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8248B - 一种活组织取样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组织取样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8248B
CN109528248B CN201811146573.XA CN201811146573A CN109528248B CN 109528248 B CN109528248 B CN 109528248B CN 201811146573 A CN201811146573 A CN 201811146573A CN 109528248 B CN109528248 B CN 1095282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ps
cup
cutting
forceps cup
fix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65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28248A (zh
Inventor
时百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65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8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8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8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28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8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6Biopsy forceps, e.g. with cup-shaped ja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4Endoscopic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组织取样钳,包括安装固定部、钳头组件和控制组件;钳头组件包括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通过安装固定部相互连接,并可彼此张合;第一钳子杯形成有第一切割部;第二钳子杯形成有第二切割部;第二切割部用于在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与第一切割部配合切断活组织;控制组件与安装固定部相互连接,并用于控制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彼此张合。本发明能防止取样过程中对周边组织造成大面积的损害,降低出血概率,并提高提取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活组织取样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样钳,尤其涉及一种活组织取样钳。
背景技术
胃镜与肠镜等内窥镜检查由于可以直观的观察胃肠等部位的病变,因而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在内窥镜检查中,取样钳是一个常用的工具,当医生或病人希望对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检查时,它可以通过内窥镜钳道进入病人体内,夹取病变部位的活组织,以供病理检查以便确诊。
目前市场上常规使用的取样钳一般包括控制组件、连接件和两钳子杯,其中,两钳子杯铰接在连接件上,控制组件安装在连接件上并控制两钳子杯的开合;获取活组织时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将两钳子杯插入内镜活检通道,张开两钳子杯,抵近需活检部位并靠合两钳子杯钳夹活组织后,快速提拉两钳子杯“撕扯”组织,以获取活组织;虽然现有的取样钳能够实现获取活组织的功能,但是,现有的取样钳是通过“钳夹”后“撕扯”的方式获取活组织的,这种“撕扯”方式,会严重损伤周边组织,造成较大面积的损伤和出血,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再者,这种“撕扯”式获取组织的方式,往往需要快速拉扯同时施加较大的靠合力,这种情况下,极大可能的在钳子杯之间发生倾斜及横向位移,这会使得组织提取层发生偏差,造成组织提取不准确,进而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组织取样钳,其通过切断获取所需活组织,防止取样过程中对周边组织造成大面积的损害,降低出血概率,并提高提取准确性。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活组织取样钳,包括安装固定部、钳头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钳头组件包括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通过安装固定部相互连接,并可彼此张合;所述第一钳子杯形成有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二钳子杯形成有第二切割部;所述第二切割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与所述第一切割部配合切断活组织;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安装固定部相互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张合。
进一步地,所述钳头组件还包括两连接件,两所述连接件分别铰接于所述安装固定部上,且两所述连接件的铰接点重合;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切割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钳子杯的杯口,且所述第一切割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钳子杯的杯口高度为高度H1;所述高度H1由所述第一钳子杯的近端至所述第一钳子杯的远端递减;所述第二切割部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与所述第一切割部侧壁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钳子杯的一部分侧壁形成为所述第二切割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上具有沿所述连接件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安装位、铰接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连接件的铰接位铰接在所述安装固定部上;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所述第一安装位上;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手持固定部、手持拉动部、拉绳和两个传动件;所述手持固定部与所述安装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手持拉动部套设在所述手持固定部外,并可与所述手持固定部发生相对运动;两所述传动件的远端分别对应与两所述第二安装位活动连接,所述传动件的近端与所述拉绳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近端与所述手持拉动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割部的延伸轨迹经过所述第一钳子杯的远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子杯还形成有第三切割部,所述第三切割部与所述第一切割部沿所述第一钳子杯的杯口口沿错开排列;所述第二钳子杯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三切割部相对设置的第四切割部,所述第四切割部与所述第二切割部沿所述第二钳子杯的杯口口沿错开排列;所述第三切割部和所述第四切割部配合用于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切断活组织。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切割部凸出于所述第二钳子杯的杯口,且所述第四切割部凸出于所述第二钳子杯杯口的高度为高度H2,所述高度H2从所述第二钳子杯的近端至所述第二钳子杯的远端递减;所述第三切割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与第四切割部侧壁相切。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所述第一切割部的端壁和所述第四切割部的端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子杯杯口的口沿分成为切割段和连接段;所述切割段和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相交,且两者的交点形成为交点C和交点D;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所述第一切割部和所述第四切割部共同构成切割件;所述切割件从所述交点C沿所述切割段的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交点D。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子杯与所述第一切割部一体成型。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钳子杯上形成第一切割部,在第二钳子杯上形成第二切割部,在控制组件控制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的过程中,实现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配合切断活组织,而获取活组织,该过程无需对活组织进行拉扯,可防止取样过程中对周边组织造成大面积的损害,降低出血概率,而避免给病人带来痛苦;再者,在切断过程中无需快速拉扯同时施加较大的闭合力,可避免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之间发生倾斜及横向位移,进而提高夹取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活组织取样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活组织取样钳的局部示意图(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张开状态);
图3为本发明活组织取样钳的局部示意图(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彼此靠近状态);
图4为本发明图E-E向剖视图(其中虚线用于示意出第二切割部和第三切割部);
图5为本发明活组织取样钳的局部示意图(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彼此闭合状态);
图6为本发明图F-F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钳子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活组织取样钳的剖视图(除去手持固定部和手持拉动部);
图9为本发明活组织取样钳的结构示意图(除去手持固定部、手持拉动部和安装固定部);
图10为本发明活组织取样钳的结构示意图(除去手持固定部和手持拉动部;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的杯口为齿状;第一切割部和第四切割部均为齿面);
图11为本发明活组织取样钳的结构示意图(除去手持固定部和手持拉动部;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的杯口均为齿状,第一切割部和第四切割部的端面为平面);
图12为本发明活组织取样钳的结构示意图(除去手持固定部和手持拉动部;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的杯口均为半齿半平口状,第一切割部和第四切割部的端面均为平面);
图13为本发明活组织取样钳的结构示意图(除去手持固定部和手持拉动部;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的杯口均为平口状,第一切割部和第四切割部的端面均为齿面)。
图中:10、第一钳子杯;11、切割段;12、连接段;13、第一钳子杯的近端;14、第一钳子杯的远端;20、第二钳子杯;21、第二钳子杯的近端;22、第二钳子杯的远端;30、第一切割部;31、第一切割部侧壁;32、第一切割部的端壁;40、第二切割部;50、控制组件;51、传动件;52、手持固定部;53、手持拉动部;54、拉绳;60、第三切割部;70、第四切割部;71、第四切割部侧壁;72、第四切割部的端壁;80、连接件;81、第一安装位;82、第二安装位;83、铰接位;90、安装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不限定实际顺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6所示的一种活组织取样钳,包括安装固定部90、钳头组件和控制组件50;钳头组件包括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通过安装固定部90相互连接,并可彼此张合;第一钳子杯10形成有第一切割部30;第二钳子杯20形成有第二切割部40;第二切割部40用于在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彼此靠合时,与第一切割部30配合切断活组织;控制组件50与安装固定部90相互连接,并用于控制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彼此张合。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使用本活组织取样钳时,先将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通过内窥镜或者其他辅助器件的器械通道管伸入病人体内,控制组件50控制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彼此张开,抵近待获取的活组织并使活组织位于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之间,之后使用控制组件50控制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彼此靠合,此时在第一切割部30和第二切割部40的配合下切断活组织,切断获得的活组织被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配合收纳,之后将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从病人体内取出即可,上述过程中,无需对活组织进行拉扯,可防止取样过程中对周边组织造成大面积的损害,降低出血概率,而避免给病人带来痛苦;再者,在切断过程中无需快速拉扯同时施加较大的闭合力,可避免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之间发生倾斜及横向位移,进而提高夹取的准确性。
上述的第一切割部30可为条状、板状、片状等等形状,上述的第二切割部40也可为条状、板状、片状等等形状。
如图2-13所示,上述的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的杯口可设置为齿状,其在抓取组织时,齿状可伸入活组织内,防止活组织滑动;也可将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的杯口设置为平口型,其造价低,且相对于齿状,可适用于胃、食道的组织较薄的器官内,避免对其内壁造成刮伤;上述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的杯口形状不仅限于上述的形状。
上述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的安装可采用以下安装方式:(一)、第一钳子杯10或者第二钳子杯20其中任意一个固定安装,剩余一个则可移动安装,通过移动实现两者的张合;(二)、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均采用可移动安装的方式,通过两者的相对移动实现两者的张合。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的安装优选以下实施方式,优选地,钳头组件还包括两连接件80,两连接件80分别铰接于安装固定部90上,且两连接件80的铰接点重合;此处,连接件80可与第一钳子杯10或第二钳子杯20一体成型;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分别对应固定在两连接件80上;第一切割部30凸出于第一钳子杯10的杯口,且第一切割部30凸出于第一钳子杯10的杯口高度为高度H1;高度H1由第一钳子杯的近端13至第一钳子杯的远端14递减;第二切割部40在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彼此靠合时与第一切割部侧壁31相切。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控制组件50使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彼此靠合时,由于第一切割部30的高度H1由第一钳子杯的近端13至第一钳子杯的远端14逐渐递减,此时,第一切割部30靠近该近端的部位先与第二切割部40紧密贴合,且第一切割部30与第二切割部40之间形成夹角A,与此同时,第二切割部40与第一切割部30的侧壁紧闭贴合,实现第一切割部30和第二切割部40的接触相切,而实现在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继续靠合过程中,第一切割部30和第二切割部40对位于夹角A内的活组织进行切断,这个由点及线的相切过程形成连续的线切割,进而切断活组织,该种方式能确保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对活组织进行有效的切断,同时,第一切割部30和第二切割部40之间的相切,可为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继续靠合提供导向作用,而实现高效切断。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钳子杯的近端13是指:在使用本活组织取样钳获取活组织使第一钳子杯10伸入人体时,第一钳子杯10朝向人体内部的一端;此处的第一钳子杯的近端13也可为第一钳子杯10靠近该连接件80铰接点的一端;同时地,该第一钳子杯的远端14是指:将使用本活组织取样钳获取活组织时,第一钳子杯10伸入人体时,第一钳子杯10朝向外部的一端,即与第一钳子杯的近端13相对的一端。
如图4所示,优选地,第二钳子杯20的一部分侧壁形成为该第二切割部40,充分采用第二钳子杯20的杯壁,可简化结构。
如图8-9所示,具体地,连接件80上具有沿连接件80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安装位81、铰接位83和第二安装位82;连接件80的铰接位83通过销轴、螺栓等等铰接在安装固定部90上;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分别对应固定在两第一安装位81上;控制组件50包括手持固定部52、手持拉动部53、拉绳54和两个传动件51;手持固定部52与安装固定部90固定连接;手持拉动部53套设在手持固定部52外,并可与手持固定部52发生相对运动;两传动件51的远端分别对应与两个第二安装位82活动连接,传动件51的近端与拉绳54的远端固定连接;拉绳54的近端与手持拉动部53固定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该控制组件50控制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张合时,操作者抓住手持固定部52,并手动拉动手持拉动部53,此时手持拉动部53拉动拉绳54和两传动件51移动,传动件51移动时带动两连接件80转动,进而联动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转动,而实现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的张合,控制便捷;再者,可采用软管套设在拉绳54外,便于包装时保护拉绳54;上述的传动件51可为杆状、片状等等;上述的传动件51与拉绳54也可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拉绳54包括两条钢丝,两条钢丝的一部分分别形成为两个该传动件51,两条钢丝的其余部分缠绕形成该拉绳54。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传动件51的远端是指:在使用本活组织取样钳获取活组织,使第一钳子杯10伸入人体时,传动件51朝向人体内部的一端;相应地,该传动件51的近端是指与该传动件51的远端相对的一端。
在控制组件50控制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转动靠合过程中,由于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彼此靠合过程中的力逐渐消耗等影响,使得第一钳子杯的远端14位置获得的闭合力较小,故优选地,第一切割部30的延伸轨迹经过第一钳子杯的远端14,即,使得第一切割部30具有位于该第一钳子杯的远端14的部位,而确保对位于该第一钳子杯的远端14位置的活组织的有效切断,从而保证整个活组织提取过程的顺利进行,防止因位于第一钳子杯的远端14的活组织未能得到切断作用,而需要在后续经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配合对活组织进行撕扯,即进一步防止撕扯造成组织大面积损伤及出血。
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更全面的切断,优选地,第一钳子杯10还形成有第三切割部60,第三切割部60与第一切割部30沿第一钳子杯10的杯口口沿错开排列;第二钳子杯20还形成有与第三切割部60相对设置的第四切割部70,第四切割部70与第二切割部40沿第二钳子杯20的杯口口沿错开排列;第三切割部60和第四切割部70配合用于在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彼此靠合时切断活组织。通过错开设置的第一切割部30和第三切割部60同时对活组织进行切断,切断范围更广、更全面。
上述的第三切割部60可为第三切割条、第三切割板、第三切割片等等,上述的第四切割部70也可为第四切割条、第四切割板、第四切割片等等;上述的第三切割部60也可为第一钳子杯10的一部分杯壁所形成。
如图8所示,具体地,第四切割部70凸出于第二钳子杯20的杯口,且第四切割部70凸出于第二钳子杯20杯口的高度为高度H2,高度H2从第二钳子杯的近端21至第二钳子杯的远端22递减;第三切割部60用于在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彼此靠合时与第四切割部侧壁71相切,如此,进一步实现有效且高效的切断。
如图4所示,更具体地,第一钳子杯10的一部分侧壁形成为第三切割部60,进一步充分采用第一钳子杯10的杯壁,简化结构。
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在切断过程中出现漏切,具体地,在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彼此靠合时,第一切割部的端壁32和第四切割部的端壁72贴合,避免第一切割部30和第四切割部70之间出现缝隙而发生漏切。
如图7所示,为了实现了对待取活组织整个面的切断,更大程度上降低了损伤周边组织及大出血的可能性,具体地,第一钳子杯10杯口的口沿分成为切割段11和连接段12;切割段11和连接段12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相交,且两者的交点形成为交点C和交点D;连接段12与连接件80连接;在第一钳子杯10和第二钳子杯20彼此靠合时,第一切割部30和第四切割部70共同构成切割件;切割件从交点C沿切割段11的延伸方向延伸至交点D,即切割件占据了本活组织取样钳的有效切断面积,进而实现对活组织整体的切断。
该第一切割部30可与第一钳子杯10采用螺接、粘接等方式安装,也可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的制造工艺,即第一钳子杯10与第一切割部30一体成型,可简化制造工艺;其中,该第四切割部70也可与该第二钳子杯20一体成型。
上述的第一切割部30朝向第二钳子杯20的端面形状可为齿面或者平面,且上述第四切割部70朝向第一钳子杯10的端面形状也可齿面或者平面;上述第一钳子杯10的端面形状与第二钳子杯20的端面形状可任意组合,且上述第一切割部30和第四切割部70的端面形状不仅限于上述形状。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活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固定部、钳头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钳头组件包括第一钳子杯和第二钳子杯;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通过安装固定部相互连接,并可彼此张合;所述第一钳子杯形成有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二钳子杯形成有第二切割部;所述第二切割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与所述第一切割部配合切断活组织;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安装固定部相互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张合;
所述钳头组件还包括两连接件,两所述连接件分别铰接于所述安装固定部上,且两所述连接件的铰接点重合;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切割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钳子杯的杯口,且所述第一切割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钳子杯的杯口高度为高度H1;所述高度H1由所述第一钳子杯的近端至所述第一钳子杯的远端递减;所述第二切割部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与所述第一切割部侧壁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子杯的一部分侧壁形成为所述第二切割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具有沿所述连接件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安装位、铰接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连接件的铰接位铰接在所述安装固定部上;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分别对应固定在两所述第一安装位上;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手持固定部、手持拉动部、拉绳和两个传动件;所述手持固定部与所述安装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手持拉动部套设在所述手持固定部外,并可与所述手持固定部发生相对运动;两所述传动件的远端分别对应与两所述第二安装位活动连接,所述传动件的近端与所述拉绳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近端与所述手持拉动部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部的延伸轨迹经过所述第一钳子杯的远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子杯还形成有第三切割部,所述第三切割部与所述第一切割部沿所述第一钳子杯的杯口口沿错开排列;所述第二钳子杯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三切割部相对设置的第四切割部,所述第四切割部与所述第二切割部沿所述第二钳子杯的杯口口沿错开排列;所述第三切割部和所述第四切割部配合用于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切断活组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切割部凸出于所述第二钳子杯的杯口,且所述第四切割部凸出于所述第二钳子杯杯口的高度为高度H2,所述高度H2从所述第二钳子杯的近端至所述第二钳子杯的远端递减;所述第三切割部用于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与第四切割部侧壁相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所述第一切割部的端壁和所述第四切割部的端壁贴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子杯杯口的口沿分成为切割段和连接段;所述切割段和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相交,且两者的交点形成为交点C和交点D;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钳子杯和所述第二钳子杯彼此靠合时,所述第一切割部和所述第四切割部共同构成切割件;所述切割件从所述交点C沿所述切割段的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交点D。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组织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子杯与所述第一切割部一体成型。
CN201811146573.XA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活组织取样钳 Active CN109528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6573.XA CN109528248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活组织取样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6573.XA CN109528248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活组织取样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8248A CN109528248A (zh) 2019-03-29
CN109528248B true CN109528248B (zh) 2021-11-12

Family

ID=65843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6573.XA Active CN109528248B (zh) 2018-09-29 2018-09-29 一种活组织取样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2824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3471A (en) * 1992-04-10 1995-01-24 Funnell; David M. Surgical biopsy instrument
CN201019780Y (zh) * 2007-04-24 2008-02-13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活体取样钳
JP2009125418A (ja) * 2007-11-27 2009-06-11 Fujifilm Corp 内視鏡用生検鉗子
CN201295250Y (zh) * 2008-11-24 2009-08-26 杨润学 活体取样钳的连杆
CN201631249U (zh) * 2010-03-10 2010-11-17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活体取样钳
US9161771B2 (en) * 2011-05-13 2015-10-20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Medical instrument with snake wrist structure
CN207640448U (zh) * 2017-05-10 2018-07-24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结构的内窥镜活体取样钳钳头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51199B1 (fr) * 1996-07-18 1998-10-23 Jean Marie Hugueny Dispositif de pincement, notamment du type pince a biopsie
CN101193596A (zh) * 2005-01-31 2008-06-04 Kms生物心理有限公司 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端部执行器、外科手术器械和形成端部执行器的方法
CN105530879B (zh) * 2013-10-10 2018-06-05 捷锐士阿希迈公司(以奥林巴斯美国外科技术名义) 腹腔镜夹钳组件
US20160256140A1 (en) * 2015-03-03 2016-09-08 United States Endoscopy Group, Inc. Microforceps
CN106137303B (zh) * 2015-04-23 2018-09-25 北京派尔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钛夹钳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3471A (en) * 1992-04-10 1995-01-24 Funnell; David M. Surgical biopsy instrument
CN201019780Y (zh) * 2007-04-24 2008-02-13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活体取样钳
JP2009125418A (ja) * 2007-11-27 2009-06-11 Fujifilm Corp 内視鏡用生検鉗子
CN201295250Y (zh) * 2008-11-24 2009-08-26 杨润学 活体取样钳的连杆
CN201631249U (zh) * 2010-03-10 2010-11-17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活体取样钳
US9161771B2 (en) * 2011-05-13 2015-10-20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Medical instrument with snake wrist structure
CN207640448U (zh) * 2017-05-10 2018-07-24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结构的内窥镜活体取样钳钳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8248A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4436B2 (en) Medical instrument for setting tissue clips
US20090259234A1 (en) Suture cutting method and device
EP2238919A3 (en) Endoscopic apparatus for manipulating tissue
EP2386253A3 (en)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flexible member attachment structures
JP2000210294A (ja) 内視鏡用生検鉗子
JP4481029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CN109528248B (zh) 一种活组织取样钳
CN201019780Y (zh) 活体取样钳
JP2011239975A5 (zh)
JP2014171629A (ja) 内視鏡装置用補助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内視鏡装置
CN207075906U (zh) 吸烟式热活检钳
WO2024045617A1 (zh) 一种esd手术辅助机械手
JP4024517B2 (ja) 内視鏡用鉗子
JP3743096B2 (ja) スネア付き鉗子装置
CN210472181U (zh) 一种避免撕扯可旋转的活检钳装置
US20200405289A1 (en) Needle hold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4618880B2 (ja) 内視鏡用鰐口型生検鉗子
EP4299031A3 (en)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an articulatable shaft assembly and dual end effector roll
CN216570089U (zh) 一种夹片结构、夹片机构及止血夹
JP4373536B2 (ja) 内視鏡用針付生検鉗子
RU2723729C1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крытия ткани
ITMI20060281A1 (it) Dispositivo fermaglio anoscopio e meetodo per il trattamento transanale delle emorroidi
JP2000201939A (ja) 医療用処置具
CN219814294U (zh) 一种内窥镜下多功能止血钳
CN216628695U (zh) 一种内镜下多功能复合切割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00 Building 597 Kangxin Road,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5 and 6 (except room 103 and 202)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No. 597 Kangxin Road,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AG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