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6820A -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6820A
CN109426820A CN201710742247.4A CN201710742247A CN109426820A CN 109426820 A CN109426820 A CN 109426820A CN 201710742247 A CN201710742247 A CN 201710742247A CN 109426820 A CN109426820 A CN 109426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erver
image data
terminal
scann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22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422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6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6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6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60Type of objects
    • G06V20/62Text, e.g. of license plates, overlay texts or captions on TV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扫描装置、服务器;其中,该扫描装置对介质进行扫描,得到图像数据;将该第一扫描部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该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接收该图像数据;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所述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通过上述系统,可以快速完成数据处理和识别,并更加智能的获取感兴趣的各类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商务活动和消费行为的日益频繁,人们在外出时随身携带的各种卡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卡片例如可以是银行卡、商家发放的会员卡、购物卡、名片、门禁卡等。
为了便于携带和管理这些卡片,可将这些卡片的信息录入到移动设备中,而无需随身携带多种实体卡片。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在录入这些卡片时,一种方式通过传统的扫描仪扫描卡片,并需要将扫描仪连接至电脑,通过在电脑上安装文字识别软件识别卡片信息,完成录入,还有一种方式通过在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一次拍摄一张卡片的一面,通过该应用程序识别卡片,并完成录入。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上述卡片录入识别的操作繁琐,录入过程较慢,且在录入完成后,仅能得到当前识别后的卡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通过将该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该智能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器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该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由此可以快速完成数据处理和识别,并更加智能的获取感兴趣的各类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扫描装置、服务器;
其中,所述扫描装置包括:
第一扫描部,其用于对介质进行扫描,得到图像数据;
第一通信部,其用于将所述第一扫描部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包括:
一种以上数据库;
第二通信部,其用于接收所述图像数据;
识别部,其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
处理部,其用于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所述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所述扫描装置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其用于标识所述扫描装置;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登录控制部,其根据所述扫描装置的第一标识信息对登录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所述扫描装置还包括:
显示部,其用于显示所述扫描装置与所述服务器的连接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第三通信部,其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系统,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标识信息,其用于标识所述终端;
第二识别部,其用于识别所述扫描装置的第一标识信息;
关联控制部,其用于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建立关联;
所述第三通信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系统,在所述第三通信部与所述第二通信部连接时,所述第二通信部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下发至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系统,在所述终端安装有应用程序时,用于标识所述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应用程序对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所述扫描装置还包括:
存储部,其用于存储所述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装置对介质进行扫描,得到图像数据;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所述服务器中的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九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扫描装置的第一标识信息对登录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九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九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识别所述扫描装置的第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用于标识所述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建立关联;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九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下发至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九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图像数据设有时间戳,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时间戳确定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九方面-第十四六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数据通信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该智能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器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该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由此可以快速完成数据处理和识别,并更加智能的获取感兴趣的各类数据。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数据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数据通信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对不同元素从称谓上进行区分,但并不表示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列或时间顺序等,这些元素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具有”等是指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通信网络”或“无线通信网络”可以指符合如下任意通信标准的网络,例如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增强的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高速报文接入(HSPA,High-Speed Packet Access)等等。
并且,通信方法中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根据任意阶段的通信协议进行,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通信协议:1G(generation)、2G、2.5G、2.75G、3G、4G、4.5G以及未来的5G、新无线(NR,New Radio)等等,和/或其他目前已知或未来将被开发的通信协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移动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例如是指通过网络设备接入通信网络并接收网络服务的设备。也可以称为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终端、用户台(SS,Subscriber Station)、接入终端(AT,Access Terminal)、站,等等。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数据通信系统。
图1是本实施例1数据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100包括:扫描装置101和服务器102;
其中,扫描装置101包括:
第一扫描部1011,其用于对介质进行扫描,得到图像数据;
第一通信部1012,其用于将该第一扫描部1011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102;
其中,服务器102包括:
一种以上数据库1021;
第二通信部1022,其用于接收该图像数据;
识别部1023,其用于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
处理部1024,其用于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一种以上数据库1021进行比较,以获取与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扫描装置1011可以是扫描仪,或者带扫描功能的其他终端,例如复印机、打印机等,也可以是带扫描功能的便携式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等,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扫描部1011可以是单独设置的扫描光学器件,或者拍摄单元(镜头),例如感光器件,电荷藕合元件CCD,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MOS等,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介质可以是名片、身份证、会员卡、银行卡等各种类型的卡片,也可以是记录有数据的其他介质,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扫描部1011可以一次扫描记录不同数据的多种介质,例如一次扫描多张名片,或者一次扫描名片、会员卡、银行卡等多种类型的卡片,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扫描部1011对上述介质进行扫描,得到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数据格式生成,例如,JPEG,BMP,PPI等,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通信部1012可以是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模块,例如第二代移动通信(2G)模块、2.5G模块、3G模块、4G模块等,由此,任何应用场景,该系统都能够迅速部署,或者该第一通信部1012也可以是其他无线通信模块,例如蓝牙,WiFi等,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其中,该第一通信部1012将第一扫描部1011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发送服务器102。
在本实施例中,该服务器102包括一种以上数据库1021,例如,该数据库可以是与介质中记录的信息有关的任何数据库,例如,该介质是名片时,该数据库可以是人脉数据库、名片交换场景数据库、人物公开信息和关系数据库、企业工商信息数据库、企业征信信息数据库、企业关系数据库等;例如该介质是银行卡时,该数据库可以是银行账单数据库、卡内余额数据库、信用卡还款日数据库等;例如该介质是会员卡时,该数据库可以是商家信息数据库、会员使用信息数据库、消费记录数据库等,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在本实施例中,该一种以上数据库1021可以预先存储在服务器102中,并且,该数据库1021还可以根据该服务器102从扫描装置获取的数据不断更新,例如,在扫描的介质是名片时,服务器102在获取该名片信息后,即可以更新人脉数据库,表示当前使用者和名片所属人存在人脉关系,另外,也可以建立该名片所属人与数据库中的其他人的人脉关系,另外,其他类型数据库1021也可以根据获取的数据不断更新,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通信部1022可以是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模块,例如第二代移动通信(2G)模块、2.5G模块、3G模块、4G模块等,由此,任何应用场景,该系统都能够迅速部署,或者该第二通信部1022也可以是其他无线通信模块,例如蓝牙,WiFi等,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识别部1023可以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Optical characterrecognition)识别图像数据,生成第一信息(介质上记录的文字数据),例如,当该介质是名片时,该识别部1023可以识别出该名片上记录的个人姓名、联系方式、所属公司等第一信息,当该介质是银行卡时,该识别部1023可以识别出该银行卡所属银行、以及银行卡号等第一信息,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其中,在扫描装置101一次扫描多个介质时,例如多个名片,或者同时扫描银行卡、名片、会员卡时,该识别部1023还可以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裁剪,以分别识别出各个介质上记录的信息,例如,同时扫描多个名片时,可以将多个名片裁剪为多张单独的名片,并分别识别多张名片上的第一信息,在同时扫描银行开、名片、会员卡时,可以将扫描的图像数据裁剪为单独的银行卡、名片、会员卡,并分别识别出银行卡、名片、会员卡上的第一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处理部1024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一种以上数据库1021进行比较,以获取与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例如,在该第一信息是名片上记录的个人姓名、联系方式、所属公司等信息时,可以将该第一信息与人脉数据库、名片交换场景数据库、人物公开信息和关系数据库、企业工商信息数据库、企业征信信息数据库、企业关系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该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例如与该名片上记录的个人的其他公开信息、或与其有人脉关系的其他人员,或所属公司的工商信息、征信信息等;在该第一信息是银行卡卡号以及银行等信息时,可以将该第一信息与银行账单数据库、卡内余额数据库、信用卡还款日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该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例如该银行卡当月消费记录、卡内余额等信息;在该第一信息是会员信息时,可以将该第一信息与商家信息数据库、会员使用信息数据库、消费记录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该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例如商家优惠信息、商家消费记录以及会员个人信息等,以上仅为示例说明,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由此,通过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该智能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器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该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由此可以快速完成数据处理和识别,并更加智能的获取感兴趣的各类数据。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数据通信系统。
图2是本实施例2数据通信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扫描装置201、服务器202和终端203;
其中,扫描装置201包括:
第一扫描部2011,其用于对介质进行扫描,得到图像数据;
第一通信部2012,其用于将该第一扫描部2011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202;
其中,服务器202包括:
一种以上数据库2021;
第二通信部2022,其用于接收该图像数据;
识别部2023,其用于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
处理部2024,其用于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一种以上数据库2021进行比较,以获取与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
其中,该终端203包括:
第三通信部2031,其用于从服务器202获取该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装置201以及服务器202中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中扫描装置101以及服务器102中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方式相同,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扫描装置201还可以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其用于标识该扫描装置,其中,第一标识信息是一维码或二维码或三维码或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或近场通信识别(NFC),当采用二维码时主要是应用了二维码信息量容量大、安全性高、读取率高、错误纠正能力强等特性;当采用了NFC时,主要应用了便捷性高以及能耗低等特性。
例如,该二维码可以采用二维条码,该二维条码一般分为两种类型:行排式二维条码和矩阵式二维条码,例如data matrix条码、QR条码、code one条码等。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用QR条码作为举例进行说明,QR码与其他二维条码相比,具有识读速度快、数据密度大、占用空间小的优势。QR码的三个角上有三个寻像图形,使用CCD识读设备来探测码的位置、大小、倾斜角度、并加以解码,实现360度高速识读。每秒可以识读30个含有100个字符的QR码符号。对于含有相同数据信息的四一七条码符号,每秒仅能识读3个符号;对于Data Matrix矩阵码,每秒仅能识读2~3个符号;QR码容量密度大,可以放入1817个汉字、7089个数字、4200个英文字母。QR码采用数据压缩方式表示汉字,仅用13bit即可表示一个汉字。而四一七条码、Data Matrix等二维条码没有特定的汉字表示模式,因此仅用字节表示模式来表示汉字。在用字节模式表示汉字时,需用16bit(二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因此QR Code码比其它的二维条码表示汉字的效率提高了20%;QR具有4个等级的纠错功能,即使破损也能够正确识读。纠错能力分为:L级:约可纠错7%的数据码字;M级:约可纠错15%的数据码字;Q级:约可纠错25%的数据码字;H级:约可纠错30%的数据码字;QR码抗弯曲的性能强,通过QR码中的每隔一定的间隔配置有校正图形,从码的外形来求得推测校正图形中心点与实际校正图形中心点的误差来修正各个模块的中心距离,即使将QR码贴在弯曲的物品上也能够快速识读。QR码可以分割成16个QR码,可以一次性识读多个分割码,适应于印刷面积有限及细长空间印刷的需要。此外微型QR码可以在1厘米的空间内放入35个数字或9个汉字或21个英文字母,适合对小型电路板对ID号码进行采集的需要。QR码符合共40个版本,从版本1的规格21模块*21模块,一直到版本40的规格177模块*177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该服务器202还包括:登录控制部2025(可选),在扫描装置201和服务器202通过各自的通信部建立连接后,登录控制部2025根据该扫描装置的第一标识信息对登录进行控制,例如,在该服务器202上登录该扫描装置201。
在本实施例中,该扫描装置201还可以包括:显示部2013(可选),其用于显示该扫描装置201与该服务器202的连接状态,例如,该显示部2013可以是指示灯,点亮时表示扫描装置201与服务器202连接,熄灭时标识扫描装置201与服务器202的连接中断;或者该显示部2013可以是显示屏,在该显示部上的预定位置的预定图案表示该扫描装置201与服务器202连接状态。另外,该显示部2013还可以用于显示该第一标识信息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很好的呈现该第一标识信息(例如,QR码),可以选用2.8寸、3.0寸、3.2寸、3.5寸分辨率为320*240的显示部2013显示该QR条码,但该显示屏大小和分辨率不限于上述的尺寸,还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选取,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通信部2031可以是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模块,例如第二代移动通信(2G)模块、2.5G模块、3G模块、4G模块等,由此,任何应用场景,该系统都能够迅速部署,或者该第二通信部2031也可以是其他无线通信模块,例如蓝牙,WiFi等,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通信部2031可以通过访问该服务器202的网址来获取该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通信部2031可以与第二通信部2022建立连接,例如通过Wifi、蓝牙、或者移动通信功能模块连接,在第三通信部2031与第二通信部2022建立连接时,该服务器202通过该第二通信部2022将该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下发至终端203。
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203具有第二标识信息,其用于标识该终端203;例如,该第二标识信息可以是该终端203的唯一识别码,例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或者,在该终端203安装有应用程序时,该第二标识信息与该应用程序(APP)对应,例如,该应用程序为社交软件程序、支付软件程序时,该第二标识信息可以是该社交软件程序的账号,或者支付软件程序的账号。
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203还可以包括:
第二识别部2032,其用于识别该扫描装置201的第一标识信息;
其中,该第二识别部2032可以是带有扫描功能的光学元件或者终端中的拍摄单元(例如摄像头),例如,可以打开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扫一扫”功能,利用终端的摄像头扫描扫描装置上的第一标识信息,例如二维码,或者该第二识别部2032可以是NFC模块,通过接触识别该扫描装置201中的第一识别信息,例如NFC模块,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关联控制部2033,其用于将该第一标识信息和该第二标识信息建立关联;
例如,建立该第一标识信息和该第二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使用终端ID=X识别扫描装置201的二维码,表示该终端与该扫描装置建立关联。该第三通信部2031还用于将该第二标识信息,以及该关联上传至该服务器202,由于该服务器202上登录了该扫描装置201,且该扫描装置201与终端203建立了关联,因此,该服务器202可以将该扫描得到的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下发至该终端203。
例如,该第二标识信息是该终端203的唯一识别码(例如IMSI)时,可以通过该第二识别部2032(例如NFC模块)识别该扫描装置的第一识别信息,例如扫描装置ID,将该IMSI和该扫描装置ID建立关联。
例如,该第二标识信息是应用程序的账号,例如微信账号,可以通过该第二识别部2032(例如微信的扫一扫功能)识别该扫描装置的第一识别信息,例如扫描装置ID,将该微信账号和该扫描装置ID建立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该关联控制部2033也可以设置在服务器202中,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202在接收到扫描装置201上传的图像数据后,可以将识别出的图像数据中的第一信息与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对应存储,该扫描装置101还可以包括:存储部2014(可选),其用于存储该图像数据,在该扫描装置201和该服务器202的连接中断后,该图像数据可以存储在该存储部2014中,该图像数据有时间戳,在该连接恢复后,重新上传该图像数据,服务器202根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时间戳确定该图像数据对应的终端。
其中,服务器502在接收到该重新上传的图像数据后,可以根据该图像数据中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以及之前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时间戳进行比较,确定当前图像数据是新终端使用者扫描的介质还是之前一个终端使用者扫描的介质。
例如,当前终端使用者A扫描介质后,得到图像数据a,其包含时间戳的时间为X,扫描装置201与服务器202处于连接状态,扫描装置201将该图像数据a上传至服务器202,终端使用者X接着扫描介质,得到图像数据b,其包含时间戳的时间为Y,但此时该扫描装置201和该服务器202的连接发生了中断,图像数据b无法及时上传至服务器202中,该扫描装置201可以临时存储该图像数据b,等待扫描装置201和服务器202的连接恢复后,将该图像数据b上传至服务器202,该服务器202接收到该图像数据b后,根据图像数据b中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c以及之前接收到的图像数据a的时间戳进行比较,在图像数据b中的时间戳与之前接收到的图像数据a的时间戳的时间差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图像数据b与图像数据a为同一终端使用者A扫描的数据,服务器202将识别出的图像数据a,b中的第一信息与使用者A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对应存储;在图像数据b中的时间戳与之前接收到的图像数据a的时间戳的时间差大于第一阈值但图像数据b中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c的时间差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图像数据b不是终端使用者A扫描的数据,而是一个新的终端使用者,例如终端使用者B扫描的数据,服务器202将识别出的图像数据a中的第一信息与使用者A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对应存储,服务器202将识别出的图像数据b中的第一信息与使用者B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对应存储。
由此,通过在图像数据上设置时间戳,即便扫描装置和服务器的连接中断,使用者也无需等待连接恢复时重新扫描数据。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该智能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器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该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由此可以快速完成数据处理和识别,并更加智能的获取感兴趣的各类数据。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一种数据通信方法,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3和图4分别是本实施例3数据通信方法流程图,图5是本实施例3中数据通信系统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数据通信系统包括扫描装置501,服务器502,终端503,该扫描装置501,服务器502,终端503的具体实施方式已在实施例1或2中说明,此处不再重复,例如,该扫描装置501可以是扫描仪,该终端503可以是手机或个人计算机,该服务器502可以是云服务器,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以下结合附图3-5说明上述数据通信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扫描装置501对介质进行扫描,得到图像数据;
步骤302,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服务器502;
步骤303,该服务器502接收该图像数据;并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
步骤304,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服务器502中的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
步骤305,服务器502将该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下发至终端503,或者,终端503从服务器502获取该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扫描装置501与该服务器502通过各自的通信模块连接;
步骤402,服务器502根据扫描装置501的第一标识信息对登录进行控制;
步骤403,终端503识别扫描装置501的第一识别信息;
步骤404,将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502,建立该终端503和扫描装置501的关联;
步骤405,扫描装置501对介质进行扫描,得到图像数据;
步骤406,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服务器502;
步骤407,该服务器502接收该图像数据;并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
步骤408,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服务器502中的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
步骤409,服务器502将该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下发至终端503,或者,终端503从服务器502获取该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
其中,该步骤405-409的实施方式与步骤301-305类似,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图像数据设有时间戳,在步骤406中,在该扫描装置201和该服务器202的连接中断时,图像数据的上传过程也会中断,这时,将该图像数据临时存储在该扫描装置中,在该连接恢复后,服务器502在接收到该重新上传的图像数据后,可以根据该图像数据中的时间戳与当前时间以及之前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时间戳进行比较,确定当前图像数据是新终端使用者扫描的介质还是之前一个终端使用者扫描的介质。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2,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装置中各单元的具体说明,可以参考对实施例1的数据通信的方法中各步骤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该智能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器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该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由此可以快速完成数据处理和识别,并更加智能的获取感兴趣的各类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第一移动设备中执行实施例3所述的数据通信方法。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数据通信的系统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例如,图1-2中所示的功能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框图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既可以对应于计算机程序流程的各个软件模块,亦可以对应于各个硬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可以分别对应于实施例3-4所示的各个步骤。这些硬件模块例如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将这些软件模块固化而实现。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可以将一种存储介质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移动设备的存储器中,也可以存储在可插入移动设备的存储卡中。例如,若电子设备采用的是较大容量的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则该软件模块可存储在该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中。
针对附图中描述的功能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框图的一个或多个组合,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发明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针对附图描述的功能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框图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通信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扫描装置、服务器;
其中,所述扫描装置包括:
第一扫描部,其用于对介质进行扫描,得到图像数据;
第一通信部,其用于将所述第一扫描部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包括:
一种以上数据库;
第二通信部,其用于接收所述图像数据;
识别部,其用于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
处理部,其用于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所述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扫描装置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其用于标识所述扫描装置;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登录控制部,其根据所述扫描装置的第一标识信息对登录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扫描装置还包括:
显示部,其用于显示所述扫描装置与所述服务器的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第三通信部,其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标识信息,其用于标识所述终端;
第二识别部,其用于识别所述扫描装置的第一标识信息;
关联控制部,其用于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建立关联;
所述第三通信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三通信部与所述第二通信部连接时,所述第二通信部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下发至所述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在所述终端安装有应用程序时,用于标识所述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应用程序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扫描装置还包括:
存储部,其用于存储所述图像数据。
9.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装置对介质进行扫描,得到图像数据;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第一信息与所述服务器中的一种以上数据库进行比较,以获取与所述第一信息相关的第二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扫描装置的第一标识信息对登录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识别所述扫描装置的第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用于标识所述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建立关联;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关联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与所述服务器建立连接,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下发至所述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像数据设有时间戳,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时间戳确定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终端。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CN201710742247.4A 2017-08-25 2017-08-25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Pending CN109426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2247.4A CN109426820A (zh) 2017-08-25 2017-08-25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2247.4A CN109426820A (zh) 2017-08-25 2017-08-25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6820A true CN109426820A (zh) 2019-03-05

Family

ID=65499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2247.4A Pending CN109426820A (zh) 2017-08-25 2017-08-25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682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1119A1 (en) * 1999-06-07 2003-04-17 Metrologic Instruments,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ompensating for viewing-angle distortion in digital linear images of object surfaces moving past a planar laser illumination and imaging (PLIIM) based camera system at skewed viewing angles
CN101804896A (zh) * 2010-02-05 2010-08-18 东华大学 一种薄型物料的密集仓储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4065639A (zh) * 2013-11-06 2014-09-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银行卡的绑定方法及系统
CN104239915A (zh) * 2014-09-01 2014-12-24 林志辉 移动终端应用方法和系统
CN104504113A (zh) * 2014-12-30 2015-04-0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端浏览器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6250952A (zh) * 2016-08-25 2016-12-21 梧州市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院 一种熟化增湿系统数据采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1119A1 (en) * 1999-06-07 2003-04-17 Metrologic Instruments,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ompensating for viewing-angle distortion in digital linear images of object surfaces moving past a planar laser illumination and imaging (PLIIM) based camera system at skewed viewing angles
CN101804896A (zh) * 2010-02-05 2010-08-18 东华大学 一种薄型物料的密集仓储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4065639A (zh) * 2013-11-06 2014-09-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银行卡的绑定方法及系统
CN104239915A (zh) * 2014-09-01 2014-12-24 林志辉 移动终端应用方法和系统
CN104504113A (zh) * 2014-12-30 2015-04-0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端浏览器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6250952A (zh) * 2016-08-25 2016-12-21 梧州市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院 一种熟化增湿系统数据采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8194B (zh) 包括由数字装置译码的信息的设计代码图案及其操作系统
CN103346892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签到方法、移动终端及签到服务器
CN104185141B (zh) 基于蓝牙信标设备的用户区域停留时间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CN205750908U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指纹打卡系统
CN101296441B (zh) 一种扫描二维条码发送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31663A (zh) 一种智能手机二维码考勤系统及方法
CN106210234A (zh) 一种一人具有多电子名片的交换的标识和分类系统及方法
CN105072296B (zh) 一种对通话呼叫者进行标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96636B (zh) 防伪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2523554A (zh) 基于rfid的虚拟社区应用系统
CN103295047A (zh) 一种可获取隐藏信息的图像标识及其制作与识读方法
CN106203231A (zh) 一种支持主动读码打印的凭证云打印系统
CN208796240U (zh) 一种使手机具备二代身份证解码的装置
CN103995815A (zh) 手持终端以及通过手持终端访问网站的方法
CN107343005B (zh) 基于多协议栈的信标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KR20190014223A (ko) 이종 코드와 결합되는 qr 코드,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단말기
KR102159712B1 (ko) Qr 코드가 저장된 단말
CN109426820A (zh)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WO2014166255A1 (zh) 一种确定sim卡的用户界面语言显示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1212787A (zh) 个性化信息发布的系统和方法
CN204595882U (zh) 采集信息移动终端
KR101750722B1 (ko) 바코드 기반 동적 링크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4700305A (zh) 一种安卓平台下任意输入框中获取二维码数据的方法
CN103345779A (zh) 一种智能手机二维码签到系统及方法
CN106372870A (zh) 一种网络售货机的信息编码方法和读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03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