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8801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8801A
CN109188801A CN201811122588.2A CN201811122588A CN109188801A CN 109188801 A CN109188801 A CN 109188801A CN 201811122588 A CN201811122588 A CN 201811122588A CN 109188801 A CN109188801 A CN 109188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area
display panel
out line
bind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25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井雄
周瑞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225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88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8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8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衬底具有位于显示区两侧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上分别绑定有第一绑定结构和第二绑定结构,这样可以将显示面板的部分信号扇出线通过第一绑定结构实现与驱动芯片的电连接、部分信号扇出线通过第二绑定结构实现与驱动芯片的电连接,避免了大量的信号扇出线与同一个绑定结构绑定占用较大的边框面积,而难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全面屏”成为显示面板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显示面板中的各种走线和驱动电路需要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边框区中,现阶段的显示面板难以真正实现无边框的“全面屏”显示面板,而把屏占比超过或达到一定阈值的显示面板称为“窄边框”或“全面屏”显示面板。
在各类显示面板中,显示区中阵列排布有多个显示像素,与这些显示像素电连接的各类信号线负责为显示像素传递各类信号,在包围显示区的边框区中需要设置与各类信号线电连接的信号扇出线以及驱动电路等结构。在现有技术中,驱动电路大多绑定于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区以及下边框区的台阶区中,大量的信号扇出线需要汇聚在这些边框区中实现与驱动电路的电连接,但受限于绑定工艺中引脚间距不能过小的限制,这些信号扇出线与驱动电路的电连接需要占用边框区较大的面积,难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由于过多的信号扇出线汇聚在同一边框区中而无法实现“窄边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包括显示区、第一绑定区、第二绑定区以及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的信号扇出线,所述第一绑定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区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
与所述第一绑定区绑定的第一绑定结构,所述第一绑定结构上设置有驱动芯片,部分所述信号扇出线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绑定,并通过所述第一绑定结构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与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的第二绑定结构,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电连接,其余所述信号扇出线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绑定,并通过所述第二绑定结构和第一绑定结构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包括显示区、第一绑定区、第二绑定区以及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的信号扇出线,所述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
在所述第一绑定区绑定第一绑定结构,所述第一绑定结构包括驱动芯片;
部分所述信号扇出线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绑定,并通过所述第一绑定结构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在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第二绑定结构,并将其余所述信号扇出线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绑定;
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电连接,以使与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的信号扇出线通过所述第二绑定结构和第一绑定结构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衬底具有位于显示区两侧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上分别绑定有第一绑定结构和第二绑定结构,这样可以将显示面板的部分信号扇出线通过第一绑定结构与驱动芯片的电连接、部分信号扇出线通过第二绑定结构与驱动芯片电连接,避免了大量的信号扇出线与同一个绑定结构绑定占用较大的边框面积,而难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偿电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中,主要示出了电源扇出线20和数据扇出线10这两种信号扇出线,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40设置于台阶区上的绑定结构50上,这个绑定结构50可以是COF(Chip On Film)工艺的绑定结构,也可以是COG(Chip On Glass)工艺的绑定结构,还可以是COP(Chip On Panel)工艺的绑定结构,数据扇出线10一端与显示区AA中的数据线连接,另一端汇聚在台阶区中与绑定结构50绑定,并通过绑定结构50上的走线实现与驱动芯片40的电连接,受限于绑定工艺的引脚不能过小的限制,大量的数据扇出线10与绑定结构50的绑定区域占据了台阶区大量的横向(X轴方向)长度,从而使得台阶区中需要预留大量的面积用以实现数据扇出线10与绑定结构50的绑定,难以实现台阶区的窄边框设计。
另外,电源扇出线20包括第一电力扇出线和第二电力扇出线,第一电力扇出线与第一电力线连接,第二电力扇出线与第二电力线连接,第一电力线用于向显示像素传输PVDD信号,第二电力线用于向显示像素传输PVEE信号;第一电力扇出线位于显示面板的台阶区中,一端与显示区中的第一电力线连接,另一端绑定于FPC30上,通过FPC30上的走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第二电力扇出线与第一电力扇出线类似。这些电力扇出线20与FPC30的绑定区域同样占据了台阶区大量的横向长度,使得台阶区的窄边框设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并且在左右边框中还设置有与显示像素电连接的栅极驱动电路(图1中未示出),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电力扇出线的存在,使得显示面板难以实现左右边框的窄边框。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电力扇出线存在电阻,在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结构中,可能会出现由于第一电力扇出线上的电阻压降问题而导致的IRdrop问题,即由于第一电力扇出线为远离驱动芯片一端的显示像素提供的电压较小,而导致的远离驱动芯片一端的显示像素的显示亮度较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衬底具有位于显示区两侧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上分别绑定有第一绑定结构和第二绑定结构,这样可以将显示面板的部分信号扇出线通过第一绑定结构与驱动芯片电连接、部分信号扇出线通过第二绑定结构与驱动芯片电连接,避免了大量的信号扇出线与同一个绑定结构绑定占用较大的边框面积,而难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由于同时存在着第一绑定区、第二绑定区以及第一绑定结构和第二绑定结构,可以使第一电力扇出线的两端通过第一绑定结构和第二绑定结构同时与驱动芯片电连接,为解决由于上述原因而出现的IR drop问题提供了可能。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图2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衬底100,所述第一衬底100包括显示区110、第一绑定区121、第二绑定区123以及由所述显示区110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121和第二绑定区123的信号扇出线200,所述第一绑定区121和所述第二绑定区123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110的两侧;
与所述第一绑定区121绑定的第一绑定结构122,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上设置有驱动芯片300,部分所述信号扇出线200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绑定,并通过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与所述驱动芯片300电连接;
与所述第二绑定区123绑定的第二绑定结构124,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电连接,其余所述信号扇出线200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绑定,并通过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和第一绑定结构122与所述驱动芯片300电连接。
在本申请附图中的坐标系为以显示面板的台阶区120指向显示区110的方向为Y轴正向建立的右手坐标系,即在图2中,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为Z轴正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衬底100在显示区110远离第一绑定区12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绑定区123,所述第二绑定区123用于绑定第二绑定结构124,使得显示面板上的信号扇出线200可以一部分与第一绑定结构122绑定,另一部分与第二绑定结构124绑定,减少了信号扇出线200与绑定结构绑定时,所占据的横向(X轴延伸方向)长度,也就降低了这些信号扇出线200与绑定结构绑定所需占用的面积,有益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的效果。
另外,由于第二绑定区123和第二绑定结构124的存在,使得现有技术中必需经过左边框或右边框的信号扇出线200可以通过第二绑定结构124实现与驱动芯片300的电连接,有益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左边框以及右边框的面积。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由于同时存在着第一绑定区121、第二绑定区123以及第一绑定结构122和第二绑定结构124,可以使第一电力扇出线的两端通过第一绑定结构122和第二绑定结构124同时与驱动芯片300电连接,为解决由于上述原因而出现的IR drop问题提供了可能。
由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10的上方(Z轴正向方向,也即发光方向)需要保证光学透明的特性以使显示像素发出的光线通过,因此,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如果需要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10的上方经过并与所述驱动芯片300电连接,需要采用透明材料来制备第二绑定结构124,并且第二绑定结构124上的走线排布需要与彩膜基板上黑矩阵的排布相一致,以避免这些走线遮挡显示像素的光线,而造成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下降,因此将第二绑定结构124从显示区110的上方经过并与驱动芯片300连接的方案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从所述第二绑定区123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这样一来无需考虑对显示区110中显示像素的光线的遮挡,有利于降低制备工艺难度。另外,对于液晶显示面板而言,由于第一衬底100的下方(Z轴负向)还设置有背光,此时可以将第二绑定结构124从背光的下方经过,并与驱动芯片300电连接;对于OLED显示面板或Micro-LED显示面板等主动发光的显示面板而言,由于不需要背光这一结构,可以使第二绑定结构124直接贴附在第一衬底100的下方表面实现与驱动芯片300的电连接。
在下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二绑定结构124从所述第二绑定区123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3-图6,图3-图6为所述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3和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绑定区123通过弯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与第二绑定区123绑定后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经过并与驱动芯片300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适用于柔性显示面板,即所述第一衬底100为柔性衬底,需要具备可弯折的特性。另外,一般情况下,第二绑定结构124通常需要先与第二绑定区123绑定,然后才进行第二绑定区123的弯折,实现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
另外,在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中,还示出了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电连接的柔性线路板400(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所述驱动芯片300位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绑定的信号扇出线200通过位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背离所述发光方向一侧的第一走线与所述驱动芯片300电连接。
在图3中,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连接,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绑定的信号扇出线200通过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表面的第二走线,和位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背离所述发光方向一侧的第三走线与所述驱动芯片300电连接。
在图4中,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与所述柔性线路板400连接,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绑定的信号扇出线200通过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表面的第二走线、所述柔性线路板400上的第四走线和位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背离所述发光方向一侧的第三走线与所述驱动芯片300电连接。
在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中,由于驱动芯片300位于第一绑定结构122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可以使实现第一绑定结构122与驱动芯片300电连接的第一走线,和实现第二绑定结构124与驱动芯片300电连接的第二走线位于同一表面上,即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采用单层走线结构即可满足走线的排布要求。
并且具体地,在图3中第二绑定结构124直接与第一绑定结构122连接,与第一绑定结构122绑定的信号扇出线200可以通过第一绑定结构122上的第一走线与驱动芯片300朝向Y轴正向的接口电连接,与第二绑定结构124绑定的信号扇出线200可以通过第一绑定结构122上的第三走线与所述驱动芯片300朝向Y轴负向的接口电连接。
同样的,在图4中,第二绑定结构124与柔性线路板400连接,并通过柔性线路板400上的第四走线与第一绑定结构122电连接,再通过第一绑定结构122上的第三走线与驱动芯片300电连接。与第一绑定结构122绑定的信号扇出线200可以通过第一绑定结构122上的第一走线与驱动芯片300朝向Y轴正向的接口电连接,与第二绑定结构124绑定的信号扇出线200可以通过第一绑定结构122上的第四走线与所述驱动芯片300朝向Y轴负向的接口电连接。
一般情况下驱动芯片300朝向Y轴正向的接口为驱动芯片300的输出接口,朝向Y轴负向的接口为驱动芯片300的输入接口,但由于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300的输入信号较少,因此可以把一部分的输入接口作为输出接口来使用,实现通过信号扇出线200向显示区110中的显示像素输出信号的作用。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中,当所述显示面板需要实现“双曲边”的设计,即所述第一衬底100的左右边框需要由X轴延伸方向,向Z轴负向弯折时,由于第一衬底100在第二绑定区123的位置同时需要实现两个方向(X轴延伸方向向Z轴负向以及Y轴正向向Z轴负向)的弯折,可能会在弯折的交叠区域出现褶皱和弯折应力集中的问题,因此,参考图7,图7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衬底100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区123两侧的第一缺口125和第二缺口126。由于第一缺口125和第二缺口126的存在,可以避免第一衬底100同时向两个方向弯折的区域的存在,避免了上述问题。
在图5和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通过弯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并从所述第二绑定区123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图5和图6所示的结构不仅适用于柔性显示面板,还适用于第一衬底100不具有可弯折特性的非柔性显示面板中。
同样的,与图3和图4类似,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与所述柔性线路板400连接;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连接。通过这两种方式具体实现第二绑定结构124与驱动芯片300的电连接的方式与上文对于图3和图4的描述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图8和图9为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绑定区121通过弯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通过弯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弯折第一绑定区121或第一绑定结构122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有利于实现台阶区120的窄边框效果。
同样的,在图8和图9所示的结构中,由于第一绑定区121需要能够弯折,因此适用于柔性显示面板。但在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通过弯折实现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并且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通过弯折实现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的结构中,所述第一柔性衬底100也可以不具备可弯折的特性。
另外,在于第二绑定区123的情况类似,在需要实现双曲边效果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绑定区121需要同时进行两个方向的弯折,为了避免上文提到的褶皱和弯折应力集中的问题,参考图10,图10为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衬底100还包括: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区121两侧的第三缺口127和第四缺口128。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显示面板的结构,下面对第一衬底100上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图11为所述第一衬底1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10中包括:
交叉设置的多条栅极线112和数据线111,以及位于栅极线112和数据线111交叉限定区域中的显示像素113,每个所述显示像素113包括像素电路和与像素电路电连接的发光单元;
另外,图11中还示出了与栅极线112电连接的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以及与数据线111电连接的驱动芯片300。
相应的,与栅极线112连接的信号扇出线为栅极扇出线202,与数据线111连接的信号扇出线为数据扇出线201。另外,所述信号扇出线200还包括电源扇出线、点屏测试扇出线等。其中,点屏测试扇出线主要用于在显示面板的测试阶段向显示像素113传输点屏测试信号。
图11中示出的栅极驱动方式只用于举例说明,除了图11所示的交叉驱动的栅极驱动方式,还可以是单边驱动的栅极驱动方式、双边驱动的栅极驱动方式等其他驱动方式,本申请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方式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像素113中还包括补偿电路时,参考图12,图12为显示像素113中的补偿电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所述信号扇出线200还包括反馈信号扇出线203。
图12中示出了补偿电路的一种可行结构,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电容Cst,其具体电连接关系参考图12。图12中的标号114表示与反馈信号扇出线203连接的反馈信号线,Scan表示栅极线112传输的扫描信号,VDD表示电源线传输的驱动电压,1131表示显示像素113中的像素电路及发光单元。所述补偿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像素电路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向所述像素电路输出补偿信号;
可选的,仍然参考图12,所述反馈信号扇出线203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绑定;
所述数据扇出线201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绑定。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反馈信号扇出线203也可以交替地与第一绑定结构122和第二绑定结构124绑定,例如编号为0-9且顺序排列的十根反馈信号扇出线203,可以是单号的反馈信号扇出线203与第二绑定结构124绑定,双号的反馈信号扇出线203与第一绑定结构122绑定。同样的,所述数据扇出线也可以是交替地与第一绑定结构122和第二绑定结构124绑定,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能会出现的由于第一电力扇出线上的电阻压降问题而导致的IR drop问题,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3,图13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电源扇出线20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122绑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124绑定。以使驱动芯片300可以为电源扇出线的两端提供稳定且相等的电压,避免出现由于电源扇出线204为远离驱动芯片300一端的显示像素提供的电压较小,而导致的远离驱动芯片300一端的显示像素的显示亮度较小的问题。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涉及的各个结构的功能可以与上文描述的显示面板中的结构进行对应参照。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图14所示,图14为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S101:提供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包括显示区、第二绑定区、第一绑定区以及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的信号扇出线,所述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
S102:在所述第一绑定区绑定第一绑定结构,所述第一绑定结构包括驱动芯片;
S103:部分所述信号扇出线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绑定,并通过所述第一绑定结构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S104:在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第二绑定结构,并将其余所述信号扇出线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绑定;
S105: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电连接,以使与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的信号扇出线通过所述第二绑定结构和第一绑定结构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参考图2,制备获得的显示面板的第一衬底具有位于显示区两侧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上分别绑定有第一绑定结构和第二绑定结构,这样可以将显示面板的信号扇出线分别与第一绑定结构或第二绑定结构实现与驱动芯片的电连接,避免了大量的信号扇出线与同一个绑定结构绑定占用较大的边框面积,而难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的问题。
对于需要实现双曲边功能的显示面板而言,所述在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第二绑定结构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衬底进行处理,形成位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绑定区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区两侧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
如图7所示,由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存在,可以避免第一衬底同时向两个方向弯折的区域的存在,避免了可能会在弯折的交叠区域出现褶皱和弯折应力集中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第二绑定结构之后,所述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电连接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从所述第二绑定区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这样一来无需考虑对显示区中显示像素的光线的遮挡,有利于降低制备工艺难度。另外,对于液晶显示面板而言,由于第一衬底的下方(Z轴负向)还设置有背光,此时可以将第二绑定结构从背光的下方经过,并与驱动芯片电连接;对于OLED显示面板或Micro-LED显示面板等主动发光的显示面板而言,由于不需要背光这一结构,可以使第二绑定结构直接贴附在第一衬底的下方表面实现与驱动芯片的电连接。
下面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从所述第二绑定区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的具体实施方式,分别参考图3-图6,在图3和图4中,所述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从所述第二绑定区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包括:
弯折所述第二绑定区,使所述第二绑定区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以使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从所述第二绑定区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在图5和图6中,所述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从所述第二绑定区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包括:
弯折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以使所述第二绑定结构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并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衬底具有位于显示区两侧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上分别绑定有第一绑定结构和第二绑定结构,这样可以将显示面板的部分信号扇出线通过第一绑定结构实现与驱动芯片的电连接、部分信号扇出线通过第二绑定结构实现与驱动芯片的电连接,避免了大量的信号扇出线与同一个绑定结构绑定占用较大的边框面积,而难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包括显示区、第一绑定区、第二绑定区以及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的信号扇出线,所述第一绑定区和所述第二绑定区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
与所述第一绑定区绑定的第一绑定结构,所述第一绑定结构上设置有驱动芯片,部分所述信号扇出线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绑定,并通过所述第一绑定结构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与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的第二绑定结构,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电连接,其余所述信号扇出线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绑定,并通过所述第二绑定结构和第一绑定结构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从所述第二绑定区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通过弯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并从所述第二绑定区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区通过弯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区两侧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电连接的柔性线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位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绑定的信号扇出线通过位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背离所述发光方向一侧的第一走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连接,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绑定的信号扇出线通过所述第二绑定结构表面的第二走线,和位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背离所述发光方向一侧的第三走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连接,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绑定的信号扇出线通过所述第二绑定结构表面的第二走线、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第四走线和位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背离所述发光方向一侧的第三走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定区通过弯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所述第一绑定结构通过弯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还包括: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区两侧的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扇出线包括:数据扇出线、栅极扇出线、电源扇出线、点屏测试扇出线和反馈信号扇出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中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显示像素,所述显示像素包括像素电路、与所述像素电路电连接的补偿电路和与所述像素电路电连接的发光单元;
所述补偿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像素电路的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向所述像素电路输出补偿信号;
所述反馈信号扇出线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绑定;
所述数据扇出线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绑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扇出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绑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绑定。
15.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包括显示区、第一绑定区、第二绑定区以及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的信号扇出线,所述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
在所述第一绑定区绑定第一绑定结构,所述第一绑定结构包括驱动芯片;
部分所述信号扇出线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绑定,并通过所述第一绑定结构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在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第二绑定结构,并将其余所述信号扇出线与所述第二绑定结构绑定;
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电连接,以使与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的信号扇出线通过所述第二绑定结构和第一绑定结构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第二绑定结构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衬底进行处理,形成位于所述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绑定区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区两侧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绑定区绑定第二绑定结构之后,所述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与所述第一绑定结构电连接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从所述第二绑定区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从所述第二绑定区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包括:
弯折所述第二绑定区,使所述第二绑定区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以使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从所述第二绑定区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从所述第二绑定区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包括:
弯折所述第二绑定结构,以使所述第二绑定结构朝向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并延伸至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方向一侧。
CN201811122588.2A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1888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2588.2A CN109188801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2588.2A CN109188801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8801A true CN109188801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07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2588.2A Pending CN109188801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8801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7953A (zh) * 2019-01-29 2019-06-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6969A (zh) * 2019-09-25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53511A (zh) * 2019-10-24 2020-02-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
CN111403460A (zh) * 2020-03-27 2020-07-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38178A (zh) * 2020-03-31 2020-08-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母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31090A (zh) * 2020-11-05 2021-02-0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拼接屏
CN112397023A (zh) * 2020-11-10 2021-02-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驱动方法
CN112669699A (zh) * 2019-10-15 2021-04-1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126375A (zh) * 2021-04-29 2021-07-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137751A (zh) * 2021-10-11 2022-03-0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ic及显示模组
WO2023070427A1 (zh) * 2021-10-28 2023-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782320B2 (en) 2021-02-20 2023-10-10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US11908395B2 (en) 2022-03-07 2024-02-20 Innolux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0465A (ja) * 2000-07-31 2002-02-06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30161189A1 (en) * 2002-02-22 2003-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echarge method and precharge voltage gerneration circuit of signal line
CN1573886A (zh) * 2003-06-03 2005-02-02 索尼株式会社 像素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1669163A (zh) * 2007-04-27 2010-03-10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727866A (zh) * 2008-10-30 2010-06-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4009044A (zh) * 2014-05-22 2014-08-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4216182A (zh) * 2014-08-22 2014-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05374327A (zh) * 2014-08-18 2016-03-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6066738A (zh) * 2016-07-29 2016-11-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527820A (zh) * 2016-12-27 2017-03-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触摸结构的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06711180A (zh) * 2016-12-29 2017-05-2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06855762A (zh) * 2017-03-10 2017-06-1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59560A (zh) * 2017-03-25 2017-07-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91990A (zh) * 2017-05-27 2017-07-2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41677A (zh) * 2017-10-31 2018-0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7082533U (zh) * 2017-08-22 2018-03-0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0465A (ja) * 2000-07-31 2002-02-06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30161189A1 (en) * 2002-02-22 2003-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echarge method and precharge voltage gerneration circuit of signal line
CN1573886A (zh) * 2003-06-03 2005-02-02 索尼株式会社 像素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1669163A (zh) * 2007-04-27 2010-03-10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727866A (zh) * 2008-10-30 2010-06-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4009044A (zh) * 2014-05-22 2014-08-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5374327A (zh) * 2014-08-18 2016-03-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4216182A (zh) * 2014-08-22 2014-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06066738A (zh) * 2016-07-29 2016-11-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527820A (zh) * 2016-12-27 2017-03-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触摸结构的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06711180A (zh) * 2016-12-29 2017-05-2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06855762A (zh) * 2017-03-10 2017-06-1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59560A (zh) * 2017-03-25 2017-07-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91990A (zh) * 2017-05-27 2017-07-2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7082533U (zh) * 2017-08-22 2018-03-0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41677A (zh) * 2017-10-31 2018-0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7953A (zh) * 2019-01-29 2019-06-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17953B (zh) * 2019-01-29 2022-04-19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6969A (zh) * 2019-09-25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69699A (zh) * 2019-10-15 2021-04-1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853511A (zh) * 2019-10-24 2020-02-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
CN111403460A (zh) * 2020-03-27 2020-07-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38178B (zh) * 2020-03-31 2022-09-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母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38178A (zh) * 2020-03-31 2020-08-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母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31090A (zh) * 2020-11-05 2021-02-0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拼接屏
CN112331090B (zh) * 2020-11-05 2022-08-2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拼接屏
CN112397023A (zh) * 2020-11-10 2021-02-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驱动方法
US11782320B2 (en) 2021-02-20 2023-10-10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126375A (zh) * 2021-04-29 2021-07-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126375B (zh) * 2021-04-29 2022-08-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137751A (zh) * 2021-10-11 2022-03-0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ic及显示模组
WO2023070427A1 (zh) * 2021-10-28 2023-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GB2621953A (en) * 2021-10-28 2024-02-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908395B2 (en) 2022-03-07 2024-02-20 Innolux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8880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8407B (zh) Tft阵列基板
CN107742480A (zh) 拼接显示装置
CN104238212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8122497A (zh) 一种柔性阵列基板、柔性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13703211A (zh) 拼接显示装置
CN103885263A (zh)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911903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07425A (zh) 显示装置
WO2016061879A1 (zh) 显示装置
US11176896B2 (en) Multi-layer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1551533A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816322U (zh) 一种显示屏
CN109860142A (zh) 膜上芯片和包括该膜上芯片的显示装置
CN107765487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742477A (zh)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2854680B (zh) 一种高透光率透明显示装置
CN106710553A (zh)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03903586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534020A (zh) 一种灯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683393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972041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4461159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977264A (zh) 双栅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205487282U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