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2993A - 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及血氧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及血氧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22993A
CN109222993A CN201811051139.3A CN201811051139A CN109222993A CN 109222993 A CN109222993 A CN 109222993A CN 201811051139 A CN201811051139 A CN 201811051139A CN 109222993 A CN109222993 A CN 109222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oxygen
oxygen detection
light
polarizing film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11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511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229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22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299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及血氧检测方法。该血氧检测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偏振片,设置在光源的出光侧,用于将光源产生的光转换成第一偏振光;第二偏振片,与第一偏振片相对设置,在第二偏振片和第一偏振片之间设置有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待测手指,第二偏光片用于对穿透过手指的光进行过滤,以得到第二偏振光;光接收器,设置在第二偏振片的出光侧,用于接收第二偏振光,并根据第二偏振光产生电信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血氧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及血氧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健康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及血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正因为如此,人们便会采用操作简单的装置对自己各项身体指标进行测试。其中,血氧装置是人们常用的检测装置。血氧装置主要对人体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灌注指数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结果可以使人们了解自己血氧含量等一系列检测指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目前的血氧装置是使用LED灯使用光线穿过手指,手指的另一侧有光敏接收器,接收LED灯穿过手指的光线,由于血氧指数不同,对于光的吸收程度不同,所以根据光敏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度可以换算出人体的血氧指数。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由于在血氧测量时的血氧指数是由光敏接收器的光强度等参数换算出来的,所以周围的环境光进入光敏接收器后,会干扰到真正的光信号强度,使得其测量的信噪比较低,测量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血氧检测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氧检测装置,该血氧检测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偏振片,设置在光源的出光侧,用于将光源产生的光转换成第一偏振光;第二偏振片,与第一偏振片相对设置,在第二偏振片和第一偏振片之间设置有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待测手指,第二偏光片用于对穿透过待测手指的光进行过滤,以得到第二偏振光;光接收器,设置在第二偏振片的出光侧,用于接收第二偏振光,并根据第二偏振光产生电信号。
其中,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有一开孔的外壳,套设在光源及光接收器的外侧,其中,光源设置在外壳的第一侧壁内,光接收器设置在外壳的第二侧壁内,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手指通过开孔置于容置空间;密封件,设置在开孔处。
其中,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支撑环,设置在第二偏振片的入光侧,用于支撑手指。
其中,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处理器,与光接收器耦接,用于根据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其中,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指纹模组,设置在第二偏振片的入光侧,用于获取手指的指纹信息,指纹模组与处理器耦接,处理器用于根据指纹信息及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其中,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USB接口,光接收器通过USB接口与智能终端的处理器连接,智能终端的处理器从检测装置接收到电信号,智能终端的处理器用于根据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氧检测方法,该血氧检测方法用于血氧检测系统,血氧检测系统至少包括血氧检测装置及智能终端,其中,血氧检测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及光接收器,第一偏振片设置在光源的出光侧,第二偏振片与第一偏振片相对设置,在第二偏振片和第一偏振片之间设置有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待测手指,光接收器设置在第二偏振片的出光侧,该血氧检测方法包括:在智能终端检测到容置空间放置有待测手指时,智能终端控制光源发光,以使第一偏振片将光源产生的光转换成第一偏振光,及使第二偏光片对穿透过待测手指的光进行过滤,以得到第二偏振光;智能终端控制光接收器接收第二偏振光,以使光接收器根据第二偏振光产生电信号;智能终端接收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其中,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指纹模组,指纹模组设置在第二偏振片的入光侧,血氧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智能终端检测到容置空间放置有待测手指时,智能终端控制指纹模组采集待测手指的指纹信息;在上述智能终端接收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之后包括:智能终端获取与指纹信息对应的健康指标信息,并根据健康指标信息及血氧信息生成健康建议信息。
其中,血氧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智能终端控制血氧检测装置对待测手指进行多次血氧检测,以获取多个血氧信息;智能终端从多个血氧信息中获取多个第一血氧信息,并获取多个第一血氧信息的均值信息作为最终的血氧信息,其中第一血氧信息在预设范围内。
其中,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传感器,在智能终端检测到容置空间放置有待测手指时,智能终端控制光源发光包括:智能终端控制传感器获取容置空间的光强信息、待测手指的图片信息和/或待测手指的按压信息;智能终端根据光强信息、图片信息和/或按压信息判断待测手指的检测姿态是否合格;若是,则智能终端控制光源发光。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偏振片,设置在光源的出光侧,用于将光源产生的光转换成第一偏振光;第二偏振片,与第一偏振片相对设置,在第二偏振片和第一偏振片之间设置有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待测手指,第二偏光片用于对穿透过手指的光进行过滤,以得到第二偏振光;光接收器,设置在第二偏振片的出光侧,用于接收第二偏振光,并根据第二偏振光产生电信号。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首先通过第一偏振片将光源发出的光转换成具有一定振动方向的第一偏振光,然后在光接收器接收之前通过第二偏振片对穿透过手指的光进行过滤,可以设置第一偏振具有该偏振方向的偏振光,能够滤除环境光(环境光包含大量其它振动方向的光),因此,光接收器基本不会接收到环境光,能够提高光接收器接收的光信号的信噪比,提高血氧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血氧检测装置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血氧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中光偏振的光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血氧检测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血氧检测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血氧检测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血氧检测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血氧检测装置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血氧检测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血氧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图10实施例血氧检测方法中步骤S1001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血氧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合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如图1所示,血氧装置101的光源102发出的光穿过手指103,手指103另一侧的光接收器104接收穿过手指的光,由于血氧指数不同,血液中血红蛋白对光的吸收率不同,血氧装置101根据光接收器104接收的光的强度等参数计算出人体的血氧指数。
但在进行血氧检测时,光接收器104极易接收环境光,环境光会严重干扰光强度等参数,使得光接收器104接收的信号的信噪比较低,血氧测量误差较大。
本申请首先提出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血氧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201包括光源202、第一偏振片203、第二偏振片204及光接收器205,其中,第一偏振片203设置在光源202的出光侧,用于将光源202产生的光转换成第一偏振光;第二偏振片204与第一偏振片203相对设置,在第二偏振片204和第一偏振片203之间设置有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待测手指206,第二偏振片204用于对穿透过手指206的光进行过滤,以得到第二偏振光。
其中,第一偏振片203的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片204的透振方向相同,如图3所示,图3是图2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中光偏振的光路示意图。光源202发出的自然光包含多种不同振动方向的光,自然光经过第一偏振片203之后,只有振动方向与第一偏振片203的透振方向一致的光才能顺利通过;因第一偏振片203的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片204的透振方向相同,因此,通过第一偏振片203之后的光经过手指206之后的光可以顺利通过第二偏振片204,而该自然光或者周围环境光中其它振动方向的光不能通过第二偏振片204,因此不会被光接收器204接收。
本实施例的光源202包括两个发光二极管。其中,一个发光二极管释放波长为660纳米的光波,另一个发光二极管释放905纳米、910纳米或者940纳米的光波,含氧的血红蛋白与不含氧的血红蛋白对这两种波长光波的吸收率的差别很大。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计算出两种血红蛋白的比例,具体计算方法这里不叙述。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不限定光源的结构、光学特性及数量等。
当然,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2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板207及第二基板208,光源202设置在第一基板207上,该光接收器205设置在第二基板208上。
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201还可以进一步紧固件(图未示),紧固件分别与第一基板207及第二基板208连接,用于在对手指206进行血氧检测时压紧第一基板207及第二基板208,以使第一偏振片203及第二偏振片204与手指206紧密接触,以进一步减少环境光入射至第二偏振片204,能够减少光接收器205接收环境光中与第二偏振片204的透振方向相同的光。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201首先通过第一偏振片203将光源202发出的光转换成具有一定振动方向的第一偏振光,然后在光接收器接收之前通过第二偏振片204对穿透过手指206的光进行过滤,可以设置第一偏振片203的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片204的透振方向平行,因此第二偏振片204只能透过具有该偏振方向的偏振光,能够滤除环境光(环境光包含大量其它振动方向的光),因此,光接收器205基本不会接收到环境光,能够提高光接收器205接收的光信号的信噪比,提高血氧检测的精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201进一步包括:处理器(图未示),处理器与光接收器205耦接,处理器用于根据光接收器205产生的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可选地,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201的第一偏振片203为第一偏振光栅膜,第二偏振片204为第二偏振光栅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偏振片及第二偏振片还可以是采用其它具有光偏振功能的部件代替。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第二实施例的血氧检测装置,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401与上述血氧检测装置20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401进一步包括设置有一开孔的外壳402,外壳402套设在光源403及光接收器404的外侧,其中,光源403设置在外壳402的第一侧壁内,光接收器404设置在外壳402的第二侧壁内,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手指405通过开孔置于容置空间。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光源403设置在第一基板406上,第一基板406设置在外壳402的第一侧壁内;本实施例的光接收器404设置在第二基板407上,第二基板407设置在外壳402的第二侧壁内。
本实施例的外壳402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根据手指405的不同尺寸调节容置空间的大小。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光源可以直接设置在外壳的第一侧壁内,光接收器可以直接设置在外壳的第二侧壁内。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401通过在光源403及光接收器404的外侧套设外壳402,能够减少入射至容置空间的环境光,以进一步提高血氧检测的精度。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第三实施例的血氧检测装置,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501与上述血氧检测装置40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501进一步包括:密封件502,密封件502设置在开孔处。
密封件502可以与外壳504一体成型,密封件502从外壳504的一端向容置空间延伸,密封件502设置开孔以穿插手指503。
对手指503进行血氧检测时,在手指503穿过开孔后,将密封件502与手指503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的密封件502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根据手指503的不同尺寸调节开孔的大小。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501进一步在壳体504的开孔处设置密封件502,能够进一步减少入射至容置空间的环境光,以进一步提高血氧检测的精度。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第四实施例的血氧检测装置,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601与上述血氧检测装置20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601进一步包括:支撑环602,支撑环602设置在第二偏振片603的入光侧,用于支撑手指604。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601通过支撑环602支撑手指604,因支撑环602与手指604的受力面较小,因此可以减少施加在第一基板605与第二基板606间的压力,甚至可以不给第一基板605与第二基板606施加压力。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第五实施例的血氧检测装置,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701与上述血氧检测装置20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701进一步包括:指纹模组702,指纹模组702设置在第二偏振片703的入光侧,用于获取手指704的指纹信息,指纹模组704与处理器耦接,处理器用于根据指纹信息及光接收器705产生的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当血氧检测装置701被多用户使用时,指纹模组702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处理器可以根据该指纹信息将血氧信息与用户的其它信息进行匹配及存储,该其它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其它健康指标信息或以往的血氧信息等,以提高血氧检测装置701的个性化。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第六实施例的血氧检测装置,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801与上述血氧检测装置20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801与智能终端(图未示)建立连接,智能终端801从检测装置801接收到电信号,智能终端的处理器用于根据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关于血氧检测装置801与智能终端间的交互,将在下述实施例描述。
可选地,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801进一步包括USB接口802,光接收器803通过USB接口802与智能终端的处理器连接。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血氧检测装置801与智能终端间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有线连接,或者进行无线连接,如WIFI连接或蓝牙连接等。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801未设置处理器,可以实现其小型化,可以随身携带。血氧检测装置801可以作为智能终端的附件,在需要进行血氧检测时,通过智能终端对血氧检测装置801进行控制及信号处理。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血氧检测系统,如图9所述,图9是本申请血氧检测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血氧检测系统901包括血氧检测装置902及智能终端903,智能终端903的处理器(图未示)根据血氧检测装置902的光接收器(图未示)产生的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关于血氧检测装置902是上述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其结构及工作原理这里不赘述。
进一步地,智能终端903设置有显示屏(图未标),与处理器耦接,显示屏至少用于显示血氧信息。
进一步地,智能终端903设置有扬声器(图未标),与处理器耦接,处理器判断电信号或者血氧指数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处理器控制扬声器播放检测不合格等语音信息。
进一步地,智能终端903设置有环境信息采集模组(图未示),与处理器耦接,环境信息采集模组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处理器根据血氧信息及环境信息生成健康建议信息。
进一步地,智能终端903根据血氧检测装置902的指纹模组702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将血氧信息与用户的其它信息进行匹配及存储,以提高血氧检测装置701的个性化。
进一步地,智能终端903还可以对手指进行多次血氧检测,对比分析多次检测数据,将差异比较的大的数据丢弃,将保留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以得到血氧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测量误差。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血氧检测方法,可用于上述血氧检测装置及血氧检测系统。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申请血氧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1:在智能终端检测到容置空间放置有待测手指时,智能终端控制光源发光,以使第一偏振片将光源产生的光转换成第一偏振光,及使第二偏光片对穿透过待测手指的光进行过滤,以得到第二偏振光。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如图11的方法实现步骤S1001,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1101:智能终端控制传感器获取容置空间的光强信息、待测手指的图片信息和/或待测手指的按压信息。
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第二偏振片的入光侧或者容置空间内的其它位置。其中,传感器包括图像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等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S1102:智能终端根据光强信息、图片信息和/或按压信息判断待测手指的检测姿态是否合格,若是,则进入步骤S1103,若否,则进入步骤S1104。
例如,智能终端在容置空间的光强较强或者按压压力小于预设值时,可以判定待测手指未与第二偏光片完全接触,判定待测手指的检测姿态不合格。
步骤S1103:智能终端控制光源发光。
步骤S1104:智能终端通知用户调整待测手指的检测姿态。
智能终端在通知用户调整待测手指的检测姿态后的预设间隔时间后再次进行步骤S1101。
步骤S1002:智能终端控制光接收器接收第二偏振光,以使光接收器根据第二偏振光产生电信号。
步骤S1003:智能终端接收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关于血氧信息的生成方法这里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偏振片将光源发出的光转换成具有一定振动方向的第一偏振光,然后在光接收器接收之前通过第二偏振片对穿透过手指的光进行过滤,可以设置第一偏振具有该偏振方向的偏振光,能够滤除环境光(环境光包含大量其它振动方向的光),因此,光接收器基本不会接收到环境光,能够提高光接收器接收的光信号的信噪比,提高血氧检测的精度。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第二实施例的血氧检测方法,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01:在智能终端检测到容置空间放置有待测手指时,智能终端控制光源发光,以使第一偏振片将光源产生的光转换成第一偏振光,及使第二偏光片对穿透过待测手指的光进行过滤,以得到第二偏振光。
步骤S1202:智能终端控制光接收器接收第二偏振光,以使光接收器根据第二偏振光产生电信号。
步骤S1203:智能终端接收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步骤S1201-S1203与上述步骤S1001-1003相同,这里不赘述。
步骤S1204:在智能终端检测到容置空间放置有待测手指时,智能终端控制指纹模组采集待测手指的指纹信息。
步骤S1205:智能终端获取与指纹信息对应的健康指标信息,并根据健康指标信息及血氧信息生成健康建议信息。
本实施例的健康指标信息可包括心血管指标信息、体重信息、高血脂信息、高血糖信息、疾病信息、康复信息及用户以往的血氧信息等。实施例的血氧检测装置获取多个用户的血氧信息,智能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指纹信息从多个健康指标信息中获取该用户的健康指标信息,并根据健康指标信息及血氧信息生成针对该用户的健康建议信息。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其它信息代替或者结合健康指标信息,例如环境信息,用户的生活习惯等信息,具体不做限定。
智能终端可以通过指纹信息给血氧检测装置授权,如只有具有预设指纹信息的用户才能使用血氧检测装置。
在其它实施例中不限定步骤S1203-S1204与步骤S1201-S1203的执行顺序。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血氧检测的精度,智能终端还可以控制血氧检测装置对待测手指进行多次血氧检测,以获取多个血氧信息,智能终端从多个血氧信息中获取多个第一血氧信息,并获取多个第一血氧信息的均值信息作为最终的血氧信息,其中第一血氧信息在预设范围内。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可以滤除差异较大的血氧信息,以提高检测精度。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偏振片,设置在光源的出光侧,用于将光源产生的光转换成第一偏振光;第二偏振片,与第一偏振片相对设置,在第二偏振片和第一偏振片之间设置有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待测手指,第二偏光片用于对穿透过手指的光进行过滤,以得到第二偏振光;光接收器,设置在第二偏振片的出光侧,用于接收第二偏振光,并根据第二偏振光产生电信号。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首先通过第一偏振片将光源发出的光转换成具有一定振动方向的第一偏振光,然后在光接收器接收之前通过第二偏振片对穿透过手指的光进行过滤,可以设置第一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平行,因此第二偏振片只能透过具有该偏振方向的偏振光,能够滤除环境光(环境光包含大量其它振动方向的光),因此,光接收器基本不会接收到环境光,能够提高光接收器接收的光信号的信噪比,提高血氧检测的精度。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通过在光源及光接收器的外侧套设外壳,能够减少入射至容置空间的环境光,以进一步提高血氧检测的精度。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在壳体的开孔处设置密封件,能够进一步减少入射至容置空间的环境光,以进一步提高血氧检测的精度。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通过支撑环支撑手指,能够减少施加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间的压力,甚至可以不给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施加压力。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根据指纹模组采集的指纹信息将血氧信息与用户的其它信息进行匹配及存储,能够提高血氧检测装置的个性化。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血氧检测装置体积小,可以随身携带,可以作为智能终端的附件,在需要进行血氧检测时,通过智能终端对血氧检测装置进行控制及信号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包括:
光源;
第一偏振片,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出光侧,用于将所述光源产生的光转换成第一偏振光;
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偏振片和所述第一偏振片之间设置有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待测手指,所述第二偏光片用于对穿透过所述待测手指的光进行过滤,以得到第二偏振光;
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出光侧,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偏振光,并根据所述第二偏振光产生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
设置有一开孔的外壳,套设在所述光源及所述光接收器的外侧,其中,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内,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二侧壁内,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手指通过所述开孔置于所述容置空间;
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开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支撑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入光侧,用于支撑所述手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
处理器,与所述光接收器耦接,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指纹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入光侧,用于获取所述手指的指纹信息,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纹信息及所述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USB接口,所述光接收器通过所述USB接口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处理器连接,所述智能终端的处理器从所述检测装置接收到所述电信号,所述智能终端的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7.一种血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血氧检测系统,所述血氧检测系统至少包括血氧检测装置及智能终端,其中,所述血氧检测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及光接收器,所述第一偏振片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偏振片和所述第一偏振片之间设置有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待测手指,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出光侧,所述血氧检测方法包括:
在所述智能终端检测到所述容置空间放置有待测手指时,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光源发光,以使所述第一偏振片将所述光源产生的光转换成第一偏振光,及使所述第二偏光片对穿透过所述待测手指的光进行过滤,以得到第二偏振光;
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光接收器接收所述第二偏振光,以使所述光接收器根据所述第二偏振光产生电信号;
所述智能终端接收所述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入光侧,所述血氧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智能终端检测到所述容置空间放置有所述待测手指时,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指纹模组采集所述待测手指的指纹信息;
在所述智能终端接收所述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血氧信息之后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获取与所述指纹信息对应的健康指标信息,并根据所述健康指标信息及所述血氧信息生成健康建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血氧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手指进行多次血氧检测,以获取多个血氧信息;
所述智能终端从所述多个血氧信息中获取多个第一血氧信息,并获取所述多个第一血氧信息的均值信息作为最终的血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血氧信息在预设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传感器,所述在所述智能终端检测到所述容置空间放置有所述待测手指时,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光源发光包括:
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容置空间的光强信息、所述待测手指的图片信息和/或所述待测手指的按压信息;
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光强信息、所述图片信息和/或所述按压信息判断所述待测手指的检测姿态是否合格;
若是,则所述智能终端控制所述光源发光。
CN201811051139.3A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及血氧检测方法 Withdrawn CN1092229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1139.3A CN109222993A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及血氧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1139.3A CN109222993A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及血氧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2993A true CN109222993A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60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1139.3A Withdrawn CN109222993A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及血氧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229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8744A (zh) * 2019-04-10 2019-06-28 昆山沃德喜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中断症监控仪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8246A (zh) * 2002-08-22 2005-10-26 史密斯医疗Pm公司 组合式指纹和血氧测量装置
WO2008053474A2 (en) * 2006-10-30 2008-05-08 Elfi-Tech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 vivo measurement of biological parameters
CN102512178A (zh) * 2011-12-23 2012-06-27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氧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03417222A (zh) * 2012-05-18 2013-12-04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氧检测仪、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4939842A (zh) * 2015-06-22 2015-09-30 吴海珍 一种软指套血氧探头
CN205251549U (zh) * 2015-11-23 2016-05-2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氧测量设备
CN106606361A (zh) * 2017-02-04 2017-05-03 东莞市毅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动态血氧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8246A (zh) * 2002-08-22 2005-10-26 史密斯医疗Pm公司 组合式指纹和血氧测量装置
WO2008053474A2 (en) * 2006-10-30 2008-05-08 Elfi-Tech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 vivo measurement of biological parameters
CN102512178A (zh) * 2011-12-23 2012-06-27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氧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03417222A (zh) * 2012-05-18 2013-12-04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氧检测仪、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4939842A (zh) * 2015-06-22 2015-09-30 吴海珍 一种软指套血氧探头
CN205251549U (zh) * 2015-11-23 2016-05-2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氧测量设备
CN106606361A (zh) * 2017-02-04 2017-05-03 东莞市毅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动态血氧监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8744A (zh) * 2019-04-10 2019-06-28 昆山沃德喜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中断症监控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70344A1 (en) Wearable monitoring device
US11589812B2 (en) Wearable devices for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US8724855B2 (en) Biometric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user terminal
CN109195510A (zh) 多信道光电容积脉搏波传感器
CN103876726B (zh) 一种基于电势和光电检测方法的智能心电监护装置
US10932701B2 (en) Non-invasive bio-fluid detector and portable sensor-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N106461646A (zh) 电子测试装置数据通信
CN103519794A (zh) 测量装置、测量方法、程序、存储介质和测量系统
CN113827185A (zh) 穿戴设备佩戴松紧程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穿戴设备
JP2014042579A (ja) 検体情報検出ユニット
CN109222993A (zh) 一种血氧检测装置及血氧检测方法
US10918280B2 (en) Non-invasive bio-fluid detector and portable sensor-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JPWO2014065039A1 (ja) 集光ユニット、集光方法及び光検出システム
TWI563969B (zh) 生理資訊之計算機分析方法及裝置
CN111568402A (zh) 蓝牙耳机、基于蓝牙耳机的数据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009036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血压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13133741A (zh) 一种肌肤检测方法、装置及肌肤检测仪
CN109561860A (zh) 传感器设备和方法、用于与传感器设备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WO2022206641A1 (zh) 高血压风险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KR20130054017A (ko) 감성 디지털 액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지털 이미지 표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1-10 Floor, Building A2, Nanshan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Our Internet Networ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10 Floor, Building A2, Nanshan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Our Internet Networ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