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8164B - 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8164B
CN109308164B CN201710622621.7A CN201710622621A CN109308164B CN 109308164 B CN109308164 B CN 109308164B CN 201710622621 A CN201710622621 A CN 201710622621A CN 109308164 B CN109308164 B CN 1093081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disk
target disk
boot
partition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26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8164A (zh
Inventor
黄芳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aikang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aikang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aikang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aikang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226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8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8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8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8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8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26Reducing size or complex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06F3/0676Magnetic dis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和装置,属于数据存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将第二分区表和第二MBR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采用本发明,可以通过在系统迁移过程中,写入第二分区表实现了在系统迁移过程中对目标磁盘进行分区。

Description

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下用户会对终端中的磁盘进行更换。为避免更换磁盘后再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更换磁盘前,终端可以将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目前的这种系统迁移的方法没有对目标磁盘进行分区,因此,目前亟待有一种在系统迁移过程中对目标磁盘进行分区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
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
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所述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
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
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和所述第二MBR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
可选的,所述删除所述第一引导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
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并将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缓存区;
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所述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对所述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删除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并删除所述目标磁盘的缓存区中的第二分区表。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二MBR和所述第二分区表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所述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对所述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包括:
获取所述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将所述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磁盘的存储空间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以及预设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数目,确定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
根据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确定第二分区表中对应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可选的,所述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包括:
根据源磁盘中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源磁盘的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
获取所述源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系统数据;
将所述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迁移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
系统迁移模块,用于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所述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
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和所述第二MBR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删除所述第一引导数据之后,根据所述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
所述写入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并将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缓存区;
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所述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格式化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所述删除模块,还用于:删除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并删除所述目标磁盘的缓存区中的第二分区表。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格式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和所述第二MBR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之后,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所述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对所述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将所述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磁盘的存储空间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以及预设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数目,确定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
根据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确定第二分区表中对应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可选的,所述系统迁移模块,用于:
根据源磁盘中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源磁盘的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
获取所述源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系统数据;
将所述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将第二分区表和第二MBR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这样,通过在系统迁移过程中,写入第二分区表实现了在系统迁移过程中对目标磁盘进行分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迁移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迁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迁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迁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实现,其中,终端是具有系统迁移功能的终端,比如,可以是安装系统迁移应用程序的电脑等终端。其中,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屏幕等部件。处理器可以为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可以用于接收指令,执行系统数据迁移的相关处理,控制显示器进行显示等处理。存储器可以为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Flash(闪存)等,可以用于存储读取到的数据、处理过程所需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数据等,如引导数据、系统数据、控制页面等。屏幕可以是触控屏,可以用于显示控制页面等。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入部件,比如电脑终端的键盘、鼠标等,输入部件可以用于对终端进行操作,例如,向终端输入指令、写入数据等。
如图1所示,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101,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
其中,目标磁盘的引导区可以是用于存储目标磁盘的引导数据的区域,也可称为MBR(主引导记录)扇区。
在实施中,在使用终端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对存储有终端的系统数据的磁盘进行更换。在更换磁盘前,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触发终端将源磁盘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其中,源磁盘可以是存储有终端的系统数据的磁盘,目标磁盘可以是待迁入终端的系统数据的磁盘。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触发终端进行系统迁移。例如,终端中可以安装有用于系统迁移的应用程序(可称为系统迁移应用程序),当用户想要将终端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时,可以点击系统迁移应用程序的图标,此时,终端将会接收到对图标的点击指令,进而,可以启动系统迁移应用程序。系统迁移应用程序中可以设置有输入分区信息的界面,用户可在此界面输入对目标磁盘的分区信息,例如,用户可以输入出系统分区之外的分区数目。当用户点击“确定”按钮时,终端将会接收到相应的启动系统迁移的指令,进而,可以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即可以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MBR和第一分区表,其中,第一分区表中可以记录有目标磁盘的各分区的分区信息(例如,分区的容量、分区的起始物理地址等)。
另外,对于目标磁盘的缓存区还存在第一引导数据的缓存数据的情况,终端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后,还可以删除目标磁盘的缓存区中的缓存数据,即可以删除第一引导数据的缓存数据。具体的,终端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后,可以执行刷新操作,从而,可以删除第一引导数据的缓存数据。
可选的,删除第一引导数据之后,还可以对目标磁盘进行格式化处理,相应的,具体处理过程可以如下:根据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将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并将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缓存区,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对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并删除目标磁盘的缓存区中的第二分区表。
在实施中,终端删除第一引导数据后,可以获取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分区表(即第三分区表),进而,可以根据第三分区表,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例如,终端可以直接将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为目标磁盘的第二分区表。得到第二分区表后,终端可以获取第三分区表在源磁盘中的存储地址,将确定出的第二分区表写入到目标磁盘中对应该存储地址的存储区域。也就是说,第三分区表在源磁盘中的存储地址与第二分区表在目标磁盘中的存储地址相同。终端将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后,终端还可以执行刷新操作,从而,将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缓存区中。
终端得到目标磁盘的第二分区表后,即确定出目标磁盘的各个分区后,可以对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其他非系统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具体的,终端可以从第二分区表中获取除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即可以获取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进而,可以对每个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对应的非系统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然后终端可以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同时删除目标磁盘中缓存的第二分区表的数据,以使终端可以在目标磁盘中写入数据。
步骤102,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
其中,系统数据可以是终端当前运行的系统程序数据。
在实施中,删除第二分区表后,终端可以获取源磁盘的引导区的分区表(即第三分区表),进而,可以从第三分区表中获取源磁盘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之后,终端可以由分区信息确定系统数据的存储位置,进而,可以获取存储位置中存储的数据(即系统分区的系统数据)。获取到系统数据后,终端可以将获取到的源磁盘的系统数据写入到目标磁盘中。如果在源磁盘的引导区和系统分区之间存在保留区,则终端获取源磁盘的保留区和系统分区的数据作为目标磁盘的系统数据写入到目标磁盘中。
可选的,终端在将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时,可以使得系统数据在源磁盘和目标磁盘中的存储位置对应的物理地址相同,相应的,具体处理过程可以如下:根据源磁盘中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源磁盘的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获取源磁盘中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系统数据;将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
在实施中,在删除第二分区表后,终端可以获取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从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中,确定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例如,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包括起始物理地址和系统分区的容量,则终端可以由起始物理地址和容量确定系统分区的结束物理地址,进而,将起始物理地址和结束物理地址确定为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确定出系统分区的物理地址后,终端可以获取源磁盘中该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系统数据,进而,可以将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该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例如,终端确定出的源磁盘的系统分区的物理地址为0030-0050,则终端可以获取0030-0050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系统数据,进而,可以将系统数据写入到目标磁盘中该物理地址(即0030-0050)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如图2所示。
另外,针对源磁盘的引导区与系统分区之间存在保留区的情况,终端可以将保留区的数据分系统分区的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具体的,终端可以获取系统分区的结束物理地址和引导区的结束物理地址(例如,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包括起始物理地址和系统分区的容量,则终端可以由起始物理地址和容量确定系统分区的结束物理地址,同时,终端根据引导区的起始物理地址和容量,确定引导区的结束物理地址),将源磁盘的引导区的结束物理地址和系统分区的结束物理地址确定为目标磁盘的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进而,可以将该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的数据(即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
步骤103,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
在实施中,将源磁盘中的系统数据写入目标磁盘之后,终端可以确定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例如,为保证目标磁盘迁移后的系统数据可以正常启动,终端可以将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作为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其中,对于第二分区表中对应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可以与源磁盘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的,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数目,确定第二分区表,相应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获取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将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确定为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根据目标磁盘的存储空间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以及预设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数目,确定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根据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确定第二分区表中对应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在实施中,终端在确定第二分区表时,可以获取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并从中获取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进而,可以将第三分区表中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确定为目标磁盘的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以使进行系统迁移之后源磁盘和目标磁盘的系统分区信息一致。确定出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后,终端可以获取目标磁盘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剩余存储容量,并获取终端中预设的分区数目,进而,将目标磁盘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剩余存储容量划分为分区数目个非系统分区,得到出系统分区之外的每个非系统分区的容量。得到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后,可以确定目标磁盘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例如,可以将各个分系统分区的容量确定为相应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进一步的,终端可以将目标磁盘中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合并,得到目标磁盘的分区表(即第二分区表)。其中,预设的分区数目可以是用户通过系统迁移应用程序写入的分区数目。
可选的,针对删除第一引导数据之后对目标磁盘进行格式化处理的情况,相应的,步骤103的具体处理可以如下:获取确定出的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
在实施中,针对删除第一引导数据之后对目标磁盘进行格式化处理的情况,终端将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后,可以获取格式化处理前确定出的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另外,终端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之前,可以将目标磁盘的引导区的第二分区表存储到终端的缓存区中。此种情况下,终端可以从终端的缓存区中获取格式化处理前确定出的第二分区表。
步骤104,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
在实施中,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后,终端还可以确定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主引导数据(即第二MBR),即可以确定目标磁盘的主引导记录。具体的,终端可以获取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MBR,进而,可以根据第三MBR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其中,第二MBR可以与第三MBR相同,第二MBR也可以与第三MBR不相同(即第二MBR中的磁盘标识与第三MBR中的磁盘标识不同,其他信息完全相同)。
另外,步骤103的处理和步骤104的处理并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步骤103的处理可以先于步骤104的处理,也可以晚于步骤104的处理,也可与步骤104的处理同时进行。
步骤105,将第二MBR和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
在实施中,确定出第二分区表和第二MBR后,终端可以将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MBR与终端之前确定的第二分区表的数据进行拼接,进而,可以将拼接后得到的数据作为目标磁盘的引导区的引导数据(可称为第二引导数据)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
另外,如果步骤104确定出的第二MBR与第三MBR相同,则将第二MBR和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后,终端将会检测到源磁盘的第三MBR中磁盘标识与目标磁盘中的第二MBR中的磁盘标识相同,进而,终端会对目标磁盘进行脱机处理。
可选的,终端还可以在将第二MBR和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之后,再对目标磁盘进行格式化,相应的,具体处理过程可以如下: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对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在实施中,终端在将第二MBR和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之后,终端可以读取目标磁盘引导区内的第二引导数据,并可以进行刷新操作,从而,将第二引导数据写入目标磁盘的缓存区。终端可以从缓存区中获取目标磁盘第二分区表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每个分区的分区标识,进而,可以对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从而,可以生成用户可直接使用的逻辑磁盘,比如电脑中的C盘、D盘等可以存储文件的逻辑磁盘。
针对将第二MBR和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后还进行格式化的处理,为避免终端将第二MBR和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后目标磁盘脱机,在根据第三MBR确定第二MBR时,终端可以将第三MBR中的磁盘标识进行修改,得到修改后的第三MBR,进而可以将修改后的第三MBR,确定为第二MBR。
本发明实施例中,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将第二分区表和第二MBR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这样,通过在系统迁移过程中,写入第二分区表实现了在系统迁移过程中对目标磁盘进行分区。
本发明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迁移的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删除模块310,用于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
系统迁移模块320,用于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
确定模块330,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所述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
所述确定模块330,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
写入模块340,用于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和所述第二MBR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确定模块330,还用于:删除所述第一引导数据之后,根据所述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
所述写入模块340,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并将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缓存区;
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350,用于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所述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格式化模块360,用于对所述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所述删除模块310,还用于:删除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并删除所述目标磁盘的缓存区中的第二分区表。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格式化模块360,用于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和所述第二MBR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之后,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所述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对所述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330,用于:
获取所述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将所述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磁盘的存储空间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以及预设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数目,确定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
根据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确定第二分区表中对应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可选的,所述系统迁移模块320,用于:
根据源磁盘中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源磁盘的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
获取所述源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系统数据;
将所述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将第二分区表和第二MBR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这样,通过在系统迁移过程中,写入第二分区表实现了在系统迁移过程中对目标磁盘进行分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迁移的装置在系统迁移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迁移的装置与系统迁移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以是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可以安装操作系统的终端,如图6所示:
终端6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显示单元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1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卡、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6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80和输入单元130对存储器120的访问。
输入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30可包括触敏表面1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32。触敏表面1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131上或在触敏表面1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1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80,并能接收处理器1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131。除了触敏表面131,输入单元1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6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131可覆盖显示面板141,当触敏表面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敏表面131与显示面板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131与显示面板1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终端6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6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终端6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传声器16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6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80处理后,经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1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终端600的通信。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600通过WiFi模块1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6示出了WiFi模块1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终端6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80是终端6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6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终端6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终端6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终端600的显示单元是触摸屏显示器,终端600还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
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
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
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
将第二分区表和第二MBR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
可选的,删除第一引导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
将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并将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缓存区;
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对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并删除目标磁盘的缓存区中的第二分区表。
可选的,将第二MBR和第二分区表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对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可选的,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包括:
获取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将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确定为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根据目标磁盘的存储空间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以及预设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数目,确定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
根据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确定第二分区表中对应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可选的,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包括:
根据源磁盘中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源磁盘的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
获取源磁盘中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系统数据;
将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确定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将第二分区表和第二MBR写入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这样,通过在系统迁移过程中,写入第二分区表实现了在系统迁移过程中对目标磁盘进行分区。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
根据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所述第二分区表中包括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和对应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且所述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所述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
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存储到所述终端的缓存区中;
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所述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对所述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删除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
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
获取所述终端的缓存区中存储的第二分区表;
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
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和所述第二MBR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包括:
获取所述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将所述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磁盘的存储空间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以及预设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数目,确定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
根据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确定第二分区表中对应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包括:
根据源磁盘中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源磁盘的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
获取所述源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系统数据;
将所述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
4.一种系统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位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所述第二分区表中包括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和对应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且所述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
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存储到所述终端的缓存区中;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所述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格式化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所述删除模块,还用于删除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二分区表;
系统迁移模块,用于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缓存区中存储的第二分区表;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
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和所述第二MBR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将所述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磁盘的存储空间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以及预设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数目,确定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
根据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确定第二分区表中对应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迁移模块,用于:
根据源磁盘中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源磁盘的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
获取所述源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系统数据;
将所述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
7.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
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
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所述第二分区表中包括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和对应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且所述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
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其中,所述第二MBR中的磁盘标识与所述源磁盘的第三MBR中的磁盘标识不同;
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和所述第二MBR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
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所述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对所述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包括:
获取所述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将所述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磁盘的存储空间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以及预设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数目,确定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
根据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确定第二分区表中对应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包括:
根据源磁盘中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源磁盘的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
获取所述源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系统数据;
将所述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
10.一种系统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位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一引导数据,其中,第一引导数据包括目标磁盘的第一主引导记录MBR和第一分区表;
系统迁移模块,用于将源磁盘的系统分区中的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其中,所述第二分区表中包括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和对应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且所述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与源磁盘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相同;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MBR,其中,所述第二MBR中的磁盘标识与所述源磁盘的第三MBR中的磁盘标识不同;
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和所述第二MBR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
格式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分区表和所述第二MBR写入所述目标磁盘的引导区中之后,获取第二分区表中除所述系统分区的分区标识之外的每个分区标识;
对所述目标磁盘中对应每个分区标识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源磁盘的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将所述第三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磁盘对应的第二分区表中对应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磁盘的存储空间中除系统分区之外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以及预设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数目,确定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
根据各非系统分区的容量,确定第二分区表中对应各非系统分区的分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迁移模块,用于:
根据源磁盘中引导区中的第三分区表,确定所述源磁盘的系统分区对应的物理地址;
获取所述源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存储的系统数据;
将所述系统数据迁移到目标磁盘中所述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位置中。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或7-9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710622621.7A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308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2621.7A CN109308164B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2621.7A CN109308164B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8164A CN109308164A (zh) 2019-02-05
CN109308164B true CN109308164B (zh) 2021-11-09

Family

ID=65202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2621.7A Active CN109308164B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81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8433B (zh) * 2022-05-16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2873A (zh) * 2006-08-09 2008-02-1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跨储存设备的数据定制备份与恢复的方法
CN102722425A (zh) * 2012-05-23 2012-10-10 江苏信易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操作系统及数据实时远程备份、还原及克隆的方法
CN106775846A (zh) * 2016-11-30 2017-05-31 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 用于物理服务器的在线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36457A (en) * 2005-04-14 2006-10-16 Farstone Tech Inc Method for modifying hard disk parti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2873A (zh) * 2006-08-09 2008-02-1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跨储存设备的数据定制备份与恢复的方法
CN102722425A (zh) * 2012-05-23 2012-10-10 江苏信易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操作系统及数据实时远程备份、还原及克隆的方法
CN106775846A (zh) * 2016-11-30 2017-05-31 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 用于物理服务器的在线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8164A (zh) 201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54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unning game client
CN104518953B (zh) 删除消息的方法、即时通信终端及系统
US10956280B2 (en) Data backup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186244B2 (en) Sound effec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plug-in unit manager and sound effect plug-in unit
CN104852885B (zh) 一种进行验证码验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603422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popup window message
WO20151546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voking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CN106775833B (zh) 设备驱动程序加载方法、终端及系统
US11609683B2 (en) Method for browsing application fold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502703B (zh) 一种函数调用方法和装置
US9497565B1 (en)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device, terminal, server and system
JP6068660B2 (ja) 文字選出方法、文字選出装置、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9510252A (ja) モバイル端末により複数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ウィンドウを表示する方法、及びモバイル端末
WO2015043476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webpage display
US20190109767A1 (en) Network bandwidth management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EP2869604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a mobile terminal resource
JP2016500192A (ja) スライド操作応答方法、スライド操作応答装置、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WO2017128986A1 (zh) 多媒体菜单项的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984374B (zh) 一种数据库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6095423B (zh) 提供浏览服务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9144723B (zh) 一种分配存储空间的方法和终端
CN107153715B (zh) 在页面上添加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78942B (zh) 组件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66351B (zh) 文件目录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308164B (zh) 一种系统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6

Address after: 310051 room 307, floor B, building 2, No. 399, Danfe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Haikang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East Lake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No. 1 Software Park, Guanshan Road, Phase 5, Building F4, Room 21, Room 01

Applicant before: WUHAN HIKVISION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