电线,把手可以容易地容纳指纹传感器。可选地,无线接口支持与电子可控锁的加密通信,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此外,为把手提供了所有指纹识别数据,从而将用户的标识符传送至电子可控锁。以这种方式,当把手被改装到现有装置以提供指纹解锁能力时,电子可控锁需要很小的改变或不需要改变。换句话说,电子可控锁在指纹匹配方面不需要知道任何事物;电子可控锁例如使用先前已经用于与无线凭证进行通信的相同协议(例如,通过BLE)仅与把手进行通信。
由于用户无论如何都需要操纵把手,因此把手是指纹传感器最方便的位置。
该无线通信可以例如使用BLE进行,这特别节能。这降低了把手和电子可控锁中的能量需求,使得使用能量收集和/或电池能够足以为锁装置供电。因此,减少了对昂贵且不方便的有线电力连接的需求,例如对电源连接的需求。
图4示出了包括计算机可读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一个示例。在该计算机可读装置上,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91,该计算机程序可以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的方法。在该示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是光盘,例如CD(压缩盘)或DVD(数字多功能盘)或蓝光盘。如上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也可以在装置的存储器中实施,例如图2的计算机程序产品64、74。虽然计算机程序91在此示意性地被示出为所描绘的光盘上的轨道,但是计算机程序可以以适合于诸如可移除固态存储器(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驱动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任何方式来存储。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的把手5的物理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设置基础件31,其用作把手的电子部件包括电源23(在该示例中为电池)、电路板29和指纹传感器的壳体。电路板包括用于处理器60、存储器64、65和无线接口20的部件。外部件34与基础件接合,以将所有部件牢固地保持在把手5中。图5还示出了许多没有附图标记的机械支承部件。
图6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2的电子可控锁4和把手5之间的通信的序列图。该通信遵循上面参照图3A至图3B呈现的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把手5捕获40指纹。此外,把手与电子可控锁4建立连接80。如本领域本身已知的,这可以例如使用包括握手协议的BLE来实现,其产生把手5和电子可控锁4之间的加密通信信道。应该注意,建立连接80可以在捕获40之前发生。可选地,通信信道可以重新用于指纹捕获40的若干实例。
如上面更详细地描述的,然后把手从锁获得解密密钥50并且使用它对加密的模板数据进行解密。一旦解密的模板数据可用,把手就可以将指纹数据与模板数据进行匹配54,以确定是否存在匹配。如果不存在匹配,则除了解密密钥和解密的模板数据的丢弃54之外不再执行处理。如果存在匹配,则把手将匹配用户的标识符传送43至电子可控锁4。此时,电子可控锁4可以使用标识符来选择性地控制解锁45。
这里现在接下来是用罗马数字列举的从另一角度的实施方式的列表。
i.一种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锁装置,所述锁装置包括:
电子可控锁;以及
把手,其包括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用于捕获呈现给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手指的指纹并基于所捕获的指纹获得指纹数据,其中,所述把手被配置成与所述电子可控锁无线通信以基于所述指纹数据来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电子可控制锁的解锁;
ii.根据实施方式i所述的锁装置,其中,所述把手被配置成:评估所捕获的指纹是否将导致解锁动作,并且当所述评估为肯定时,通过所述无线接口将解锁命令传送至所述电子可控锁装置。
iii.根据实施方式i或ii所述的锁装置,其中,所述把手被配置成从所捕获的指纹识别用户。
iv.根据实施方式iii所述的锁装置,其中,所识别的用户的标识符被从所述把手无线传送至所述电子可控锁,以使得所述电子可控锁能够评估是否要执行解锁动作。
v.根据实施方式i所述的锁装置,其中,所述电子可控锁被配置成从所述把手接收指纹数据,以使得所述电子可控锁能够评估所捕获的指纹是否将导致解锁动作。
vi.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的锁装置,其被配置成使得:使用蓝牙低功耗BLE进行所述把手与所述电子可控锁之间的无线通信。
vii.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的锁装置,其被配置成使得:所述把手与所述电子可控锁之间的任何无线通信都被加密。
viii.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的锁装置,还包括能量收集模块,所述能量收集模块被配置成将用户转动所述把手时的机械能转换成用于为所述把手的电子器件供电的电能。
ix.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所述的锁装置,还被配置成使用第二因素认证。
x.根据实施方式ix所述的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因素认证包括使用小键盘、触摸屏和电子钥匙通信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xi.一种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方法,所述方法由包括电子可控锁和包括指纹传感器的把手的锁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捕获呈现给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手指的指纹;
基于所捕获的指纹获得指纹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指纹数据以及所述把手与所述电子可控锁之间的无线通信来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电子可控锁的解锁。
xii.根据实施方式xi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性地控制解锁的步骤包括:由所述把手评估所捕获的指纹是否将导致解锁动作。
xiii.根据实施方式xi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性地控制解锁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所述电子可控锁中接收来自所述把手的指纹数据;以及
其中,选择性地控制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电子可控锁中评估所捕获的指纹是否将导致解锁动作。
xiv.一种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当在包括电子可控锁和包括指纹传感器的把手的锁装置上运行时使所述锁装置:
捕获呈现给指纹传感器的手指的指纹;
基于所捕获的指纹获得指纹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指纹数据以及所述把手与所述电子可控锁之间的无线通信来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电子可控锁的解锁。
xv.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根据实施方式xiv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装置。
上面主要参考几个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除了上面公开的实施方式以外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在由所附专利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16)的访问的锁装置(12),所述锁装置(12)包括:
电子可控锁(4);以及
把手(5),其包括指纹传感器(6),所述指纹传感器(6)用于捕获呈现给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手指的指纹并基于所捕获的指纹获得指纹数据,其中,所述把手(5)被配置成与所述电子可控锁(4)无线通信以基于所述指纹数据来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电子可控制锁(4)的解锁;
其中,所述把手(5)被配置成从所捕获的指纹识别用户,其中,所识别的用户的标识符被从所述把手(5)无线传送至所述电子可控锁(4),以使得所述电子可控锁(4)能够评估是否要执行解锁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装置(12),其中,所述把手(5)还被配置成:对于每个新的指纹数据,从所述电子可控锁获得解密密钥,使用所述解密密钥对模板数据进行解密并丢弃所述解密密钥;其中,基于所解密的模板数据执行从所捕获的指纹识别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装置(12),其中,对模板数据进行解密包括:在解密之前从所述把手中的存储器获得加密的模板数据。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装置(12),其中,通过将所捕获的指纹数据与模板进行比较来执行用户的识别,其中,每个模板与用户的标识符相关联。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装置(12),其被配置成使得:使用蓝牙低功耗BLE进行所述把手(5)和所述电子可控锁(4)之间的无线通信。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装置(12),其被配置成使得:所述把手(5)和所述电子可控锁(4)之间的任何无线通信都被加密。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装置(12),还包括能量收集模块(7),所述能量收集模块(7)被配置成:将用户转动所述把手时的机械能转换成要用于为所述把手的电子器件供电的电能。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锁装置(12),其还被配置成使用第二因素认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装置(12),其中,所述第二因素认证包括使用小键盘、触摸屏和电子钥匙通信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方法,所述方法由锁装置(12)执行,所述锁装置(12)包括电子可控锁(4)和包括指纹传感器(6)的把手(5),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捕获(40)呈现给所述指纹传感器(6)的手指的指纹;
基于所捕获的指纹来获得(42)指纹数据;
在所述把手中从所捕获的指纹识别(41)用户;
将所识别的用户的标识符从所述把手(5)无线传送(46)至所述电子可控锁(4);以及
基于所述指纹数据以及所述把手(5)和所述电子可控锁(4)之间的无线通信来选择性地控制(45)所述电子可控锁(4)的解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41)用户的步骤包括对于每个新的指纹数据进行以下操作的子步骤:
从所述电子可控锁获得(50)解密密钥;
使用所述解密密钥对模板数据进行解密(52),产生所解密的模板数据;
将所述指纹数据与所解密的模板数据进行匹配(54);以及
丢弃(56)所述解密密钥和所解密的模板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模板数据进行解密(52)的步骤包括:在解密之前从所述把手中的存储器获得加密的模板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41)用户的步骤包括将所捕获的指纹数据与模板进行比较,其中,每个模板与用户的标识符相关联。
14.一种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计算机程序(66,91),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当在包括电子可控锁(4)和包括指纹传感器(6)的把手(5)的锁装置(12)上运行时使所述锁装置(12):
捕获呈现给所述指纹传感器(6)的手指的指纹;
基于所捕获的指纹获得指纹数据;
在所述把手中从所捕获的指纹识别用户;
将所识别的用户的标识符从所述把手(5)无线传送至所述电子可控锁(4);以及
基于所述指纹数据以及所述把手(5)和所述电子可控锁(4)之间的无线通信来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电子可控锁(4)的解锁。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64,90),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和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装置。
CN201780060180.4A 2016-09-30 2017-09-26 使用指纹传感器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 Pending CN1097917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6191741.4 2016-09-30
EP16191741 2016-09-30
PCT/EP2017/074391 WO2018060201A1 (en) 2016-09-30 2017-09-26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physical space using a fingerprint sens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1714A true CN109791714A (zh) 2019-05-21

Family

ID=57123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0180.4A Pending CN109791714A (zh) 2016-09-30 2017-09-26 使用指纹传感器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4153B2 (zh)
EP (1) EP3520088B1 (zh)
KR (1) KR102483742B1 (zh)
CN (1) CN109791714A (zh)
WO (1) WO20180602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39617B1 (en) 2019-04-03 2023-05-02 The Chamberlain Group Llc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11397419B2 (en) 2019-09-24 2022-07-26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status indication system
US11366451B2 (en) 2019-09-24 2022-06-21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electrical circuitry based on operational status
CA3158971A1 (en) 2019-11-22 2021-05-27 Alan Uyeda Sealing of an electronic lock
CA3158977A1 (en) 2019-11-26 2021-06-03 Spectrum Brand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enrolling users of a wireless biometric lockset
DE102021100164A1 (de) 2021-01-07 2022-07-07 Hafi Beschläge GmbH Griff für eine Tür, ein Fenster oder ein Tor, mit einer Zutrittskontrollvorrichtung
CN115482605A (zh) * 2021-05-26 2022-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SE545778C2 (en) * 2021-09-24 2024-01-09 Assa Abloy Ab Electronic lock comprising a first credential interface and a second credential interface
SE2151450A1 (en) * 2021-11-29 2023-05-30 Assa Abloy Ab Receptacle hold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1840864B2 (en) * 2022-05-11 2023-12-12 Zhenwu Huang Electromagnetic drawer lock system and method
WO2024019714A1 (en) * 2022-07-20 2024-01-25 Kone Corporation A door handle accessory, an apparatus and a system comprising the door handle accessory and the apparatu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9611A (zh) * 2009-11-27 2010-05-19 陆小强 一种智能锁的自发、储电方法及装置
CN202970179U (zh) * 2012-09-28 2013-06-05 深圳市英瑞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对机械门锁快速换装升级的电子门锁
US20130318361A1 (en) * 2012-05-22 2013-11-28 Partnet, Inc. Encrypting and stor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on a storage device
CN104240342A (zh) * 2014-08-25 2014-12-2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及门禁控制装置
CN105220962A (zh) * 2015-11-10 2016-01-06 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密码防盗锁芯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7043A (en) 1989-04-27 1994-08-09 Security People, Inc. Access control system with mechanical keys which store data
US5933086A (en) 1991-09-19 1999-08-03 Schlage Lock Company Remotely-operated self-contained electronic lock security system assembly
US5729334A (en) 1992-03-10 1998-03-17 Van Ruyven; Lodewijk Johan Fraud-proof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7770013B2 (en) 1995-07-27 2010-08-03 Digimarc Corporation Digital authentication with digital and analog documents
US5963657A (en) 1996-09-09 1999-10-05 Arete Associates Economical skin-pattern-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apparatus for access control; systems controlled thereby
JP4032500B2 (ja) 1998-05-06 2008-01-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解錠装置
KR100391938B1 (ko) 1999-07-07 2003-08-25 주식회사 보고테크 도어 잠금장치
KR100387163B1 (ko) 1999-08-20 2003-06-11 주식회사 케이코하이텍 지문인식 도어록손잡이
JP4161531B2 (ja) 2000-12-08 2008-10-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EP1244068A3 (de) 2001-03-23 2004-12-01 esco Metallbaubeschlag-Handel GmbH Kontrollvorrichtung zur Zugangs- oder Bedienungsberechtigung für Türen oder Fenster
AT411501B (de) 2002-01-14 2004-01-26 Holleis Helmut Vorrichtung zum ausgeben von münzen
DE10206700A1 (de) 2002-02-18 2003-08-28 Tegralis Gmbh Gebäudetüranordnung
US20070234052A1 (en) 2002-06-25 2007-10-04 Campisi Steven E Electromechanical lock system
DE20311878U1 (de) 2003-08-01 2003-10-23 Kurz Edwin Schließsystem
US20040123113A1 (en) 2002-12-18 2004-06-24 Svein Mathiassen Portable or embedded access and input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iving access to access limited devices, apparatuses, appliances, systems or networks
US7113070B2 (en) 2003-03-21 2006-09-26 Sheng Bill Deng Door lock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CN100498169C (zh) 2003-04-11 2009-06-1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使用者指纹鉴别能力的网络冰箱及其运行方法
DE10323686A1 (de) 2003-05-22 2004-12-09 Ludger Lange Lüftungskontrollsensor
US20050044909A1 (en) 2003-08-28 2005-03-03 Volker Lange Knob cylinder with biometrical sensor
DE102004010554A1 (de) 2004-03-04 2005-09-22 Cm Electronic Gmbh Fingerabdruck-Aufnahmegerät
US20050273626A1 (en) 2004-06-02 2005-12-08 Steven Pear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rtable authentication
DE102005000008A1 (de) 2005-02-04 2006-08-10 Aug. Winkhaus Gmbh & Co. Kg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einen Treibstangenbeschlag
KR100756673B1 (ko) 2006-11-30 2007-09-07 주식회사 케이코하이텍 도어록킹장치
AT506236B1 (de) 2008-01-09 2011-01-15 Nanoident Technologies Ag Biometrische sicherungsvorrichtung
ES2390797T3 (es) * 2008-08-20 2012-11-16 Iloq Oy Bloqueo electromecánico
US20100109838A1 (en) * 2008-09-08 2010-05-06 Sherard Fisher Fingerprint unlocking system
US8045961B2 (en) 2009-06-22 2011-10-25 Mourad Ben Ayed Systems for wireless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bluetooth proximity
US8331775B2 (en) 2009-10-15 2012-12-11 Jack Harper Fingerprint scan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9189900B1 (en) 2011-04-22 2015-11-17 Angel A. Penilla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ssigning e-keys to users to access and drive vehicles
CN102392551B (zh) 2011-10-20 2014-03-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把手
CN202431079U (zh) 2011-12-19 2012-09-12 长安大学 汽车指纹钥匙装置
CN202544511U (zh) 2012-04-05 2012-11-21 华豫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感应门把
CN104246097B (zh) 2012-04-17 2016-11-02 尹炳万 数字式出入口开闭装置
US20140028439A1 (en) 2012-07-27 2014-01-30 Jack Lien Sensor-embedded door handle with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CN202810357U (zh) 2012-08-23 2013-03-20 彭熹 指纹门把手
CN203081040U (zh) 2012-11-05 2013-07-24 程秀环 智能清洁门把手
CN203230263U (zh) 2013-04-12 2013-10-09 东华大学 推拉式指纹锁
CN203321128U (zh) 2013-06-24 2013-12-04 深圳鹏城维信工业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锁结构
US8947530B1 (en) 2013-07-26 2015-02-03 Joseph Frank Scalisi Smart lock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60241119A1 (en) * 2013-09-27 2016-08-18 Apple Inc. Vibration Component that Harvests Energ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203569973U (zh) 2013-09-28 2014-04-30 江山市星派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门把手
CN103510761B (zh) 2013-09-30 2015-09-16 广东亚太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人房门指纹锁及其控制方法
CN203499499U (zh) 2013-09-30 2014-03-26 湖州市南浔亨力木制品厂 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防盗门
TWI658717B (zh) 2013-10-01 2019-05-01 瑞士商伊文修股份有限公司 存取控制方法、存取控制系統及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CN203706280U (zh) 2013-11-07 2014-07-09 天津市鑫锚电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监控功能的门
EP2919202B1 (en) 2014-03-10 2020-04-22 Assa Abloy Ab RFID powered lock device
CN204040632U (zh) 2014-05-21 2014-12-24 中山市皇鼎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门把手
KR101566673B1 (ko) 2014-05-23 2015-11-09 주식회사 라맥스 도어용 핸들
US9501881B2 (en) 2014-08-20 2016-11-22 Gate Labs Inc. Access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sharing system based on biometric identity
CN204311835U (zh) 2014-11-28 2015-05-06 安徽天智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门把手
WO2016139528A1 (en) 2015-03-03 2016-09-09 Acsys Ip Hold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ndant access 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mobile devices
CN204856653U (zh) 2015-03-11 2015-12-09 齐咏生 一种指纹开锁门禁系统
DE102015114367A1 (de) 2015-08-28 2017-03-02 Stone-ID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thentifizieren und Autorisieren von Personen
SE1650212A1 (en) * 2016-02-18 2017-08-19 Fingerprint Cards Ab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6960488A (zh) 2017-03-10 2017-07-18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指纹识别的智能门锁及其开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9611A (zh) * 2009-11-27 2010-05-19 陆小强 一种智能锁的自发、储电方法及装置
US20130318361A1 (en) * 2012-05-22 2013-11-28 Partnet, Inc. Encrypting and stor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on a storage device
CN202970179U (zh) * 2012-09-28 2013-06-05 深圳市英瑞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对机械门锁快速换装升级的电子门锁
CN104240342A (zh) * 2014-08-25 2014-12-2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及门禁控制装置
CN105220962A (zh) * 2015-11-10 2016-01-06 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密码防盗锁芯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喻媛媛: "《汽车车身电气系统》", 31 May 2015 *
金纯: "《BLE低功耗蓝牙技术开发指南》", 31 January 20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60201A1 (en) 2018-04-05
KR20190060790A (ko) 2019-06-03
US20190213818A1 (en) 2019-07-11
US11094153B2 (en) 2021-08-17
KR102483742B1 (ko) 2023-01-02
EP3520088B1 (en) 2020-10-21
EP3520088A1 (en) 2019-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1714A (zh) 使用指纹传感器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
US110691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physical access control system using biometric recognition coupled with tag authentication
US10176655B2 (en) Controlling lockable devices using electronic key
US7664961B2 (en) Wireless handheld device with loc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202001598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security information
JP7114933B2 (ja) ウェアラブルキーデバイス、及び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JP5402365B2 (ja) 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
US20060176146A1 (en) Wireless universal serial bus memory key with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US8112632B2 (en) Security device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CN109790727A (zh) 挂锁装置、包括挂锁装置的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US20120306617A1 (en) Composite lock
KR102377147B1 (ko) 지문 인증 가능 장치
KR102367791B1 (ko) 공격 방지 바이오메트릭 인증 장치
TWI669230B (zh) 免電源智慧鑰匙、門禁解鎖系統和門禁解鎖方法
JP4925852B2 (ja) 認証システム、端末装置、権限書込装置及び認証ロック装置
US20190180543A1 (en) Wireless Biometrics-Based Locking System
JP6765070B2 (ja) 電気錠システム及び電気錠装置
CN207633894U (zh) 具有双重认证机制的智能锁
CN111243134A (zh) 电子钥匙及其控制方法、电子钥匙装置
KR20120134608A (ko) 자동 도어 개폐가 가능한 도어락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동 도어 개폐 방법
KR101265659B1 (ko) 인증어댑터를 가지는 출입통제시스템
JP2008266907A (ja) バイオメトリクス認証を利用した無線鍵錠システム
JP2007217903A (ja) キーと解錠装置と鍵装置とキー用プログラムと解錠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JP2007162310A (ja) 住宅用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US20230215232A1 (en) Electronic lock with facial authentication fea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